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版《红楼梦》的造型差别

合集下载

论影视文化在新旧《红楼梦》差异中的体现

论影视文化在新旧《红楼梦》差异中的体现

随着新版《红楼梦》的播出,全国掀起了一阵评说红楼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琢磨起这两百多年前的小说,并且不亦乐乎地评论甚至是争论这部伟大的作品,而其最直接的争论来源就是经典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与现代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种种差别。

就这两个版本的《红楼梦》,我想从给我印象最深的两点来经行比较,它们分别是气氛表现和人物造型。

一:关于《红楼梦》的气氛表现先谈谈离咱们最近的版本。

很早就听说新版《红楼梦》开拍,然而我却从未对它产生过什么憧憬。

因为我觉得这翻拍老样的成功例子并不多,加上现代人喜欢表现个性而无法不去删除原本自然而真实的一些东西,这往往会让人难以接受。

第一次听见对新版的评论是在一门电影课上,那老师说新版《红楼梦》就像是一部恐怖片,听到这里我很纳闷,《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确是有不小差别的,怎么拍出来会有近似效果?带着好奇我踏上寻新《红楼梦》的道路。

首先,电视剧开篇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幅烟雾缭绕的诗意、飘渺的山水画卷。

新版详细讲述了通灵宝玉的由来,并把仙境和仙人描绘的有声有色,甚有太虚幻境的感觉,这些都使我想到了《西游记》和《新宝莲灯》,但从技术层面上说,新《红楼梦》比它们做得好。

其次,在观看新《红楼梦》的过程中,我总是不能从一个神话故事的感觉中摆脱出来,甚至觉得诡异,我想,这种感觉就是和电影课上老师陈述的是同一个缘由。

第一,新版的拍摄手法很特别,在没有台词的过场部分,导演往往用一种快进的镜头带过,然后突然停在主要场景上。

在我看来,这种手法很现代,一般是用在电影里的镜头语言,在一些时候对剧情发展有几分填色,有时候还用来节约时间,将它用在电视剧中很新颖,但我认为新《红楼梦》中它通篇的痕迹失去了其出现的作用,反而让人觉得有些矫揉造作,而且确有诡异的感觉。

第二,新版的音乐还是承袭了舒缓节奏,也在隐隐寻找着一丝细细哀愁。

但是,剧中经常插入没有歌词的昆曲配乐,用乐器突然而断断续续地奏响,有一种戏曲配乐般用来烘托气氛的感觉,忽隐忽现,这种手法和电影配音手法也很像。

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比评论

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比评论

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评论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评论 中国古典四⼤名著之⾸,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说,下⾯是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评论,⼤家⼀起来看看! 新版红楼梦与旧版红楼梦对⽐评论 2010年7⽉,规模宏⼤的新版《红楼梦》在迅速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争议之声也纷⾄沓来。

有留在⼈们⼼中的“经典”旧《红楼梦》作对⽐,新《红楼梦》⾃然⽽然遭遇了众多指责,但是⽆论如何,新旧《红楼梦》相差了23年时间,两部电视剧⾝上有着两个不同时代的鲜明的审美烙印。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间,“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进千家万户,成为⽼百姓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2010年7⽉,同样规模宏⼤的新版《红楼梦》亮相⼭东电视台影视频道及国内多个地⾯电视频道,在迅速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争议之声也纷⾄沓来。

有留在⼈们⼼中的“经典”旧《红楼梦》作对⽐,新《红楼梦》⾃然⽽然遭遇了众多指责,但是⽆论如何,新旧《红楼梦》相差了23年时间,两部电视剧⾝上有着两个不同时代的鲜明的审美烙印。

