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计算练习题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简单统计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简单统计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简单统计练习题题目:小学四年级简单统计练习题一、选择题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选项字母填入括号内。

1. 下图是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喜欢的水果调查结果,请问班级学生最喜欢的水果是:( ) A. 苹果 B. 香蕉 C. 橙子 D. 葡萄2. 小明家邻居一周内购买的早餐种类如下:鸡蛋三明治5个,油条10根,包子8个,豆浆3杯。

请问邻居一周内购买的早餐数量共有多少个?( ) A. 5 B. 13 C. 26 D. 213. 以下是小明妈妈在超市购买的食品种类:苹果5个,橙子3个,香蕉7个,葡萄3串。

请问小明妈妈一共购买了多少个食品?( ) A. 8 B. 15 C. 7 D. 18二、填空题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单词填入横线上。

4. 在小王的镜子里,他看到自己有两只_____和一张_____。

答案:眼睛、嘴巴5. 在小红的书包里,有一本______、两本______和三本______。

答案:课本、练习册、故事书三、应用题根据问题,使用线段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6. 小明一周学习英语的时间如下:星期一:2小时星期二:3小时星期三:1小时星期四:4小时星期五:2小时星期六:3小时星期日:2小时请根据线段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一周学习英语的总时间是多少小时?(2)哪一天小明学习的英语时间最多?(3)哪一天小明学习的英语时间最少?四、解答题小明家中有30只玩具熊,20只玩具汽车,10只玩具娃娃。

请根据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7. 小明家中一共有多少只玩具?答:30 + 20 + 10 = 60只玩具。

8. 玩具熊和玩具汽车的总数有多少?答:30 + 20 = 50只玩具。

9. 玩具娃娃和玩具汽车的总数有多少?答:10 + 20 = 30只玩具。

以上就是小学四年级简单统计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巩固学习知识。

统计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学方法?A. 回归分析B. 抽样调查C. 假设检验D. 方差分析答案:A2. 一个总体的均值是100,标准差是15,求其95%置信区间的宽度。

A. 4.5B. 6C. 7.5D. 9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A. 总体B. 样本C. 变量D. 函数答案:D4. 什么是统计学中的“中心极限定理”?A. 任何分布的样本均值的分布都趋近于正态分布B. 任何分布的样本的分布都趋近于正态分布C. 总体均值的分布都趋近于正态分布D. 总体的分布都趋近于正态分布答案:A5. 以下哪种情况下,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是合适的?A. 比较两个独立样本均值的差异B. 比较两个配对样本均值的差异C. 比较一个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的差异D. 比较两个不同总体方差的差异答案:B二、简答题1. 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请简述其特点。

答案:标准正态分布是一个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

其特点是对称分布,以均值为中心,数据分布呈钟形曲线,且99.7%的数据落在均值±3个标准差的范围内。

2. 描述什么是双尾检验和单尾检验,并简述它们的区别。

答案:双尾检验是指在假设检验中,备择假设涉及总体参数的两个方向的变化,即大于或小于零假设中的参数值。

单尾检验则只关注一个方向的变化。

区别在于双尾检验的拒绝域在零假设两侧,单尾检验的拒绝域在一侧。

三、计算题1. 假设有一个样本,其数据如下:2, 4, 6, 8, 10。

计算样本的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答案:均值 = (2+4+6+8+10)/5 = 6;中位数 = 6(因为数据已经排序,中间的数是6);众数 = 6(因为6出现的次数最多)。

2. 如果一个总体的平均年龄是40岁,标准差是10岁,一个随机选择的样本的平均年龄是45岁,样本量是100。

请问这个样本的平均年龄与总体平均年龄之间是否有显著差异?答案:使用单样本t检验,计算t值 = (45-40)/(10/√100)= 5/1= 5。

高中统计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统计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统计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A. 方差- B. 标准差- C. 平均数- D. 极差2. 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0,众数是60,这组数据的分布可能是怎样的?-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对称分布-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 某班级学生数学成绩的平均数为80分,方差为100,如果一个学生的成绩是90分,那么他的标准分是______。

2. 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0,如果将这组数据的每个数值都增加10,新的中位数为______。

三、解答题1. 某公司员工的月收入数据如下:4000元,5000元,6000元,7000元,8000元。

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 某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如下:70分,80分,90分,100分。

计算这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

四、数据分析题某市中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单位:厘米):165,170,175,180,185。

请分析这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并计算其平均身高、中位数、众数、方差和标准差。

高中统计练习题讲解一、选择题1. C. 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表示数据集中所有数值的算术平均。

