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业链
2023-我国玉米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

2. 玉米行业环境分析
进口玉米配额管理:我国玉米进口政策在2022年至2022年期间采取配额管理的方式,以控制进口量并保护国内玉米产业。根据政策规定,进口商需要申请进口配额,并在配额范围内进行进口操作。该政策的目的是平衡国内供需关系,稳定玉米市场价格,并提高国内玉米产业竞争力。
我国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政策环境分析显示政府大力支持,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综上所述,我国玉米价格走势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总体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规律。政策环境分析表明,我国政府对玉米产业的支持力度较大,政策调控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国内市场供应,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玉米价格走势分析
ChatPPT Generation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玉米行业政策分析: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与挑战"
玉米市场环境分析
1.2022-2022年我国政府调整玉米行业政策,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2022-2022年,我国政府对玉米行业的政策环境进行了调整,以支持国内农业生产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其中,重点包括支持生物质能源、替代能源和生物材料的开发和生产。政府也提高了对进口玉米的关税,以保护国内生产。此外,政府还提高了对玉米生产的补贴,以鼓励农民种植玉米。
玉米行业
政府支持Hale Waihona Puke 政策稳定性环保政策
市场机遇
国际贸易
竞争压力
农民补贴
政策趋势分析
环境分析概述
1.玉米行业政策分析环境分析概述
2.2022-2022年我国玉米行业政策环境变化分析2022-2022年是我国玉米行业的关键时期,政策环境变化较大。根据我们的分析,以下是该时期我国玉米行业政策环境的三个主要方面:
中国玉米产业链百强企业

中国玉米产业链百强企业中国玉米产业链百强企业是指在中国玉米产业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企业。
随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和玉米产业的兴盛,这些企业在推动中国玉米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玉米产业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是直到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中国玉米产业才得以蓬勃发展。
玉米是中国三大主粮之一,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和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畜牧养殖、饲料制造、化工等领域。
中国玉米产业链百强企业的组成主要包括种子繁育企业、农药化肥企业、农机制造企业、农产品贸易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畜牧养殖企业、饲料制造企业以及相关服务机构等。
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所处的地位,相互之间紧密协作,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首先,种子繁育企业是玉米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优质的玉米种子是高产和抗逆的基础,种子的繁育与选育对玉米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玉米产业链百强企业在种子繁育领域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不断推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新品种,并为农民提供优质的种子供应和种植技术指导。
其次,农药化肥企业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广大,而且玉米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因此农药化肥的使用对于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中国玉米产业链百强企业在农药化肥领域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以研发和生产高效、环保的农药化肥为目标,为农民提供科学的施肥方案和农药使用指导。
然后,农机制造企业在玉米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农业智能化和机械化的推广,农机设备的更新换代成为玉米生产的重要保障。
中国玉米产业链百强企业不仅生产和销售各类农机设备,如播种机、收割机、喷粉机等,还提供农机服务和技术支持,提高了玉米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农产品贸易企业也是中国玉米产业链百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对国际市场的开放,农产品贸易成为了中国农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中国玉米产业链百强企业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拥有一定的资源和优势,以玉米贸易为核心,承接着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可靠的渠道。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

玉米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玉米是一种经济作物,以粒果为食用部分,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或饲料。
玉米是全球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类特点按照颜色可以分为黄色玉米、白色玉米、紫色玉米等。
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食用玉米和饲用玉米。
