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 电磁波与能量守恒两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及真题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电磁学》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电磁学》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电磁学》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极管和三极管都是半导体材料,二极管能放大电信号B .核潜艇、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而太阳、原子弹、氢弹都是利用核聚变C .军用雷达、倒车雷达、手机信号、北斗导航都应用了电磁波D .低声细语、轻声慢语、声如洪钟、引吭高歌形容的都是响度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手机5G 通讯技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B .光纤通信是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传递信息C .“北斗三号”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以地球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D .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3.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发生了短路 B .使用测电笔时,手千万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C .不能用潮湿的手触摸家庭电路中的开关D .发现有人触电时,直接用手将触电者拉开以脱离电源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L 和2L 是规格不同的两个灯泡,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4A,则A .通过灯泡1L 的电流是0.4AB .通过灯泡的2L 电流是0.4AC .通过灯泡1L 和灯泡2L 的电流之和是0.4AD .通过灯泡1L 和灯泡2L 的电流相等,都是0.4A5.如图所示电路中,R 1:R 2=2:3,开关闭合后,电路的总功率为P 0.若将R 1的阻值增大2Ω,R 2的阻值减小2Ω,电路的总功率仍为P 0;若将R 1的阻值减小2Ω,R 2的阻值增大2Ω,电路的总功率为P ;则P :P 0等于A .3:2B .4:3C .5:4D .6:56.如图甲所示,在一个电阻均匀的正方形金属线框有A 、B 、C 、D 四点,现把A 、D 两点接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如图乙所示的电路MN 两端时,发现电流表示数为I 0,当换接A 、C 两点,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应为( )A .034IB .043IC .I 0D .032I7.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对人类的贡献,有些物理量的单位会用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电流的单位以下面哪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 ) A .欧姆B .安培C .伏特D .焦耳8.如图是小明设计的高温报警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 1是定值电阻,R 2是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电流表示数大于某一值I 时,就会触发报警。

中考物理真题汇编-22.电磁波

中考物理真题汇编-22.电磁波

2018年中考试题分类解析1.(2018·衡阳中考)下列有关节的能源和信息传递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B )。

A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大B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C .节约能源只要提高节能意识就行,与科技进步无关D .因为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所以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能源和电磁波的理解。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m/s ,A 错误;核电站是利用可控的核裂变释放的核能发电的,B 正确;节约能源既要提高节约能源意识,更要注重科技技术的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C 错误;能源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但在转化过程中有很多能量被损耗,无法使用,故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 错误。

2.(2018·河南中考)10.下列关于信息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不同B.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的反射传递信息的C.当前运行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聚变发电的D.任何形式的能量都可以自发的相互转化【解析】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A 错;光纤通信是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从另一端射出,这样就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了远方,B 正确;当前运行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目前核聚变还难以控制,C 错;一般情况下,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从低温物体自发地转移到高温物体。

否则就会引起其他的变化,消耗其他形式的能。

可见,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不可以自发的相互转化,D 错。

故选B 。

3.(2018·烟台中考)1.“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等服务。

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D )。

A.声波B.超声波C.次声波D.电磁波解析:本题是电磁波的常识题。

“北斗”卫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39 电磁波与信息传递【有答案】-【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核心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39 电磁波与信息传递【有答案】-【2022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核心

专题39 电磁波与信息传递【核心考点讲解】1、电磁波的产生(1)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不变化的电流不能激起电磁波。

(2)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1)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电磁波传播速度s /m 103c 8⨯=,电磁波的波长为λ,波速c=λf ,其中f 是电磁波的频率。

(3)电磁波波谱:Y 射线,X 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短波,中波,长波。

3、电磁波的应用(1)微波炉:利用电磁波(微波)来加热食物。

(2)雷达: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

(3)无线电波: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等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

【必刷题型精练】1.(2022•武汉模拟)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不属于电磁波B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D .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光纤传递信息的解:A .电磁波由于波长、频率不同,有不同的种类,光是电磁波中的一种,故A 错误;BC .电磁波不仅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 ,故B 正确,C 错误;D .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是无线通信,光纤传递信息需要光缆,故D 错误。

答案:B 。

2.(2021•邵阳中考)“中国天眼”是一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37亿光年以外的信号,2021年3月31日0时起,已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中国天眼”成为“世界天眼”,它所接收的信号是( )A.超声波B.次声波C.电磁波D.以上都不是解: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所以“中国天眼”所接收的信号是电磁波。

