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面部烧伤畸形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中国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畸形临床诊疗指南

中国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下颌骨畸形临床诊疗指南

半 侧 颜 面 短 小 畸 形 ( hemifacial microsomia, HFM) 是一种以半侧面部多种组织结构发育不良为 特点的先天 性 疾 病, 偶 见 于 双 侧, 主 要 表 现 为 颅 面 骨、耳廓及面部软组织发育不良,发病率约为(1. 8 ~ 2. 9) / 10000,是常见的重大体表出生缺陷之一。 该疾病不仅 造 成 严 重 的 面 部 畸 形, 还 伴 随 呼 吸、 进 食、语言、听力等功能障碍及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经 济负担,需要长期多学科联合治疗。
软组织( Soft tissue)
巨口畸形( Macrostomia, Tessier 7 cleft)
其他
分级 O0 O1 O2 O3
M0 M1 M2 A M2 B M3 E0 E1 E2 E3 E4 N0 N1 N2 N3 S0 S1 S2 S3 C0 C1 C2
正常 大小异常 位置异常 大小和位置均异常
万方数据
·2·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8 年 1 月第 34 卷第 1 期 Chin J Plast Surg, Jan. 2018, Vol. 34, No. 1
表 1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OMENS + 分型
部位 眼眶( Orbit)
下颌骨( Mandible)
耳( Ear)
神经( Nerve)
一、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 HFM 的临床表现 1. 下颌骨畸形:存在单侧( 偶见双侧) 下颌升支 短小及髁状突畸形。 2. 耳畸形:包括小耳畸形、耳前赘生物、耳前窦 道、外耳道畸形、传导性听力障碍、中耳畸形。 3. 间接相关畸形: ①患侧软组织发育不足,如 咀嚼肌发育不良、唇腭裂、腭咽关闭不全、大口畸形、 腮腺发育不良、第 7 脑神经麻痹、其他脑神经功能障 碍(如Ⅴ、Ⅸ、Ⅻ) 等;②中面部异常,如上颌骨发育 不良、颧骨发育不良等;③眼部异常,如眶部异位、眼 球运动异常、眼球外层皮样囊肿、眼睑缺损、泪液排 泄异常等;④脊柱及其他骨骼异常:脊柱 / 肋骨缺损、 颈椎棘突异常、脊柱侧凸、上腭偏斜、颅底异常、颞骨

面部烧伤的护理

面部烧伤的护理

清洁伤口时应 该轻柔地擦拭 伤口周围的皮 肤,避免过度 刺激伤口,引 起疼痛和出血。
清洁伤口后应 该用干净的纱 布或绷带包扎, 保持伤口干燥、 透气,避免感 染。
敷料包扎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 清洗伤口,去除污物和 坏死组织
选择合适的敷料:根据 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 料,如纱布、棉垫等
包扎方法:采用合适 的包扎方法,如环形 包扎、8字形包扎等 ,确保敷料紧贴伤口 ,避免过紧或过松
面部烧伤的护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添加标题
Part Two
添加标题
Part Three
添加标题
Part Four
添加标题
Part Five
添加标题
Part Six
添加标题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面部烧伤的基本知识
烧伤的原因和分类
烧伤的原因:火焰、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等 烧伤的分类:一度、二度、三度、四度烧伤
孕妇面部烧伤的护理
特殊护理需求:由 于孕妇的特殊生理 状态,面部烧伤护 理需特别关注,避 免影响胎儿。
护理注意事项:避 免使用某些药物, 注意保持创面的清 洁和湿润,减轻疼 痛和不适。
心理护理:关注孕 妇的情绪状态,提 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帮助她们保持积 极心态。
定期检查:密切关 注母婴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产检和烧 伤创面的检查,确 保母婴安全。
不要在伤口上 涂抹药物、牙 膏或油脂,以 免加重病情。
不要用冰块直 接敷在伤口上, 以免造成二次
伤害。
冷却处理后, 用干净的纱布 轻轻包扎伤口, 避免细菌感染。
清洁伤口
清洁伤口的目 的是去除伤口 上的污垢、细 菌和坏死组织, 促进愈合。