玉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粮食作物,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
同时,玉米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许多国家的重要农产品之一。
三、产业链玉米产业链主要包括种子繁育、种植、收割、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其中,玉米种子繁育是玉米产业链的基础,种子的优质和数量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种植是玉米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包括土地选择、施肥、除草、除虫、浇水、采摘等重要过程。
运输和销售环节是将玉米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环,也是玉米产业链的终端环节。
四、发展历程中国玉米种植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开始种植玉米。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
2018年,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为4183万公顷,产量为2.18亿吨,分别占全球的29.6%和28.4%。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农业部关于推进绿色食品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提出,要加强玉米生产的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玉米种子、农药和化肥等产品的质量监管,保障玉米生产的食品安全。
2、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玉米产业链,提高玉米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该文件提出,要加大对玉米等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多种植经济作物,推广高效水肥一体化和绿色防治技术,实现玉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六、经济环境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玉米的产业链中涉及到许多产业,如种植、加工、销售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玉米是中国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大农作物,深加工玉米的
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玉米的加工价值,拓宽产业应用领域,促进玉米加工
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流程
1、玉米种植:这是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第一个环节,种植的质量好
坏直接影响后续玉米加工的品质和效率,所以种植好的玉米品种是确保玉
米深加工产业链质量的前提条件。
2、玉米收获:当玉米熟后进行采收,这个过程也是玉米深加工的关
键环节,收获的玉米的质量和新鲜度直接关系着加工效果,所以收获的时
间和方式都很重要。
3、玉米清理:把收获的玉米进行清理,去掉杂质和污染、籽皮等,
使玉米更加洁净,以适应接下来的玉米加工工艺。
4、玉米磨粉:磨粉的过程是把玉米粒度细化,可以从短粒到面粉等
不同粒度加工出来,可以为加工出不同的产品提供原料及便利性,如面条、面包等等。
5、玉米糊化:糊化是把玉米粉及水混合搅拌至特定实质状态,在此
状态下有更好的操作性,可以更加精细的加工玉米,为后续包装技术提供
更加细致的玉米产品,如玉米片、玉米粥等等。
2024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分析报告

摘要:本报告对2024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报告首先介绍了全球玉米产业链的基本情况,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随后,报告对2024年全球玉米产量、价格、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最后,报告对玉米产业链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一、全球玉米产业链概述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用于人类食品、饲料、能源等领域。
全球玉米产业链主要包括种植、加工和销售三个环节。
种植环节主要涉及到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加工环节主要涉及到玉米粉、玉米油、淀粉等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主要涉及到玉米的贸易和物流。
二、2024年全球玉米产量和价格2024年,全球玉米产量达到了约11.8亿吨,比去年增加了约3.5%。
其中,美国、中国和巴西是全球三大主要玉米产区,占据了全球玉米产量的近60%。
此外,乌克兰、阿根廷和南非等国家也是重要的玉米产区。
2024年,全球玉米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政策、需求等。
天气变化对玉米种植和收割产生了重要影响,干旱和洪水等天气灾害导致有些地区玉米产量下降,进而导致全球玉米价格上涨。
政策因素也对玉米价格产生了影响,例如一些国家对玉米的出口限制、减少玉米的农业补贴等政策导致了玉米价格的波动。
三、2024年全球玉米需求2024年,全球玉米需求主要来自食品、饲料和工业生产三个方面。
其中,饲料是全球玉米需求的主要驱动力,占据了全球玉米需求的约70%。
此外,由于生物能源的需求增加,玉米在能源领域的需求也有所增加。
四、未来发展趋势未来几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气候变化将对玉米的种植和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农民和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其次,全球玉米需求将继续增加,特别是来自饲料和生物能源领域的需求。
此外,科技创新将在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2024年全球玉米产业链市场呈现出产量增加、价格波动以及需求增长等特点。
绥化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指南

绥化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构建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绥化市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基地之一,而鲜食玉米的种植和销售一直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玉米是产业链最长的粮食品种