中考专题训练---电磁波 含答案学生版

中考专题训练---电磁波 含答案学生版

18.【答案】解: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为:
㫘 ,其中 c 为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所以波长为:


× ×
m/s 㫘 Ͷ
Hz
ͺm
四、实验探究题
19.【答案】 (1)凸
;电磁波
(2)6 20.【答案】 (1)电磁波
第4页共)电梯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 (4)验证方法为:将手机设置到响铃状态后放入密闭的金属盒内,再用另一手机呼叫盒内的手机,若听不到盒内的手机声响,就
第3页共5页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C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 C 二、填空题
10.【答案】 电磁波;数字 11.【答案】 电磁;104;3×1013 12.【答案】 电;电磁波 13.【答案】 变大;变小;AM 14.【答案】 音频;视频;射频 15.【答案】能;是 16.【答案】红外线;电磁波 17.【答案】 电磁;3×108 三、解答题
中考专题训练---电磁波
一、单选题(共 9 题;共 18 分)
1.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和网络规模均位居全球第一,WiFi 上网是当今广泛使用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它
传递信息用到的载体是( )
A. 次声波
B. 超声波
C. 电磁波
D. 可见光
2.我国的北斗系统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之一,用户与卫星之间实现信息传送是通过( )
三、解答题(共 1 题;共 5 分)
18.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波频率为 700KHz,问此电磁波的波长为多大?
四、实验探究题(共 2 题;共 11 分)
19.武汉部分公交车装上了“公交电子眼”,当社会车辆侵占公交专用车道时,“公交电子眼”会将拍下来的违 章照片通过 3G 无线网络实时传到交管部门. (1)“公交电子眼”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 透镜;传递照片的 3G 无线网络是利用________ (选填“超 声波”“电磁波”或“红外线”)传递信息的. (2)某次一辆声音车辆停在公交专用车道,公交车距离违停车辆 20m 处开始刹车,经过 3s 在距离该车 2m 处停下,“公交电子眼”记录了整个事件过程,并实时传到交管部门进行处理.公交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 度约为 ________ m/s.

初三电磁波专题训练经典题目

初三电磁波专题训练经典题目

初三电磁波专题训练经典题目
1. 问题:电磁波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电磁波指的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并以波动形式传播的能量。

2. 问题:列举一些常见的电磁波有哪些?
答案:常见的电磁波包括射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3. 问题: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答案: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光速,约为每秒
3.00×10^8米。

4. 问题: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有什么关系?
答案: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满足波长与频率的乘积等于光速的关系。

即λ×ν = c,其中λ表示波长,ν表示频率,c表示光速。

5. 问题: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多少?
答案: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380纳米至750纳米之间。

6. 问题:哪些电磁波可以被人眼感知?
答案:人眼可以感知的电磁波是可见光,即波长在380纳米至75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7. 问题:电磁波有哪些应用?
答案:电磁波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无线通信、广播电视、微波炉、红外线遥控器、医疗诊断设备等。

以上是电磁波专题训练经典题目的答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与磁(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与磁(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与磁一、选择题1.关于电磁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只与电流的大小有关B.电磁继电器中的磁体,必须用电磁铁C.电磁继电器中的磁体,可以用永磁体,也可以用电磁铁D.电磁铁中的铁芯,可以用钢棒代替2.图中与磁现象有关的四个实验,其对应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是电磁感应现象B.乙图说明电流具有磁效应C.丙图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D.丁图说明磁体周围不同点的磁场方向一定不同3.如图所示,利用金属探测仪来检查是否携带违规物品。

当探测线圈靠近金属时,金属导体中会产生涡流电流(感应电流),探测器发声警报。

以下选项中利用了该原理的是()A.动圈式话筒B.扬声器C.电动机D.电压表4.我国未来的航母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弹射器,如图所示。

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

下列物体中,与电磁弹射器工作原理一致的是()A.电饭锅B.电磁铁C.发电机D.电风扇5.如图所示是中国科学家将月壤样本置于显微镜下放大10倍观测的景象,月亮上的“土”是五彩斑斓的,研究中发现月壤中含有磁铁矿、水和我国首个发现的月球新晶体矿物-嫦娥石。