烧伤科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 瘢痕

烧伤科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  瘢痕

烧伤科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
瘢痕
一、疾病相关情况
(一)定义:瘢痕是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它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必然的产物。

瘢痕生长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发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破坏及功能活动障碍等,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痛苦,尤其是烧伤、烫伤、严重外伤后遗留的瘢痕。

(二)临床特征:
1.表浅性瘢痕:一般累及表皮或真皮浅层,皮肤表面粗糙或有色素变化,局部平坦、柔软,一般无功能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瘢痕将逐渐不明显。

2.增生性瘢痕:损伤累及真皮深层,瘢痕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皮肤,局部增厚变硬。

在早期因有毛细血管充血,瘢痕表面呈红色、潮红或紫色。

在此期,痒和痛为主要症状,甚至因为搔抓而致表面破溃。

于环境温度增高,情绪激动,或食辛辣刺激食物时症状加重。

增生瘢痕往往延续数月或几年以后,才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

增生性瘢痕的收缩性较挛缩性瘢痕为小。

因此,发生于非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而关节部位大片的增生性瘢痕,由于其厚硬的夹板作用,妨碍了关节活动,可引致功能障碍。

(精华)烧伤及其治疗【90页】

(精华)烧伤及其治疗【90页】
• 3.止痛:烧伤后疼痛是很剧烈的,必需及时 予止痛剂,如口服止痛片或注射杜冷丁。合 并呼吸道烧伤或颅脑损伤者忌用吗啡,以免 抑制呼吸。
• 4.补充液体:口服淡盐水、淡盐茶或烧伤饮 料。如病情严重,有条件时应及早静脉输液
(二)伤员的转送与住院处理1
• 对于大面积烧伤伤员应就地抢救,如需转送 到条件较好的医疗单位时,最好在伤后4小时 内送达目的地。如不能伤后4小时送到,应就 地抗休克,待休克已基本平稳后再送。转送 途中应设法输液,给镇静剂,尽量减少颠簸 。战时如不能就地救治休克,必须在休克期 转送时,则应在中途设立中转站,进行分段 输液。
• 2.其次是残留的毛囊、皮脂腺及周围健康皮
(二)感染期2
• 除了上述起源于创面感染发展成全身性感 染—败血症以外,还存在肠源性烧伤败血 症。休克时肠壁缺血缺氧,肠粘膜出现溃 疡,防御屏障严重削弱,肠道细菌又过度 繁殖,细菌对肠粘膜的穿透力增加,细菌 移居至肠系膜淋巴结、肝、肺,播散于全 身形成败血症。这与烧伤后机体防御机能 下降及肝脏Kupffer细胞功能显著减退有重 要关系。
• 对于严重大面积烧伤伤员的接诊处理:
• 1.了解伤员一般情况:有无休克、呼吸道烧 伤及合并伤。估计烧伤面积与深度。
• 2.进行输液配血:有休克或休克先兆者,输 液愈早愈好,勿延误时间。同时制订初步输 液计划。
• 3.酌情给止痛剂:休克严重病员止痛剂应自 静脉注射。
• 4.放留置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必要时 测尿比重。
第一节 热力烧伤
• 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统称烧伤,如火焰 、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等。由电、化学 物质所致的损伤,也属烧伤范畴,因有某些 特性,将另节论述。
概述
• 烧伤为平、战时常见外伤。平时烧伤发生率 约为外科住院病人的3~5%。在现代战争条 件下,随着燃烧武器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烧 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常规武器的条件下 ,根据近几次战争的统计,烧伤的发生率一 般在3~16%。如果发生核武器战争,烧伤 的发生率不但大大增加,而且会在短时间内 成批发生。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统计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 ,每颗原子弹爆炸烧伤约5万人,烧伤发生率 约60~80%。因此,做好平、战时烧伤的防

全颜面烧伤后瘢痕畸形的美学整复探讨

全颜面烧伤后瘢痕畸形的美学整复探讨

全颜面烧伤后瘢痕畸形的美学整复探讨目的:介绍全颜面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全颜面瘢痕切除后,充分利用面部美学理论实施组织器官复位与畸形矫正,大张厚中厚皮片分区移植。

