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体保温绝热计算规则及主材损耗计算

合集下载

保温工程量计算公式

保温工程量计算公式

保温工程量计算公式
保温层的热阻值R如下所示:
R = ln(d2/d1)/(2πk)
其中,d2为保温层的外径,d1为保温层的内径,k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保温层的导热率k由下式计算得出:
k=λ/(ρc)
其中,λ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ρ为保温材料的密度,c为保温材料的比热容。

保温层的厚度δ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δ=(d2-d1)/2
保温层的体积V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V=π(d22-d12)/4
保温层的质量m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m=Vρ
保温材料的体积比重α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α=m/(V1ρ1+V2ρ2+...+Vnρn)
其中,V1、V2、..、Vn为保温材料的体积,ρ1、ρ2、..、ρn为对应保温材料的密度。

保温材料的单位价格P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P=(P1V1+P2V2+...+PnVn)/(V1+V2+...+Vn)
其中,P1、P2、..、Pn为对应保温材料的价格。

保温工程的总费用C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到:
C=αP(V1+V2+...+Vn)
综上所述,保温工程量的计算公式包括热阻值的计算、导热率的计算、厚度的计算、体积的计算、质量的计算、体积比重的计算、单位价格的计
算以及总费用的计算等多个方面。

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进
行计算,以确保保温工程量的准确性。

绝热保温计算表

绝热保温计算表

保温厚度计算与核算
圆筒形管道单层绝热厚度
二 .保温层表面至周围空气间的总给热系数as计算
室内条件下室外
1.室内且(Ta=0~150℃)条件下
,保温层表面至周围空气间的总给热系数as
as =8.81145W/ m2.℃
选择实际条件下的选择的总给热系数as=28W/ m2.℃
三,最大允许热损失量
按右表选择保温层外表面最大允许热损失量
表面温度To =200℃
选择
「Q」=140W/m2
四.计算厚度δ
=0.131558(D1为保温层外径)
D0=108mm
试值法求取δ
试δ=50mm
=0.136325
所以
δ=60mm
核算保温层外表面温度是否与取值相近:
D1=228mm
Q=108.7978W/m2 Ts=23.88564℃
室外条件下
2.室外有风条件下,在风速=5m/s条件下
保温层表面至周围空气间的总给热系数as
as=27.23328W/ m2.℃
件下的as。

保温计算公式

保温计算公式

保温计算公式
常用保温材料工程计算公式1、保温经济厚度计算公式
2、已知允许保温层热损失,计算保温厚度2.1平壁保温厚度计算:
2.2、管道保温厚度计算:
3、已知保温层表面温度,计算保温厚度3.1平壁保温计算
3.2管道保温计算
4、允许温降下的保温厚度计算
5、保温层热损失计算
5.1 平壁保温热损失计算:
5.2 管道保温热损失计算:
6、保温层外表面温度计算
6.1 平壁保温层外表面温度计算方法:
6.2 管道保温层外表面温度计算方法:
7、已知保温厚度计算终端管线温度
除上述公式外,还可以用下面方法计算↓。

保温隔热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保温隔热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保温隔热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保温隔热工程工程量计算是指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对保温隔热工程中所需材料和人工进行合理预估和计算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准确的工程量数据,从而为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材料采购、人力安排和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1.确定保温隔热材料的种类和用量:首先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和现场条件,确定所需的保温隔热材料的种类,如保温层所用的岩棉、聚氨酯、聚苯乙烯等。

然后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制定的施工标准,计算出所需材料的用量。

2.计算保温隔热工程所需的设备、管道和设施数量:在保温隔热工程中,除了材料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管道和设施等的保温隔热,所以需要计算这些部分的数量。

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和技术标准,计算出所需的设备、管道和设施数量,并将其加入到工程量计算中。

3.人工工时的计算:保温隔热工程的施工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因此需要计算所需的人工工时。

根据工程难易程度、施工周期和施工条件等因素,估计出所需的人工工时,并将其加入到工程量计算中。

在进行保温隔热工程量计算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1.材料用量计算公式:材料用量=平均保温厚度×施工工程面积×材料密度其中,平均保温厚度为设计要求的保温厚度,施工工程面积为需要进行保温隔热的表面积,材料密度为保温隔热材料的密度。

2.设备、管道和设施数量计算公式:设备、管道和设施数量=施工工程长度×设备、管道和设施间距其中,施工工程长度为需要进行保温隔热的线性长度,设备、管道和设施间距为保温隔热工程中设备、管道和设施之间的距离。

3.人工工时计算公式:人工工时=施工工程面积×施工单价其中,施工工程面积为需要进行保温隔热的表面积,施工单价为每单位面积的施工成本。

以上公式是一种常用的保温隔热工程量计算方法,但由于每个工程的具体情况不同,计算公式和参数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建议根据具体的工程设计方案和技术标准进行合理的工程量计算。

防腐保温工程量计算

防腐保温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绝热工程量计算公式: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LS=π×(D+2.1*δ+0.0082)×L式中 D-直径1.033 、2.1调整系数。

