超声波辅助提取白花蛇舌草中豆甾醇工艺条件研究
正虹科技院士工作站组建汇报会召开

正虹科技院士工作站组建汇报会召开赖迈成(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14418)5月23日下午,美丽的岳阳市南湖宾馆见证了重要一刻:岳阳市正虹科技院士工作站组建汇报会在这里召开。
中国作为全球养猪存栏第一的国家,养猪业的迅猛发展随之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肉质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多年来,“绿色健康养殖”一直是正虹科技努力的研发方向,这次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联袂,由国家一级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领衔担纲,以“院士+博导+博士”为阵容将组建的“正虹科技院士工作站”,将在该领域向更深更远方向进发。
组建汇报会上,夏壮华表示,院士工作站的组建不仅是正虹研发体系的创新,也是公司又一重要的战略决策。
企业将借助院士工作站这一高端平台,进一步拓展合作面,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院士专家高端智力引领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开发,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我国饲料事业“绿色、健康、安全”和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印遇龙院士表示,在院士工作站一定能帮助正虹突破技术难关,培养和引进更多的高端科研人才,让院士工作站真正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引擎。
由表5可知影响米糠甾醇提取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超声波温度>颗粒度,与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的结果一致。
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时间70min,超声波温度60℃,料液比1:25g/mL,超声波功率150W,颗粒度60目,为了验证此条件是否为最佳工艺组合,进行三次平行提取试验,三次试验的提取率分别为4.1893mg/g、4.1035mg/g、4.1563mg/g,取其平均值4.1497mg/g为此条件下的提取率。
此条件下的提取率高于正交中的任何组合,因此确定其为最佳工艺。
3结论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能在较多影响因子中筛选出对实验影响显著的因素,有效减少试验次数及强度。
超声波在中药提取技术PPT课件

超声波的特点
能流密度大
能流密度与频 率的平方成正 比, 故超声波的能 流密度比一般 声波大得多。
方向性好
超声波的波长短, 衍射效应不显著, 可近似地认为超 声波沿直线传播, 传播的方向性好。
穿透力强
超声波的穿透本 领大,特别在液 体和固体中传播 时,衰减很小; 在不透明的固体 中,也能穿透几 十米的厚度。
ƒ >20kHz 超声波
3
超声波分类
01
低能量水平的 超声波, 功率密度低于1 w/cm2 频率介于100200 kHz之间
02
高能量水平的超 声波, 功率密度超过1 w/cm2 频率介于18100kHz之间
低密度超声波
高密度超声波
4
01 纵波波型
传播 波型
02 横波波型
03 表面波波型
5
纵波波型
15
超声提取分离技术
16
前言
根据来源,中药材可以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等 几大类。在我国植物药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约有上万余 种。在当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大潮流中,开发天然植物 类药物尤为重要。
但植物类药材中所含成分复杂,不但含有有效成分,还 含有无效成分或有毒成分,必须对植物药材进行提取分离。 所以提取分离是研究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重要步骤,是中药 制剂制备的首要环节,生产的重要操作单元。其工艺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的好坏,也是提高中药材利用率和治疗 效果的重要方面。
17
中药材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传统提取方法:浸泡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法等; 现代新型提取分离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膜分离技 术、超微粉碎技术、中药絮凝分离技术、大孔树脂吸附 法、分子蒸馏法、沉降分离法、超滤法、超声提取法等。 这里主要讲述超声提取分离技术在中药材提取中强化和 辅助溶剂提取过程。
白花蛇舌草抗炎有效成分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抗炎有效成分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何枝华1ꎬ彭朦媛1ꎬ王颖芳1ꎬ2(1.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ꎬ广东广州510006ꎻ2.广东省局部精准药物递药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ꎬ广东广州510006)摘要:白花蛇舌草所含化学成分较多ꎬ主要的抗炎有效成分有黄酮类㊁三萜类㊁蒽醌类㊁甾醇类㊁环烯醚萜类等ꎬ部分有效成分抗炎作用明显ꎬ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ꎮ本文总结白花蛇舌草中的抗炎有效成分及其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ꎬ以期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ꎮ关键词:白花蛇舌草ꎻ有效成分ꎻ抗炎机制ꎻ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5.5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2096 ̄3653(2018)05 ̄0661 ̄03DOI:10.16809/j.cnki.2096-3653.2018082402收稿日期:2018 ̄08 ̄24作者简介:何枝华(1993 )ꎬ男ꎬ201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ꎬEmail:1669701256@qq.com通信作者:王颖芳(1975 )ꎬ女ꎬ博士ꎬ副教授ꎬ主要从事中药方剂学研究ꎬEmail:150306757@qq.comꎮ网络出版时间:2018 ̄10 ̄1511:17:48㊀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733.R.20181015.1117.002.htmlAdvancesonanti ̄inflammatoryactiveconstituentsandmechanismsofHedyotisdiffusaHEZhihua1 PENGMengyuan1 WANGYingfang1 2∗ 1.Schoo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Guangdo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 Guangzhou510006 China 2.Guangdong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erofTopicalPreciseDrugDeliverySystem Guangzhou510006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Email 150306757@qq.comAbstract Hedyotisdiffusacontainsmanychemicalcomponents anditsmainanti ̄inflammatoryactiveingredientsincludeflavonoids triterpenoids terpenoids sterolsandiridoids.Someactiveingredientshavesignificantanti ̄inflammatoryeffects whicharemainlyrelatedtoregulationofthebody̓simmunefunction.Thispapersummarizestheprogressofanti ̄inflammatoryactiveingredientsandmechanismofHedyotisdiffusa inordertoprovideareferenceforitsfurther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Keywords Hedyotisdiffusa activeingredient anti ̄inflammatorymechanism advance㊀㊀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diffusaWilld.的干燥全草ꎮ主产于我国江南及两广地区ꎬ微苦㊁微甘ꎬ微寒ꎬ归心㊁肝㊁脾经ꎬ具有清热解毒㊁消肿止痛之功效[1 ̄3]ꎬ临床常用于治疗恶性肿瘤㊁胃肠道炎症㊁泌尿系统感染㊁肺炎㊁支气管炎㊁扁桃体炎等ꎬ但关于其抗炎有效成分和抗炎作用机制的阐述相对较少ꎮ本文对白花蛇舌草主要的抗炎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总结ꎬ以期为白花蛇舌草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ꎮ1㊀主要抗炎有效成分白花蛇舌草所含化学成分繁多ꎬ主要的抗炎有效成分有黄酮类㊁三萜类㊁蒽醌类㊁甾醇类㊁环烯醚萜类等ꎮYe等[4]发现对于由脂多糖(LPS)所诱导的小鼠肾脏炎症ꎬ白花蛇舌草水提物对炎症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ꎬ通过超快速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血清和肾组织中的化学成分ꎬ检测到大量黄酮类㊁环烯醚萜类㊁蒽醌类等化合物ꎮ白花蛇舌草中的黄酮类成分有槲皮素㊁山柰酚以及两者的糖苷ꎬ主要的抗炎有效成分是槲皮素[5 ̄8]ꎮ三萜类为白花蛇舌草的主要特征成分之一ꎬ抗炎作用明显ꎬ含量较高的成分为熊果酸和齐墩果酸[9]ꎮ蒽醌类化合物是白花蛇舌草的特征性成分之一ꎬ㊀广东药科大学学报㊀JournalofGuangdo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㊀Oct.2018ꎬ34(5)药材中蒽醌类化合物种类很多ꎬ含量高且具有明显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包含2 ̄羟基 ̄3 ̄甲基蒽醌㊁2 ̄羟基 ̄1 ̄甲氧基 ̄3 ̄甲基蒽醌等[10 ̄11]ꎮ甾醇类成分则主要有β ̄谷甾醇㊁豆甾醇㊁胡萝卜苷等ꎮ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也是白花蛇舌草的特征性成分ꎬ且此类成分大多数除了有抗炎作用外ꎬ还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ꎮ主要含有鸡屎藤次苷衍生物㊁车叶草苷衍生物㊁京尼平苷衍生物等成分[12 ̄14]ꎮ2 抗炎机制白花蛇舌草的作用靶点多ꎬ抗炎机制复杂ꎬ主要与增强机体免疫有关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㊀刺激淋巴网状系统的增生白花蛇舌草能够诱导机体内正常T淋巴细胞㊁B淋巴细胞的增生ꎬ刺激相应细胞因子的产生ꎬ从而调节机体免疫ꎬ达到抗炎的效果[15 ̄16]ꎮ常修等[17]实验得出:白花蛇舌草水煎剂能使正常家兔和阑尾炎家兔的淋巴网状系统显著增生及其在体内㊁外的吞噬功能加强ꎮ2.1.1㊀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㊀T淋巴细胞在机体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ꎬ按其功能和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的不同ꎬ主要分为细胞毒性T细胞(CTL)㊁辅助性T细胞(Th)㊁抑制性T细胞(Ts)和迟发型超敏反应T细胞等4个亚细胞群ꎬ不同的细胞亚群能够产生不同效应的细胞因子ꎬ发挥不同的免疫效应ꎮ王宇翎等[18]发现ꎬ白花蛇舌草总黄酮能够高效地刺激T淋巴细胞ꎬ使Th1细胞产生大量的IL ̄2及IFN ̄γꎬ从而影响细胞介导免疫ꎬ调节细胞免疫应答ꎻ还能够明显诱导ICR小鼠脾细胞的增殖ꎬ提高T细胞转化能力ꎬ在增强机体细胞免疫的同时起到抗炎效果ꎮ特应性皮炎小鼠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2细胞亚群占优势ꎬ而Th1(IFN ̄γ)细胞亚群相对不足ꎬ表现为Th2细胞占优势的Th1/Th2细胞亚群失衡状态ꎻ朱金土等[19]采用清热止痒颗粒(主要含白花蛇舌草)治疗后ꎬ小鼠皮肤糜烂面愈合ꎬ痂皮脱落ꎬ无渗出ꎬ已接近正常小鼠皮肤ꎻ外周血Th1细胞水平升高ꎬTh2细胞水平下降ꎬ调节了Th1/Th2细胞亚群的失衡状态ꎬ且以调节过高的Th2细胞为主ꎮ2.1.2㊀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㊀IL ̄5是Th2细胞中与嗜酸性粒细胞关系较密切的细胞因子ꎬ它具有促进嗜酸性粒细胞的生长㊁活化㊁分化ꎬ并诱导嗜酸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转移等多个方面作用[20]ꎮ朴红梅等[21]发现白花蛇舌草干预后BALF沉淀中的嗜酸粒细胞数目计数以及IL ̄5水平比哮喘组明显降低ꎬ而且白花蛇舌草干预组与哮喘模型组比较ꎬ肺组织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㊁杯状细胞化生及平滑肌增生明显减轻ꎬ说明白花蛇舌草通过抑制IL ̄5等炎症介质释放ꎬ调节嗜酸性粒细胞数目ꎬ进而减少炎症细胞向气道炎症部位的趋化㊁浸润及血管壁黏附作用ꎮ2.2㊀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巨噬细胞在机体免疫的各个环节都起到重要作用ꎮ白花蛇舌草能够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㊁增强吞噬细胞活力等ꎬ从而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ꎬ以发挥抗炎作用[22]ꎮ岳晓宁等[23]利用白花蛇舌草水提液作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ꎬ研究其对巨噬细胞3种常见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ꎬ并利用分子对接分析探讨白花蛇舌草对巨噬细胞TLR ̄4炎性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ꎮ实验结果发现白花蛇舌草能够上调小鼠巨噬细胞Cxcll基因的表达ꎬ其分子机制可能是其主要成分豆甾醇 ̄β ̄D ̄葡萄糖苷㊁反式4 ̄甲基肉桂醛㊁车叶草苷酸可以与TLR ̄4受体结合ꎬ激活TLR ̄4信号通路ꎬ从而影响Cxcll基因的表达及巨噬细胞功能ꎮ2.3㊀对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白花蛇舌草含多种有效成分ꎬ具有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ꎬ对炎症反应具有特异性抑制作用ꎬ亦能起到镇痛镇静作用[18ꎬ24]ꎮ有实验表明其能通过刺激膜联蛋白I的生成ꎬ直接占据嗜中性粒细胞表面受体或抑制单核细胞㊁巨噬细胞分泌IL ̄1和TNF ̄αꎬ阻止炎症细胞黏附㊁渗出及浸润ꎬ从而具有抗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25]ꎮ朴红梅等[21]探讨了白花蛇舌草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ꎬ结果显示白花蛇舌草和糖皮质激素组小鼠与哮喘组小鼠相比炎症细胞计数㊁IL ̄4㊁IL ̄5㊁IL ̄13以及NF ̄κBp6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ꎬIFN ̄γ水平升高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表明白花蛇舌草通过阻断NF ̄κBp65表达ꎬ下调哮喘小鼠BALF中IL ̄4㊁IL ̄5㊁IL ̄13水平ꎬ同时上调BALF中IFN ̄γ水平以及降低炎症细胞数量ꎬ从而抑制气道炎症ꎮ王瑞等[26]运用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ꎬ初步探讨白花蛇舌草防治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ꎬ结果表明ꎬ白花蛇舌草能够抑制TNF ̄α㊁IL ̄6的水平ꎬ可能是通过抑制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ꎬ阻断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及维持细胞因子网络的平衡ꎬ从而减轻关节炎症状ꎮ2.4㊀其他张振芳等[27]通过实验发现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能有效改善由葡萄糖硫酸钠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ꎬ并通过抑制IL ̄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来降低肠组织的病理损伤ꎮ王宇翎[18]实验结果表明ꎬ白花蛇266广东药科大学学报㊀第35卷㊀等[28]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可以通过抑制NF ̄κB和MAPK信号通路来产生抗炎活性ꎮ3 展望白花蛇舌草是一种常用的抗炎抗肿瘤中药ꎬ其作用效果明显ꎬ毒副作用小ꎮ但因其作用靶点多㊁有效成分复杂ꎬ现阶段对白花蛇舌草治疗炎症的作用和作用机制尚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研究ꎬ因此对其抗炎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归纳是十分有必要的ꎮ近年来ꎬ白花蛇舌草的研究逐渐从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转向了其所含单体化合物及作用机制方面ꎬ使得白花蛇舌草的药理作用更加明确ꎮ本文对白花蛇舌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ꎬ归纳其中的抗炎有效成分以及抗炎作用机制ꎬ为其质量控制标准的完善和临床应用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ꎮ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ꎬ可以将研究重点放在其质量控制标准的完善和构效关系的机理研究等方面ꎮ参考文献:[1]于亮ꎬ王芳ꎬ郭琪ꎬ等.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ꎬ2017ꎬ34(12):1104 ̄1114. [2]程琪庆ꎬ程春松ꎬ刘智祖ꎬ等.白花蛇舌草和水线草的鉴别与药用进展比较[J].中草药ꎬ2017ꎬ48(20):4328 ̄4338. [3]舒军.中药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人体癌细胞及小鼠实体瘤的抑制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14ꎬ23(25):2764 ̄2766. [4]YEJianhongꎬLIUMenghuaꎬZHANGXulinꎬetal.ChemicalprofilesandprotectiveeffcetofHedytisdiffusaWilld.inlipopolysaccharide ̄inducedrenalinflammationmice[J].IntJMolSciꎬ2015ꎬ16(11):27252 ̄27269.[5]周应军ꎬ吴孔松ꎬ曾光尧ꎬ等.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ꎬ2007ꎬ32(7):590 ̄593.[6]斯建勇ꎬ陈迪华ꎬ潘瑞乐ꎬ等.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ꎬ2006ꎬ18(6):942 ̄944.[7]陈梦楠ꎬ许颖ꎬ吴健ꎬ等.