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讲解-课件
癫痫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 PPT课件

住院期间护理
1.安全的护理: (1)防大发作或持续状态时因肢体 抖动等因素,所致的外伤。 (2)防因牙关紧闭而致的舌咬伤。
◆发作后有无昏睡、头痛、呕吐、 定向障碍 ◆病人醒后可询问发作前有有无先 兆及预感以及可能的诱因 综合以上信息及时为医生提供第一手 资料。
(3)不可强行按压肢体防骨折、脱臼后 损伤。 (4)使用带有护栏的床,必要时给予适 当约束。
(3)血标本:查血糖、钠、钙、镁、尿 素氮、抗癫痫药血药浓度。 (4)体温:剧烈运动可致体温升高
(5)识别和处理病因及促发因素:临床上常 见的癫痫持续状态的因素是突然停药、发 热。其他如戒停酒精或镇静剂、代谢性疾 病(低钠、低钙、低血糖肝或肾衰、)缺 睡、急性新脑损坏(脑膜炎、脑炎、脑血 管意外),药物中毒等,需根据检查结果 处理。
2、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旧称癫 痫大发作)表现为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 缩后出现阵挛性活动,通常伴有自主神 经症状
3、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ticus) 癫痫部分或全身性发作在短时间内频繁 发生,全身性发作在两次发作之间意识 不清楚,全身或部分性发作持续30分钟 以上成为癫痫持续状态
(1)首选抗癫痫药物地西泮(安定)、 苯巴比妥或德巴金备用。 (2)准备脱水将颅内压的药物:甘露醇 或速尿。
急救
在10min内应进行的急诊处理
(1)迅速给予抗惊厥药,以控制发作 为目标:首先安定10m—20mg静脉推 注。其后遵医嘱安定80mg加入 5%GS500ml中静脉持续给药,根据病 人的发作情况遵医嘱调解输液速度 ,进一步控制发作。
1)强直期:全身骨骼肌程持续性收缩
眼肌收缩 喉肌和呼吸肌强制性收缩 咀嚼肌收缩 颈肌和躯干肌收缩
阵挛期护士可观察到患者出现以下表现
癫痫分类及临床表现PPT课件

* 癫痫-----是一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脑部 。。 疾患,以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 突发性 。短暂性 和 反复性 的大脑机能 。。 障碍。 表现(痫性发作)-----运动 。感觉。植物。 神经。意识等障碍。(WHO癫痫字典)。
* 实质是------- 痫性放电。 * 单次的或偶尔在那些特殊状 态下出现的痫性。
** 12 负 性 肌 阵 挛
* 1 3 全 身 性 癫 痫 综 合 征编中辑版的pp反t 射 性 癫 痫 。
9
2001年 癫 痫 发 作 分 类 1981年 癫 痫 发 作 分 类
(2 )局 灶性发作 ——
(2) 部 分 性 (局灶性。局部性)
1 局灶性感觉发作:
一 单 纯 部 分 性发作 (无意障)
强直性癫痫持续状态 痉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同)
肌痉挛性癫痫持续状态
失神性癫痫持续状态
2 局灶性:
2 部分性:
边缘叶癫痫持续状态
精神运动性癫痫持续状态
有轻偏瘫的偏侧抽搐状态 Kojevnikow部分性癫痫持续
单纯部分运动性癫痫持续状态
状态
**持续性先兆
编辑版ppt
11
2001癫痫发作分类 1981癫痫发作分类
发 。 作,均不在癫痫之列。
编辑版ppt
1
<二>流行病学:
发病率----世界:40~70/10万人/ 每年。
中国:25~35/10万人/ 每年。
患病率----世界: 1。5%0 ~ 57%0 。 中国:3。5%0 ~ 4。8%0 。
* 我国约有900万癫痫病人,约有25%为难治性癫痫。
编辑版ppt
如:高热。剥夺睡眠。缺氧。戒酒。电解质失调。 药物过量。过量饮水。内分泌改变等。
癫痫阵挛发作持续状态的护理PPT课件

C
B
A
E
持续质量改进和患者满意度调查
持续质量改进:定期评估护理团队的工作流程和效果,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跨部门协作:与其他部门(如医生、药剂师等)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护理团队进行专业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沟通与反馈: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反馈护理问题和建议,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预防肌肉损伤,避免长时间抽搐
06
预防脑损伤,及时控制癫痫发作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克服恐惧和焦虑。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癫痫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预防癫痫发作。
药物治疗: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抗癫痫药物,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定期随访。
0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和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03
药物副作用观察: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如头晕、嗜睡、皮疹等
04
药物调整: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副作用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05
药物依从性:教育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提高药物依从性
3
癫痫阵挛发作持续状态的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A
保持患者头部侧向一边,防止误吸
诊断标准: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理措施
建立紧急护理计划
评估患者病情,确定紧急护理需求
01
制定紧急护理方案,包括药物、设备、人员等
02
培训护理人员,确保熟练掌握紧急护理技能
03
定期进行紧急护理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癫痫持续状态PPT(共24张PPT)

