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合集下载

数学教案:小学二年级比较大小

数学教案:小学二年级比较大小

在小学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比较大小的概念。

比较大小是数学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数值关系。

比较大小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且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小学二年级比较大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1.认识数字大小关系在学习比较大小之前,学生需要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数字大小的关系,例如:1<2,3>2,5=5等等。

这些例子可以帮助学生辨别数字的大小关系。

2.使用“大于”、“小于”符号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符号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者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理解。

3.将数字放入正确的位置学生需要将数字放入正确的位置,例如:在一个数轴上,将数字标出,将其他数字放入正确的位置。

这个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比较大小能力。

二、教学方法1.利用视觉教具视觉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例如使用大小不同的卡片、数轴等工具,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字的大小。

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掌握知识。

2.游戏式教学游戏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

例如利用数字卡片、数轴等教具,设计游戏并设置奖励,让学生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提高竞争意识。

3.巩固练习练习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巩固练习,例如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不断练习和记忆。

三、教学注意事项1.把握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重点。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适当调整进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步伐。

2.坚持巩固的原则要想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需要坚持巩固的原则。

教师应该定期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并及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小学二年级比较大小是小学数学教育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素养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师可以通过视觉教具、游戏式教学、巩固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重要概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比较数的大小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比较数的大小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9篇比较数的大小 1教学目标:1、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知识迁移儿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解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别100以内的数吗?(指定三四人说一说)老师手里有很多雪花胶片,你们猜猜看可以用100发内的哪个数表示。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小朋友们猜得怎么样。

下面请你们也抓一把雪花胶片先猜一猜有多少个,然后再数一数是多少。

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一、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图。

提问: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你能看着图说出它们做了一件什么事吗?你还看到了什么?看着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呢?你是怎样想的?(2)合作交流谈话:请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在班内交流)。

(3)谈话:在这道题里比较哪一个小动物拾的贝壳多就是比较38与46哪一个数大。

你能用一个数学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教师板书:46 38指定学生上黑板>。

全班学生读一读算式46>38。

1.教学“试一试”谈话:老师这里还有几组数,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请打开书第14页“试一试”看着计数器比较两组数的大小。

(学生在书上完成并汇报结果。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二、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

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小白菜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你们能回答吗?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4、“想想做做”第4题。

二年级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

二年级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

二年级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大小概念,学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法,提高比较数的大小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2.2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

3.3 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商品的价格,激发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兴趣。

4.2 新课导入:介绍数的大小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方法。

4.3 实例讲解:4.4 练习巩固: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比较数的大小,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事物,如水果、玩具等,尝试比较它们数量的大小,并记录下来。

5.2 课堂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比较数的大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自己对比较数的大小的掌握程度。

6.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

6.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生活应用:让学生尝试在生活中找到需要比较数的大小的情况,如购物时比较商品的价格,解决实际问题。

7.2 数学游戏:设计一些有关比较数的大小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比较数的大小的能力。

比较数的大小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较数的大小_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比较数的大小-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概念以及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能够比较简单的数的大小关系。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数的大小比较题目的解答。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使用。

•学生能够比较简单的数的大小关系。

3.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数的大小比较题目的解答。

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材《数学下册》课本、教案、黑板、粉笔、数学符号小卡片等。

•学生准备好课本、笔、作业本。

5. 教学过程5.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展示数学符号小卡片,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大于”、“小于”、“等于”符号的含义,并提问学生两组数的大小关系,例如“2和5哪个数更大?”“7和4哪个数更小?”等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5.2 引入新知识教师通过课本上的例题,向学生引入数字的大小比较。

首先,教师写下两个数,并使用数学符号小卡片进行比较,例如“3 < 5”、“6 > 4”,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大于”、“小于”、“等于”的含义。

5.3 独立练习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数的大小比较题目,让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学生可以使用数学符号小卡片进行比较,然后写下答案在作业本上。

教师巡视课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4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至4名学生组成。

教师分发一些数的大小比较题目给每个小组,要求小组成员通过合作解答问题,并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和比较解答的正确性。