总体⽽⾔,旧《红楼梦》有着更为浓厚的古典情怀;新《红楼梦》则是娱乐资本运作的⼀个结果,烙上了艳俗、热闹的消费时代审美特征。

关于故事结局 旧《红楼梦》:宝⽟沦为乞丐,结局很悲剧 新《红楼梦》:宝⽟⾼中,结局成喜剧 在新版⼤结局中,宝⽟和贾兰去考科举是贾府的⼀桩⼤事。

⽽这也直接减缓了贾府分崩离析的速度——— 成绩出来后,宝⽟中了第七名,贾兰也考了第137名。

皇上⼤悦,⼤赦荣府,贾珍、贾政能够继续世袭官位,⽽所抄贾府家产也全部偿还。

在旧版中,宝⽟沦为乞丐后,中秋夜提着⼀只花灯⾛在桥上,没想被⼀队官府⼈马推倒在地,灯碎了(连这点最后的念想也没了)。

这时湖上漂过来⼀只吹吹打打的花船,在船头焚⾹祭⽉的浓艳歌伎正是史湘云。

有红学家认为,宝⽟是绝不可能考取功名的.,因为他与封建制度格格不⼊。

同时,皇帝也不可能对贾府⼤赦,因为曹雪芹的⽗亲当时被皇帝放了,但并没有将家产归还,从这点来看,《红楼梦》中贾府也不可能得到⼤赦。

新、老版《红楼梦》影评概述

新、老版《红楼梦》影评概述

粗评影视“新、老”两版《红楼梦》或许用“粗评”两个字有些妄自尊大,以我的能力最多以一个低级的观看者发表所谓的言论罢了。

还望诸位不要太在意个别言辞。

还记得儿时抽屉里珍藏的通读版《红楼梦》,没翻动几页,搬家时就无故失踪了,现在想来真是可惜。

上大学时正是新版《红楼梦》上映,怀着儿时的遗憾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把新版通看一遍。

时隔一年,新版的记忆还较为清晰地锁定在脑海里。

之后看过网上很多对新版的评价,褒贬不一,花费1.18亿的作品为何被众人指指点点,原因于老版在人们心中不动摇的传神人物形象。

而我在此之前对于老版和任何相关的评论都没看,很单纯的看完了新版《红楼梦》。

时隔一年,当看过了张爱玲的《红楼梦魇》,看过了刘心武对于《红楼梦》的深入剖析之后,或许才能够称得上对《红楼梦》有那么一点点的了解。

叫我去读戚本、甲戌本这个不太现实。

毕竟我不是专业的评论员,更重要的是以我的修为,根本不能触及红学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

作为业余选手只能凭借一种情趣爱好了解几分罢了。

今天写这个仅仅只是个人的一些感想,不掺加任何权威性的东西,如有诸多纰漏还望各位观众指出,大家共同讨论。

每看完一次《红楼梦》心中总会产生些许感慨。

感慨史湘云之前“醉卧芍药”的少年快乐到后来落魄沦为歌妓,感慨“海棠诗社”时大家的豆蔻年华。

可惜后来探春“日边红杏倚云载”之后的远嫁。

金钏的冤死,晴雯的悲惨下场,黛玉死了,凤姐死了,老太太死了,太太死了,探春远嫁了…...一个世家的荣盛衰败,是何等的凄惨,悲凉。

元春省亲时大观园的宏大闹腾到后来满门抄家,大观园里蛛网满布的疮痍。

不过只看影视作品太过片面,多少掺杂了导演、演员的主观意向在里面,所以我之前提到过对于这个影视作品的欣赏只能是“个人感受”。

老版总共36集,新版共50集,从集数上来说新版的内容较为充实,细节更加详细。

而87版对于书中的内容有些删减。

比如看《挪威的森林》这部电影一样,如果你之前没看过村上春树的这部书,对于电影感觉就不连贯,总觉得场景衔接不流畅,主旨拿捏不准。

《红楼梦》个版本介绍

《红楼梦》个版本介绍

《红楼梦》各个版本介绍一、先说电视剧《红楼梦》《红楼梦》版本是《红楼梦》流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分抄本和刻本两部分。

2010新版连续剧《红楼梦》,可以说是按照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一百二十回普及本拍摄的,以刻本的程甲本为蓝本。

