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管理会计基本框架
管理会计报告框架的构建6篇

管理会计报告框架的构建6篇第1篇示例: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是管理者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进行经营分析和决策的重要工具。
它包含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绩效、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为管理者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决策方案,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竞争力。
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应当具有全面性。
这意味着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应当包含企业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如财务状况、经营绩效、风险管理等。
只有覆盖面广,才能为管理者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决策。
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应当具有及时性。
企业的经营环境变化很快,管理者需要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做出及时的决策。
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实时性。
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应当具有可比性。
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可能存在差异,为了方便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应当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使得管理者可以快速准确地比较不同企业的经营情况。
在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时,企业需要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特点,以确保管理会计报告框架能够有效地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需求,灵活地设计管理会计报告框架,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只有建立一个符合企业需求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竞争力。
第2篇示例:管理会计报告是企业为了有效管理和监控经营活动而制定的一种报告体系,其主要用于内部管理层和决策者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效益。
构建一个合理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管理会计报告框架的设计原则、内容要素和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设计原则1. 明确目标。
管理会计报告的设计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方向来确定,以确保报告能够帮助管理层实现目标并指导决策。
第一章《管理会计》

一 按照官方路线构建的管理会计基本概念框架
(七)官方路线的特征
该路线明确地将财务活动的主体范围限定为企事业单位,有助 于克服当前学术界对财务、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等相关概念的 解释不统一甚至自相矛盾的问题。所构建的管理会计基本概念 框架,涵盖了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框架的绝大部分 内容,有助于正确划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界限。
计,同时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有人称其为“内部经营管理 会计”,简称“内部会计”(internal accounting)。 • (8)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相对立的概念。
二 按照管理职能路线构建的管理会计基本概念框架
(三)管理会计的职能
管理会计的职能是指管理会计实践本身客观存在的必然性所决定的 内在功能。按照管理五项职能的观点,可以将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 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 按照官方路线构建的管理会计基本概念框架
(八)推行官方路线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在建设管理会计学体系时,如果强行推行官方路线,必然面临以下两难选择: 第一,重新划分学科,将财务管理学全盘纳入管理会计学体系;第二,维持 会计学科与财务学科并行分立的现状,人为造成管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的 内容重复交叉。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系列教材
管理会计
(第5版)
吴大军 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C目录 ONTENTS
01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述 02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03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04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 05 第五章 预测分析 06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上) 07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下)
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AAA)于1958年和 1966年先后两次为管理会计提出了如下定义:“管理会计是指在处理企业 历史和未来的经济资料时,运用适当的技巧和概念来协助经营管理人员拟 订能达到合理经营目的的计划,并作出能达到上述目的的明智的决策。” 显然,他们将管理会计的活动领域限定于“微观”,即企业环境。
管理会计报告框架的构建6篇

管理会计报告框架的构建6篇第1篇示例: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是企业管理者用于监控企业绩效和决策的一种重要工具。
它包括了企业的财务信息、成本信息、预算信息等内容,通过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对比,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能够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帮助他们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和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第一,确定报告的目标和受众。
在构建管理会计报告框架时,首先需要明确报告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监控企业绩效、评估部门绩效还是支持决策制定?还需要确定报告的受众,不同的受众可能对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有不同的需求,例如高管可能更关心企业整体绩效,而部门经理可能更关心部门的运营状况。
第二,确定报告的内容和指标。
在确定报告的内容和指标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经营模式。
一般来说,管理会计报告包括财务信息、成本信息、预算信息等内容,其中财务信息主要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成本信息反映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率,预算信息则帮助管理者制定预算和控制成本。
在确定具体的指标时,需要确保指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活动相一致,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
设计报告的格式和结构。
一个好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需要具备清晰的格式和结构,能够让管理者快速地获取信息并做出决策。
一般来说,报告的格式应该简洁明了,结构应该分层次、分类别呈现,包括总体概况、细分指标、趋势分析等内容。
还可以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来直观地展示报告内容。
第四,制定报告的流程和时点。
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框架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流程和时点,确保报告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报告的制定流程应该包括数据收集、分析、编制、审核和发布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明确责任人和时限。
也需要确定报告的发布时点,一般来说,报告应该在每个会计期末或者每个季度结束后及时发布,让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
管理会计学 课件 第4篇

