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

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
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

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

依据中所涉及的内容要求,制定本准则。

本准则规定了食品营养标签使用的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条件以及标准化用语。

一、定义

(一)营养声称是指食品营养标签上对食物营养特性的确切描述和说明,包括:

1. 含量声称:指描述食物中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水平的声称。声称用语包括“含有”、“高”、“低”或“无”等(如牛奶是钙的来源、低脂奶、高膳食纤维饼干等);

2. 比较声称:指与消费者熟知同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后的声称。声称用语包括“增加”和“减少”等。所声称的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必须≥ 25%(如普通奶粉可作为脱脂奶粉的基准食品;普通酱油可作为强化铁酱油的基准食品等)。

(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指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

二、基本使用原则

(一)本准则规定的营养和功能声称适用于所有预包装食品,但不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保健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和医学用途食品可参照此原则。

(二)营养声称所涉及的物质仅指表1所列项目中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中所涉及的营养成分,仅指具有营养素参考数值(NRV)的成分。

(三)营养声称应符合本准则中对声称的含量要求和条件。比较声称应按质量分数或倍数或百分数标示含量差异。

(四)营养声称可以标在营养成分表下端、上端或其他任意醒目位置。但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应标示在营养成分表的下端。

(五)当同时符合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的要求时,也可同时进行两种声称。

三、营养声称的要求和条件

使用含量声称或比较声称,必须满足表1所给出的能量或任一营养成分的含量要求,并符合其限制性条件。

四、营养成分功能声称使用要求和条件

当能量或营养素含量符合表1有关要求时,根据食品的营养特性,可选用以下一条或多条功能声称的标准用语。以下用语不得删改和添加。

1. 能量:

人体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

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

适当的能量可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2.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并提供多种氨基酸。

蛋白质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需的重要物质,有助于组织的形成和生长。

蛋白质有助于构成或修复人体组织。

蛋白质有助于组织的形成和生长。

蛋白质是组织形成和生长的主要营养素。

3. 脂肪:

脂肪提供高能量。

每日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不宜超过30%。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脂肪可辅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脂肪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

饱和脂肪:

饱和脂肪可促进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

饱和脂肪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脂肪的1/3,过多摄入有害健康。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可使胆固醇增高,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能量的10%。

4. 胆固醇:

每日膳食中胆固醇摄入量不宜超过300mg。

5.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和能量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生成的主要来源。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能量的60%左右。

6. 钠

钠能调节机体水分,维持酸碱平衡。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

钠摄入过高有害健康。

7. 钙

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许多生理功能也需要钙的参与。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并维持骨骼密度。

钙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钙有助于骨骼和牙齿更坚固。

8. 铁

铁是血红细胞形成的因子。

铁是血红细胞形成的必需元素。

铁对血红蛋白的产生是必需的。

9. 锌

锌是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元素。

锌有助于改善食欲。

锌有助于皮肤健康。

10. 镁

镁是能量代谢、组织形成和骨骼发育的重要物质。

11. 碘

碘是甲状腺发挥正常功能的要素。

12. 维生素A

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暗视力。

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粘膜健康。

13. 维生素C

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粘膜健康。

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骨骼、牙龈的健康。

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

14. 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

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健康。

维生素D有助于骨骼形成。

15. 维生素E

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

16. 维生素B1

维生素B1是能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维生素B1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17. 维生素B2

维生素B2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粘膜健康。

维生素B2是能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18. 烟酸

烟酸有助于维持皮肤和粘膜健康。

烟酸是能量代谢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烟酸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健康。

19. 维生素B6

维生素B6有助于蛋白质的代谢和利用。20. 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有助于红细胞形成。

21. 叶酸

叶酸有助于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叶酸有助于红细胞形成。

叶酸有助于胎儿正常发育。

22. 泛酸

泛酸是能量代谢和组织形成的要素。

23.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肠道功能。

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规定

卫生部通知印发《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全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01月11日 来源:卫生部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E-mail 推荐 发送 】 食品营养标签是食品标签的重要内容,它显示了食品的营养特性和相关营养学信息,是消费者了解食品营养组分和特征的主要途径。为指导和规范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身体健康,卫生部日前组织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食品营养标签能够显示食品的营养特性和相关营养学信息。食品营养标签的管理工作受到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制订有关法规和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先后制定了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4年调查的74个国家中,没有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法规的国家只有19个(占25.7%),有法规的国家为55个(74.3%),其中10个国家强制性执行。在当前国际食品营养标签制度已经确立的大背景下,《规范》起草主要基于以下目的:一是指导消费者平衡膳食,当前我国居民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这些与每日的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在食品标签中标注营养信息将有效预防和减少营养性疾病。二是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食品营养标签作为选

