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2020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

第二课时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一、风沙地貌1.判断正误。
(1)风沙地貌都分布在干旱地区。
(×)(2)风蚀蘑菇下部受到风的侵蚀力可能大于上部。
(√)2.我国西北地区风力地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风蚀柱属于风力侵蚀地貌B.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C.雅丹地貌走向与主风向一致D.沙丘陡坡是风来的方向答案 D3.风蚀地貌形成的条件有哪些?提示地表多沙漠和戈壁;风大而且频繁。
二、海岸地貌1.判断正误。
(1)海岸地貌都是海浪作用形成的。
(×)(2)海岸沙丘是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2.海岸酷似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A.海浪侵蚀B.海浪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答案 A3.你知道我国著名的沙滩风景区有哪些?提示山东乳山银滩风景区、海南三亚沙滩风景区等。
(建议学生自己查阅)任务探究风沙地貌材料一敦煌雅丹地质公园,没有魔鬼的魔鬼城。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也被人称作敦煌雅丹魔鬼城,千奇百怪的土堆,飞沙走石的狂风,在自然科学知识缺乏的古代,这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貌,确实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魔鬼生活的地方。
2015年9月,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中国境内的33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材料二悲凉壮观大漠古诗词。
我国有很多描写沙漠的著名诗句。
漫漫黄沙悠悠古道。
驼铃声声夕阳残照,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黄;沙飞朝似幕,云起夜疑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些优美的诗句描述了大漠的荒凉和壮观。
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意境。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雅丹地貌属于哪种地貌类型?(2)雅丹地貌有何特征?(3)如何在沙漠中根据沙丘判断风向?(4)流动沙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会带来哪些危害?[成果展示](1)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
(2)雅丹地貌沟槽与垄脊相间分布。
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3)沙丘的缓坡朝向即风来的方向。
(4)流动沙丘可能掩埋道路和村庄,侵吞农田和牧场。
1.风力侵蚀2.常见沙丘地貌读两种地貌示意图,回答(1)~(2)题。
《硅酸》教案设计(完美版)

“硅酸”教课方案课题硅酸课型新讲课讲课教师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章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教材剖析本节课的教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 1 模块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资料的主角——硅》的第二课时。
第四章是整个必修阶段较为全面、详尽地学习和研究典型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实质中的重要应用的一章。
第四章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表此刻:在第三章的基础长进一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增补感性认识的资料,实现知识的整合,也能为《高中必修 2》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创建条件。
将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作为非金属的开篇,突出了硅的重要地位。
本章的教课内容关于夯实化学实验方法和计量方法、加强物质分类法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应用、稳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氧化复原反响的知识拥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课内容是硅酸,本节所在的第四章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后,是学习常有无机物及其性质的持续,持续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训练。
学生在第二章学习了物质的分类,而且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和碳酸的性质。
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时生活中常常接触的物质二氧化硅,再学习二氧化硅的水化物—硅酸,这样的次序简单激起学生的兴趣,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作为这一节的第二课时,把学习内容确立为:硅酸。
学生状况剖析① 已具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和碳酸的性质,而且学生在第二章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时生活中常常接触的物质二氧化硅。
生活中硅胶干燥剂拥有宽泛的应用。
② 已有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已经初步学会怎样运用分类思想,也初步形成了归纳,类比迁徙的思想。
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①认识硅酸在生活生产作为干燥剂生产原料的应用;② 理解硅酸是一种难溶性的弱酸的性质;③掌握硅酸的制备方法,并能应用强酸制弱酸的化学原理进行实验设计的思想方式。
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染色体畸变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课时染色体畸变1.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2.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3.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不管有多少个染色体组,都是此物种的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其体细胞有多少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4.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等阶段,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5.秋水仙素或低温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对应学生用书P691.染色体畸变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2.染色体结构变异(1)染色体结构变异概念: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后,在断裂处发生错误连接而导致染色体结构不正常的变异。
