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水文地质参数的经验值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四节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第四章 四节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4.1常用水文地质参数
常用的参数: 补给系数(E):表示含水层接受侧向、垂向补
给能力的大小。
降雨入渗系数():降水入渗量与降水量的比
值。
4.2 水文地质参数确定的方法和意义 确定的方法: 一) 、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
二) 、无越流含水层中利用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计算 水文地质参数
导水系数、储水系数或压力传导系数
4.2 水文地质参数确定的方法和意义 确定的方法: 三)、 越流系统中水文地质参数——两种方法
标准曲线对比;
拐点法; 导水系数;贮水系数;越流系数
4.2 水文地质参数确定的方法和意义 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意义: 水文地质参数是进行水文地质计算和合理开发利用 地下水的重要依据,同时关系到水量评价结果的正 确与否。如何准确确定水文地质参数,是供水水文 地质领域内重要的研究内容。
4.1常用水文地质参数 常用的参数: 越流系数 性能的参数。它是含水层上部或下部弱透水层的渗 透系数K与弱透水层厚度的比值。
K m
:表示弱透水层在垂直方向上导水
越流参数(B):表示具有越流条件下的越流作
用的参数。它和导水系数T与越流系数比值的平方 根成正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
KM K K m m
4.4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4.1常用水文地质参数
水文地质参数是表征含水层性质特征的重要参数,其数值 的大小是含水层各种性能的综合反映。 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度;降雨入渗系数;影响半径; 压力传导系数;越流系数;补给系数等。
4.1常用水文地质参数 常用的参数: 渗透系数(K):表示含水层渗透性能的参数; 导水系数(T):表示含水层导水能力大小的参 数,其数值为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与厚度的乘积。

(水利水电)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

(水利水电)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

(水利水电)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使用说明:1、资料涉及各行各业;2、资料出处为黄底加粗字体的为最新版本内容。

可按规范适用范围选择使用;3、资料出处非黄底加粗字体的为引用资料,很多为老版本,参考用。

水利水电工程部分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1岩土的渗透性(1)渗透系数《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139~140页土体的渗透系数值2《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3-2007 62~63页岩土体渗透性分级Lu:吕荣单位,是1MPa压力下,每米试段的平均压入流量。

以L/min计摘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附录J 66页表F 岩土体渗透性分级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109页附录F (2)单位吸水量各种构造岩的单位吸水量(ω值)上表可以看出:同一断层内,一般碎块岩强烈透水;压碎岩中等透水;断层角砾岩弱透水;糜棱岩和断层泥不透水或微透水。

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 113页坝基(肩)防渗控制标准4注:透水率1Lu(吕荣)相当于单位吸水量0.01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 118页。

(3)简易钻孔抽注水公式1)简易钻孔抽水公式根据水位恢复速度计算渗透系数公式1.57γ(h2-h1)K= ———————t (S1+S2)式中:γ---- 井的半径;h1---- 抽水停止后t1时刻的水头值;h2---- 抽水停止后t2时刻的水头值;S1、S2---- t1或t2时刻从承压水的静止水位至恢复水位的距离;H---- 未抽水时承压水的水头值或潜水含水层厚度。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927页2)简易钻孔注水公式当l/γ<4时0.366Q 2lK= ———— lg ———Ls γ式中:K—渗透系数(m/d);l---试验段或过滤器长度(m);Q---稳定注水量(m3/d);s---孔中水头高度(m);γ---钻孔或过滤器半径(m)。

水文地质手册文前

水文地质手册文前

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编内容提要《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是在1978年我社出版的第一版的基础上,将近几十年水文地质的新理论、新方法技术及新的方向中的新成果加入其中,推陈出新。

全手册为五篇21章。

第一篇地质-水文地质基础。

第二篇水文地质调查,介绍水文地质调查、矿山水文地质调查、农业水文地质调查、地热和矿泉水资源调查。

第三篇方法篇,介绍水文地质遥感、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环境同位素技术、地下水动态监测、样品采集与测试、地下水模拟技术。

第四篇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介绍水文地质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资源评价和开发管理。

