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小城镇景观规划现状分析及研究

合集下载

浅议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浅议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城 乡与 环现 状 与对 策
史 政
山东 临沂 2 7 6 0 0 0 ) ( 临 沂市 兰 山区 南坊街 道 办事 处 [ 摘 要] 小 城镇 建设 , 是发展 和壮 大 县域 经济 、 加 快小 康社 会建 设 的必然 选择 , 是推动 县域 经济 持 续 、 快速、 协 调发展 的 必 由之 路 , 是 实现农 业 产业 化 、 农利 城镇 化 、 城市 现代 化 、 城 乡一体化 的基 础和 关键 。 [ 关键 词] 小城 镇建 设 产 业 规 划 中图分 类号 : 【 F 2 9 2 】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3 ) 3 3 — 0 5 0 0 — 0 l
近 年来 , 我们 国家在 城镇规 划编 制及建设 管理 方面虽然 做 了一 定 的工作 ,
但 是由于 多方 面原 因 , 仍 然存 在不 少 困难和 问题 。
l 、 认识 不到位 , 重视程 度不高 。 个别乡镇 对城镇建 设缺乏主 体意识 , 没有切 实履 行城镇建 设主体 责任 , 使 城镇建设 总体进度 缓慢 。 在小城镇建 设 中 , 建制镇 政府 的主体资 格认识 不清 , 思 想存在误 区 , 对 小城镇建 设重视程度 不高 , 工作 方 法 不多 , 力度 不够 , 存 在畏 难情 绪 , 这直 接影 响到集 镇快 速发展 。 2 、 小 城镇 的管理 方式落 后 。 按 照市 场经济 的要求 , 小 城镇 的管理应 实行开

小城镇 建设 面临 的困难 和 问题
念, 从 单纯依 靠政府 投资建设 转变 为依靠 政策 , 向市 场 、 向社会要 资金 , 广开 门 路, 用 活政策 , 对房 地产开 发 , 可采 用 由开 发商或建 筑企 业带资直 接开 发 、 由开 发 商与企 业和有 关部 门( 单位) 联 合开 发、 由建筑企 业带 资替业 主开发 、 由开 发 商和 建筑企业 或建筑业 主股份合作 开发 、 由政府 以土地 资产折价 入股联合 开发 等 方式 , 逐步 建立起 民 间资 本 、 国家 、 集体 、 外 资共 同建 设小城 镇的 多元投 资体 制。 一是 发挥政府投 资的 B I 导 作用 。 城 市基础配 套费等城建 专项资 金 , 应 足额征 收并严格 按收 支两条 线管理 , 不得 随意 减免 、 坐支 、 挪用 。 城镇 基础设 施建设 应 纳入 社会 固定 资产规划 和年度计 划 , 逐年 增加城 镇建设 的投 入。 同时 , 应积 极争 取 上级 财政对 城 镇基础 设施 建设 补助 资金 。 二 是盘 活城镇 基础 设施 和 闲置 资

临沂市兰山区灌区现状及问题分析 论文

临沂市兰山区灌区现状及问题分析 论文

临沂市兰山区灌区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临沂市兰山区四个灌区均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设施普遍老损严重,工程不配套,灌溉水量无计量设施,实际灌溉面积缩减,管理体制相对落后,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水管单位的发展。

本文结合四个灌区实际,综合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一些可行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灌区现状问题分析1、灌区基本情况临沂市兰山区位于鲁东南临郯苍平原北部,东西最大跨距24.3km,南北最大跨距35.7km,总面积650km2,全区耕地总面积为41.6万亩,现有茶山、葛庄、花园、施庄水库四个中型引河、引库灌区。

四个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3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约为3.48万亩,灌溉用水量约为0.2926亿立方米。

三个引河灌区为准公益性股级事业单位,政府差额补助;水库为纯公益性股级事业单位,全额预算管理,分别承担着本辖区内有关镇、街灌溉、排水和水费的收缴。

灌区管理供水工程至支渠,支渠以下到田间由各行政村管理。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四个灌区水费实行的是按亩征收。