SE治疗
• 控制发作后,应立即应用长效AEDs苯巴比妥肌肉注射,每8小时 一次
• 根据发作类型选用口服AEDs,必要时可鼻饲给药
• 达有效血药浓度后逐渐停止肌肉注射苯巴比妥
治疗评价
一旦SE成功控制后,应积极搜寻发作的病因和诱因。如癫痫服 药的病人应检查抗癫痫药血药浓度,根据结果调整药量。当以 SE为首发症状时,应搞清楚这是慢性癫痫的首次发作,还 是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并发症。如果 是前者,要积极搜寻病因,如果是并发症的表现,那么应 着重于处理原发疾病。
• 异戊巴比妥钠:成人溶于注射用水10ml静脉注射,儿童1~4岁次,5岁以上次,速
度不超过每分钟,至控制发作为止;以内多可控制发作,剩余未注完的药物可肌肉注射。
• 10%水合氯醛:成人25~30ml, 小儿0.5~0.8ml/kg, 加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肠。 • 副醛:8~10ml肌注或15~30ml用植物油稀释保留灌肠。可引起剧咳,有呼吸疾病
谢紊乱。 用咪哒唑仑 或普鲁泊福
①可静脉给药(难以静脉给药者如新生儿和儿童,可以用地西泮直肠内给药); 10%水合氯醛:成人25~30ml, 小儿0.
SE治疗
3.药物治疗 理想的抗SE药物应有以下特点: ①能静脉给药; ②可快速进入脑内,阻止癫痫发作; ③无难以接受的副反应,在脑内存在时间
足够长可防止再次发作。
SE治疗
• 药物治疗 • 理想的抗SE药物应有以下特点:
①可静脉给药(难以静脉给药者如新生儿和儿童,可以用地西泮直肠内给药); ②可迅速进入脑内,阻止癫痫发作,在脑内存在足够长的时间,可防止再次发 作。 • 有人将抗SE药物分为4线: 第一线为苯二氮卓类或苯妥英钠; 第二线为苯巴比妥;
第三线为副醛或利多卡因;
强直-阵挛发作tonic-clonicseizures

6. 失张力发作(atonic seizures)
表现:
失张力发作时为全身肌张力突然减低或丧失, 不能维持姿势,持续1-3秒,伴意识丧失。 如患儿在站立时发作,表现为突然头下垂,两 臂轻微外展,手指张开,上臂下垂,屈髋屈膝, 继而跌倒,意识很快恢复。
4) 精神症状性发作
(with psychic symptoms) 表现为发作性精神症状,包括
结构幻觉性发作:闪光、噪音,风景、人物、音乐。 错觉性发作:一种知觉的歪曲,如物体变形,变大变小。 情感障碍:极度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觉、恐惧、忧郁感。 认知障碍性发作:即梦样状态、时间失真感、人格解体感。 记忆障碍发作:记忆失真。熟悉感、陌生感。 语言障碍发作:
概念
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或称痫性发作,是癫痫的临床 表现。只要是由于脑细胞发作性放电而引起脑功能障碍的 临床症状均称痫性发作,而只有非急性病引起的反复的痫 性发作才称为癫痫。 痫性发作表现与放电的部位、范围及强度有关,表现十分 复杂。每次发作均起病突然,持续短暂,恢复较快,有时 呈持续状态 。 惊厥(convulsion):是用来描述以肌肉抽搐为主的临床表 现,是指全身性或身体某一局部肌肉运动性抽搐,是骨骼 肌不自主地强烈收缩而引起的。发作时脑电图可以正常或 异常。很多癫痫发作并无惊厥表现(如失神发作、失张力 发作、以精神症状为主的局灶性发作等),而惊厥也并非 都是癫痫发作(如破伤风的角弓反张或低钙性抽搐)。 惊厥≠发作。但国内对某些癫痫发作依然习惯称惊厥。
5.
强直-阵挛发作(tonic-clonic seizures)
TCS又称为大发作(grand mal),是临床最 常见的全身性发作类型之一。主要表现是意 识障碍和全身抽搐,典型者分三期:
2024版《癫痫》ppt课件

