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思想史总结长表
读地理学思想史

读《地理学思想史》这几年来,从本科到读研,我一直在学习地理,人们对地理系的评价不断涌来,包括同学,老师和一些受地理系人原创说法影响的其他学科的人的人云亦云的所谓评论,这种以讹传讹的不负责任的说法及其传播曾一度让我很苦恼,其实这里边又有多少人能仔细研读过整个地理学发生、发展直到今天的学史著作。
我只是想看看地理学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象大家说的那样!由此,在书馆找到了这本已经是十分破旧的《地理学思想史》开始研读,读此书算作建构地理学学科认识的第一步。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学科的发展、延续:辩证法我这里所说的“辩证法”,是指源于黑格尔,经恩格斯后写入我们学校教材中的对历史(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解释过程的一种理论,是马克思的哲学被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或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的“辩证”之意。
黑格尔把辩证看作是一个概念由于它自己固有的矛盾双方冲突的结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采纳了黑格尔的定义,并应用于他们对社会和经济过程所作的解释中。
历史是一长串的思维。
黑格尔指出辩证法就是这一长串思维的规则。
他说,任何深入研究历史的人都会发现:每一种新思想通常都是以前人的旧思想为基础,而一旦有一种新思想被提出来,马上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和它抵触的思想,于是这两种对立的思想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但这种紧张状态又会因为有人提出另外一种融合了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
黑格尔把这个现象称为一种辩证过程。
”这三个知识的阶段为“正”、“反”、“合”,或“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他认为历史本身就展现了这种辨证模式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仅适用于历史。
当我们讨论事情时,我们也是以辩证的方式来思考。
我们会试看在别人所说的道理中找出缺失。
,黑格尔称此为‘否定的思考’可是当我们在一个道理中找到缺点时,我们也会把它的优点保存下来。
地理学思想史中的辩证法及我的认识:《地理学思想史》这本书在全息地展示地理学思想史的这样一个辩证的过程,十九世纪以前,地理学的发展无疑是十分缓慢的,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标志出现在1874年的德国——地理学作为一门由专业教师们讲授的高级课在大学设置,自此也开启了地理思想史的近代时期。
地理学思想史总结长表

地理学思想史总结长表地理学思想史总结长表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地理学主要以地图绘制和探险探索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地理学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以下是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长表:一、古代地理学思想:1. 中国古代:-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重要著作,系统记载了中国的山川、河流、湖泊等地理信息,成为古代地理学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
- 《水经注》:由郦道元根据《水经》所编写而成,记录了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水系,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古希腊:- 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主张认识世界和本性人生活的方式是通过感觉和经验,对于地理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 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他的著作《地理学指南》被认为是地理学的里程碑,对于地球的形状、地理坐标系统以及地球的分带等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
二、中世纪地理学思想:1. 伊斯兰世界:- 伊本·赫勒散:他的著作《地理之书》对于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认为通过观察和实地考察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世界。
2. 欧洲:- 佩托克:他是中世纪欧洲地图制作中的重要人物,他对于中国和东方文化的了解对于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近代地理学思想:1. 欧洲:- 荷兰人豪登:他是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提出了“地理学即为各种学问的母体”的概念,强调地理学与其他科学的联系。
- 法国地理学家朱诺:他的著作《地理学论》是地理学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提出了地貌进化学说和区域发展理论。
2. 美国:- 埃尔伯特·亨廷顿:他的著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构》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是地理因素的结果。
- 考尔哈斯:他提出了“心理地理学”理论,认为地理环境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四、现代地理学思想:1. 量子地理学:量子地理学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应用于地理学中,通过量子力学理论解释和分析地理现象。
地理学思想史(赫特纳)

➢观察的方法 ➢概念思维 ➢提问的方法 ➢地图等直观教具方法 ➢其他一些辅助方法(野外观察、图书馆、个人自修)
关于地理教师:
➢地理教师必须掌握地理学 ➢丰富多彩的地理课程讲授
(三)、主要思想
3 地理学方法论
关于地理学方法论,主张地理学既要进行描述,又要寻 求规律。但由于他的前两个看法决定了地理学的方法论,只 能是偏重于描述。
谢谢!