自流灌溉,水田每亩28元,提渠系及内河水,水田每亩22元,提沂祊水,水田每亩15元。

农业灌溉水费主要由镇村代收,个别的村由灌区工作人员入户征收,水费实收率63.3%。

各镇、村代收的水费由灌溉所出具统一票据,上缴区水务局,由财政、物价部门实施监管,所收的水费用于水源费及人员工资发放及工程维修。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个灌区均是兴建于五、六十年代,工程设施普遍老损严重,工程不配套,灌溉水量无计量设施,实际灌溉面积缩减,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水管单位的发展,水管单位运行困难,工程及管理存在问题较多。

主要表现在:2.1 公益性部分运行管理费没有得到财政给予的合理补给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混在一起,界线不清,公益性部分运行管理费没有得到财政给予的合理补给,经营性部分不能满足灌区自身运行的要求,难以实现良性发展。

2.2 缺乏维修资金,工程维修养护不及时由于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思想影响,重视工程建设项目,轻视工程管理的情况还比较突出,维修养护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工程不能得到及时维修,跑、冒、滴、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

临沂兰山区前后十片区城市设计

临沂兰山区前后十片区城市设计

临沂兰山区前后十片区城市设计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临沂兰山区的城市设计需要不断改善,使城市更加美观、宜居、安全和环保。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前后十片区城市设计方案:
一. 优化城市结构
在规划中,将规划区划成合理的居住区和商业区,布局出便捷的交通网络,建设新的商业空间,完善办公、居住、消防、供水、供电等设施,以及法律法规等,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而完善。

二.建立景观环境
规划设计中,要在城市中融入景观环境,向公众提供休闲空间、观景台、健身步行区、和谐公园、市民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步行
、水景景观等,增强城市环境的艺术性、宜居性和安全性。

三.创新人文关怀
在城市规划中,还需要创造人文关怀环境,为公众提供文化活动空间,建立志愿者中心、公共图书馆以及安全的慈善机构,加强宗教活动机构的建设,推广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开展识字运动,以及举办文艺节等关怀市民的活动,增加城市人文关怀水平。

总之,前后十片区城市设计优化要求符合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的需求,让城市变得更加美观、宜居、安全和环保。

只有通过这样一套完善、协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才能加速临沂兰山区的发展,让其成为一个安全、现代、国际化的城市。

临沂市城市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

临沂市城市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要点分析

图1 临沂市所在经济圈区位图、交通影响图和城乡空间总体发展规划和商品集散中心。

通过建设公园、绿地和行道树等绿化设施,致力于打造宜人公园景点的建立不仅提升了临沂市的城市形象,同时也为居民和湖泊,如沂河和莒南湖等。

这些水域都被纳入临沂市景观规景观带和水岸景观。

这些景观不仅增添了临沂市的美感,同时和步行街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和提升。

临沂市通过合理的种景观融入其中,为临沂市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氛围[2]。

还拥有较多的历史遗迹。

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同时,过修建和保护古建筑和古城墙等方式,让其成为临沂市独特的护。

因此,在进行景观建设时,土地可用性成为一个主要的约束。

为了满足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临沂市的建设项目通常是建设大型公园、广场和绿地等景观项目变得更加困难。

是在城市建设和其他重要项目上。

当政府和规划部门面临有限园林项目的实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

例如,设计师护都需要资金支持。

在城市的公共投资中,政府需要权衡不同风景园林项目可能被认为是可选的,从而导致对其资金投入的限制。

2.3空间限制与建筑结构在临沂市这样的城市中,建筑物、道路、交通设施等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空间,给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布局和设置,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和体验。

城市中存在各种类型的建筑结构,包括高楼大厦、住宅小区、商业中心等,这些建筑结构对风景园林的人性化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

例如,设计师需要在建筑周围创造出舒适的绿色环境,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景观元素的设计,为居民提供宜人的休闲空间。

