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统计指数测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统计学指数测试题

(完整版)统计学指数测试题

指数练习题(一)填空题1.某百货公司2001年与2000年相比,各种商品零售总额上涨了25%,零售量上涨了10%,则零售价格增长了(13.64% )。

2.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通常要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通常要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3.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4.只有当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的权数为(p 0q 0)时,才与拉氏指数等价。

5.只有当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的权数为(p 1q 1)时,才与派氏指数等价。

6.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原有商品的80%,则物价上涨了( 6.25%)。

7.可变构成指数既受(各组变量值)变动的影响,也受(总体单位数结构)的影响。

8.在综合指数体系中,为使总量指数等于因素指数的乘积,两个因素指数中通常一个为(数量指标)指数,另一个为(质量指标)指数。

9.综合指数的特点表现为(先综合,后对比)、(固定同度量因素)和(保持分子与分母的一致性)。

(二)单项选择题1. 根据指数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A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2.设p 表示商品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则1101p q p q ∑∑说明了( B )A.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B.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D.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3.作为综合指数变形使用的平均指数,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的权数(B ) A.p 0q 0 B.p 1q 1 C.p 0q 1 D.p 1q 04.根据指数所表现的数量特征不同,指数可分为( A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C.环比指数和定基指数D.时间指数、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 5.下列指数中属于可变构成指数的是( A )11001.:x f x f A f f∑∑∑∑ 10011.:x f x f B f f∑∑∑∑ 110111.:x f x f C f f∑∑∑∑ 01001.:x f x f D f f∑∑∑∑6.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B )A.166.32%B.85.68%C.185%D.54%7.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A )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趋势无法确定8.某商店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增(或减)的百分比为( A )A.-6.54%B.-3%C.+6.00%D.+14.29%9.当平均工资指数下降1.72%,各组工资水平指数提高9.62%时,工人结构指数为( D )。

第六章 统计指数含答案

第六章 统计指数含答案

第六章统计指数分析习题一、填空题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不能同度量的事物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因素分析法的基础是。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

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相对数,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B加权指数C个体指数D平均指数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B 85%C 115%D 117.6%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A增长13%B增长6.5%C增长1%D不增不减8.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

轻松学统计: 统计指数习题与答案

轻松学统计: 统计指数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根据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指数可以分为()。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D.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正确答案:A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劳动生产率指数B.职工人数指数C.商品价格指数D.单位成本指数正确答案:B3、零售物价增长3%,零售商品销售量增长6%,则零售商品销售额增长()。

A.9.18%B.2.91%C.18%D.9%正确答案:A表示()。

4、∑p0q1∑p0q0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物价变动程度B.在报告期价格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C..综合反映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D.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正确答案:D5、假设具有两工厂计算期和基期某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计算总平均成本的变动,应采用()。

A.算术平均数指数B.综合指数C.调和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正确答案:D6、空间价格指数一般可以采用()指数形式来编制。

A.帕氏指数B.平均指数C.拉氏指数D.马埃公式正确答案:D7、指出下列指数中()为拉氏物量指数。

A.∑p1q1∑p1q0B.∑p1q1∑p0q1C.∑p0q1∑p0q0D.∑p1q1∑p0q0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1、算术平均数指数是通过数量指标个体指数,以基期的价值量指标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