结果:治疗此类患者9例,移植皮片均100%成活,受累器官畸形与缺损整复效果良好,容貌和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面部美学理论对于全颜面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整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颜面烧伤瘢痕整复颜面部是人体的特征部位,因其暴露而极易受到意外损伤,据文献报道火灾发生时面部烧伤的发生率为52%〔1〕。

全颜面深度烧伤晚期由于瘢痕增生与挛缩,常导致组织器官移位甚至缺损等毁容性畸形,并因功能障碍和外形丑陋,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以至身心健康。

我科自1995年以来,采用全颜面瘢痕切除,组织器官复位与畸形矫正,大张厚中厚皮片分区移植治疗全颜面烧伤后瘢痕畸形患者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临床资料本组9例均为全颜面火焰深度烧伤晚期瘢痕,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

年龄9岁~28岁。

畸形表现:全颜面不同程度的增生性瘢痕,同时伴睑外翻7例、内眦赘皮6例、鼻翼缺损7例、唇外翻5例、小口畸形4例等,严重毁容,外观丑陋,且受累器官功能不同程度受损。

伤后至整复时间:7个月~12年。

移植皮片面积:540cm2~660cm2。

2治疗方法2.1麻醉手术在氯胺酮+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

局部浸润麻醉采用肿胀法,即将0.25%普鲁卡因400ml+2%利多卡因20ml+盐酸肾上腺素2mg均匀注射于瘢痕下以减少术中出血和渗血。

2.2切口确定沿额部发际至两侧鬓角并延伸于耳前再经下颌角至颌下。

对面颊与颏部瘢痕未及颌下者,应果断地将残留于下颌缘的正常皮肤组织切除,以保证切口位于颌下。

睑缘和唇部切口与常规整复睑外翻和唇外翻者一致。

鼻背部切口应根据鼻翼缺损的严重程度决定。

2.3瘢痕切除沿切口线切开瘢痕直至瘢痕下脂肪组织浅层,自此层面平整地将瘢痕组织完整切除。

值得注意的是:对无论是残存于瘢痕间的小面积正常皮肤,还是位于一侧面颊部或额部的较大范围的正常皮肤或表浅瘢痕组织,均应按传统方式与瘢痕组织一并切除,绝不能姑息,以免影响手术的整体效果(图1~2)。

皮肤科面部深度烧伤的处理

皮肤科面部深度烧伤的处理

皮肤科面部深度烧伤的处理面部为暴露部位,易遭烧伤,据统计发生率为52%左右。

面部皮肤细嫩,组织疏松,移动性大,血液循环丰富,有丰富的汗腺和皮脂腺,在颊部形成颊脂体,皮下有大量的血管和表情肌。

颜面部各器官之间都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但在功能、活动方式、部位与邻近关系等方面,又都有其独特性。

这些组织结构与面部烧伤后治疗的选择有密切关系。

面部烧伤后,由于组织疏松,血管、神经丰富,伤后水肿较剧,伤后48小时达最高峰,面部变形,眼不能睁开,重者使眼睑外翻,口唇肿胀似鱼口状,张口困难。

一般在48小时后开始回收,肿胀逐渐消退。

深度烧伤时,由于Ⅲ度焦痂硬,外观肿胀不明显,水肿向咽后壁扩展,有时压迫上气道或阻塞咽喉部,引起上气道梗阻。

五官分泌物和进食易污染口周围及面部创面,故需及时清理。

面部烧伤患者全身反应强烈,尤其是小儿,常易发生高热、惊厥、抽搐等症状。

面部烧伤后愈合较身体其他处快3~5天。

面部烧伤后渗液多,液体复苏量以面积计算,一般要比其他部位相同面积的多。

如小儿头面部烧伤第一个24小时,需补给的胶体和电解质溶液量应大于每1%烧伤面积2ml/kg。

面部深Ⅱ度烧伤,由于该部位血循环丰富,毛囊较多且深,有时外观似乎为Ⅲ度烧伤,结果可自行愈合。

面部Ⅲ度烧伤,一般不采用早期切痂植皮,因早期深度不易判断,切痂平面不清,且出血多。

伤后2~3周,焦痂分离时,将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分区用大张皮片覆盖,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如已形成肉芽创面,术前应湿敷2~3日,术中刮除肉芽和坏死组织,反复用1.5%过氧化氢溶液、1:1000苯扎溴铵和外用盐水冲洗,再行分区大片皮游离移植。

