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题目

合集下载

大工17春《可编程控制器》大作业题目及要求2

大工17春《可编程控制器》大作业题目及要求2

网络教育学院《可编程控制器》大作业题目:学习中心:层次:高中起点专科专业:年级:年季学号:学生姓名: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起动PLC控制一、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在继电顺序控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通用的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

(一)PLC的发展史196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首先公开招标,对控制系统提出的要求为:a、它的继电控制系统设计周期短,更改容易,接线简单成本低;b、它能把计算机的功能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结合起来;c、系统通用性强。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根据上述要求,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PLC,并在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首次试用成功,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

其后日本、德国等相继引入,可编程序控制器迅速发展起来,但是主要应用于顺序控制,只能进行逻辑运算,故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PLC。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PLC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更多地具有计算机的功能,所以又简称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是为了不和PERSONAL COMPUTER混淆,仍习惯称为PLC。

目前PLC已经在智能化、网络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并且现今已出现SOFTPLC,更是PLC 领域无限的发展前景。

(二)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功能特点1.逻辑控制 PLC具有逻辑运算功能,能够进行与、或、非等逻辑运算,可以代替继电器进行开关量控制。

2.定时控制为满足生产控制工艺对时间的要求,PLC一般提供时间继电器,并且计时时间常数在范围内用户编写程序时自己设定,并且在PLC 运行中也可以读出、修改,使用方便。

3.计数控制为满足计数的需要,不同的PLC提供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计数器。

4.步进顺序控制步进顺序控制是plc最基本的控制方式。

是为有时间或运行顺序的生产过程专门设置的指令,在前道工序完成之后,就转入下一道工序,使一台PLC可作为多部步进控制器使用。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调试情况及结论考核分数序号7 班级学号姓名难易程度C 大组长姓名同题目成员题目运动控制考核要求1、列出PLC地址分配表;画出主接线图、PLC接线图、顺序结构图、梯形图。

(后附)2、在模拟软件上仿真动作过程,并在实验面板上调试演示出来。

控制要求在按钮10.0按下后Q0.0接通并自保持,如右图所示。

当10.1输入3个脉冲后(用Cl计数),T37开始定时,5s后Q0.0断开,同时Cl复位。

调试情况及结论考核分数序号8 班级学号姓名难易程度C 大组长姓名同题目成员题目一个按钮控制三台电机顺序起停工作考核要求1、列出PLC地址分配表;画出主接线图、PLC接线图、顺序结构图、梯形图。

(后附)2、在模拟软件上仿真动作过程,并在实验面板上调试演示出来。

控制要求试设计一个控制电路。

有3台电动机,用一个按钮控制。

第1次按下按钮时,M1启动;第2次按下按钮时,M2启动;第3次按下按钮时,M3启动。

再按1次按钮3台电动机都停止。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序号21 班级学号姓名难易程度B 大组长姓名同题目成员题目小车往返运动考核要求1、列出PLC地址分配表;画出主接线图、PLC接线图、顺序结构图、梯形图。

(后附)2、在模拟软件上仿真动作过程,并在实验面板上调试演示出来。

控制要求小车在初始位置时限位开关A接通,按下起动按钮SB2,小车按右图所示顺序运动,最后返回并停止在初始位置。

plc课程设计的题目

plc课程设计的题目

plc课程设计的题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PLC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分类;2.掌握PLC编程语言、指令系统及其应用;3.分析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运用PLC实现简单的自动化控制项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LC的基本原理:PLC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分类;2.PLC编程基础:编程语言、指令系统、数据类型和运算符;3.PLC编程实例:顺序控制、分支控制、循环控制等编程方法;4.PLC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5.PLC应用案例:常用PLC产品的应用实例和故障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讲解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案例;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PLC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PLC编程和控制系统设计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实用的PLC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PLC技术资料和论文,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置PLC实验装置和控制系统,方便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的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本课程中掌握PLC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评的20%;2.作业:包括编程练习、控制系统设计等,占总评的30%;3.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评的50%。

2017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试题及答案(共100页)

2017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试题及答案(共100页)

电气控制及PLC应用试题库(带答案)2.鼠笼型异步电动机是如何改变旋转方向的?答:改变电动机三相电源的相序即可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而改变三相电源的相序只需任意调换电源的两根进线3.什么是互锁(联锁)?什么是自锁?试举例说明各自的作用。