()正确答案:√。

2022年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2年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章节测试(2021-2022浙教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为了解某校学生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100名学生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已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据此估计,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大约是()A.280 B.240 C.300 D.2602、在下列四项调查中,方式正确的是()A.了解本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的时间,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B.为保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了解某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D.了解全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3、今年我市有近4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解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1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B.近4万名考生是总体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D.10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4、为配合全科大阅读活动,学校团委对全校学生阅读兴趣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欲反映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图书所占百分比,最适合的统计图是( )A.条形统计图B.频数直方图C.折线统计图D.扇形统计图5、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了解我国民众对乐天集团“萨德事件”的看法B.了解湖南卫视《人们的名义》反腐剧的收视率C.调查我校某班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情况D.调查某类烟花爆竹燃放的安全情况6、为了解某市参加中考的32000名学生的体质情况,抽查了其中16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32000名学生是总体B.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D.以上调查是普查7、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A.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B.调查市场上某品牌电脑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的方式C.调查嘉陵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D.要了解全国初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8、甲、乙两超市在1月至8月间的盈利情况统计图如图所示,下面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超市的利润逐月减少B.乙超市的利润在1月至4月间逐月增加C.8月份两家超市利润相同D.乙超市在9月份的利润必超过甲超市9、为了解学生体育锻炼的用时情况,陈老师对本班50名学生一天的锻炼时间进行调查,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那么一天锻炼时间为1小时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A.14% B.16% C.20% D.50%10、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它10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14,且数据有160个,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A.0.2B.0.25C.32D.40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为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此次调查中样本容量是____.2、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的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样本容量是________.3、已知一组数据有40个,把它分成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是5,7,6,10,第五组的频率是0.2,则第六组的频率是______.4、目前我国中年人群中“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现象严重,这个结论是通过______得到的(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5、某班级有45名学生在期中考试学情分析中,分数段在70~79分的频率为0.4,则该班级在这个分数段内的学生有 _____人.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1)设法收集你所在地区连续30天的空气污染指数;(2)空气质量等级划分如下:根据上述划分,请将你收集到的数据制作成频数直方图.2、小颖随机调查了若干市民租用公共自行车的骑车时间t(单位:分),将获得的数据分成四组,绘制了如下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被调查的总人数是多少?(2)试求表示A组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并补全条形统计图;(3)试求在租用公共自行车的市民中,骑车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下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3、学校组织开展了社团活动,分别设置了体育类、艺术类、文学类及其它类社团(要求人人参与社团,每人只能选择一项).为了解学生喜爱哪种社团活动,学校做了一次抽样调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此次共调查了多少人?(2)通过计算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若该校有1500名学生,请估计喜欢体育类社团的学生有多少人?4、某校对七年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的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现从中随机抽查了若干名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B等级人数所占百分比是;C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是度;(2)请补充完整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七年级学生共1000名,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估算:评价结果为A等级或B等级的学生共有名.5、2020年冬季达州市持续出现雾霾天气.某记者为了了解“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随机调查了该市部分市民,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绘制了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m=,n=,扇形统计图中E组所占的百分比为%;(2)若该市人口约有200万人,请你估计其中持D组“观点”的市民人数.(3)治污减霾,你有什么建议?---------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详解】由题可得,抽查的学生中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为100−30−24−10−8=28(人),∴1000×28100=280(人),即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8∼10小时之间的学生数大约是280人.故选A.2、D【详解】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A、了解本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的时间,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B、为保证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故B不符合题意;C、了解某市每天的流动人口数,无法普查,故C不符合题意;D、了解全市中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3、C【分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对各选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样本,故本选项错误;B、4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故本选项错误;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故本选项正确;D、1000是样本容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4、D【分析】根据题意,需要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故最适合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详解】欲反映学生感兴趣的各类图书所占百分比,最适合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应用,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C【解析】解:A.了解我国民众对乐天集团“萨德事件”的看法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B.了解湖南卫视《人们的名义》反腐剧的收视率调查范围广适合抽样调查,故B不符合题意;C.调查我校某班学生喜欢上数学课的情况适合普查,故C符合题意;D.调查某类烟花爆竹燃放的安全情况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详解】试题分析:A、总体是:某市参加中考的32000名学生的体质情况,故本选项错误,B、样本是:1600名学生的体重,故本选项正确,C、每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个体,故本选项错误,D、是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考点:1.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2.