9.2
全面预算的编制(续4)
5.制造费用预算 固定性制造费用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租金及 一些车间管理费用、财产税等,它们支撑企业总 体的生产经营能力,一经形成,在较短期内会保 持不变。 预计制造费用 =预计变动性制造费用+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 =预计业务量(机时、人工小时等)×预计变动 制造费用分配率+预计固定性制造费用
9.2
2.生产预算
全面预算的编制(续1)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数量-预计期初存货数量
表 9-4 生产预算 2006 年度 季 度 预计销售量 加:预计期末存货 合计 减:预计期初存货 预计生产量 1 2 000 500 2 500 (100) 2 400 2 6 000 500 6 500 (500) 6 000 3 6 000 100 6 100 (500) 5 600 4 2 000 100 2 100 (100) 2 000
9.2
1.销售预算 预计销售收入=预计销售量×预计销售单价
全面预算的编制
表 9-3a 销售预算 2006 年度 季 度 预计销售数量 (万块) 单位售价(元) 预计销售额(万元) 1 2 000 0.70 1 400 2 6 000 0.70 4 200 3 6 000 0.80 4 800 4 2 000 0.80 1 600 全年 16 000 0.75 12 000
表 9-10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2006 年度 季 度 预计销售量(万块) 单位变动性销售及 管理费用 预计变动性销售及 管理费用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工资 广告费 折旧费 保险费 差旅费 固定费用合计 预计销售及管理费用 减:折旧 预计现金支付的销售及 管理费用 1 2 000 0.05 100 35 10 15 - 5 65 165 15 150 2 6 000 0.05 300 35 10 15 - 5 65 365 15 350 3 6 000 0.05 300 35 10 15 15 5 80 380 15 365 4 2 000 0.05 100 35 10 15 - 5 65 165 15 150
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点总结

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点总结一、管理会计基础知识1.管理会计的定义和发展管理会计是指利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支持的会计学科。
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管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加,管理会计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之处在于,管理会计更侧重于内部管理和控制,而财务会计更注重外部报告和财务信息披露。
2.管理会计的目标和作用管理会计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他们做出更明智的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的作用包括成本控制、绩效评价、预算编制、投资决策、生产计划等,通过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和综合分析,帮助企业管理者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
3.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包括成本管理、绩效管理和战略管理三个方面。
成本管理主要关注企业的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绩效管理则重点关注企业员工和部门的绩效评价,战略管理则着眼于企业整体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二、管理会计的重要概念1.成本与费用成本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直接和间接耗费的费用,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核心支出。
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实际支出,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2.费用行为费用的行为是指费用与产量、销售额或其他业务活动的关系。
费用行为可以分为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两种类型。
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期间内不随产量或销售额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租金、管理人员工资等,可变费用是指随产量或销售额的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3.成本核算方法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单批量生产,按产品订单进行成本核算;过程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按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核算;标准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技术,通过设定标准成本来评价实际成本的偏差,并对偏差进行分析和控制。
4.成本与经营决策成本信息对企业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如定价决策、产品组合决策、特许经营决策等。
现代管理会计框架体系

现代管理会计框架体系
现代管理会计框架体系是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采用的一种管理会计体系。
它是在传统会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强调以管理为导向,以信息为核心,以决策为目的,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
现代管理会计框架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现代管理会计框架体系的核心,它是指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分析、计算、控制和优化,实现企业成本的最小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绩效进行评估、分析和管理,以实现企业目标的最大化。
绩效管理主要包括绩效评估、绩效分析、绩效考核和绩效激励等环节。
三、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效实现。
预算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控制等环节。
四、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和评估,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目标的最大化。
战略管理主要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等环节。
五、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风险进行评
估和管理,以实现企业风险的最小化。
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等环节。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框架体系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些或全部进行应用,以实现企业目标的最大化。
同时,企业还应该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
现代管理会计框架体系