(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连线]:(3)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①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②大多数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4)举例:猫叫综合征,是由于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有“缺失”发生,它们有什么不同?提示:基因突变缺失的是碱基对,缺失后基因数量不变;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的是染色体片段,缺失后基因数量发生改变。
2.如何区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提示: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则观察不到。
3.交叉互换和易位有什么区别?提示: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1.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与基因突变的区别(如下图所示)2.易位与交叉互换的比较[特别提醒]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替换。
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图形的平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章第一节图形的平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关平移画图的步骤方法。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画图等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学及小组合作,展示交流,促进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复习回顾平移的基本性质如图,将ΔABC平移到ΔDEF,问(1)平移的方向是什么?(2)平移的距离是什么(3)ΔABC平移到ΔDEF时,平移了多少个点?平移的关键点是什么?(4)找出图中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
设计意图:(1)复习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2)引出平移作图找关键点第二环节观察操作、探索归纳平移的作法(一)已知平面图形以及该图形上的某一点经平移后的对应点,求作平移后的平面图形。
例一:已知线段AB和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D,求作AB的对应线段CD连接A, D,得到线段A D,则A D的长度就是平移距离,由A到D的方向就是平移方向。
在这个问题的画图中,若有学生有不同的画法,应鼓励学生交流、展示。
这时,可以思考:①“画出选段CD的方法只有上面的方法吗?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
②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知道原来图形的位置外,还需要什么条件?对于②,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的全部条件为:(1)图形原来的位置 (2)平移方向 (3)平移距离.(4)关键点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这几个条件都具备,我们才能准确地找到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进而作出它平移后的图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展示交流和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自学交流和合作能力;突破重点,初步掌握第一种平移的作图方法。
学生不一定能完整探究归纳完成,但只要能说出几点,教师加以提练方可。
练习: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教学讲课逐字稿:常见的地貌类型第2课时:河流地貌

常见的地貌类型:河流地貌同学们好,我要讲的课程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地貌类型第二课时。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学习河流地貌。
我国陆地面积同学们应该还记得是960 多万平方千米。
有意思的是,在我国有一些地区,大自然每年还在造陆,主角是谁呢?没错,主要是各大河流。
其中黄河入海口处是我国陆地面积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每年黄河水要将超过一吨的泥沙搬运到它的入海口,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两三千米的速度把海岸线向前推进,已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年轻土地。
我们从 1984 年到 2004 年的变化图可以看到不断扩展的陆地,这种在河流入海口处,因大量泥沙沉积而形成的三角形沙洲,我们称之为三角洲。
三角洲的英文名为delta,delta 也表示希腊字母表第四个字母,而这个希腊字母形似三角洲。
有人认为这是delta的象形起源。
就如第一张尼罗河三角洲俯拍遥感影像图展示的,实际上不是所有的三角洲都是呈现三角形状的。
比如刚才讲过的黄河三角洲,其形态呈现扇形。
再来看看看密西西比河,它的形态看起来像鸟指形态的。
最后这一张图展现的是恒河三角洲,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在恒河入海口呈现类似平行状的水系。
也就是说三角洲可以形态多种,但他们还是有共性的。
请你认真观察,概括出三角洲具有的共性特点,并用示意图的形式描绘出来。
同学们画好了吗?这是我的一位学生在观察多种三角洲之后绘制的典型三角洲示意图。
这张图对三角洲地貌特征进行了一个高度概括。
从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哪些特点呢?是的。
首先其位置特点为入海口,也可以是入湖口,平面形态可以是多样的。
从一个起点开始,水流分散,河道开始分叉,流向不同方向,河道也很宽阔。
还有一个教材上提到的特点是我们从平面景观图当中看不到的三角洲的沉积物或组成物质颗粒从河口向海洋变细。
这是为什么呢?这和三角洲的形成过程有关。
那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来看一小段视频。
是的,我们从视频中看到河流在河口发生的沉积作用是形成三角洲的主要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方向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进展第一节区域农业进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其次课时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进展方向教材第66页活动1.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缘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大型国有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东北地区耕地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