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7、C【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详解】解:A、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应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故方法不合理,故此选项错误;B、调查市场上某品牌电脑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的方式,方法不合理,故此选项错误;C、查嘉陵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方法合理,故此选项正确;D、要了解全国初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方法不合理,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8、D【分析】根据折线图中各月的具体数据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可得.【详解】A、甲超市的利润逐月减少,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乙超市的利润在1月至4月间逐月增加,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8月份两家超市利润相同,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乙超市在9月份的利润不一定超过甲超市,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折线图是用一个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9、D【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一天锻炼时间为1小时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解:由题意可得,25÷(8+25+10+7)×100%=0.5×100%即一天锻炼时间为1小时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样本估计总体,从条形统计图中读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0、C【分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可得“中间一个小长方形”对应的频率,再由频率与频数的关系,中间一组的频数.解:设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x,其他10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y,则有x+y=1,x=14y,解得x=0.2∴中间一组的频数=160×0.2=32.【详解】解:设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x,其他10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y,则有x+y=1, x=14y,解得x=0.2∴中间一组的频数=160×0.2=32.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频率、频数灵活运用的考查,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各小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频数的关系二、填空题1、100【分析】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解:从中抽查了100名学生的身高,则这次调查中的样本容量是100,故答案为:100.【点睛】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2、50【分析】根据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即可得.【详解】解: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的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这个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50,故答案为:5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3、0.1【分析】根据频率=频数÷总数,以及第五组的频率是0.2,可以求得第五组的频数;再根据各组的频率和等于1,求得第六组的频数,从而求得其频率.【详解】解:根据第五组的频率是0.2,其频数是40×0.2=8;则第六组的频数是40﹣(10+5+7+6+8)=4.故第六组的频率是440=0.1.故答案:0.1.【点睛】本题是对频率=频数÷总数这一公式的灵活运用的综合考查,注意: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各小组频率之和等于1.4、抽样调查【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判断即可.【详解】解:目前我国中年人群中“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现象严重,这个结论是通过抽样调查得到的,故答案为:抽样调查.【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5、18【分析】根据频数=总数×频率,直接求解即可.【详解】依题意该班级在在70~79分数段内的学生有450.418⨯=(人).故答案为:18.【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描述求频数,掌握频数、频率、总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调查本地区连续30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即可;(2)根据所调查的数据填好频数分布表,进而即可画出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详解】解:(1)本地区连续30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如下:32,41,53,37,33,34,38,34,52,47,45,32,27,22,38,52,63,39,32,29,21,30,48,42,45,39,36,25,27,36;(2)频数分布表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画频数分布表以及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利用所调查的数据画出相应的频数分布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50;(2)108°,图见解析;(3)92%【分析】(1)根据B组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这次被调查的总人数;(2)用360乘以A组所占的百分比,求出A组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再用总人数减去A、B、D组的人数,求出C组的人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用A、B、D组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得出骑车时间不超过30分钟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详解】解:(1)调查的总人数是:19÷38%=50(人);(2)A 组所占圆心角的度数是:360×1550=108°; C 组的人数有:50-15-19-4=12(人)补图如下:(3)因为30分钟及以下的应该是A +B +C 区域,所以骑车时间是30分钟及以下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50450×100%=9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3、(1)200人;(2)画图见解析;(3)600人【分析】(1)由喜欢体育类的有80人,占比40%,再列式8040%计算即可; (2)先分别求解喜欢其它与喜欢艺术的人数,再补全图形即可;(3)由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喜欢体育类的占比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由喜欢体育类的有80人,占比40%,可得 此次共调查80=20040%人(2)由喜欢文学的有60人,则占比:60100%=30%, 200所以喜欢其它的占比:140%20%30%10%,则有:20010%=20人,喜欢艺术的有:20020%=40人,补全图形如下:(3)该校有1500名学生,喜欢体育类社团的学生有:801500=600200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从条形图与扇形图中获取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掌握“获取条形图与扇形图的互相关联的信息”是解本题的关键.4、(1)25%;72;(2)见解析;(3)700.【分析】(1)先根据D等级人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求出被调查的总人数,再由四个等级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出B等级人数,最后用B等级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答案,再用360°乘以C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可得答案;(2)根据(1)中计算结果可补全条形图;(3)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A、B等级人数和所占比例即可.【详解】解:(1)∵被调查的人数为4÷10%=40(人),∴B等级人数为40﹣(18+8+4)=10(人),则B(良好)等级人数所占百分比是1040×100%=25%,在扇形统计图中,C(合格)等级所在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360°×840=72°,故答案为:25%;72;(2)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3)估计评价结果为A(优秀)等级或B(良好)等级的学生共有1000×181040=700(人).故答案为:70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大小.5、(1)400,100,15;(2)60万人;(3)见解析【分析】(1)根据A的人数除以BA所占的百分比,求得总人数,总人数乘以B的百分比可得m,总人数减去其余各组人数之和可得n,用E组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答案;(2)根据全市总人数乘以D类所占比例,可得答案;(3)根据以上图表提出合理倡议均可.【详解】解:(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80÷20%=400(人),则B组人数m=400×10%=40(人),C组人数n=400﹣(80+40+120+60)=100(人),∴扇形统计图中E组所占的百分比为(60÷400)×100%=15%;(2)200×120400=60(万人),答:估计其中持D组“观点”的市民人数有60万人;(3)由上面的统计可知,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是“工厂造成的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倡议关停重污染企业,加大对工厂排污的监管和处罚;倡议大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统计表,能从图形中获取准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06第六章--统计指数习题

