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旋磨术1

合集下载

冠脉旋磨术配合护理常规

冠脉旋磨术配合护理常规

冠脉旋磨术配合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一)患者准备
同常规PCI术的术前准备。

(二)用物准备
1、用物准备:介入手术器械包、介入手术布类包、碘伏、无菌手套、纱布、利
多卡因、肝素生理盐水、抢救物品及药品、旋磨器、控制台、气体转换阀、脚踏控制开关、氮气、导丝、导引导管、微导丝、推进器、压力泵、旋磨头、旋磨导管、加压输液袋、球囊、支架等。

2、评估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抢救设备及药品,并置手术台旁。

二、术中配合
1、设备连接:在体外将旋磨机与高压氮气筒及控制器相连接,并调整气体压力,
以选择适当的转速。

2、体外测试:开启操纵控制台的开关,测试并调节旋磨头的转速。

3、旋磨冲洗液(加压灌注液袋)的准备:在500ml生理盐水中加入肝素5000
单位+硝酸甘油0.5mg+维拉帕米5mg。

4、及时为术者提供术中需要的物品,并对使用的耗材做好登记。

5、手术超过1小时提醒医生,是否追加肝素。

6、及时准确执行术中医嘱,做好记录。

7、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静脉输液、氧气等各种管道通畅,需要抢救时做到
迅速、快捷、准确。

三、术后整理
1、术后协助术者包扎伤口。

2、再次核对确认患者身份,清点手术用物及检查导管完整性。

3、护送病人至病房,与病区医护人员做好交接。

4、清洗术中所用器械,做好导管室整理工作。

5、完成并核查手术计费工作。

参考文献:《介入治疗护理学》第2版
拟定:钟** 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原理]冠状动脉旋磨术就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然弹开,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与正常冠脉。

[适应症]1.在血管内膜呈环形表浅严重钙化、导引钢丝已通过病变但球囊导管不能跨越,或者在支架置入前预扩张球囊不能对狭窄病变作充分扩张;2.对某些钙化病变行DES置入术时,为了使支架均匀贴壁;3.严重狭窄病变或CTO病变,球囊导管不能通过病变。

[禁忌症]1.导丝无法通过的病变;2.血栓性冠状动脉病变或急性心肌梗死:有溃疡或血栓的病变,旋磨可加重血栓倾向,易发生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3.退行性变的大隐静脉桥病变:旋磨治疗易发生血管栓塞或无复流现象;4.严重的成角病变(>60°):成角病变的旋磨可能会伤及深层管壁,甚至引起冠脉穿孔;5.有明显内膜撕裂的病变:内膜撕裂明显,尤其就是螺旋性内膜撕裂,旋磨可使撕裂加重;6.病变血管为唯一有血流的冠脉血管并伴有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7.存在以下情况术者应给予高度警惕:病变长度大于25mm、静息心绞痛、严重左室功能异常与病变远端血流较慢。

[用物准备]1.操纵控制台(主机);2.推进器;3.脚踏控制板;4.高压气体罐;5.旋磨导管;6.旋磨导丝;7.旋磨灌注液:生理盐水500ml+肝素10000 U(10u~20u/ml)+异搏定5mg(10ug/ml)+硝酸甘油2mg(4ug/ml)。

[患者准备]1.术前一日及术日晨给予阿司匹林300mg。

若拟进行支架置入术则按常规加用ADP受体拮抗剂;2.为减少冠脉痉挛等并发症,可在术前酌情给予钙拮抗剂;3.可适当地补充液体,保证有效与足够的血容量,以避免术中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发生低血压并发症;4.如果病情允许,术日晨可将β阻断剂停用或减量,以避免低血压与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发生。