白花蛇舌草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16ꎬ32(02):225 ̄229. [8]吴孔松ꎬ张坤ꎬ谭桂山ꎬ等.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ꎬ2005ꎬ40(11):817 ̄819.[9]吴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中齐墩果酸的含量[J].海峡药学ꎬ2016ꎬ28(5):58 ̄59.[10]HUANGWeihuaꎬYUShunhuiꎬLIYoubinꎬetal.Fouranthra ̄㊀quinonesfromHedyotisdiffusaWilld[J].JAsianNatProdResꎬ2008ꎬ10(9/10):887 ̄889.[11]于莉ꎬ李俊明ꎬ姜珍ꎬ等.白花蛇舌草中的一个新蒽醌[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ꎬ2008ꎬ18(4):298 ̄299.[12]LICunmanꎬXUEXingyaꎬZHOUDayongꎬetal.AnalysisofiridoidglucosidesinHedyotisdiffusabyhigh ̄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ionizationtandemmassspectrometry[J].JPharmBiomedAnalyꎬ2008ꎬ48(1):205 ̄206.[13]张轲.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D].北京 中国中医科学院ꎬ2016.[14]LIANGZhitaoꎬJIANGZhihongꎬHOHingmanꎬetal.ComparativeanalysisofOldenlandiadiffusaanditssubstitutesbyhighperfor ̄manceliquidchromatographicfingerprintandmassspectrometricanalysis[J].PlantaMedꎬ2007ꎬ73(14):1502 ̄1508.[15]侯山岭.中药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ꎬ2018ꎬ10(6):140 ̄141.[16]李波.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ꎬ2016ꎬ28(5):75 ̄78.[17]常修ꎬ张志渊ꎬ陈方荣ꎬ等.白花蛇舌草抗炎机理的探讨[J].赣南医专学报ꎬ1980ꎬ(00):1 ̄13.[18]王宇翎ꎬ张艳ꎬ方明ꎬ等.白花蛇舌草总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ꎬ2005ꎬ21(4):444 ̄447.[19]朱金土ꎬ何凤玲ꎬ车菲ꎬ等.清热止痒颗粒对特应性皮炎小鼠外周血Th1/Th2细胞的调控作用[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ꎬ2010ꎬ19(4):231 ̄233.[20]XIANGFenfenꎬPANChunyingꎬKONGQianqianꎬetal.UrsolicacidinhibitstheproliferationofgastriccancercellsbytargetingmiR ̄133a[J].OncolResꎬ2015ꎬ22(5):267 ̄273.[21]朴红梅ꎬ宋秋红ꎬ金延燕ꎬ等.白花蛇舌草对哮喘模型小鼠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ꎬ2013ꎬ33(17):1381 ̄1385.[22]单莉.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实用医药杂志ꎬ2003ꎬ20(6):453.[23]岳晓宁ꎬ施扬ꎬ臧师竹.白花蛇舌草对巨噬细胞Cxcl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ꎬ2016ꎬ39(7):580 ̄585.[24]曾永长ꎬ梁少瑜ꎬ罗佳波ꎬ等.白花蛇舌草水提部位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ꎬ2011ꎬ22(5):521 ̄524. [25]梁清华.痹肿消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Annexin ̄1表达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ꎬ2006.[26]王瑞ꎬ唐艳萍.白花蛇舌草治疗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12ꎬ21(12):1277 ̄1278. [27]张振芳ꎬ赵宏伟ꎬ柴煊ꎬ等.白花蛇舌草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影响[J].中草药ꎬ2015ꎬ46(23):3520 ̄3525.[28]CHENYunlongꎬLINYanyanꎬLIYachanꎬetal.TotalflavonoidsofHedyotisdiffusaWilld.inhibitinflammatoryresponsesinLPSactivatedmacrophagesviasuppressionoftheNF ̄kappaBandMAPKsignalingpathways[J].ExpTherMedꎬ2016ꎬ11(3):1116 ̄1122.(责任编辑:王昌栋)第5期㊀何枝华ꎬ等.白花蛇舌草抗炎有效成分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及其制剂治疗妇科肿瘤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及其制剂治疗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福州市传染病院林翠琴【摘要】了解目前国内中草药和天然药物提取物的抗癌作用及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熟悉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致死的最主要病因。
抗癌中药有效成分多存在于那些药物中。
研究较深入的植物药及中药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对近年来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治疗妇科肿瘤的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制剂肿瘤近年来妇科肿瘤患者的比例程上升趋势,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显得格外重要。
中草药和天然药物治疗妇科肿瘤的话题备受关注,其抗癌成分的提取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的三种恶性肿瘤,也是妇科肿瘤致死的最主要病因。
抗癌中药有效成分多存在于有毒中药、含生物碱类中药中。