第五篇是信息系统建设与成果编制。

本手册是水文地质工作者及有关师生必备的工具书。

SHUIWEN DIZHI SHOUCE出版发行:地质出版社订购咨询电话:(010)88691582 (邮购部)刘洁开本:787mm×1092mm 132字数:1320千字版次:2012年9月北京第1版印次:2012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定价:130.00元书号:ISBN 978-7-116-07785-0(如对本书有建议或意见,敬请致电本社;如本书有印装问题,本社负责调换)《水文地质手册》编纂委员会编委会主任:汪民副主任:殷跃平文冬光《水文地质手册》编写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清华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南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黑龙江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水文地质手册》编写人员开篇编写人员:郝爱兵、张二勇、佟元清、朱汝烈、王永池、王秀明第一篇地质-水文地质基础组长:朱汝烈第一章地质基础编写人员:朱汝烈、万力、梁四海第二章水文地质基础编写人员:李俊亭、马志靖、李广贺、梁杏第二篇水文地质调查组长:李文鹏、孙晓明第三章普通水文地质调查编写人员:李文鹏、孙晓明、张福存、郑万模、蒋忠诚、田大勇第四章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编写人员:佟元清、王永池、孙继朝、蔡五田、陈鸿汉、李广贺、刘长礼、张福存、汤洁、马腾、万力、梁四海、杨旭东、钱开铸第五章矿山水文地质调查编写人员:武强、张志龙、佟元清第六章农业水文地质调查编写人员:王晓光、雒国忠、佟元清第七章地热、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编写人员:王贵玲、杨旭东、田廷山第三篇技术方法与测试组长:张金昌、朱桦第八章水文地质遥感编写人员:王宇、唐文周、熊盛青、李巨芬、杨进生、王建超第九章水文地质物探编写人员:武毅、潘和平、刘江平、柳建新、朱庆俊第十章水文地质钻探编写人员:叶成明、张金昌第十一章水文地质试验编写人员:李伟、朱桦、肖长来、刘振英、曹剑峰第十二章环境同位素技术编写人员:陈宗宇、安永会第十三章样品采集与测试编写人员:齐继祥、王苏明第十四章地下水动态监测编写人员:史云、李文鹏、雒国忠、朱汝烈第十五章地下水模型技术和管理模型编写人员:邵景力、潘世兵、崔亚莉、邢卫国第四篇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环境保护组长:石建省、王焰新第十六章水文地质计算编写人员:李俊亭、李国敏、黎明、张福存第十七章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编写人员:王文科、刘振英、马志靖第十八章地下水资源评价编写人员:李俊亭、邵景力、崔亚莉、石建省、王贵玲、张福存第十九章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与管理编写人员:佟元清、王永池、孙继朝、王焰新、马腾、王红旗、叶成明、李颖智第五篇信息系统建设与成果编制组长:冯小铭第二十章水文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编写人员:张永波、阮俊第二十一章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编写人员:郝爱兵、佟元清、王宇、朱汝烈、王永池、王明德、冯小铭附录编写人员:朱汝烈、佟元清、张永波、阮俊、张二勇、万力、梁四海、王秀明、李颖智、刁玉杰统编:佟元清统编人员:朱汝烈、李俊亭、李景豪、马志靖、秦毅苏、蔡鹤生、刘成琦、王永池编辑整理人员:王秀明、王立新、李颖智、李戎、刁玉杰、范基姣、郭彦威、李胜涛、李戎、金晓琳前言《水文地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1978年出版后,深受广大水文地质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科技人员的欢迎。

最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辅导:水文地质参数(1)

最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辅导:水文地质参数(1)

环境影响评价辅导:水文地质参数(1)八、水文地质参数水文地质参数是表征岩土水文地质性能大小的数量指标,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承压含水层贮水系数、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弱透水层的越流系数及含水介质的水动力弥散系数。

确定这些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用水文地质试验法(如野外现场抽水试验、注水试验、渗水试验及室内渗压试验、达西试验、弥散试验等),这种方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求出含水层参数而得到广泛应用;另一类是利用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来确定,是一种比较经济的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并且测定参数的范围比前者更为广泛,可以求出一些用抽水试验不能求得的一些参数。

1.给水度给水度是表征潜水含水层给水能力和储蓄水量能力的一个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的潜水含水层柱体,当潜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时,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的水量体积和相应的潜水含水层体积的比值。