[操作流程]1.手术入路及指引导管的选择:指引导管与普通PCI术相似,但应注意保证导管与冠状动脉开口的同轴性,并根据所需旋磨头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具有足够大内腔的指引导管;2.旋磨头(burr)的选择:根据血管的直径、病变的形态、远端血管床情况、左心室功能及其她血管的状态选择旋磨头:①从小的旋磨头开始(burr/artery 为 0、5~0、6);②酌情增大旋磨头,最终burr/artery不应超过0、7;③第一个旋磨头应较最终所需旋磨头小0、5mm;3.术中用药:手术开始时给予肝素60u-100u/kg,每小时追加1000u~2000u,维持ACT>350秒,联合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时,应该适当减少肝素用量,旋磨前/后酌情给予硝酸甘油(50μg~200μg)、维拉帕米(100μg~200μg,总量可达1、0mg~1、5mg)、地尔硫卓(0、5mg~2、5mg,总量可达5mg~10mg);4.旋磨导丝的操作:可直接操作或通过微导管/OTW球囊交换旋磨导丝到达病变血管远端;5.旋磨导管与推进器连接→推进器与主机连接→推进器与旋磨灌注液连接→体外测试;6.旋磨过程:将旋磨导管沿导丝经指引导管送至距靶病变近端1~2cm的正常血管段处→松开旋磨器控制手柄的调节锁→踩踏脚闸并确认转速达到要求的速度后,缓慢推进控制手柄,旋磨头即可随之向前移动→旋磨过程中由于旋磨头与病变组织的摩擦,其转速较无负荷(测试)时略低,但下降幅度不应超过5000rpm→旋磨时旋磨头不可一直放置在同一个位置,而应“前进”与“撤后”交替,并间断注入少量造影剂,以了解旋磨头的位置及血流情况,同时可分次冲掉组织碎屑(微颗粒)→每次旋磨时间应控制在15~30秒,间隔时间大约30秒~2分钟→造影确认旋磨的结果,了解有无并发症发生→旋磨满意后,开启dynaglide模式,将旋磨速度降至7000rpm后缓慢退出旋磨头→最后根据需要换用较大的旋磨头或联合使用球囊及/或冠状动脉内支架;7.结果评价:①造影确认旋磨效果:硬化斑块祛除情况;球囊试扩张病变就是否能完全打开;预计支架能完全释放;②造影了解有无并发症:血管痉挛;慢血流/无血流;内膜撕裂;冠脉穿孔;③必要时使用IVUS评价。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原理]冠状动脉旋磨术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 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然弹开,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和正常冠脉。

[ 适应症]1. 在血管内膜呈环形表浅严重钙化、导引钢丝已通过病变但球囊导管不能跨越,或者在支架置入前预扩张球囊不能对狭窄病变作充分扩张;2. 对某些钙化病变行DES置入术时,为了使支架均匀贴壁;3. 严重狭窄病变或CT(病变,球囊导管不能通过病变。

[ 禁忌症]1. 导丝无法通过的病变;2. 血栓性冠状动脉病变或急性心肌梗死:有溃疡或血栓的病变,旋磨可加重血栓倾向,易发生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3. 退行性变的大隐静脉桥病变:旋磨治疗易发生血管栓塞或无复流现象;4. 严重的成角病变(>60°) :成角病变的旋磨可能会伤及深层管壁,甚至引起冠脉穿孔;5. 有明显内膜撕裂的病变:内膜撕裂明显,尤其是螺旋性内膜撕裂,旋磨可使撕裂加重;6. 病变血管为唯一有血流的冠脉血管并伴有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7. 存在以下情况术者应给予高度警惕:病变长度大于25mm静息心绞痛、严重左室功能异常和病变远端血流较慢。

[ 用物准备]1. 操纵控制台(主机);2. 推进器;3. 脚踏控制板;4. 高压气体罐;5. 旋磨导管;6. 旋磨导丝;7.旋磨灌注液:生理盐水500ml+肝素10000 U( 10u〜20u/ml) +异搏定5mg (10ug/ml) + 硝酸甘油2mg (4ug/ml )。

[ 患者准备]1. 术前一日及术日晨给予阿司匹林300mg若拟进行支架置入术则按常规加用AD受体拮抗剂;2. 为减少冠脉痉挛等并发症,可在术前酌情给予钙拮抗剂;3. 可适当地补充液体,保证有效和足够的血容量,以避免术中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发生低血压并发症;4. 如果病情允许,术日晨可将B阻断剂停用或减量,以避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发生。