电视剧《红楼梦》李少红2010新版与1987年王扶林导演执导的老版《红楼梦》在故事情节上相比,其最大的差别正是在八十回以后,在拍摄手法上新旧都有特色,不能一家之言,而应该理解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老版《红楼梦》八十回后的情节是按照红学探佚成果拍摄的,故事剧情是很多抄本的集合,不仅前八十回如此,后四十回也一样是依据当时的主流红学研究成果,并无实际文字为证。

新版《红楼梦》是按照刻本的程甲本为蓝本,故事情节基本遵循原本。

而真实的原著究竟如何,各个时期的红学大家都在争论,而且也将终无定论,本人认为恐怕只有曹雪芹本人才知道了。

尽管今天仍有人不喜欢程、高的后四十回,但是,止于八十回的《红楼梦》毕竟是不完整的,程、高在曹雪芹身后不久,以接近同时代人的观察角度、思想方法、语言习惯,甚至可能还是在曹雪芹部分残稿的基础上,推出了完整版的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并开《红楼梦》刻本印刷的先河,成为二百余年间一切刻本的源头,后世的刻本,包括白文本和评点本,如东观阁本、本衙藏本、藤花榭本、善因楼本、三让堂本、纬文堂本、文元堂本、妙复轩本、增评补图石头记等,都是程、高本的翻刻本。

程甲本的问世,是《红楼梦》广泛流传的开始,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怎么评价程、高的功绩都不过分。

较之其后数十种《红楼梦》的续书,程甲本的成就有目共睹。

所以新版红楼梦采用程甲本为蓝本,道理就在于此。

当然对于红学研究学者来说,电视剧就是电视剧,看的是剧本,不是历史纪录片,而剧本当然不可能等同于原著或史学正典。

一般的读者所读的也就是《红楼梦》的普及版了。

普及版五花八门,略介绍几个:1.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研究所校注出版的《红楼梦》,此本以石头记庚辰本为底本,参校各脂本,由于选取底本最为精良,并由冯其庸等红学大家主编,使此校本的文本质量颇为可观。

新旧红楼梦对比的信息

新旧红楼梦对比的信息

新旧《红楼梦》对比的一些资料针对新版《红楼梦》中宝黛钗爱情戏份的处理,以及被网友恶搞为《青楼梦》等行为,王冉冉表示,这是李少红对曹雪芹笔下《红楼梦》所表达的“情文化”的理解不到位。

“这个情并不仅仅局限在爱情上。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情文化是非常发达的,儒、释、道三家都有关于情文化的教化,冯梦龙将之称为情教。

缺乏了曹雪芹笔下蕴涵的人文高度,在处理情文化时,电视手段本该充分发挥深入浅出的特长来展示通俗化,但是却被简单处理得庸俗化甚至鄙俗化。

”于新版《红楼梦》的画面镜头,基本评论为“《红楼梦》亦真亦幻,情景氛围的营造十分重要。

导演李少红在这方面显然没少下功夫,色调梦幻,镜头虚实交替,很有梦幻的感相比87版《红楼梦》,新版《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则少了很多,人们在看了之后,只是知道《红楼梦》是这么一回事,讲了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并没有太多的想法。

而87版《红楼梦》则是传达了相当多的思想内涵。

而且由于当时的社会思想处于相对保守状态,所以87版《红楼梦》更加突出了政治性,而且将宝黛爱情悲剧归罪于当时的政治背景。

另外87版《红楼梦》在传达《红楼梦》本身思想内容时,做到了全面覆盖。

若从电视剧本身来讲,87版红楼梦由于先入为主的原因,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

而且87版《红楼梦》的演员,说实话,确实演的很到位。

不过说句实在话,87版《红楼梦》必须得在很了解《红楼梦》的基础上才能看懂。

相反,新版《红楼梦》则由于太过华丽,且演员稚嫩,思想内涵浅薄,饱受人们诟病。

不过,你要是初读《红楼梦》,想了解《红楼梦》,新版《红楼梦》则是不错的选择,而且新版《红楼梦》能受到大多数90后年轻人的认可,这也许是社会发展的程度不一样吧!、选角优不得不承认,在众多版本中,87在角色的选择上是最接近原著的。

