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润滑剂机械部件间的几种常见磨损类型及起因
机械设备5大润滑部件损伤原因及解决方案

润滑管理的目的在于预防设备润滑故障,减少设备过热停车造成的损失,节约保养费和减少零部件的更换,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润滑剂的消耗量,节约购买润滑材料的费用。
现代机械设备正朝着高精度、高效率、高速、重载、小型、免维修、节能的方向发展,从而对机械设备中摩擦部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因润滑造成的故障现象和原因1、机械运转不灵设备在运转时运动迟滞,速度不均,动力消耗大,必然会产生振动,噪声,有时还会使电机过热,达不到设计参数,如果此时加大电机功率,更会使机械过度发热。
传动部件,如轴承、皮带、齿轮等,将会严重受损。
主要原因:①摩擦机件安装不当或设计上有缺陷,比如滑动轴承间隙过小,而增加摩擦力,或反之,间隙过大,造成冲击和润滑不好,致使摩擦力增大和运动不稳定,摩擦部分的零部件,间隙过大,过小,或润滑油的供应不足,都会使部件润滑不良,使运转状态恶化等。
上述状况有的是设计不当,有的则是因为加工或装配不好造成的。
②当运动部件的材料或组合不当,润滑油选择不合适时,也会造成运动不稳定,而且易引起咬粘和胶合损伤。
③有异物混入。
尘土砂子等磨料性固体侵入时,容易嵌入摩擦副而使运动受阻,往往尘土砂子等颗粒有0.2~0.8mm以上且硬度极高,它们不仅阻碍运转同时还会引起显著的摩擦。
④本身机械设备零部件的磨损,咬粘,剥落等损伤,会使运动状态恶化,而润滑难以起作用。
2、振动和噪声机械设备在运转时,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不正常的振动和噪声,使机械的性能降低,也会使环境不达标,其原因与润滑有很大的关系。
3、温度过高摩擦副的阻力增大,温度快速升高,在无热源的影响下,比如轴承,减速箱等。
外部温度超过80℃时,应引起高度注意。
它们内部温度比外部温度要高出几十度甚至烧焦。
主要原因:①摩擦阻力太大,强行运转而激烈发热,比如水泵填料的密封装置,压的过紧时,引起严重阻力而发热。
②润滑油粘度太大,充油量过多,使在运转时过分激烈搅拌,以致发热,也因润滑油粘度大,流动性差,散热不好等。
机械加工中磨损常见类型和特点

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工件磨损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工件原材料特性、加工环境以及加工方式等多重原因造成的。
机械磨损对于工件的加工质量、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对工件进行机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做好机械磨损的了解,并熟悉如何对磨损进行预防,十分重要。
机加工中常见的机械磨损类型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跑合磨损、硬粒磨损、表面疲劳磨损、热状磨损、相变磨损和流体动力磨损等,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1、跑合磨损:这种磨损是机械在正常载荷、速度及润滑条件下进行加工出现的磨损,这种磨损的发展过程一般较慢,而且在短期内对于加工质量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2、硬粒磨损:这种磨损主要是由于零件本身掉落的磨粒或者由外界进入机床的硬粒,进入了工件的加工区域,受到机械切削或研磨,引起工件的破坏,这种磨损对于加工质量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
3、表面疲劳磨损:这种磨损主要是机械交变载荷的作用下,产生的微小裂纹或班点状凹坑,由此造成零件出现损坏。
这类磨损通常与压力大小、载荷特点、机件材料、尺寸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
4、热状磨损:这种磨损是零件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作用在零件上,使零件出现回火软化、灼化折皱等现象。
这种磨损一般会出现在高速和高压的滑动摩擦中,磨损的破坏性比较大,并伴有事故性磨损的出现。
