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比赛方案
微课比赛方案

微课比赛方案一、比赛目的和意义微课是一种通过短视频形式,结合教育内容和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它的出现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习更加灵活自主。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决定举办一场微课比赛。
通过比赛,旨在激发教师的创作热情,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
二、比赛形式和要求1. 形式:(1) 组织方式:个人参赛。
(2) 提交作品:参赛教师需自行创作并制作微课视频,包括课程设计和视频录制两部分。
(3) 作品分类:将参赛作品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组别。
(4) 视频长度:小学组不超过10分钟,初中组不超过15分钟,高中组不超过20分钟。
(5) 作品要求:作品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实用性,能充分展示教师教研和创新能力。
2. 参赛要求:(1) 参赛教师应具备教育教学相关背景,且正在从事教育工作。
(2) 参赛教师需配备一定的拍摄设备和制作软件,确保作品质量。
(3) 参赛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并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料和文字说明。
三、评选和奖励1. 评选标准:(1)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视频制作:包括画面视觉效果、声音效果和剪辑合理性等方面的评估。
(3) 教学效果:包括教学结果的预期和实际效果的评估。
2. 奖励设置:(1) 优秀奖:针对每个组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2) 创新奖:评选出在教学设计或视频制作方面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3) 人气奖:根据参赛作品的浏览量和点赞数评选出具有较高人气的作品。
四、宣传推广1. 宣传媒体: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各种社交媒体等进行宣传推广。
2. 宣传方式:采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突出比赛的意义和参与的价值。
3. 宣传期限:从比赛启动之日起至报名截止日,持续宣传推广。
五、组织安排1. 组织机构:成立比赛组织委员会,设立竞赛评审专家组和统筹组,确保比赛有序进行。
2. 时间安排:确定比赛的起止时间和各个环节的截止时间,及时公布比赛相关信息。
大学生微课比赛活动方案

大学生微课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我们学校决定举办大学生微课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1.激发大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2.增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提升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三、活动内容1.报名阶段:学生可自愿组队报名参加微课比赛活动,每队2-4人。
2.培训阶段:为参赛学生提供微课制作、表达技巧和演讲技巧等相关培训课程。
3.微课制作:参赛队伍需独立完成一个微课视频,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创意编排和专业表达。
4.演讲展示:入围的队伍将在决赛现场进行微课演讲展示,由评委进行评分打分。
四、活动安排•报名时间:XX月XX日-XX月XX日•培训时间:XX月XX日-XX月XX日•微课制作时间:XX月XX日-XX月XX日•决赛时间:XX月XX日五、评分标准1.微课制作质量(包括内容策划、制作技术、表达技巧等)占比50%。
2.演讲表达能力(包括发音、语速、表情、配合PPT等)占比30%。
3.回答问题和互动能力占比20%。
六、奖项设置1.一等奖:XX名,奖金XXX元/支持XXX元/证书;2.二等奖:XX名,奖金XXX元/支持XXX元/证书;3.三等奖:XX名,奖金XXX元/支持XXX元/证书;4.优秀奖:若干名,奖金XXX元/支持XXX元/证书。
七、注意事项1.参赛队伍需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抄袭或盗用他人作品。
2.参赛队伍需尊重学术道德,确保微课内容准确、有深度。
3.比赛过程中需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有违规行为。
4.主办方保留对比赛规则及活动安排的最终解释权。
以上为大学生微课比赛活动方案,希望通过这次比赛活动,能够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
愿每个参赛同学在比赛中都能有所收获,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讲课比赛微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疆、岭、辽”等生字,会写“碧、翠”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草原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朗读、默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课文朗读与理解。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图片展示: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草原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草原吗?草原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授1. 生字词教学:(1)学生自主认读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强调生字词的正确发音。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生字词的发音。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草原的哪些特点?(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体会作者情感:(1)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作者对草原有什么感情?(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者对草原充满了热爱之情。
(三)巩固练习1. 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发音。
2. 学生背诵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思考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四、板书设计草原特点:辽阔、美丽、富有生机作者情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生字词教学、课文朗读与理解、体会作者情感等环节,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课后,我将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山东安全教育微课比赛方案