2.有道理。
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
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连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
因此,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应仍是一个比较紧急的格局。
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这一部分可以参考“农业进展方向”中的“平原区农业进展方向”中相关内容。
教材第68~69页活动1.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降水丰沛,在低洼易涝地适宜挖地成塘、堆泥成基进展立体经营。
甘蔗生长期长,需水量大,喜高温,由于北回归线从珠江三角洲北部穿过,该地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热量充分,加之降水丰沛,格外适宜甘蔗生长。
广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之一,丝织业历史悠久,经济基础好。
该地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2.基塘生产将农业、林业、渔业和工业联系起来。
副产品中蚕沙、蔗叶、糖厂滤泥、蚕蛹缫丝废水、塘泥等被充分利用起来。
对农村经济进展的作用是形成了一个农、林、副、渔业全面进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各业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农夫收入,又活跃了市场,促进了农村经济进展。
3.利用桑叶养蚕,利用蔗叶、蚕沙及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塘的塘泥是农田、果园的好肥料,构成基塘互养的养分循环体系。
该系统的生产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该系统的生产过程中糖厂滤泥、蚕蛹缫丝废水及蚕沙、蔗叶等送至鱼塘,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而塘泥还田还转变了农田施肥结构(削减化肥,增加有机肥),有效地爱护了土地资源。
第四章第一节 硅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学案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二课时硅酸盐和硅单质【自主学习】一、硅酸盐1、硅酸盐的概念和性质(1)概念:硅酸盐是有、和组成的化合物。
(2)性质:是一类结构复杂的固态物质,大多于水,化学性质很。
2、硅酸盐的表示方法组成简单的硅酸盐可用化学式法表示,如:硅酸钠、硅酸钙。
3、硅酸钠实验4-2放入蒸馏水放入Na2SiO3饱和溶液现象结论(1)物理性质:Na2SiO3是色固体,溶于水,水溶液俗称。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能燃烧,不易腐蚀,热稳定性强,Na2SiO3(aq)中滴加酚酞试液呈红色。
Na2SiO3+CO2+H2O=Na2SiO3+HCl=(3)用途:作填料、木材剂、剂。
从古到今,人类创造性地生产出了几大类硅酸盐产品、和等,它们是使用量最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练一练】1.下列能用于鉴别Na2CO3、Na2SiO3、Na2SO4三种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A.CaCl2溶液B.Ba(OH)2溶液C.NaOH溶液D.稀盐酸2.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下列关于水玻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玻璃是一种纯净物B.水玻璃可作木材防火剂C.水玻璃跟盐酸反应所得的白色胶状沉淀是二氧化硅D.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玻璃呈红色,说明水玻璃与食盐水一样呈中性3.久置在空气里不易变质的物质是( )A.纯碱B.烧碱C.水玻璃D.金属钠4.水泥的成分主要有Ca2SiOx、Ca3SiOy、Ca3Al2Oz,则x= ,y= ,z= 。
二、硅单质1、单质硅有 和 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 ,是带有 的 固体,熔点 ,硬度 ,有 性,常温下化学性质 。
2、硅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 位置,其单质导电性介于 和 之间,是良好的 材料。
3、化学性质:(1)常温下,Si 化学性质稳定,但可发生下列反应:Si+2NaOH+H 2O= 。
(2)加热和高温下,Si 能与一些非金属反应,与C 相似:Si+O 24、硅的制法(1)粗硅的制取方法是将石英砂(SiO 2)和焦碳在电炉中高温反应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2Cl 2 ,SiCl 4+2H 25、硅的用途(1) 材料,如硅芯片等。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1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一课时〕1.知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2.知道全球三大环境问题〔酸雨、臭氧层受损、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危害以及人类采取的举措,科学家警告称,温室气体不仅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而且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影响,正成为威胁人类的一个主要杀手.科学家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由温室气体造成的空气污染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将超过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温室气体有哪些?提示:C02> N20. CH4、O3、氟氯代烷等,一、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危害1.大气组成洁净的大气是由、、、、少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其他微量杂质等组成的混合物.大气污染物主要成分危害可吸入大气中液体、固体状颗粒物,又加重呼吸道疾病,其他有害气体转颗粒物称 _____ 化的催化剂S的氧化物SO2、SO3酸雨N的氧化物NO、NO2光化学烟雾、酸雨、破坏臭氧层C的氧化物CO降低血液的输氧水平碳氢化合物CH4、C2H6 等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氟氯代烷CF3cl〔氟利昂〕等温室效应, _______二、酸雨1.酸雨的概念正常雨水的pH约为,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雨水中所导致.酸雨的pH,是由人为排放的和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成的.2.我国酸雨类型我国的酸雨主要以酸雨为主,这是由我国以造成的.