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

中考历史知识要点归纳一、古代史知识要点:1.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3.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学派:孔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荀子、孟子等。

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5.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在我国的重要作用。

6.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二、近代史知识要点:1.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2.中华民国的建立及其发展:孙中山、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等。

3.抗日战争的胜利: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等。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中国的地位:日本侵华战争、对华宣战、抗日战争胜利等。

5.国共内战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南京解放、渡江战役、井冈山等。

三、现代史知识要点:1.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国家领导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等。

2.中国开放政策的实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四个现代化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等。

3.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对外开放政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带一路倡议等。

4.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果:城市化进程、社会福利提高、科技创新等。

5.中国的区域发展差距和问题: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贫富差距、环境问题等。

6.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腐败问题、环境问题、少数民族问题等。

以上是中考历史知识要点的总结,该总结涵盖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以及中国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发展阶段。

对于中考准备,学生可以按照这些要点进行复习和总结,以提高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023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5(世界现代史)汇总必背知识点梳理

2023年中考历史核心考点5(世界现代史)汇总必背知识点梳理

中考历史核心考点必背5(世界现代史)一、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殖民地。

2.形成: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同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

3.影响: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原因: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他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

为了争夺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导火线: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3.主要战役:1916年,德、法两国在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4.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一战给交战各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二、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经过:(1)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2)11月7日,起义者攻占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2.结果:苏维埃政府成立,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3.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一)巴黎和会1.概况: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中考历史背诵纲要世界历史部分

中考历史背诵纲要世界历史部分

二.世界近现代史背诵刚要1文艺复兴(时间,原因内容,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作品,意义)2思想启蒙运动(背景,重要代表及观点作用,对欧美革命的影响)3新航路的开辟(原因条件航海家及航线影响)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时间领导阶级及人物,开始转折结束文献意义)5美国独立战争(原因时间领导阶级及人物开始建军建国转折结束文献性质意义)1787年宪法6法国大革命(原因开始高潮文献人物性质意义及拿破仑的对内对外政策影响)7比较早起英法美三国革命8工业革命(前提,条件4个开始结束重要发明实质影响)9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原因时间目的人物内容性质影响)比较10美国内战(原因开始转折结束文献2个性质意义评价林肯)11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12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维新变法13比较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条件标志意义)巴黎公社(时间五月流血周国际歌意义)15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时间标志发明特点影响)16一战(根本原因导火线,爆发及结束标志,战线战场战役加速结束因数性质影响)17近代科学家及成就(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18俄国十月革命(背景过程,性质,意义)19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两个政策比较)20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及农业集体化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标志特点影响评价)21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次会议的召开重要条约及影响)战胜国主导建立2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标志特点影响)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目的内容特点影响)(与列宁新经济政策比较)23二战的策源地——德日法西斯的建立(背景表现标志影响和比较)24二战(原因,爆发标志规模扩大进一步扩大的事件,重要战场战役国际会议结束标志性质影响胜利原因)25欧洲一体化进程(1967欧共体——1993欧盟)26日本成为经济强国(恢复两个原因发展5个原因,表现影响,两次崛起)27苏联的改革和苏联解体28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东欧剧变(时间原因影响)29《蒙巴顿方案》及印度经济30非洲独立年和欧洲殖民体系在非洲的崩溃31收回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32冷战政策(含义原因表现是指影响)和美苏争霸(时间阶段特点影响)33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34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的作用。

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 步入近代 (共42张PPT)讲解

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 步入近代 (共42张PPT)讲解

考点直击
3.(2014·漳州市)《神曲》、《蒙娜丽莎》 等作品闪耀的思想光芒是( C ) A.自由主义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共产主义
考点直击
4.(2016·山西省)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以 “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话题进行讨 论。下面是四位同学准备的发言卡片,你认为
具有说服力的有( D )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国的哪一部文件?此文 件奠定了该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考点直击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着星条旗 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演绎了大国的 罕见奇迹。
(2)材料二中“飘着星条旗的国家”指哪国?该 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美国。 《独立宣言》的发表。
考点直击
材料二: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技 术发明,也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 跃……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 成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机器制造业也实 现了机械化。这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2)据材料二,指出“最伟大的技术发明”是什 么?“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为《罗
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知识梳理
2.新航路开辟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
天的美洲;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等完成了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大 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
促进经济的繁荣;交通更加便捷;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信息的流通;有利于 知识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习俗;有 利于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复习大纲