关于月壤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壤样本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B.月壤中绿色的颗粒吸收绿光C.嫦娥石熔化时温度不变D.月壤中的磁铁矿只有一个磁极6.关于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B.图乙:扬声器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C.图丙:电磁感应实验中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图丁:当水位升高到金属块A处时,红灯亮,绿灯灭7.在初中科学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模型法”等。

在下面几个实例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A.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B.从水压引入电压的概念C.保持受力面积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D.液体压强计中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液体压强越大8.在实验课上,某同学想观察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工作情况,于是将其接入电路,各部分连接完好,结果电动机却不工作,他用手轻轻的碰了一下线圈之后,线圈开始正常转动,你能帮他分析一下原因吗?A.线圈中的电流太小B.电源电压太低C.铜环与电刷接触不良D.线圈刚好在平衡位置9.如图所示,关于电磁联系的四个实验的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1,该装置探究奥斯特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B.图2,将小磁针移去后直导线周围不存在磁场C.图3,该装置是用来探究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D.图4,用该原理制成的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0.已知甲图装置是通电螺线管,右侧放有小磁针,通电后小磁针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电磁波的应用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电磁波的应用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电磁波的应用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电磁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X射线B. 可见光C. 摄氏度D. 声波答案:A解析: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很高的频率和能量,因此传播速度最快。

2. 手机通过什么方式与基站进行通信?A. 无线电波B. 红外线C. 声波D. 微波答案:D解析:手机与基站通过微波进行无线通信,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较短的波长。

3. 下列哪种电磁波可以通过人体组织?A. 紫外线B. X射线C. 可见光D. γ射线答案:C解析: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适中的频率和能量,可以穿透人体组织。

二、填空题1. 电磁波是一种在空间中传播的______波。

答案:横波解析: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2.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______乘以______。

答案:波长,频率解析: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波长乘以频率。

三、解答题1. 描述一下无线电波的应用。

答案:无线电波的应用非常广泛。

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就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的传输和接收。

此外,手机通信、雷达系统、遥控器等设备也是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号传输和接收的。

无线电波的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进行远程通信和控制。

2. 什么是调制?请举例说明。

答案:调制是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改变载波的某些特性以传递信息的过程。

调制通常包括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方式。

例如,调幅调制是利用载波的振幅来携带信号信息的,广播电台就是采用调幅调制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

四、应用题某地的电台通过调幅方式进行广播,其广播频率为800kHz。

求在该电台附近工作的一名电工,至少需要调节频率范围多少的收音机才能收听到该电台的节目?解析:根据调幅调制的原理,信号的频率范围等于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

假设广播信号的最高频率为10kHz,则电工需要调节频率范围至少为810kHz-790kHz的收音机才能收听到该电台的节目。

五、总结通过以上历年真题的题目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考物理考试中,关于电磁波的应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点。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题12 机械能及能量守恒定律(2)(通用版)

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专题12 机械能及能量守恒定律(2)(通用版)

专题12 机械能及能量守恒定律(第2期)一、选择题(2022·山西)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山西运动员苏翊鸣在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夺得金牌。

如图所示,是他在比赛中的情景。

下列对他加速下滑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运动状态始终保持不变B. 相对于地面他是静止的C. 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D. 受到惯性作用持续下滑【答案】C【解析】【详解】A.他加速下滑过程,速度变大,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误;B.相对于地面他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相对于地面他是运动的,故B错误;C.下滑过程中他的高度减小,则重力势能减小,故C正确;D.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2022·湖南长沙)2. 如图为小庆滑雪时的情景,他收起雪杖加速下滑的过程中()A. 动能增大B. 重力势能减小C. 机械能增大D.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答案】AB【解析】【详解】A.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速度变大,故动能变大,故A符合题意;B.高度减小,故重力势能减小,故B符合题意;C.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D.在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2022·四川德阳)3. 2022年2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

图甲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艺术形态来展现出滑雪运动员的英姿。

图乙是中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U形场地比赛的图片,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其中叙述正确的是()A. 谷爱凌在U形场地滑行向上冲击到最高点时,动能将达到最大B. 谷爱凌从U形场地空中的高点开始下落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大C. 谷爱凌在U形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动能越来越小D. 谷爱凌从U形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越来越小【答案】D【解析】【详解】A.谷爱凌在U形场地滑行向上冲击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在最高点时,动能最小,故A错误;B.谷爱凌从U形场地空中的高点开始下落过程中需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逐渐减小,故B错误;C.谷爱凌在U形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质量不变,所以动能越来越大,故C错误;D.谷爱凌从U形场地出发点加速下滑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低,质量不变,所以重力势能越来越小,故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要点梳理】要点一、电磁波1.电磁波:当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导体就会向四周发射一种波。

