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植物生物技术
2018年种植类基础课考试题库

河南省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种植类基础课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植物生产与环境1-30 题;农业生物技术31-55 题。
每小题2 分,共110 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1.影响植物成花诱导的最敏感环境因素是A.低温和肥料B.低温和光周期C.光周期和肥料D.肥料和水分2.对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有不同的描述方法,“根深叶茂”描述的是A.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B.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C.主茎与侧枝生长的相关性D.极性与再生的相关性3.大豆南种北引,开花期A.延迟B.提前C.不变D.延迟或提前4.完全叶必须具有A.叶片、叶柄、叶耳B.叶片、叶舌、叶耳C.叶鞘、叶舌、叶耳D.叶片、叶柄、托叶5.下列属于聚合果的是A.桑B.向日葵C.草莓D.桃6.被子植物种子的胚是由发育而成的。
A.合子B.初生胚乳C.种皮D.顶芽7.下列植物中借人和动物活动传播种子的是A.芝麻B.杨树C.苋菜D.苍耳8.玉米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A.表皮、皮层、中柱B.表皮、周皮、中柱C.周皮、皮层、中柱D.周皮、形成层、中柱种植类基础课第2 页(共8 页)9.甘薯块根属于A.贮藏根B.气生根C.寄生根D.攀缘根10.下列不属于藤本植物的是A.黄瓜B.爬山虎C.菜豆D.甘薯11.下列不属于茎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A.保护作用B.合成作用C.支持作用D.繁殖作用12.黄瓜的卷须属于A.根的变态B.茎的变态C.叶的变态D.花的变态13.下列对旱地植物是多余的土壤水分,但对水生植物是有效的土壤水分。
A.吸湿水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14.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中细胞核时,物镜使用正确的是A.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B.仅用高倍镜C.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D.仅用低倍镜15.下列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A.赤霉素B.生长素C.矮壮素D.乙烯16.下列植物根系属于直根系的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棉花17.维管形成层属于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成熟组织18.主要存在于种子中的贮藏组织属于A.薄壁组织B.保护组织C.输导组织D.机械组织19.无花果的花序为A.伞形花序B.总状花序C.隐头花序D.穂状花序种植类基础课第3 页(共8 页)20.下列不属于土壤科学施肥方法的是A.撒施B.条施C.分层施肥D.注射施肥21.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属于A.水溶性磷肥B.枸溶性磷肥C.弱酸溶性磷肥D.难溶性磷肥22.增施二氧化碳可以增强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蒸腾作用D.渗透作用23.不属于呼吸作用的意义。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5.3 兰花工业(1)素材 中图版选修1

课外阅读:兰花工业——栽培技术分开的兰丛,不要拆得太零星,每丛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丛中。
(1)垫盆。
盆底用—块瓦片盖住排水孔,再用砖块,瓦片或贝壳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缝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约为盆内高度的1/2—1/3。
上余的净高约10—15厘米,留作培养土层。
其具体高度应根据兰花的种类及兰根的长短和盆的高矮而定。
铺垫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实,应保留一点孔隙。
实践证明,有的新根能在铺垫层的孔隙中生长良好。
(2)栽植。
在铺垫层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养土,用手稍压实,即可将兰花正立摆布其上,根据植株与花盆大小,可以几个单株、2丛、3丛或更多丛种在一个盆里。
3丛宜栽成鼎足之势。
4丛可栽成四方形,五丛宜列成梅花形。
兰根要自然舒展,叶片要四方披拂。
要缓缓地将兰根放入盆内,使兰根自然舒展,尽量不与盆内壁碰擦。
兰株入盆后,就逐步固定兰株姿势。
—盆栽一丛的,应使老假鳞茎偏居一侧,使新芽有发展的余地。
一盆栽数丛的,每丛的老假鳞茎应相对地集于盆之中间,使新根新芽向外发展各有足够的空间。
(3)填土。
栽植时,一手扶叶,一手添加营养土,执住兰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时摇动兰盆。
让培养土深入根际;继续添土,并摇动兰盆,调整兰株的位置和高度。
用手沿盆边按压,但切勿过重而伤根,继续添土并挤压,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馒头形。
培养土应将全都兰根盖住,掩至假鳞茎基部,填土的深浅,传统认为:春兰宜浅,惠兰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鳞茎上的叶基为度。
新发兰花在山野里生长时,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显标志,可以此标志为准。
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称,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
一般植株的数量,以预计2—3年后刚好长满盆为原则。
植株大小与盆的高度相称。
既利于生长,又符合观赏要求。
(4)铺面。
栽植完毕后,可在盆土表面铺上一层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优质苔藓,既美观、又可调节水分,还可保护叶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烂心;此外,还可减缓雨水对盆土的冲刷,保持盆土疏松。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中考考点精华识记(思维导图版)

