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水土流失预测

合集下载

阐述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及防治措施

阐述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及防治措施

阐述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及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常会遇到高填深挖、开凿隧道、架设桥梁等工程。

其中,如开挖导致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原有地表土与地表植被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表土层的抗侵蚀能力减弱,从而形成水土流失。

又如在挖掘隧道及大挖方段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挖方量大于填方量,多余的土石方因受地形和运输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就地进行废渣处理。

而施工工程中及完工后,对取土坑、弃渣场等的土石渣料处理不当也都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一、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一)对河流的危害若是不能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号高速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弃渣,那么这些弃渣就很有可能会在雨水的作用下进入到下游的河道当中,从而增加下游河水当中的含沙量。

而这些泥沙在流速较缓的河道口或港湾沉积下来,就会造成河床淤积。

(二)对工程沿线水环境的破坏由于施工填挖方造成的弃土以及裸露的填挖方边坡一旦遇到大雨冲刷,泥土随雨水流失,会使工程沿线水域的悬浮物增加,造成水体混浊,在一定时间内对饮用水水源造成不良影响。

(三)对工程本身造成的安全隐患在施工中,路基和开挖边坡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严重的松动散落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治,那么在运行期间极易造成公路的坍塌、滑坡等事故。

(四)对土地资源的危害若不采取相关防治措施,降雨侵蚀所产生的泥沙就会直接流向工程区附近的农田,形成“沙压农田”。

而一部分细小的泥沙则会向河流下游扩散,形成“黄泥水”,扩大危害范围。

(五)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以上对土地及水域造成的危害综合交叉,将会对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其后果无法估量。

二、对工程中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由于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定位观测和动态监测数据十分缺乏,加之所用水土流失面积不准确、所取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偏小、预测年限不当等问题,从而导致预测结果偏差较大。

建议用二维法对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

在时间上,应根据其施工期间的施工内容、水保措施情况,来预测本阶段内产生的水土流失量。

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预测

第7章水土流失预测7.1预测的目的原则7.1.1预测目的根据项目建设施工特点,在调查和计算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损坏、扰动地表植被面积,弃土、弃渣的来源、数量、堆放方式、地点及占地面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形式、强度、数量、危害等进行调查评价,为合理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及各单项防治措施设计,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提供依据,也有助于保障项目将来的安全运营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7.1.2预测原则根据本工程建设所产生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预测的原则如下。

(1)本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且已近完工,应对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进行调查,自然恢复期进行预测,每个预测(调查)单元的时段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考虑,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2)本方案所有的预测(调查)方法、预测(调查)内容和预测(调查)结果等,均是以“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正常的设计功能,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危害”为前提进行的预测分析。

(3)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预测(调查)将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本方案将主要对因项目建设而扰动破坏原地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土壤侵蚀原理进行定量分析。

7.2水土流失特点分析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由于施工期土石方开挖、填筑、堆放等,扰动原地貌,占压土地,破坏原有植被,造成土体结构疏松,使其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加剧了区域内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

该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其主要特点如下:(1)土方开挖及搬运量大本项目产生废弃土石方22935m3,废弃土石方堆放在渠道两侧边坡,土体松散,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降雨天气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2)地表扰动范围呈线状分布本工程所扰动地表面积较其它项目相对较分散,主要分区钦北区及灵东区,扰动区域线状分布。

(3)扰动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按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允许值为500t/km2.a,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来源:文章作者:史东超录入时间:08-01-24 00:05:4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测量的大小对水土保持防治方案的制定、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的多少及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等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水土流失预测的时段划分。

根据建设项目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分基本建设和生产运行两个时段进行预测。

重点预测方案服务年限以内的情况。

二、预测的内容和方法:1、原地貌、土地及植被损坏情况预测。

通过查阅开发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期、生产运行期开挖扰动地表、占压土地和损坏林草植被的面积分别进行测算。

