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通风设计规范74页PPT
全面通风

3.1 有害物散发量的计算
(1)连续成批生产时固态金属材料的冷却散热量
或 式中
Q GCg t1 t 2 1 Q GC g t1 t 2 (3.13) 3600 Q ——固态金属材料由温度 t1 冷却到 t 2
时所散出的热量,kJ/h或KW;
;
G ——每小时冷却的金属材料质量,kg/h
Q G CY t1 t 2 i Cg t r t 2
3.1 有害物散发量的计算
式中
G ——金属材料的质量,kg;
CY ——液态金属的比热,kJ/ (kg•℃);
t1
tr
——液态金属冷却时的初温,℃;
i ——金属的熔点温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
上述公式中
——金属的熔解热,kJ/ kg;
i j ——进入锻锤时蒸汽的焓,kJ/kg;
ip
——排出蒸汽的焓,kJ/kg,可以近似认为锻锤排 出蒸汽的工作压力为49kpa。
3.1 有害物散发量的计算
7.燃料燃烧的散热量 在某些生产过程中,如气焊、玻璃吹制等,燃料燃烧所产 生的热量,直接散入车间,这些热量也是车间得热量的一部 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d 3.25tb t n
0.25
3.1 有害物散发量的计算
t b ——炉壁的外表面温度,℃;
Tb ——炉壁的外表面的绝对温度,K;
tn
——室内空气温度,℃;
T ' b ——加热炉周围物体表面的绝对温度, K;可近似认 为 T ' b = Tn 。 C ——辐射系统,对于一般的工业炉,
Q qd q f F
(3.3)
建筑中的通风设计PPT课件

.
10
3、技术设计 除了贯通的中庭和内花园的设计外,建筑外皮双 层设计手法同样增加了该高层建筑的绿色性,外 层是固定的单层玻璃,而内层是可调节的双层 Low-E中空玻璃,两层之间是165毫米厚的中空 部分,室外的新鲜空气可进入到此空间,当内层 可调节玻璃窗打开时,室内不新鲜的空气也进入 到这一中空部分,完成空气交换。在中空部分还 附设了可通过室内调节角度的百页窗帘,炎热季 节通过它可以阻挡阳光的直射,寒冷季节又可以 反射更多的阳光到室内。(如左图) ①外层的单层固定玻璃 ②内层的双层Low-E中 空玻璃③电控百叶 ④165毫米厚的中空部分 ⑤ 防鸟线建筑管理中控系统 (BMS Control)在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 中得到了应用,但这次福斯特并非追求将高新技 术设备充分暴露,而是利用它们来创造更 节能,更舒适的建筑空间。大厦的室内感光感温 系统全部采用自动化,具体到每个办公室均由一 个中心调 控系统控制,室内的光照,温度,通风等均通过 自动感应器得到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办公空间适 当的光照和空气质量。
60%。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纳阳光,
创造良好的视野,同时又可减少对北邻建筑的
遮挡。因此,大厦被冠以“生态之塔”、“带
有空中花园的能量搅拌器”的美称。
.
6
2、空间设计 高层建筑窗户的设计近乎敞开,使楼房因自 然空气通风系统的运作而能够“呼吸”,让 人领略微风拂面的凉爽
这便是世界最负盛名的绿色建筑,它枝繁叶 茂、郁郁葱葱,在其三角形内庭里,多个离 地高度不同的空中花园在其周围环绕,令楼 内工作的人员无论走到哪里,距离大片绿色 植物的间隔都不会超出几个层面。建筑的通风设计.1
什么是通风? 通风就是室内外的之间的空气运动 通风模式一般分为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混合模式通风
全面通风设计规范ppt课件