无论是欧阳的宝玉、张莉的宝钗、邓婕的凤姐,还是其它夫人小姐,甚至是小丫环,选得都非常好。

至于晓旭的黛玉,有褒有贬,个人认为晓旭的黛玉气质、神态、身段是非常有林妹妹的感觉的,外形上的确称不上惊艳,单论外貌不如陶慧敏漂亮,但她的整体感觉还是非常符合的。

新旧版《红楼梦》的造型差别

新旧版《红楼梦》的造型差别
一、气氛表現 二、人物造型 三、剧中角色
新版:
开篇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幅烟雾缭绕的诗意、飘渺的山 水画卷。新版详细讲述了通灵宝玉的由来,并把仙境 和仙人描绘的有声有色,甚有太虚幻境的感觉。
拍摄手法新颖特别,增添了现代感。
新版的音乐还是承袭了舒缓节奏,也在隐隐寻找着一 丝细细哀愁。
剧中经常插入没有歌词的昆曲配乐,用乐器突然而断 断续续地奏响,有一种戏曲配乐般用来烘托气氛的感 觉,忽隐忽现,这种手法和电影配音手法也很像。
黛玉是典型的姑苏小家碧玉妆略薄,显得 伶俐些。罥烟眉、含嗔眸。刚进贾府时, 穿戴也略显素净。
旧:孤高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孤傲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特征,看似很容 易表现的姿态,在老版黛玉那里就是凌风傲雪。 新:在新黛玉这里就变成了呆若木鸡。
看凤姐用的手炉,应是掐丝的珐琅彩吧,凤姐的手上珠光宝气,看那夹袄 上闪闪的镶边 ,贵族的华丽从细节上看得到。 王熙凤招待刘姥姥那会儿,贾蓉过来借外域进贡的玻璃屏风。凤姐且只管 言语调笑。紫貂昭君套,桃红洒花袄,艳光粉脂。
太虚幻境
旧版:
•拍摄手法上很朴实,放更多注意在叙事上。 它的场景以写实的白天为主, 而新版的白天场景总有些雾霭蒙蒙,要不就是灰 调的背景,使空间显得很大很空灵,也很精致, 这是两者之间不同。
•另外,旧版人物对话时配乐少了很多,只是在 人物情绪起伏大及故事转折的地方插入音乐,为 的是烘托气氛,感染观众。
那种娇艳,风骚,严厉,大气,要强,多么生动活泼地潋滟在银屏 上。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
对于新旧红楼梦,每个人都在心 中留有不同的位置。
通过对新旧《红楼梦》气氛表现 及人物造型的比照,我们可以明 显地感觉到二者在尊重原著方面 都极力做好,差别之处就是二者 的表现方式。