赫特纳
Hettner,Alfred
(一)、生活背景
赫特纳(Hettner,Alfred ,1859~ 1941),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 区域学派奠基人。生于德累斯顿,卒于 海德尔堡。哈雷大学博士。1882~ 1890年先后两次去南美洲旅行考察。 曾任海德尔堡大学教授。到过俄国、北 非和亚洲等地旅行。赫特纳强调地理学 的区域特性。他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时代背景之下,继承发展了李希霍芬的 的地理思想,与地理学家彭克,奥拖· 施吕特尔为同一时代人物。
(三)、主要思想
1 区域地理思想
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是有局部差异的地球,即不同等 级、不同特征的区域。从区域开始,在归纳的基础上对 区域单元进行对比,以实现对地球表面的研究。
他是“统一地理学”的主要倡导者,并形成了传统 的区域研究纲要,即从地理位置开始,依次为地质、地 表形态、气候、植被、自然资源、定居过程、人口分布 、经济方式、交通和政治区分,构成一种因果的顺序。 这便成为后来区域地理学的原始规范,近代地理学一直 将其视为法典。
(三)、主要贡献
3 出版《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
分别叙述了地理学的历史,地理学的性质、任务,地理 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概念和思想的构成,地理学的特殊手 段地图和图片,地理学的文字表述,地理学教育。
地理学思想史人物总结

阿尔布雷希特·彭克
1858-1945
德国
近代地理学奠基人、自然科学家、地理学家、地质学家
1.创立了气候地貌学、第四纪冰川地层学2.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考察时,他证实了第四纪冰期,著有《冰川时期的阿尔卑斯山》一书,这一发现奠定了第四纪学基本理论框架3.著有《地球表面形态学》一书,在气候分类学、区域生态学、政治地理学等方面也做出了不少贡献。
威廉·莫里斯·戴维斯
1850-1934
美国
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地貌学家以及气象学家,常被称为“美国地理学之父”
应用发生学观点研究地貌的发生与发展,通过对科罗拉多大峡谷、阿巴拉契亚山地、大西洋沿海平原河谷发育等研究,创立“地理轮迴”(Geographical cycle)学说,也称“地貌轮迴”(Geomorphic cycle)学说。
勒内·笛卡尔
1596-1650
法国
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神学家
笛卡尔把他的机械论观点应用到天体,发展了宇宙演化论,形成了他关于宇宙发生与构造的学说。他认为,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而不只是从已有的形态来观察,对事物更易于理解。他创立了漩涡说。他认为太阳的周围有巨大的漩涡,恒星。他认为天体的运动来源于惯性和某种宇宙物质旋涡对天体的压力,在各种大小不同的旋涡的中心必有某一天体,以这种假说来解释天体间的相互作用。笛卡尔的太阳起源的以太旋涡模型第一次依靠力学而不是神学,解释了天体、太阳、行星、卫星、彗星等的形成过程,比康德的星云说早一个世纪,是17世纪中最有权威的宇宙论。
《地理学思想史》[美]普詹姆斯杰马丁著读后感
![《地理学思想史》[美]普詹姆斯杰马丁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cdba32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6.png)
《地理学思想史》[美]普詹姆斯杰马丁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地理学思想史》[美]普詹姆斯杰马丁著读后感《地理学思想史》是一部关于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著作,作者是美国地理学家普詹姆斯杰马丁。
这本书详细地阐述了地理学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通过对不同时期地理学思想的梳理,展现了地理学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书中,普詹姆斯杰马丁首先回顾了地理学的起源,古希腊时期的地理学家们,如赫卡泰俄斯、埃拉托色尼等,他们对地理学的贡献。
这些地理学家们不仅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貌、气候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还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们的研究为后来的地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书中接着讲述了地理学在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现代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地理学逐渐从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转变为一门注重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学科。
尤其是在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如探险、测量、遥感等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使得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日益丰富。
在书中,普詹姆斯杰马丁还重点分析了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哲学、历史、经济学、社会学等。
他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地理学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其他学科的滋养,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阅读这本书,我对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地理学不仅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更是一门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
正如书中所说:“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的关系的学科,它关注人在地球上的分布、移动和适应,以及人与地的相互影响。