设计师可以考虑利用屋顶、立体停车场等空间进行绿化,创造垂直绿化的效果。

同时,通过巧妙的植物选择、景观造型设计和水景设置等,充分发挥有限空间的美化和人312024.02 |性化潜力。

在这种城市景观规划中,人性化设计需要考虑居民的便利性和可达性。

例如,在公园或广场中设置舒适的休息设施、儿童游乐设备、户外健身器材等,使居民能够方便地在自然环境中休闲和锻炼[3]。

临沂市兰山区转方式调结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临沂市兰山区转方式调结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存在 ,政府职 能转 变滞后等诸 多原 因的影 响,现实是 :政府
和企业 收益不 断增 长 ,资本 相对 于劳动 的收益提高 了,劳 动 相对于资本的收益降低 了。
因此 ,在利益 格局更加 复杂多样 ,结构调整难度 不断加
大 的条件 下 ,如何 加快推进 关键 领域改革 ,突破 深层 的体制 障碍 ,对 已经形成 的经济关 系和 利益格局进行 调整 ,形成有 利于经济 社会转型 的体制环境 ,这是临沂市 兰山区转方式 、 调结构面临的又一难点。 ( 四)经济发展对 人力 资源 开发不够 ,人力 资本 积累水
宏 观调控 ,通 过推进 改革,紧紧抓住 新一轮世界科技 革命带
来 的战略机遇 ,为创新 型经济社会 的发展提供强大动 力和制 度 保障 。第 一 ,加快科 技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宏大 的创新型
兰 山 区 2 0 统 计 数 据 显 示 : 三 大 产 业 结 构 比为 1 年 0
科 技人才 队伍 ,谋求经 济长远发展主 动权,为长期性 竞争优
点。
( )收入分 配 向政府 和企业倾 斜 ,居 民收入水平没 有 三 随着经济增长而 居 民收入不低 于G P D 增长,企业工资增长不低于利润增长。但是 由于劳动 力 价格 受劳动力 市场 支配 ,刘 易斯拐点 的出现 ,中等收入 陷阱
的依 赖程度 很大 ;二是经济增 长对生产 要素 的高强度投入 的 过度 依赖 。调查结 果表 明 ,临沂市兰 山区经济发 展方式 的基 三、临沂市兰山区转 方式 、调结构 的路径选择 ( )坚 持市场机 制和宏观 调控有机 结合 ,深化 改革 , 一 加 快推 进 自主创 新 在 进 一 步加 快 转变 经 济发 展 方式 ,调整 优化 经 济结 构

关于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分析

关于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分析

关于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其园林绿地的系统性规划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无序的规划会致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为了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业内人士需要对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进行深度的研究。

文中首先对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意义做了简要的阐述,其次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其主要的规划内容,最后提出了几个在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园林绿地;小城镇绿化;规划;分析;景观近些年,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逐渐成为现代城镇的重要建设内容,与此同时,业内也将它视为城镇建设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为小城镇进行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时,应重点发扬小城镇本身原有的优势,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来优化其劣势。

这样才能促进现代园林城市的构建,为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此,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作出以下几点分析与探究。

1.浅谈加强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性就当前我国实际来看,加强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意,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城镇建设的迫切需要。

因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其景观作用,为小城镇规划其园林绿化系统,可以让生活在小城镇中的人们心情得以放松,可以投入在自然、宁静、清新的生活环境中。

人们需要宜人、亲近的生态环境,建设园林绿地系统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心理及行为。

规划良好的园林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根据小城镇的情况,将功能与美学结合起来进行其规划研究,可以大力提升园林绿地的效果。

另外一个方面是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本身带来的社会效益。

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不仅是为人们建立了一道生态屏障,也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了开放的场地。

设计美观新颖的园林绿地系统可以吸引带动人们走出家门去感受自然。

在园林绿地系统中设置硬质及软质的活动场地,可以使小城镇居民的活动场所大大增加。

在进行小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过程中,通过合理搭配可以让系统的社会效益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1]。