现代管理会计框架体系现代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发达的基础上,以强调企业决策支持为核心的、针对现代企业管理需求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现代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包括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资本预算等几个方面。
1.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了满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而开发出来的一种会计方式。
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企业经济活动的跟踪与记录、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报送、税收报告的编制和报送等。
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准确、全面、可靠的财务信息,以便投资者、股东、政府、金融机构等外部利益相关方能够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和运营情况,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
2. 成本会计成本会计是为了把企业的实际成本计算出来,从而能够进行产品价格的制定。
成本会计的核心任务是执行成本核算,计算由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其他成本构成的商品或服务成本。
成本会计为企业提供了关键的数据库,使企业管理层可以决定哪些产品应该生产、如何计算其生产成本、如何制定产品价格和管理和控制成本。
3. 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指的是从管理角度出发,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可靠的管理决策信息,以支持企业的内部决策进行管理。
管理会计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其目标是为企业提供实时反馈和监测经济活动的有效数据,以帮助管理层制定战略,制定决策和改善业务绩效。
管理会计的关键是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分析,以便管理层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作情况。
4. 资本预算资本预算是用于规划和组织长期资本项目的一个过程。
它的目标是对可行性进行逐步的评估和选择,以便决定成功地竞争在市场上。
资本预算的任务是制定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选择投资项目、制定预算计划等。
资本预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它是增加企业价值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效益、增加企业盈利的关键之一。
管理会计体系框架

