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验槽规范
基坑 (槽)工程施工验收相关规定及要求

基坑(槽)工程施工验收相关规定及要求
(1)建筑物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坑底进行保护,施工单位与设计、建设、勘察、监理单位共同现场验槽,通过后五方签认形成《基坑(槽)工程施工验收记录》。
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2)验槽内容
①基坑(槽)的几何尺寸、槽底标高(绝对高层或相对标高)、挖土深度(最小埋置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有局部加深、加宽者,应附图说明其原因及部位。
②观察检查槽底土层的情况,地基土的颜色是否均匀,地基土严禁受到扰动。
③检查地基持力层是否与勘察设计资料相符。
④表层土坚硬程度有无局部软硬不均,并对地基匀质性作出评价。
⑤对照地基的钎探点平面图,核查钎探布孔和孔深是否满足要求;打钎记录的锤重、落距、钎径是否符合规范规定要求;钎探完毕后是否做出打钎记录分析,钎探异常部位应在钎探平面图中注明。
⑥采用桩基的,应核查桩位偏差、数量、桩顶标高;桩基检测结果、桩基施工记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⑦基底形成超挖的,是否已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验槽部位按实际检查部位填写。
若分段进行验槽,则应按轴线注明验槽部位。
(4)验收依据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洽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5)检查意见应由勘察、设计单位出具、对验槽内容是否符合勘查、设计文件要求作出评价,是否同意通过验收。
对需要地基处理的基槽,应注明质量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地基处理意见。
(6)地基验槽属于重要的施工检查记录,由建设、监理、设计、勘察、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
地基验槽内容

地基验槽内容
地基验槽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对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检查和确认。
以下是地基验槽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定位
1.检查基础平面布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位置、轴线、标高等。
2.核实基础施工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二、地质情况
1.观察基槽开挖后的土质情况,检查是否与地质勘察报告相符。
2.确认基槽内是否存在异常地质情况,如软弱土层、墓穴、地下管线等。
三、基槽深度
1.检查基槽开挖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确认基槽底部是否平整,无松散土和杂物。
四、基槽尺寸
1.检查基槽的宽度和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核实基槽边坡是否稳定,坡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五、基槽排水
1.检查基槽排水系统是否完善,防止积水对基础造成影响。
2.确认基槽排水沟是否畅通,无堵塞现象。
六、基槽承载力
1.对基槽底部进行载荷试验,检查其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核实基槽边坡的稳定性,防止滑坡事故发生。
七、基槽边坡
1.检查基槽边坡的稳定性,确保边坡不发生塌方、滑坡等现象。
2.对不稳定的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如设置挡土墙、排水沟等。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检查,可以全面评估地基验槽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基础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为后续的建筑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坑验槽规范

基坑验槽规范我国制定基坑验槽规范,明确规定了在建筑施工时,对安全要求为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建筑物必须施工验槽。
在制定的基坑验槽规范中,主要规定的内容包括:(1)验槽时必须具备的资料和条件(2)无法验槽的情况(3)验槽前的准备工作(4)推迟验槽的情况(5)浅基础的验槽(6)深基础的验槽(7)复合地基(人工地基)的验槽等内容,其中对深浅基础的验槽。
具体内容如下:深、浅基坑的划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一般就建筑物来说,浅基础是指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或小于一定深度的基础,国外建议把深度超过6m(20ft)的基坑定为深基坑,国内有些地区建议把深度超过5m的基坑定为深基坑。
本文采用此种方法,即基础埋深小基础宽度、深度小于5m的基坑为浅基坑。
一般情况下,除质控填土外,填土不宜作持力层使用,也不允许新近沉积土和一般粘性土共同作持力层使用。
因此浅基础的验槽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种情况:5.1 场地内是否有填土和新近沉积土;5.2 槽壁、槽底岩土的颜色与周围土质颜色不同或有深浅变化;5.3 局部含水量与其它部位有差异;5.4 场地内是否有条带状、圆形、弧形(槽壁)异常带;5.5 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况使基底岩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5.6 场地内是否有被扰动的岩土。
5.7 填土的识别:5.7.1 土内无杂物,但也无节理面、层理、孔隙等原状结构;5.7.2 局部土体颜色与槽内其它部位不同,有可能是在颜色较浅部位的填土颜色较深,也可能是深色部位填土的颜色较浅;5.7.3 包含物与其它部位不同,以粘性土为主的素填土主要表现在钙质结核的含量与其它部位的明显差异上;5.7.4 土内含有木炭屑、煤渣、砖瓦陶瓷碎片、碎石屑等人类活动遗迹(尤其是木炭屑应仔细辫认);5.7.5 土内含有孔隙、白色菌丝体等原生产物,仿佛是原状土,但孔隙大而乱,排列无规则,土质松散;5.7.6以粗粒土为主要场地,主要表现在矿物成分与其它部位有所差异,粒径差异明显,充填物的不同等;5.7.8 所含钙质结核是否光洁,是否为次生或再搬运所致。
地基验槽记录填写规范

