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 美术 弘扬真善美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第2课弘扬真善美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弘扬真善美课件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1805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
16
16
说这两件美术作品各采用了什么美术语言?各表达出了什么样的内在意蕴?
《西汉长信宫灯》
《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
17
17
中国汉代青铜器,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 (刘胜祖母) 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现藏河北省博物馆。
是皇家使用的装饰灯。
写实充满想象力。
造型设计上,此灯美轮美奂,充满了想象力:宫女造型极为逼真,她轻盈俊美的面庞和身姿,使原本厚重的青铜器显得极为轻巧精致。
通过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中外任何艺术作品,它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的有机、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画家的情感并成为一幅优秀经典之作。
20
20
这两幅画的艺术形象分别是谁?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两幅作品表达的氛围有何不同?
你更喜欢哪幅作品? 原因是什么?
《纺织女》
中景:白衣战士和抢险队员
A)4
1-
近景,解放军战士清理废墟,抢险救
受灾群众感恩的心
铁 肩 担 道 义 潘 荣 本
11
11
·正面的描写。
·汶川大地震时候,解放军官兵、抢险队员,白衣战士和志愿者等,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
·表现了抗震救灾的情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面貌。
铁 肩 担 道 义 潘 荣 本
艺术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治人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为此,美术作品就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9
9
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什么特殊的意蕴?
陈 冰 青
木 头 人
铁 肩 担 道 义 潘 荣 本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第2课弘扬真善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第2课弘扬真善美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2课弘扬真善美
目录
• 引言 • 真善美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 弘扬真善美在美术作品中的意义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 课程总结与反思
01
引言
课程简介
• 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一单元,聚焦于美术作品的 深层意蕴。通过介绍不同风格、主题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 考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体会其中的真善美,并尝试在自己 的创作中表达出来。
深入分析的美术作品
学生们在课堂上对多幅经典美术作品进行了 深入分析,挖掘出作品背后的深层意蕴,展 现了较高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课程亮点回顾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本堂课采用了讲解、示范、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 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美术知识,提高了学习兴 趣和参与度。
突出真善美的主题
课程紧扣“弘扬真善美”的主题,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美 术作品,引导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

综上所述,弘扬真善美在美术作品中具 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 境界,传递社会正能量,还能够拓展艺 术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为美术创作注入
新的活力和内涵。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经典作品解读
《蒙娜丽莎》
这幅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微妙的色彩表现出蒙娜丽莎神 秘微笑背后的内心世界和人性光辉,体现了真、善、美的高度融合。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学生们不仅提高了绘画技 巧,还培养了良好的审美能力,为今后的美术学习和生活 打下了坚实基础。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夜巡》
这幅作品是荷兰画家伦勃朗的杰作,通过生动的光影效果和精准的人物描绘,展现了守卫城市的士兵 们坚毅、勇敢的精神风貌,是对真实、善良与美好品质的赞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1814 戈雅(西班牙)
思考:我们在欣赏任何一副作品的时候,作品的艺术表现 形式、绘画语言与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表 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的有机、完美、 和谐的统一,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 画家的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
作品欣赏: 说说这两件美术作品各采用了什么 真善美的表现 美术语言?表达出了什么样的内在意蕴?



《 长
《 胜


利对
宫 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女 神 》
美 的

(提示:可以从物质材料、艺术语言、形式构成、作品物象、文化意义等方面赏析)

