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战争与科学技术进展的关系

战争与科学技术进展的关系摘要:科学技术尤其是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则广泛而深入、普遍而持久[1]。
科技进步与战争演变的研究表明,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科技与战争都是紧密合作、携手并进的。
战争是科技的“催化剂”,不仅刺激、制约与促进科技研发与应用的方向、目的和资源,而且是科技的试验场,还促成了国家组织的科研工作。
[1]关键字:战争科学技术关系近年来,战争似乎愈来愈远,科学技术出现爆炸式的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再那么引人关注。
但纵览历史,二者间的关系从来都是紧密联结的。
本文将尝试从正反两方面,浅谈战争与科学技术进展的辩证关系。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战争的形式战争从来都是科学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
英国哲学大师罗素从哲学史的研究中得出结论:“科学的实际重要性,首先是从战争方面认识到的。
”言下之意,战争往往是科学技术从产生到应用的第一块试验场。
从历史上的战争中,我们不难看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如何一步步把战争的形式改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
人类的战争史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冷兵器时代(公元1500年以前)、黑火药时代(公元1500年——公元1800年)以及技术变革时代(公元1800年至今)。
在冷兵器时代,人们用刀剑戈矛、盾牌石头等进行战斗,崇尚的是个人的勇武,所以才会有“兵为将之胆,将为兵之雄”的说法,甚至一将可以杀退众兵。
而到了黑火药时代,火枪火炮的产生,让战争的形态发生巨变,个人的勇武已经不再具有那么大的作用了。
而到了技术变革时代,战争的形态的变化更是一日千里。
材料学、化学、机械学、工程学、冶金学、电子学、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等,让战斗机、轰炸机翱翔于蓝天之上,战列舰、航母悠游于碧海之中,坦克、装甲车驰骋于大地之上,导弹蓄势待发……近几十年来,战争的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代的战争是怎样的?我们看到,以美军为代表的“现代化部队”有过几次“表演”,尤其是上世纪末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本世纪初的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与传统的战争形态有着天壤之别。
自然辩证法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自然辩证法论文参考文献一、自然辩证法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重思晚年恩格斯视域中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兼及《自然辩证法》手稿解读.《教学与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4期.臧峰宇.[2].卢卡奇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合法的偏见”——对《历史与阶级意识》“历史”原则的一种解读.《学术交流》.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2期.张剑锋.[3].《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意蕴.《教学与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5期.薛勇民.路强.[4].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研究述评《人文杂志》.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1年6期.范畅.[8].辩证自然图景的意义建构与人文审视关于“自然辩证法”理论生命力的思考.《广西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6期.李桂花.郝伟.[9].《自然辩证法》的"自然":生态学的自然本体论.《河南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2期.周在娟.孙道进.[10].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从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两个基本命题出发.《求实》.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4期.赵江飞.二、自然辩证法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浅析自然辩证法何以成立.作者:吴娟.马克思主义哲学西南政法大学2014(学位年度)[2].李达著作中的自然辩证法思想.作者:段月.科学技术哲学西南交通大学2013(学位年度)[3].19561966年中国自然辩证法发展状况研究——一种基于原始文献的计量分析.作者:王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山东大学2011(学位年度)[4].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合法性.作者:孙彦梅.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州大学2012(学位年度)[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杨海凤.马克思主义哲学曲阜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6].“自然辩证法”辩护.作者:徐驰.科学技术哲学西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7].加藤正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作者:高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漳州师范学院2011(学位年度)[8].《自然辩证法杂志》研究.作者:涂毛毛.科学技术哲学上海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9].论辩证法的自然性——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辩护.被引次数:1作者:张作竹.科学技术哲学黑龙江大学2010(学位年度)[10].中国自然辩证发展历程中的争论焦点述评.作者:安塔林夫.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三、自然辩证法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建立自然辩证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自然辩证法新教程》简介.邬焜,2010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辩证法”学术研讨会[2]从"为国服务"角度审视自然辩证法学科形态的转变.舒远招,2010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辩证法”学术研讨会[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为国服务.张纯成,2010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辩证法”学术研讨会[4]自然辩证法何以安身立命读刘啸霆教授文章的几点认识.傅德本,2010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辩证法”学术研讨会[5]论科学与人文相融视角下的医学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改革.张旭平,2010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辩证法”学术研讨会[6]发展自然辩证法,为国服务.黄顺基,2010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辩证法”学术研讨会[7]《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堂教学与研究生的科研素养.王志康,2010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辩证法”学术研讨会[8]论"为国服务"与自然辩证法课程创新.倪钢,2010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辩证法”学术研讨会[9]交通转型与低碳发展:重点、路径与阶段.陆礼,2014第15届全国技术哲学学术会议[10]自然辩证法界"为国服务"的历史必然性与路径探析.刘科,2010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辩证法”学术研讨会。