新旧红楼梦对比

新旧红楼梦对比

老版:忠实于曹雪芹前80回伏笔 新版:尊重高鹗的原著 【旧版】老版《红楼梦》共36集,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后7集 不用高鹗续作,而是根据前80回的,结合多年红学研究成果,重新结构 这个悲剧故事的结局。当时电视剧播出后,招致不少争议,认为后面7集 篇幅显少,有人说“除了探春远嫁写得比较充分之外,其他的就像看幻 灯片”。 【新版】新版《红楼梦》故事以通行的120回的《红楼梦》为蓝本,后面 40回的改编尊重高鹗的原著,贾宝玉结婚时的“调包计”、林黛玉之死 等都将做比较完整和充分的交代。此外,对于旧版把贾宝玉改编成乞丐 的处理,在新版里将尊重原著,是贾宝玉出家披着大红毡子在雪地遥拜 贾政的画面。 幕后培训PK
旧版红楼梦简介
姑苏城仁清巷内的葫芦庙住着一名叫贾雨村的穷书生,他受乡宦甄士 隐的资助,上京赴考,中了进士,做了官。只因他贪赃枉法,不上一 年就被革了官职。他来到扬州,做了巡盐御史林如海的幕客,教林女 黛玉念书。过了一年,林如海的妻子去世,林黛玉由贾雨村护送,到 了京都荣国府。贾雨村因此得到黛玉舅父贾政的帮助,不上两月,便 复职选任金陵应天府,从此,官运亨通。 京都贾家是显赫的贵族,有 荣国府、宁国府两座府邸。黛玉住进荣国府后,外祖母贾母疼爱她, 与表兄贾宝玉相处得也十分亲密,晚上住在一起,白天也一道玩耍, 过后不久,从金陵来了一封信,说黛玉舅母王夫人的同胞妹妹薛姨妈 的儿子打死了人,应天府正在审理。但没过几天,薛姨妈却带着儿子 和女儿薛宝钗进了荣国府。原来应天府知府是贾雨村,他见薛家是皇 商,又与贾府有亲,便徇私枉法,不再追究凶手。 薛宝钗比贾宝玉年 长一些,有一只能同宝玉的通灵玉配对的金锁。她到贾府后处处随分 从时,不像黛玉孤僻自傲,所以很快就得到了贾府上下的喜欢。黛玉 对此很苦恼,常与宝玉发生口角,暗中伤心落泪。