教师在小组间巡视,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每个小组的学习进程。

5.5 拓展练习教师提供一些较难的数的大小比较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学生可以使用已掌握的方法和知识解答问题,并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教师巡视课堂,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6 教学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将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好,做好笔记,以备复习。

二年级数学教案:掌握数字大小比较方法

二年级数学教案:掌握数字大小比较方法

二年级数学教案:掌握数字大小比较方法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2. 学生能够在比较大小的基础上,认识数的大小关系;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 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加深对数字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数字大小比较方法;2. 认识数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难点1. 运用数字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卡片,上面写着“小明的身高是1.2米,小李的身高是1.35米,谁的身高更高?”学生通过比较大小方法得到答案。

让学生用手比较自己和同桌的身高,看谁更高。

2. 比较大小的方法(1)数字的大小和位置:1~9,越靠左越大。

例如9>8>7>6>5>4>3>2>1(2)数字相减:大的减小的,如果结果为正数,那大的就比小的大,如 8-3=5,8>3(3)数字补数法:利用尺子或画线的方法,在一条数轴上画出要比较的数,如 3 和 5,可在数轴上分别标注 0、1、2、3和0、1、2、3、4、5,在数轴上比较,5的位置比3大,5>3。

3.练习与实践(1)小组活动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发放游戏卡片,卡片上用数字表示一个数,由小组成员比较大小,分别把数字大的放在一起,数字小的放在一起。

(2)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运用比较大小方法解决问题,如“李雷现在有7元钱,他想去买一个5元的巧克力,还能剩余多少钱?”让学生通过数字减法运算,得出答案。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掌握数字大小比较方法,认识数的大小关系,加深对数字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和理解。

他们在小组活动中不仅加深了数字大小比较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实际问题中,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错误,在后续教学中加强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大小比较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1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同学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3、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二)能力训练点1、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2、初步培养同学的判断、推理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培养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2、培养同学认真仔细的习惯。

教学重点: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算盘等。

教学过程一、辅垫孕伏(一)口答:(投影出示)1.10个十是()。

10个百是()。

10个千是()。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说这些数分别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4639528400020xx9030800635072800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61○56 45○47 100○98(二)写出下面各数。

(小黑板出示)四千零五十四千五百四千零五五千四百五千零四十二、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同学们观察:4050、4500、4005、5400、5040,这些数有什么相同点?这些数虽然都是四位数,并且都是由2个0、一个4、一个5这些数字组成的,那么它们的大小一样吗?谁大谁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例11(1)比较1230和965的大小。

(板书:1230、965),师生在算盘上拨出1230和965两个数。

(1)提问:1230是几位数?965是几位数?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同学知道:1230是四位数,965是三位数,位数不同。

教案二年级数学比较大小

教案二年级数学比较大小

教案二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二年级数学比较大小一、引言在二年级数学学习中,比较大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学生需要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判断它们的相对大小关系,进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本教案将围绕比较大小展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二、知识导入1. 利用物品比较大小:将不同尺寸的物品展示给学生,引导他们观察并讨论物品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实物比较,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的概念。

2. 数字的大小表示:以数字卡片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数字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学生对数字大小的感知能力。

三、概念讲解1. 大于、小于和等于:解释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概念,并以简单的数学式子进行说明。

例如,3 > 2 表示数字3大于数字2。

2. 使用符号比较大小:教导学生使用“>”、“<”和“=”符号来表示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符号的使用方法。

四、技巧训练1. 数量比较:以物品数量为例,设计一系列比较大小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数,判断物品数量的大小,并用符号表示。

例如,7 > 5。

2. 数字排列:给出一组数字,请学生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通过排序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

3. 填空练习:给出一些比较大小的句子,留下空白部分让学生填入适当的符号,使句子成立。

通过填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比较大小的理解。

五、拓展应用1. 比较物体大小:将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如水果、玩具等)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观察并比较物体的大小。

通过比较实物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2. 比较数字应用: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较大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你和你的朋友拥有的铅笔数量谁多?六、巩固练习设计一定数量的综合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解答问题等形式。

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比较大小方法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纠正错误。