2. A. 如果中位数小于众数,通常意味着数据集呈现正偏态分布。

二、填空题1. 标准分是指一个数值与平均数的差除以标准差。

首先计算平均数:(4000 + 5000 + 6000 + 7000 + 8000) / 5 = 6000。

然后计算标准差:√(100) = 10。

最后计算标准分:(90 - 6000) / 10 = -5。

2. 当数据集中的每个数值都增加一个常数时,中位数也会增加相同的常数。

因此,新的中位数为40 + 10 = 50。

三、解答题1. 平均数 = (4000 + 5000 + 6000 + 7000 + 8000) / 5 = 6000元。

中位数 = 6000元(中间的数值)。

众数 = 6000元(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练习题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统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统计,我们可以了解一些数量的分布情况,学会用图表来表示数据,进而分析和解读这些数据。

下面是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统计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知识。

【练习题一】某班共有30名学生,以下是他们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单位:小时):8, 9, 10, 8, 8, 7, 9, 10, 8, 8, 9, 9, 8, 10, 8, 9, 9, 8, 9, 8, 10, 8, 7, 7, 8, 9, 9, 8, 8, 91. 将上述数据制成一个频数表,并画出对应的柱状图。

2. 这个班级中,每天晚上睡觉时间最多的是多少小时?睡觉时间最少的是多少小时?【练习题二】某小朋友在某次数学考试中的成绩如下(满分为100分):78, 92, 86, 90, 88, 82, 96, 75, 98, 85, 80, 88, 92, 95, 87, 91, 89, 93, 76, 831. 将上述数据制成一个频数表,并画出对应的条形图。

2. 这次考试中,得分最高的是多少分?得分最低的是多少分?【练习题三】小明和小红是一年级的好朋友,他们分别将自己拥有的玩具进行了统计。

他们的统计结果如下:小明的玩具:娃娃、飞机、球、积木、储蓄罐、魔方、汽车、扑克牌、拼图、爬行车小红的玩具:娃娃、球、积木、爬行车、弹弓、汽车、飞机、糖果、拼图、魔方、扑克牌、滑板1. 请找出小明和小红各自拥有的玩具种类,并列举出来。

2. 请找出小明和小红共同拥有的玩具种类,并列举出来。

【练习题四】小学一年级的同学们喜欢的课程有很多种,下面是某班30名学生最喜欢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科学、品德、自然、社会、音乐、数学、科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美术、数学、语文、自然、品德、自然、数学、科学、自然、英语、英语、英语1. 将上述数据制成一个频数表,并画出对应的饼图。

统计计算练习题

统计计算练习题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1、 某局所属企业某年下半年产值资料如下:试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算 2、现有某市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通过计算填写表中空缺。

(单位:亿元)和动态相对数(%)(2)计算标准差 (3)计算方差(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算 5、某年某月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资料如下:7、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工资偏高(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10、甲、乙两钢铁生产企业某月上旬的钢材供货量资料如下:----------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12求平均利润率。

13、设甲乙两公司进行招员考试,甲公司用百分制记分,乙公司用五分制记分,有关资料如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用标准差)----------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3、(1)平均工资=655元 (组中值:450 550 650 750 850。

450*100+550*250+650*300+750*200+850*150=655000。

655000/1000) (2)标准差=120.3元 (3)方差=144754、(1)甲、乙两企业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4元、38元,乙企业职工年龄偏高(2)甲、乙两企业的平均差系数分别为22.35%、19.47%,所以乙企业职工的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5、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7.6件/人 (组中值:55 65 75 85 95。

8250/55+6500/65+5250/75+2550/85+1520/95=366。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简便运算练习题练1
某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如下:120cm、130cm、135cm、125cm、140cm、128cm、130cm、133cm、132cm、129cm。

请你计算:
1. 这个班级学生的身高平均值是多少?并用文字简单叙述这个
平均数代表的意义。

2. 将这些身高按从小到大排序,并把它们写在下方横线上。

答案:
1. 这个班级学生的身高平均值是:129.2cm。

这个平均数代表
了这个班级学生身高的集中程度和趋势。

2. 120cm、125cm、128cm、129cm、130cm、130cm、132cm、133cm、135cm、140cm
练2
小明连续三天测量自己上学花费的时间(每天的时间是相同的)。

他得到了下面的数据:25分钟、22分钟、23分钟。

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 这三天小明平均上学花费了多长时间?
2. 用文字解释这三天的平均数所表达的意义。

答案:
1. 这三天小明平均上学花费了:23.33分钟。

2. 这三天的平均数代表了小明上学花费时间的集中程度和趋势。

练3
某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90分、95分、85分、90分、85分、87分、90分、92分、95分、93分。

请你计算:
1. 这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值是多少?并解释这个平均数
的意义。