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复习大纲

历史知识总结-中考中国古代史(历史七年级上册)一、元谋人北:P2 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二、北京人的文化遗存:(P3-P4)生活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用火方式: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

三、了解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一)河姆渡遗址:北:P9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P10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二)半坡遗址:北:P7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P8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房子或方形的小房屋,是氏族成员的住处。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P9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四、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北:P12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P14 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P15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北:P15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

[考试说明]国家的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夏朝建立的史实北:P2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二、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北:P2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西周分封制北:P28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按时间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按时间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归纳按时间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整理归纳通常会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

以下是一个按时间顺序的大致梳理,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三个阶段:
古代史
1.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市周口店地区,距今约70万—20万年。

近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和马恩河战役。

- 1915年,意大利参战。

- 1916年,凡尔登战役。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基于提供的资料片段,实际的历史知识点可能会更丰富和详细。

为了更好地准备中考,建议参考完整的教材或专业的复习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性的复习。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苏联的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
工业化 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
评价 工业化;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 体制日益僵化
时间 20世纪30年代初 措施 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 特点 采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农业
(1)消极: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 集体化
考点5: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九下第12课P52-56)
领导者
甘地
印度的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
非暴力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2年发生了
不合作 概况 第一次 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
运动
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
围,决定停止运动
印度的 非暴力 不合作 运动
1930年,主要采取不服
华盛顿 影响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体系
(2)消极: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考点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九下第11课P47-51) (2022·安徽13) 1.新经济政策
时间 1921年春开始实施 目的 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政权
(1)农业方面: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允许私人经 营中小企业 内容 (3)商业方面: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 由贸易 (4)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 特点 系直接联系起来
为信号,起义者冲进冬宫,临时政府被推翻 苏维埃政 1917 年 11 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 权的建立 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中考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是初中学生必须面对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掌握好九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对九年级下册的历史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一、世界近代史部分
1.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2.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包括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等。

3.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包括欧洲列强在亚非的殖民扩张、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和反抗等。

4.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与战争:包括一战前的欧洲三大军事集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战争等。

二、中国历史部分
1. 鸦片战争至解放前中国的社会变革:包括清朝衰落、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等。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包括国共合作、工农运动、抗日战争等。

3.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对中国的影响:包括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等。

4. 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崛起与挑战:包括改革开放、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梦的实现等。

综上所述,中考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点主要涉及到世界近代史和中国历史两个部分。