侧吸罩、伞形罩(厨房的抽油烟罩)、槽边排 风、通风柜(化验室通风柜)
ppt课件
4
通风设计基本概念
全面通风 全面通风是对整个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其基本 原理是,用清洁空气稀释(冲淡)室内 空气中 的有害物浓度,同时不断地把污染空气排至室 外,保证室内空气环境达到卫生标准。全面通 风也称稀释通风。 全面通风方式 自然通风、机械通风、自然与机械联合通风
通风设计基本概念
依据动力来源分类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是依靠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产 生的密度差造成的热压,或者是室外风 造成的风压,使房间内外的空气进行交 换,从而改善室内的空气环境。
ppt课件
1
通风设计基本概念
优点:不需要另外设置动力设备,对于 有大量余热的场所,是一种经济、有效 的通风方法。 缺点:无法处理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 也难于对从室内向室外排出的污浊空气 进行净化处理;自然通风受室外气象条 件影响、通风效果不稳定。
ppt课件
23
通风系统设计
通风设备 离心风机 占地面积大、风压范围大,用于低压或高压送 风系统,特别是低噪音和高风压的系统。 轴流风机 占地面积小、便于维修、风压较低、风量较大, 多用于阻力较小的大风量系统。 混流风机 集中了离心风机的高压和轴流的大风量的特点。
ppt课件
24
通风系统设计
通风设备 屋顶风机 直接安装在屋顶,适用于上部排风场所。 高温消防排烟风机 用于高温排烟系统,能保证在280℃高温下运 行30min。
ξp-排风口局部阻力系数
ppt课件
16
通风设计计算
伞形排风罩计算
排风量计算
L-排风量m3/h
L 3600 v0F
F-罩口面积m2
v0-罩口平均风速 m/s
通风设计规范

通风设计规范通风设计规范通风设计规范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流通和质量,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通风设计规范中一些常见的要求和指导:1. 通风要求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功能,确定相应的通风要求。
例如,住宅通风要求每小时新鲜空气量不少于30立方米/人,而办公室通风要求每小时新鲜空气量不少于20立方米/人。
根据不同需求确定合理的通风量。
2. 通风设计布局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合理布局通风口、排风口和新风口。
应该避免通风口与排风口之间的矛盾,并确保通风系统的设计能够使新鲜空气能够有效地进入室内,污浊空气能够有效地排出室外。
3. 通风系统选择根据建筑的规模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可以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类型。
自然通风适用于小型建筑物,如住宅和小型商业建筑。
机械通风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如办公楼和商业中心。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通风系统。
4. 通风设备选择通风设备的选择应该考虑建筑物的气候条件、使用要求和经济性。
常见的通风设备包括风机、换风机和排风扇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
5. 通风系统维护通风系统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风系统的维护包括清洁通风口和排风口,更换过滤器和检查系统的工作状态等。
定期维护通风系统可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和流通。
6. 通风系统控制通风系统需要有合理的控制机制,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动调节通风量。
通风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来控制通风量的大小。
合理的控制机制能够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并减少能源的浪费。
7. 通风设计与其他系统的协调通风设计需要与建筑的其他系统进行协调,如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声学系统等。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与其他系统的协调,以提高整体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效能。
总结起来,通风设计规范是建筑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空气的流通和质量,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建筑通风设计规范

机械通风系统
定义:通过机械设备强制送风或排风的通风系统
原理:利用排风机或送风机产生的气流,通过管道或其他通风设备输送到需要通风的区域
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机械通风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气流组织形式 可分为混合通风、置换通风、分散通风等 应用场景: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商业建筑、住宅等场所,用于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 活环境,同时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THANKS
汇报人:风
通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为了确保通风设备的正 常运行和使用效果,需 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
Part Five
通风设计的节能环 保措施
利用自然能源
利用风能: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布局,利用自然风进行通风,减少机械通风的能耗。
利用太阳能: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技术,为建筑提供能源,减少对化石能 源的依赖。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计应遵循相关规范,保证通道畅通无阻,方便人员快速 撤离。
防止机械伤害
通风设计时应确保机械设备的防护罩、安全阀等安全装置完备有效,以防止意外伤害。
通风设计时应考虑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因设备故障或误操作导致的机械伤害。
通风口的位置应合理设置,避免人员接触到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同时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减少噪音和振动
使用低噪音设备
合理布置通风设备
采取减震措施
优化通风系统设计
Part Six
通风设计的安全性 考虑
防火与安全疏散
建筑通风设计规范中,应考虑火灾发生时的安全疏散措施,确保人员能够 快速、安全地撤离。
通风系统应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及时排除火灾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 保证人员安全。
通风 ppt课件