2. 这个班级中有多少名学生数学成绩高于90分?
答案:
1. 这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平均值是:90.2分。

这个平均数代表了这个班级学生数学成绩的集中程度和趋势。

2. 有4名学生数学成绩高于90分。

小学数学统计练习题

小学数学统计练习题

小学数学统计练习题1. 统计班级学生人数:班级共有45名学生,其中男生23名,女生22名。

请计算男生和女生各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比。

2. 统计图书种类:图书室有图书300本,其中故事书80本,科普书70本,教科书50本,其他类型100本。

请计算每种图书占图书总数的比例。

3. 统计一周天气情况:一周内,晴天3天,多云2天,雨天1天,雪天1天。

请列出晴天、多云、雨天和雪天各占一周天数的百分比。

4. 统计水果店苹果和橙子的销售情况:水果店一天内卖出苹果120个,橙子80个。

请计算苹果和橙子各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比。

5. 统计学校运动会参赛人数:学校运动会共有200名学生参加,其中田径项目100人,球类项目50人,其他项目50人。

请计算各项目参赛人数占总参赛人数的百分比。

6. 统计家庭一周内用电情况:一周内,家庭用电总量为350度,其中照明用电100度,电视用电50度,冰箱用电50度,其他电器用电150度。

请计算各电器用电占总用电量的百分比。

7. 统计商店一天内营业额:商店一天内营业额为5000元,其中食品销售2000元,服装销售1500元,其他商品销售1500元。

请计算各商品类别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百分比。

8. 统计学校图书馆借书情况:学校图书馆一天内借出图书200本,其中文学类50本,历史类30本,科学类40本,艺术类30本,其他类50本。

请计算各类图书借出量占总借出量的百分比。

9. 统计一个月内家庭用水情况:一个月内,家庭用水量为30吨,其中饮用水5吨,生活用水15吨,其他用水10吨。

请计算各用水类别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

10. 统计学校一周内学生出勤情况:学校一周内有500名学生,其中周一至周五每天出勤人数分别为450人、460人、470人、480人、490人。

请计算每天出勤率,并计算一周平均出勤率。

统计学计算习题

统计学计算习题

第四章六、计算题资更具有代表性。

1、(1)(2)计算变异系数比较根据、大小判断,数值越大,代表性越小。

假定生产条件相同,试研究这两个品种的收获率,确定那一个品种具有稳定性和推广价值.2、(1)收获率(平均亩产)(2) 稳定性推广价值(求变异指标)求、,据此判断。

8.某地20个商店,1994年第四季度的统计资料如下表4-6。

表4-6试计算(1)该地20个商店平均完成销售计划指标(2)该地20个商店总的流通费用率(提示: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实际销售额)8、(1)(2) 据提示计算:13、提示:(2)平均一级品率。

14、(1) (2)15.某生产小组有36名工人,每人参加生产的时间相同,其中有4人每件产品耗时5分钟,20人每件耗时8分钟,12人每件耗时10分钟。

试计算该组工人平均每件产品耗时多少分钟?如果每人生产的产品数量相同,则平均每件产品耗时多少分钟?15、(1) 设时间为t ,(2) 设产品数量为a ,16.为了扩大国内居民需求,银行为此多次降低存款利润,近5年年利润率分别为7%、5%、4%、3%、2%,试计算在单利和复利情况下5年的平均年利率。

16、(1) 单利:(2) 复利(几何平均法): 第五章2。

某企业1—7月份工人人数及总产值资料如表8-4:计算:(1)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2)上半年劳动生产率。

2、(1) 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2) 上半年劳动生产率: 3.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表8-5:试计算第二季度月平均流转次数及第二季度流转次数。

3、(1) 第二季度月平均流转次数: (2) 第二季度流转次数=4.设某地区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5亿元,人口5000万。

据过去五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计算,平均每年递增7.5%,试推算2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若人口增加到6000万人问平均每人能否达到1000元?4、 求 据计算。

7、 计算方法类同9. 某地区对外贸易总额,l994年是1990年的1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甲、乙两企业的平均差系数分别为%、%,所以乙企业职工的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
5、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件/人(组中值:55 65 75 85 95。8250/55+6500/65+5250/75+2550/85+1520/95=366。24070/366)
6、各道工序的平均合格率为
7、(1)甲、乙两企业的平均工资分别为1875元、2420元,所以乙企业职工工资偏高
计算:
(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若1996年人均收为4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
13、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动资料如下:
商品
名称
商品销售额(万元)
价格变动率(%)
基期
报告期