答:自锁:典型的应用是用自己的常开触点与开启按钮并联,锁定回路。

即使开启按钮弹开了,由于有自锁触点的连接,仍可形成回路。

这种接法就叫做“自锁”。

互锁:典型的应用是将继电器A的常闭触点串联在其他回路当中,而其他回路中继电器B的常闭触电串联在继电器A的回路中。

当继电器A的线圈先得电时,它的常闭触电会断开继电器B的回路。

相反,如果继电器B的线圈先得电时,它的常闭触电会断开继电器A的回路。

这样互相牵制,起到一定的逻辑作用。

这种接法就叫“互锁”。

4.低压电器的电磁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答:电磁系统主要由线圈、铁芯(静铁芯)和衔铁(动铁芯)3部分组成5.熔断器有哪几种类型?试写出各种熔断器的型号。

熔断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熔断器按结构形式分为半封闭插入式、无填料封闭管式、有填料封闭管式、螺旋自复式熔断器等。

其中,有填料封闭管式熔断器又分为刀形触点熔断器、螺栓连接熔断器和圆筒形帽熔断器。

6.熔断器有哪些主要参数?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与熔体的额定电流是不是一样?(1)额定电压(2)额定电流(3)分断能力(4)时间—电流特性不一样,熔断器的额定电流与熔体的额定电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常一个额定电流等级的熔断器可以配用若干个额定电流等级的熔体,但熔体的额定电流不能大于熔断器的额定电流。

8.交流接触器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其工作原理。

答:1)电磁机构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心(衔铁)和静铁心组成,其作用是将电磁能转换成机械能,产生电磁吸力带动触点动作。

(2)触点系统包括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主触点用于通断主电路,通常为三对常开触点。

辅助触点用于控制电路,起电气联锁作用,故又称联锁触点,一般常开、常闭各两对。

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方案最终题目

电气控制及PLC课程方案最终题目

《电气控制及PLC》课程设计面向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实习周数:学分:一、目的及任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专业学生在学习电气控制与PLC专业课之后,应该对所学的关于低压电器、可编程控制器及电气控制理论等知识进行系统地总结性设计,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对某一电气控制工程进行设计以满足课题提出的要求。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根据学号末尾1-10的序号做相对应的第1-10题目的设计。

2、能够根据某一电气控制工程的要求设计相关资料、图纸。

3、按时、独立的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设计任务。

4、不许抄袭他人设计成果,同一题目设计结果如有雷同者,成绩记为0分。

5、课题名称及要求。

6、程序<包括注释)、框图、I/O接线图。

7、有关的说明及调试小结等。

8、课程设计的心得。

三、设计内容1、熟悉资料及有关国家标准。

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电气控制设计。

2、根据各自的设计题目,画出设计图纸和完成相关设计说明书。

3、设计题目见附录,要求选作其中的1个设计题目。

四、考核办法1、必须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不能抄袭。

2、设计结束时,必须按时上交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作为带队教师考核的一项依据。

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电气控制图纸、PLC控制程序图、接线图。

<2)电气控制设计说明书。

五、考核成绩: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1.分析被控对象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及工作特点,了解被控对象机、电之间的配合,确定被控对象对PLC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2.确定输入/输出设备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输入设备<如:按钮、位置开关、转换开关等)和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信号指示灯等)。

据此确定PLC的I/O点数。

3.选择PLC包括PLC的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的选择。

4.分配I/O点分配PLC的I/O点,画出PLC的I/O端子与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图或对应表。

<可结合第2步进行)。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训教程课程设计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训教程课程设计

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训教程课程设计一、前言在电力工程中,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份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训教程课程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2.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概念。

3.PLC程序基础知识。

4.PLC网络通信基础知识。

5.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分析和维护实际控制系统。

三、课程设计内容1.电气控制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电气控制基础知识,例如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电气元件、电力电子和电气传动控制等。

学生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练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2.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概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PLC的基本概念,例如PLC组成、PLC的输入输出和接口、PLC编程环境、PLC系统架构和PLC的编程语言等。

3.PLC程序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PLC的程序基本知识,例如Ladder Diagram、Function Block Diagram、Structured Text、Instruction List 、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等。

4.PLC网络通信基础知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PLC的网络通信基础知识,例如PLC的网络类型、PLC的通讯协议、PLC的通讯模式、PLC的网络结构等。

5.实际控制系统设计、分析和维护此部分是课程设计的最重要部分。

学生需要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分析实际控制系统,并进行系统维护。

例如,在自动化流水线上设计一个可控制的电子控制系统,并进行系统分析和维护。

学生将能够掌握设计和发现控制系统错误的技能,并能进行系统维护。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参与项目设计和实验操作。