管理会计体系框架引言:管理会计体系是指企业内部用于监督和管理经营活动的一套制度和方法。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企业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会计体系来帮助其做出决策、监控和评估绩效,并提供有效的内部控制。
本文将介绍管理会计体系的框架,包括其基本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一、管理会计体系的基本构成管理会计体系由四个基本构成部分组成,分别是战略规划、预算管理、绩效评估和成本控制。
1.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它确定了企业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
战略规划需要与企业的使命和愿景相一致,并考虑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在战略规划中,管理会计体系需要提供定量的数据和分析,以帮助企业制定战略目标和相应的行动计划。
2.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体系的核心,它通过制定预算和控制预算执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地。
预算管理需要根据战略规划制定长期和短期预算,包括资金预算、销售预算、成本预算等。
预算管理的关键是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通过预算执行的监控和反馈,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
3.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环节,它用于衡量和评估企业的绩效。
绩效评估可以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KPIs)来测量企业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如财务绩效、市场绩效和运营绩效等。
管理会计体系需要提供准确的数据和分析工具,帮助企业进行绩效评估,并及时反馈结果,以便进行绩效改进。
4.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它用于帮助企业控制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能力。
成本控制需要对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管理和监控,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固定成本等。
管理会计体系需要提供准确的成本数据,并进行成本分析,以帮助企业识别成本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管理会计体系各部分的作用1.战略规划的作用:- 确定企业的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 提供决策依据,指导企业的战略选择;- 为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2.预算管理的作用:- 确定企业的预算目标和资源分配;- 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提供预算执行结果的反馈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后)
——服务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
二、 二十世纪后期管理会计的新发展 三、对管理会计未来发展的展望 知识经济对管理会计的重大影响 效果:effect ,result, effectiveness; 效率:efficiency; 效益:beneficial result, Benefit; 经济效益:economic returns(benefits)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20
版权所有
2
联络与沟通
• 请同学们确定一位联络员,或者班长、学 习委员\或者对该课程比较感兴趣的同学负 责该课程有关事务-课代表,比如收发作业 等,组织小组讨论等.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20
版权所有
3
课程目标
• 《现代管理会计学》是会计学各类专业本科生 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的 重要选修课程之一。本课程主要介绍管理会计 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管理会计的新领 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基 础性管理会计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领 会管理会计中的有用思想观念与思维方法,了 解管理会计发展的新动向。希望学生将来在工 作中能灵活而有效地运用管理会计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20
版权所有
15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到底什么是管理会计?-组织内部会计 过去:从历史上看:会计从产生(1494年威尼斯)
到很长一段时期(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会计 实质就是管理会计!
现在:从现实情况看:上市公司的表外披露越来越 多,那些附注其实是管理会计内容;企业提高自 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 集中一点战略)越来越靠MA信息;
未来: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化为有形价值(成 果),BSC,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结合;更靠现代 管理会计。
市场经济越发展-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的内在需要越 强烈-现代管理会计越有用-管理会计越发展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20
版权所有
16
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的定义——
• 美国会计学会(AAA) •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
假,说明原因。任何请假均应在当次课堂开始之前将 书面假条(必须由请假者本人签字)呈交授课教师(可
由请假者本人呈交,紧急情况下,也可由他人代交)。
除此以外,任何请假均视为不成立,授课教师不接受 其他任何解释。
• 3、未请假缺课达本课程应到课时1/3次以上者,授课
教师将不再为其评中山定大学管本理学课院会程计学系之刘运最国博终士 成绩。
管理会计学
刘运国 博士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自我介绍
• 1983年工作:工(电工\技术员)-农(农民)-商(卖菜\企业经历)-学 (学生)-兵(无缘-遗憾)
• -1992年考研(会计学)-硕士毕业到高校教书(1995),考博(1998)2001(博士毕业);
• 专业背景:电气自动化-工业经济管理-会计学(硕士、博士) • 领导经历:1987技术科长;2000-2002系主任助理;2002-2003内蒙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20
版权所有
7
考核与计分
• 3、期末考试60%: 实行闭卷考试。
• 4、该课程总分的计分方法如下: 实际得分最高者获得各部分应得分之满分, 其余同学按实际得分多少比例计算。每人 三部份得分之和即为最后本课程总评得分。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 本书的定义: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中,体现预测、 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评等内部管理职能的范畴,是 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MDSS)的 一个子系统。
• 管理会计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是一门新兴的边 缘性学科,仍处在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之中。
• 管理会计是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正确进行经营 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所需的管理信息的一种会计。
价值不一定就大;利润是一个短期的目标,而价值增值则既考 虑了短期的利润增加,也考虑了持续的利润增长。②该定义也
考虑了非财务信息。③该定义提出了“持续改进”的概念。这 应该是管理会计定义上一个重大的创新。“持续改进”,也是 “不断创新”的动力。一个企业或组织只有持续改进、不断创
黄正健 龚凯颂 主编《管理会计学》(第二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英] 布拉米奇 比姆尼:《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Charles T. Horngren, George Foster and Srilant Datar, Cost Accounting: A Managerial Emphasis (Ten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c., 2000. Anthony A. Atkinson, Rajiv D.Banker, Robert S. Kaplan, S. Mark You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 Prentice Hall Inc., 2001.
• 如果说财务会计是一个“历史学家”,那么管理会计就是 一个“未来学家”。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20
版权所有
17
最新的管理会计概念
• IM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 , 1997
• Management accounting is a value adding,
第三篇 管理会计的新领域 (第九章)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20
版权所有
11
第二篇 基础性管理会计
第二章 管理会计的基本工具 第三章 经营预测:决策的前提 第四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五章 长期投资决策 (考虑到公司财务管理课
程重复内容,在这里做总结性复习)
第六章 全面预算:从决策会计到执行会计 第七章 存货(库存)控制与标准成本控制 第八章 责任会计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20
版权所有
18
新概念的意义:
• 该定义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①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目标有了 更深刻的认识。以前,我们对管理会计目标的认识主要是企业 利润的最大,或者说帮助企业创造利润。该定义认为管理会计 是提供价值增值。利润与价值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利润大,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20
版权所有
6
考核与计分
• 2、平时作业20%: 所有同学均须按时呈交授课教师布置的课 后作业,授课教师不接受未按时呈交的作 业。呈交作业的具体时间临时以适当方式 通知。平时作业每次均按百分计分,总计 得分最高者为20分,其余同学按得分多少 比例计算。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cess of planning, designing, measuring, and operating nonfinancial and financial information systems that guides management action, motivates behavior, and supports and creates the cultural values necessary to achieve an organization’s strategic, tactical and operating objectives.
17.03.2020
版权所有
8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吴大军主编,牛彦秀副主编,<管理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参考书目
余绪缨 主编《管理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余绪缨 主编《管理会计》(第2版),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潘飞主编,《管理会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李天民 编著《现代管理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年版。 毛付根 主编《管理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苹莉 主编《管理会计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宏健著《现代管理会计》(第九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胡玉明著《高级成本管理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运国等编著《管理会计前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胡运权 主编《运筹学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芮明杰 主编《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 萌芽期(20世纪30年代以前)
科层次式组织;铁路与电报的发明;钢铁企业; 科学管理(泰罗制);标准成本制度 。
• 成长期(20世纪30年代——80年代中期) • 决策会计内容(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应用
数学模型帮助决策分析,比如运筹学,线性规划理 论和网络理论等)
• 反思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Βιβλιοθήκη 0版权所有12第一章 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管理会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管理会计工作的组织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20
版权所有
13
一、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
国外一般将成本会计纳入管理会计(是有原因的)中(也可叫成本会计或 成本管理会计),所以会计的两大分支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 刘运国博士
17.03.2020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