5、腐蚀磨损:作为一种化学作用,腐蚀磨损是零件表面与酸、碱、盐类液体或有害气体接触时由于受到化学侵蚀或零件表面与氧相结合生成易脱落的硬而脆的金属氧化物而使零件磨损。
6、相变磨损:这种磨损是零件长期在高温状态下工作,零件表面金属组织晶粒受热变大,晶界四周被氧化,产生了细小的间隙,使零件脆弱、耐磨性下降,因此而造成的零件磨损。
7、流体动力磨损:这种磨损是由液体或者是混在液体中的颗粒以较快的流速冲击零件表面所造成的零件表面的磨损。
磨损的类型磨损机理表面疲劳磨损形成及影响因素

磨损的类型磨损机理表面疲劳磨损形成及影响因素磨损实际是接触表面随着时间增加和载荷作用损伤的累积过程。
自然界中不论机械零件,还是人造关节都存在着磨损。
可以说,磨损无处不在。
它直接影响着机器的运转精度和寿命。
据统计,每年全世界生产总值的近五分之二被摩擦磨损消耗掉了。
因此,开展系统的摩擦学设计,尽量减少或消除磨损,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
前苏联学者进一步较全面地提出了区分磨损类别的方法。
他将磨损分为三个过程,依次为表面的相互作用两体摩擦表面的相互作用可以是机械的或分子的。
机械作用包括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犁沟效应,可以是两体表面的粗糙峰直接啮合引起的,也可以是夹在中间的外界磨粒造成的。
表面分子的作用包括相互吸引和粘着,前者作用力小于后者。
表面层的变化在表面摩擦的作用下,表面层将发生机械的,组织结构的及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这是由于表面变形、摩擦温度和环境介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表面层的塑性变形会使金属冷作硬化而变脆,反复的弹性变形会使金属出现疲劳破坏。
摩擦热引起的表面接触高温可以使表层金属退火软化,而接触后急剧冷却将导致再结晶或固溶体分解。
外界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介质在表层的扩散,包括氧化和其他化学腐蚀作用,因而会改变金属表面层的组织结构。
表面层的破坏形式有擦伤、点蚀、剥落、胶合、微观磨损。
近年来的研究普遍认为, 按照不同的机理对磨损来进行分类是比较恰当的。
通常可将磨损划分为个基本类型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表面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
虽然这种分类还不十分完善, 但概括了各种常见的磨损形式。
磨损机理通常从机理上可以把磨损分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表面疲劳磨损,侵蚀磨损,腐蚀磨损和热磨损等。
粘着磨损相对运动的表面因存在分子间的吸引而在表面的微观接触处产生粘着作用,当粘着作用的强度大于材料内部的联接强度时,经过一定周期的接触就会产生磨损。
粘着磨损的磨损度常常是压力的函数,低压软表面或高压下都会产生严重的粘着磨损。
对于可以认为是同类材料的摩擦副表面,磨损常数趋于较大值,因为粘着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或分子间产生了融合。
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

磨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1 表面间相对运动
表面间相对运动会导致 磨损,特别是在高压和 高温环境下。
2 材料硬度差异
硬度差异大的材料更容 易磨损,以及表面光滑 度和润滑情况。
3 外部环境条件
外部环境条件,如温度、 湿度和污染物等,也会 影响磨损。
磨损和材料选择
合理选择磨损较小的耐磨材料 可以减少零件磨损和更好地保 护机械零件。
常见的机械零件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
1
齿轮磨损
齿轮因长时间高速运动摩擦会导致磨
轴承润滑
2
损,需要定期润滑和维护。
轴承需要良好的润滑来减少摩擦和磨
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3
链条润滑
链条需要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链环之 间的摩擦和磨损。