2、弃土、弃石、弃渣量的预测。

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临建工程、附属设施(如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生活设施等)、取土(石、砂)料场等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弃土(石、渣)及工业和生活垃圾等方面。

通过查阅项目技术资料及现场实测和预测,了解其开挖量、回填量、剥采比、单位产品的弃渣量等,预测各时段的弃土、弃石、弃渣总量。

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预测。

对因开发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数量进行测算,并附表列出。

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调查建设项目对地面层、植被扰动情况,并了解废弃物的结构组成及其堆放位置和形式。

分别对水蚀、风蚀进行预测。

预测的方法主要有:1)数学模型法。

利用各地水土保持研究所、试验站的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主要是降雨、地形、植被、地面物质组成、管理措施等因子与水土流失的定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2)实地测试法。

对已建、在建项目,可进行实地测试,有条件的可布设水土流失监测点,进行实地测试。

3)类比预测法。

开发建设项目毗邻地区有类似观测、研究成果的,可以通过分析比较,引用相近资料进行预测。

5、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

分析预测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土地沙化、退化的可能性,下游河道泥沙的增加,对下游防洪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预测。

水土流失预测

水土流失预测

第7章水土流失预测7.1预测的目的原则7.1.1预测目的根据项目建设施工特点,在调查和计算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损坏、扰动地表植被面积,弃土、弃渣的来源、数量、堆放方式、地点及占地面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形式、强度、数量、危害等进行调查评价,为合理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及各单项防治措施设计,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提供依据,也有助于保障项目将来的安全运营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7.1.2预测原则根据本工程建设所产生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预测的原则如下。

(1)本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且已近完工,应对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进行调查,自然恢复期进行预测,每个预测(调查)单元的时段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考虑,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2)本方案所有的预测(调查)方法、预测(调查)内容和预测(调查)结果等,均是以“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正常的设计功能,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危害”为前提进行的预测分析。

(3)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预测(调查)将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本方案将主要对因项目建设而扰动破坏原地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土壤侵蚀原理进行定量分析。

7.2水土流失特点分析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由于施工期土石方开挖、填筑、堆放等,扰动原地貌,占压土地,破坏原有植被,造成土体结构疏松,使其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加剧了区域内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

该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其主要特点如下:(1)土方开挖及搬运量大本项目产生废弃土石方22935m3,废弃土石方堆放在渠道两侧边坡,土体松散,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降雨天气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2)地表扰动范围呈线状分布本工程所扰动地表面积较其它项目相对较分散,主要分区钦北区及灵东区,扰动区域线状分布。

(3)扰动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按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允许值为500t/km2.a,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流失预测.doc

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流失预测.doc

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流失预测
(1
(2
①必须分时段进行预测,建设类项目一般只预测建设期,运行期可进行一定时段的分析;生产类项目分别对土建期、生产运行期进行
②必须分项目区进行预测,如主体施工区、土石料场区、堆弃渣
③各项目区不能都用总工期一个时段计算,应根据本项目区的具
(3)水土流失量的预
①推荐使用类比法。

用表格说明类比工程的可比性,实测类比工程产生的流失量(用断面法、体积法测算),确定加速侵蚀系数A和流弃比a.
扰动地表流失量:W1=(FiMiAiTi
弃渣流失量:W2=(SiaTi
②鼓励实验观测。

如进行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设置断面进行雨后
③使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A=RKLSCP),必须具备相应的试验资
注1: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套表格计算侵蚀量是不合理的。

注2:简单用流失量相加减的方法,得出新增流失量的负值是不
④强调分析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量和灾害),并据此确定相
(4
①在预测水土流失总量的基础上,明确产生水土流失(量或危害)
②在水土流失强度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应采取的防治工程类型(如
③根据水土流失量的变化过程,提出防治工程(特别是临时防护措施)的实施进度要求。