中国传统医学的抗癌药物如紫杉醇、白花蛇舌草、生物碱类等。
现对近几年来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治疗妇科肿瘤的研究作一综述。
1.天然药物及活性成分治疗妇科肿瘤1.1紫杉醇1.1.1来源及药理作用紫杉醇是一种二萜类化合物,最早由Wani等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到[1]。
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癌活性的化合物,是近十多年来出现的治疗晚期乳腺癌、卵巢癌等疗效最好的药物之一,现已成为治疗这两种癌症的临床一线用药[2]。
其作用机制是微管蛋白和组成微管的微管蛋白二聚体存在动态平衡,紫杉醇可使两者之间失去动态平衡,导致细胞在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体和纺锤丝,抑制了细胞分裂和增殖,使肿瘤细胞停止在G2期和M期,直至死亡,进而起到抗肿瘤作用[3]。
1.1.2 临床应用1.1.2.1紫杉醇治疗卵巢癌目前卵巢癌的死亡率居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仅为20%~30%,卵巢癌已经成为妇科肿瘤中最有待研究的肿瘤之一[4]。
由于紫杉醇的出现显示其独特治疗作用,例如:最早证明紫杉醇对卵巢癌的有效报道是McGuire课题小组。
孙燕等用紫杉醇150~175mg/m2静滴3~5h,每3~4周重复治疗15例卵巢癌,有效率为40%。
中药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_覃骊兰

图 2-1 2, 6 -二羟基 -1-甲氧基 -3-甲基蒽醌
*广西中医学院(530001) 2007 年 11 月 20 日收稿
槲皮素 -3 -0-[ 2 -0 -(6-0-E-阿魏 酰基)-β -D -吡 喃葡糖基] -β -D -吡喃半乳糖苷 、槲皮素 -3 -0 -[ 2 -0 (6-0-E-阿魏酰基)-β -D -吡 喃葡糖基] -β -D -吡 喃 半乳 糖苷 、山奈 酚 -3 -0 -(2-0 -β -D -吡喃葡 糖基)-β
2008 年第 4 期 n mg zy y. 05 31 6.c n 43
-D -吡喃半乳糖苷 、槲皮素 -3-0-[ 2-0 -β -D -吡喃 葡 糖基] -β -D-吡喃半 乳糖苷 、[ 13-14] ;5 -羟 基 -6, 7, 3' 4' 四甲氧基黄 酮[ 15] ;山 柰酚 , 山柰酚 -3 -0 -β -D -吡喃葡 萄 糖苷 、山 柰酚(6” -0-a -L -鼠李 糖 基)-β -吡喃 葡萄 糖 苷 、槲皮素 -3 -0 -β -D -吡喃 葡萄糖 苷 、槲皮素 -3 -0 (2” -0 -葡萄糖基)-β -D -吡喃葡萄 糖苷[ 16] 。 其中 3-甲 氧基 -5 , 7-二羟基 -黄酮醇 及 5-羟基 -6, 7, 3' , 4' -四 甲 氧基黄酮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2.5 含酸的化合物 :对香豆 酸 、车 叶苷酸 、乙 酰车叶苷 酸 、土 当归酸 、京尼平苷酸 、都槲子酸 、4, 4' -二甲 氧基 -古柯间 二 酸 、4, 4' 二羟基 2 -古柯 间二 酸 、咖 啡酸 、3 , 4 -二 羟基 苯 甲 酸[ 15] ;P -香豆酸 、熊果酸 、阿魏酸 、齐墩果 酸[ 10 ,17] 、乌索酸 、4, 4' -二甲氧基组丝酸 。 其中咖 啡酸 、3 , 4 -二羟 基苯甲 酸(见 图 3-1, 3 -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中药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中药 白花蛇舌草化 学成分及有效 成分药理活性 的研究进展
何 烨 安
4 5 0 1 2 21 9 85 0 42 5 3 0文献 , 对 白花蛇舌草 的化 学成分及有效 成分 的药理 活性研 究现状 与进展做 了总结 , 发现 白花蛇舌草 中甾醇类 、黄酮类、 萜类及 多糖类 药理 活性 比较 明显 ,多种 成分均具有抗 肿瘤、加强吞 噬细胞作用。为 白花蛇舌草的 更深入研究和 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 关键词 ]白花 蛇舌草 ;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 9 6 文献标 识号 :A 文章编号 :2 3 0 6 - 1 4 9 9( 2 0 1 3)1 7 - 0 2 8 0 - 2
白花蛇舌 草为 茜草科植物 白花蛇舌 草的带根全 草 ,别名 蛇舌草 、龙 舌草、鹤舌草 、矮脚 白花蛇利 草、甲猛草、蛇针草、百花十字草 、尖刀 草、 蛇舌癀、 日日生珠草 、节节结蕊草 、羊须草 、细 叶柳子等 。 1 . 性 味、临经及功效 其性 寒,味苦 、甘,归 胃、大肠 、小 肠经 ,具有 清热解 毒、消肿 止 痛的功能 。 临床应用广泛 ,主治恶性肿瘤、胃肠炎、阑尾炎、泌尿系感染 、 扁桃 体炎 、肺 炎等病 症,外用 治疗毒蛇 咬伤、痈 肿疮疖 等症 。主产 于我 国长江 以南福 建、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等省。 2 . 化学成分 白花蛇舌草主要成分包括蒽醌类 、黄酮类、烷烃类 、萜类、甾醇类 、 多糖类和有机酸类 等。 ( 1 )蒽醌类:主要包括 : 2 一甲基 一 3 一羟基 葸醌、2 一 甲基 一 3 一 羟基 一 4 一甲氧 基 蒽 醌 、 2 一甲基 一 3 一甲 氧 基 蒽 醌 、 2 , 3一二 甲氧 基 一 6 一 甲基蒽醌 。 ( 2 )甾醇类:包括豆 甾醇 、 B一谷 甾醇 一B— D 一葡 糖苷、 B一谷 甾醇 、豆 甾 醇 一 5 ,2 2 一二 烯 3 B,7 D一二 醇 、豆 甾醇 一 5 ,2 2 一二 烯 一 3 D, 7 n 二 醇。 ( 3 )黄酮 醇苷和 黄酮 类:主要 包括 槲皮 素、槲皮 素 一 3 0 一吡 喃葡糖苷 、山奈酚 3 - 0 1[ 2 - 0 一( 6 - 0 一 E 一阿魏酰基 )一B— D 一吡喃葡糖基 卜 p— D一吡 喃半乳糖苷 、槲 皮素 一 3 一 [ 2 — 0 一( 6 一 O — E -阿魏酰基 )一p D 一吡 喃 葡 糖基 卜 B— D 一吡喃 半乳 糖苷 、槲皮 素 一 3 - 0 一槐 糖苷 、槲 皮素 一 3 - 0 一 ( 2 - 0 — 0一D一 吡喃葡糖基 ) 一 B— D 一 吡喃半乳糖苷 、 山奈酚 一 3 O 一 ( 2 - 0 一B- D 一 吡喃葡糖基 )一B— D 一吡 喃半乳糖苷、槲皮素 - 3 0 一 [ 2 一 O -( 6 - 0 一 E 一阿魏酰 基 )一B— D 一吡 喃葡 糖基 卜 B— D 一吡喃葡 糖苷 。( 4 )萜 类: 主要包 括车 叶 草甘酸 、车叶草甘 、鸡屎藤 次 : 苷、都槲子酸 、鸡屎藤次苷 甲酯 、6 - 0对 ~ 甲氧 基桂皮酰鸡 屎藤 次苷 甲酯、6 - 0 对 一羟基 桂皮酰鸡 屎藤次苷 甲酯、 齐墩果酸 、 熊果酸和 6 - 0 一阿魏 酰基桂皮酰鸡 屎藤次苷 甲酯 。 ( 5 )其他成 分. 白花 蛇舌 草中尚包 括 4 , 4 一二羟基 一古柯 间二酸 、对香豆酸 、三十一烷等 , 还 可从中提取出多糖。 3 . 有 效成 分的药理活性研究 3 . 