临沂市小城镇规划管理问题研究

临沂市小城镇规划管理问题研究

--●Vol.32,No.92014年9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临沂市小城镇规划管理问题研究孙维雁(中共临沂市委党校,山东临沂276005)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山东省临沂市城镇建设成效显著,规划布局日趋合理。

但临沂市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临沂市的小城镇规划作了分析研究,认为,除了要在继续抓好小城镇规划编制和提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之外,还要切实加强小城镇规划的管理,维护小城镇规划的严肃性,才能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管理中图分类号:F2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14)09-0059-031临沂市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山东省临沂市目前共有157个乡镇(街道),其中街道28个,建制镇118个,乡11个,内含29个省级中心镇,23个市级重点镇,12个市优先发展重点镇,4个特色镇,小城镇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1小城镇规划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临沂市高度重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配套完善新城区,以国省道、乡镇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加快推进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镇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

同时对全市各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规模等级、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等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形成了从中心城区到县城、小城镇、乡村“四点对接”的规划体系。

重点培育中心城区,使其尽快扩大规模,壮大经济实力,形成强有力的区域增长极,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集中优势培育12个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一般乡镇量力而行,适度发展,为全市小城镇规划的修编和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小城镇规划布局趋向合理近年来,临沂市结合省政府制定的《鲁南地区城镇发展规划》,做好与鲁南城镇带规划的对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调控作用,不断加大城镇规划编制力度,特别是从整体出发,统筹考虑城、镇、村的规划布局,在发挥好县城和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基础上,规划建设重点镇、特色镇,撤并规模过小、不具有集聚辐射功能的小城镇,统筹安排区域设施,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编制和完善道路交通、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专项规划,提高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山东临沂兰山区天源评价

山东临沂兰山区天源评价

山东临沂兰山区天源评价摘要:1.山东临沂兰山区概况2.天源评价的背景和意义3.兰山区的发展状况4.天源评价的实施过程5.天源评价的结果和影响6.未来发展展望正文:一、山东临沂兰山区概况山东临沂兰山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北部,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地区。

兰山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商业资源。

近年来,兰山区致力于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二、天源评价的背景和意义天源评价是针对兰山区的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质量等多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

这一评价体系旨在为兰山区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更好地把握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竞争力。

三、兰山区的发展状况兰山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然而,兰山区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驱动,提高发展质量。

四、天源评价的实施过程天源评价通过对兰山区的产业、城市建设、环境质量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大数据分析、专家评审等方法,对兰山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在此基础上,天源评价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兰山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

五、天源评价的结果和影响天源评价结果显示,兰山区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天源评价的实施,对于促进兰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品质提升、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兰山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六、未来发展展望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兰山区应充分利用天源评价的成果,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提高发展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概述(一)研究意义(二)兰山区概况1、地理概况2、历史沿革3、人口和行政区划4、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三)研究背景1、我国小城镇概念和界定2、小城镇的概况3、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状况二兰山小城镇的景观规划现状分析(一)、小城镇规划滞后,功能分区差(二)城镇地域特色的缺失1、小城镇特色消失的内在因素2、小城镇特色消失的外在因素(三)绿化系统仍需加强(四)街道景观仍需改善(五)其他方面三兰山小城镇景观规划的对策(一)小城镇景观的整体思路研究1、整体性原则2、开放性原则3、可识别性原则4、可持续性原则(二)小城镇文化建设思路研究1、发掘和保护中小城镇传统文化。

2、建设和形成中小城镇现代文化美(二)小城镇景观建设的绿地规划设计思路研究1、小城镇景观建设的“绿洲”原则2、城市绿地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三)小城镇街区景观设计思路研究1、小城镇街区景观规划要素2、确定街区风貌和景观意象3、塑造优美宜人的街道景观四案例分析——半程镇(一)案例背景情况1、城镇概况2、半程镇的特点(二)半程镇景观规划建设思路研究1、注重整体景观规划结构2、通过镇区城市设计确定整体形象特色3、保护和利用好自然特色4、注重人文景观的发展五结论兰山小城镇景观规划现状分析及研究一概述(一)研究意义城市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