2.1 有害蒸汽或气体的浓度两种表示方法:质量浓度;体积浓度。
体积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害气体的体积。单位: 毫升/米3 (mL/m3 ) 。1mL/m3 =1ppm = 1×10 - 4 %。
质量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毒气体的质量。单位:毫克/米3 (mg/m3),毫克/升(mg/L)。
(四)中送风 ➢特点:采用中送风方式,可节省能耗。伹这种气流分布会造成空 间竖向温度分布不均 匀,存在着温度“分层”现象。
扩散距离
射 程
通风风量 L(m3/s)
送风中有害物 浓度 ys(g/m3)
X(g/s) 车间通风排污模型
通风风量 L(m3/s)
室内有害物最 高允许浓度 yp(g/m3)
第7章 通 风 7.2 机械通风 7.2.2 全面通风量的确定
2. 为消除余热所需的通风量
L Q c t p ts
3. 为消除余湿所需的通风量
体积浓度和质量浓度换算关系为: Y2M 2.4110303C2M 2.4C
2.2 粉尘的浓度也有两种表示方法,即质量浓度和颗粒浓度。 颗粒浓度是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粉尘的颗粒数。
第7章 通 风 7.1 建筑通风概述 7.1.3 通风方式
1、按通风系统作用范围,可分为 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
2、按照空气流动动力的不同,可分为 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
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热量传递,它与人体的表面温度、 环境温度、空气流动速度、人的衣着厚度和劳动强度及姿势等因素 有关。因此在建筑通风设计计算中应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建筑物 的类型、服务对象等条件选取适宜的计算温度。
人体与环境的热交换
第7章 通 风 7.1 建筑通风概述 7.1.2 空气的参数和卫生条件
通风课件.ppt

定期对通风系统的关键部件进 行润滑,保证其正常运行。
对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 保无泄漏或堵塞现象。
对通风系统进行清洁和除尘, 保证其高效的运行效果。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若通风系统出现噪音或振动,可能是 由于部件松动或损坏,需要进行检查 和更换。
若通风系统无法启动,可能是由于电 源故障或控制系统故障,需要进行检 查和修复。
设计流程通常包括需求分 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 、施工图绘制等阶段。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明 确使用场景、空气质量要 求、温度和湿度控制等需 求。
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根 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 通风系统的总体方案和布 局。
在施工图绘制阶段,需要 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 施工图纸,以指导施工和 安装。
在详细设计阶段,需要进 一步细化通风系统的各个 部件和设备,并进行详细 的计算和分析。
02
通风系统的原理与设计
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
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空气的流动,将室内的污染空气排出,同时将新鲜的空 气引入室内。
通风系统通常由进风口、排风口、风道、风扇等组成,通过风扇的运转,使室内外 的空气形成压力差,从而实现空气的流动。
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还包括空气的混合、分配和再循环等过程,以确保室内空气的 均匀分布和新鲜度。
通风系统的设计要素
设计要素包括室内空气的质量、 温度、湿度、气流组织、噪音等 因素,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
和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设计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 功能和使用人群的特点,以及当
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因素等。
通风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能源 效率和环保要求,以实现节能减
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
新材料
通风系统设计ppt课件

外 边 长 ( mm) ( 长 × 宽 )
120 ×120 160 ×120 160 ×160 200 ×120 200 ×160 200 ×200 250 ×120 250 ×160 250 ×200 250 ×250 320 ×160 320 ×200 320 ×250
630 ×500 630 ×630 800 ×320 800 ×400 800 ×500 800 ×630 800 ×800 1000 ×320 1000 ×400 1000 ×500 1000 ×630 1000 ×800 1000 ×1000
无机玻璃钢风管 常用于空调系统和消防防排烟系统(优点:具有耐腐蚀、使用 寿命长、强度较高的优点,造价与钢板风管基本相同; 缺点: 质量不稳定,风管内表面粗糙,阻力大,密度大,质量重,现 场维修较困难)
5
风管分类
硅酸盐板风管 常用排烟风道(优点与无机玻璃钢板相类似,显著特点是防火 性能较好; 缺点:综合性价比较高)
➢按风管形状分:圆形、矩形风管。 圆形风管
圆形风管强度大耗钢量小,但占有效空间大,其弯管与三通需 较长距离;高速风管宜采用圆形螺旋风管。
矩形风管 矩形风管占有效空间较小、易于布置;矩形断面的长、短边之 比不大于4 ,最大不应大于10。
8
风管规格
n 常用风管规格 矩形风管规格
外 边 长 ( mm) ( 长 × 宽 )
34
风管计算
风管水力计算方法有压损平均法、假定流速法、静 压复得法等
1.压损平均法(等摩阻法)
是以单位长度风管具有相等的摩擦压力损失 为前提的,其特点 是,将己知总的作用力按干管长度平均分配给每一管段,再根据每一 管段的风量和分配到的作用压力,确定风管的尺寸,并结合各环路间 压力损失的平衡进行调整,以保证各环路间的压力损失的差额小于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