给水度不仅和包气带的岩性有关,而且随排水时间、潜水埋深、水位变化幅度及水质的变化而变化。

各种岩性给水度经验值见表3-20。

表3-20各中岩性给水度经验值岩性给水度岩性给水度黏土0.02?0.035细砂0.08?0.11亚黏土0.03?0.045中细砂0.085?0.12亚砂土0.035?0.06中砂0.09?0.13黄土状亚黏土0.02?0.05中粗砂0.10?0.15黄土状亚砂土0.03?0.06粗砂0.11?0.15粉砂0.06?0.08黏土胶结的砂岩0.02-0.03粉细砂0.07?0.010裂隙灰岩0.008?0.10岩土性质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岩土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级配及分选程度,空隙情况。

不同的矿物成分对水分子的吸附力不同,吸附力与给水度成反比;岩土颗粒从两个方面影响给水度,一是吸附的水量不同,颗粒小的吸附水量多,相应的给水度就小,颗粒粗的吸附水量少,给水度则大;二是颗粒大小、级配及分选程度决定了空隙大小,级配愈不均匀,给水度就愈小,反之,级配均匀,给水度愈大。

(水利水电)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

(水利水电)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

使用说明:1、资料涉及各行各业;2、资料出处为黄底加粗字体得为最新版本内容。

可按规范适用范围选择使用;3、资料出处非黄底加粗字体得为引用资料,很多为老版本,参考用。

水利水电工程部分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1岩土得渗透性(1)渗透系数《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139~140页《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3-2007 62~63页Lu:吕荣单位,就是1MPa压力下,每米试段得平均压入流量。

以L/min计摘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附录J 66页(2)单位吸水量一般碎块岩强烈透水;压碎岩中等透水;断层角砾岩弱透水;糜棱岩与断层泥不透水或微透水。

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113页注:透水率1Lu(吕荣)相当于单位吸水量0、01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118页。

(3)简易钻孔抽注水公式1)简易钻孔抽水公式根据水位恢复速度计算渗透系数公式1、57γ(h2-h1)K= ———————t (S1+S2)式中:γ---- 井得半径;h1---- 抽水停止后t1时刻得水头值;h2---- 抽水停止后t2时刻得水头值;S1、S2---- t1或t2时刻从承压水得静止水位至恢复水位得距离;H---- 未抽水时承压水得水头值或潜水含水层厚度。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27页2)简易钻孔注水公式当l/γ<4时0、366Q 2lK= ———— lg ———Ls γ式中:K—渗透系数(m/d);l---试验段或过滤器长度(m);Q---稳定注水量(m3/d);s---孔中水头高度(m);γ---钻孔或过滤器半径(m)。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936页(4)水力坡降0~3、0,即Ⅰ允= Ⅰ临/2、0~3、0。

摘自长春地质学院《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1978年139页出口保护情况下地基允许渗流比降见上表。

摘自《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水规总院李广诚司富安杜忠信等。

(水利水电)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

(水利水电)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

(水利水电)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使用说明:1、资料涉及各行各业;2、资料出处为黄底加粗字体的为最新版本内容。

可按规范适用范围选择使用;3、资料出处非黄底加粗字体的为引用资料,很多为老版本,参考用。

水利水电工程部分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1岩土的渗透性(1)渗透系数《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139~140页土体的渗透系数值2《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3-2007 62~63页岩土体渗透性分级Lu:吕荣单位,是1MPa压力下,每米试段的平均压入流量。

以L/min计摘自《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 附录J 66页表F 岩土体渗透性分级3《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109页附录F (2)单位吸水量各种构造岩的单位吸水量(ω值)上表可以看出:同一断层内,一般碎块岩强烈透水;压碎岩中等透水;断层角砾岩弱透水;糜棱岩和断层泥不透水或微透水。

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 113页坝基(肩)防渗控制标准4注:透水率1Lu(吕荣)相当于单位吸水量0.01摘自高等学校教材天津大学《水利工程地质》第三版 118页。

(3)简易钻孔抽注水公式1)简易钻孔抽水公式根据水位恢复速度计算渗透系数公式1.57γ(h2-h1)K= ———————t (S1+S2)式中:γ---- 井的半径;h1---- 抽水停止后t1时刻的水头值;h2---- 抽水停止后t2时刻的水头值;S1、S2---- t1或t2时刻从承压水的静止水位至恢复水位的距离;H---- 未抽水时承压水的水头值或潜水含水层厚度。

《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927页2)简易钻孔注水公式当l/γ<4时0.366Q 2lK= ———— lg ———Ls γ式中:K—渗透系数(m/d);l---试验段或过滤器长度(m);Q---稳定注水量(m3/d);s---孔中水头高度(m);γ---钻孔或过滤器半径(m)。