第七单元(dānyuán)生物圈中生命(shēngmìng)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shēngwù)的生殖和发育知识(zhī shi)导图精华(jīnghuá)识记1.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1)有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新个体)(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
2.花的结构(jiégòu)与有性生殖图解3.无性生殖(wúxìng shēngzhí)的类型有:嫁接(jiàjiē)、扦插和组织培养(1)嫁接(jiàjiē)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yīqǐ)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zhēn]木。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
例如,将甜桃嫁接到毛桃树上,接穗长成的新枝上会结出甜桃。
苹果、梨、桃等果树常进行嫁接繁殖。
(2)扦插就是指从植物体上剪取一部分茎、叶或根插入土壤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新植株的方法。
甘薯、葡萄、菊、月季等进行扦插繁殖。
(3)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
组织培养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组织培养可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培养脱毒植株。
4 .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发育:卵→幼虫→蛹→成虫举例:家蚕、蜜蜂、蝶、蛾、蝇、蚊(2)不完全变态发育:卵→若虫→成虫。
举例: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3)列表比较家蚕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异同点。
2018植物生理学复习总结

一:何谓相容性物质简述甜菜碱的主要合成途径及生理功能?相容性物质(渗透调节物质)通过细胞增加或减少溶质调节细胞渗透势以期与细胞外渗透势平衡,是指细胞渗透势变化所表现出的调节作用。
1外界环境进入植物细胞的无机离子,K+, C「,NO32细胞内合成的有机溶质:脯氨酸,甜菜碱,可溶性糖(分子量小,易溶于水。
在生理pH范围内不带净电荷。
必须能为细胞膜所保持。
引起酶变化的作用最小。
生产迅速。
)简述甜菜碱的主要合成途径及生理功能?甜菜碱:是一类季铵化合物,化学名称为N-甲基代氨基酸。
植物中的甜菜碱主要有12种,研究最多的是甘氨酸甜菜碱,简称甜菜碱。
生物合成:以胆碱为底物经两部酶催化生成,即:胆碱——(1)—甜菜碱醛——(2)甜菜碱催化上述途径反应(2)的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
在高等植物中,甜菜碱由胆碱单氧化酶(CMO和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催化合成。
在哺乳动物及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细胞中,甜菜碱由胆碱脱氢酶(CDH和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催化合成。
土壤微生物球形节杆菌中,甜菜碱仅由一种酶,即胆碱氧化酶(COD催化合成。
功能:1参与细胞渗透调节作用溶质区域化理论甜菜碱只有区域化地分布在占有细胞体积很小的细胞质中,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其积累的浓度才有可能起主要的渗透调节作用。
2参与稳定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1 )甜菜碱对光合放氧即PSII外周多肽的稳定起作用。
2)对有氧呼吸和能量代谢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3)影响离子在细胞内的分布:可能调节膜载体蛋白或通道活性4)其它相容性物质的特殊功能:参与羟自由基的清除(5)对Rubisco活化酶的作用。
在高温、低温及盐胁迫下,外源甜菜碱和转甜菜碱合成酶基因植株体内合成甜菜碱都能促进HSP70勺表达,这可能是甜菜碱能够提高植物对多种逆境胁迫抗逆性的原因之一。
二:相容性物质的作用机制一一两种主要假说1、表面结合假说:其主要思想是,相容性物质与蛋白质表面特别是疏水表面结合,提高蛋白质表面水化程度。
2018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生物)

生物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阶段质量检测:(三)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含答案解析