思考:酸雨久置后pH如何变化?三、臭氧层受损1.臭氧层的含义自然界中有的臭氧集中在距地面15〜50 km的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2.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中臭氧含量很少,但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局部,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伤害,被称为人类和生物的保护伞.3.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和含浪的卤代烷烧、CH»、CCL、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 四、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 1.温室气体主要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4.危害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而升高;气候变得干旱,农业区退化成草原,土地沙漠化, 农业减产.思考:臭氧层对人类和生物有保护作用,是不是大气中臭氧越多越好呢?答案:一、LN2O2稀有气体CO?水蒸气5.飘尘破坏臭氧层思考提示:①假设空气缺乏,煤燃烧不完全会产生CO;②煤燃烧时会产生固体颗粒物,脸烟气排入大气;③煤中含硫,燃烧产生SO2;④硫和氮的氧化物会形成酸雨.二、156小于5.6硫氧化物氮氧化物6.硫酸型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思考提示:pH会变小.由于酸雨久置后其中的弱酸H2s被奴化为强酸HfCh.三、1.90%大气平流层7.紫外线8.氟氯代烷氮氧化物四、l.CO2cH4N2O氟氯代烷CO2思考提示:在空气中存在的稀薄的臭氮能够杀灭细菌、净化空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可预防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太阳紫外线的伤害:但是空气中过量的臭氧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它会刺激人的呼吸系统而引发疾病.一、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1.酸雨的成因正常雨水并不是中性水,而是偏酸性,原因是CO2+H2O ^^=^H2CO3, H2CO3^=±H '+HCO3.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主要是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来.(1)硫酸型酸雨.SCh+HzO^^H2sCh2H2SO3+O2 旦旦2H2sO4或者写为:催化剂2so2+O2K '2SO3SO3+H2O=H2SO4(2)硝酸型酸雨a2NO+O2=2NO23NO2+H2O=2HNO3+NO2.酸雨的危害酸雨给人类带来种种灾害,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例如:(1)酸雨会使湖泊的水质变酸,导致水生生物死亡;(2)酸雨浸渍土壤,会使土壤变得贫瘠;(3)长期的酸雨侵蚀会造成森林大面积死亡:(4)酸雨对人、畜的健康也有直接影响,酸雨渗入地下可使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增加,饮用这种水会危害人、畜健康;(5)酸雨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石材类文物,以及电信电缆等的腐蚀.3.酸雨的防治首先,要从消除污染源着手,研究开发能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等),这既有利于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这一有限的资源,又能从根本上预防酸雨的产生.其次,要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对燃煤、工业生产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此外,还需要提升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国际间合作,全人类共同努力减少硫酸型酸雨的产生.二、臭氧层受损的原因“臭氧空洞〞的含义是臭氧层中局部臭氧的含量减少.对臭氧层受损的原因,目前人们还存在不同的熟悉,但科学家比拟一致的看法是:(1)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化学物质如赋氯代烷和含澳的卤代烷烧(灭火剂,商品名为哈龙)等与臭氧作用,使臭氧层受到破坏;(2)(204、CH»、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排出的氮氧化物如N?O、NO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也会破坏臭氧层.三、温室效应1.温室效应的含义由于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的大量使用和森林被大量砍伐,使大气层中的C02 的含量增大,C02层就像温室的玻璃那样对地球表而起着保护作用,阻碍了热量的散失,从而使地球外表的温度逐渐升高,即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主要来源CO1化石燃料燃烧、汽车、飞机等使用汽油作燃料会产生大量C02,且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造成C02不能被及时消耗N2O汽车、飞机燃烧汽油、大量使用含氮化肥氟氯代烷制冷剂、喷雾剂的大量生产和使用03电子设备的静电作用使02转化成03CH4水底有机质的转化,石油、煤开采时CH』的外泄就当前来看,预防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的有效而又可行的举措主要有三项:一是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是利用新一代的制冷剂代替氟利昂; 三是植树造林,转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知识点1酸雨及其危害【例题1]〔2021•广东龙山测试〕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很大,以下有关酸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B.酸雨既能腐蚀建筑物也能破坏农作物C.煨烧石灰石产生的CO?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D.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的煤作燃料可减少酸雨的形成解析:汽车尾气中含氮氧化物可形成酸雨:酸雨腐蚀建筑物,破坏农作物;我国是燃煤大国,煤中含硫,形成硫酸型酸雨:CO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天然雨水由于溶解了CO2而显酸性,CO2不是酸雨成因.答案:C点拨:正常雨水偏酸性,pH约为5.6.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主要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引起.知识点2臭氧层保护[例题2]以下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臭氧层被破坏后到达地而的太阳辐射减少B.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大量氟氯代烷化合物,造成“臭氧空洞〞C.