一个城镇景观表面的清晰或是“可读性”,也是容易认知城市各部分并形成一个凝聚动态的特性,它的可读性是因为由可认知的各种符号组成,是可以通过视觉领悟的相关联的形态。

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知,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形态;一个城市或小城镇带给我们的视觉和当地所表达的文化和居住空间的表达都是很重要的。

在我国,小城镇在历史中曾经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各地的小城镇中蕴涵了很多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许多专家及一些地方领导都非常注重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城市化。

但是,现在小城镇的发展特点在于发展中的保护、保存那些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态资源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都是小城镇景观规划中广义的范畴。

绿化小城镇、对小城镇进行系统的景观规划设计是目前必要的任务。

200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决定》,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1700多个县城,近1900个建制镇,近三万个乡集镇。

尽管目前理论界还对小城镇发展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小城镇发展已经构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具特色的一项创举,引起了国内的学术界广泛的关注。

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已经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观”。

但是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小城镇,怎样去吸引人们来了解它的特点。

这就需要对小城镇进行统一个规划和设计。

景观规划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小城镇在对外宣传中,景观规划也成为树立小城镇形象的一个重要砝码。

现在有一部分小城镇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小城镇仍然没有按照本地特点来进行景观规划,满目照搬照抄,导致了建设杂乱无章,难以形成统一而具有特色的小城镇。

现在很多小城镇都是千镇一面,没有自己的特点,预期的目的没有实现。

本课题的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兰山区小城镇的景观规划设计,能够反映兰山区的不同小城镇的景观规划发展状况以及在未来的景观规划发展的趋势。

并且希望能将景观规划的战略运用到周边的小城镇的建设中。

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小城镇景观规划的一些理论,已能在其他小城镇景观规划中提高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兰山区概况1、地理概况临沂市兰山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经118°、北纬35°。

①兰山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临沂市中部。

东隔沂河与河东区相望,西与费县、苍山县毗连,南接罗庄区,:北邻沂南县。

东西最大横距2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4公里,辖区总面积660平方公里。

①引自《临沂县志》,2005年,中国文献出版社2、兰山区历史沿革兰山区历史文化悠久。

它是“书圣”王羲之、“至孝”王祥的故乡,文化底蕴非常丰厚。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著名革命根据地。

因此,境内名胜古迹众多。

驻地临沂城建于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至今已有近2500年的历史,素有“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之美誉。

1972年在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为建国以来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建有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王羲之故居、孔庙、孝河风景区、小埠东橡胶拦河大坝、沂蒙湖、临沂人民广场、临沂人民公园、东方红游园、临沂批发城、临沂动植物园、茶山风景区等景点。

3、兰山区人口和行政区划临沂市兰山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处连接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新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枢纽位置,辖7镇4街道,377个村53个社区,一处省级工业园和一个县级商城管委会。

面积660平方公里,人口92万,流动人口30万。

②临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区、省级文明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区、全省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省外经外贸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区、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区、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区、全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区。

2005年度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数在全省121个县(市、区)排名第10位、②引自《兰山年鉴》2005年中国文献出版社指数增幅居第3位,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4、兰山区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丰富。

全区耕地面积32万亩,适宜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和林牧果业。

沂、枋、涑等地表水径流量近20亿立方米。

地下水年均总储量6.2亿立方米,水质较好。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近30种,金属类主要有金、铜、铁等,大部系复合共生矿床;非金属类主要有石灰石、河沙、石英砂岩、大理石、沸石、方解石、煤等。

野生药材近百种、兽类10多种、鸟类50多种、龟类100多种。

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四季分明。

年均降水量790—920毫米。

历年平均气温13.3°。

日照时效为2357.5小时。

无霜期平均202天。

资源条件:地理位置优越。

区内交通发达,是鲁南、苏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自古就有“齐鲁噤喉”的称号。

陆、海、空交通便利。

327国道、205国道、206国道、兖石铁路穿越域内。

京沪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并在义堂镇设有大型出入口。

建有临沂长途汽车站、临沂火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设施。

距临沂飞机场3公里,距日照港150公里、岚山港110公里,距济南市280公里、北京市723公里。

区委、区政府驻地一素有“书圣故里”之称的临沂城是集沂蒙老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中心于一身,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临沂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全区地处鲁中南山地的南缘和临郯苍淮河冲积平原上,地貌以平原为主,丘陵次之。