”第二篇范文:《地理学思想史》[美]普詹姆斯杰马丁著读后感——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审视《地理学思想史》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地理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地位。
地理学思想史总结长表

近代地理学奠基人
1.确立了地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2.总结出自然地理学 和方志学研究的一般原理,认为地理学就是揭示各种自然 现象的一般 规律和内在联系;并认为自然界是永恒运动 的,若认识它的现在必须了解它的过去3.探讨了地形、气 候与植物的关系,他论述了植物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 律,创立了植物地理学4.制成了世界第一幅平均等温线图 ,注意到了海陆分布所造成的等温线 与纬度的差异,创立 了大陆性的概念他绘制了洋流图,首次发现了秘鲁寒流, 观察和记述了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现象5.洪堡从直接观察 事实出发,运用比较法,揭示了自然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从而对僵化的自然观在自然地理方面打开了缺口,创立了 自然地理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又是科学未来的开拓 者,是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最早的记述性著作 描述
希罗多德
古希腊
古代区域描述学者,人种 学始祖
首次总结并评述已有地理记述
公元前 柏拉图
10世纪
前后至
公元3世 亚里士多
纪
德
埃拉托色 尼
古希腊 古希腊 古希腊
1.创“地球中心说”2.主张一切可能观察到的事物都是从 用演绎法来推理的大师 完美的客体退化下来的,对称是完美的属性,地球是用最
郑和 明朝
徐霞客
中国 中国
近代地理学
洪堡
德国
七次下西洋 《徐霞客游记》
最后一次航行制作的《郑和航海图》是以南京为起点最远 到达非洲东岸的蒙巴萨,图中收入500多个地名,在当时的 世界上称得上首屈一指了
1.把实地考察方法放在首要地位2.确定岩溶地形的类型和 名称3.指出岩熔地形发育的地区性差异4.对岩溶地形成因 进行了分析5.指出河床比降与流速的关系6.考察记述了火 山、植物与地形的关系
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总结《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是一本系统介绍地理学发展历程和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
作者通过梳理和分析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总结出地理学的发展脉络,揭示出地理学思想的发展演变。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介绍了古代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各个阶段的地理学思想。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包括古希腊地理学的起源及其代表人物。
其中,作者提到了古希腊的高风亮节,带动了早期的希腊地理学的发展。
此外,笔者还介绍了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这本书对地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二章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地理学思想的发展。
这一时期,地理学逐渐从神秘到科学,从探索到知识积累。
笔者从地图制图、探险以及科学革命的角度,概括了文艺复兴时期地理学的特点和贡献。
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笔者从自然地理学的起源、地理误差的概念以及地理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植物生态学等,以及这些研究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介绍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笔者强调了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认为地理学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的,也包括了人文方面。
本章还介绍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以及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
第七章到第九章分别介绍了区域地理学的发展。
作者介绍了区域地理性质和区域地理研究方法,并列举了一些区域地理研究的案例。
同时,本书还特别关注了亚洲和非洲两个大洲的区域地理学。
最后一章则是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和展望。
笔者认为地理学正日益重视地理空间的概念,并将地理思维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此外,作者还对当前热门话题进行了展望,包括全球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等。
总的来说,《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作者通过梳理地理学的发展脉络,系统阐述了地理学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书还以批判性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地理学思想的机会。
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

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地理学思想史概述地理学思想史是研究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其中涌现的重要思想流派和学说的学科。
地理学思想史涉及对地球表面与特征的观察和解释,以及对地理现象背后原因和关系的探究。
本文将对地理学思想史进行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对地球和周围环境的认知。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进行地理观察和理性思考。
西方古希腊的地理学思想影响深远。