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D. “臭氧空洞〞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解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冰箱、空调释放的氟氯代烷,B正确,C错误;形成“臭氧空洞〞后,辐射到地球外表的紫外线含量将会增加,A错误;“臭氧空洞〞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D错误.答案:B点拨:引起“臭氧空洞〞的物质包括氨氯代烷、含澳的卤代烷烧、CC14, CH4、氮氧化物等.知识点3温室效应叶绿素【例题3】〔2021•上海〕从光合作用的反响原理6CO2+6H2O 一死C6H12O6+6O2 可知碳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关于用二氧化碳生产肥料的评价正确的选项是〔〕.A.缓解地球温室效应,抑制农作物营养平衡B.加剧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C.缓解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D.加剧地球温室效应,抑制农作物营养平衡解析:二氧化碳生产肥料,可以消耗二氧化碳,故可以缓解温室效应.此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光合作用原理.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Ch,生成葡萄融,放出氧气,故用二氧化碳生产肥料可以减缓地球温室效应,促进农作物营养平衡,答案:C点拨:口酸雨史里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成因光化学烟雾一-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环境问题5成因臭氧空洞一氟氯代烷笫过度排放成因温室效应一*C02等气体过度排放1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0A,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C.汽车排出大量的尾气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2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使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人为因素可使臭氧层受到破坏,以下因素可破坏臭氧层的是〔〕.A. SO?的排放B.制冷剂氟氯代烷〔商品名为氟利昂〕的泄漏C. CO?的排放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3以下与当今地球上重大环境问题不相关的物质是〔〕.A. CO2B. N2C. SO2D. CC12F24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空洞和温室效应.(1)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0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D.硫化氢(2)臭氧层易被破坏的原因是由于.A.臭氧氧化性强,不稳定B.臭氧复原性强,不稳定C.臭氧被紫外线破坏D.臭氧与氢气合成雨水(3)目前地球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A. COz能放出能量,使大气层中空气的温度升高B.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CO?, CO?可促进光合作用C.CO?可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D.CO?可减少太阳光反射到宇宙中的红外线答案:1. B酸雨形成原因中燃煤产生的SO?最为主要,其次还有汽车尾气中的NO: CO?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2. B 一般氮氧化物和氟氯代烷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选项内容指向联系分析结论A SO?的大量排放会形成酸雨错误B氟氯代烷的泄漏会破坏臭袁层正确C co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错误D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使动物血液的揄氧水平降低错误3.B此题考查环境保护.CO?能够导致温室效应,SCh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嬴利昂是造成“臭氧空洞〞的原因之一.B选项正确.4.答案:(1)A(2)A(3)D解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H2s04和HNCh,我国酸雨中H2so4含量更高.酸雨的形成是大量燃烧含硫物质和大量排放汽车尾气所致.2s02+O2+2Hq=2H2so44NO+3O2+2H2O=4HNO3盘氧化物、氟氯代烷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温室效应是空气中的CO2等物质增多造成的.CO2等温室气体可吸收地球外表发出的长波辐射,使热量留在大气中,从而使地球外表升温.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二课时〕1.能说出减少大气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2. 了解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危害及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漫步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或是粘自行车伫立于交通红绿灯前,常常会看到一辆辆机动车尾部喷出的一股股烟气,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汽车尾气.这种气体排放物不仅气味难闻,而且令人头昏、恶心.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会引起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层破坏,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势在必行,面对日益增加的机动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提示:减少使用私家车,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一、减少煤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污染1.化石燃料污染的成因煤中除了含有碳元素外还含有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等对大气造成污染的气体.2.减少污染的举措(1)改善燃煤的质量.如推行煤炭的,限制、高灰分煤炭的开采等.(2)改良燃烧装置和燃烧技术、改良排烟设备等.如调节燃烧时的空燃比、采用新型煤粉燃烧器,向煤中参加适量石灰石可大大减少SO? 的排放,其反响方程式为,(3)开展洁净煤技术,开展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和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水煤气的制取反响方程式为(4)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利用、、、和等新能源.思考:什么是“钙基固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实验中如何除去S02尾气?二、减少汽车等机动车尾气污染1.汽车尾气的组成汽车尾气主要含有等污染物,假设使用含铅汽油,那么还有含铅的化合物.2.