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环境规划
《小城镇环境规划》课件

环境规划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本课件将介绍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各方 面,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及实施保障。
环保重于泰山
1
环保政策
加强环保法规,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空
企业责任
2
气水质等。
规范排放标准,加强环保行业投入,促
进可持续发展。
3社Leabharlann 参与发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绿化环保等活 动,共建美好环境。
未来
展望
发展绿色环保产业,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打造绿色低碳型小城镇。
未来小城镇环境保护将朝着可持 续、智能、绿色化方向发展,保 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环境评估与规划
调查研究
明确问题,了解小城镇环境、资源及社会经济 现状。
可行性研究
从技术、投资、社会影响等方面评估环保规划 是否可行。
目标设定
根据环境评估分析,规划环保目标及相应举措。
实施管理
落实环保规划,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估、考核 等管理机制。
生态保护与修复
海洋生态保护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珊 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
策略与政策的制定
制定实施细则
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细则,便于环保工作推进。
加强环保投入
创新环境治理及保护融资机制,加强环保经费投入。
重点督查
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和问题小城镇的督查力度,实施动态管理和问责制度。
小城镇环保现状与未来展望
现状
目前,许多小城镇仍存在环境污 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需加大环 保力度。
燃气供应 燃气使用 燃气安全
推进城市燃气管网建设,加强管道网络互连。 规范燃气使用,促进燃气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燃气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燃气安全系数。
小城镇环境规划方案设计

小城镇环境规划方案设计一、综述小城镇环境规划是指对小城镇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规划。
合理的规划,可以提升小城镇的整体形象,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并且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本文将结合一些小城镇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小城镇环境规划方案。
二、自然环境规划1.生态保护:在城镇周边划定生态环境保护区,严禁乱砍滥伐和随意开垦。
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建立野生动物救治中心,确保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2.绿化增加:在城镇内铺设绿化带,增加绿地面积,种植各类乔木和灌木,优化城市空气质量,并增加城镇的美观度。
3.水环境保护:加大对河流和湖泊的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禁止乱排污水和投放有害物质,建立废水处理厂,净化城镇的水环境。
三、社会环境规划1.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
保证市民的出行安全和交通便利。
2.垃圾分类处理: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站,并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推动可回收物的再利用,减少垃圾的填埋和焚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城市安全:加强治安管理,提高城市安全等级,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增加城市的安全感。
四、人文环境规划1.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城镇内的文化遗产,建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制定相关措施,进行修缮和保护,提升城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美化环境:在城镇内建设公园、广场等休闲娱乐场所,增设健身设备和花坛,提供市民一个优美的休闲环境。
3.教育设施建设:增加城镇内的教育设施,建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图书馆等,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五、可持续发展规划1.新能源利用:加大对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2.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业的可持续性。
3.节约资源:提倡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建立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可持续消费模式,降低资源的浪费。
小城镇环境规划方法论析