玉米是产业链最长的粮食品种作者: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19年第12期玉米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玉米营养丰富、用途广泛。
玉米籽粒含淀粉70%~75%,蛋白质10%左右,脂肪4%~5%,2%左右的多种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等,黄玉米还含有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的胡萝卜素)。
每百克玉米热量为1527kJ,热量和脂肪的含量均比大米和面粉高。
籽粒玉米胚含油36%~41%,亚油酸的含量较高,为优质食用油,可制做人造奶油。
玉米籽粒主供食用和饲用,工业用途也十分广泛(见图1)。
玉米可烧煮、磨粉或制膨化食品,饲用时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均高于大麦、燕麦和高粱。
蜡熟期收割的茎叶和果穗,柔嫩多汁,营养丰富,粗纤维少,是奶牛的良好青贮饲料。
在工业方面,玉米可制做酒精、啤酒、乙醛、醋酸、丙酮、丁醇等。
用玉米淀粉制成的糖浆无色、透明、果糖含量高,味似蜂蜜,甜度胜过蔗糖,可制高级糖果、糕点、面包、果酱及各种饮料。
此外,穗轴可提取糠醛,秆可造纸及做隔音板等。
果穗苞叶还可用以编织日用工艺品。
饲用消费稳中有升玉米的籽粒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作为猪、牛、鸡等畜禽饲料。
玉米秸秆可替代部分玉米籽粒,作为反刍动物良好的饲料来源。
此外,深加工过程中生产的胚、鼓皮、浆液等副产品也是重要的饲料资源,在美国占饲料加工原料的5%以上。
世界上约65%的玉米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我国则在70%以上。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以饲料为基础的畜产品及水产品的需求还将大幅度增加。
在畜牧业和养殖业的拉动下,我国饲料产业仍将保持平稳增长,而玉米作为饲料生产的主要原料,其消费也将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食用消费保持稳定玉米口粮消费逐年减少。
20世纪50年代以前,95%以上是玉米初级加工食品,即玉米碴、玉米粉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作为口粮的消费量逐年减少。
90年代以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使得非玉米口粮玉米食品消费稳步上升,膳食结构和消费倾向的改变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促使非口粮玉米食品的质量和口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此食用消费量增加和减少的因素大致相互抵消,开始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1.原料采购: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第一环节是采购原料,即原生玉米。
通常采购的原生玉米包括干玉米和湿玉米。
干玉米主要用于淀粉、饲料等产品的加工,湿玉米主要用于醇类、生物质能源等产品的加工。
2.研磨和制粉:原生玉米经过破碎、脱壳、清洗等工艺处理后,进入研磨和制粉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原生玉米被研磨成不同颗粒大小的颗粒状物料,分别用于不同产品的加工。
3.淀粉和醇类的生产:在研磨和制粉环节之后,部分颗粒状物料进入淀粉和醇类的生产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颗粒状物料通过水洗工艺将玉米淀粉和蛋白质等有用成分分离出来,然后经过脱水、干燥等工艺处理,最终制成淀粉和醇类产品。
4.饲料的生产:剩余的颗粒状物料进入饲料的生产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颗粒状物料通过研磨、配料、混合等工艺处理,加工成适合不同动物的饲料。
玉米饲料是目前主要的饲料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家禽、水产养殖等领域。
5.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在饲料的生产环节之后,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剩余物料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包括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可以替代传统的石油等化石燃料,具有环保和可再生的特点。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和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玉米深加工产业链也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
因此,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是一条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链。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淀粉、饲料、生物质能源等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这将进一步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发展。
同时,加强科技支撑和技术创新,提高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是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概述
➢ 玉米为禾本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 玉米营养丰富。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
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种维 生素。 ➢ 在全球三大谷物中,玉米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均居世 界首位。
玉米四种用途所占比重
资料来源:中华粮网
中国饲料企业分布情况
玉米饲用消费集中在华北和长江流域
资料来源:中国玉米网
中国玉米深加工区域布局
玉米工业消费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区域
资料来源:中国玉米网
中国玉米流通格局
