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

合集下载

基槽验收注意事项

基槽验收注意事项

基槽验收注意事项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

验槽时一般应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1.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2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2.3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2.4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

2.5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

3验槽前的准备工作:3.1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3.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3.4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3.5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3.6 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

4推迟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推迟验槽或请设计方说明情况4.1 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4.2 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4.3 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未进行处理;5浅基础的验槽:基础埋深小于基础宽度、深度小于5m的基坑为浅基坑。

一般情况下,除质控填土外,填土不宜作持力层使用,也不允许新近沉积土和一般粘性土共同作持力层使用。

因此浅基础的验槽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种情况:5.1 场地内是否有填土和新近沉积土;5.2 槽壁、槽底岩土的颜色与周围土质颜色不同或有深浅变化;5.3 局部含水量与其它部位有差异;5.4 场地内是否有条带状、圆形、弧形(槽壁)异常带;5.5 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况使基底岩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验槽的内容

验槽的内容

基底验槽的内容有哪些?钎探的目的方法是什么?最佳答案基底验槽主要有基坑尺寸、土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标高是否符合要求等。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坑(槽)底基土质量钎探检查。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砂:一般中砂。

2.1.2 主要机具:2.1.2.1 人工打钎:一般钢钎,用直径φ22~25mm的钢筋制成,钎头呈60°尖锥形状,钎长1.8~2.0m;8~10磅大锤。

2.2.2.2 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北京地区规定必用)。

2.2.2.3 其他:麻绳或铅丝、梯子(凳子)、手推车、撬棍(拔钢钎用)和钢卷尺等。

2.2 作业条件:2.2.1 基土已挖至基坑(槽)底设计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槽)宽、长均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2.2 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如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可按表l-6执行。

2.2.3 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地安排钎探顺序,防止错打或漏打。

2.2.4 钎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3.1 工艺流程:放钎点线→ 就位打钎拔钎灌砂↓ ↓记录锤击数检查孔深3.2 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3.3 就位打钎3.3.1 人工打钎: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rn,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3.3.2 机械打钎: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会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距为50cm,把触探杆垂直打入土层中。

3.4 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吹锤击数。

钎探深度如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按表l-6执行。

3.5 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

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3.6 移位:将钎杆或触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3.7 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

地基验槽注意事项

地基验槽注意事项

地基验槽注意事项验槽工作,尤其是岩土专业的技术人员验槽细致与否,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安全的关键。

验槽时一般应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1.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基槽内不得有积水。

2 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2.3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

3 验槽前的准备工作:3.1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3.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

4、验槽时出现的问题4.1案例一:赣州市锦融望江景城桩基础。

楼房高十层左右,在此工程基桩(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我们多次到现场验槽,主要是挖孔桩人员反映,桩基挖到设计深度但岩质仍然很很软,我看了后,确实有几个孔,挖了十五六米,还是强风化的样子,别的孔桩早就很硬了(中风化),这些比较软的位置岩石(泥质粉砂岩)含砂量较高,很湿,很好挖,后来解释是岩质不均,风化不均,让施工方再挖深一些。

再有就是在一个部位出现与勘察剖面不符的地层,当时是一个山谷,填起来后地面是平的,钻孔没钻到低洼处,钻在两侧山坡上,剖面图中填土底面连成水平线,导致孔桩开控深度比设计深度加深大约十米。

4.2案例二:赣州市沙河工业园某厂区桩基础。

一层厂房,地面大面积厚填土,约5-10米,原始地貌是高低不平的丘坡与谷地。

基桩验槽时,施工方说他们亏死了,有几个孔挖出了流砂。

勘察报告中是填土下面直接为风化岩,那么怎么会有流砂呢?原来是在低洼的谷地处,也不是真的有第四系的砂层,仍然是风化层,是一积灰色的粉砂岩全风化,被水泡软,挖孔抽吸上层滞水,形成流砂。

怎样对基槽进行验收

怎样对基槽进行验收

怎样对基槽进行验收验槽工作,尤其是岩土专业的技术人员验槽细致与否,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安全的关键。

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对每一个基槽,都应作到慎之又慎,决不能出现任何疏忽,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

验槽时一般应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1.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2 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2.3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2.4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

2.5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

3 验槽前的准备工作:3.1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3.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3.4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3.5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3.6 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

4 推迟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推迟验槽或请设计方说明情况4.1 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4.2 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4.3 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5 浅基础的验槽:深、浅基坑的划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就建筑物来说,浅基础是指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或小于一定深度的基础,国外建议把深度超过6m(20ft)的基坑定为深基坑,国内有些地区建议把深度超过5m的基坑定为深基坑。