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
在机械工程中,摩擦、磨损和润滑是至关重要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定义、原 因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维护零件。
摩擦的定义和类型
摩擦定义
摩擦是指两个物体之间因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静摩擦和动摩擦
静摩擦是物体相对静止时的摩擦力,动摩擦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滚动摩擦和滑动摩擦
是机械零件不可避免的现象,要注意减少磨 损并延长零件使用寿命。
是最常用的减少摩擦和磨损的方法,选择适 当的润滑剂和方式很关键。
有效减少摩擦、磨损和提高润滑的技巧 和方法
正确润滑
选择适合的润滑剂和方法, 根据工作条件和需求进行定 期润滑。
பைடு நூலகம்
合理设计
在设计阶段考虑摩擦和磨损 因素,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
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12

定义: 摩擦面不加 润滑剂时的摩擦称为干 摩擦。 特点:物体表面直 接接触,摩擦因数大( f>0.3),摩擦力大, 磨损和发热严重,应尽 量避免干摩擦。
(2)边界摩擦
定义:在摩擦副间施 加润滑剂后,使摩擦副的 表面吸附一层极薄的润滑 剂模,这种摩擦状态称为 边界摩擦。 特点:润滑剂模强度 低,易破裂,引起摩擦副 部分表面直接接触而磨损 ,磨损和摩擦状况比干摩 擦要好, f≈0.1-0.3 。
Ⅱ稳定磨损阶段:
经磨合后的摩擦副表面粗糙度值降低,在稳定 磨损阶段磨损率趋于稳定和缓和,经历的时间较长 ,标志着零件的使用寿命。
§0-3 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
Ⅲ 剧烈磨损阶段:该阶段磨损率急剧增高,表现 为机械效率下降,可能产生异常噪声和振动,摩擦 副温度迅速升高,表面发生严重破坏。因此,必须 在摩擦副进入该阶段之前及时进行检修。
(1)磨合阶段 (2)稳定磨损阶段 (3)剧润滑
Ⅰ:磨合阶段
该阶段磨损量较大,经短时间磨合后,摩擦副的表 面粗糙度值由大变小,实际接触面积由小变大,磨损率 由大变小,为进入稳定磨损阶段创造了条件。因此,磨 合是一种有益磨损。
§0-3 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
§0-3 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
3、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是研究点、线接触摩擦 副的流体动力和润滑问题,由于接触面积 小,单位压力大,必须考虑流体动力效应、 润滑油压力、粘度特性和接触体弹性形变 的联合作用。 4、边界润滑是指两个接触体的表面并未完全 被润滑油膜隔开,存在明显的微凸体接触 的状态。 5、混合润滑是介于边界润滑和弹性流体动力 润滑之间的状态。
§0-3 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 1、流体润滑 (1)流体静力润滑是利用外部供油系统 将 高压油强行输入摩擦副表面之间,依靠 静压承载油膜把两表面完全隔开,从而获 得流体润滑。
机器摩擦磨损与润滑的基本知识培训

机器摩擦磨损与润滑的基本知识培训1. 前言机器的摩擦磨损问题在工程和制造业中是非常常见的。
了解和掌握机器摩擦磨损的基本知识是保障设备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
而润滑作为防止摩擦磨损的常用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本文将介绍机器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知识,帮助读者了解并解决相关问题。
2. 机器摩擦磨损的原因机器的摩擦磨损是由于机械零件之间相对运动时所产生的直接接触而引起的。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2.1 材料硬度不匹配材料硬度不匹配会导致零件之间的不平衡摩擦,使摩擦力增大,从而导致磨损加剧。