购食品的重要参考和比较依据,食品营养标签也有助向公众宣传和普及营养知识。三是规范企业正确标注,促进食品贸易。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他国家对进口食品的营养标签要求促使我国部分食品企业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开始使用营养标签,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规定,标示的营养素名称、种类、单位和依据均不相同,甚至还出现了虚假夸大标注营养内容,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亟需相关法规予以规范。《规范》充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统筹考虑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食品营养特性、不同人群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者具备的营养知识,以及企业条件、管理能力和生产经营等具体情况,明确政府、消费者和食品企业在营养标签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注重与相关规范和法规有效衔接和配套,起草过程两次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和建议。 《规范》共21条,包括3个技术附件,即《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和《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规范》要求,在我国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其标示营养标签时,应当符合《规范》管理规定。国家鼓励食品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标示营养标签。卫生部根据《规范》的实施情况和消费者健康需要,确定强制进行营养标示的食品品种、营养成分及实施时间。《规范》中的营养标签是指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成分表是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和含量的表格,表格中可以标示的营养成分包括能量、营养素、水分和膳食纤维等。《规范》规定,食品企业标示食品营养成分、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应首先标示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4种核心营养素及其含量。食品营养标签上还可以标示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糖、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标签中营养成分标示应当以每100克(毫升)和/或每份食品中的含量数值标示,并同时标示所含营养成分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营养声称是食品营养属性的说明和营养宣教的重要工具,《规范》包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范文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教学准备 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分别装在七个小塑料杯中)“多幅食物图片”。(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四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食物含有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作用。 1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板书课题) 2 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几种营养素?它们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1)看完蛋白质录像后回答两个问题:蛋白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板书蛋白质) 课件出示几种富含蛋白质食物的图片。讲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的生命,就好像没有砖瓦、水泥、沙子就没有房屋一样,是构成人体的“建筑材料”。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蛋白质不足时,消化吸收会出现障碍,如腹泻、肝功能下降和贫血。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体积越小、肉质颜色越浅的动物越有营养。(2)课件:糖类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糖类的食物有哪些? (板书糖类) 出示几种富含糖类食物的图片。讲解: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淀粉为什么属于糖类呢?(唾液可以把淀粉变成糖。)它是人体的能源材料。马铃薯可做粮食和蔬菜。甘薯可做粮食和制备淀粉。(3)课件:脂肪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脂肪的食物有哪些? (板书脂肪)

2021年中国各种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中国各种食物营养成分表(绝对经典~) 欧阳光明(2021.03.07) 各种食物营养成分 表 类别食物名称 蛋白质 (克) 脂肪 (克) 碳水化 合物 (克) 热量 (千卡) 无机盐 类 (克) 钙 (毫克) 磷 (毫克) 铁 (毫克) 谷类大米7.5 0.5 79 351 0.4 10 100 1.0 小米9.7 1.7 77 362 1.4 21 240 4.7 高粱米8.2 2.2 78 385 0.4 17 230 5.0 玉署黍8.5 4.3 73 365 1.7 22 210 1.6 大麦仁10.5 2.2 66 326 2.6 43 400 4.1 面粉12.0 0.8 70 339 1.5 22 180 7.6 干豆类黄豆(大豆)39.2 17.4 25 413 5.0 320 570 5.9 青豆37.3 18.3 30 434 5.0 240 530 5.4 黑豆49.8 12.1 19 384 4.0 250 450 10.5 赤小豆20.7 0.5 58 318 3.3 67 305 5.2 绿豆22.1 0.8 59 332 3.3 34 222 9.7 花豇豆22.6 2.1 58 341 2.5 100 456 7.9 豌豆24.0 1.0 58 339 2.9 57 225 0.8 蚕豆28.2 0.8 49 318 2.7 71 340 7.0 鲜豆类青扁豆荚(鹊豆) 3.0 0.2 6 38 0.7 132 77 0.9 白扁豆荚(刀子豆) 3.2 0.3 5 36 0.8 81 68 3.4 四季豆(芸豆) 1.9 0.8 4 31 0.7 66 49 1.6 豌豆(准豆、小寒豆)7.2 0.3 12 80 0.9 13 90 0.8 蚕豆(胡豆、佛豆)9.0 0.7 11 86 1.2 15 217 1.7 菜豆角 2.4 0.2 4 27 0.6 53 63 1.0 豆类制黄豆芽11.5 2.0 7 92 1.4 68 102 6.4 豆腐浆 1.6 0.7 1 17 0.2 - - - 北豆腐9.2 1.2 6 72 0.9 110 110 3.6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香菇营养成分的分析 近些年来,由于有些国家相继发生了疯牛病、污染病及其相关食品的污染事件,食品的安全性已为人们所重视。一些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的天然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山珍”之一的香菇。 香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又名香蕈、香菌、花菇,俗称中国菇,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栽培真菌。香菇在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食用历史,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之称。在日本,认为香菇和银耳同是防老长寿的“妙药”。 下面将对香菇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与其它常见食物进行比较,从食用、营养和保健等方面,对其各种价值加以概括。 香菇的营养成分的测定方法为:蛋白质测定——凯氏定氮法;氨基酸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脂肪测定——索氏提取法;碳水化合物测定——苯酚-硫酸法;粗纤维测定、灰分测定——重量法;维生素B1、B2测定——荧光法;尼克酸、磷测定——分光光度法;钙、铁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表1是三种典型香菇和其它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作比较的相关数据。由这张表格可以知道,香菇不仅高蛋白、低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而且粗纤维和矿物质含量也相对较高,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营养保健食品。香菇中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能提供给人体好较高的热源,同时还具有辅助脂肪氧化,有利于氨基酸活化及合成蛋白质,帮助肝脏解毒等生理功能。据报道,香菇中的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它对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均有一定的作用。香菇中较高含量的纤维素,具有增加食物在肠内的容积,降低肠内致癌物的浓度,刺激肠道的蠕动,使毒物及时排出体外等诸多功效。矿物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之一,它能调节人体液的PH值及渗透压,往肌肉、神经传达刺激性息,,与各种有机化合物结合成活体的构体成分,以发挥各自的特殊功能。