阶段质量检测(三)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植体经再分化形成愈伤组织B.二倍体植株的体细胞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愈伤组织细胞的全能性比外植体低D.脱分化过程伴随着细胞的有丝分裂解析:选D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全能性提高;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经组织培养所得子代基因型不变,是否稳定遗传取决于所选材料自身是否为纯合子;脱分化同时伴随有细胞的有丝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2.下列有关“菊花的组织培养”实验说法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需要添加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B.在培养基灭菌后加入激素可以避免激素分子被高温破坏C.外植体的消毒既要考虑效果,又要考虑植物的耐受能力D.在组织培养不同阶段,需要使用不同激素含量的培养基解析:选B菊花组织培养中需要添加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在培养基灭菌前加入激素;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既要考虑效果,又要考虑植物的耐受能力;在组织培养不同阶段,需要使用不同激素含量的培养基。
3.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的B.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C.该愈伤组织是高度液泡化呈无定形状态的一群薄壁细胞D.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解析:选B愈伤组织是外植体经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仍然具有全能性,且全能性比外植体高;愈伤组织是高度液泡化的无定形状态薄壁细胞组成的排列疏松、无规则的组织;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可以形成胚状体。
4.下列关于月季的花药培养,说法错误的是()A.花药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影响花药培养的成功率B.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不利于愈伤组织或胚状体的形成C.培养出的植株常需作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D.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解析:选B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否则接种后容易从受伤部位产生愈伤组织。
2018届二轮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专题卷(全国通用) (4)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备果酒和果醋的实验过程中都要持续通入氧气B.分离土壤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采用相同的稀释度C.一般情况下,处于单核期的花粉培养成功率最高D.选择过氧化氢酶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理想材料【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果酒制作过程中需用酵母菌,前期需通往氧气,后期保持无氧环境进行发酵产生酒精,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持续通往氧气,A错误;因为不同的微生物在土壤中的浓度不同,故分离土壤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需采用不同的稀释度,B错误;接种花药离体培养在单核期成功率最高,C正确;因为过氧化氢不稳定,在高温下会自行分解成水和氧气,从而不能正确表现酶活性,故不能选择过氧化氢酶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用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出完整的胡萝卜植株。
该过程不需要()A.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B.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具细胞核的细胞C.适合的光照和温度D.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和激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用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出完整的胡萝卜植株,该过程利用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具细胞核的细胞,并提供适合的光照和温度,还要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营养物质和激素,A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
3.下列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A. 形成层细胞B. 花粉C. 根尖分生区细胞D. 叶肉细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花粉是植物的生殖细胞,其全能性最高,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4.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A. 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B. 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不同,愈伤组织分化的结果不同C. 愈伤组织经过脱分化过程形成根或芽D. 愈伤组织的细胞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核糖体【答案】C【解析】愈伤组织是离体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A正确;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在再分化过程中,生长素高,促进根的分化,细胞分裂素比例高,促进芽的分化,B正确;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C错误;在愈伤组织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线粒体,能够进行复制和转录,所以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也发生tRNA和mRNA的碱基互补配对,D正确。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真题(总分:15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促进植物气孔张开最有效的光是()。
(分数:1.00)A.蓝光√B.绿光C.黄光D.远红光解析: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利用CO2,使细胞内pH值增高,淀粉磷酸化酶水解淀粉为磷酸葡萄糖,细胞内水势下降,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黑暗里呼吸产生的CO2使保卫细胞的pH 值下降,淀粉磷酸化酶又把葡萄糖合成为淀粉,细胞液浓度下降,水势升高,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
在引起气孔张开的光质上以红光与蓝紫光效果最好。
2.下列生物膜中存在V型H+-ATP酶的是()。
(分数:1.00)A.线粒体膜B.质膜C.类囊体膜D.液泡膜√解析:V型H+-ATP酶相当于一个倒过来开的ATP合酶,通过水解ATP,将H +逆浓度梯度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入细胞器内,维持细胞质基质中性,而细胞器内呈酸性,属于液泡ATP酶,植物和真菌用来酸化液泡或向线粒体、叶绿体输入H+,真核生物均用其酸化溶酶体。
3.下列植物激素中,能诱导多种逆境蛋白合成的是()。
(分数:1.00)A.生长素B.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D.脱落酸√解析:脱落酸又被称为应激激素或胁迫激素,干旱、寒冷、高温、盐渍和水涝等逆境都能使植物体内脱落酸迅速增加,同时增强抗逆性。
如脱落酸可显著降低高温对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破坏,增加叶绿体的热稳定性;脱落酸可诱导某些逆境蛋白的重新合成而增加植物的抗冷性、抗涝性和抗盐性。
4.植物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主要部位是()。
(分数:1.00)A.叶绿体和细胞核B.线粒体和液泡C.叶绿体和线粒体√D.叶绿体和液泡解析:活性氧(ROS)是指含氧的自由基和非自由基,包括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羟自由基、臭氧和单线态氧。
动物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主要位置是线粒体;植物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主要部位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文):植物生物技术
课程名称(英文):Plant Biotechnology
课程代码:
学分:2
总学时:40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8
课程性质:学科专业课
适用专业:园艺
适用对象:本科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花卉学
考核方式:考查、闭卷平时成绩30% ,期终考试70%
教学环境:课堂、多媒体,实验室
开课学院: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二、课程简介(任务与目的)(300字左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
重点是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和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1
(一)植物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条件和一般技术
2、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3、植物组织培养苗的工厂化生产技术
4、园林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要求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室设置及基本操作;重点是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和组培苗工厂化生产技术。
(二)植物细胞工程
1、原生质体培养
2、原生质体融合
3、胚性愈伤组织的获得及植株分化
掌握体细胞杂交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1主要描述课程体系结构、知识点、重点难点及学生应掌握的程度等。
(三)植物基因工程
1、植物基因的克隆
2、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3、植物基因转移技术
4、转基因植物的检测
5、转基因植物的遗传
6、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
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
四、教学课时安排
五、课内实验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植物生物技术》张献龙、唐克轩主编,科学出版社,2004
《植物生物技术》许智宏主编,上海科学出版社, 1997
《植物组织培养教程》李浚明编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刘庆昌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谭文澄等主编,中国林业出版,1991.
《植物组织培养与工厂化育苗》崔德才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植物组织培养》沈海龙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七、其它说明(可选)
(一)各教学环节要求: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和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二)教学辅助资料的运用要求:本课程的课件应能在现有的操作系统环境下独立运行。
八、撰写人
倪迪安
九、审核人
十、学院(部)审核(盖章)
2018.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