基坑验槽内容

基坑验槽内容

验槽工作,尤其是岩土专业的技术人员验槽细致与否,是关系到整个建筑安全的关键.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对每一个基槽,都应作到慎之又慎,决不能出现任何疏忽,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

验槽时一般应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

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1。

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2 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

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2.3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2。

4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

2。

5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

3 验槽前的准备工作:3.1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3.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3.4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3。

5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3。

6 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4 推迟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推迟验槽或请设计方说明情况4。

1 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4.2 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4。

3 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5 浅基础的验槽:深、浅基坑的划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就建筑物来说,浅基础是指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或小于一定深度的基础,国外建议把深度超过6m(20ft)的基坑定为深基坑,国内有些地区建议把深度超过5m的基坑定为深基坑。

单元9:基坑验槽

单元9:基坑验槽
(2)桩基础和复合地基 在以下施工阶段,需检验桩位、桩头标高、桩头质量、桩 身质量是否达标。 1)基桩成桩后,在承台施工前。 2)用振密、挤密、置换拌入等方法成桩,形成竖向加固体 的复合地基,在褥垫层施工前。
二、验槽时需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验槽
1)基础施工图和结构总说明。 2)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需要进行钎探的工程,施工单位需提供探点布置图和钎探记 录;需要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静载荷试验等实验检测项目的桩 基础和复合地基等,实验检测单位需提供相关实验检测报告。 4)基槽开挖并清槽后,槽底无浮土、松土,基槽条件良好。 5)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 术人员到场。
商住楼工程 案例四:邢台临西轴承大世界工程 案例五:邯郸市半壁街商住楼小区 案例六:邯职院学生宿舍楼(两幢)
小结
验槽是一般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最后一个环节。当施工单 位将基槽(坑)开挖完毕后,由建设单位会同质检、勘察、 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共同到施工现场验槽。 普遍钎探建议采用轻便触探。
验槽的方法以肉眼观察为主,并辅以轻便触探、钎探等 方法。
4. 研究决定地基基础方案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局部异常地 基处理方案。
(三)各类基槽(坑)验槽的侧重点
(1)浅基础 1)基槽内是否有填土和新近沉积土。 2)槽壁、槽底岩土的颜色变化。 3)局部含水量的异常变化。 4)基槽内岩土软硬状态的异常变化。 5)基槽内是否有被扰动的岩土。
验槽
验槽
(三)各类基槽(坑)验槽的侧重点
2. 检验槽底持力层土质与勘察报告是否相符。参加验 槽的各方负责人需下到槽底,依次逐段检验,发现可疑之 处,用铁铲铲出新鲜土面,用土的野外鉴别方法进行鉴定。
验槽
3.对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审阅施工单位的钎探记录并 做现场对比钎探,检验钎探记录的正确性,判别地基土质 是否均匀。对异常点需找出分布范围,总结分布规律并查 明原因。如局部存在古井、菜窑、坟穴、河沟等不良地基, 则还需用钎探等方法查明其深度。

基础验收说明【验槽】

基础验收说明【验槽】

基础验收说明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

验槽时一般应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 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1 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及建设方有关负责人员及技术人员到场;1.2 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1.3 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4 开挖完毕、槽底无浮土、松土(若分段开挖,则每段条件相同),条件良好的基槽。

2 无法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无法验槽:2.1 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2.2 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差悬殊;2.3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车辙痕迹,槽底土扰动明显2.4 槽底有明显的机械开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沟槽、铲齿痕迹。

2.5 现场没有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或附有结构设计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图纸。

3 验槽前的准备工作:3.1 察看结构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对比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3.2 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范围相符;3.3 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3.4 场地是否为特别的不均匀场地、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3.5 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3.6 场地是否处与采空影响区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

4 推迟验槽的情况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推迟验槽或请设计方说明情况4.1 设计所使用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4.2 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原因;4.3 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5 浅基础的验槽:深、浅基坑的划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就建筑物来说,浅基础是指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或小于一定深度的基础,国外建议把深度超过6m(20ft)的基坑定为深基坑,国内有些地区建议把深度超过5m的基坑定为深基坑。

本文采用此种方法,即基础埋深小基础宽度、深度小于5m的基坑为浅基坑。

基坑验槽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基坑验槽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

基坑验槽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1. 基坑验槽的概念基坑验槽,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拗口?其实就是在基坑开挖前,咱们要做个“体检”,确保基坑周围的环境、土质、地下水位等等都没啥问题,免得后面出现意外。