营养成分表的计算

营养素参考值 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 NRV)指“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的简称,是专用于食品标签的、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一种营养参照尺度。营养素参考值主要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而制定。 中文名:营养素参考值 外文名: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 简写:NRV 依据:RNI和AI 全称: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 性质:食品标签营养 以下数值经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六次常务理事会通过并发布。

表1 营养素参考值(NRV) #. 能量(KJ)=蛋白质(g)*17+脂肪(g)*37+碳水化合物(g)*17 国际统一单位,即焦耳(J),或卡(cal)。 l卡(kcal)指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 1焦耳(J) 是指用1牛顿 (N)力把lkg物体移动lm所需要的能量。“千焦耳”(kJ); “兆焦耳”(mega MJ)。 1kcal=4.184kJ

## 膳食纤维暂为营养成分标示和计算在营养标签上,以营养素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标示,指定其修约间隔为1。 计算公式为: X/NRV×100% = Y % 式中: X = 食品中某营养素的含量 NRV = 该营养素的营养素参考值 Y % = 计算结果 [1]

举例:经测定或计算得知100克饼干中含有: 能量 1823 kJ 蛋白质 9.0 g 脂肪 12.7 g 碳水化合物 70.6 g 钠 204 mg 维生素A 72 mg RE 维生素B1 0.09 mg 参照上表1中上述营养素的NRV数值,根据公式计算结果,并按修约间隔取整数。饼干的营养成分表表示为: 营养成分表 适用范围 NRV仅适用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但4岁以下的儿童食品和专用于孕妇的食品除外。

关于食品营养成分表

GB 2508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 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下列预包装食品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 ——生鲜食品,如包装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 ——乙醇含量≥0.5%的饮料酒类; ——包装总表面积≤100cm2 或最大表面面积≤20cm2 的食品; ——现制现售的食品; ——包装的饮用水; ——每日食用量≤10 g 或10 mL 的预包装食品; ——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可以不标示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豁免营养标签明细解读 符合以上条件的预包装食品,如果有以下情形,则应当按照营养标签标准的要求,强制标注营养标签: 1。企业自愿选择标识营养标签的; 2。标签中有任何营养信息(如"蛋白质≥3。3%"等)的。但是,相关产品标准中允许使用的工艺、分类等内容的描述,不应当作为营养信息,如"脱盐乳清粉"等; 3。使用了营养强化剂、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植物油的; 4。标签中有营养声称或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的。 (二)关于生鲜食品。 是指预先定量包装的、未经烹煮、未添加其它配料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等,如袋装鲜(或冻)虾、肉、鱼或鱼块、肉块、肉馅等。此外,未添加其它配料的干制品类,如干蘑菇、木耳、干水果、干蔬菜等,以及生鲜蛋类等,也属于本标准中生鲜食品的范围。 但是,预包装速冻面米制品和冷冻调理食品不属于豁免范围,如速冻饺子、包子、汤圆、虾丸等。 (三)关于乙醇含量≥0。5%的饮料酒类。 酒精含量大于等于0。5%的饮料酒类产品,包括发酵酒及其配制酒、蒸馏酒及其配制酒以及其他酒类(如料酒等)。上述酒类产品除水分和酒精外,基本不含任何营养素,可不标示营养标签。 (四)关于包装总表面积≤100cm2或最大表面面积≤20cm2的预包装食品。 产品包装总表面积小于等于100cm2或最大表面面积小于等于20cm2的预包装食品可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但允许自愿标示营养信息。这类产品自愿标示营养信息时,可使用文字格式,并可省略营养素参考值(NRV)标示。 包装总表面积计算可在包装未放置产品时平铺测定,但应除去封边所占尺寸。包装最大表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的附录A。 (五)关于现制现售食品。 是指现场制作、销售并可即时食用的食品。 但是,食品加工企业集中生产加工、配送到商场、超市、连锁店、零售店等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按标准规定标示营养标签。 (六)关于包装饮用水。 包装饮用水是指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及其他饮用水,这类产品主要提供水分,基本不提供营养素,因此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 对饮用天然矿泉水,依据相关标准标注产品的特征性指标,如偏硅酸、碘化物、硒、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以及主要阳离子(K+、Na+、Ca2+、Mg2+)含量范围等,不作为营养信息。 (七)关于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预包装食品。 指食用量少、对机体营养素的摄入贡献较小,或者单一成分调味品的食品,具体包括: 1。调味品:味精、醋等; 2。甜味料:食糖、淀粉糖、花粉、餐桌甜味料、调味糖浆等; 3。香辛料:花椒、大料、辣椒、五香粉等; 4。可食用比例较小的食品:茶叶、胶基糖果、咖啡豆等; 5。其他:酵母,食用淀粉等。 但是,对于单项营养素含量较高、对营养素日摄入量影响较大的食品,如腐乳类、酱腌菜(咸菜)、酱油、酱类(黄酱、肉酱、辣酱、豆瓣酱等)以及复合调味料等,应当标示营养标签。 (八)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如何标示营养信息。 使用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食品,除按标准4。1规定标示外,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强化后食品中该营养素的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若强化的营养成分不属于本标准表1所列范围,其标示顺序应排列于表1所列营养素之后。 既是营养强化剂又是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核黄素、碳酸钙等,若仅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可不在营养标签中标示