新旧红楼梦对比

新旧红楼梦对比
【新版】剧组将培训地点选择在了北京郊区的某五星级高档商务度假 酒店。酒店外部结构完全是欧洲城堡的翻版,周边配套的罗马柱回廊、 雕塑、喷泉以及人工湖一应俱全。首批参加培训的候选演员中,以初 选通过的26名“红楼”选秀选手为主,随后,经过遴选的其他演员还 将分批次参加封闭培训。候选演员们都住在该城堡酒店的地下一层,
来赏赐众姐妹的礼物,独独宝玉、宝钗的礼物相同。黛玉见此,很不高兴 地说:“我没福气接受这礼物,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啦玉的,我们不过是 草木人儿罢了。”
宝玉一听,申辩说:“我心里除了老太太、父亲、母亲,第四个就是你 了。”黛玉说:“你心里有妹妹,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过了两 天,宝玉和黛玉又发生口角,急得宝玉取了通灵玉来乱砸,黛玉也气得呕 吐不止。直到第二天,宝玉去向黛玉陪了礼,两人才言归于好。这天中午, 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宝玉以为母亲 睡着了,就同金钏儿开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就给金钏儿以个嘴巴, 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过了两天,与 贾府不和的忠顺府派人来找贾政,说宝玉勾引走了他们府中的戏子,请贾 府交出。贾政大怒。这时赵姨娘所生儿子贾环又乘机进谗,说宝玉强奸金 钏儿未遂,逼死了人命,贾政一听怒不可遏,以流荡优伶、淫辱母婢,将 宝玉叫来,往死里乱打。贾母闻讯赶到,痛骂贾政,众人才将宝玉抬回房 中。黛玉得知消息,慌忙赶去看望宝玉。宝玉见黛玉满脸泪痕,安慰她说: “我叫疼是装的,别信真了。”晚上,宝玉叫丫环送旧帕两条给黛玉。黛 玉悟出了旧帕的意思,感到可喜、可悲、可惧、可愧,在帕上题了三首七 绝,越加视宝玉为知己。
陈子豪
流程安排:
旧版
红楼梦 区别
新版
角色比拼
图片欣赏
《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 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 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7版《红楼梦》以叙事为主,用其它形式作为讲故事的辅 助,也没有极力追求感官效果。 新版让我感觉到的是一种强烈的现代感,就像观看一部时 尚电影大片,它带给人视觉和听觉的不平凡体验,使得一部 古老的故事充满了神秘而现代的气质,演员的表演在相比之 下显然不再那么突出,因为一切都被美术、音乐、镜头语言 夺去,仿佛演员在这些视觉元素中扮演的是陪衬作用。 导演个人经历和性格不一样固然会影响他的作品,但这些 变化更多的是映衬出了时代发展中人们的追求、信念、心态、 性格、生活方式等等发生的巨大改变。 要知道,每一部电视剧都无法避免地要去迎合观众审美, 这样就产生出了不一样的电视剧风格。
旧版里柔美清新的妆
新版里的妆容
三、关于《红楼梦》剧中的人物角色
宝钗在家总穿着半旧不新的衣服,显得很质朴,倒是黛玉进了贾 府之后,配饰什么的艳丽了些许。
大家闺秀的宝钗、整体妆容非常柔和,线条圆润。
再来看看人物剧照,选角在我看来已近完美,几乎和原著描写一致 ,像是从书中走出一般。每位演员都非常有灵气,美。
新旧服装袖子 大小变化
新旧《红楼梦》里出现的“一口钟”
• 妆容 旧版中的妆都是轻描淡写,女子柳叶弯眉,白 皙的脸颊上是清晰精致的五官,只是在人物性格 的不同之处略做改变。
在新版中,不同人物的妆会有较大不同,女子 妆容对比较大,有的还有明艳眼影的晕染,这一 做法将不同人物性格更鲜明地体现了出来,但有 时候会给人一种妖娆感,虽说更现代了,却也失 去了某些韵味。
从新旧《红楼梦》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一个 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社会状态。 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我们会看到不如人意的 地方,比如人们喜欢浮华、享受——新版中追 求了过多的感官体验来迎合大众和创作者内心 满足。但也会让人惊叹的进步性,比如科学技 术的高明,艺术的创新——新版中的电脑技术 以及别致新颖的美术设计。在褒贬不一的评论 中,我们展现着我们这一代的性格,展现着我 们这个时代的独特性。
仔细观看两部剧的剧照,我们还可以发现旧版中年轻女子和贾宝玉都留有细细 的刘海,这种刘海可以给人亲切、纯真、青春的感觉,而新版里面人物都没有刘 海,光秃的额头难免让人感觉到角色带有距离感。
新版 “铜钱头”
旧版宝玉和年轻 女子的刘海
用“铜钱”发型表现角色不同的身份
•服装