冠脉内旋磨术1例报道

冠脉内旋磨术1例报道
19 8 — 8 9 9. 2 3.
检查 时 由于其 无恶 性 肿 瘤 的声 像特 征 ,而其 声 像特
冠 脉 内旋磨术 1 例报 道
张 戈 .光 雪峰 ,李 易 , 白文伟
( 明医学院第二 附属医院 昆 心 内科 昆明 6 00 ) 511
随 着 冠 心病 介入 技 术 的 不 断发 展 , 以 P C T A为
维第 3期 3
头 ,1 5万转 / 旋 磨 共 2次 ,重 复 造 影 见 靶 病 变 部 分 位狭 窄 减 小 至 2 % ,血 管 形 态 光 滑 平 整 ,无 内膜 0
撕 裂 ,然 后 顺 利 置 入 B 2 7 r ×1r 支 架 一 枚 , x .5 m a 3m a
征 恰恰 与 良性肿 瘤 相 似 ,如 边缘 清 晰 、规 整 、内部 回声 均 匀 。 C F 显 示 :肿 瘤 内 彩 流 分 布 不 丰 富 、 DI R <0 5等 。 因此 B超 往 往误 诊 为 良性 纤 维 瘤 ,如 I . 本 病 例 。而 这 种 良I 生肿瘤 常 因不 恰 当 的手 术 而常有
者 施 行冠 脉 内旋 磨 术取 得 满 意效 果 ,现 报 道如 下 。
患 者男 性 ,7 2岁 ,因反 复心 前 区 闷痛 6年余 ,
再 发加 重 2月 于 2 0 0 1年 7月 5日入 院 。人 院诊 断
随 后逐 渐 加 压 至 1a 4r m,球 囊 压 迹 仍 未 消 失 ,是 为 R A开 口处 严 重 钙 化 病 变 。遂 改 行 冠 脉 旋 磨 术 , C
局部 复 发 、扩 大 、恶 变 l 2。所 以 ,如在 四肢肌 问 发 2 _
I表约 15m的上臂肌 间可探 及 24m× .c 本 . c . c 32m的 椭 圆形 实 质性 包块 ,其 边缘 清 晰规 整 ,内部 回声均

冠状动脉旋磨术

冠状动脉旋磨术

冠状动脉旋磨术冠状动脉旋磨技术(Rotational atherectomy)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由DavidAuth发明,1988年初次⽤于患者的治疗[1]。

在⼀些特殊病变如严重钙化病变,旋磨技术⼏乎是经⽪冠状动脉介⼊⼿术(PCI)顺利完成不可缺少的⼀种技术。

冠状动脉旋磨术采⽤呈橄榄型的带有钻⽯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 或“选择性切割”的原理消除软性、纤维化及钙化的所有形态学斑块;形成⼀个光滑的内腔通道,消除或减少⾎管壁的⽓压性创伤;最⼩化⾎管壁的伸展和弹性回缩[2]。

对于⼀些严重狭窄伴重度钙化或纤维化的病变,球囊可能⽆法通过或病变难以扩张开,不仅即刻效果不理想,远期再狭窄率也较⾼。

冠状动脉旋磨术⽤物理的⽅法将动脉硬化斑块祛除,以提⾼即刻效果,并有可能降低远期再狭窄率,是临床上较为有⽤的介⼊治疗⼿段。

本⽂主要介绍冠状动脉旋磨技术的基本设备、器材、操作流程、护理常规、并发症防治以及相关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

郑州⼤学第⼀附属医院⼼⾎管内科邱春光1 冠状动脉旋磨术的设备和器材冠状动脉旋磨术的设备和器械包括固定的硬件设备及旋磨导管/导丝等(图1)。

1.1 操纵控制台也称主机,是旋磨术所需的总体控制设备,可驱动旋磨导管、监测和控制旋磨头的转速,为术者提供旋磨头⼯作状态的信息。

1.2 推进器与操纵控制台相连接,驱动和控制旋磨导管及旋磨头的移动。

它主要由5部分组成:(1)旋磨头控制(移动)⼿柄:⽤于控制旋磨头的进退;(2)光纤转速连接缆线;(3)压缩⽓体连接软管;(4)灌注孔:⽤于连接冲洗液;(4)导丝制动器:防⽌导丝的旋转和移动,在旋磨过程中保证导丝位置固定不变。