减少尾气污染的举措31)推广使用汽油o含铅汽油是指参加抗爆震剂的汽油,现在广泛采用无铅汽油抗爆震剂甲基叔丁基雄等.42)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催化转化器.通常采用钳等贵重金属作催化剂,发生的反响有:故使用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尾气中CO、NO、NO?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5.使用新燃料或动力如以为燃料,以为汽车提供动力.思考:为何汽车尾气会污染环境?三、减少室内空气污染1.室内空气污染主要原因家用燃料燃烧、烹调和吸烟等产生的等污染物.2.室内空气污染的其他原因各种建筑装饰材料带来各种挥发性有机物如以及放射性元素等污染物. 思考:居室内放置一盆清水,能否预防CO中毒?甲醛有哪些主要化学性质?答案:一、l.H、O、N、SCO、NO、NO〞 SO22.(1)洗选加工高硫分(2)2CaCO3+O2+2SO2=2CaSO4+2CO2高温(3)气化液化C4-H2O(g) ^=CO+H2(4)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氢能思考提示:加石灰石减少SO2的举措又叫“钙基固硫法〞,反响原理也可以写为燃烧CaCO3^-CaO+CO2t , 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o 实验室中制取S02 的尾气一般用NaOH溶液吸收,反响方程式为2NaOH+SCh=Na2sO3+H2O.二、l.CO、NO、NO2、碳氢化合物2. (1)无铅四乙基铅催化剂催化剂(2)2CO + 2NO = 2CO2 + N2 2CO + O2 . _ 2CO2 C7H I6 +催化剂11O2:7CO2+8H2O3.液化石油气锂离子电池思考提示:①汽油不完全燃烧产生CO:②电火花点燃汽油时产生鼠的氧化物:N2+放电02 — 2NO.2NO+O2=2NO2:③未完全燃烧的汽油,碳氢化合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④使用含铅汽油,排放含铅化合物O三、ICO、co?、NO2. NO、SO2和尼古丁4.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氢(Rn)思考提示:CO难溶于水,水不能吸收CO: HCHO的官能团为一CHO,可以发生加成反响.一催化剂催化剂彳口氧化反响.如:HCH0+H2 ---------------- CHsOH: 2HCH0+0? --------------------- >2HCOOHo△ △一、二氧化硫的吸收二氧化硫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又是酸雨的最主要来源.对于各种来源的低浓度SOX包括硫酸厂的尾气),应尽可能处理后再排放.我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用碱性物质来吸收SO2o1.氨水吸收法硫酸厂曾用此法吸收“废气〞中的S02,发生的反响为:SO2+2NH3+H2O=(NH4)2SO3SO2+NH3+H2O=NH4HSO3然后往所得溶液中参加硫酸,硫酸与亚硫酸钺、亚硫酸氢镂分别发生以下反响:(NH4)2SO3 + H2SO4=(NH4)2SO4 + SO2 t 4-H2O2NH4HSO3+H2so4=(NH4〞SO4+2SO2 t +2H2O生成的SO2浓度较大、纯度较高,可用于生产硫酸.硫酸钺可用作肥料.不过这种肥料假设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所以此法已逐渐被淘汰.2.石灰乳吸收法含低浓度SCh的“废气〞也可在吸收塔内用10%的石灰浆吸收(生成亚硫酸钙),再将所得浆液用加压空气氧化而生成石膏(CaSO4-2H9).反响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2CaSO3-FO2+4H2O=2(CaSO4-2H2O)生成的石膏用途较多,可弥补有的国家石膏资源的短缺.3.亚硫酸钠溶液吸收法近年不少国家采用饱和的亚硫酸钠溶液吸收SO〞反响方程式为:Na2sCh+SO2+H2O=2NaHSO3将产物加热产生分解反响(即上一反响的逆反响),生成的S02浓度较大、纯度较高,可用于生产硫酸或作其他用途,另一产物Na2s03那么可循环使用.此法本钱低且效率高.4.用一定浓度的纯碱溶液吸收Na2CO3+2SO2+H2O=2NaHSO3+CO25.烟道气体脱硫烟道气体脱硫是一种大规模脱硫方式,采用的大都是石灰石一石膏法.煤烟中的SO2 在吸收塔内与洗液中的碳酸钙反响生成亚硫酸钙,后又被烟气中的02氧化为硫酸钙.硫酸钙可以作石膏板材的原料等.其化学原理是:CaCO3+SO2=CaSO3+CO2,2CaSOs4-O2^=2CaSO4,另一种方法是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使用,称为“钙基固硫〞.其化学原理为:SO2+CaO==CaSO3,△2CaSOs"l"O2=2CaSO4 0二、居室污染与治理1.居室空气中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污染物来源危害一氧化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的水平,从而使人体因缺氧而中毒苯涂料、填料、有机溶剂等可导致人们贫血、感染、皮下出血等,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甲醛涂料和胶黏剂导致人体嗅觉功能、肝脏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出现异常氢(放射黑以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使肺细胞受损2.预防居室空气污染的举措(1)讲窕厨房卫生,减少厨房污染.例如,安装和使用抽油烟机,炒菜时的油温不要过高,及时清理厨余垃圾等.(2)合理使用杀虫剂、消毒剂、清洁剂和化装品等.(3)家庭装修时要尽量简单,遵循经济实用和美观舒适的原那么.(4)装修后的房间不宜立即入住,应当通风一段时间,最好经过环保检测合格后再居住.(5)居室中适当绿化.一些花草能吸收有害物质,例如,铁树可以吸收苯,吊兰、芦荟等可以吸收甲醛等.(6)购置家具时要选择正规企业生产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家具等.知识点1S02的吸收【例题1】煤是一种常用的燃料,由于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煤进行加工,或将废气净化后再排放.(D如果废气中的SO?进入大气,发生化学反响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上图是对煤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常温脱硫处理的流程示意图,试写出废气脱硫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响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废气脱硫后,含量明显增加的成分是,它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4)检验脱硫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SO2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燃媒废气脱硫的过程中,CaSCh转化为CaSOj时通入空气,目的是补充O2, 使CaSO3充分地转化为CaSO4oSCh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已褪色的品红溶液又会恢复红色,这是SCh的特征性质, 可用于SO?的检脸.催化剂答案:(1)2SO24-O22sCh、SO3 + H2O=H2SO4. SO? + H N O=H2so3、2H2SO3+O2=2H2SO4⑵ S02+CaCO3=CaSO3+CO2、2CaSO3+O2=2CaSO4、CaSO4+2H2O=CaSO4-2H2O(3)CO2产生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暧,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影响(4)收集一定量的脱硫后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现象.