比较数的大小教案_小学二年级教案

比较数的大小教案_小学二年级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比较并判断两个数的大小。

2.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大小符号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1.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运用大小符号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

2.手工折纸。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一个是“6”,一个是“9”,询问学生“6”和“9”谁的数字大?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引导学生看数字的笔画,指出“6”的笔画比“9”的少,因此6比9小。

Step 2 讨论比较数字的条件1.教师出示更多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比较,讨论比较数字的条件,并总结出规律。

2.引导学生注意数字中每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

3.学生讨论并总结出,数字的大小由高位(十位、百位)开始比较,如果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则比较低位(个位)上的数字。

Step 3 练习比较数字1.教师出示一些数字卡片,随机挑选两个数字,让学生比较并判断大小,然后将数字从大到小排列。

2.学生进行练习比较数字的活动。

Step 4 运用大小符号比较数字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

2.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卡片,让学生用大小符号表示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3.学生进行练习运用大小符号比较数字。

Step 5 游戏活动:“谁最大”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人担任裁判。

2.教师出示一些数字或随机喊出一些数字,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迅速站起来。

3.裁判判断站起来的学生中谁站在了最后,即判断谁是最大的数字。

Step 6 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一些有三位数的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大小从大到小排列这些数字。

2.学生进行练习排序数字的活动。

Step 7 总结与评价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数字比较的方法和规律。

2.学生小结数字比较的重点和方法。

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比较数字大小的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比较数字的方法和规律。

学生通过练习运用大小符号比较数字,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之后的拓展活动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三位数进行大小排序,达到了拓展学习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位数相同,首位不同的数的比较。
听,电视机和空调吵起了,都认为自己的价格最低,你能帮他们判断一下吗?指名学生回答判断:学生2:2530千位上2表示2个千,3180千位上3表示3个千,2千多的比3千多的小。
总结:位数相同时,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大。
3.位数相同,首位相同的数的比较。
师:电视机没有比过空调,心里老不服气了,他去找电冰箱比一比。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小组讨论。
依次解决这些问题。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万以内的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相同的看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首位相同的看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就这样依次比较,直至比较出大小。(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5、现在你们知道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又是谁是最后一个吗?总结: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大,位数相同的就比较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如果首位相同的,就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学生看左图,师接着上面的总结:位数相同的看首位、首位相同的看第二位,那么这两个数怎样比较大小呢?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首位也相同的怎么办?看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
哪几题可以通过第二位比较出大小了呢?(887○878、5680○5860.)1001○1010怎样比较呢?(比较第三位、第三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集体评价。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读题,梳理信息后问:小红的书可能有多少页?如果选300页,小红应该怎样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性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会比ຫໍສະໝຸດ 万以内数的大小。电视机和电冰箱都是2千多,怎么比较呢?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再回答。
学生小组讨论。
汇报结果,引导出示,首位相同的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
4.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
洗衣机看到他们三个吵架,也不甘寂寞,跳着说,我应该比你们都大吧?哪知道电视机、空调、电冰箱三个宝贝哈哈大笑,你们想知道他们笑什么吗?
指名回答,引导:几百肯定没有几千多,所以位数多的那个数比位数少的数大。
充分交流以后总结:位数相同的看首位、首位相同的看第二位、第二位相同的看第三位。
出示右图,这两个数怎样比较。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后师问:请你们把这6题分为两类。师:位数不同的怎样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大。)判断1089○999.位数相同的怎样比较?(看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那么这6道题,哪几个看首位就能比较出大小了呢?(989○898、7890○8790.)
教学难点:
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的两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具准备:算盘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比较大小:
19○38 19○12 9○12
你是怎样比较的?让学生充分说一说。
二、交流共享
1.创设情境。
张阿姨家刚装修完房子,从商场里面购进四种家电,分别是电视机宝宝、洗衣机宝宝、电冰箱宝宝、空调宝宝,四个宝贝可开心了,都吵着自己花的钱最少,最省主人的心。出示:你能帮他们判断一下,谁用的钱最多,谁用的钱最少呢?
五、课堂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