地基验槽记录施工单位:兴茂公司工程名称及部位三车间消毒系统改造验收日期基壁土层分布情况及走向(附示意图)槽底土质、岩层或地基处理后的情况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基坑实际尺寸7.0m*4.8m*2.25m验收情况及结论意见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项目总监理签字)(现场代表签字)注:槽底土质或岩层情况由勘察单位填写,地基处理情况由专业施工单位填写,并附检测报告。
四川省建设厅制SG—T089地基验槽记录填写规范一、地基验槽记录主要目的是对地基持力层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进行进一步确认,并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部位提出处理意见以满足设计要求或作为修改设计的依据。
二、地基验槽应当由地勘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参加,有地基处理检测的,检测单位应当参加。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现场监B。
三、表头内容、基坑尺寸和基壁土层分布情况及走向(附示意图)由施工单位填写;地基处理情况由专业施工单位填写,并附检测报告;槽底土质或岩层情况、验收情况及结论意见(勘察单位),由勘察单位填写;验收情况及结论意见(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填写。
四、表头内容、基坑尺寸和基壁土层分布情况及走向(附示意图)应按现场实际填写和绘制,并标明具体部位和相关尺寸;地基处理情况应写明处理部位、方法、主要参数以及验证加固效果的检测报告等;槽底土质或岩层情况应对槽底土质或者层(地基持力层厚度内)进行简单描述,如土质或岩层名称、物理力学特征、有无其它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等;勘察单位验收情况及结论意见应写明地基持力层土质或岩层名称以及分类、物理力学特征并对地基承载力做出明确的结论,对有异常情况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部位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设计调整等,并由项目负责人亲笔签名;设计单位验收情况及结论意见应写明根据现场验槽情况和勘察单位签署的验收情况及结论意见能香达到设计要求等,并由项目结构设计负责人亲笔签名。
五、验槽结束在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分别签署验收情况及结论意见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分别签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最后对验槽程序签字确认。
新规基坑验槽怎么验

新规基坑验槽怎么验?依据GB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地基基础工程必须进行验槽。
基坑(槽)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并清理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建设、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建设等各方相关技术人员应共同参加验槽。
➤验槽时,现场应具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轻型动力触探记录(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的情况除外)、地基基础设计文件、地基处理或深基础施工质量检测报告等。
➤验槽应在基坑或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对留置保护土层时其厚度不应超过100mm;槽底应为无扰动的原状土。
1天然地基验槽➤天然地基验槽应检验下列内容:1)根据勘察、设计文件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2)根据勘察报告核对基坑底、坑边岩土体和地下水情况;3)检查空穴、古墓、古井、暗沟、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情况,并应查明其位置、深度和性状;4)检查基坑底土质的扰动情况以及扰动的范围和程度;5)检查基坑底土质受到冰冻、干裂、受水冲刷或浸泡等扰动情况,并应查明影响范围和深度。
➤天然地基验槽前应在基坑或基槽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检验,检验数据作为验槽依据。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进行轻型动力触探:1)承压水头可能高于基坑底面标高,触探可造成冒水涌砂时;2)基础持力层为砾石层或卵石层,且基底以下砾石层或卵石层厚度大于1m时;3)基础持力层为均匀、密实砂层,且基底以下厚度大于1.5m时。
2地基处理工程验槽➤对于换填地基、强夯地基,应现场检查处理后的地基均匀性、密实度等检测报告和承载力检测资料。
➤对于增强体复合地基,应现场检查桩位、桩头、桩间土情况和复合地基施工质量检测报告。
➤对于特殊土地基,应现场检查处理后地基的湿陷性、地震液化、冻土保温、膨胀土隔水、盐渍土改良等方面的处理效果检测资料。
3桩基工程验槽➤设计计算中考虑桩筏基础、低桩承台等桩间土共同作用时,应在开挖清理至设计标高后对桩间土进行检验。
如何进行“验槽”