2 ・ 2
第3 7卷 第 5期 2011年 2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 I ARCHI TECTURE
V0 . 137 No. 5 F b 2 1 e . 01
文章编号 :0 9 6 2 ( 0 )5 0 2 .2 10 —8 5 2 1 0 —0 2 0 1
击 。根 据 这 个 内涵 而 制 定 出的 具 体 公 式 , 这 个 公 式 来 做 小 城 镇 用 的 环境 规 划 。 当一 个 区域 内的 生 态 足 迹 大 于 生 态 系 统 承 载 力 , 区
康发展 , 最终推动社会进步 ,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伟大 目标 。
许 多小城镇在过去的发展进程 中并没有进 行合理 的规划 , 尤
中 图分 类 号 : U 8 . T 94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随着经济全 球化 的不断深 入 , 息化社 会的不 断发展 , 市 生态对环境污染 和环境 负荷 的承载 力 , 信 城 综合 考虑小城镇 区域 内所 化的发展已成为 城镇发展 的必然 趋势 , 它对 国家稳定 、 康 的发 有 生 态 要 素 的 现状 及 未 来 的发 展 趋 势 , 整 个 小 城 镇 划 分 成 生 活 健 将 展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 。我 国的城 市化进 程也在 有条 不紊 的进 居 住 、 业 、 业 、 通 系 统 、 工 农 交 自然 保 护 区及 人 工 绿 化 区 等 不 同 的 行。在城市化 的进程 中 , 理 的、 合 可持 续的城镇 环境 规范 是 十分 功能区 , 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的 、 系统的 、 功能 的规划 。
镇继续 发展 的一个重 大制约 因素。“ 先污染 后治理 ” 的老路子 不 的消费 最终都可 以 由生产该 项消费所 需要 的最 原始能量和 物质 的那块一定 面积 的土地来提供 。这就是 生态足迹分析 法的 内涵 。 可行 , 绝不能让子孙后代承受上代人 的环境污染恶果。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管 水平 h 1 1 普捉 、乡容镇 貌人为收 、乡J x l }
J x l 』 J I l 文H 月、礼 - / x 公认度不断提升,使小城 镇成 为人
f 『 J I  ̄ , J Y 的幸馏家I ( ) 工作 求
、
总体 要 求
以人为本.尊
持以人 为 f I 心,以五人发展
治 规划。环境综 合整治 规划应包括环境卫 生、市政管
度及乡镇 联合审查执法机制。
( 二) 整治环境卫生 1 . 加强地面保洁。健全地 面保洁机制建设 ,加大
道 、公用厕所 、停车 场所 、园林绿 化 、公 共照明、沿 街建 ( 构 )筑 物 、户外广告、集 贸市场 等相关综 合整
重点 区域保洁 力度,全 面整治主 次干道、大街小 巷 、 镇村 接合部 、集 贸市场、居住小区、公园广场 、车站 码头 、 建筑工地和学校周边等区域 , 做到垃圾 日 产日 清。
生活质量。
二 、 主要 任 务
动工 。严把项 目规划设计实施 的各个环 节,严格规划 设计管理,贯彻执 行建设项目规 划许可制度 。加强规 划设计监督检查 ,健全 规 划设计 审批后 “ 四到场”制
( 一) 加强规 划设计引领
1 . 编制环境综 合整治规 划。依据城 乡规划和小城 镇 环境综合整治技 术导则 ,以乡镇 为编制主体,按照 先规划 、后许可 、再建设要求 ,科 学编制环境综合整
注重在建筑设计层面上的地域文化传承 , 加快 推进 “ 浙 派 民居”规划设计落地 建设 ,创造具 有地域特色 的建 筑精品。 4 . 完善规 划设计实施制度。建立健全带方案审批 和审批联 合会审制 度,做到有项 目 必规 划、无设计不
善小城镇 内部软件环境 ,提 升小城 镇文明水平和居民
小城镇建设及其生态环境保护

小城镇建设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通过建设小城镇,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入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还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然而,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首先,规划不合理是一个突出问题。
有些小城镇在建设初期缺乏科学的规划,盲目扩张,导致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空间被挤压。
其次,产业发展的不合理也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在小城镇落户,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严重污染了周边的环境。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
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不完善,使得生活污水和垃圾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
为了实现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关键。
在小城镇建设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的规划。
合理布局功能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保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要加强规划的执行力度,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避免随意变更和破坏规划。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发展。
积极引进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鼓励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绿色产业。
对于现有的高污染企业,要加强监管,督促其进行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对无法达标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关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治理能力。
加大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
小城镇环境规划

5. 规划的案例
5.1 不同类型小城镇规划的特点
农业依托型 工业催生型 旅游带动型
城市辐射型 外向带动型 交通兴镇型
5.2 生态社区环境规划
生活空间
居住环境
能 源生 物态 质流 信
公共空间 绿色建筑
水气声光热
生态
生 态 文 化
息
社区
流
社区服务
运行管理
休闲 社交 福利
制度 机构 技术
固体废物控 制规划
生态环境 规划
环境规划的 可行性分析
2.如何开展小城镇环境规划
2.1 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程序
1. 确定任务 2. 调查、收集资料 3. 现状分析 4. 预测 5. 确定规划目标 6. 编制规划大纲 7. 制定规划方案 8. 可达性分析
9. 经费预算 10. 制定实施计划 11. 制定保障措施 12. 编制规划报告书 13. 编绘规划附图 14. 编制规划文本 15. 修改完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 机制保障
政策和管理制度保障
组织机构和管理保障
法律基础
与现行管理制度相结合 政策支撑体系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
• 组织机构 • 管理体系 • 软件建设
3.2 资金和投资保障
开拓环境保护资金渠道 做好环保投资的效益分析 环保投资年度计划
加强监督和执法
工业:末端治理—综合防治—结构调整
1.4.1 五年环境保护规划 (2)
“六、七、八五”属污染控制型规划,在规划中逐步实现了工业污染 由末端治理为主转向以污染控制预防为主的转变
“九五”规划提出了生态保护和农村保护的内容,第一次编制了总量 控制计划、重点项目规划和重点流域、区域规划
专题之二:小城镇总规生态环境专题