山东安全教育微课比赛方案一、比赛背景安全教育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在学校教育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微课的形式,则是将安全教育内容以更生动简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和教师,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山东省教育部门希望通过举办安全教育微课比赛,鼓励广大教师利用微课形式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校安全教育质量,营造平安校园。
二、比赛目的1. 倡导安全教育:通过比赛的形式宣传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教师和学校重视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2. 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在微课制作中寻求创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促进教师交流:比赛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分享资源、相互学习的平台,推动安全教育事业的发展。
4. 丰富安全教育资源:通过比赛筛选出高质量、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微课资源,建立和完善山东省的安全教育资源库。
三、比赛主题“平安成长,安全微课”四、比赛时间2023年9月-10月五、参赛对象山东省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六、比赛内容1. 微课主题: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培养等方面。
2. 微课时长:3-5分钟3. 微课制作形式:可采用PPT、视频、动画、音频等多种形式制作微课。
4. 微课内容:微课的内容应紧密贴合学校实际,内容新颖、生动有趣,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安全意识。
5. 微课评审标准:内容是否符合安全教育的要求、呈现形式是否生动形象、教学效果如何等。
七、比赛流程1. 报名阶段:学校教师团队填写报名表,报送至上级学校审核。
2. 微课制作阶段:教师团队进行微课制作,提交作品至评审委员会。
3. 评审阶段:评审委员会对参赛微课进行评审,选出获奖作品。
4. 颁奖阶段:颁发奖金和奖杯,并对获奖作品进行宣传推广。
八、奖项设置1. 一等奖3名,奖金5000元/人2. 二等奖5名,奖金3000元/人3. 三等奖10名,奖金1000元/人4. 入选奖30名,奖金500元/人5. 最佳人气奖1名,奖金2000元/人6. 最佳创意奖1名,奖金2000元/人7. 优秀组织奖3个,奖金3000元/个九、比赛宣传1. 学校宣传:各级学校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班级公告栏等宣传比赛信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幼儿园微课比赛方案

幼儿园微课比赛方案幼儿园微课比赛方案一、比赛目的和意义幼儿园微课比赛是为了激发幼儿园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幼儿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举办的。
通过比赛,可以有效地推广和分享优秀的微课,同时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体验。
二、比赛内容和要求1.比赛主题:以儿童教育为目标的微课设计和制作。
2.比赛形式:个人参赛。
3.比赛要求:–微课主题紧扣幼儿园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微课内容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以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为导向。
–微课时长不超过5分钟,包括引导、教学和总结等环节。
–微课制作应注意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视听效果明确。
–微课制作应使用现有的技术工具和软件进行制作,如Powtoon、PPT、Keynote等。
三、比赛流程1.报名阶段:–幼儿园教师填写报名表格并提交给组委会。
–报名截止后,组委会将审核报名情况,并通过邮件或电话通知参赛教师。
2.微课设计和制作阶段:–参赛教师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教学需求设计微课内容,并进行制作。
–参赛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请求幼儿的家长或其他教师进行配合和协助。
3.初赛评审阶段:–参赛教师提交制作完成的微课视频给组委会。
–组委会将对初赛作品进行评审和筛选,并选出优秀的作品进入决赛。
4.决赛展示和评选阶段:–决赛阶段,选出的优秀作品将在幼儿园内进行展示。
–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评选出最佳微课作品,并进行颁奖。
5.颁奖和分享阶段:–颁奖仪式结束后,组委会将优秀的作品进行集锦制作,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分享和推广,如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
四、比赛评分标准1.微课内容:创意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
2.微课制作:语言表达、视觉呈现、声音效果、制作技术等。
3.教育教学效果:幼儿参与度、学习效果、教育意义等。
4.创新性:教学思路、内容设计、表达形式等。
五、比赛奖项设置1.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
微课教学大赛活动方案优秀

微课教学大赛活动方案优秀微课教学大赛活动方案优秀微课教学大赛活动方案优秀1为进一步深化新技术、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学校中央电化教育馆教育技术“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高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的应用与研究,更好的贯彻《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提升工程的意见》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淮秦中学首届教师微课制作大赛评比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项安排如下:一.活动目的通过开展教师微课制作评比活动,搭建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风采展示的平台,丰富教师生成性的课程资源,形成淮秦中学特色的教学资源库,推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
二、活动参加对象面向全体教师,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教师及教师发展班全体学员必须参加。
(可以个人参加,也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参赛,高考学科每组至少推荐3个作品,其他组推荐2个作品。
)三、活动上报内容及要求(一)上报内容此次评比上报作品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件、微课视频。
“微课”是指为使用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微课”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下,教学网络化发展的一种重要载体和结合点。
参赛教师应以教育部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内容依据,自选内容、科学设计、精心制作。
(二)微课上报要求1、微课片头含有微课名称、作者姓名、微课适用对象及微课所属学科、教材、单元、知识点等信息;微课作品文件名以格式如下:作者+学科+教材+知识点名称;2、微课图像稳定、构图合理、镜头运用恰当、录制声音清楚,画质清晰,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与学活动情景,并做好视频后期编辑工作(如课题、片头片尾说明、视频内容有合理剪辑加工、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不需要全程录制作者本人的头像;3、文字内容正确无误,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普通话标准,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讲解精炼;4、微课时长原则上在5—10分钟之间;若微课中使用到PPT,须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教学能力比赛微课教案模板