由于我国玉米生产和消费极不平衡的特点,玉 米呈现出“北粮南运”的特点,不过,近年来随着 玉米深加工企业的飞速发展,主产区、销区的结构 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玉米贸易将形成“南进北出” 的新格局。
出口国:美国和中国等玉米主产国家是玉米出口大国。 美国年出口玉米在5000万吨以上,占全球玉米贸易 总量的65-70%。
进口国:玉米的主要进口国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日 本年进口量约为1600万吨,主要来自美国;韩国 800万吨左右,主要来自中国。中国台湾省400500万吨,欧盟250-500万吨,墨西哥400-600万吨, 加拿大100-400万吨。
玉米的生长过程
➢ 玉米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需要经过若干个生育 阶段和生育时期。
➢ 生育阶段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 和生理特性,可分为3个不同的生育阶段。1、苗期 阶段2、穗期阶段3、花粒期阶段
➢ 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⑴出苗期⑵三叶期⑶拔节期⑷小喇叭口期⑸大喇叭 口⑹抽雄期⑺开花期⑻抽丝期⑼子粒形成期
玉米进出口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玉米进口会 增加国内供给总量,玉米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
美国玉米产区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玉米网
全球玉米的消费
全球每年玉米总消费量一直保持在6亿吨以上, 并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呈 刚性增长的态势。
美国、中国、欧盟和巴西是世界上玉米的主要消 费国,总消费量占了世界玉米总消费的65%。
全球玉米消费分布
资料来源:大连商品交易所
玉米的国际贸易
全球历年玉米产量
全球历年玉米产量(单位:万吨)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79,165 78,863 78,983 71,472 69,876 71,220 57,440 60,585 60,803 59,083 60,033 60,326 62,708
50,000
40,000
全球玉米供需走势
资料来源:中华粮网
3、天气因素
在播种面积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天气因素的变 化直接影响本年度玉米产量。因此,天气变化对市 场价格起到阶段性影响作用。一般情况下,在种植 季节降雨过多或生长季节降雨不足,产量将降低, 市场价格上涨,反之,如果风调雨顺,将丰产丰收, 市场价格下跌。
4、玉米进出口
➢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种植 面积占全国16%左右,总产占全国的14%左右。
我国玉米的消费
➢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品种。 ➢ 我国是玉米消费大国,年总消费水平在1.2亿吨以
上,约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20%。我国玉米消费 主要用于饲料和工业消费,二者占到了85%以上。 ➢ 近年来,玉米的供求缺口较大,并有逐年上升的趋 势,因此玉米出口量逐年较小,国内玉米生产基本 完全供给国内消费,并且近2年开始进口玉米。
我国玉米的生产
➢第二大玉米生产国 ➢种植范围广,但各地区种植分布不均
衡
我国历年玉米产量
资料来源:汇易网
我国玉米种植划分
资料来源:中国玉米网
玉米产区具体情况
➢ 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三省、 内蒙古和宁夏为 主,种植面积占全国33%左右,总产占全国的38%左 右。
➢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 面积占全国39%左右,总产占全国的39%左右。
中国玉米流向图
—— —— ——
资料来源:中国玉米网
东华华 北北中
、 华 最玉南 大米 的调 玉出最 米量大 调逐调 出步入 区减区 少
影响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1、玉米的供给 2、玉米的需求 3、天气因素 4、玉米进出口 5、玉米库存 6、玉米的成本收益情况 7、与其他农产品的比价关系 8、政策性因素 9、其他因素
30,000
20,000
10,000
0 1997/1998 1998/1999 1999/2000 2000/2001 2001/2002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2007/2008 2008/2009 2009/2010
资料来源:中国玉米网
1、玉米的供给
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到了40%以上,中 国的产量占到了近20%,南美的产量占到了大约10%,成 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区,其产量和供应量对国际市场的影 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的最 为重要的因素。
我国的玉米生产具有相对独立性,每年的国内产量 成为影响国内供给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国内玉米在 10月底开始陆续上市,上市时正是玉米现货价格走低的 时候,到来年5、6月份与玉米开始走向紧缺,价格开始 走高,到7、8月份价格达到顶峰。
2、玉米的需求
美国和中国既是玉米的主产国,也是主要消费 国,对玉米消费较多的国家还有欧盟、日本、巴西、 墨西哥等国家,这些国家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 格的影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各主要消费国玉米 深加工工业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玉米的消费需求 的增加。
从国内情况来看,玉米消费主要来自口粮、饲 料和工业加工。饲料用玉米需求的变化对市场的影 响比较大;工业加工用玉米所占比例虽然只占23% 左右,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年平均用量增加200多万 吨,对市场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玉米的用途
1、食用 2、种用 3、饲用 ⑴玉米籽粒:特别是黄粒玉米是良好的饲料。 ⑵玉米秸秆:是牛的高能饲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籽
粒。 ⑶玉米加工副产品应用:玉米湿磨、干磨生产淀粉、
啤酒、糖等加工过程中生产的胚、麸皮、浆液等副 产品,也是重要的饲料资源。 4、工业加工 ⑴玉米淀粉⑵淀粉糖⑶发酵制品⑷燃料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