④根据水土流失强度和总量,明确监测的重点时段、重点区段。

(5。

道路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措施

道路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措施摘要:在施工技术水平和综合施工实力不断提高的助力下,我国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规模越来越大,故而道路工程线路跨度随之明显增大,如此一来道路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动用量更为庞大,施工周期也更长,无形中会进一步增加水土流失严重性,因此更加需要落实准确的水土流失预测和科学性的防治措施,基于此笔者结合某实际道路项目,综合分析道路工程建设导致水土流失的各种原因与水土流失危害性,并给出关于水土流失的防治建议,供施工企业参考。

关键词:道路工程;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措施引言现阶段各地政府深谙道路就是经济发展源动力的道理,不断投入各项建设资源,致力于推进道路工程建设,由于道路工程建设中路基开挖等施工,不可避免的会剥离施工区域地面植被,导致土体松动裸露以至于出现水土流失问题,这种情况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也极易埋下地质灾害隐患,因此应充分重视水土流失危害性,对道路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水土流失进行有效预测,并制定和落实相应的针对性防治措施,以便有效规避水土流失问题。

1.工程概况南国路升级改造工程中,伦桂路路口是佛山市顺德区的一个部分,起于福星路,止于德胜西路路口,属改造工程。

2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因子及预测分析(1)降水。

在项目区内,年降水量很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86mm,降水集中在5~7月,而且雨强比较大,经常会出现大雨或大暴雨。

它所产生的地表径流对地表冲刷产生了显著影响,特别是扰动后的地表受到的影响更大,更容易出现水土流失。

(2)地形地貌。

本项目所处的地区为珠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该地区地表水发育成熟,水系发达,地基基坑、回填区等区域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3)土壤植被。

项目区域的土层很厚,建设工程会对土地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周围都是城市道路,一旦出现了水土流失,带来的破坏将会非常严重。

(4)关于工程建设的组织与计划。

人类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是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该区域水土流失的主体。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评估和预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评估和预测
①类比法。采用与本工程土壤侵蚀条件和施工工艺 等相近的类比工程实测数据分析确定,需说明类比工程 实测的背景条件、监测方法,并明确修正系数。
②试验观测法。鼓励通过试验、观测等方法进行土 壤流失模数测定,取得不同预测单元的土壤流失模数。
水土流失背景值的确定方法
国标中建议采用的方法
—监测小区实测资料法。
预测内容、方法和预测参数
扰动地表面积; 损毁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 弃土、石、渣量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水土流失危害
预测方法
(1)扰动地表面积预测
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直接量测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
(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
根据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 法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法。
水土流失危害预测应按水土保持分区,分区进行预 测,要有针对性。 可能造咸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
主要从地表扰动特点,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弃 渣堆弃方式、气象条件等方面进行水土流失影响分 析。
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
①有条件的可以利用水土保持研究所、试 验站针对项目区或相同类型区的观测资料或 者研究成果,依据降水、地形、植被、地面 物质组成、管理措施等因子按数学模型进行 预测。
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 水土流失量预测的基础:按开发建设项
目正常的设计功能,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 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危害。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开发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按 施工准备期、建设期、自然恢复期三个时 段进行预测。
预测时段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超过雨 季(风季)长度的按一年计算,不超过雨 季(风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风季)长度 的比例计算。
指导性意见
1、防治重点时段与部位 通过预测分析,工程建设产生新增水土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评估和预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评估和预测
等确定。
水土流失预测方法
实地调查和侵蚀等级分级法:依据是:
1、项目土地利用调查资料 2、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 3、面蚀分级标准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 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 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 蚀、剧烈侵蚀
面蚀分级指标表 地面坡度和地类(非耕地、
林草覆盖度、坡耕地)进 行水土流失强度分级
预测内容、方法和预测参数
扰动地表面积; 损毁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 弃土、石、渣量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水土流失危害
预测方法
(1)扰动地表面积预测
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直接量测相结合 的方法进行。
(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
根据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 法采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法。
水上流失预测时段
(1)预测时段:包括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 期(含设备安装调试期)。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对方案服 务期内生产运行期间的弃渣量、容量等进行分析.
(2)根据各单元的施工扰动时间,结合产生土壤流失 的季节,按最不利条件确定预测时段。超过雨(风)季长 度不足一年的按全年计,来超过雨(风)季长度的按占雨 (风)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3)自然恢复期指各单元施工扰动结束后未采取水土 保持措施条件下,松散裸露面逐步趋于稳定、植被自然 恢复或在干旱、沙漠地区形成地表结皮,土壤侵蚀强度 减弱并接近原背景值所需的时间。同一地区,自然恢复 期长度应相同,一般取2~3年。各单元自然恢复期的 起始时间可不同,施工扰动结束后即进入自然恢复期。
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1)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可直接引用项目区“水土 流失现状”中所确定的各单元数据。对于无实测资料、 无参考资料的项目,可在对比分析基础上,结合《土壤 侵蚀分级分类标准》为各地类赋予一定量值,加权平均 后作为各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水土流失预测
7.1 预测目的
通过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数量和危害进行预测,进一步明确新增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布,为此次亚泰山语湖项目的方案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7.2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
亚泰山语湖项目处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沿江街道东至蓝海路,南至侨康路,西至永固路,北至永新路地块。