食品中营养成分的探究 教案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教案 授课内容: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授课班级:教材:生命科学高中第一册 授课教师:时间:2011-5-16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对营养素相关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学习,并拥有一定的生物基础实验操作技能。在设计这节课时,力图运用学生实验、学生活动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本堂课的设计是想力图达到以学生自身活动为中心,抓住学生的心理,在让学生认知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探索发现的素质。 二、设计思路 本实验半课时为验证性定性实验,半课时为探究性验证实验。首先,按课本提供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完成实验,使学生知道每一种生物分子都有其特定的化学结构、与相关化学试剂反应后会分别显示出不同的可鉴别的特征,然后,要求学生依据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法探究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本堂课,充分体现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人类食物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学会鉴定这些营养成分的基本方法。 设计未知样品的成分鉴定实验 能力目标: 掌握实验仪器的运用 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有可能运用探究寻求答案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测试食物营养成分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与发现的乐趣,增强群体合作的意识。 举例说出各类食物在人类发育、生长、能量供应方面的应用,认识到食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浪费。 四、课前准备: 预实验,记录预实验中的问题 相关授课PPT的制作 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五、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实验材料与相应化学试剂反应分别显示出的可鉴别特征的识别。 各组实验颜色变化的记录与相应的分析 难点:在已知成分的鉴别的基础上,联系实验与日常经验,资料等相关,进行未知样品的成分鉴定。

营养标签规范(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

附件:1.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 2.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 3.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 附件1 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 依据《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中所涉及的内容要求,制定本准则。 本准则规定了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定义、折算系数、营养成分分析和标示方法、数值表达、允许误差和推荐的营养标签格式等内容。 一、术语和定义 1.预包装食品(prepackaged foods)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 2.营养成分(nutritional components)指食品中具有的营养素和有益成分。包括营养素、水分、膳食纤维等。 3. 营养素(nutrients) 指食品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缺少这些物质,将导致机体发生相应的生化或生理学的不良变化。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五大类。

4. 能量(energy)指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素在人体代谢中产生的能量。推荐以千焦(kJ)或焦耳(J)标示,当以千卡(kcal)标示能量值时,应同时标示千焦(kJ)。 食品中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折算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食物中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折算系数 * 1千卡(kcal)的能量相当于4.184千焦(kJ)。 5. 蛋白质(protein)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组成。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可通过“总氮量”乘以“氮折算系数”,或食品中各氨基酸含量的总和来确定。在测定出“总氮量”后,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蛋白质(g/100g)=总氮量(g/100g)×氮折算系数

食物营养成分速查表

表1-1高能量食物含量表(以100g可食部分) 食物名称含量(kcal)食物名称含量(kcal)棕榈油、辣椒油、混合油 900 腊肠 584 (菜子油+棕榈油)、胡麻油 900 猪肉(脖) 577 橄榄油、椰子油、棉子油、麦芽油 899 炸素虾(豆制品) 576 葵花子油、花生油、红花油 899 抄南瓜籽 574 豆油、大麻油、茶油、菜籽油 899 西瓜籽(抄) 573 芝麻油、色拉油、玉米油 898~895 巧克力(维夫) 572 牛油(炼)、猪油(炼) 898~895 腰果 552 鸭油(炼)羊油(炼) 898~895 牛肉干 550 黄油 888 曲奇饼 546 奶油 879 全蛋粉 545 酥油 860 木榧 539 牛油 835 芝麻南糖 538 猪油 827 鸭皮 538 羊油 824 芝麻(黑) 531 猪肉(肥) 807 焦圈 530 白脱(牛油) 744 维夫饼干 528 松子仁 698 麻花 524 蛋黄粉 644 白芝麻 517 松子(生) 640 开口笑 512 核桃(干) 627 凤尾酥 511 芝麻酱 618 香肠 508 葵花子(抄) 616 奶油 504 油炸土豆片 612 起酥(点心) 499 炸杏仁 607 猪头皮 499 山核桃(干) 601 全脂羊乳粉 498 杏仁(抄) 600 腊肉(生) 498 黄油渣 599 油面筋 490 葵花子 597 全脂加糖奶粉 490 花生酱 594 桃酥 481 榛子(抄) 594 核桃脆饼 480 花生(抄) 594 全脂奶粉 478 羊肉干 588 方便面 472 巧克力 586 奶片 472 表1-2 低能量食物含量表(以100g可食部计) 食物名称含量(kcal)食物名称含量(kcal)灵蜜瓜 3 西葫芦 18 籽瓜 4 小水箩卜 18 黄河蜜瓜 5 苦瓜、红箩卜 19 玉米笋罐头 6 香菇 19 水浸地衣 6 芦笋、芥蓝、茄子 19 白醋 6 姜 19 芥菜(茎) 7 丝瓜、油菜苔 20 白瓜、西葫芦 10 木儿菜 20 冬瓜、油菜 11 芹菜(茎) 20 笋瓜、节瓜 12 空心菜 20 海带 12 茼蒿 21 西红柿 12 甜椒、南瓜 22