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阿那克西曼德等人的思想为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观点,而赫拉克利特则关注地球的物质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对立,这为后来人们对大陆漂移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在18世纪和19世纪,地理学思想经历了重要的变革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地理观察和研究。
德国地理学家荷尔德林开始将地理学定义为“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并将其划分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
其他重要的地理学家包括德国地质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英国地理学家弗兰西斯·盖尔。
亚历山大·冯·洪堡在其著作《自然景观的画像》中,强调地理学应该是综合性和综合研究的学科。
他提出了地理景观形成的理论,并辩称地质、气候和植被等因素对地貌的塑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弗兰西斯·盖尔则提出了地理决定论,认为环境和地理条件决定了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结构。
20世纪初,地理学思想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诸多地理学家将其研究集中在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上。
一方面,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策尔对地形表达进行了系统化和科学化。
他创立了现代地貌学,并提出了地貌周期和地貌类型的观点。
另一方面,波兰地理学家爱德华·斯廷格勒提出了环境决定论,主张环境条件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地理学家伊萨卡·鲁比斯微超等人开始利用空间分析和定量方法进行地理研究,从而推动了现代地理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在地形起源理论上,15 世纪—18 世纪欧洲掀起了均变说和灾变说的争论。
4.1786 年法国学者比阿特提出“均衡河谷”的学说,至今在地貌学上仍有意义。
5.1752 年法国地理学家比歇把地球陆地用绵长的山脉分成众多大的流域,并以此概念闻名于世,至今流域仍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自然区划、农业区划的重要依据。
北魏
<水经注>
郦道元
1.郦道元(466—527 年),继承了古代学者对水重视的传统,认为水流是“万物无所不润”的客体,决心为《水经》作注,他补充增加到1252 条河流,全书达20 余万字,长达40 卷,是我国当时对陆地水文知识的一次大综合。
2.他本着“因水而证地”的精神,以河流为线索对流经的山、湖和注入的海洋进行连贯记述,对河流变迁进行了考证,并对时前的黄河三次改道都作了考证,对水系区的水汛、泥沙、岩溶、季节变化也都详加分析考证,遗憾的是郦道元在某些河源(如黄河)仍然承袭了传统的错误观点。
亚里斯多德
1.与帕拉图相反,采用归纳法观察分析。
2.他认为,可居住性是对赤道距离的函数,即离赤道越近越炎热得难以居住。
3.在地里大发现之前,其思想一直影响地理学界。
地球周长测定
埃拉托色尼
1.公元前273-前192年,地理学之父,首先使用“地理学”一词,“地理”即“地球描述”之意。
2.以相当精确地测定地球的周长而闻名于地理学史。
<西域记>
班超
1.班超(32—102 年),公元76 年到102 年,出使西域,一生著成《西域记》一书,至今仍为研究西域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汉书·地理志>
班固
1.班固(公元32- 92年)著的《汉书·地理志》,为地理学著作开创了一种新的体制,即疆域地理志,对后世沿革地理的蓬勃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也阻碍了自然地理的进步。
地理学思想史总结表
古代地理学之西方地理学的发展
年代
事件
人物
地理学思想和成就
备注
上古时期
公元前10世纪前后至公元3世纪
<荷马史诗>
荷马
1.公元前13-前12世纪关于地理的最早描述。
2.《伊利亚特》记述了前1280-前1180年间特洛伊城战役的情节。
3.《奥德赛》记述了奥德赛在特洛伊城沦陷后返乡途中的经历。
3.自此以后,有了新大陆的繁荣和进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地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瓦斯科·达·伽马
1.瓦斯科·达·伽马(1469—1524 年),1497年,他率葡萄牙船队,避开了强大的本哥拉洋流和赤道以南沿岸的顶头风,在大西洋绕了一个大圈子,然后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向北航行,经莫桑比克,穿过印度洋到达了印度,从而发现了这一苏伊士运河开通前欧洲人去亚洲的唯一航道。
8.1728年法国卡西尼和荷兰的尼古拉·克鲁奎,采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
引起了地理科学界新的思考,使地理学有可能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从以前的个别的零碎的现象解释发展到全球性的科学的理论思维。
古代地理学之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
公元前2世纪-公元15世纪
地位
1.中华民族享受着极高的生活水平,超过地球上任何民族。
3.规定了亚里斯多德所划分的五个气候带纬度的数字界限(热带48°,寒带从极地向两边各延24°,温带各42°。)
4.把世界分为欧洲、亚洲和利比亚三个主要地区。
<地理指南>
托勒密
1.公元2世纪,著成世界第一部地名词典《地理指南》,错误较多。
2.他认为地球是一个位于中心保持不动的球体,而天体则环绕着它旋转,这一“地心说”思想统治了长达十几个世纪。
伽利略
1.1623 年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性,1632 年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一书,轰动了整个欧洲知识界。
牛顿
1.1689 年又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从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历经了一个半世纪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以及整个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自然科学从此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了