项目建设区属于中低山丘陵区,植被覆盖率较高。

在项目工程生产建设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地貌并造成水土流失。

项目建设场地的平整、建筑物基础的开挖等施工活动,将破坏原有地貌和扰动原有地表,这样便使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土地水土流失加剧。

项目工程生产建设过程中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为土地占用、植被破坏及土石方挖填。

7.3 水土流失预测单元划分
根据本次项目地区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将水土流失区划分为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水域景观及绿化区、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区5个分区进行预测,具体分区情况见表7-1。

表7-1 分区情况
7.4 预测范围和时段
7.4.1预测范围
(1)预测范围
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水域景观及绿化区、临时堆土区等占地区域。

(2)预测面积
项目建设施工期预测,本项目区实际扰动面积为70100㎡;其中建(构)筑物区21000㎡,道路广场区13600m2,水域景观及绿化区28100㎡,施工生产生活区1900㎡,临时堆土区5500㎡。

本工程预测范围及面积详见表7-2。

表7-2 预测区的水土流失预测面积统计表
7.4.2预测时段
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按一般原则可分为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三个阶段。

由于本次亚泰山语湖建设项目的施工期较长,且施工准备期扰动形式与施工期相近,故本方案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主要按施工期进行预测。

水土流失预测按具体项目施工经历雨季的时间,以最不利时段进行预测。

经调查,本次亚泰山语湖项目所处地区江苏省南京市的雨季集中在6月~8月份(3个月),为水土流失最不利时段。

因此,预测时段根据施工时段占整个雨季的比例计算,超过雨季长度不足一年的按全年计算,未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依据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及雨季的分布,确定水土流失预测计算时间。

预测时段见表7-3。

表7-3 水土流失预测区、时段表
7.5 预测内容及方法
7.5.1 预测内容
(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
(2)可能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
(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
(4)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量
(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预测
(6)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7.5.2 预测方法
亚泰山语湖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项目建设时期土地的基础开挖和回填以及松散表土的堆放等。

因此本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是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本项目施工区水土流失调查的成果,采用侵蚀模数法和流弃比法进行预测,并根据各项预测的具体内容采用合适的方法。

(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
本项目建设内容对原地貌、原土地的扰动、原植被破坏情况,在所给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查阅资料和图面量测、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

(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
根据项目内扰动原地貌、损坏原土地和原植被面积预测的结果,经分析统计得到;对于损坏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通过对项目区查阅资料,统计得到。

(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
本项目建设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通过项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和原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气候等因子综合判定和计算得到。

(4)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量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弃土、弃渣量主要通过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土石方平衡分析得到。