卫生部关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问答

卫生部关于《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问答 一、基本情况 (一)制定目的。 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为指导和规范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促进公众膳食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卫生部在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国内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以下简称“营养标签标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实施营养标签标准的意义。 根据国家营养调查结果,我国居民既有营养不足,也有营养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脂肪、钠(食盐)、胆固醇的摄入较高,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通过实施营养标签标准,要求预包装食品必须标示营养标签内容,一是有利于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选择膳食;二是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合理平衡膳食和身体健康;三是有利于规范企业正确标示营养标签,科学宣传有关营养知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三)国际上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情况。 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食品营养标签,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先后制定了多个营养标签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大多数国家制定了有关法规和标准。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病》报告发布后,各国在推行食品营养标签制度和指导健康膳食方面出台了更多举措。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74.3%的国家有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法规。美国早在1994年就开始强制实施营养标签法规,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已对预包装食品采取强制性营养标签管理制度。 (四)营养标签标准实施原则。

常见食物营养成分含量图表

常见食物营养成分含量图表 注;1.以下表中数据是指每100克食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各种颜色数字的单位分别为:红(克)绿(毫克)、蓝(微克);能量单位为千卡。 2.五谷杂粮胆固醇含量为零 3.蔬菜的胆固醇含量为零 4.水果的胆固醇含量为零 5.肉.蛋及其他膳食纤维含量为零 蛋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糖白质脂肪 A E C 叶酸B6 B12 钙铁钾锌纤维能量 大米76.3 7.3 0.3 0.49 7.3 2.2 1.5 19.1 7 1.5 103 1.1 0.8 337 小米76 9.7 3.5 12 4.1 33 0.45 68.5 29 4.7 285 3.7 1.7 374 小麦78 12 1.5 15 0.8 7.2 0.4 18.6 16.8 2.8 133 0.7 0.2 373.5 玉米72.2 8.5 4.3 54 2.1 9.2 17 0.35 16.7 22 1.6 244 1.5 9.8 361.5 黄豆25.3 43.2 17.5 33.2 19.2 276 0.7 367 11 1930 4.5 4.6 429.5 绿豆58.9 22 0.7 68 15.5 3.4 121 0.7 155 6.3 1825 3.65 5 329.9 山药14.4 1.7 2.6 0.5 8 13 0.18 16 0.8 473 0.62 0.6 64.4 莲子61.8 16.6 2 3.9 3.8 120 4.9 2057 2.51 2.8 331.6 花生 5.2 27.6 50 5.4 3.84 9.8 70.2 0.81 7.6 3.9 674 2.33 6.8 581.2

食品营养标签营养成分表计算

食品营养标签能量计算 国际统一单位,即焦耳(J),或卡(cal)。 lkcal指1000g纯水的温度由15℃上升到16℃所需要的能量;1焦耳(J) 是指用1牛顿(N)力把lkg物体移动lm所需要的能量。“千焦耳”(kJ);“兆焦耳”(mega MJ)。 1kcal=4.184kJ 三大产热营养素卡价 碳水化合物:17.15kJ (4.0614kcal) 脂肪:39.54 kJ (9.3171 kcal) 蛋白质:16.7kJ (4.0613 kcal) 食品营养标签NRV%值计算: 对照GB28050-2011查出每种营养素对应的NRV值: 如能量8400KJ 蛋白质60g ; 脂肪≤60g ; 碳水化合物300g ; 钠离子2000mg 以统一阿萨姆奶茶为例: 其营养标签成分表为4+1 核心营养素加能量: 项目每100ml NRV% 能量222KJ 3%=(222÷8400)×100% 蛋白质0.6g 1%=(0.6÷60) ×100% 脂肪 1.5g 3%=(1.5÷60) ×100% 碳水化合物9.2g 3%=(9.2÷300) ×100% 钠40mg 2%=(40÷2000) ×100% 总能量=(0.6×4+9.2×4+1.5×9)×4.18≈220 KJ 注: 营养成分标示时需注意“0”界限值和修约间隔,营养成分含量低于“0”界限值时应标示为0;“0”界限值,参照GB28050-2011表1