掷铁饼的人
《舞蹈》马蒂斯
维米尔 《倒牛奶的女人》
潘鹤 《艰苦岁月》
美术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感
救死扶伤做服务表率 边检官兵显异国情怀
最美交警 余震中的救死扶--最美解放军官兵
最美清洁工的阳历年
最美出租车司机 就是累倒,也要救死扶伤 救死扶伤做服务表率 边检官兵显异国情怀
最美交警 余震中的救死扶--最美解放军官兵
最美清洁工的阳历年
委拉斯开兹《纺织女》 王文彬《夯歌》
他们在从事什么工作?他们的表情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为此,美术作品就应当坚持 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 假恶丑。
结合各自的民族文化进行分析比较,尝试解释其 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马踏飞燕》(铜奔马) 东 汉(青铜雕塑)
《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油画)戈雅 1814 (西班牙)
思考:铜奔马造型特点及它的创意和艺术价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人教版2013美术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二课 弘扬真善美
探讨
艺术家如何借助艺术形象表 达真善美的主题思想(作品的 深层含义)。
《铁肩担道义》现代国画 潘荣本
讽刺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
反面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木头人》招贴画 陈冰青
小结:
因此,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 露和鞭挞假恶丑,是美术作品应当坚持 的价值观。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
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 能实现;
发展中的各种难
题,只有通过诚实劳 动才能破解;
生命里一切辉煌,
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 能铸就。
《纺织女》 油画 1657年 委拉斯开兹
《 夯 歌 》 艺术形象是谁?
探讨2: 通过艺术形象 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看一看:《夯歌》的真实情景。 学一学:《夯歌》与《纺织女》中人物 的姿态与表情,体会人物性格。 探一探: 感受《夯歌》的色彩,说说作 者这样处理的理由。 比一比:《夯歌》与《纺织女》在构图 中的处理。 论一论:《纺织女》既然以神话题材为 主题,为何描绘神话和现实两个世界。
奔 马
富的想象力,高超的技
》 (
艺,你能找到吗?



3、此作品的主题是什
塑 东
么?


4、奔腾不羁的马表现
何种精神?
总结与拓展1: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说说理由? 创作背景、作者经历、创作主题、造 型元素、艺术形式、表现手法、作品 风格、深层意蕴等多方面阐述。
总结与拓展2:

1808 5 2
问题:
小组讨论:
探讨1:综合以上分析,说说两幅作 品分别带给您的氛围?
《纺织女》 自然、朴素、沉静

第一单元第2课 弘扬真善美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2课 弘扬真善美 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真理画家” 。
画家在现实与神话的意 味深长的对照中,突出 表现了劳动者健康、淳
朴的美。
小组讨论:
1. 画面内容 2. 动态 3. 构图 4. 环境 5. 表达了什么
夯歌(油画) 王文彬 1962
1.画面内容:
在中国,特别是改革开 放前,农村盖房建工程 打地基时都需要人工用
石夯把地基打结实, 劳
红色衣服的女孩,双手把
夯石拉起,脸上布满笑容。
劳动姑娘动态自然,青春活力。我们
很容易被她们的快乐情绪所感染。
3.构图
人物被统一安放在视 平线以上的位置,画 面呈放射状的动感布 局,给人以高大升腾
的视觉效果。
视平线
4.环境
很多人在辛勤地
劳动着。
远处开过一辆
辆运送物料的卡车。
晴朗的天空,云彩绚丽,强烈的阳光洒满了这片土地。随处可见的劳 动者们,工地上的红旗迎风招展,带领观众的目光一直延伸到远方, 将几个劳动团队的关系连接了起来,营造欣欣向荣的氛围。
作品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
塑造出腾空飞奔的骏马形象。马 呈奔驰状,头高昂,尾上扬,张
O作喘息状; 三足腾空,右后足
踏在一只疾飞的鸟背上,衬托出
骏马奔驰的神速与轻盈。
塑像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给人 以传神的美感,是享誉中外的著
名青铜雕塑杰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巧夺天工的国宝铜奔马
文 铜奔马设计思路超前,铸 物 造工艺考究,反映了汉代 价 高超的科技水平,具有极 值 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世界需要真善美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 也是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
在美术发展史上,许多闻名于世的艺术作 品,恰恰是因为深刻地表达了这一主题而

人教版 初中美术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弘扬真善美 课件 (共17张PPT)