06第六章--统计指数习题

第六章 统 计 指 数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中的指数是指( )。

① 总指数 ② 广义的指数 ③ 狭义的指数 ④ 广义和狭义指数2、根据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把它分为( )。

①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②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③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④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3、编制综合指数时对资料的要求是须掌握( )。

① 总体的全面调查资料 ② 总体的非全面调查资料 ③ 代表产品的资料 ④ 同度量因素的资料 4、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1011qp q p 说明了( )。

①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②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③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 ④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5、根据指数所反映现象的数量特征不同,可把它分为( )。

① 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②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③ 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④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6、拉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① 报告期 ② 基期 ③ 假定期 ④ 任意时期7、帕氏指数所选取的同度量因素是固定在( )。

① 报告期 ② 基期 ③ 假定期 ④ 任意时期8、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帕氏价格指数的公式是( )。

①∑∑1011qp qp ②∑∑01qp q p ③∑∑0111qp q p ④∑∑010qp q p9、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拉氏销售量指数的公式是( )。

①∑∑1011qp q p ②∑∑01qp q p ③∑∑0111qp q p ④∑∑010qp q p10、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① 报告期数量指标 ② 基期数量指标 ③ 报告期质量指标 ④ 基期质量指标11、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① 报告期数量指标 ② 基期数量指标 ③ 报告期质量指标 ④ 基期质量指标 12、某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工资总额增加了( )。

统计指数练习题

统计指数练习题

统计指数练习题统计指数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按照指数的性质不同,指数可分为()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②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③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2.在指数的概念中()①简单指数是指个体指数,加权指数是指总指数②简单指数是指总指数,加权指数是指个体指数③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个体指数④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总指数3.根据指数研究的范围不同,可以把它分为( )①个体指数和总指数②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③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④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4.设p 表示商品的价格,q 表示商品的销售量,说明了( ) 1011q p q p∑∑①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②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③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④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5.按照个体价格指数和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①综合指数②平均指标指数③加权算术平均指数④加权调和平均指数6.作为综合指数变形使用的平均指数,下列哪项可以作为加权平均指数的权数() ①p 0q 0 ②p 1q 1 ③p 0q 1 ④p 1q 07.用加权平均法求总指数时,所需资料( ) ①必须是全面资料②必须是非全面资料③既可以是全面资料,也可以是非全面资料④个体指数可以用全面调查资料,权数—定用非全面资料8.根据指数所采用的基期不同,指数可分为( ) ①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②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③环比指数和定基指数④时间指数、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 9.综合指数一般是( ) ①简单指数②加权指数③静态指数④平均指数10.平均指标指数中的平均指标通常是( )①简单调和平均数②简单算术平均数③加权调和平均数④加权算术平均数11.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①都固定在基期②都固定在报告期③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④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检查和检测处理。

第六章统计指数

第六章统计指数

第六章统计指数第六章统计指数(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 A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2、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B )A、个体指数B、综合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D、调和平均数指数3、编制综合指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C )A.选择基期问题B.选择报告期问题C.选择同度量因素问题D.选择计算单位问题4、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 B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C、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D、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5、编制销售量指数,一般是用( A )A.基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B. 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C.报告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D.基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6、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 )A、基期质量指标B、报告期质量指标C、基期数量指标D、报告期数量指标7、编制价格指数,一般是用(D )A.基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B. 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C.基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D.报告期销售量作同度量因素8、质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D )A、基期质量指标B、报告期质量指标C、基期数量指标D、报告期数量指标9、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 C )A.对个体数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B. 对个体数量指标进行平均C. 对个体价格指标进行平均D. 对个体价格指标指数进行平均10、统计指数是一种反映现象变动的( B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序时平均数11、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是( C )A.对个体数量指标指数进行平均B.对个体数量指标进行平均C.对个体价格指标指数进行平均D. 对个体价格指标进行平均12、副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10%,销售量增长20%,则副食品类商品销售总额增长( B )A、30%B、32%C、2%D、10%13、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用来编制销售量指标指数时,它是以( A )A.基期的销售额为权数B. 报告期的销售额为权数C. 基期的价格为权数D. 报告期的价格为权数14、如果物价上升10%,则现在的1元钱( D )A、只是原来的0.09元B、与原来的1元钱等价C、无法与过去进行比较D、只是原来的0.91元15、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用来编制价格指数时,它是以( C )A.报告期的价格为权数B. 基期的价格为权数C.报告期的销售额为权数D. 基期的销售额为权数16、某企业2003年比2002年产量增长了10%,产值增长了20%,则产品的价格提高了( D )A、10%B、30%C、100%D、9.09%17、因统计资料的限制,不能直接用综合指数公式计算数量指标指数时,就要用( C )A.几何平均数的公式B.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C. 加权调和平均数的公式D. 位置平均数的公式18、某厂2003年产品单位成本比去年提高了6%,产品产量指数为96%,则该厂总成本( A )A、提高了1.76%B、提高了1.9%C、下降了4%D、下降了6.8%19、因统计资料的限制,不能直接用综合公式计算质量指标指数时,就要用( C )A.几何平均数的公式B.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公式C. 加权调和平均数的公式D. 位置平均数的公式20、反映多个项目或变量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是( D )A、数量指数B、质量指数C、个体指数D、综合指数21、以下哪个是质量指标指数( C )A.销售额指数B.销售量指数C.销售价格指数D.工人人数指数22、反映物量变动水平的指数是( A )A、数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C、个体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23、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长( B )A.7%B.7.1%C.10%D.2.1%24、下列是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 )A、产品产量指数B、商品销售额指数C、价格指数D、产品成本指数25、某市2001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2002年增加到15600万元。