北部、西部为丘陵,海拔80—250米。

艾山为全区最高峰,海拔254.6米。

茶山海拔227.1米,为域内第二高峰,有“临沂镇山”之称。

中部及东南部为山前冲洪积平原,海拔80—150米。

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倾斜度3°-5°。

域内水网密布,有沂河、祊河、涑河、柳青河、孝河、陷泥河等大小河流10余条,均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流向自北向南或自西向东,水量充足。

土壤以潮土类为主,分为潮土、水稻土、褐土、砂姜土、棕壤土等5个土类11个亚类。

(三)研究背景1、我国小城镇概念和界定(1)小城镇的概念目前,小城镇概念还并不十分明确,不同地区、不同学科都有自己的定义:a.从行政管理学角度看,在经济统计、财政税收、户籍管理等诸多方面,建制镇与非建制镇都有明显区别。

因此,小城镇通常只包括建制镇这个范畴。

b.从社会学角度看,小城镇是一种社会实体,是由非农业人口为主组成的社区。

1984年,费孝通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把“小城镇”定义为:一种比乡村社区更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

这种社会实体是由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它们既有与农村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乡村保留着不可缺少的联系。

用一个普通的名字对这一社会实体加以概括,即为“小城镇”。

可见小城镇是从乡村型社区向着许多产业并存的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型社区。

它基本脱离了乡村社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过程。

c.地理学将小城镇作为一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基础层次,或将小城镇作为乡村聚落中最高级别的聚落类型,认为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自然村。

d.从经济学角度,小城镇是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互渗透的交汇点,是具有独特经济特征并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特殊经济集合体。

同时,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小城镇亦有不同的界定。

美国“小城镇”有两种概念:一种为小城市“small city",还有一种叫小镇即“little town"。

美国小城镇往往是由居民住宅区演变而来,一般200人的社区就可以申请设“镇”,如果有足够资源,几千人的社区就可以申请设“市”,因此美国城市规模大多不大。

日本的地方行政管理分为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两级,城市人口规模分7个等级,其中小城市分为两个等级:1-2万人为一个等级;1万人以下为另一等级。

前苏联的城市分为8个等级,10万人以下的又分为4等,小城市的人口规模在2万人以下。

朝鲜的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6个等级,小城市的规模在5万人以下。

综合以上对城镇的定义,可以总结如下:小城镇位于城市之末、农村之首,是沟通城乡区域经济的枢纽和桥梁,它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居民点。

根据我国对城乡的划分标准,我国城乡居民体系可以划分为:城市(大、中、小城市)—县城镇—县属镇(非县城的建制镇)—集镇—村落(包括行政村和自然村)。

从我国关于城市的划分体系和行政建制看,小城镇应包括小城市(设市建制的县城镇,即县级市)、县城镇、县属镇(一般建制镇)和集镇四类。

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大致在1-10万人左右。

我们以5万作为人口界限,依此标准划。

分开的两个级别小城镇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般而言,5-10万人口的小城镇,主要是小城市(设市建制的县城镇,即县级市)和县城镇,它们从布局形态、规划内容和方法上更接近城市。

这些小城镇的稳定性小,进入高一级城市范畴的趋势明显。

这类小城镇具有多功能性,它是形成城市基本条件的最小单位,也是城市形成的起点。

其在自身多功能性推动下向城市继续发展的趋势强烈。

与此相反,1-5万人口的小城镇,一般包括县属镇(一般建制镇)和集镇,它的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更接近于集镇,除少数具有特殊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或国家特殊政策发展外(如深圳),大部分比较稳定,不会升级成为小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