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学习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PPT课件
酯化反应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注意事项
导管不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 (5) 导管不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防止倒吸 导管为什么不插入液面以下? 导管为什么不插入液面以下? (6)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①减小乙酸乙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能否用氢 饱和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 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 (6) 饱和碳酸钠溶液有什么作用 能否用氢 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产物析出。 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产物析出。②吸收 氧化钠溶液代替 溶液代替? 氧化钠溶液代替? 蒸出的乙醇。 除去蒸出的乙酸。不能用 蒸出的乙醇。③除去蒸出的乙酸。不能用 NaOH溶液代替 溶液代替Na 溶液,因为NaOH NaOH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因为NaOH 溶液碱性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乙酸乙酯水解, 溶液碱性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重新生成 乙酸和乙醇。 乙酸和乙醇。
物质 乙醇 乙酸 乙酸乙 酯 浓硫酸 (98%)
熔点(℃ 沸点 沸点(℃ 密度 密度(g·cm-3) 熔点 ℃)沸点 ℃)密度 0.789 -117.0 78.5 16.6 117.9 1.05 -83.6 77.1 0.90-Βιβλιοθήκη 338.01.84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注意事项
(1)混合乙酸 ,乙酸浓硫酸时, (1)混合乙酸、乙醇、浓硫酸时,要将浓硫 乙醇, (混合乙酸、乙醇、,浓硫酸的滴加 1)乙醇 乙酸, 慢慢注入乙醇中 乙醇中, 再加入乙酸。 酸慢慢注入乙醇中,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顺序是怎样的? 顺序是怎样的? 冷却后再加入乙酸 碎瓷片有什么作用? (2) 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 碎瓷片有什么作用 碎瓷片的作用: ? (3) 浓硫酸在反应中有什么作用? 浓硫酸的作用: 浓硫酸在反应中有什么作用?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温度过高反应物易被蒸出, (4) 温度过高反应物易被蒸出,不利于产物 反应过程中温度是否越高越好? (4) 反应过程中温度是否越高越好 生成,需要小火微沸(60~70度 ? 生成,需要小火微沸(60~70度)。
实验探究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优质PPT]
![实验探究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9cb91287c24028915fc347.png)
答案 (1)在一支30 mL的大试管(A)中注入4 mL乙 醇,缓慢加入1 mL的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待冷 却至室温时,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 CH3COOH+HOCH2CH3浓△硫酸 CH3COOC2H5+H2O (2)BC
(3)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 乙醇(78.0℃)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 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 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 失;另一个方面,温度太高,
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 量损失;另一个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 反应。 (4)在步骤③中的主要现象是: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 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 下层液体(浅)红色,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分离出来的是粗产品乙酸乙酯,乙酸乙酯粗产品的 提纯步骤为:①向粗产品中加入碳酸钠粉末(目的 是除去粗产品中的乙酸);②向其中加入饱和食盐 水与饱和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分液(目的是 除去粗产品中的碳酸钠、乙醇);③向其中加入无 水硫酸钠(目的是除去粗产品中的水);④最后将
返回
畅想网络
Imagination Network
感谢观看!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
为30 mL,那么所盛溶液不超过10 mL,按体积比1:4:4 的比例配浓硫酸、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由此可 知,对应的浓硫酸、乙酸和乙醇的体积为1 mL、 4 mL、4 mL。既然在题中已经给定的是30 mL的大 试管,那就不能用其他规格的试管,在答题时要特别
注意。配制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可叙述为:在 一支30 mL的大试管(A)中注入4 mL乙醇,缓慢加入 1 mL的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待冷却至室温时, 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HOCH2CH浓3 硫△酸 CH3COOC2H5+H2O。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3个:①使混入乙 酸乙酯中的乙酸与Na2CO3反应而除去;②使混入的 乙醇溶解;③使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减小,减少其损 耗及有利于它的分层和提纯。故选B、C项。 (3)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 乙醇(78.0℃)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 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
高二化学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浓硫酸
△
CH3COOC2H5+H2O。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3个:①使混入乙
酸乙酯中的乙酸与Na2CO3反应而除去;②使混入的 乙醇溶解;③使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减小,减少其损
解析
(1)浓H2SO4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应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H2SO4,最 后再加入冰醋酸。(2)为了防止发生暴沸应在加热 前向试管中加入几片沸石(或碎瓷片)。(3)加热 试管可提高反应速率,同时可将乙酸乙酯及时蒸出,
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4)乙酸乙酯在饱和
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而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 酸和乙醇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因此便于分离出乙
耗及有利于它的分层和提纯。故选B、C项。
(3)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 乙醇(78.0℃)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 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
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
量损失;另一个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 反应。 (4)在步骤③中的主要现象是: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 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