教师将扮演辅导员的角色,进行教学指导和答疑解惑。

学生也需要通过团队合作进行案例研究。

(完整版)《电气控制与PLC》毕业课程设计题目汇总

(完整版)《电气控制与PLC》毕业课程设计题目汇总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说明:SQ1—原位行程开关;SQ2—快转工行程开关;《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

电器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1

电器控制与PLC课程设计题目1

《电器控制与PLC》课程设计课题集1、机械手操作控制一、动作流程:抓起→向前0.5米→左转90度→向前0.5米→右转90度→向前0.5米→右转90度→后退0.5米→放下。

二、说明1.抓起/放下的动作,采用液压装置驱动,对于电气控制系统而言,需要控制一个电磁阀的通/断。

2. 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分别由两台鼠笼式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驱动。

3. 不考虑循环动作。

三、设计要求:(1)采用继电接触器电路实现上述控制任务1. 给出电气原理图2. 给出元器件清单3. 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释工作原理、设计思路(2)采用PLC控制系统完成上述控制任务1.给出基于PLC的电气原理图,标明PLC型号2.给出I/O表3. 给出梯形图,梯形图应附有必要的说明文字2、自动门控制装置一、系统简述:1.硬件组成:自动门控制装置由门内光电探测开关K1、门外光电探测开关K2、开门到位限位开关K3、关门到限位开关K4、开门执行机构KM1(使直流电动机正转)、关门执行机构KM2(使直流电动机反转)等部件组成。

2.控制要求:1)当有人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1或K2时,开门执行机构KM1动作,电动机正转,到达开门限位开关K3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

2)自动门在开门位置停留8秒后,自动进入关门过程,关门执行机构KM2被起动,电动机反转,当门移动到关门限位开关K4位置时,电机停止运行。

3)在关门过程中,当有人员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应立即停止关门,并自动进入开门程序。

4)在门打开后的8秒等待时间内,若有人员由外至内或由内至外通过光电检测开关K2或K1时,必须重新开始等待8秒后,再自动进入关门过程,以保证人员安全通过。

二、说明门电机为直流电动机,因此主回路只需要两根电源线。

两根电源线(正负)互倒时,电动机转向也随之反转。

三、设计要求:(1)采用继电接触器电路实现上述控制任务1. 给出电气原理图2. 给出元器件清单3. 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释工作原理、设计思路(2)采用PLC控制系统完成上述控制任务1.给出基于PLC的电气原理图,标明PLC型号2.给出I/O表3. 给出梯形图,梯形图应附有必要的说明文字3、三相六拍步进电动机的驱动控制系统一、步进电机简介:1.三相步进电动机有三个绕组:A、B、C,正转通电顺序为:A→AB→B→BC→C→CA→A反转通电顺序为:A→CA→C→BC→B→AB→A2.转速:通电顺序中,两个状态之间的延时时间长短决定了转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题目
污水处理供水系统设计
某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一段工艺,如图1所示,有一个沙沉池,一个清水池,三台供料泵P11、P12、P13,两台清水泵P21、P22。

在清水池设有液位检测,液位变送器量程:0-4m,输出电流4-20mA;
三台供料泵按“二用一备”设计,供料泵电机功率22KW;
清水泵电机功率15KW
图1
一、系统的控制要求
1、系统结构
A、控制系统由触摸屏、PLC及低压电气柜组成;
B、系统具有就地操作和远程操作功能;
C、远程操作具有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功能;
D、泵故障、液位超限报警功能。

2、自动控制
A、供料泵P11、P12、P12按“二用一备”等寿命自动控制,每天的零点停一
台运行时间长的泵,然后启动备用泵,实现泵的自动轮换;
B、若供料泵发生故障,自动启动备用泵。

C、当清水池液位超过3.6m时,防止溢出停供料泵(保护);
D、在清水泵自动控制程序启动后,当液位高于1.5m启动一台清水泵,当液
位高于3.2m启动另一台清水泵;
E、当液位低于1.5m停一台清水泵,当液位低于1m停两台清水泵;
二、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及评分标准
A、画出系统的主电路图电气控制原理图,并包括元件选型;(15分)
B、估算IO点数列出IO清单;(5分)
C、进行PLC选型,并写出所选的模块型号及相关参数;(5分)
D、画出系统的控制电路图(包括系统图和PLC接线图原理图);(15分)
E、写出PLC输入输出地址表及信号内容;(5分)
F、触摸屏与PLC信号交换表(5分);
G、按控制要求写出控制程序并注释;(25分)
H、用表格形式写出程序中所用元件(地址)的功能或作用。

(5分);
I、触摸屏监控画面(10分);
J、系统设计说明(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