在物理学中,把这种“波”叫做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1)波峰、波谷: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2)波长(λ):两相邻的波峰或波谷的距离叫做波长。

单位m。

(3)波速:用来描述波传播速度的物理量。

(4)电磁波的传播速度:c=3.0×108m/s(5)电磁波频率的单位:Hz(赫兹)、千赫(kHz)、兆赫(MHz)。

3.电磁波的应用:(1)电磁波谱——按照频率或波长划分:(2)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不同,各自的特性就不同,因此,电磁波的应用十分广泛。

要点诠释:(1)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一定,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3)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光也属于电磁波。

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要点二、广播、电视与通信1.无线电广播和电视:(1)电磁波传递声音信号:在播音室里,通过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即音频信号;在控制室内,将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形成调制信号;放大后的调制信号通过天线发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中传播;收音机接受到电磁波,通过调谐和检波把其中的音频信号取出来并加以放大,还原成声音。

(2)电磁波传递电视信号:用摄像机在演播室拍摄画面和录音;选取、切换不同角度、大小的画面来制作电视节目;电视塔发射经放大后的载有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的电磁波;电视机接收到电磁波,将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取出来,分别送到显示屏和扬声器,还原成图像和声音。

要点诠释:1、收音机的中波(MW)波段的频率范围是100——1500KHz,相应的波长范围是3000~200m;短波(SW)波段的频率范围是6——30MHz,相应波长范围是50~10m。

2、电视频道划分:1~12频道,频率范围是52.5~219MHz,波长范围是5.71~1.37m;13~48频道,频率范围是474~794MHz,波长范围是0.633~0.378m。

2、卫星通信:(1)若在地球赤道上方距地面某一高度的圆周上均匀放置三颗同步卫星,它们发送的微波信号几乎可覆盖全球。

(2)同步卫星能够将从某一个地面中续站接收到的微波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送到其他的地面中续站。

中续站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送到通信控制中心,进而输送到通信终端,从而使用户实现信息互联。

(3)优点:卫星通信具有覆盖面大、通信距离长、不受环境限制等许多优点。

3、光纤通信:(1)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通过光纤传递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

(2)光纤是一种比头发还细的玻璃纤维,它由线芯和包层组成。

当光信号从光纤的一端进入线芯后,在线芯与包层的交界面上反复发生全反射,于是光信号便在线芯中几乎无损失地向前迅速传播。

(3)优点:激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损耗小,距离长。

光纤通信容量极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而且保密性好。

要点三、走进互联网1、互联网:利用电磁波和通信网络,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庞大网络。

2、浏览网页:互联网上有许多网站,从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

3、电子邮件:简称E-mail,它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可以传送包含文字、数据、图像或集声音、画面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方便、快捷、信息内容丰富多样且节省开支等。

4、网上学校:(1)互联网上可以建设“虚拟学校”。

在“虚拟学校”里,可以得到教师的点拨和指导。

(2)“虚拟学校”能让跟多的同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且能大大节省教育经费,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例1.(2015•南沙区一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覆盖中国全境及周边国家地区,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可以接收频率为1626MHz、2010MHz、2483MHz的微波辐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微波不属于电磁波B.微波是可见光C.这三种微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D.这三种微波在真空中波长一样举一反三:【变式】长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m/s,这个速度与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千米/秒。

例2.(2015•钦州中考)现在家庭中使用的电器较多,例如:①吸尘器;②手机;③空调;④电视遥控器;⑤洗衣机。

其中,应用电磁波工作的一组电器是()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⑤例3.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的图象频率为77.25MHz,波长为λ1,伴音的频率为83.75MHz,波长为λ2,那么λ1(填“>”“<”或“=”)λ2。

举一反三:【变式】无线电广播是通过传播信息的.收音机上标有中波和短波波段,中波与短波相比的频率较高。

类型二、综合应用例4.贾波特同学对如图所示的三水荷花世界电视录制和播放过程解释正确的是()A.摄像机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B.话筒是把电能转化为声能C.扬声器是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D.发射机发射电磁波把信号传给接收机举一反三:【变式】电视的工作过程和广播相似,声音或图象信号首先通过话筒或摄像机转换成,再通过加载到高频电流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要点梳理】要点一、能源和能源危机1、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1)人类从钻木取火中学会了利用薪柴为主要能源,直到19世纪中叶,薪柴在全世界能耗中仍然占75%,这是世界上能源的薪柴时代。