浓硫酸 △
CH3COOC2H5+H2O
(4)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 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下层液体(浅)红色,振荡后 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 B (5)①增加了温度计,便于控制发生装置中反应液的 温度,减少副产物的产生;②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常用于制备酯类化合物。
本文将从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反应机理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现象。
1. 反应原理: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由酸和醇通过酯化反应生成。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指由乙酸和乙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
酯化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反应得到的乙酯可以通过水解反应重新分解为乙酸和乙醇。
2. 反应条件: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需要适当的温度和催化剂的存在。
一般情况下,反应温度在醇体系中的沸点以下,通常在40-50摄氏度之间,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常用的酯化反应催化剂包括强酸类催化剂如硫酸、磷酸等。
3. 反应机理: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一个酸碱催化的反应过程。
首先,乙酸中的H+离子和乙醇中的-OH离子发生质子转移,生成乙酸阳离子和乙醇的氧负离子。
然后,乙酸阳离子和乙醇的氧负离子发生亲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整个反应过程可以简化为以下方程式:乙酸+ 乙醇⇌乙酸乙酯+ 水4. 应用领域: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领域和重要作用。
首先,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广泛用于制备溶剂、香料、涂料、塑料等。
酯类化合物还被用作食品和药品的添加剂,具有调味、溶胶和保存等作用。
其次,酯化反应也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
此外,乙酸乙酯还被广泛用作溶剂、清洁剂和浸渍剂等。
综上所述,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反应,在化学工业和生物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可以高效地制备酯类化合物,满足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对化学品的需求。
酯化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对于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化学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6. 酯化反应原理:
HO ①
H —C—C—O—H
方式一:酸脱氢、醇脱羟基 H
②
+ + CH3COOH
HOCH2CH3
18O
浓硫
△
酸
CH3COOCH2CH3
H2O
18O
方式二:酸脱羟基、醇脱氢
+ + CΒιβλιοθήκη 3COOHHOCH2CH3
18O
浓硫
△
酸
CH3COOCH2CH3
18O
H2O
7.酯化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 做鱼时加醋加酒味道香醇。
2.实验现象: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并可闻到香味。
3.实验结论:
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了一种具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4.反应方程式:
+ + CH3COOH
HOCH2CH3
浓硫
△
酸
CH3COOCH2CH3
H2O
酸
醇
酯
水
5.酯化反应概念:
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逆反应为酯的水解反应。
酒越陈越香 醋能解酒吗? 香醋
在身体发生酯化反应微乎其微,所以用 醋解酒,不可靠。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再见
高中化学
酯化反应
乾县杨汉高中 刘 敏
做鱼时加一点 醋,加一点酒, 做出的鱼味道 特别香醇。你 想知道是为什 么吗?
酒越陈越香
1982年的拉菲
醋能解酒,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发生了酯化反应
乙酸的酯化反应
1.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 后边加边震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 浓硫酸和2mL冰乙酸,按图连接好 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 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 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酯化反应(共8张PPT)

物质
熔点(℃)
沸点 (℃)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2) 碎瓷片有什么作用?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生成,且能闻 (1)乙醇,乙酸,浓硫酸的滴加顺序是怎样的?
(3)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2) 碎瓷片有的作什用么:作防用止?暴沸
(3) 浓浓硫硫酸酸的在作反用应:中催有化什剂么和作吸用水?剂
(4) 温度过高反应物易被蒸出,不利于产物生成
(,4)需反要应小过火程微中沸温(度60~是70否度越)高。越好?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3.注意事项
(5) 导管不为插什入么液不面插以入下液的面目以的下:?防止倒吸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 反应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酯化反应
(1)化学方程式:
CH COOH+CH CH OH CH COOCH CH +H O (4) 反应过程中温度是否越高越好?
浓H2SO4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 3 3 2 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无色,有香味液体,微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3
23
2
(3)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2) 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
(4) 反应过程中温度是否越高越好?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乙酸的酯化反应乙酸的酯化反应完整(课堂PPT)

联系生活
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 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
13
应用于生活
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各 种酯,用作饮料、糖果、香水 、化妆品中的香料;也可以用 作指甲油、胶水的溶剂。
14
实验的问 题 解 决
1、加药品的顺序? 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2、浓硫酸在酯化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催化剂和吸水作用,利于反应进行
3、为什么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 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
15
小结
1、乙酸的酯化反应:
O
O
浓H2SO4
CH3—C—OH+H—O—C2H5
CH3—C—O—C2H5 + H2O
乙酸乙酯
2、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做酯化反应
3、酯化反应的反应机理:“酸脱羟基醇脱氢”
16
课后思考题 “酒是陈的香”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 第三节第二课时
乙酸的酯化反应
1
漫画 “台州人以豪爽著称,经常以酒会 友”
不能再喝 了!
2
喝醋能够解酒,你知道原因吗?
醋的主要成 分
酒的主要成 分
乙酸 乙醇
?
?