推进器需与旋磨导管相连。

脚踏控制板通过控制操纵器⽓压涡轮的启动与关闭来控制旋磨头的旋转与停⽌。

在脚踏板的右侧有dynaglide开关,当dynaglide处于启动状态时,旋磨头以50 000~90 000rpm低速旋转,⽤于前进或后退旋磨导管。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中国专家共识》要点1 冠状动脉内旋磨术的演变和发展情况冠状动脉内旋磨术(rotational atherectomy,RA)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行研制及开发的,1988年Fourrier等完成了首例RA。

1993年,RA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

此后,RA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RA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经历过一个先热[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POBA)时代]-后冷[裸金属支架(BMS) 时代]-再热[药物洗脱支架(DES)时代]) 的过程。

在早期POBA时代,RA是POBA之外不可替代的斑块消蚀技术,可减少术后斑块的弹性回缩。

进入BMS时代,由于无法解决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高的问题,RA也一度被忽视。

随着DES的发展,RA被重新定义为斑块修饰的重要工具。

斑块修饰强调通过旋磨头打磨钙化斑块之后形成新的通道。

一方面RA开通的管腔方便后续治疗器械通过;另一方面RA能有效修饰钙化病变,有利于支架扩张和贴壁,减少钙化病变对DES药物的剐蹭。

RA有效改变钙化斑块的顺应性,从而方便支架的输送和扩张,结合DES,可改善远期预后。

2 R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RA适应证:(1)血管内膜严重钙化病变;(2)球囊无法通过或无法充分扩张病变。

RA禁忌证:(1)旋磨导丝无法通过的病变;(2)明显富含血栓的病变;(3)静脉桥血管病变;(4)大于90°的成角病变;(5)严重螺旋性夹层。

3 RA操作技术要点3.1 血管入径的选择3.2 指引导管的选择3.3 冲刷液的配置和快速冲刷3.4 旋磨头的选择3.5 旋磨导丝的使用3.6 旋磨头体外测试3.7 旋磨头的进入及退出3.8 旋磨转速与速度下降3.9 临时起搏器的使用3.10 RA终点确认3.11 血管内超声(IVUS)在RA中的辅助作用4 RA并发症的识别及处理4.1 并发症概述若术者操作不当,RA易引起并发症。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冠状动脉旋磨术操作规范[ 原理]冠状动脉旋磨术是采用呈橄榄型的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 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然弹开,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和正常冠脉。

[ 适应症]1.在血管内膜呈环形表浅严重钙化、导引钢丝已通过病变但球囊导管不能跨越,或者在支架置入前预扩张球囊不能对狭窄病变作充分扩张;2.对某些钙化病变行DES置入术时,为了使支架均匀贴壁;3.严重狭窄病变或CTO^变,球囊导管不能通过病变。

[ 禁忌症]1.导丝无法通过的病变;2.血栓性冠状动脉病变或急性心肌梗死:有溃疡或血栓的病变,旋磨可加重血栓倾向,易发生慢血流或无血流现象;3.退行性变的大隐静脉桥病变:旋磨治疗易发生血管栓塞或无复流现象;4.严重的成角病变(>60°) :成角病变的旋磨可能会伤及深层管壁,甚至引起冠脉穿孔;5.有明显内膜撕裂的病变:内膜撕裂明显,尤其是螺旋性内膜撕裂,旋磨可使撕裂加重;6.病变血管为唯一有血流的冠脉血管并伴有左室射血分数小于30%;7.存在以下情况术者应给予高度警惕:病变长度大于25mm静息心绞痛、严重左室功能异常和病变远端血流较慢。

[ 用物准备]1.操纵控制台(主机);2.推进器;3.脚踏控制板;4.高压气体罐;5.旋磨导管;6.旋磨导丝;7.旋磨灌注液:生理盐水500ml+肝素10000 U (10u〜20u/ml) +异搏定5mg (10ug/ml) +硝酸甘油2mg( 4ug/ml )。

[患者准备]1.术前一日及术日晨给予阿司匹林300mg若拟进行支架置入术则按常规加用AD受体拮抗剂;2.为减少冠脉痉挛等并发症,可在术前酌情给予钙拮抗剂;3.可适当地补充液体,保证有效和足够的血容量,以避免术中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发生低血压并发症;4.如果病情允许,术日晨可将B阻断剂停用或减量,以避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的发生。

冠脉旋磨术致冠脉穿孔一例

冠脉旋磨术致冠脉穿孔一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年10月第10卷第28期*马贤骥为本文通讯作者。