新版中的服装比旧版更为精致,在设计上是经过一番考量。新版中服装 袖子更宽大,特别是黛玉和宝钗的大袖,加上飘逸的料子,使她们多了 几分女人的妩媚和柔美,却也使得人物看起来更妖娆了。 在明朝,一般情况下贵族女子穿着合领对襟大袖款背子,平民女子则穿 直领对襟小袖子款式的背子。 《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明末清初,就实际来说,服装上应该是承袭了 明朝及清朝服饰特点,所以这样的服装设计在剧中中还是比较合乎历史 的。我们在新旧《红楼梦》中都能看到一种近似披风的外衣,在林黛玉 进贾府一回中就出现过,那个是出现在清朝服饰中的“一口钟”,它将 女子包裹在其中,女子出门在外能弊体,冬天还有毛衬,可以御寒,但 在行礼时须脱下,因此我们能在新旧《红楼梦》中见到林黛玉在脱下那 神秘的斗篷之后才拜见贾母。这些都是电视剧中遵循客观历史的表现。 除此之外,不像旧版那样在衣服上有很多花纹平均分布的装饰,新《红 楼梦》大都以现代审美用大面积纯色和边缘配花样的方式大气地呈现出 贾府富贵穿着。她们不再像凡女子那样穿着眼花缭乱的衣衫,换而代之 的是纯净、大气、充满贵族气派的大袖衫。我们认为这就是设计师在当 下社会以自己及大众的现代审美去创作的一个体现 。
背景色调氛围对比
二:关于《红楼梦》的人物造型
新版红楼的人物造型是由著名的香港美术师叶锦添来 设计。
发型 服装 妆容
• 发型
在他看来,由于曹雪芹那个时代受昆曲影响大,加之叶锦添本人对昆曲有个人 爱好,他便将在昆曲中出现的“铜钱头”来装饰红楼女子们。
并且,这种发型在我国同时代古装电视剧中还是头一回出现。是一次新颖而独 特的尝试。要知道,一切新颖的事物都不可能会让所有人接受。因此,很多人极 端批判这种发型,在看该剧的时候感觉在看一场戏,加上那昆曲配乐就形成了一 场不折不扣的戏曲表演,总让人感觉到别扭,而有的人则感觉这种打扮很精致很 新颖,有着另一种不寻常的气质。 设计师在设计这个发型的时候除了想赋予其独特的视觉效果,也是想为人物的 塑造增添气色。从电视剧中能看到,只有那些在贾府里有些身份地位的女子才会 梳成这种“铜钱”头,重头人物林黛玉也是在进贾府后才梳成这种发型,这样, 这种发型在剧中就能鲜明地用来区分角色。
一、气氛表現 二、人物造型 三、剧中角色
新版:
开篇呈现给观众的是一幅烟雾缭绕的诗意、飘渺的山
水画卷。新版详细讲述了通灵宝玉的由来,并把仙境 和仙人描绘的有声有色,甚有太虚幻境的感觉。
拍摄手法新颖特别,增添了现代感。
新版的音乐还是承袭了舒缓节奏,也在隐隐寻找着一
丝细细哀愁。 剧中经常插入没有歌词的昆曲配乐,用乐器突然而断 断续续地奏响,有一种戏曲配乐般用来烘托气氛的感 觉,忽隐忽现,这种手法和电影配音手法也很像。
太虚幻境
旧版:
•拍摄手法上很朴实,放更多注意在叙事上。 它的场景以写实的白天为主, 而新版的白天场景总有些雾霭蒙蒙,要不就是灰 调的背景,使空间显得很大很空灵,也很精致, 这是两者之间不同。 •另外,旧版人物对话时配乐少了很多,只是在 人物情绪起伏大及故事转折的地方插入音乐,为 的是烘托气氛,感染观众。
黛玉是典型的姑苏小家碧玉妆略薄,显得 伶俐些。罥烟眉、含嗔眸。刚进贾府时, 穿戴也略显素净。
旧:孤高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孤傲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特征,看似很容 易表现的姿态,在老版黛玉那里就是凌风傲雪。 新:在新黛玉这里就变成了呆若木鸡。
看凤姐用的手炉,应是掐丝的珐琅彩吧,凤姐的手上珠光宝气,看那夹袄
上闪闪的镶边 ,贵族的华丽从细节上看得到。 王熙凤招待刘姥姥那会儿,贾蓉过来借外域进贡的玻璃屏风。凤姐且只管 言语调笑。紫貂昭君套,桃红洒花袄,艳光粉脂。
那种娇艳,风骚,严厉,大气,要强,多么生动活泼地潋滟在银屏 上。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 特”。 对于新旧红楼梦,每个人都在心 中留有不同的位置。 通过对新旧《红楼梦》气氛表现 及人物造型的比照,我们可以明 显地感觉到二者在尊重原著方面 都极力做好,差别之处就是二者 的表现方式。 这种表现方式不同的很大原因是 随着时间流逝,大众审美已经变 化了,其次才是导演个人追求的 差异。
资料搜集:吴梦璇 戴俊杰 焦金明 张馨然 郑义珍 資料整理:李亚轩 ppt 制作:李亚轩 ppt 补充 、演讲 : 蒋芳蕾
随着新版《红楼梦》的播出,全国掀起了一阵评说红
楼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琢磨起这两百多年前的小 说,并且不亦乐乎地评论甚至是争论这部伟大的作品, 而其最直接的争论来源就是经典87版电视剧《红楼梦》 与现代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种种差别。 就这两个版 本,
Than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