2.2 使用条件不当机器在特定的使用条件下,如高温、高速、高压等情况下使用时,会产生更大的摩擦和磨损,使设备寿命缩短。
2.3 润滑不足不正确的润滑方法或润滑剂的选择不当会导致摩擦和磨损加剧。
如润滑剂过少,会增加直接接触导致的摩擦和磨损。
3. 机器润滑的分类机器润滑可以分为干润滑和液体润滑两种主要类型。
3.1 干润滑干润滑是指通过固体润滑剂来减少机器摩擦的方式。
常见的干润滑剂包括石墨、润滑脂等。
干润滑能有效减少机器的摩擦磨损,提高设备的寿命。
3.2 液体润滑液体润滑是利用液体(如润滑油、润滑脂等)在机器的运动部件表面形成润滑膜,减少直接接触引起的摩擦和磨损。
液体润滑在高速、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
4. 机器润滑的方法机器润滑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4.1 滴注润滑法滴注润滑法是在机器的运动部件上滴注润滑油、润滑脂等润滑剂。
通过滴注的方式,使润滑剂均匀地润滑到零件表面,减少机器的摩擦和磨损。
4.2 循环润滑法循环润滑法是通过润滑循环系统将润滑剂循环输送到机器的运动部件上。
循环润滑能够保持润滑剂的稳定性,减少摩擦和磨损。
4.3 涂覆润滑法涂覆润滑法是将润滑剂直接涂覆在机器的运动部件表面。
涂覆润滑能够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直接接触引起的摩擦磨损。
5. 机器润滑剂的选择机器的润滑剂选择需要根据工作条件和要求来确定。
机械磨损的过程与分类及影响磨损的因素

机械磨损的过程与分类及影响磨损的因素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物体表面的物质不断转移和损失,这种现象称为磨损。
磨损的结果,使两相对运动的物体接触表面不断的有微粒脱落,表面性质、几何尺寸发生改变。
一、磨损的过程通常,运动副的磨损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 1 - 1 -3 所示。
1、初期磨损阶段零件(摩擦副)由于制造和安装误差的影响,机件在运转初期磨损速度较快,并有轻微的振动、噪声和发热,这个阶段的磨损称为初期磨损。
初期磨损阶段是设备通过运转自行调整(磨合)的过程。
经过跑合使磨损速度变慢,逐渐接近于稳定磨损阶段。
在初期磨损阶段常常使用一些跑合剂(如二硫化钼粉、金刚砂等),以缩短跑合周期延长稳定磨损阶段。
这对提高机械寿命有很大的意义。
跑合结束后,应对摩擦副图 1 - 1 - 3 磨损的三个阶段进行重新清洗和换油,为稳定磨损创造条件。
2、稳定磨损阶段在这个阶段,磨损速度是比较缓慢和恒定的,在磨损量与时间关系的曲线上,具有基本不变的斜率。
通常机械寿命的长短就是指这一阶段时间的长短。
3、剧烈磨损阶段经过较长时间的稳定磨损之后,由于摩擦表面之间的间隙和表面形状的改变,以及产生疲劳磨损等现象,急剧加快磨损速度,直至摩擦副不能正常运转。
当机件到达剧烈磨损阶段时,机械效率下降,精度丧失、产生噪声和振动、摩擦副的温度也会急剧上升,此时,必须停机修理或更换。
二、磨损分类现代机械工程界常采用的分类方法是按摩擦表面破坏的机理和特征,分为磨粒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
这种分类方法揭示了各种类型磨损的过程和本质,对采取抗磨措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 磨粒磨损什么叫磨粒?广义地说,凡是硬质颗粒或硬金属都是磨粒,但从研究的角度讲磨粒一般指非金属矿物和岩石,如二氧化硅、灰尘等。
硬质微粒进入摩擦表面间时,由于产生切削和磨削作用,金属表面发生塑性变形而引起的磨损叫磨粒磨损。
按摩擦表面所受应力和冲击的大小分为凿削式磨粒磨损、高应力磨粒磨损和低应力磨粒磨损,如图 1 - 1 - 4 所示。
润滑油在机械系统中的磨损特性研究

润滑油在机械系统中的磨损特性研究引言:润滑油作为机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润滑油不仅能够减少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还能够降低磨损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深入了解润滑油在机械系统中的磨损特性对于优化润滑油性能以及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磨损机理与润滑方式磨损是机械系统中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其影响机械设备的寿命和性能。