假设品红溶液的颜色无变化,气体中不含SO?:假设品红溶液的颜色变浅或褪去,再给品红溶液加热又恢复至红色,那么气体中含有S02点拨:硫的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要掌握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和复原性, 用化学方法吸收它,尽可能减少大气污染.知识点2汽车尾气的治理【例题2】硝酸工业产生的尾气(NO、NO?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汽车尾气(含烧类、CO、SO2与NO等)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1)汽车以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在不断启动打火的过程中产生了CO、NO等有毒气体. 假设供氧缺乏,主要产生的污染物是 ________ :假设供氧充足,主要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________ .(2)简述CO、NO对人体产生的影响:.(3)谈一谈汽车尾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4)你能否应用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除去汽车尾气中氮的氧化物(NO、NO2)的理论方案?.(5)限制城市空气污染的方法有.A.开发氢能源B.使用电动车C.植树造林D.戴上呼吸而具解析:(1)当供氧缺乏时,烧(CHy)不完全燃烧,产生CO有毒气体;当供氧充足时,产生NO、NCh等有毒气体.(2)C0、N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难别离,使血液失去供氧水平,使人体中毒,同时NO在人体中含量不正常,可导致心脑血管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等疾病.(3)汽车尾气排放过多,可形成光化学烟雾而污染环境.可引起呼吸严重障碍,导致心肺衰羯.(4)根据尾气处理原那么,NO和NO?应转化为N2,必须选择复原剂,那就是氟的化合物氨,化学方程式是:催化剂6NO+4NH3 ^5N2+6H2O催化剂6NO2+8NH3 --------- -7N2+ 12Hg(5)限制城市污染源,预防汽车燃烧汽油,所以必须开发新的能源,如开发氢能源、使用电动车等,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答案:⑴CO NO、NO?等(2)使血液失去供氧水平,导致心脑血管病等(3)污染环境,可引起呼吸严重障碍,导致心肺衰竭(4)用氨除氮的氧化物(5)AB点拨:汽车以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供氧缺乏和供氧充足都会产生有毒气体.为了限制汽车尾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器,使CO与NO 反响,生成可参与大气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也可以开发新的能源,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知识点3室内空气污染【例题3】在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的城区和建筑群中,室内空气的污染有时比室外更严重.目前已发现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达300多种.(1)室内装修材料及家具挥发出来的甲醛是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甲醛易溶于水,常温下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当温度超过20 ℃时,挥发速度加大,根据甲醛的这些性质,下列做法错误的选项是 _______________ °A,入住前房间内保持一定温度并通风B.装修尽可能选择在温度较高的季节C.请环境监测部门检测室内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后入住D.紧闭门窗一段时间后入住(2)请写出除甲醛外的常见的两种室内空气污染物,(3)在入住装修过的新房之前,在房间内放置适量的吊兰、芦荟等植物有利于净化空气, 但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解析:(1)紧闭门窗,甲醒被封闭在室内,人入住后容易中毒.(2)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还有烹调和吸烟等产生的CO、CCh、NO、NO2、SO2和尼古丁等及各种建筑装饰材料挥发出来的除甲醛外的苯、甲苯及放射性元素氯等,可任写两种.(3)题干中突出字眼“晚上〞,应考虑植物呼吸作用吸收02,放出CCh.答案:⑴D(2)CO、苯、氨、CO2, NO、NO2、SO2、尼古丁等(任写两种)(3)在晚上无阳光时,植物主要是吸收02,呼出CO2点拨:建筑装饰材料中常含有HCHO, C6H°等有害气体,所以新装修的房子要通风一段时间才能居住.1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的是()oA.烹饪时产生的油烟B.二氧化碳含量过高造成的温室效应C.石材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D,劣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2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大功率、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X107 t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不能减弱的是().A.温室效应B.氮氧化物的排放C.白色污染D.酸雨3为了降低硫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一种方法是在含硫燃料如煤中参加生石灰,这种方法称为“钙基固硫〞,采用这种方法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固硫〞反响方程式为().①2CaO+2s 西四2CaS+O2 t②S+6曼③ CaO+SCh 独迪CaSCh@2CaSO3 4- Oz——2CaSO4A.①②B.③④C.①D. ®®4以下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0A,燃煤时参加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 ‘%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 pH在5.6〜70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5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的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上一个催化转化器,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反响,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燃类充分燃烧及SO2转化.