2021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范文

2021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范文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是人们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方法, 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 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体系、形成科技发展的战略眼光。
本文整理了8篇“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范文”,供有需要的读者参考。
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之第一篇: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及其生态意义研究 摘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晚年作品《自然辩证法》关键思想,一直以来肯定其价值以及批判其思维的两派学者各抒己见争执不休。
随着研究深度逐步提升,学术界逐步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积极意义,同时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诠释“人”、“自然”以及“实践”三要素的重要价值,这对于当代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绿色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中国政府而言可谓意义重大。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谐社会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的成就一向被马克思的光辉遮蔽,这就导致恩格斯很多哲学思想并未得到应有重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作为恩格斯晚年着作《自然辩证法》中的重要组成,其最初引发关注的原因竟然亦是与马克思相关。
当时“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实证的马克思主义”两派学者针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属于纯粹科学进行激烈论辩,作为马克思密切伙伴的恩格斯,其晚年阐释的自然辩证法成为两派学者争论的桥头堡。
伴随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热度持续提升,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观点亦是层次不穷,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时至今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依旧热度不减,并且逐步在现代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及驳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提出之后,正反两派泾渭分明,研究初期主要以批判为主,认为恩格斯忽然人类的重要性,存在形而上学的缺陷。
后期伴随对于恩格斯研究逐步趋深,开始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具备积极意义,并对于批判认知进行驳斥。
1.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 大部分先驱学者都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呈否定态势,卢卡奇、霍克海默、悉尼·胡克、施密特、让·萨特、诺曼·莱文为代表的大量学者对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进行批判,其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自然辩证法(共五则范文)

自然辩证法(共五则范文)第一篇:自然辩证法1.起源2.概念3.內涵4如何落實(主要舉例子)科学精神的内涵和科学家应该怎样落实起源的话就是稍微说一下科学技术概念就是说说科学精神是个啥包括内涵第二篇:自然辩证法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收获说实话刚知道学校给我们开这门课的时候,我有点迷惑。
我觉得对我们专升本的来说,来到本科院校最大的目的就是考研,一切和专业课、考研无关的课程都是无意义的。
可当我听到老师讲的第一节课时,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很肤浅。
自然辩证法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让人记忆的知识,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的发展、科技发明乃至宇宙探索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学习过自然辩证法后,使我看到自己从前思考的直观性、片面性,促使我对待周围的事物进行重新审视。
在课程的学习中我了解到西方文化来源于希腊,古希腊哲学中有一种对事物本原探索理性精神,而这种理性精神又往往与其宗教信仰紧密相连,西方先哲常常探求事情本源的工作本身当作追求,从中找到乐趣。
另一动力来源于宗教,西方很多学者通过探求事物背后的规律来证明上帝造物的伟大。
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则为入世,从而使得中国人对科学技术追求的动力常常来源于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如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很少的人为追求科学的理念本身去探索。
这种背景使我们失去了科学上的先机,并使我们流失了很多科学文化技术。
最近,莫言很火,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在这之前,诺贝尔奖就像中国人的软肋一样。
而中国人的科学技术为什么一直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呢。
科学是思想的总结,是辩证的言论,它是人们对人在社会中的行为、现象的规范。
我想中国人对事物真理的探索理性精神还是少的,而且中国现在的教育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缺陷。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事物的对立性,如同西方宗教促使西方先哲探求事物证明上帝的伟大,但又因其浓厚的宗教信仰导致一些真理的发现遭到迫害。
西方的科学技术过剩又不得不让人们惊警其带来的潜在危机,如核武器等先进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论文模板

自然辩证法论文自然辩证法论文模板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
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自然辩证法论文模板,欢迎大家浏览。
一、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现状扫描1.教学过程不合理教学过程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时代性不足。
目前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等5个方面。