润滑油在机械系统中主要起到减少磨损的作用,而磨损的机理与润滑方式密切相关。
1.固体-固体摩擦与润滑方式在机械系统中,常见的固体-固体摩擦主要有干摩擦和润滑摩擦两种方式。
干摩擦是指在无润滑油的情况下,机械零件直接接触并进行摩擦。
而润滑摩擦则是通过润滑油的存在,形成一层润滑膜来减少摩擦和磨损。
2.液体摩擦与润滑方式液体摩擦是指润滑油在机械系统中形成的润滑膜,以液体形式把机械零件分隔开,从而减少摩擦和磨损。
不同的液体摩擦方式对磨损的减缓效果也有所不同,例如边界润滑和流体润滑。
二、润滑油的性能指标与磨损特性为了更好地了解润滑油在机械系统中的磨损特性,需要从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入手。
常见的润滑油性能指标包括黏度、极压性、抗氧化性等。
1.黏度对磨损特性的影响黏度是润滑油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与润滑油的磨损特性密切相关。
过高或过低的黏度都会导致润滑效果不佳,从而影响磨损特性。
因此,在机械系统中选用适合的黏度值的润滑油是非常重要的。
2.极压性与磨损特性的关系机械系统中常常面临着高负荷和高温的工况,因此,选择具有良好极压性能的润滑油对减少磨损具有重要意义。
极压性能是指润滑油在极端条件下形成极压膜的能力,以减轻机械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3.抗氧化性与磨损特性的关系机械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润滑油会受到氧化的影响,从而影响润滑效果和磨损特性。
因此,具有良好抗氧化性能的润滑油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磨损的程度。
三、润滑油性能优化与磨损特性改进为了改善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对润滑油性能的优化和磨损特性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润滑剂机械部件间的几种常见磨损类型及起因摘要:文章针对使用润滑剂的运行机械部件间存在的磨损类型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讨论,根据磨损的起因、磨损程度等将磨损分为12种类型,轻微粘着磨损、严重粘着磨损、磨粒磨损、腐蚀磨损、接触疲劳磨损、抛光磨损、气蚀损伤磨损、微振磨损、侵蚀磨损、电腐蚀磨损、放电磨损及熔蚀磨损,并根据磨损的起因从机械加工和润滑两方面提出了改进方法。
关键词:机器;磨损;类型;起因中图分类号:TE626.3 文献标识码:ASeveral Common Wear Categories of Machine Parts with Lubricant and the ReasonsDENG Guang-yong1,PANG Zhi-yong1, LIU Xue-chen2(1.PetroChina Dalian Lubricating Oil R&D Institute, Dalian 116032, China;2.PetroChina Dalian Petrochemical Company, Dalian 116032, China)Abstract:The wear categories of machine parts with lubricant and the reasons a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wear reasons and wear degree, the wear is classified intotwelve types: mild adhesion wear, severe adhesion wear, abrasion wear, corrosion wear, contact fatigue wear, polishing wear, cavitation damage wear, fretting wear, erosion wear, electro corrosion wear, electrical discharge wear, ablation wear.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thods are recommended on machine work and lubrication based on the wear reasons.Key words:machine; wear; type; reason0 前言磨损不仅仅增加能耗,降低经济效益,而且降低机器精度,使其性能变差甚至报废。