钠离子含量计算: 营养成分表中钠盐的含量以检测结果为准,因为钠离子的来源很广,各种原料及水质中都可能含有钠离子,但一般以配料中人为添加的钠盐为主。 钠离子含量计算公式为: (23×n÷钠盐分子量) ×钠盐的添加量 n------钠盐分子式中钠的原子数量 注: 柠檬酸钠分子量为(C6H5O7Na3·2H2O)294;原子数n=3 碳酸氢钠分子量为(NaHCO3)84;原子数n=1 三聚磷酸钠为(Na5P3O10)368;原子数n=5 氯化钠(NaCl)58;原子数n=1 六偏磷酸钠(NaPO3)6 612;原子数n=6 碳酸钠(NaCO3)106;原子数n=1 D-异抗坏血酸钠(C6H7O6Na·H2O)216;原子数n=1 焦磷酸钠(Na4P2O7)266;原子数n=4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358;原子数n=2 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156原子数n=1 如产品中所加钠盐为小苏打(碳酸氢钠)添加量为0.5%(一吨添加0.5kg,则100ml产品中: 小苏打的含量为0.05g(即50 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84 ) ×50=13.7≈14mg 若所加钠盐为柠檬酸钠,含量为0.05 g(即50 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3÷294 ) ×50=11.7≈12mg 若所加钠盐为三聚磷酸钠的含量为0.05 g(即50 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5÷368 ) ×50=15.6≈16mg 若所加盐为氯化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58)×50=19.8≈20mg 若所加盐为六偏磷酸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6÷612)×50=11.3≈11mg 若所加盐为碳酸钠(纯碱)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2÷106)×50=21.7≈22mg 若所加盐为D-异抗坏血酸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216)×50=5.3≈5mg 若所加盐为焦磷酸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4÷266)×50=17.3≈17mg 若所加盐为磷酸二氢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156)×50=7.4≈7mg 若所加盐为磷酸氢二钠的含量为0.05g(即50mg),钠离子含量则为: (23×2÷358)×50=6.4≈6mg

[小学教育]中国各种食物营养成分表

[小学教育]中国各种食物营养成分表中国:各种食物营养成分表 (每百克食物所含的成分。五百克为一市斤※仅供参考※) 碳水蛋白热量无机钙磷铁类脂肪化合食物名称质 (千盐类 (毫(毫(毫别(克) 物 (克) 卡) (克) 克) 克) 克) (克) 大米 7.5 0.5 79 351 0.4 10 100 1.0 小米 9.7 1.7 77 362 1.4 21 240 4.7 谷高粱米 8.2 2.2 78 385 0.4 17 230 5.0 玉署黍 8.5 4.3 73 365 1.7 22 210 1.6 类 大麦仁 10.5 2.2 66 326 2.6 43 400 4.1 面粉 12.0 0.8 70 339 1.5 22 180 7.6 黄豆(大豆) 39.2 17.4 25 413 5.0 320 570 5.9 干 青豆 37.3 18.3 30 434 5.0 240 530 5.4 黑豆 49.8 12.1 19 384 4.0 250 450 10.5 豆赤小豆 20.7 0.5 58 318 3.3 67 305 5.2 类绿豆 22.1 0.8 59 332 3.3 34 222 9.7 花豇豆 22.6 2.1 58 341 2.5 100 456 7.9 豌豆 24.0 1.0 58 339 2.9 57 225 0.8 蚕豆 28.2 0.8 49 318 2.7 71 340 7.0 青扁豆荚(鹊豆) 3.0 0.2 6 38 0.7 132 77 0.9 白扁豆荚(刀子3.2 0.3 5 36 0.8 81 68 3.4 豆) 鲜 四季豆(芸豆) 1.9 0.8 4 31 0.7 66 49 1.6 豆 豌豆(准豆、小寒7.2 0.3 12 80 0.9 13 90 0.8 豆) 类 蚕豆(胡豆、佛豆) 9.0 0.7 11 86 1.2 15 217 1.7

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规定

卫生部通知印发《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全文)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0c17542788.html, 2008年01月11日 来源:卫生部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E-mail 推荐 】 食品营养标签是食品标签的重要内容,它显示了食品的营养特性和相关营养学信息,是消费者了解食品营养组分和特征的主要途径。为指导和规范食品营养标签的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促进膳食营养平衡,保护消费者知情权和身体健康,卫生部日前组织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食品营养标签能够显示食品的营养特性和相关营养学信息。食品营养标签的管理工作受到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重视,大多数国家都制订有关法规和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先后制定了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世界卫生组织(WHO )2004年调查的74个国家中,没有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法规的国家只有19个(占25.7%),有法规的国家为55个(74.3%),其中10个国家强制性执行。在当前国际食品营养标签制度已经确立的大背景下,《规范》起草主要基于以下目的:一是指导消费者平衡膳食,当前我国居民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双重问题,这些与每日的膳食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在食品标签中标注营养信息将有效预防和减少营养性疾病。二是满足消费者知情权,当前越来越多的