专题报告之二:驩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研究一、生态环境现状(一)水资源与水环境驩城镇域内主要河流有京杭运河、房庄河、苏庄河、袁楼河和小北河,河水流向为由东北向西南流至邵阳湖。
因紧靠邵阳湖,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雨、河湖侧渗补给为主,补给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丰富。
地下水基本保持相对稳定,水质条件较好,水位埋深多在2~7米之间。
驩城最大年降雨量为1392.9毫米(1971年),最小年降雨量为527.6毫米,平均年降雨量为791.7毫米。
冬春两季降雨较少,夏季降雨较多,最大暴雨强度558.8毫米,暴雨持久时间两天。
(二)地质地貌环境驩城镇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和鲁中山地山前冲积平原的交汇地带,地势平坦,无显著起伏。
因处邵阳湖东岸,总的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东北部海拔高程一般为42米左右,西南部近湖区高程为34米左右。
因处冲积、湖积平原,驩城全境均为第四纪松散层所覆盖,厚度约在100米左右。
驩城镇域现状总用地面积133.4平方公里,由于煤炭开采形成的塌陷区现已达19.68平方公里,占总用地的14.75%,且呈继续扩大的趋势。
平原采矿区使城镇用地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同时对生态环境直接造成不良影响。
(三)大气环境驩城镇大气环境质量属轻度污染,空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地面二次扬尘、建筑扬尘其次,汽车尾气污染逐年加重,工业废气排放量较小;农村则以砖瓦窑污染为主。
(四)矿山环境驩城镇域内有大中型煤矿8座11个生产井口,原煤年产量1200万吨,因而,驩城有“煤城”之称,也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
煤矿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三废污染和土地塌陷等。
工业经济在驩城国民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而矿业开发是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较长时期内,矿业开采及加工业仍将保持这种主导产业的地位,但煤矿业给城镇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条件的限制,煤矿井下采煤全部采用塌陷法管理顶板,且采煤时需抽排大量的地下水,因而采出煤炭后,周围会出现大面积的土地下沉和矿区地下水位下降。
小城镇规划ppt