第六章-统计指数(补充例题)1

第六章-统计指数(补充例题)1

第六章统计指数例1、某市几种主要副食品价格和销售量的资料如下:试计算:〔1〕各商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2〕四种商品综合物价总指数、销售量总指数;〔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试该试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

解:〔1〕各商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见下表:〔2〕四种商品物价总指数%2.111598.55840.611011===∑∑qp q p 四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8.116595.47598.55001===∑∑pq p q 〔3〕由于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为61.840-55.598=6.242〔万元〕其中蔬菜价格的变动占4.680-4160=0.520万元; 猪肉价格的变动占38.640-35.328=3.312万元; 蛋价格的变动占5.520-5.060=0.460万元; 水产品价格的变动占13.000-11.050=1.950万元。

通过分析可看出,猪肉价格变动影响最大,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53.1%,其次是水产品,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31.2%。

例2、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本钱和出厂价格资料如下:试计算:〔1〕以单位本钱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3〕单位本钱总指数 〔4〕出厂价格总指数 解:列计算表如下:〔1〕以单位本钱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7.1193100037100001===∑∑zq z q 〔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6.115550006360001===∑∑pq p q 〔3〕单位本钱总指数%2.14837100550001011===∑∑qz q z 〔4〕出厂价格总指数%8.9963600635001011===∑∑qp q p 例3、试依据例2的资料,从相对数和肯定数方面分析: 〔1〕总本钱变动受产量和单位本钱变动的影响程度 〔2〕销售额变动受产量和出厂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 解:〔1〕总本钱变动:总本钱指数%4.1773100055000011===∑∑qz q z 增加总本钱元)(2400031000550000011∑∑=-=-q z q z 其中由于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指数%7.1193100037100001===∑∑zq zq 由于产量增长而引起总本钱增加:(元)∑∑=-=-610031000371000001zq z q 由于单位本钱变动的影响: 单位本钱指数%2.1483710055000111===∑∑zq zq 由于单位本钱增长而引起总本钱增加:(元)∑∑=-=-1790037100550000111zq z q 177.4%=119.7%×148.2% 24000元=6100元+17900元计算说明,该厂两种产品总本钱报告期比基期增长77.4%,是由于产品产量增加19.7%和单位本钱提高48.2%两因素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一、单项选择题:
1、 指数按其所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平均指数和总指数 2、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做同度量因素:
(A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B )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C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D )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3、 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A )报告期销售量(B )基期销售量 (C )基期销售价格 (D )报告期销售价格 4、 指数按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 5、 以某一固定时期作分母而计算出来的指数是:
(A )环比指数 (B )定基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6、
∑∑-0
1
p
q p q 表示:
(A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B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C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D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7、 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5%,销售价格下降了3%,则销售量:
(A )增长8% (B )增长1.94% (C )增长8.25% (D )增长1.85% 8、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
(A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B )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C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D )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9、下列各项中属于指数的是:
(A )人均粮食产量 (B )平均价格 (C )发展速度 (D )人口数 10.甲产品报告期产量与基期产量的比值是110%,这是( )。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 .个体指数
D.平均数指数 11.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

A.物价指数
B.平均工资指数
C.销售量指数
D.销售额指数
12.某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0%,产量增长20%,则单位成本增长( )。

A.10% B.8.33% C.50% D.80% 二、 计算题
1.某商业企业有关销售资料如下:
某企业商品销售统计表
要求:(1)计算销售量总指数,以及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绝对数的影响; (2)计算价格总指数,以及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绝对数的影响。

2.某企业三种产品产量及成本资料如下:
某企业产品产量及成本统计表
要求:分析该企业产品总成本的变动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