消费者将食品营养标签作为选购食品的重要参考和比较依据,食品营养标签也有助向公众宣传和普及营养知识。三是规范企业正确标注,促进食品贸易。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他国家对进口食品的营养标签要求促使我国部分食品企业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开始使用营养标签,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规定,标示的营养素名称、种类、单位和依据均不相同,甚至还出现了虚假夸大标注营养内容,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现象,亟需相关法规予以规范。《规范》充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统筹考虑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食品营养特性、不同人群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者具备的营养知识,以及企业条件、管理能力和生产经营等具体情况,明确政府、消费者和食品企业在营养标签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注重与相关规范和法规有效衔接和配套,起草过程两次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充分吸收各方意见和建议。 《规范》共21条,包括3个技术附件,即《食品营养成分标示准则》、《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和《食品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准则》。《规范》要求,在我国销售的预包装食品,其标示营养标签时,应当符合《规范》管理规定。国家鼓励食品企业对其生产的产品标示营养标签。卫生部根据《规范》的实施情况和消费者健康需要,确定强制进行营养标示的食品品种、营养成分及实施时间。《规范》中的营养标签是指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成分表是标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和含量的表格,表格中可以标示的营养成分包括能量、营养素、水分和膳食纤维等。《规范》规定,食品企业标示食品营养成分、营养声称、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时,应首先标示能量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4种核心营养素及其含量。食品营养标签上还可以标示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糖、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标签中营养成分标示应当以每100 克(毫升)和/或每份食品中的含量数值标示,并同时标示所含营养成分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营养声称是食品营养属性的说明和营养宣教的重要工具,《规范》包括了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营养声称是指对食物营养特性的描述和说明,包

营养成分综合分析报告

营养成分综合分析报告 ――马铃薯及其加工产品的营养分析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综合分析 1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马铃薯中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粗纤维、还原糖六大类营养成分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并熟悉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3、通过对被测试样中六大成分的测定,评定被检试样的品质。 4、通过对马铃薯,水煮马铃薯,油炸马铃薯中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水分、灰分、粗纤维)的测定分析,比较三种加工工艺营养素的损失情况。 2实验原理 食品样品营养分成的综合分析,主要是针对食品中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糖类、 粗纤维素的成分分析,采用的实验方法为国标( GB中的标准方法。 (1)食品中的水分的含量测定是采用的常压干燥法,是指在100C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2)食品中的灰分的测定采用的是恒重法,是指食品经高温灼烧后遗留下来的无机物,主要是无机氧化物或盐类,称取其重量即可求得灰分含量; (3)食品中的脂肪的测定采用的是索氏萃取法,是指食品中的样品经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提取后,蒸后溶剂所得到的物质; (4)食品中的蛋白质的测定采用的是经典的凯氏定氮法,是根据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氮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 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计算总氮含量,再换算为蛋白 质含量; (5)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是指样品在硫酸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果胶质和半 纤维素经水解除去后,再用碱处理,除去蛋白质及脂肪酸,遗留的残渣为粗纤维,如其中含 有不溶于酸碱的杂质,可灰化后除去; (6)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采用的是斐林显色法,原理为,样品经除去蛋自质后,在加热的条件下,直接滴定已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液(费林试剂),以次甲基蓝为指示剂,根据样品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量;3实验设计方案 3.1样品制备工艺流程

中国各种常见食物营养成分表

中国各种食物营养成分表(绝对经典~) 令狐采学 各种食物营养成分 表 类别食物名称 蛋白质 (克) 脂肪 (克) 碳水化 合物 (克) 热量 (千卡) 无机盐 类 (克) 钙 (毫克) 磷 (毫克) 铁 (毫克) 谷类大米7.5 0.5 79 351 0.4 10 100 1.0 小米9.7 1.7 77 362 1.4 21 240 4.7 高粱米8.2 2.2 78 385 0.4 17 230 5.0 玉署黍8.5 4.3 73 365 1.7 22 210 1.6 大麦仁10.5 2.2 66 326 2.6 43 400 4.1 面粉12.0 0.8 70 339 1.5 22 180 7.6 干豆类黄豆(大豆)39.2 17.4 25 413 5.0 320 570 5.9 青豆37.3 18.3 30 434 5.0 240 530 5.4 黑豆49.8 12.1 19 384 4.0 250 450 10.5 赤小豆20.7 0.5 58 318 3.3 67 305 5.2 绿豆22.1 0.8 59 332 3.3 34 222 9.7 花豇豆22.6 2.1 58 341 2.5 100 456 7.9 豌豆24.0 1.0 58 339 2.9 57 225 0.8 蚕豆28.2 0.8 49 318 2.7 71 340 7.0 鲜豆类青扁豆荚(鹊豆) 3.0 0.2 6 38 0.7 132 77 0.9 白扁豆荚(刀子豆) 3.2 0.3 5 36 0.8 81 68 3.4 四季豆(芸豆) 1.9 0.8 4 31 0.7 66 49 1.6 豌豆(准豆、小寒豆) 7.2 0.3 12 80 0.9 13 90 0.8 蚕豆(胡豆、佛豆)9.0 0.7 11 86 1.2 15 217 1.7 菜豆角 2.4 0.2 4 27 0.6 53 63 1.0 豆类制黄豆芽11.5 2.0 7 92 1.4 68 102 6.4 豆腐浆 1.6 0.7 1 17 0.2 - - - 北豆腐9.2 1.2 6 72 0.9 110 110 3.6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第一节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一、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测定意义 ?食品中水分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游离水和结合水。 ?食品水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及组成比例,改变营养素及有害物质的浓度。 ?食品中水分又是微生物繁殖的重要条件,可加速污染物质扩散,不利于食品的贮存,缩短食品的食用期限。 ?控制和测定食品中水分的含量的意义:控制食品中水分的含量关系到食品品质的保持和稳定性的提高。测定食品的水分不仅可以了解食品水分的含量和掌握食品的基础数据,而且可以增加其他测定项目的可比性。 二、水分测定的方法 (一)常压干燥法 1.原理食品中的水分指在100 ℃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2.仪器电热恒温干燥箱;精密天平;称量瓶;蒸发皿 3.操作方法 (1)固体样品 称量瓶的处理: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称量瓶→开盖,置于干燥箱中→ 95-105℃干燥0.5-1 h →加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 h →称量→重复干燥冷却步骤至恒重 样品的测定:粉碎或磨细的样品→置于称量瓶中→加盖,精密称量→开盖,置于干燥箱中→95-105℃干燥2-4 h →加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 h →称量→重复干燥冷却步骤至恒重 (2)半固体或粘稠液体样品 海砂的准备:水洗净的海砂→加入6N HCl→煮沸0.5 h→水洗至中性→ 加入6N NaOH→煮沸0.5 h→水洗至中性95-105℃干燥备用 蒸发皿的准备:洁净蒸发皿内放入10.0g海砂及一根小玻棒→置于干燥箱中→ 95-105℃干燥0.5-1 h →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 h →称量→重复干燥冷却步骤至恒重 样品的测定:半固体或粘稠液体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精密称量→搅匀,沸水浴蒸干→擦去皿底水滴→置于干燥箱中→95-105℃干燥2-4 h →加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0.5 h →称量→重复干燥冷却步骤至恒重 4.计算 水分(%)= 干燥物(%)=100-水分% m 1为称量瓶和样品质量,m 2 为干燥后称量瓶和样品的质量,m 3 为称量瓶(或 蒸发皿、海砂、玻璃棒)的质量