人教版 初中美术 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弘扬真善美 课件 (共17张PPT)
课后拓展: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真善美在美 术作品中的表达,你们课下可以以“真善美”为主题 创作一幅美术作品,以你的方式来表达真善美。
《格尔尼卡》 毕加索
该作品同样从侧面讽刺和揭露黑暗,也是为 了能够弘扬真善美的价值观。美术作品通过视觉 形象为社会服务,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这件作品给了你什么 感受?
我们能不能用“漂 亮”、“好看”来 形容这种作品的艺 术美呢?
出卖肉体的妓女、风 烛残年、浑身皱纹。
用丑陋来体现当代人 的罪恶、堕落、痛 苦、绝望。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2课 弘扬真善美
请同学们对比以下两幅中外美术作品, 说说你所看到的内容和感受。
委拉斯贵兹《纺织女》 王文彬《夯歌》
表达同样的主题
两件作品在艺 术手法上虽然各有 不同,但都表现出 了劳动人民质朴、 勤劳的美。
这两件艺术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方法有 什么特殊的意蕴?
陈冰青《木头人》 潘蓉本《铁肩担道义》
导入:尼克·胡哲
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尼克·武伊 契奇)生于澳大利亚,天生没有 四肢,6岁时,父亲开始教他用 两个脚指头打字。8岁时,非常 消沉,10岁时的一天,他试图把 自己溺死在浴缸里,但是没能成 功。 13岁那年,尼克看到一篇 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介绍一名 残疾人自强不息,给自己设定一 系列伟大目标并完成的故事。他 受到启发,决定把帮助他人作为 人生目标。
请同学们就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美术语言 与作品深层意蕴的内在联系发表自己的看法。
《铁肩担道义》
正面的描写。
汶川大地震时候,解放 军官兵、抢险队员, 白衣战士和志愿者等, 全力以赴,投入抗震 救灾的情景。
体现了中国人民众志成 城、一方有难八方支 援的崇高品质和精神 面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弘扬真善美》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弘扬真善美》PPT精品课件

远景: 灾后的废墟
白衣战士、 抢险队员
近景: 解放军战士肩 挑手抬,清理废 墟抢险求人
受灾群众, 感恩的心
集中显示 中国人民 崇高的道 德品质和 精神面貌。
奉万众 献众志 精一成 神心城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弘扬真善美》PPT精品课件
《木头人》(招贴)——陈冰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弘扬真善美》PPT精品课件

3.我觉得描写一个场面,既要写出参 加活动 人的心 情、神 态表现 ,又要 写出围 观人的 反映, 把场内 外交织 在一起 写,才 能更好 地烘托 环境气 氛。

4.在描写的过程中,还要恰到好处地 写出人 物的感 想、体 会。这 样有面 上的概 括,有 点上的 详写, 有内外 的呼应 ,有感 情地表 露,就 能把一 个场面 描写得 活灵活 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弘扬真善美》PPT精品课件
英勇顽强、临 危不惧的英雄
“我要用自己的 画笔,使反抗欧 洲暴君的这次伟 大而英勇的光荣 起义永垂不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弘扬真善美》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弘扬真善美》PPT精品课件
既有力的 感觉,又有 动的节奏。
天马的本质 一一神速, 也表现出了 天马背后 “天马行 空.独来独 往”
强国思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弘扬真善美》PPT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 弘扬真善美》PPT精品课件
小结: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人 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 式的美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 的和谐统一,这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艺术家的 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我们只有感受和领悟到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 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15张)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弘扬真善美》 (15张)


5.人工智能如果能够突破人类思维的 局限, 就能带 来巨大 的变革 和创新 ,促进 人类社 会跨越 式发展 ,但同 时也会 有失控 的风险 。

6.一 个 不 能 靠 自己 的能力 改变命 运的人 ,是不 幸的, 也是可 怜的, 因为这 些人没 有把命 运掌握 在自己 的手中 ,反而 成为命 运的奴 隶。而 人的一 生中究 竟有多 少个春 秋,有 多少事 是值得 回忆和 纪念的 。生命 就像一 张白纸 ,等待 着我们 去描绘 ,去谱 写。
任 1.作品选取的艺术形象
是因为


2.作者通过该形象想表达的是 作品中通过

3.作品所要弘扬的真善美是 。
,选用该形象
, 来体现。
色彩明亮
热火朝天的 劳动场景
女性健康的美
健康、丰满、 美丽的背部 充满生命力 的真实的女 性形象
表现劳动者健 康、淳朴的优 美形象
思考:
1.这两张画内容有什么共 同点和不同点?
《铜奔马》东汉 《纺织女》1657
《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1814