2019-12-09原文住建部发布公告:关于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202-2018,实施日期为2018年10月1日。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新标准,今天我们来聊聊验槽,验槽的执行范围、参与单位及验槽前准备的文件。
一、验槽执行范围新标准:3.0.4 地基基础工程必须进行验槽,验槽检验要点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 的规定。
旧规范:7.1.6基坑(槽)、管沟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对坑底进行保护,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对特大型基坑,宜分区分块挖至设计标高,分区分块及时浇筑垫层。
必要时,可加强垫层。
内容分析:新标准规定,凡是地基与基础工程都必须验槽,而旧规范中仅在基坑工程的一般规定中提出对于基坑(槽)、管沟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需验槽合格才能进行垫层施工,当基础类型为复合地基或者桩基础时无法确定是否需要验槽在规范正文中并没有提及,在附录A中也没有解释清楚,就导致这十几年来我们的验槽工作及其具有地方特色。
二、验槽的组织单位与参与单位新标准:A.1.1 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建设等各方相关技术人员应共同参加验槽。
旧规范:没有规定具体参与单位内容分析:验槽的组织单位应为建设单位为或者其委托的监理单位,参与单位有五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监督管理单位可能也会被建设单位邀请过来进行验槽程序监督。
也有一些地方质监站明确发文要求,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对于验槽提前报备,以便于进行验槽的执法检查。
三.天然地基验槽内容新标准:A. 2.1 天然地基验槽应检验下列内容:1 根据勘察、设计文件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2 根据勘察报告核对基坑底、坑边岩土体和地下水情况;3 检查空穴、古墓、古井、暗沟、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情况,并应查明其位置、深度和性状;4 检查基坑底土质的扰动情况以及扰动的范围和程度;5 检查基坑底土质受到冰冻、干裂、受水冲刷或浸泡等扰动情况,并应查明影响范围和深度。
旧规范:A.2.1 基槽开挖后,应检验下列内容:1 核对基坑的位置、平面尺寸、坑底标高;2 核对基坑土质和地下水情况;3 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性状。
(GB50202-200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 总则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说明:1.0.1根据统一布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中的“土方工程”列入本规范中。
因此,本规范包括了“土方工程”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铁路、公路、航运、水利和矿井巷道工程,对地基基础工程均有特殊要求,本规范偏重于建筑工程,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工程,验收应按专业规范执行。
1.0.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本规范部分条文是强制性的,设计文件或合同条款可以有高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说明:1.0.4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对各个规范的编制起了指导性的作用,在具体执行本规范时,应同GB50300标准结合起来使用。
1.0.5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说明:1.0.5地基基础工程内容涉及到砌体、混凝土、钢结构、地下防水工程以及桩基检测等有关内容,验收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与本规范相关的国家现行规范有: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1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4《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1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2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 术语2.0.1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geosynthetics foundation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
地基基础工程验槽方案

地基基础工程验槽方案一、背景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而地基基础工程的验槽则是其重要的验收环节。
验槽是指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按设计要求对场地进行开挖,以掌握地质、水文等情况,并对地基基础工程方案进行验证。
在验槽的过程中,需要对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土层性质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对地基基础工程方案进行验证和调整。
因此,设计合理的地基基础工程验槽方案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验槽方案的设计原则1.全面性:验槽应覆盖到基坑区域内所有的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和土层情况。
对于可能涉及到的地质问题,如断层、滑坡等,应进行重点关注。
2.代表性:验槽应设计为充分代表整个基坑区域的地质、水文和土层情况。
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可以增加验槽的数量和深度,以保证代表性。
3.可操作性:验槽的开挖和观测应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方便工程人员进行实地观测和采样。
4.科学性:验槽方案应符合相关的地质和基础工程设计规范,保证验槽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安全性:验槽开挖和观测过程中,应重视施工安全,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验槽方案的具体设计1.验槽位置确定验槽的位置应按照基坑的布置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验槽沿基坑周边等间距设置,以便全面观测基坑区域内的地质情况和水文情况。
2.验槽数量和深度确定验槽的数量和深度应根据基坑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确定。
通常情况下,验槽深度一般应大于基坑的设计开挖深度,以确保全面观测地下情况。
3.验槽开挖和观测验槽的开挖应由地质勘察单位或相关工程单位进行,开挖过程应注意安全。
开挖完成后,应对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土层性质等进行全面观测和采样。
4.验槽监测数据记录验槽观测数据应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整理,包括地质情况描述、地下水位数据、土层采样数据等。
这些数据将为地基基础工程方案的验证和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5.验槽方案的调整根据验槽观测数据,地基基础工程方案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验槽规范
地基验收是指在地基工程施工完毕后,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的工程质量检验。
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地基验收非常重要。
下面是地基验槽规范的相关内容,总结如下:
1.验收前准备工作:在地基验收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地基验收方案的编制、相关材料和设备准备、验收人员的组织和培训等。
2.地基验槽的开挖:地基验槽的开挖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
挖的深度、宽度和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要注意土方的边坡、土方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3.地基验槽的处理:地基验槽底部和侧壁的处理需要符合相关
规范的要求。
地基验槽的底部需经过修整,达到设计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同时要注意排水情况。
地基验槽的侧壁要清理整理,确保无错块、裂缝和松软层。
4.地基验槽的填充:地基验槽的填充材料应为符合设计要求的
土方或填料,填充应分层进行,并进行夯实。
填充层的厚度、夯实度和填充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5.地基验槽的保护:地基验槽完成后,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天气、水流等外界因素对地基验槽的破坏。
6.地基验槽的测量:验槽后需要进行地基验槽的测量,包括验
槽的几何尺寸、坡度、平整度等指标的测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7.地基验槽的记录和报告:验槽过程中需要详细记录每一步的工作情况,并填写地基验槽的检查记录表。
验槽结束后,需要编制地基验槽的验收报告,记录验收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以上是地基验槽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规范要求可能会根据地区和工程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参考和遵守相关的地方建筑标准和规范,确保地基验收工作的有效进行,保证地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