(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结合土壤侵蚀原理,对原生水土流失量和建设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分析计算,进而得出工程建设期间新增水土流失量。

①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
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分析计算:
)(∑⨯⨯=
n i
i i i
i T F M
W (公式7-1)
式中:Wi ——原地貌水土流失量,t ;
i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
Mi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 ; Fi ——不同的地貌单元面积,km2; Ti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年(a )。

因工程建设扰动地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和原生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相同,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

②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预测
∑∑==
⨯⨯
=
n
i j
ji
ji
ji
T
F
M
W
13
1
)
((公式7-3)
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按下式计算:
∑∑==



=

n
i k
ji
ji
ji
T
F
M
W
13
1
) (

(公式7-4)式中:W——土壤流失量,t;
ΔW——新增土壤流失量,t;
F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m2;
Mji——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
ΔMji——某时段某单元的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只计正值;T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
i——预测单元,i=1、2、3、........,n;
j——预测时段,j=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

(6)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
根据本工程的实施规模、施工工艺,再结合区域自然环境条件,预测由于项目工程建设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制定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7.6 预测参数
7.6.1水土流失背景值
水土流失预测中土壤侵蚀模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经过调查和收集资料,结合本工程区的地貌类型、地质土壤类型、地区的降雨情况、植被覆盖情况、地面组成情况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确定项目区原生地貌侵蚀模数为200t/km2.a。

7.6.2扰动后的侵蚀模数取值
本项目扰动后的侵蚀模数拟采用类比分析法求得。

根据本工程地形、地貌、降雨、土壤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特性及预测对象受扰动情况,结合当地相似工程的侵蚀模数取值,按水土流失最不利条件来取最大土壤侵蚀模数,最后确定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

本项目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主要产生在各项新建工程项目区域。

各项新建工程项目由于工程施工而造成的地表扰动、植被破坏,将降低项目区域内土壤蓄水及保水的能力。

根据项目建设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施工工艺及现阶段施工等情况,确定施工准备期内流失时段的土壤侵蚀模数为4200t/km2·a;施工期建(构)筑物防治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为7400 t/km2·a。

;道路广场防治区、水域景观及绿化区、施工生产生活区、临时堆土防治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为5400t/km2·a;临时堆土区已被剥离表土覆盖,地表不发生水土流失,为避免预测量重复,不再对地
表流失量进行预测,仅预测表土流失量。

待各项工程设施建设完毕,该区域水土流失情况相对减弱,建构筑物防治区、道路广场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因已经基本硬化,在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将变得非常轻微,远小于允许土壤侵蚀模数,故该区域不做预测。

水域景观及绿化防治区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取500t/km2·a;临时堆土区施工结束后被绿化,成为水域景观的一部分,故在对该区水土流失的预测时与水域景观及绿化区一致,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取500t/km2·a。

7.7 预测成果
根据计算公式以及项目区域资料所给或查得的数据,计算得到项目区域的水土流失量。

其计算及计算结果如下表7-4级表7-5所示:
表7-4 项目区域水土流失预测表
----精品----
----精品----
表7-5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7.8水土流失造成危害预测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新增的574.22t水土流失将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土流失使得建设区域内植被退化,项目周边天然排泄系统遭到破坏,如:项目区靠近琴水河,水土流失造成大量泥沙在河底淤积,影响河道行洪,同时,水体受到污染,影响水质,不利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2)导致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区域环境受到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

(3)对主体工程安全运行的影响。

水土流失将影响本工程的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行。

7.9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分析
本工程水土流失量主要集中在施工期。

因此,应高度重视工程施工期的水土保持治理。

方案编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把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放在首位。

(2)对主体工程施工时期剥离的表土应因地制宜、妥善处理,减轻流失隐患;
(3)选择合理的恢复措施,对扰动区域及施工迹地进行恢复;
(4)合理的安排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尽量缩短地表裸露时间;
(5)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严格控制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各个环节,有效控制新增水土流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