《癫痫》ppt课件•癫痫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分型•辅助检查与评估•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目录•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体系建设01癫痫基本概念与流行病学癫痫定义及分类定义癫痫是一种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的、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
分类根据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癫痫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和不能分类的发作。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癫痫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脑部疾病、全身或系统性疾病等。
危险因素年龄、遗传、脑部损伤、感染、代谢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均可增加患癫痫的风险。
流行病学现状及趋势流行病学现状癫痫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
据估计,全球约有5000万癫痫患者。
流行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癫痫的患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同时,随着对癫痫认识的深入和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结果及病史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具体标准包括:至少两次非诱发性(或反射性)发作,且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或单次发作但具有明确的致痫灶和相应的脑电图异常。
鉴别诊断癫痫需要与假性癫痫发作、晕厥、偏头痛等疾病进行鉴别。
鉴别要点包括发作时的症状表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脑电图等检查结果。
02临床表现与分型起源于脑的某一局部区域,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发生不自主抽动,如一侧眼睑、口角、手或足趾,也可涉及一侧面部或肢体。
部分性发作双侧大脑半球同时受累的发作,表现为意识障碍、全身抽搐等症状。
全面性发作由于资料不充足或不完整而不能分类,或在目前分类标准中无法定义的发作。
不能分类的发作癫痫发作类型及特点不同年龄段癫痫表现差异表现为不规则的呼吸暂停,双眼凝视或上翻,面部肌肉抽动等。
出现突然的意识障碍、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动等症状。
2024版年度癫痫优秀ppt课件

contents •癫痫概述•癫痫发作类型与特点•癫痫诊断方法与流程•癫痫治疗方法与策略•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目录01癫痫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与患病率病因分布癫痫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脑部疾病、全身性疾病等。
其中,遗传因素在癫痫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分类与诊断标准分类根据癫痫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特征,癫痫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和不能分类的发作。
其中,部分性发作又可分为简单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
诊断标准癫痫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脑电图等辅助检查。
一般来说,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痫性发作,且脑电图出现异常放电波形,即可诊断为癫痫。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分型02癫痫发作类型与特点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肌阵挛发作失神发作表现为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可遍及全身,也可限于某个肌群,或由某个肢体开始逐渐扩展至全身。
强直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全面性癫痫持续状态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特殊类型癫痫发作婴儿痉挛症Lennox-Gastaut综合征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03癫痫诊断方法与流程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视频脑电图030201脑电图检查技术及应用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价值头颅CT头颅MRI PET-CT/MRI实验室检查及遗传学检测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癫痫的全身性疾病。
脑脊液检查了解颅内是否有感染、炎症等病变,有助于诊断脑膜炎、脑炎等引起的癫痫。
遗传学检测针对部分遗传性癫痫,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04癫痫治疗方法与策略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药物治疗原则根据癫痫发作类型、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类型选药;尽可能单药治疗;对于儿童、妇女等特殊人群需考虑患者特点;第一种药物治疗失败后需考虑选用不同机制、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无相互增加、具有疗效协同增强作用的药物。
与癫痫鉴别的发作性疾病ppt课件

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
婴儿期发生,2~11月,平均6个月。发 作均在清醒时,时间短暂,表现形式多 样,凝视、瞪眼、咬牙、咧嘴,伸颈或 缩颈,头左右摇动。发作后立即恢复原 来状态,无痛苦或嗜睡。脑电图正常。 这种发作属于正常小儿发育过程中可见 到的一种行为,多在一岁左右停止发生, 不需治疗。
10
情感性交叉擦腿动作
5
非惊厥性呼吸暂停 nonconvulsive apnea
早产儿和足月儿均可见到,持续 10 ~ 19 秒,常伴心率减慢。呼吸暂停后可有青 紫发作,肌张力低下。 而惊厥性呼吸暂停几乎均伴有微小发作, 或躯体强直性伸直。不会引起心率减慢。 要严格区别需脑电图监测。
6
颤动jitteriness
4
FLCPS:Frontal lobe complex partial seizure ;PS: Pseudoseizure
周期性呼吸periodic breathing
周期性呼吸periodic breathing 不属于病理过程,是神经系统未成熟的反映, 可见于50%的未成熟儿,表现呼吸很不规则, 有时很慢或完全停止,暂停时间短,3~6秒, 很少超过10秒,一般不伴有心率、血压、体温 和肤色的改变,在快动眼睡眠期发作频率最高。 呼吸暂停发作后,可能出现呼吸深快,50~60 次/分,持续10~15秒。
15
偏头痛
有先兆的偏头痛 无先兆的偏头痛 变异性偏头痛 基底动脉性偏头痛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偏瘫型偏头痛 偏头痛等位症 良性阵发性眩晕 周期性呕吐
16
低血糖发作
尤其糖尿病患者有惊厥表现时,需除外 低血糖发作。
17
发作性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