如烧伤仅伤及皮肤全层,也可行早期切痂,植皮方法同上。

以上3种植皮方法,如果植皮全部存活,则效果一样。

在植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坏死组织清除应彻底,如有深Ⅱ度烧伤,应一并切除。

②所植皮片应为0.3~0.4mm厚,不宜太薄,切忌打洞。

③皮片排列应分区,其缝合处要用小针细线仔细缝合,以减少瘢痕形成。

头面部深度烧伤的治疗

头面部深度烧伤的治疗

头面部深度烧伤的治疗
刘俊玲
【期刊名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1(18)2
【摘要】目的总结头面部深度烧伤的治疗方法。

方法头面部早期保痂治疗,清创
换药,治疗3周左右,彻底清除肉芽组织,根据面部轮廓行大张中厚皮分区植皮术,封闭创面。

结果18例患者全部治愈,面部所植皮片发硬,色素沉着,但较平整,均有不同程度上、下睑外翻,小口畸形及鼻翼缺损等畸形。

结论面部深度烧伤大张植皮厚度为0.4~0.5mm为宜,皮片的置放,应根据面部轮廓分区予以排列,所遗留的畸形和功能障碍一般于6~12个月后瘢痕软化时进行整形手术。

【总页数】2页(P33-34)
【关键词】烧伤;肉芽组织;中厚皮;植皮;头面部深度烧伤
【作者】刘俊玲
【作者单位】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4
【相关文献】
1.湿润烧伤膏治疗面部深度烧伤临床疗效分析 [J], 邹元明
2.湿润烧伤膏和磺胺嘧啶银干性暴露法治疗深度面部烧伤疗效比较 [J], 王国平
3.全颜面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 [J], 王春明
4.面部深度烧伤致眼睑外翻的早期整形手术治疗分析 [J], 陈瑾;王婷婷;崔晓媛
5.面部深度烧伤致眼睑外翻的早期整形手术治疗分析 [J], 赵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颜面严重烧伤后小口畸形的治疗(附26例报告)

颜面严重烧伤后小口畸形的治疗(附26例报告)

颜面严重烧伤后小口畸形的治疗(附26例报告)
陈存富
【期刊名称】《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年(卷),期】1991(000)001
【摘要】无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陈存富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严重烧伤病人应用腹壁浅静脉置管输液治疗体会——附73例报告 [J], 张建明;王玉莲;邓诗琳;施耘;高志刚
2.自制湿润烧伤膏治疗严重烧伤(附25例报告) [J], 张弥平;张克飞;张洪涛;吴立格
3.复杂性颜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附65例报告) [J], 薛晋徽[1];朱雅平[2]
4.严重烧伤并发低镁血症的诊断和治疗(附5例报告) [J], 邹中方;王秀芬;张毓涛;翟舒娅;孙延昌;陈伟华
5.严重烧伤后颏胸粘连的扩张术整复(附8例报告) [J], 陈存富;张向清;姜文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年5月第29卷第5期• 529 •

DOI: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I11B03)通信作者:李青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整复外科,E-mail: dr.liqingfeng@yahoo.com

网络出版时间:网络出版地址:

·专家论坛·面部烧伤畸形诊疗指南

全国整形外科多中心研究平台 执笔:昝涛,李青峰全国整形外科多中心研究平台成员(按拼音排序):东莞康华医院整形外科,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整形外科,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江西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解放军总医院整形外科,浏阳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整形外科,山东省立医院整形外科,上海长征医院整形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烧伤整形科,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执笔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上海,20001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每年约有1 100万烧伤患者,其中90%烧伤发生在发展中国