教你看懂食品营养成分表

教你看懂食品营养成分表 这就是我们平时会看到的食品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表,因为相关食品知识的概念不明确,很多人对此表也没有正确的认识,造成了很多饮食误区。此文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专业的食品知识,教大家看懂食品营养表。 在此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的食品营养成分表都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列营养五项:1+4,即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钠,这五项是国家规定必须标示的内容,特别注意的是凡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必须标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根据我国人民膳食习惯,在摄入的总能量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60%-70%,脂肪应占20%-25%,蛋白质应占10%-15%。 能量摄入过剩,会在体内贮存起来,形成脂肪。 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被称为是三大产能物质,我们人体每日全部的热量都来源于这三类物质的摄入。 蛋白质:蛋白质:正常人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人体每天需要的蛋白质为克克/公斤,以一个60公斤重的成年人为例,每天大约需要60克左右的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也是血糖生成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在膳食中占能量的60%左右。 钠:主要来源是食盐,食盐的化学成分就是氯化钠。吃盐过多,会显着增加高血压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2400毫克)。 脂肪: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还是构成人体器官和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所以不是不吃最好。 第二列是每100克或者每100毫升或者每份(即整个完整的包装份量)食品含有能量和营养素的量。 营养标注参考数据为能量8400千焦,蛋白质60克、脂肪60克,碳水化合物300克,钠2000毫克,约相当于60公斤正常成年人日需要量。每种食物外包装的成分表中的数据均是依据此标准计算得出的。 企业可自行根据每100g,每100毫升,每份为单位来标示营养成分表。 第三列是营养素参考值%或NRV%,NRV(Nutrient Reference Values)即营养素参考值,是食品营养标签上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

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

第三章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 食品营养成分:就是指食品中对人体具有营养学意义的成分。 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也称为无机盐)和水。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三大营养素。它们都是动植物食品中的主要组成成分,能供给机体能量。无机盐和维生素则不能给人类提供热量,但它们是人体多种酶和生理活性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则是维持人体生存的重要物质。 食品营养成分的摄入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但是没有一种天然的食物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因此,对食品进行营养成分分析,掌握食品中营养素的质和量,指导人们合理营养与膳食,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过程进行营养成分的检测,及时了解食品品质的变化,以及为食品新资源和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一节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水分是食品的天然成分,也是动植物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具有及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如水是体内营养素及其代谢产物的良好溶剂,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能帮助营养素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运输、排泄,同时在调节体温、润滑关节和肌肉、减少摩擦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食品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测定意义 1、食品中水分主要有两种存在形式,即结合水和游离水。 结合水:是指在食品中与其他成分结合在一起形成食品胶体状态的水。如:与蛋白质、淀粉水合作用的和膨胀吸收的水分,以及某些盐类的结晶水等,压榨不能使它与组织细胞分离,在达到水的沸点时,这部分水也不能通过蒸发而脱去。 游离水:是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外的各种毛细管和腔体中,包括吸附于食品表面的吸附水和湿存水。 食品水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及组成比例,改变营养素及有害物质的浓度。食品中的水分又是微生物繁殖的重要条件,可加速污染物质的扩散,不利于食品的贮存,缩短食品的食用期限。所以,食品中水分的含量食品的重要质量指标。 控制和测定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意义: 1、控制食品中水分的含量关系到食品品质的保持和稳定性的提高。 2、测定食品的水分不仅可以了解食品水分的含量和掌握食品的基础数据(如国家卫生标准规定,奶油中水分应≦16%,肉松中水分应≦20%等),还可以增加其他测定项目的可比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