就像人去医院体检,提前查查自己的身体状态一样,基坑验槽也是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想想看,如果基坑不稳,后续施工就像在沙滩上盖房子,风一吹就塌了,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1.1 相关资料的重要性首先,咱们得准备一堆资料。

没有这些资料,验槽就像没有地图的旅行,怎么走都没方向。

你看,土质的勘探报告、地下水位的监测数据、甚至是附近建筑的安全状况,通通都得列在清单上。

它们就像是基坑“护身符”,确保施工不受影响。

1.2 地形图和勘探报告说到这些资料,首先得有个地形图,这就像是你出门前的导航,要把周围的环境摸个透。

然后还有土壤勘探报告,里面可是藏着大秘密的,什么土质,含水量,承载力,全都一目了然。

真是“隔行如隔山”,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到地雷。

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咱们才能大胆施工,心里也踏实。

2. 验槽的具体条件好啦,咱们接下来聊聊验槽的具体条件,这可得认真对待,不然真是“马失前蹄”!2.1 施工现场的准备首先,施工现场的准备非常重要。

你得保证现场没有杂物,像是工具、建筑垃圾啥的,最好是整整齐齐,清清爽爽的。

想象一下,满地乱七八糟,工人们要找工具都得像打地鼠,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出意外。

一个整洁的现场,简直就是提高效率的“秘密武器”!2.2 周围环境的检查再来,周围环境也得好好检查一下。

看看有没有影响施工的因素,比如附近的水源、道路、还有那些高大上的建筑物。

毕竟,咱们可不想一不小心就把隔壁的小区给震倒了,闹个天翻地覆,真是得不偿失。

要是有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就得及时处理,确保万无一失。

3. 验槽的流程最后,咱们得谈谈验槽的流程,这可是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

3.1 验槽的步骤首先,得进行现场勘查,走一圈,看看周围情况。

接着,进行土质取样,像是在进行“土壤采集”的大冒险,确保取的样本足够代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槽:
一、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
1.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附有几处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

3.其他必须提供的文件或记录。

二、验槽程序
1.在施工单位和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确认自检合格后提出验收申
请。

2.由总监里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施工
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质量负责人,共同按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进行。

三、验槽的主要内容
不同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础形式不同,验槽的内容也不同,验槽主要有以下几点:
根据设计图纸检查基础的开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检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开挖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仔细观察槽壁,槽底土质类型,均匀程度和有关异常土质是否存在,核对基
坑土质及地下水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相符。

2.检查基槽之中是否有旧建筑物基础、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
人防工程等。

3.检查基槽边坡外缘与附近建筑物的距离,基坑开挖对建筑物稳定是否有影响。

4.天仁地基验槽应该查核实分析钎探资料,对存在的异常点位进行复合检查。

桩基应检测桩的质量合格。

施工测量放线:
工程施工放线是从建筑物定位开始的,一直到主体工程封顶都离不开施工放线。

大致分三个阶段:建筑物定位(放线)、基础施工(放线)和主体施工(放线)。

一、建筑物定位,是房屋建筑工程开工后的第一次放线,建筑物定位参加的人员是:城市规划部门(下属的测量队)及施工单位的测量人员(专业的),根据建筑规划定位图进行定位,最后在施工现场形成(至少)4个定位桩。

放线工具为“全站仪”或“经纬仪”。

二、基础施工放线,建筑物定位桩设定后,由施工单位的专业测量人员、施工现场负责人及监理共同对基础工程进行放线及测量复核(监理人员主要是旁站),最后放出所有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桩,所有轴线定位桩是根据规划部门的定位桩(至少4个)及建筑物底层施工平面图进行放线的。

放线工具为“经纬仪”。

基础定位放线完成后,由施工现场的测量员及施工员依据定位的轴线放出基础的边线,进行基础开挖。

放线工具:经纬仪、龙门板、线绳、线坠子、钢卷尺等。

小工程可能没有测量员,就是施工员放线。

注意:基础轴线定位桩在基础放线的同时须引到拟建建筑物周围的永久建筑物或固定物上,防止轴线定位桩破坏了,用来补救。

三、主体施工放线,基础工程施工出正负零后,紧接着就是主体一层、二层...直至主体封顶的施工及放线工作,放线工具:经纬仪、线坠子、线绳、墨斗、钢卷尺等。

根据轴线定位桩及外引的轴线基准线进行施工放线。

用经纬仪将轴线打到建筑物上,在建筑物的施工层面上弹出轴线,再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墙体等边线等,每层如此,直至主体封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