家[1]。严重烧伤即使能够存活下来,患者也可能因

残疾和容貌损毁而带来许多社会问题。面部是人体的外露部位之一,体现个人的主要特征,在社交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面部集中了眼、耳、鼻、口等器官,是维持人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器官。由于面颈部常暴露在外,易受到各种烧伤侵害,研究显示约50%的烧伤累及该部位[2]。严重面部烧伤畸形不仅

使患者失去正常面容,而且使患者的眼、口闭合与通气功能障碍,颈部活动受限,并可造成眼、口、鼻等器官的渐进性损伤,甚至失明等。另一方面,严重烧伤使青壮年丧失了工作能力,并有严重的心理、社交障碍,受到社会人群歧视,也使患者无法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严重负担。目前,对于面部烧伤的整形诊疗尚缺乏统一的分型及评价标准,无法对面部烧伤畸形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差异,医生对修复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存在治疗不当、甚至造成二次损伤的情况。本文依据面部软组织修复原则,结合最新文献资料,通过全国整形外科多中心研究平台、21家医院专科医生、历时5年、经多次讨论会,提出了面部烧伤畸形的皮肤软组织整形治疗指南。旨在通过该指南使面部烧伤治疗有章可循,并统一术后评价方法,以提高面部烧伤畸形的整复效果。

1 诊断1.1 病史采集

1.1.1 烧伤相关情况 包括:①烧伤原因、时间、深

度、部位及面积等;②烧伤瘢痕瘙痒、疼痛等症状及片状、蹼状等形态;③瘢痕挛缩情况,是否造成邻近组织、器官的功能损害;④患者既往治疗史、供区损伤情况;⑤术后功能康复情况。1.1.2 一般情况 包括:①患者目前的身体恢复情

况、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②患者慢性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个人史、生育史及家族史等;③患者整形修复的愿望和期望值,患者本人和亲属的配合程度、时间和经济实力等。1.2 专科检查

包括:①面部烧伤瘢痕的部位、大小、厚度、颜色、质地、挛缩情况的测量和评估,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瘢痕评价量表为温哥华瘢痕评分(Vancouver scar scale)[3];②面部器官畸形程度,如眼睑外翻、角

膜损伤情况、泪道损伤情况、口周瘢痕挛缩(张口大小)、鼻缺损或鼻孔闭锁、耳缺损或变形、眉缺损、颏颈胸粘连程度(颏颈角),有无气管烧伤、插管困难情况;③对于儿童烧伤患者,应注意瘢痕挛缩是否造成骨骼及软组织发育障碍。1.3 辅助检查

除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外,还应作如下检查:①严重面部烧伤畸形患者应行MRI和CT三维重建检查,估计软组织和骨骼缺损

量。②口周瘢痕挛缩和颏颈粘连患者,可行X线片检查骨性张口程度和骨性颏颈角;严重的颏颈粘连患者,应行颈部气管X线呼吸相或气管CT三维重建等,评价有无插管困难,必要时麻醉科会诊。③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受区和供区血供进行评估,为皮瓣选择和手术设计提供客观依据[4-5]。④

具备相应设备的单位,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面部软组织三维影像数据,并通过计算机重建,打印2015-04-24 17:02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372.R.20150424.1702.001.html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May 2015, Vol. 29, No.5• 530 • 出人体组织器官的表面轮廓三维模型,为修复手术提供准确直观的参考[6-7]。

2 临床分型

面部烧伤畸形的分型建立在面部美学分区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常见情况,将面部美学分区简化为额部、颊部、口周、鼻及眼周5个区域。根据畸形范围不同,将面部皮肤软组织畸形与缺损分为4 型:Ⅰ型,单个分区的部分烧伤畸形;Ⅱ型,单个分