对不同磨损形式进行研究,了解不同形式磨损产生原因及相应解决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磨损问题,提高机器使用寿命,降低运行及维护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在机器实际运行过程中,磨损情况是错综复杂的,而且往往是几种类型磨损同时发生,或相继出现。
如严重粘着磨损产生的磨屑会进一步引起磨粒磨损;微振磨损和接触疲劳磨损可能同时发生;油中的硬磨屑压入滚动轴承会引起疲劳磨损;有的磨损情况更加复杂,如,船舶大型二冲程柴油发动机的活塞环与气缸套之间,含硫重油的燃烧会对其造成腐蚀磨损,而活塞环上的积炭或漆膜会对气缸套造成抛光磨损,活塞环上的积炭会产生渗碳作用,使活塞环变脆,易折断,折断的活塞环会与气缸套之间产生严重粘着磨损,粘接、划伤,俗称拉缸。
总之,对磨损不加区分或是仅借助于三四种基本磨损形式很难有效解决磨损问题,借助于详细合理的磨损形式分类,能够有针对性地在机器方面或润滑方面进行改进,实现有效地控制磨损,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根据磨损的起因、磨损程度等将磨损分为12种类型,以下分别讨论了各类磨损产生原因、导致结果、易损部件、改进办法。
1 轻微粘着磨损(1)产生原因使用中的机器如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洁度,负荷、速度和温度都适中并使用优质、清洁、干燥的润滑剂,则会产生轻微粘着磨损。
(2)导致结果由于轻微粘着,材料会从摩擦副的一个表面转移到摩擦副的另一个表面,并随着机件的相对运动而脱落。
轻微粘着磨损仅涉及机件表面膜的转移和脱落。
轻微粘着磨损的磨损率很低,能够看到机件上较深的原始磨痕,对机器无损害。
(3)易损部件所有产生相对运动互为摩擦副的部件。
(4)改进方法此类磨损为正常磨损,是理想的磨损状态,对机器进行正常的维护保养即可。
2 严重粘着磨损(1)产生原因机器未经磨合或磨合不当;高温、高速、高负荷下运行;不适当的采用了不锈钢或铝等材质;润滑剂性能满足不了使用要求,粘度太低或抗磨添加剂含量不足均会造成严重粘着磨损。
(2)导致结果严重粘着磨损会使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表面发生冷烧结,产生粗糙的、熔融的或塑性变形的金属条纹。
造成高温氧化、高磨损率,有的还会发生卡咬,或称咬合、胶合。
如有磨粒存在将会引起擦伤或划伤及深沟。
(3)易损部件各种齿轮,活塞环和气缸套,阀片组,滚动和滑动轴承,金属密封件,切削刀具,传动链。
(4)改进方法①机械方面(a)科学合理的磨合机器;(b)降低机器负荷、速度或温度;(c)提高设备冷却效果;(d)使用合适的金属材质。
②油品方面(a)使用性能更好的润滑油;(b)提高润滑油的粘度;(c)使用足够的抗磨添加剂;(d)如有必要应在润滑油中添加极压添加剂。
3 磨粒磨损(1)产生原因机器未经磨合或磨合不当;机件的硬度不高,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具有粗糙表面的硬金属与软金属对磨;用于机器润滑的油品含有硬颗粒物。
磨粒磨损俗称划痕、划伤、起毛、切削,是最常见的磨损形式。
(2)导致结果这种磨损会导致机件的切削或变形,机件表面出现清晰的沟槽、毛刺或碎屑,硬颗粒物会被压入金属表面或软涂层中改变材质性质,会造成更大损伤。
(3)易损部件所有相对运动的摩擦副金属表面。
(4)改进方法①机械方面(a)科学合理的磨合机器;(b)提高空气和油过滤器的效果;(c)对油采取净化处理;(d)改善密封;(e)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
②油品方面(a)使用高粘度润滑油;(b)提高润滑油清洁度。
4 腐蚀磨损(1)产生原因机器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行或机器使用的润滑油防锈能力差或含有腐蚀性物质造成与机件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腐蚀的松软表层,极易磨损脱落。