简述地质勘查阶段水文地质参数确定论文

简述地质勘查阶段水文地质参数确定论文

简述地质勘查阶段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摘要:在青海地区的供水水源地中,大多为以山间河谷或者山前的冲洪积扇的第四系卵砾石的潜水含水层作为供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计算含水层的参数值时,所采用的不用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会相差几倍甚至十多倍,尤其是给水度和渗透系统的选取是否合理则是评价资源的难点和重点。

在本文中,将会在详细分析研究近十年以来完成的供水的水源地勘探的典型项目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及选取问题之后,得出用容积试验方法确定给水度来作为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较为符合实际的结论,用抽水稳定流相关理论来确定渗透系数显得明显偏小,但是用非稳定流的理论来观测孔雅各布以及用水位恢复的半对数直线方法来确定会比较准确。

关键词:勘查;供水水文地质;水文地质参数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的腹地,气候类型属于典型性的高原大陆性的气候。

青海省东部的山间河谷地区以及柴达木盆地的山前的冲洪积平原区域都分布有比较充足的地下水资源,这些都是城镇与工业供水主要对象。

以勘查和评价因河水渗漏为主而形成的部分地下水资源的相关工作当中,对于水文地质参数(例如影响半径、渗透系统和给水度等)的确定会存在很多问题,尤其对于渗透系数这关键参数分别采用非稳定流和稳定流这两种不同计算方法进行运算,得出的结果会有很大差异。

笔者有幸参与了青海地区的多处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通过实践积累,结合近十年来该地区内典型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实例,对参数确定方法和选取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确定和选取建议,可供今后在该类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中应用。

1勘查及资源评价方法青海地区供水水源地勘查中主要抽水孔采用大口径勘探孔(一般孔径 500mm,滤水管管径305mm),东部山间河谷区为完整井,滤水管下入长度与含水层厚度近于一致,柴达木盆地山前冲洪积扇区为非完整井,滤水管下入长度为 30~50m。

抽水试验工作在普查阶段多为单孔抽水试验,详查阶段配合有少量带观测孔的抽水试验,勘探阶段多以探采结合的形式进行多孔及井群开采试验。

【最新推荐】给水度经验值-word范文模板 (4页)

【最新推荐】给水度经验值-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给水度经验值篇一:给水度的确定方法一、给水度给水度是被水饱和了的岩土,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排出水的能力。

其大小为自由排出重力水的最大体积与整个岩石体积之比。

它在数值上等于饱和水容度与持水度之差。

(一)松散含水层的给水度用下式确定。

μ=Wn-Wm式中μ——给水度,%;Wn——饱和水容度,%; Wm——持不度,%。

(二)基岩含水层的给水度,用裂隙率或岩溶率近似表示,见下式。

式中 ncp——含水层平均裂隙率;Mncp——为一平方米断面上裂隙的面积。

(三)岩石的经验给水度常见岩石给水度的经验值见表1。

表1 常见岩石(土)给水度经验数值裂隙岩层和岩溶化岩层的裂隙率和岩溶率可近似为给水度,其经验数值见表2。

表2 坚硬岩石裂隙率经验数值二、弹性给水度(μ﹡)表示当水头降低或升高一个单位时,含水层从水平面积为一个单位面积,高度等于含水层厚度的柱体中释放出来或接纳的水体积,是无量纲。

非均质含水层(μ﹡)可以随地而异,大部分承压含水层的弹性给水度在10~10之间。

-5-3篇二:各种岩土与渗流有关的参数经验值毛昶熙主编《堤防工程手册》所给经验值:表1 各种土的渗透系数经验值表2 岩石和岩体的渗透系数表3 各种岩土的给水度μ表4 各种岩土的压缩弹性模量E及单位储存量S的值郑春苗,Gordon D.Bennett 著《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模拟》所给经验值:表6 不同地质材料的单位给水度表7 不同地质材料的孔隙率朱学愚,钱孝星著《地下水水文学》所给经验值表8 典型孔隙率数值篇三:07第七章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第七章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水文地质参数是表征含水介质水文地质性能的数量指标,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资料,主要包括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承压含水层的储水系数、潜水含水层的重力给水度、弱透水层的越流系数及水动力弥散系数等,还有表征与岩土性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的有关参数,如降水入渗系数、潜水蒸发强度、灌溉入渗补给系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