筝病例报告筝冠脉旋磨术致冠脉穿孔一例何文锦马贤骥*(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重庆400011)【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冠脉穿孔;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经是目前心内科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常规治疗手段。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人群的逐年增加,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发生率有增长趋势。

研究显示人体在20岁开始冠脉内膜即有钙化结晶,随着年龄越大,冠脉钙化病变也越严重,其中60-69岁人群中的发生率可达80%[1]。

冠状动脉旋磨术是采用带有钻石颗粒旋磨头,根据“差异切割”的原理选择性地修饰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硬化斑块[2]。

近年来,在冠脉复杂病变中,如冠脉完全闭塞、开口严重钙化等,在冠脉旋磨术的基础上行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严重冠脉钙化介入治疗的主流方法[3]。

旋磨术可有效地改善血管顺应性,使预扩球囊容易通过狭窄部位,同时提高支架的释放及展开的质量[4]。

当然,旋磨术的并发症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笔者最近收治一例冠脉严重钙化患者在冠脉旋磨术中出现冠脉穿孔的病例,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梁XX,男,64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痛2年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

入院后完善冠脉造影提示:冠脉右优势型,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冠脉三支血管弥漫性钙化并狭窄。

前降支近中段狭窄80%-90%;回旋支近端可见钙化,狭窄约50%;右冠迂曲,粗大,近段至远段狭窄程度约90%-99%(图1)。

使用7F JR指引导管,送入Sion,Sion blue钢丝均难以通过右冠迂曲狭窄处。

送入XT-R钢丝顺利至远端后,送入XT-A钢丝增加支撑力。

送入1.5mm×15mm球囊难以通过狭窄处,更换1.0mm×9mm球囊顺利通过狭窄处,从远至近以16atm扩张后,送入1.5mm×15mm球囊及2.5mm×20mm球囊分别以18atm扩张狭窄处,复查造影冠脉狭窄改善不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旋磨术
一概述
冠状动脉旋磨术系采用呈橄榄形的带有钻石颗粒的旋磨头,根据“差异性切割”或选择性切割的原理选择性地祛除纤维化或钙化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具有弹性的血管组织在高速旋转的旋磨头通过时会自然弹开,即旋磨头不切割有弹性的组织和正常的冠脉。

是临床上一个用较多的一种祛除粥样硬化斑块的手段。

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设备和器材
设备和器械包括固定的硬件设备及旋磨导管、导丝等。

1. 操纵控制台也称主机,可以驱动旋磨导管、监测和控制旋磨头的转速,为术者提供旋磨导管的工作状态的信息。

2. 推进器与操作控制台相连,驱动和控制旋磨导管和旋磨头的移动。

由5部分组成:旋磨头控制手柄;光线转速连接缆线;压缩气体连接软管;灌注孔(用于连接冲洗液);
导丝制动器(防止导丝的旋转和移动,在旋磨过程中保证导丝位置固定不变。

推进器与旋磨导管相连)。

3. 脚踏控制板通过控制操纵器气压涡轮的启动与关闭来控制旋磨头的旋转与停止。

在脚踏板的右侧有dynaglide 开关,当dynaglide处于启动状态时,旋磨头以50,000~90,000rpm低速运转,用于后退旋磨导管。

4. 高压气体罐所需气体为压缩空气或氮气。

同时应备有范围在90~110psi,最小140L/min的气体灌调节装置。

5. 旋磨导管包括旋磨头、导管和鞘管组成。

旋磨头呈橄榄形,远端部分带有20~30微米大小的人造钻石颗粒。

旋磨头与柔软的螺旋型的导管体部(驱动轴)相连接。

导管的中心腔直径为0.010英寸,可以通过旋磨导丝。

在导管的外部为4F(1.4mm)聚四氟乙烯材料的外鞘管,此鞘管具有多种作用:①避免驱动轴对血管的损伤,起到保护血管壁的作用;
②在旋磨时可以通过外套管输注生理盐水,减小摩擦损伤和热损伤;③可以随时将旋磨下来的颗粒冲洗掉,以免造成血管的栓塞。