一、课题名称《(课题名称)》二、教学对象(年级、学科)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点1)。
- 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点2)进行(技能操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1),培养学生(能力1)。
- 通过(活动2),提高学生(能力2)。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体会到(情感1)。
- 学生能够树立(价值观1)。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知识点1)的掌握。
- (技能操作)的运用。
2. 教学难点:- (知识点2)的深入理解。
- (技能操作)的熟练运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视频。
- 教学辅助工具(如教具、模型等)。
- 教学反思记录表。
2. 学生准备:- 预习相关内容。
- 准备参与课堂活动的材料。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视频),提出问题:“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特点?”2. 故事导入:- 讲述与课题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问题导入:-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对(课题)有什么疑问?”(二)新课讲授1. 知识讲解:- (知识点1)的讲解。
- (知识点2)的讲解。
2. 案例分析:- 分析(案例1),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1)。
- 分析(案例2),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2)。
3. 技能训练:- 学生分组进行(技能操作)练习。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 以(问题)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
2. 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角色),进行(情境)模拟。
3. 游戏活动:- 设计与课题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知识拓展:- 介绍与课题相关的其他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知识巩固:-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实践应用:-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或学习中。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 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总结教学效果。
教师微课比赛实施方案

教师微课比赛实施方案一、比赛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本校决定开展教师微课比赛,旨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微课制作,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
二、比赛目标。
1. 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提高教学水平;2. 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3. 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4.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比赛内容。
1. 参赛教师需制作一门微课,内容可以是任何学科的知识点;2. 微课时长不超过15分钟;3. 微课制作需符合教育教学原则,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四、比赛流程。
1. 报名阶段,教师填写报名表,提交微课视频及教学设计;2. 初赛阶段,由评委对提交的微课视频进行评审,评选出初赛入围作品;3. 决赛阶段,入围作品进行现场展示,评选出优胜者;4. 颁奖阶段,对优胜者进行表彰,并将获奖微课纳入学校教学资源库。
五、比赛评审标准。
1. 微课内容的设计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具有创新性;2. 微课制作的技术水平,包括视频制作、音频处理等;3. 微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学习兴趣、知识点掌握情况等。
六、奖励政策。
1. 一等奖,奖金1000元,校级荣誉证书;2. 二等奖,奖金800元,校级荣誉证书;3. 三等奖,奖金500元,校级荣誉证书;4. 入围奖,校级荣誉证书。
七、注意事项。
1. 参赛教师需保证微课内容的原创性,不得抄袭他人作品;2. 参赛教师需保证微课制作的技术及教学效果;3. 参赛教师需遵守比赛相关规定,如有违规行为,取消比赛资格。
八、总结。
通过本次微课比赛,希望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
同时,也希望能够建设起一批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共同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教学比赛方案
为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建立适合我校的教师教学资源。
经研究,决定定期组织开展微课教学竞赛活动,现将首届竞赛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
为了做好竞赛活动的组织工作,成立竞赛活动组委会。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在学校数字影像中心,技术负责:,网络传输:,网络保障:
组织协调:教务处、各年级办
二、参赛对象
全校各学科教师(主要是11月份各年级确定的微课主创人员)参赛人员可登录济源高级中学网站查看通知及评分细则(附件),准备课程。
年12月15日起,参赛教师将各项参赛资料用U盘拷贝到数字影像中心,年12月31日结束上传。
三、竞赛内容及要求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用于帮助
其他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
参赛教师自选内容,精心备课,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并配套提供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
本次微课比赛作品包含:主微视频、作品简介、作品缩略图以及作品创作说明(教学设计、学习指导、配套学习资料、制作技术介绍)等。
(一)教学视频制作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符合我校学生认知特点。
视频片头应显示课题、作者和单位。
视频内容根据具体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可以是教学内容分析与讲解,操作过程演示与示范等,根据实际需要,视频中可插入动画等媒体形式。
(二)文本创作说明要求
提供教学需求分析,用于帮助使用者清晰了解“微课”资源的知识背景与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教学需求分析包括:
1.适用对象分析:明确适用该“微课”资源的教师(学生)应具备和相关联的知识或技能。
2.学习内容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学习内容或知识点,以及该知识点在学科课程知识中的作用与地位。
3.教学目标分析:明确该“微课”资源的教学目的或作用,能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教与学中的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标。
围绕“微课”内容,除视频外,为教师(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其他相关的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练习与测试、反馈与评价等资料。
四、竞赛程序
教师通过年级选拔推荐参赛,比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一)初赛阶段:年11月10日至年11月20日为学科组动员发动、骨干培训和年级组织教师制作、上传作品时间。
(二)复赛阶段:年11月21日至12月10日为各年级确定参赛选手时间。
每年级最多推荐12人件作品参加决赛,语数外各科两人件,其它学科各1人件。
(三)决赛阶段:年12月15日至12月31日为全校决赛评选时间。
学校将组织专家结合师生意见评选出最后获奖作品和优秀组织奖。
五、其他事项
(一)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
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不良信息内容,责任自负并取消参赛资格。
(二)竞赛活动以公平、公正、公开、公益为原则。
参赛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
教师一旦参赛视享有网络传播权。
其他未尽事项将即时公布。
附件一:《微课比赛评分细则》
附件二:《微课设计方案》
微课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