1抗肿瘤 、加强吞噬细胞作用 豆 甾醇、 B一谷 甾醇、齐墩果酸、熊果酸 、对位香豆酸等可刺激 网状 内皮系 统增 生 , 加强吞 噬细胞的能力 。原志庆等进行发射 光谱法测定实 验得到 : 癌变抑制率与其 s e, 的含量呈正相相关关系 ,而与 z n, M o 含量 无相 关性 。另外 , T i 元 素能够 刺激 吞噬细胞 ,使肌 体免 疫能力 增 强 。本品具有较 高 的吞 噬能力 , T i元素起 了一定作用 [ 。多糖类对 淋巴 肉瘤 1号 腹 水 型 和 艾 氏腹 水 癌 皮 下 型 ; 香 豆 素 类 对 子 宫 颈 癌 1 4型 、 肉 瘤 1 8 0 、肝癌 实体 型 ;三萜 类对淋 巴肉瘤 1 号腹水 型、子 宫颈 癌 1 4型 、 肉瘤 1 8 0 、肝癌实体型均有抑制作用 。从 白花 蛇舌 草的乙醇提取物 中分离 得到三萜类 、香 豆素类 、多糖类 和 甾醇类 ,将 所得成分进行 肿瘤动物实 验研 究 ,结果三萜 类抗肿瘤 效果最优 。熊果酸 、齐墩果酸 抑制 肉瘤 1 8 0 株生长 ,是抗肿瘤 的有效 成分。谭 宁华报道从 白花蛇舌 草 乙醇提 取物 中 得到 一个脂 溶性 有效部 位 ,主要 成分为 甾醇和 熊果酸 ,该部位 对 多种 肿瘤 细胞有 明显的抑 制作用 。赵 浩如等 实验验证 白花 蛇舌草 水溶性 的多 糖和 亲脂提取物对 S - 1 8 0 肿 瘤细胞具有 显著的抑制作用 , 且具有对 化疗 药 物 的化 学损伤 的保 护作用 。张硕等应 用基 因芯片技术研 究 白花 蛇舌草 豆 甾醇 ( S a D )抑 制 人 肝 癌 细 胞 s 删c 一 7 7 2 1生 长 的靶 基 因 调 控 。结 果 表 明 S H D对 人肝癌细胞 S M M C 一 7 7 2 1具有显著 的体 外抑 制作用;S H D抑制 S M M C 一 7 7 2 1细胞 的作 用 由多条靶 基 因协 同 ,并通过胞 内外 信号转 导途径协调 完 成。张硕等研 究发现 白花蛇舌草总黄 酮成分可将 1 5条 显著 高表达 的基 因 和 5条 显著低表达 的基因恢复至 正常 的表达水平 ,这 些基 因与肝癌 的发 生 、发 展 密 切 相 关 。 . 3 . 2增强免疫作用 多糖具有 免疫活性 。本品多糖 通过提 高 S O D活 力和对 负氧 自由基的 清 除作用及抗 脂质过氧化作用来抵 抗衰老 ,延长寿命。吴厚铭等 测试它 们 的 免 疫 活 性 表 明 具 有 显 著 的 增 强 免 疫 活 性 ,可 以升 高 羊 红 细 胞 攻 瑰 花 斑结合率和淋 巴母细胞转换 率。盂延发等对 小 白鼠进行 了体 内实验 ,结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张创峰;杨友亮;刘普;李亮;尹卫平【摘要】目的对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进一步为该植物的保肝作用的研究提供物质基础.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化学成分分类综述.结果报道的白花蛇舌草主要含有黄酮类、蒽醌类、萜类和甾醇类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和保肝等作用.结论通过对白花蛇舌草药学活性及各类化合物的讨论,揭示了白花蛇舌草药理学作用的分子基础,并且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其保肝活性的研究.%Objective In this paper,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Hedyoiis diffusa were reviewed,and this will provide the materi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f hepatoprotective effect of plants. Method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and sor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Hedyoiis diffusa Wild contains flavonoids, anthraquinones, terpenoids, ste rols and so on.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ti tumor,antioxidant, antibacterial,immunomodulatory and anti liver disease were reported. Conclusion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pharmacy activ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Hedyoiis diffusa , the ar tide reveals the molecular basis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which is helpful for further study of its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y.【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年(卷),期】2012(027)004【总页数】4页(P379-382)【关键词】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者】张创峰;杨友亮;刘普;李亮;尹卫平【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洛阳,471003;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洛阳,47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d为茜草科耳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蛇蛇草、鹤蛇草等,分布在日本以及中国大陆的南方等地,其中成药味苦、淡,性寒,具清热解毒、抗菌、抗癌、消肿止痛等功效[1-4]。
超声波协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

超声波协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一、引言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传统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提取效率低、需要较长的提取时间、对茶叶中其他有益成分的破坏等。