(2)蒸汽机的发明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煤炭成为这场工业革命的动力基础,19世纪后半叶到1900年,世界进入“煤炭时代”。

(3)内燃机的出现,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煤炭在能源消耗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1965年,石油在世界能耗中的比例已超过煤炭,世界进入了“石油时代”。

(3)目前,人们正致力于开发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海洋能、氢能……21世纪将是太阳能、核能时期或多元化能源时期。

2、能源危机的挑战:(1)不可再生能源:木柴、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旦被消耗,是不能再生的,这类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等是不会随着开发利用而日益减少的,这类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不断地得到,所以属于可再生能源。

(3)世界上消耗的能源中,90%以上是不可再生能源。

我国的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在能源消耗的结构上,仍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能源的消耗量相应迅速增长,在能源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要点诠释:1、凡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

我们使用的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为二次能源。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常见的化石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

常见的一次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见的二次能源有:电能。

要点二、新能源的开发1、太阳能的利用:(1)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和储存起来,再以草木、沼气、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形式释放出来。

(2)通过大气和水分的升腾循环,再通过风、流水、波浪、海流等释放出来(3)被海水吸收成为海洋的内能;(4)被人们直接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等。

2、核能:(1)核能:原子核内部蕴藏的巨大能量,叫做原子核能,简称核能。

(2)核能的释放方式:一是核裂变;二是核聚变。

①核裂变:是较重的原子核变为较轻的原子核的一种核反应。

②核聚变:是在超高温度条件下,较轻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

要点诠释:1、间接利用太阳能:化石能源(光能----化学能)生物质能(光能----化学能)2、直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有平板型集热器、聚光式集热器)(光能----内能);太阳能电池(光能----电能)一般应用在航空、航天、通讯、计算器、手表等方面。

3、太阳能来源丰富,不需要运输,无污染,但由于能量比较分散且受季节、气候和昼夜变化的影响很大,给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带来一些新的技术课题。

4、快速的裂变反应可以引起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利用快速裂变制成的,我们还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把核能用于和平建设事业。

“核反应堆”就是控制裂变反应的装置。

5、核聚变的优势,比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更大;无高端核废料,可不对环境构成较大的污染;燃料供应充足。

核聚变的劣势,反应要求与技术要求极高,目前,核聚变的应用只限于核爆炸。

要点三、能量的转化与能量守恒1、能量的转移与转化:(1)能量是可以在两个物体之间转移的。

如:热水袋取暖、电能的输送等。

(2)各种形式的能量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

如:电池的充电过程和放电过程。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在转移或转化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3、能在转移和转化中的方向性:(1)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性的,多数能源在消耗过程中,用一点就少一点,不能再生,(2)尽管在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但总有相当一部分的能量是不能被有效利用的,成为“无用的能量”。

因此,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是当务之急。

要点诠释:我们是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中利用能量的,因此,不是什么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所以我们应节约能源。

要点四、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温室效应:过量的二氧化碳、氟氯烃(又称氟利昂)等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后,会聚集成一个温室气体层,使地球表面的辐射热不易向空间散发出去,导致全球的平均温度升高,形成了温室效应。

2、酸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会生成酸性物质,溶在雨水中便成了酸雨。

3、铅尘增加:空气中铅的含量增加,将导致儿童智力下降,也易使成年人患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疾病。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1)为了减少能源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做到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改进利用传统能源的技术,同时还要着力开发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2)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大自然既不是我们随意盘剥的对象,也不是我们无止境地汲取财富的源泉,而是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

【典型例题】类型一、能源例5、中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水能和地热能B.煤和石油C.核能和潮汐能D.太阳能类型二、核能例6、随着人们对原子核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备受关注,有关核能的理解,正确的是()A.核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B.太阳能是由氢原子裂变放出的能量C.能源开发就是要利用核能D.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举一反三:【变式】原子弹与核电站的根本区别是()A、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B、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C、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率D、原子弹对聚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链式反应速率类型三、太阳能例7、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能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久B.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C.太阳能分布广阔,处处可以利用D.太阳能到达地面的功率稳定,不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举一反三:【变式】太阳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核能火炉,是由于太阳内部的_____元素在_________条件下发生___________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