(1)写出CO与NO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答案:1. B烹饪时产生的油烟,石材等装饰材料放出的放射性物质,黏合剂释放出的甲醛等,都是室内空气污染物.2.C火力发电厂主要是燃煤,会造成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引起温室效应;煤炭中除C、H、O外还含有S、N等元素,燃烧时产生硫、氮的氧化物造成污染.3.BCaO与产生的SO2反响生成CaSCh, CaSCh再被O2氧化为CaSO4.4.A燃煤时参加石灰石,高温分解为CaO, CaO可与SO?生成CaSCh,进一步氧化生成CaSCh,减少了废气中的SO2量,A正确:臭氧的含量超过IO"%就会损害人体健康,B 错:pH<5.6的降水才是酸雨,C错;机动车尾气可产生酸雨,但不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D错.催化剂5.答案:(1 )2CO + 2NO --------- N2+2CO2催化剂(2)2SO24-O2 增加了SO3、CO?等酸性气体的含量解析:CO和NO转化为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只能是N2和C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题述反响产生的CO?及SO?与02反响生成的S03都可以提升空气的酸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 秒钟敲打钢轨一次。
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
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河的宽度大约是()
A、170m
B、340m
C、510m
D、680m
2、如图所示,在B处有一观察者,他和山崖CD间的A处有一爆破点A。
当A 处发生爆炸,观察者看到爆炸闪光后经过1.5s听到了第一次爆炸声,又过了2s 后听到了第二次爆炸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 s,则()A.BD间距离为850m
B.AB间距离为255m
C.BD距离为1190m
D.AD间距离为680m
3、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
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
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A.铁管、水、空气
B.水、空气、铁管
C.空气、水、铁管
D.水、铁管、空气
4、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假设: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100m/s、17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1次B.2次C.3次D.4次
5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
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
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
6、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课时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 秒钟敲打钢轨一次。
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
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河的宽度大约是()
A、170m
B、340m
C、510m
D、680m
2、如图所示,在B处有一观察者,他和山崖CD间的A处有一爆破点A。
当A 处发生爆炸,观察者看到爆炸闪光后经过1.5s听到了第一次爆炸声,又过了2s 后听到了第二次爆炸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 s,则()A.BD间距离为850m
B.AB间距离为255m
C.BD距离为1190m
D.AD间距离为680m
3、在较长的一段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如果另一
个人耳朵贴在水管另一端能听到先后三次敲击声,
则传来这三次响声的介质依次是()
A.铁管、水、空气
B.水、空气、铁管
C.空气、水、铁管
D.水、铁管、空气
4、有一段长为18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1次B.2次C.3次D.4次
5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
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
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
6、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7、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空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甲同学能听到次敲击声,其中听到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8、在生物课中,老师讲过猫头鹰的两只耳朵是不对称的,一只耳朵比另一只耳朵低,当树下的动物发出声响时先到达下方的耳朵,再到达上方的耳朵,这样它就能够依靠这种不对称的耳朵在夜间捕猎食物。
猫头鹰是用来确定晚餐位置的。
9、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
10、要让人们真正能够在不管什么地方都能听音乐,我们还需要打破一项最终防线,这就是水下。
南威尔士布鲁奈尔大学的研究生山姆·詹姆斯革命性地发明了一种能够在水下听音的MP3,这种水下MP3随身听能够直接把音乐传到人的脑子里。
其实音乐是通过(填“骨传导”或“空气传导”)来传播的。
人们在欣赏交响乐的就是利用来辨别各种乐器在舞台上的不同位置,产生感的。
11、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声速变为0.1m/s,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答:
场景一:;
场景二:
12、人在空旷的山谷中唱歌能听到回声,若从发出声音到听见回声用了0.8s,则反射声音的山峰离唱歌的人有多远?7、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空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甲同学能听到次敲击声,其中听到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8、在生物课中,老师讲过猫头鹰的两只耳朵是不对称的,一只耳朵比另一只耳朵低,当树下的动物发出声响时先到达下方的耳朵,再到达上方的耳朵,这样它就能够依靠这种不对称的耳朵在夜间捕猎食物。
猫头鹰是用来确定晚餐位置的。
9、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
10、要让人们真正能够在不管什么地方都能听音乐,我们还需要打破一项最终防线,这就是水下。
南威尔士布鲁奈尔大学的研究生山姆·詹姆斯革命性地发明了一种能够在水下听音的MP3,这种水下MP3随身听能够直接把音乐传到人的脑子里。
其实音乐是通过(填“骨传导”或“空气传导”)来传播的。
人们在欣赏交响乐的就是利用来辨别各种乐器在舞台上的不同位置,产生感的。
11、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声速变为0.1m/s,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答:
场景一:;
场景二:
12、人在空旷的山谷中唱歌能听到回声,若从发出声音到听见回声用了0.8s,则反射声音的山峰离唱歌的人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