δ-绝热(保温)层厚度。

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

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

(1)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ˊ=D1+D2+(10~20mm)式中 Dˊ伴热管道综合值;D1-主管道直径;D2-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2)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ˊ=D1+1.5D2+(10~20mm)(3)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ˊ=D1+D伴大+(10~20mm)式中 Dˊ伴热管道综合值;D1-主管道直径;将上述Dˊ计算结果分别代入公式(6)(7),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的绝热层、防潮层、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π×1.033*δ×1.5×NS=[(D+2.1δ)/2]+ 2*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S=π×(D+2.1*δ)×1.5D×1.05×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主要材料损耗率

主要材料损耗率

册说明第八册《给排水、采暖、燃气工程》(以下简称本估价表)适用于新建、扩建项目中的生活用给水、排水、燃气、采暖热源管道以及附件配件安装,小型容器制作安装。

二、以下内容执行其他册相应定额:1.工业管道、生产生活共用的管道、锅炉房和泵类配管以及高层建筑物内加压泵间的管道执行第六册《工业管道工程》相应项目。

2.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执行第十一册《刷油、防腐蚀、绝热工程》相应项目。

3.埋地管道的土石方及砌筑工程执行《自治区建筑工程计价定额》相应项目。

4.各类泵、风机等传动设备安装执行第一册《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相应项目。

5.锅炉安装执行第三册《热力设备安装工程》相应项目。

6.消火栓、水泵给合器安装执行第七册《消防及安全防落设备安装工程》相应项目。

7.压力表、温度计执行第十册《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工程》相应项目。

三、关于下列各项费用的规定:1.脚手架搭拆费按人工费的5%计算,其中人工工资占25%。

2.高层建筑增加费(指高度在6层或20m以上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按下表计算(其中全部为人工工资):层数9层以下(30m) 12层以下(40m) 15层以下(50m) 18层以下(60m) 21层以下(70m) 24层以下(80m)按人工费的% 1 2 4 6 8 10层数27层以下(90m) 30层以下(100m)33层以下(110m)36层以下(120m)39层以下(130m)42层以下(140m)按人工费的%13 16 19 22 25 28层数45层以下(150m)48层以下(160m)51层以下(170m)54层以下(180m)57层以下(190m)60层以下(200m)按人工费的%31 34 37 40 43 463.超高增加费:定额中操作高度均以3.6m为界限,如超过3.6m时,其超过部分(指由3.6m至操作物高度)的定额人工费乘以下列系数:标高±(m) 3.6~8 3.6~12 3.6~16 3.6~20超高系数 1.10 1.15 1.20 1.254.采暖工程系统调整费按采暖工程人工费的15%计算,其中人工工资占20%。

防腐保温工程量计算规则

防腐保温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程量计算规则一、绝热工程量计算公式: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LS=π×(D+2.1δ+0.0082)×L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

δ-绝热层厚度。

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

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

(1)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 1+D 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 -1 -主管道直径;D -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2)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3)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公式(6)、(7)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 ] +2 π×1.033δ×1.5×NS=[(D+2.1δ)/2 ] +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S=π×(D+2.1δ)×1.5D×1.05×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罐体及管道热损耗、保温、加热电伴热计算教程

罐体及管道热损耗、保温、加热电伴热计算教程

罐体及管道热损失及保温、加热计算篇(电伴热计算公式及参数表查询)电伴热计算公式及参数表查询管线散热量计算1、查表计算法(1) 求单位长度管道标准散热量QbΔT=Tj-T0 Tj (介质工艺温度)T0(环境最低温度)根据DN、ΔT、δ三个参数查“表3-1”,可得室外单位长度金属管道的标准热散失量Qb。

表3-1:管道散热量(Qb)条件:碳钢管道、玻璃纤维保温、室外、风速9m/s。

单位:w/m(2) 求单位长度管道的实际热散失量Qs计算公式:Qs = K1 · K2 · K3 · Qb ·················· (3-1)Equation Qs = K1 · K2 · K3 · Qb ·················· (3-1) 式中:Qs ----- 单位长度管道的实际热散失量W/mQb ----- 单位长度管道的标准热散失量W/mK1 ----- 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修正系数值K2 ----- 管道材料修正系数表3-3: 管道材料修正系数K2 表3-4: 环境条件修正系数K32、公式计算法管道热损失计算公式2兀λ(Tj —To)Qs=------------------- …………………. (3-2)ln[(d+2δ)÷d]式中:Qs—管道实际散热量,Kcal/h·m或W/mTj—介质维持温度,℃T0—冬天最低温度,℃λ—在介质维持温度时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Kcal/h·m·℃或W/m·℃d—管道外径,mmδ—保温层厚度,mm3、储罐和容器散热量计算(1) 求容器或罐体的总表面积S、m2a.二端为平面的圆柱容器:S=πD(R+H)S---总表面积m2D---容器外径mR---容器半径mH---容器高度mb. 二端为半球的圆柱容器:S=πD(2R+H)H---为圆柱部分的高度c.矩形容器:S=[(长×宽)+(长×高)+(宽×高)] ×2; m2(2) 根据保温层材质、厚度、安装地点的最低温度和介质维持温度.查“表3-5”,求出容器罐体单位面积上的热损失量Q0,W/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