寻求一种新的、高效的提取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二、超声波在茶多酚提取中的应用1. 超声波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理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高频振动和较大的声能,能够产生强烈的空化作用和涡流效应,对物质产生机械、热、化学等多种作用,从而加速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2. 超声波在茶多酚提取中的作用超声波能够通过对茶叶细胞壁的破碎作用,使茶叶中的茶多酚得以更快、更完整地释放出来。
超声波还能够提高溶剂对茶叶中茶多酚的渗透性,加速提取过程。
将超声波应用于茶多酚的提取过程中能够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减少能量消耗。
三、超声波协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1. 实验设备和条件在超声波协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中,实验所用的超声波提取设备要求输出功率稳定,频率可调,需使用专业的茶叶提取设备。
另外,超声波处理时间、茶叶颗粒度、溶剂种类和用量等条件也需要在实验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控制。
2. 实验步骤在进行超声波协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时,首先要对茶叶进行初步处理,使茶叶颗粒度适中。
然后将处理好的茶叶样品与适量的提取溶剂置于超声波提取设备中,进行一定时间的超声波处理。
用适当的方法将提取液与茶叶进行分离和提取液中茶多酚的浓缩,得到最终的茶多酚提取物。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茶多酚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可以得到不同超声波处理时间、茶叶颗粒度、溶剂种类和用量等条件下的提取效果。
对比分析这些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最佳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参数组合,以达到提取效率和提取物品质的最佳均衡。
四、茶多酚超声波提取工艺的优势与应用前景1. 优势超声波协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相比传统提取方法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能耗低、操作简便等优势。
另外,超声波对茶多酚的提取过程中,能够保持茶叶中其他有益成分的相对完整,减少了对茶叶营养价值的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 stigmasterol;oldenlandia;ultrasonic; extraction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7871(2014)08-0019-05
2014
年
甾醇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界中,近百年来人们对植
近年来,西方国家通过在人造奶油、黄油、蛋黄酱
21
提取率 /%
17
13
28
39
50
61
72
超声温度 /℃
图 5 超声温度对豆甾醇提取率的影响
Fig.5 Effect of ultrasound temperature on extraction rate of stigmasterol
2014
年 第
17
卷 第
8
期
21
2014
饮料工业
2.1.2 超声波提取温度对白花蛇舌草中豆甾醇提取率的 影响
8
即豆甾醇标准品在 694.9nm 处有最大吸收峰,豆甾醇提
烷、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和丙酮 6 种常见
期
取液在 690取白花蛇舌草 1.00g 6 份,分别加入乙醇、
乙酸乙酯、环氧氯丙烷、正丁醇、石油醚和丙酮各
16mL,置于超声波中超声 40min 后,分别取出 1mL 提
第
己有四十多年的工业化生产,目前仍在资源、提取效率 油。美国可口可乐饮料公司开发生产了添加植物甾醇成 8
(如成本、收率、纯度)等方面深化,而国内对脱臭馏出 分的 100%柑橘汁产品,并于 2003 年 12 月开始上市销
期
物的收集利用尚属初级阶段[2,3]。
售。如果每天饮用这种果汁饮料 2 杯 (240 毫克),连续
本实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白花蛇舌草中豆甾醇。 超声波热学机理、超声波机械机制和空化作用是超声技 术协助提取植物有效成份的三个理论依据。超声波的空 化作用能加速植物细胞壁破裂,促进活性物质释放,提 取效率高,时间短,杂质少,而且常温常压下不会使提 取物质失去生物活性,广泛用于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6]。 通过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比较得出较佳的提取工 艺,旨在为之后的植物甾醇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提 供理论参考。
第
17
乙酸酐溶液显色,静置 10min,加入乙酸乙酯定容至刻 度。另取一 10mL 具塞试管,加入 2.00mL 浓硫酸—乙
内,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
卷
1.4 提取剂的选择
酸酐溶液,加入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作为空白对照,在
为确定提取豆甾醇的最佳溶剂,实验对环氧氯丙
第
500~800nm 波长范围内扫描。结果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Study on Ultrasonic Wave-assisted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Stigmasterol From Oldenlandia
LI Bo,LIU Xin (College of Chemistry & Environmental Science,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ong 723001,China)
stigmasterol as inde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Extraction from oldenlandia, the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ultrasonic temperature 50℃ 、ultrasonic time 40min、ratio of
物甾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甾体也被誉为“The 等高脂食品中添加一定量的植物甾醇酯,开发了一系列