腐蚀磨损又称腐蚀膜磨损,在实际中较常见。
(2)导致结果腐蚀磨损使机件表层被氧化,腐蚀物磨掉、脱落。
(3)易损部件所有齿轮,轴承,气缸套内壁,阀片组,金属密封件和传动链。
(4)改进方法①机械方面(a)使用抗腐蚀能力强的材质;(b)改善腐蚀性环境;(c)降低操作温度。
②油品方面(a)使用防锈能力强的润滑油;(b)避免使用腐蚀性强的极压添加剂;(c)避免使用过度氧化的油品,及时换油。
5 接触疲劳磨损(1)产生原因部件在滚动和滑动过程中,如果机器使用的润滑油中含水和污垢,部件材质中有夹杂物而且部件受到长期的周期性应力的作用则会产生接触疲劳磨损。
(2)导致结果由于长期的周期性应力的作用使部件开裂和起点蚀坑(起麻点)使金属脱落,形成裂纹,凹坑和剥落碎屑。
因此接触疲劳磨损,又称疲劳、起麻点、表面疲劳、剥落磨损。
当有润滑油挤进裂纹时,如果裂纹随运动闭合,将促使裂纹中的油压增高,从而又加速了裂纹的扩展和蔓延。
如此反复作用,最终使接触表面金属一小块一小块地剥落下来。
(3)易损部件齿轮,滚动和滑动轴承,阀片组。
(4)改进方法①机械方面(a)降低接触压力;(b)降低周期性应力的频率;(c)采用高质量的部件材质。
②油品方面(a)提高油品的清洁度;(b)提高油品的粘度及粘度指数。
6 抛光磨损(1)产生原因细颗粒物和油中腐蚀性物质是其产生的原因。
(2)导致结果由于细颗粒物的作用使机件表面膜被不断磨掉,机件表面严重磨损但呈光亮的镜面状,有的出现波纹状。
由于磨损的结果使机件表面润滑油附着变差,因此会使磨损加速。
(3)易损部件阀门挺杆,齿轮轮齿,特别是柴油机气缸套。
因此这种磨损常被称为气缸套抛光,柴油机气缸套之所以极易产生这种磨损是由于柴油燃烧易产生颗粒物。
(4)改进方法①机械方面(a)调整机器避免产生过多颗粒物;(b)提高空气、燃油的过滤效果;(c)提高润滑油的净化效果。
②油品方面(a)使用高质量的润滑油;(b)选择活性较低的抗磨剂;(c)提高油品的清洁度。
7 气蚀损伤磨损(1)产生原因由于液体中存在气泡,当液体流速或机件形状发生变化,使其中的气泡破裂,导致机件表面液体压力突然改变并强烈冲击机件表面。
(2)导致结果存在气穴的液体中气泡破裂使液体冲击机件表面致使金属脱落,使机件露出无光泽、粗糙的凹坑或沟槽。
油中的腐蚀物和磨粒会增加气蚀损伤磨损。
(3)易损部件液压泵,液压阀,齿轮轮齿,气缸套,活塞环,滑动轴承。
(4)改进方法①机械方面(a)液压系统装油后稳定足够的时间;(b)减少震动,避免流速和压力波动;(c)避免对液体节流和干扰;(d)机件采用坚韧的材质。
②油品方面(a)提高油品的空气释放性能;(b)避免油中含水;(c)提高油品的防腐蚀性能。
8 微振磨损(1)产生原因机件振动引起的相对运动。
(2)导致结果低振幅振动产生相对运动的两个机件表面会产生磨损,这种磨损会导致机件表面锈蚀,周围有明显的磨屑,这种情况一般两机件都会受到损伤。
(3)易损部件振动的机械,轴承座接触处,花键,销,联轴器,紧固件。
(4)改进方法①机械方面(a)完善静配合,减轻振动;(b)提高载荷,减轻或抑制振动;(c)提高加工精度,改善机件表面。
②油品方面(a)降低润滑油的粘度;(b)及时更换润滑油;(c)提高油品的抗氧、防锈性能。
9 侵蚀磨损(1)产生原因含固体颗粒的高速流体冲击机件表面。
(2)导致结果含固体颗粒的高速流体冲击机件表面使材料脱离,因此这种磨损又称固体颗粒冲击侵蚀磨损。
磨损会造成机件表面沿流体方向形成沟槽,使机件表面露出清洁无光泽的金属,类似喷砂处理过的表面。
(3)易损部件靠近油孔的轴颈,轴承,阀片,油嘴。
(4)改进方法①机械方面(a)提高油过滤器的效果;(b)对油采取净化处理;(c)提高金属表面硬度;(d)改变流体喷射角。
②油品方面(a)提高油品清洁度;(b)及时更换油品。
10 电腐蚀磨损(1)产生原因设备系统内存在泄漏电流;高速流动的液体引起流动电动势;能产生电流的金属对。
(2)导致结果导电液体中存在小电流对机件产生电解,产生腐蚀。
(3)易损部件电腐蚀磨损产生于液压系统中,易损件为液压阀、泵和电机。
(4)改进方法①机械方面(a)消除泄漏电流;(b)降低液体流速和速度梯度;(c)使用抗腐蚀金属;(d)使用不产生电流的金属对。
②油品方面改用与产生腐蚀的液压液具有不同导电性的液压液,即降低或提高系统使用液压液的导电性。
11 放电磨损(1)产生原因高速转动,高速流动的两相液体混合物,高电位接触产生电火花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