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偏重于经典理论的阐释,对于科学与伦理关系的探讨、思维方式演进规律的探寻等时代焦点性问题至多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分析。
二是课堂规模超大。
由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从1980年的每年不足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53.9万左右,而师资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这造成现在高校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班级一般都在150人以上,甚至200人以上。
其直接造成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工作量大,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提高,追踪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二是学生大都来自不同的院系,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到课率低。
不少研究生认为学习本课程是为了获得学位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
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问题就更为突出,由于其在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应用性,这导致部分专业硕士研究生错误地认为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并不重要,专业课程才是学习的重点和核心;由于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班级规模普遍较大,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一旦处于“放松”状态,研究生到课率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即使有部分课堂学生到课率较高,但吸引学生的主要是教师上课时所展现出的幽默感或讲述的有趣故事,教师表演的色彩远大于教育的实际效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原因分析1.自然辩证法课程学科属性不明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种种问题的首要原因应是该课程学科属性不明。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析科技异化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浅析科技异化浅析科技异化摘要:科学科技迅速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而科技异化的现象则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因此成为异化理论研究视野中的重要部分。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讲,科技异化是科学科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科技的资本主义运用是科技异化的根本原因。
科技异化表现出不同形态,人的对象化能力不断加强,人的异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只有人得到全面发展,科学科技异化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关键词:科技;科技异化;自我异化;一、现代科技世界与人的存在现代科学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
这种对人的存在方式的改变是通过科技本身以及科技引起的人之存在总体环境变化实现的。
1.科学科技本身对人类存在的影响科学科技是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手段和中介。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是科学科技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母体。
从文明创造及劳动角度看,科学科技无非是一种人类自己创造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工具体系。
然而,科学科技作为特殊的工具系统有自身的特点。
一方面,科学科技作为“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的确是人类创造性的显现。
另一方面,科学科技使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间接,人被科学科技系统所肢解,成为服从科学科技自身所要求的附件。
人本来是以总体性存在创造文明的。
随着人类的进化,人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逐渐分开。
人类在发达的社会分工中,各种官能都得到专门的训练,使人们日益体现出自身的潜力。
但科学科技的高度发展,既把人们从各种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也使人类的许多官能成为劳动中不必要的“闲置品”。
那些曾起主导作用的人的活动官能越来越多地被“方便”“自动”的现代科技取代了。
哈贝马斯对科学科技的发展与人的生产及存在方式之间的关联有过一段精彩论述。
他明确讲道:“人类掌握了主要根植于人类有机体之中的目的—合理的活动的行为系统之基本成份,并把它们一个接一个地投射到科技手段的平面上。
从而使自身摆脱了相应的功能。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自然观的演变及其当代发展摘要: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与人的关系的根本观点。
要了解自然观首先要了解自然观的演变及发展。
本文依次讲述了古代自然观、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当代自然观。
并指出各阶段自然观的特点及意义。
关键词:古代自然观;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当代自然观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人们对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演化方式、运动变化及动力原因的根本看法。
它的产生、发展源远流长。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自然观也不同[1]。
一古代自然观(一)史前人格化的自然观史前社会的特征是没有文字,没有理论知识。
人类对自然的看法是,自然是一个茫茫的有生命的、自我运动的、有感觉和有意识的有机体。
宇宙中所发生的事情是善恶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或者有那些看不见的力量如神所控制。
对这种力量进行某种仪式操作,就能够控制自然和社会。
(二)古希腊朴素的自然观古希腊时期的社会特征是,社会处于奴隶社会阶段,科学处于萌芽阶段,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以思辨和直观的方式进行的,自然科学和自然哲学没有区分开来。
最早对“自然”作哲学思考的是活动于古希腊伊奥尼亚的米利都城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三位哲学家。
他们对自然的看法是总体特征就是宇宙是生成的。
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是物质性的本原“浓聚”或“稀散”的结果。
这种哲学是简单的、素朴的。
随后,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又提出一种观点万物皆数。
数是现实的基础,是决定一切事物的形式和实质的根据,是世界的法则和关系。
赫拉克利特说宇宙是一团燃烧着的烈火。
德谟克利特指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
原子不可再分,它有两种属性:大小与形状。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原子按一定的形状、次序和位置结合和分离,形成万物。