第
17
Key to Life”[1]。日本、欧美等一些国家就是采用食用油
功能保健食品,并得到了广泛推广[4,5]。例如美国 P&G公
卷
的脱臭馏出物来提取植物甾醇的,并且在这方面的研究 司和日本花王公司分别推出添加 5%植物甾醇酯的烹调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实验 2.1.1 超声波提取时间对白花蛇舌草中豆甾醇提取率的 影响
分别称取 1.00g 白花蛇舌草 5 份,以微波时间为 20、30、40、50、60min,并固定超声波温度为 50℃ , 液料比 9(mL/g) 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 4 所示。
由图 4 可知,当提取时间为 20~40min 时,豆甾醇 的提取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大于 40min 后,提取 率逐渐下降。由于超声波的空化、粉碎等特殊作用,是 白花蛇舌草细胞在溶剂中瞬间产生的空化泡而破裂,以 便溶剂渗透到细胞内部,从而使白花蛇舌草中豆甾醇成 分溶解在溶剂中。但是,随着植物组织中大量细胞破 裂,导致细胞内大量不溶物及较多树脂、粘液质等混入 提取液中,使溶液中杂质增多,粘度增大,而这些杂质 不但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大传质阻力,还会对溶 出的有效成分有一定的吸附作用[8]。因此,当有效成分 溶出达最大时,延长时间对提取不利,故选择 40min 为 最优提取时间。
DGG-9140B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森信试验仪
酸酐溶液中,摇匀,室温冷却备用。
器有限公司;SHZ-D (Ⅲ) 循环水式真空泵 巩义市予
1.3.4 标准曲线的制备[7]
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GR-200 电子天平日本 AND 等。
精密移取豆甾醇标准溶液 0.10、0.20、0.40、0.60、
1 材料与方法
Abs
Abs
0.8
694.9,0.780
0.6
0.4
0.2
550 600 650 700 750 800 波长 /nm
图 1 豆甾醇标准品的吸收光图 Fig.1 Light obsorption figure of standard stigmasterol
0.8
690.1,0.786
甲烷溶解,摇匀,乙酸乙酯定容至 20mL 制得豆甾醇标
限公司;超声波清洗机 (600W) 宁波新生物科技股份
准溶液。
有限公司;Cary-5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美国瓦里
1.3.3 显色剂的配制
安;FW-117 中草药粉碎机 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将 10mL 的浓硫酸沿容器壁缓慢加入到 200mL 的乙
丙烷
乙脂
几种不同的溶剂(16mL)
图 3 几种不同溶剂对豆甾醇提取率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different of solvent on extraction rate of stigmasterol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提取率较 高 。而 正 丁 醇 的 沸 点 为 117.7℃ ,乙 酸 乙 酯 的 沸 点 为 77.1℃,考虑到实验过程中有减压挥溶剂的过程,乙酸 乙酯比正丁醇更加合理。故本实验采用乙酸乙酯作为提 取溶剂。 1.5 豆甾醇含量的测定 1.5.1 工艺流程
0.6
0.4
1.1 材料与试剂
0.2
白花蛇舌草药材 汉中市健康大药房;豆甾醇(95%) 西安蓝田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三氯甲烷 河南省化 工研究所郑州特种化学试剂;乙酸乙酯 金源化工集团 有限公司;乙酸酐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浓硫
550 600 650 700 750 800 波长 /nm
图 2 豆甾醇提取液的吸收光图
liquid to material 9mL/g. With these conditions,the extraction rate can reach to 22.02% . This result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hytosterols and its derivatives in the beverage industry.
1.3 方法
0.80、1.00mL 于 6 个 5mL 具塞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
1.3.1 比色原理和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显色剂 2.00mL,用三氯甲烷定容至刻度,摇匀,静置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豆甾醇标准品 20.00mg,加
10min 后,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 690.1nm 波长下测量吸
入 三 氯 甲 烷 溶 解 , 并 定 容 至 20mL, 摇 匀 , 制 成
20
2014
生产工艺
饮料工业
取液于 10mL 具塞试管中,在真空泵下减压挥干溶剂, 分别加入 2mL 的显色剂,用三氯甲烷定容至 5mL,超 声 1min,静置 10min 之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其吸 光度,并代入标准方程中计算提取率。实验结果见图 3。
豆甾醇的提取率 /%
30
20
10
0 环氧氯 乙醇 乙酸 正丁醇 石油醚 丙酮
Fig.2 Light obsorption figure of stigmasterol extracting solution
酸(98%)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供销公司。
1.3.2 标准品的制备
1.2 仪器与设备
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豆甾醇标准品 20.00mg,用三氯
WF-2000 微波快速反应系统 上海屹尧分析仪器有
Abstract: Using oldenlandia as raw material,the ultrasonic wave-assisted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stigmasterol from
oldenlandia was optimized through orthogonal experiments on the base of single factor with extraction amount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