秦汉时期
1.秦汉以后我国较长时间形成了繁荣统一的大国,为地理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地理知识丰富、地理典籍、书籍数量和地理实践方面在世界上都居领先的地位。
2.虽然我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也受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影响,但主体的还是“君权神授”的儒家思想,基本上是人治社会,比起15 世纪以前欧洲的“神治的社会”思想,学术环境要宽松得多,地理科学同其他领域一样在世界舞台上还是佼佼者。但是也应看到与诸子百家时代比起来学术思想仍受到一定束缚。
4.两部史诗相差近百年,作者名字都为荷马,无从考证是否同一人。
地圆说
毕达哥拉斯
1.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制定了天体圆周运动的数学法则。
帕拉图
1.公元前428-348年,帕拉图创“地球中心说”,演绎推理大师。
2.主张地球上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拙劣的摹象,一切观察到的事物都是从完美的客体退化下来的,或处于退化过程中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哥白尼的日心说
1.波兰学者哥白尼(Copernicus1473—1543 年),在地理大发现不久的1497—1529 年间对行星、月球和恒星运动进行了多次观察,1543 年发表了名著《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太阳中心学说。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历经了一个半世纪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以及整个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
3.“导山”部分记述山岳,“导水”部分专写河流,“水功”记述大禹治水的功绩,“五服”部分以都城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候、绥、要、荒等五服,从整体区域角度记述政治和社会生活。
春秋战国
<管子>
1.“地图篇”、“地员篇”、“度地篇”等是关于地图的篇章,关于土壤、生物、水文诸地理因素的关系,论述得很有深度,有“或高或下,各有草土”之说,称得上是对土壤、生物空间地理规律的最早认识。
马可波罗行记
马可波罗
1.马可·波罗(1254—1323年),威尼斯人,1292 年在元朝大汗船队护送下,经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到波斯湾,再经陆路返回欧洲。
2.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哥伦布时代。
契斯的威廉
1. 契斯的威廉(?—1150 年)提出关于大气下层受热上升冷却成云的思想。
近古时代
15-18世纪
<理想世界论>
3.1441年亨利王子的航队向南航行很远,找到了黄金,俘获了奴隶,轰动了欧洲。热衷航海冒险的时代在欧洲开始了
哥伦布
1. Columbus1451—1506 年,哥伦布于1492 年8 月3 日黎明前率三艘帆船出发,在大西洋上克服种种困难,于10 月12 日登上了巴哈马群岛,发现了新世界的土地。
2.此后十年,哥伦布四次西渡,发现了南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一些岛屿,但他至死还认为自己到的是亚洲的南洋群岛,所以把加勒比海岛屿叫西印度群岛。
备注
春秋战国
1.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是我国古代学术史上最为活跃的时期。
2.我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见于《周易·系辞》中,有“仰天以观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之句。其“地理”即指地球表面之意。
<山经>
《山海经》的一部分
1.是《山海经》一书中写作时间最早和地理价值最大的部分。《山海经》是由《山经》、《海经》和《大荒经》组成,《海经》和《大荒经》是后人增补的。
皮埃尔·戴利
1.15世纪,引证了许多报道对托勒密的“灼热的热带不可居住”、“有一个封闭印度洋”之说提出怀疑,对哥伦布等地理大发现时代的航海者产生了重大影响。
地理大发现
葡萄牙亨利王子
1.1418 年亨利王子在葡萄牙拉古什港的圣文森特角创设了世界第一个地理研究院。
2.1418 年第一次试航很快返航,后来克服对赤道的恐惧,经过反复努力,在1433 年航行到北纬26°7′以南的博哈多尔角。
<史记>
司马迁
1.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6 年)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地理学家。
2.其巨著《史记》堪称一部历史和地理的百科全书,其中的《货值列传》称得上是我国最早的完整的经济地理记述。
3.另有《律书》、《河渠书》等气候、水文方面的自然地理专门记述,以及《大宛列传》、《秦本记》等外国地理和国内区域地理记述,在人物列传和其他部分也都广泛地记述了地理知识。
出使西域
张骞
1.公元前138 年以后,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二次出使西域
2.张骞之行丰富了中国人民和当时西域各国人民的地理知识,扩大了中国人民的地理视野,直至罗马的东徼、印度的北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此以后双方使者商人往来不绝,张骞西域之行的意义不局限于其本身,而且对地理学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2.中国的佛教徒“发现”欧洲和印度大大早于基督教旅行者来到东方的时间。
3.公元前2 世纪到公元5 世纪之间,中国文化“在把自然知识应用到有益目的上是世界上最有效的。
4.中国地理学的研究同其他学术领域一样,在那时已有长足的进步,超过欧洲所知道的任何东西。
缺点:受中国儒教文化“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支配
思想
2.全书2.1 万多字,承袭了自古以来所积累的地理知识。它记述了400多座山,先按南、西、北、东、中五区,每区分若干山系,每个山系又连接许多山岳。
3.记述以山岳为纲,综合记述了水、动植物、矿产、特产、神话传说等,其中还提到了潮汐和月亮的关系。其记述的范围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外的广大地区。
虽然《山经》中不免有失实和错误之处,但任堪称是一部有价值的地理著述。
6.1682—1725 年俄国彼得大帝组织探险队,并于17 世纪末完成俄国欧洲部分南部的测量绘图工作,1758 年伟大博物学家罗蒙诺索夫创立了俄国科学院地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