6. 旋磨导丝为不锈钢材料构成,长度为325cm,导丝主干直径为0.009英寸,而成螺旋型缠绕的尖端柔软部分直径为0.014英寸,使旋磨头不能超越导丝头端。

柔软型旋磨导丝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柔软性,但支撑力较差;而超支撑型旋磨导丝的体部具有较好的支撑力。

三冠状动脉旋磨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①在血管内膜钙化呈环形标签钙化、导引钢丝已通过病变但球囊不能跨越,或者在支架置入前预扩张球囊不能对狭窄病变做充分的扩张时,可考虑使用旋磨头;
②DES时,为了使支架均匀贴壁,对某些钙化病变可行冠状动脉旋磨术;
③严重狭窄病变或CTO病变,球囊导管不能通过病变;
(二)禁忌症
①血栓性病变或急性心肌梗死有溃疡或血栓性病变,旋磨
可加重血栓倾向,易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
②退行性变的大隐静脉桥病变旋磨易发生血管栓塞或无复流;
③严重的成角病变(>60度)成角病变的旋磨可能会伤及深层管壁,甚至引起冠脉穿孔;
④有明显内膜撕裂的病变内膜撕裂明显,尤其是螺旋型内膜撕裂,旋磨可使撕裂加重;
四旋磨术的操作流程
(一)病人准备
1. 术前一日及术日晨给予阿司匹林300mg。

因旋磨患者在旋磨后可能需要植入支架,应在术前开始给患者加服氯吡格雷;
2. 为减少冠脉痉挛,可在术前酌情给予钙拮抗剂;
3. 可适当补充液体,保证有效和足够的血容量,以避免术中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发生低血压并发症;
4. 如病情允许,可在术日晨将beta受体阻滞剂停用或减量,
以避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并发症。

(二)器械准备
1)导引导管的选择一般情况下,直径≤1.5mm的旋磨头可以选择6F的导引导管,1.5~2.15mm的旋磨头需要选择7F 的导引导管,2.15~2.5mm的旋磨头则需要8F的导引导管。

2)导引钢丝的选择旋磨所用钢丝与PTCA导丝不同,它的直径为0.009英寸,长度为325cm,为单根不锈钢钢丝构成,导丝的尖端为呈弹簧装缠绕的铂金构成。

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导丝在X线下的可见性。

3)旋磨头的选择头的大小直接影响旋磨效果和并发症;应从小的旋磨头开始(磨头/动脉为0.5~0.6),酌情增大旋磨头,最大比例为0.7~0.8,这样可以减少微栓塞和内膜撕裂、急性闭塞的发生。

在选择旋磨头时应考虑到患者血管的直径、病
变的形态、远端血管床情况、左心室功能及其他血管的状态。

下列情况应从小的旋磨头开始:小血管或分叉病变、病变成角较大、严重的钙化病变、CTO、长节段病变以及导丝发生偏移时。

一般选择的第一个旋磨头应较最终所需旋磨头小0.5mm。

(三)术中用药和保驾措施
1)术中用药
与PTCA相似,手术开始给予肝素100,000U,以后每小时追加1000~2000U,维持ACT>350秒。

联合血小板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时,酌情减少肝素用量。

在旋磨前后酌情给予硝酸甘油50~200微克,必要时可给予维拉帕米(100~200微克,总量1.0~1.5mg)或地尔硫卓(0.5~2.5mg,总量可达5~10mg)以预防或治疗冠脉痉挛等并发症。

2)冲洗液(加压灌注液袋)的准备生理盐水中单纯加入肝素10~20U/ml,亦可同时加入硝酸甘油(4微克/ml)和/或维
拉帕米(10微克/mL)。

在旋磨时持续经冠脉给予血管扩张剂以减少慢血流和无血流现象的发生。

3)预置临时起搏导管如病变在优势型右冠、优势型LCX 或LAD开口以及使用2.25mm以上旋磨头时易发生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应预置起搏导管。

心动过缓常发生在旋磨头向前推进时,一般在旋磨停止后5~60秒或咳嗽后可恢复。

4)其他对于左心室功能明显减退或病变血管提供较大范围供血的患者施行旋磨术时,为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以考虑行肺动脉压监测或置入IABP。

(四)手术过程
(1)置入导引导管
(2)经导管将旋磨导丝送至病变血管远端。

如旋磨导丝不能通过,可用普通PTCA导丝通过,然后用OTW球囊或微导管交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