铁 肩 担 道 义

2008
《夯歌》1962
《木头人》2004
——
《 铁 肩 担 道 义 》 ( 国 画 )
潘 荣 本
《铁肩担道义》——出自杨继盛《杨忠愍[mǐn]公集》意思是以 救国救民为己任,为民奉献的理想和志向,体现出宣传革命 的精神。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7. 其 实 , 每 个 人心 中都有 一座山 峰,雕 刻着理 想、信 念、追 求、抱 负;每 个人心 中都有 一片森 林,承 载着收 获、芬 芳、失 意、磨 砺。一 个人, 若要获 得成功 ,必须 拿出勇 气,付 出努力 、拼搏 、奋斗 。无论 何时何 地,都 要牢记 :成功 ,不相 信眼泪 ;成功 ,不相 信颓废 ;成功 ,不相 信幻影 ;未来 ,要靠 自己去 打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西班牙 戈雅
• 画家简介 戈雅(1746~1828),西班牙杰出的油画家和版画家。 出生于一个镀金匠家庭。自幼就酷爱绘画,曾进入马蒂尼兹的画 室学画圣像画。1768 年到达意大利,广泛学习历史上各派画家的 绘画技艺。他是一位很全面的爱国画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 这幅画反应的是1808年人民反抗拿破仑侵略的历史事件。在这幅 画中,戈雅并没有把起义者看做是失败者,而是把他们描绘成为 英勇顽强、临危不惧的英雄,这与那些内心怯弱的刽子手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画面上被屠者的前排里站着三个人,右边的一个是 僧侣,正在作最后的祈祷,中间是一个神情坚定的农民,他抬头 望着夜空,在农民身旁站着的是一个起义的市民,他正暴怒地举 起了双手,好像在厉声咒骂敌人。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二课
• 美术作品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一定的
构思内容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 感受、审美理想,并通过艺术形象来感 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 能力。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 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当坚持倡导 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 • • • • • •
一、 了解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会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 作品,请列举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进行分析。 1.作品题目 2.作品内容 3.作品特点 4.作品主题 5.深层意蕴 6.个人理解 二、简答,学习欣赏本单元古今中外经典的艺术作品 之后,你觉得哪一件作品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铜奔马 》
汉代
《铜奔马 》 又名“马踏飞燕” “马超龙雀为东汉青 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 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 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 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艺术家巧妙地用 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 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 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 传神,而且造型写实。
委油 拉画 斯《 贵纺 支织 女 》 西 班 牙
这幅画是根据神话传说《变形记》创作而成。古时有位凡女阿涅 克剌炫耀自己的纺织手艺超过工艺的女神雅典娜,并与之比试, 在刺绣中体现奥林匹斯众神的丑闻。这使女神雅典娜十分恼火, 一气之下就把这位聪明的少女变为蜘蛛。实际上是画家借题描绘 了西班牙皇家壁毯工场的女工劳动场景。
• 董希文 《开国大典》
米 勒 法 国 《 拾 穗 者 》

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恣意轰炸了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 当时恰逢集市,2000名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 震撼了毕加索。他闻讯后极为愤慨,就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画了《 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 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拖着畸形的腿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 她已死的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个断了的手上握着断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 长着的鲜花。
• 欣赏以下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讨论, 观察绘画内容、分析绘画技法、感受 作品创作意图和情感表现。
• 潘鹤
《艰苦岁月》
50年代中期,他创作 的雕塑《艰苦岁月》 生动塑造了艰苦斗争 环境中的红军战士信 念坚定,开朗豁达的 光辉形象。成功地通 过老战士吹笛子,小 战士偎依身旁倾听的 造型、体现出艰苦年 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 神。在三角形构图中。 体积起伏波澜、手法 自由,艺术形象生动 自然,成为50年代的 罗中立 《 父亲》 经典之作。
比较分析下面两幅图片《铁肩担道义》与 《木头人》思考: 1.这两幅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什 么特殊的意蕴? 2.这两幅画对我们人生价值,道德伦理价 值有何导向?谈谈你的看法,
《 铁 肩 担 道 义 》 潘 荣 本
比较下面两幅美术作品 东汉《铜奔马》和戈雅《1808年5月 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进行思考: 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语言 与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的关 系呢?
• 通过这两幅画的画法和内容能够联 想到什么样的意境和审美取向? • 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 你有何 感受?
油画《夯歌》 1962 王文彬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我国社 会的精神风貌. 技巧:油画夯歌将人物处理在视平线以上的位置,并呈放射状的动 感布局,给人以高大升腾的感觉。富有装饰意味的色彩处理加强了 这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的勃勃生机,这是对劳动的虔诚赞美和热 情讴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