区的全区或累及邻近分区的烧伤畸形;Ⅲ型,累及多个分区的烧伤畸形;Ⅳ型,亚全面/全面部的烧伤畸 形。见表1。

3 整形修复原则3.1 面部美学分区原则(Facial unit principle) 因解剖学特征不同,可将面部分为额部、颊部、口周、鼻、眼周5个美学亚单位,根据美学分区定义面部烧伤畸形,可对面部烧伤的严重程度进行合理评价,并有助于各修复技术之间的比较。3.2 大面积面部软组织修复的“MLT”原则(MLT principle)在供求选择上应遵循以下原则,以达到面部整体上的美学重建:①色泽、质地与面部相似(Matched color and texture);②皮瓣面积足够大以修复整个缺损(Large enough to cover the defect);③皮肤组织足够薄(Thin enough),能传递表情,以利于面部形态和五官的塑形。3.3 供区选择上的相似替代原则(Like to like prin-ciple)选取肤色、厚度及质地与面部皮肤相似的部位作为供区。目前面部大面积烧伤畸形主要以邻近面部的颈、锁骨上、前胸作为首选供区。3.4 方法选择上的由简至繁原则(Reconstructive ladder principle)面部烧伤整形治疗技术的选择应由简至繁、由近至远。遵循的两个优先顺序应为:皮瓣种类上遵循局部皮瓣→邻位皮瓣→远位皮瓣的顺序,转移方式上遵循随意→带蒂→游离移植的顺序。

4 治疗时机

面部烧伤瘢痕畸形的整复时机应根据患者身心恢复状况、瘢痕稳定情况和经济条件等因素而定,一般在烧伤6个月~1年瘢痕软化后进行。在等待期间,可应用弹力套压迫治疗、硅胶封闭治疗、外用抗瘢痕药物治疗、类固醇激素瘢痕内注射及激光治疗

改善瘢痕挛缩,加速瘢痕软化。对于严重的眼睑外翻、鼻孔闭锁、小口畸形等影响功能的情况,应尽早手术。

5 治疗方法5.1 植皮植皮的主要目的是覆盖创面,难以对面部软组织进行有效的形态功能重建,原则上不建议对面颈部烧伤畸形患者,特别是儿童进行植皮治疗。目前植皮技术在面修复中应用范围缩小,主要适用于面积较小的畸形矫正,如上睑外翻、口唇外翻、鼻翼畸形等。在患者经济能力有限、患者要求等特殊情况下,可选择面部大面积植皮,应尽可能选择中全厚皮片,按美容分区植皮治疗,以使患者得到较好的外观恢复。相关方法较为成熟,本指南中不再赘述。5.2 皮瓣移植

皮瓣组织具有可靠血供,含有一定厚度的皮下组织,移植后不易发生收缩,可提供较多高质量的皮肤软组织。主要包括以下皮瓣:5.2.1 局部皮瓣 局部皮瓣与受区邻近,修复后可

获得颜色、质地、厚度与受区较接近的外观。主要用于面部烧伤畸形修复的局部皮瓣有:颞颧部皮瓣旋转后再造眼睑,额部皮瓣再造全鼻,鼻唇沟(颊唇)皮瓣再造鼻翼,耳后乳突部皮瓣再造外耳,锁骨上皮瓣、胸三角皮瓣修复双颊、口周、颈部等。5.2.2 游离皮瓣 在颈肩胸区域不能作为供区时,

远位的游离组织移植可作为面部烧伤畸形修复的方法。远位游离皮瓣因不能达到“MLT”原则要求,术后外观较为臃肿,颜色质地较差,不应作为大面积面部烧伤修复的首选治疗方法。5.2.3 穿支皮瓣和超薄皮瓣 穿支皮瓣和超薄皮

瓣是显微外科皮瓣移植的新发展,可携带更少的皮下组织,更易面部塑形,同时也减少了供区损伤。目前可用于面部修复的主要穿支皮瓣有颏动脉皮瓣、锁骨上皮瓣、胸廓内动脉穿支皮瓣、颈浅动脉穿支皮瓣、颞浅动脉穿支皮瓣、肩胛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等。超薄皮瓣主要有前胸超薄皮瓣、股前外侧超薄皮瓣等[8]。

5.2.4 预构(置)皮瓣 预构皮瓣指在原来不含轴

型血管的皮瓣内植入轴型血管蒂,血管化后新形成的轴型皮瓣。预置皮瓣是通过在血运丰富的组织(如皮瓣)下植入骨、软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产品等,形成复合组织,以满足复杂畸形或器官再造的需要。预构(置)皮瓣技术可以克服传统轴型皮瓣有赖于人体原有血供和组织类型的限制,结合扩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