500
200
1000
650
200
1200
2
-5
10
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
11、某校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原理考试成绩分组情况如下:
按成绩分组(分)
学生人数
甲 班
乙 班
60以下
2
4
60——70
6
8
70——80
21
17
80——90
16
12
90以上
5
9
合 计
50
50
要求:(1)计算各班学生的平均成绩
(2)通过计算说明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
12、某公司所属40个企业资金利润及有关资料如下表:
2002
430
60
2003
438
8
2、年平均递增率= -1
3、(1)y=+
(2)2004年存款余额将达到百万元
4、非生产人员占全部职工人数的平均比重=%
5、第一季度单位产品成本为12元/件
6、(1)1—6月各月的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25%、%、%、
%、%、%
(2)上半年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7、(1)2000——、2003年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学习时数(小时)
学习成绩(分)
4
40
6
60
7
50
10
70
13
90
根据资料:(1)建立学习成绩(y)倚学习时间(x)的直线回归方程
(2)计算学习时数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
12、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x代表人均收,y代表销售额)
n=9=546 =2602=34362=16918
340
35
35——45
200
35
45以上
100
25
合计
800
100
要求:(1)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年龄偏高
(2)比较哪个企业职工平均年龄更具代表性
算5、某年某月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生产班数
产量(件)
50——60
10
8250
60——70
7
6500
70——80
5
实际
比重
计划
实际
计划完成百
(%)
分数(%)
国内生产总值GDP
2800
3100
317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90
100
110
第二产业增加值
1060
1100
1115
第三产业增加值
1650
1900
1950
算(1)3.企业职工的工资资料如下:
按月工资分组(元)
职工人数(人)
各组人数所占比重(%)
500以下
100
16、我国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如下:
年 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比上年增加人口
1656
1793
1726
1678
1629
试计算我国在“七五”时期年平均增加人口数量。
17、某商店1990年各月末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8
11
12
库存额
60
55
48
43
40
50
45
60
68
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2)甲、乙两班的平均差系数分别为%、%,所以甲半的平均成绩的代表性强
知识点五:时间数列和动态分析
1、
年份
产值
与上年比较的动态指标
定基发展速度
(%)
(万元)
增长量
(万元)
发展速度
(%)
增长速度
(%)
增长1%的绝
对值(万元)
1998
320





1999
332
12
2000
349
17
2001
370
21
10
500—600
250
25
600—700
300
30
700—800
200
20
800以上
150
15
合 计
1000
100
要求:(1)计算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2)计算标准差
(3)计算方差
4、甲、乙两企业工人有关资料如下:
按年龄分组
甲企业职工人数(人)
乙企业各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
25以下
120
5
25——35
60-70
15
2
12
70-80
10
3
16
80-90
11
4
13
90-100
9
5
10
合计
49
合计
56
问哪一个公司招员考试的成绩比较整齐(用标准差)
2
上 年
本 年
动态相对数(%)
实际
比重
计划
实际
计划完成百
(%)
分数(%)
国内生产总值GDP
2800
3100
317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90
100
110
第二产业增加值
计划产量
第一车间
第二车间
第三车间
440
400
650
400
440
700
计算该企业各车间和全厂产量计划完成%。
4、某工业集团公司工人组工人所占比重(%)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以上
3
6
4
4
5
20
25
30
15
10
合 计
22
100
计算该集团工人的平均工资。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6、1990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2
1
1
合计

4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7、某厂甲、乙两个工人班组,每班组有8名工人,每个班组每个工人的月生产量记录如下:
甲班组:20、40、60、70、80、100、120、70
乙班组:67、68、69、70、71、72、73、70
计算甲、乙两组工人平均每人产量;
计算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比较甲、乙两组的平均每人产量的代表性。
8、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0%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新式灯泡平均寿命区间;假定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
4 4 2 5 3 4 5 3 2 4 3 6 3 5 4
以上资料编制变量分配数列。
2、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9、调查一批机械零件合格率。根据过去的资料,合格品率曾有过99%、97%、和95%三种情况,现在要求误差不超过1%,要求估计的把握程度为95%,问需要抽查多少个零件
10、在4000件成品中按不重复方法抽取200件进行检查结果有废品8件,当概率为(t=2)时,试估计这批成品废品量的范围.
11、检查五位学生统计学原理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如下表所示:
1060
1100
1115
第三产业增加值
1650
1900
1950
3、(1)平均工资=655元(组中值:450 550 650 750 850。450*100+550*250+650*300+750*200+850*150=655000。655000/1000)
(2)标准差=元
(3)方差=14475
4、(1)甲、乙两企业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4元、38元,乙企业职工年龄偏高
%、%、%
(2)平均比重=%
8、(1)
月份
1
2
3
4
5
6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