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3
探究活动,观察实验
1、在大试管中加入两小块碎 瓷片、3mL乙醇,边摇动边 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 冰醋酸
乙酸乙酯
7
乙酸乙酯是酯类物质中的一种。 像这种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 反应,叫做酯化反应。该反应是 可逆反应。
8
在上述反应中,生成水的氧原子由乙酸的羟 基提供,还是由乙醇的羟基提供?用什么方 法可以证明呢?
9
脱水有两种情况:
高中化学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
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
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
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
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
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但一般老师的体会是:最好使用冰醋酸(冬天是固体,夏天可能是液体)和无水乙醇。
同时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只须加入2 滴浓硫酸,多了效果反而不好。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60℃~7 0℃,不能使液体沸腾。
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等杂质。
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
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一般是没有加碎瓷片,因此加热过猛时有暴沸产生)。
3.使用无机盐Na2CO3溶液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蒸馏出的乙酸乙酯中因混有乙酸和乙醇,故不能闻到明显的酯的果香味。
此时必须振荡试管,使饱和碳酸钠跟乙酸反应将其吸收,这样既溶解了乙醇又降低酯的溶解性,让酯浮在液面上便于闻其香味,观察色、态。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1)乙酸乙酯在无机盐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减小,容易分层析出。
(2)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4.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
5.该实验也可以用中圆底烧瓶作反应物的容器,这时反应物的量要大一些。
我的体会是可按书上装置进行,所得乙酸乙酯量也不少,效果也明显。
一般是加热沸腾,让其反应,使乙酸乙酯蒸发出来。
一般未加碎石,要出现暴沸。
[注意事项]乙醛的银镜反应1.不能用久置起沉淀的乙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规律技巧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为 防止倒吸,可用干燥管(如图)、倒扣 的漏斗等装置来替代图中的竖立的导管。
【实验探究2】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浓硫酸 (98%) 熔点(℃) -117.0 16.6 -83.6 沸点(℃) 78.0 117.9 77.5 338.0 密度(g/cm3) 0.79 1.05 0.90 1.84
②加热将酯蒸出。
③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 4.问题讨论 (1)属于取代反应 反应的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其余部分相互结合 成酯。
(2)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互为可逆反应,但酯
化反应用浓H2SO4作催化剂而酯的水解用稀H2SO4
作催化剂。
【实验探究1】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
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 略去)。请填空:
酸乙酯。(5)试管内液体分层,上层为油状液体,
因为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答案 (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
(2)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 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并减少乙 酸乙酯的溶解
实验探究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1.实验试剂:乙醇、乙酸、浓H2SO4。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乙酸乙酯制备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试剂的加入顺序为:乙醇、
浓硫酸和冰醋酸,不能先加浓
硫酸。 (2)浓硫酸在此实验中起催化 剂和吸水剂的作用。 (3)要用酒精灯小心加热,以防止乙酸和乙醇大量 挥发,液体剧烈沸腾。
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 _________。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 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离出乙酸乙酯后,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选用的干燥
剂为(填字母)_________。 A.P2O5 C.碱石灰 (5)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 B.无水Na2SO4 D.NaOH固体
解析
(1)配制乙醇、浓硫酸、乙酸混合液时,各试
剂加入试管的顺序依次为:CH3CH2OH→浓硫酸 →CH3COOH。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是 为了防止混合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液体飞溅造成事故; 将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与乙酸混合,是为
了防止乙酸的挥发造成原料的损失。在加热时试管
中所盛溶液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 因为试管容积
右图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
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 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装置 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防暴沸的方法: 盛反应液的试管要倾斜约45°,试管内加入少量碎 瓷片。 (5)长导管的作用:导气兼起冷凝作用。 (6)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和 乙酸,同时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分层析出与观 察产物的生成。 (7)防倒吸的方法: 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或用球形干燥 管代替导管。 (8)不能用NaOH代替Na2CO3,因为NaOH溶液碱性很 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9)提高产率采取的措施(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①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为30 mL,那么所盛溶液不超过10 mL,按体积比1:4:4
1 3
的比例配浓硫酸、乙酸和乙醇的混合溶液,由此可
知,对应的浓硫酸、乙酸和乙醇的体积为1 mL、 4 mL、4 mL。既然在题中已经给定的是30 mL的大 试管,那就不能用其他规格的试管,在答题时要特别
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 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 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 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的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
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
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 及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 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浓H2SO4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应
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H2SO4,最 后再加入冰醋酸。(2)为了防止发生暴沸应在加热 前向试管中加入几片沸石(或碎瓷片)。(3)加热 试管可提高反应速率,同时可将乙酸乙酯及时蒸出,
有利于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4)乙酸乙酯在饱和
Na2CO3溶液中溶解度很小,而随乙酸乙酯蒸出的乙 酸和乙醇在其中的溶解度很大,因此便于分离出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