存在着静止的虚空,原子在其中运动。
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自然观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自然辨证法论文(范文)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论文题目:看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哲学发展学院:姓名:学号:摘要:古往今来,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总是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学家个人经历和素质的影响,而经济学家的哲学观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经济学家理解和把握现实经济活动的切入点、分析方式和结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文着力于分析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哲学思想,从而试图得出一些有助于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科学哲学哲学观局限性启示1 引言哲学通过多种途径对经济学产生影响。
其中科学哲学即通过经济学方法论间接地对经济学起作用。
因此, 很多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被称之为经济学哲学。
哈奇森就深受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影响, 在1938年出版了《经济学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假定》一书, 提倡用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的观点来指导经济学理论的构建。
但是,每个时期由于时代社会环境所限,其科技哲学思想对经济学的影响都有其局限性,所以随着时代进步及时更新对经济学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能看到“在经济学中以当代科学哲学的某一框架的观点重写经济学已变成一种时髦”。
11Deborah A.Redman,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91.2 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哲学思想亚当-斯密被誉为经济学的“鼻祖”,他第一个创立了系统的经济学体系,在他之前,曾有不少人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可为什么直到他,经济学才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呢?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他正确的哲学观。
斯密认为,在蜜蜂王国里,蜜蜂都在非常有秩序地工作着,这一秩序来自生存本能的需要,因为,没有什么结构比保持这样一种集体生活更适于生存了。
这种秩序,后来被斯密称为“自然秩序”。
在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观察中,他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自然秩序”的存在,并且将它大胆地引入了经济问题的分析之中,从而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概论论文
计算机中的辩证思维
作为一名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平时大部分时间接触的都是电脑,
编程语言和算法思想,思维也潜移默化的变成计算思维。但是自从上
了郑老师的自然辩证法课程后,感觉我的思维世界打开了另外一个天
地,对待事物的看法更加理性和全面了。
其实计算机思维和自然辩证思维在根本上是相同的,计算机的诞
生原本就是模仿人的思维,就像现在的许多的算法也是模仿自然界的
东西,比如蚁群算法,遗传算法和神经网络等,这些都在模仿大自然
的造物法则。大自然自然演变诞生出来的规则,是无数的生物,冰霜
雨雪,地质地貌等互相交融的结果,大自然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共同推演出的一套自然的法则。它是复杂的,因为大自然
中的物种太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但是同时它也是简单的,
这个法则虽然是大自然所有元素共同演绎出来的,但是大自然有一个
亘古不变的原则,那就是简单,在这个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找到最简单
的结果,让万物互相协助,互相协助,协调发展。在人类社会中,料
想应该也是如此,社会在不断的的发展进步,在高度发展的同时,必
然带来不同分工,文明的进步,催生出更多新鲜的事物和价值理念,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该怎
样的相处和发展,怎样才能不破坏这其中的平衡,和谐的发展下去,
这是人类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但是我们似乎忘记了一点,那就是大
自然给我们巨大的财富,它的法则,这是大自然智慧的结晶,一切的
事物都遵循简单的这个准则,这经过了无数的生物和漫长时间的验
证。人类社会既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那么它也应该遵循这个准则,
用简单的思想去创造,去管理,去发展人类社会,这样社会才能顺应
自然的发展规律,会让我们的发展更加和谐。
计算机是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如我们是
大自然智慧的结晶一样。它的诞生就是模仿人类思维的方式,从一开
始只是简单的计算,到现在的生活中无时无刻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
的发展是巨大的,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计算机的发展
就是模仿人类,模仿自然的过程,模仿人类思想的过程,模仿自然界
之间的相互作用。遗传算法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当计算机遇到一
个多个因素共同影响的问题时,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最优解,这似乎是
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很多的算法研究者都不能给出已给有效的算
法,利用人类的自身智慧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自然,
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处理着类似的问题,自然界每天都在进行着优胜
劣汰,这不就是从众多的生物中选取最优的保留,淘汰那些不够的优
秀的物种,这个过程是许多不同的因素制约的。计算机学者从自然界
这个过程中分析从内在的过程,用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思想和计算机处
理问题的思维构造出遗传算法,成功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样的
例子数不胜数,计算机的智慧来源于人类,而人类的智慧是有限的,
但是大自然的智慧和思想是无限的,人类虽然不能创造出这样的智
慧,但是可以模仿大自然的法则,进而推动计算机思维的发展。地球
上所有的生命和能量都来源于太阳,正如这样,人类迄今创造的文明,
无论是原始社会的部落文明,还是封建社会的农业文明,亦或是现代
社会的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追其根源都是来源于大自然,来自大自
然的法则,来自大自然辩证的思维方式。
大自然给人类的不仅仅是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它也给教会了我
们思考的方式,这是最原始也是最根本的东西,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
效的思维方式。不仅是计算机的发展深受其益,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各种问题都需要利用自然辨证的思考方式,这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
着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