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梳理,加强记忆和理解,为中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同学们也需要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当今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发展状况,以便更好地适应历史学科的考试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
世界近代史,共讲述一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 会;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工 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 动史;四对基本矛盾,即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 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 盾、被压迫民族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资本主 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例如:(2005年临沂中考试题)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下列行动与打败日本法西斯无直 接关系的是
A、诺曼底登陆 B、开罗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本题看起来是对诺曼底登陆的军事意 义的考查,但由于题干中涉及“打败日本 法西斯”,所以实际上也考查了学生对 “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 坦会议”的理解和认识,是一道综合性很 强的好题。
3 、 殖 民争 霸 战 争: 17 、 18世 纪 的 英国 与 西 班牙 、 英 荷与 英法战争等;
4、民族解放战争:拉美独立革命等
5、统一的王朝战争:普法战争等
6、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一战
7、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二战
8、帝、宗教纷争:海湾战争、波黑冲突等。
一、要注意从整体着眼,把握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基本线索
首先,要把握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特征和结构特征
世界近现代史到底讲述了一些什么? 世界近现代史可以从哪几个历史阶段去认识? 世界近现代史各阶段有何时代特征?
一、要注意从整体着眼,把握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基本线索
第二,要把握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矛盾 (即:历史纵横联系、发展的基本线索、影响
(一)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
如: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多样性 1、早期资本主义革命时期,英国确立君主立
宪制,美国形成民主共和制; 2、19世纪中后期,在向资本主义过渡方式上,
出现了革命、改革、统一战争的不同方式; 3、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危
机影响下走上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认识:国情不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
近年来,各地中考题在处理知识与能 力关系方面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注重“知识”与“能力”和谐统一 (二)注重“能力”,但不追求“难度”
比较下列两题: 【例1】不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的是 A、飞机 B、大炮 C、坦克 D、原子弹 【例2】(2005年江西省中考题第9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主义制度的方式和政治发展特征也会呈现多样 性。
(二)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如: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
原始资本积累主要历史时期 从新航路开辟以后到19世纪初
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 1、对本国劳动人民的掠夺和剥削。如英国 的“圈地运动”;2、对殖民地国家人民的掠夺和剥削。早期是西班牙 和葡萄牙,17世纪以后,英、法、荷兰走上殖民扩张道路。3、黑奴 贸易。4、早期的商业贸易。
再如:探究20世纪的美苏关系,获得如下认识,其 中正确的是
①二战期间,美苏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成员
②二战后,杜鲁门主义提出,标志着美苏同盟破裂
③50~80年代,美苏争霸是当时世界和平主要威胁
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战争危险就不存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本题是对美苏关系的综合考查,知识的跨度与 涵盖面都比较大。
对原始资本积累的认识 1、最强有力的资本积累手段是:殖民 掠夺和黑奴贸易。2、原始资本积累的血腥性。主要体现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建立在对殖民地国家人民 的野蛮掠夺、残酷屠杀和从事黑奴贸易等基础之上,原始 资本沾满了殖民地国家人民的血和泪。3、资本主义国家 通过一系列方式积累了资本,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 展,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再如: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及影响(略)
(三)关于国际关系
如: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战后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
美苏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以后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再如:从战争的性质角度对重要战争进行归纳
1、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战争(英、 法、美);
2、资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战争:美国独立战争;
世界近现代史复习要注意的 几个问题
怎样做好世界史部分的总复习?
一要看世界史部分自身的特点; 二要看大纲和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 三要看我省及其他省市中考的发展方向。
主要内容:
一、要从整体着眼,把握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 基本线索
二、要注意专题知识的概括与归纳 三、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四、要注意历史总复习的五个层面 五、要关注历史总复习的三个“点”
二、要注意专题知识的概括与归纳
历史教学内容繁多,需要考查的考点、重点、 热点也繁多,但很多省市包括我们江西省历史学 科的考试分值和卷面却受到限制,怎样利用有限 的版面和分值来考查更多的知识点,是一个需要 研究的问题。因而,单一的知识点和考点的考查 越来越没有了市场,大家更青睐于用一个题目来 考查多个知识点,试题更倾向于综合性、倾向于 专题性、倾向于知识的涵盖面、倾向于知识与能 力的综合。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世界史当中“重要国际会议”“国际工人 运动”、“殖民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与瓦解”、“民族解放 运动”等诸多内容进行专题归纳复习。
三、要注意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史实的考查,永远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 内容之一;对考生,史实的掌握永远是最基础、 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历史学科的测试,又不 可能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的再现,尤其是开卷考试, 从命题的实际情况来看,“纯粹的单一的知识考 查越来越少了”,日益追求的是知识与能力的和 谐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扎实掌握历史基础 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也不愿看到一些 老师的观念和做法中,知识目标掩盖了能力目标。
世界现代史,则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共有四条线 索,即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 折历程;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 的历史;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等。世界现代史上 共有三对矛盾,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 制度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被压迫 民族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落后国家与先 进国家之间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