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13号文件的通知”(2002 年8月)
(4)“重点镇要着重建设好基 础设施,特别是供水、排水和 道路,营造好人居环境。”
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13号文件的通知”(2002 年8月)
(5)“要高度重视移民建镇的建设 。对受资源环境限制和确定退耕还 林、退耕还湖需要搬迁的村镇,要 认真选择安置地点,不断完善功能 ,切实改善移民的生活条件,确保 农民的利益。”
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
引言
讲座的主题
关键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
个人简介
杨贵庆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本科、硕士、博士;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硕士; 上海浦东新区城镇规划专家咨询组委员; 山东潍坊市人民政府规划顾问;
讲座提纲
一、当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工作的 背景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的突出问题 三、小城镇规划的工作体系 四、当前小城镇规划应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五、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及其规划对策 六、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举例
一、当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工 作背景
1、“小城镇、大战略”
(1)经济全球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变化; (2)区域城镇化:户籍政策、土地政策的变化; (3)城镇现代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2、规划对策
(2)投资融资政策 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资金
2、规划对策
(3)环境保护政策
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作统筹规划 ,制定相关政策。
2、规划对策
(4)教育与技术培训政策
2、规划对策
(5)外来人口管理政策
2、规划对策
(6)物质形态空间规划 各层面的规划衔接,实施好总体规 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环境规划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18
小城镇环境规划
5.1 不同类型小城镇规划的特点
农业依托型 工业催生型 旅游带动型
城市辐射型 外向带动型 交通兴镇型
小城镇环境规划
5.2 生态社区环境规划
生活空间
居住环境
能 源生 物态 质流 信
公共空间 绿色建筑
水气声光热
生态
生 态 文 化
息
社区
流
社区服务
运行管理
休闲 社交 福利
制度 机构 技术
小城镇环境规划
5.3 珠三角环境规划
展计划
– 组织机构 – 管理体系 – 软件建设
小城镇环境规划
3.2 资金和投资保障
开拓环境保护资金渠道 做好环保投资的效益分析 环保投资年度计划
小城镇环境规划
3.3 手段和技术保障
加强监督和执法 引入新的管理手段 新技术的储备和应用
小城镇环境规划
4. 规划中要注意的问题
小城镇环境规划
小城镇环境规划
2020/11/18
小城镇环境规划
主要内容
1. 为什么要开展小城镇环境规划 2. 如何开展小城镇的环境规划 3. 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4. 规划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5. 案例分析
小城镇环境规划
1.为什么要开展小城镇环境规划
小城镇环境规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l 小城镇大战略加速了我国城镇化进程
小城镇环境规划
2.2 小城镇环境规划的内容
现状评估 预测 生态功能区划 综合整治规划
面源防治规划 生态产业规划 规划项目 实施保障
小城镇环境规划
2.3 环境规划的目标
l 饮用清洁的水 l 呼吸新鲜的空气 l 吃安全的食物
小城镇环境规划
2.4 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质量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相关指标
小城镇环境规划
1.3 环境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l 摸清区域环境现状,找出存在的环境问题 l 有效利用资源,解决生态功能分区 l 合理组织区域的环境功能,不断改善环境 l 确定阶段目标,制定行动方案 l 建立机制和保障措施
小城镇环境规划
1.4 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
五年环境规划 城市环境规划 生态城市环境规划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 小城镇环境规划
小城镇环境规划
2.9 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
l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 l 旅游环境影响评价 l 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 l 绿色环境管理 l 生态旅游教育措施
小城镇环境规划
2.10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规划
加强生态 文化教育
生态教育基地
重
创建绿色学校
点
11
生态文化宣传
生态文化培训
吃
倡导可持 续性消费
住用行 穿
社区 生态文化建设
重点
目
保护
标
11
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实现社 区生态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重点 创新
继承发扬传 统民俗文化
小城镇环境规划
3. 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机制:政策、机构 投资:渠道、效益 手段:执法、管理 手段
小城镇环境规划
3.1 机制保障
政策和管理制度保障 组织机构和管理保障
法律基础 与现行管理制度相结合 政策支撑体系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小城镇环境规划
2.6.3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规划
防治化肥、农药污染 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防治农作物秸秆和农膜污染
小城镇环境规划
2.7 生态工业规划
l 生态产业发展 l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l 清洁生产 l 循环经济
小城镇环境规划
2.8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l 建设模式确定 l 绿色农业 l 观光农业 l 农产品的深加工
l 水环境综合整治 l 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l 声环境综合整治 l 固体废物的综合整治
小城镇环境规划
2.6.1 规划思路
污染源
控制方案
环境质量目标
浓度控制 总量控制
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组织与控制 污染物排放,达到环境质量要求。
小城镇环境规划
2.6.2 技术要点
l 污染源调查 l 环境功能分区 l 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小城镇环境规划
2.5 区域范围内功能划分
规划区域
建设开发区
农业生产区
自然保护区
风景游览区
工农商农经天珍 水水特 特文 休
业业贸业济然惜 源土殊 色物 闲
区
区
区
耕 作 区
林 区
林 保 护 区
生 物 保 护 区
保 护 区
保 持 区
生 境 保 护 区
风 景 区
古 迹 保 留 区
度 假 区
小城镇环境规划
2.6 环境整治规划
1.4.1 五年环境保护规划 (2)
“六、七、八五”属污染控制型规划,在规划中逐步实现了工业污 染由末端治理为主转向以污染控制预防为主的转变
“九五”规划提出了生态保护和农村保护的内容,第一次编制了总 量控制计划、重点项目规划和重点流域、区域规划
“十五”规划较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 的原则,提出了以污染污总量控制为主线,以防治区域的污染和遏 制人为生态破坏为重点,以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为机制 创新的方向
4.1 规划中要注意的问题
l 规划的操作性 l 规划的前瞻性 l 规划的协调性
小城镇环境规划
4. 2 工程项目规划基本要求
目标清晰 方案明确 工程细化 资金需求 条件要求 影响分析
突出重点
– 规划目标 – 资源投入 – 效益取得 – 影响分析
小城镇环境规划
5. 规划的案例
小城镇环境规划
– 市镇总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4.56亿 – 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36.1%
l 城镇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l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
小城镇环境规划
1.2 我国小城镇面临的环境问题
l 环境基础设施滞后 l 环境资源消耗过快 l 整体环境质量差 l 缺乏环境规划 l 环境管理滞后 l 污染严重:水、气、垃圾
小城镇环境规划
1.4.1 五年环境保护规划 (1)
l 三个阶段
– 1973-1981 起步阶段 – 1981-1985 纳入国民经济 – 1986-2000 全面提升 l 四个转变:污染防治--污染预防污染—污染防治与生态 保护并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l 工业:末端治理—综合防治—结构调整
小城镇环境规划
小城镇环境规划
环境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规划的原则、目标、期限与范围
区域背景及城镇体系现状分析
发展战略
结构规划
居民点 规划
建设分区引导 与管制规划
综合交 通规划
给排水 规划
供电与电信 工程规划
社会设施发展 规划
防灾减灾规划 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环境规划
近期建设项目规划
规划的实施措施
水环境规 划
大气环境 规划
噪声环境 规划
固体废物控 制规划
生态环境
环境规划的
规划
可行性分析
小城镇环境规划
2.如何开展小城镇环境规划
小城镇环境规划
2.1 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程序
1. 确定任务 2. 调查、收集资料 3. 现状分析 4. 预测 5. 确定规划目标 6. 编制规划大纲 7. 制定规划方案 8. 可达性分析
9. 经费预算 10.制定实施计划 11.制定保障措施 12.编制规划报告书 13.编绘规划附图 14.编制规划文本 15.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