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4 永不消逝的歌声 苏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永不消逝的歌声》参考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永不消逝的歌声》参考课件

-2-
永不消逝的歌声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永不消逝的歌声》是以音乐专题片的形式播出的广播电视短片,是为 纪念有重大贡献的音乐艺术家而创制的。本文是根据专题片的内容整理改 编的一篇回忆性的人物新闻,带有人物专访的特点,记录了“西部歌王”王洛 宾的音乐创作情况。
读音 hǎn liè pān kè chōnɡ jǐnɡ tà gěi jǐ
加点字
脍.炙.人口 肥沃. 瞌.睡 看.守 敞.开 流畅. 旋 旋.律
旋.风
读音 kuài zhì wò kē kān chǎnɡ chànɡ xuán xuàn
-5-
永不消逝的歌声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shǔ 名 酷 shǔ qīnɡ 注 qǐnɡ 刻 土 rǎnɡ
永不消逝的歌声
-1-
永不消逝的歌声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与歌者米嘉荣 刘
禹锡 唱得《凉州》意外声, 旧人惟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 好染髭须事后生。
赏析: 本诗从反面落笔,于温柔敦厚中透出愤懑不平。《凉 州》曲调的不寻常,衬托着米嘉荣出乎其类、拔乎其 萃的技艺。“旧人惟数”,从正面突出米嘉荣。最后两 句笔锋一转,突出题旨。米嘉荣一身绝技,理当受人敬 重,可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是轻先辈重后生。刘禹锡反 对“时世轻先辈”,却奉劝人们“染髭须事后生”,劝慰 之中,暗含着无限辛酸和诗人自己的愤世之情。这是 忍着愤怒的温存,含着泪水的笑意,而自隐藏着讽刺 的锋芒。“正言若反”,可以化尖锐泼辣为含蓄蕴藉, 化急切直率为委婉淳厚,使诗意更为隽永深长。

永不消逝的歌声-苏教版必修四教案

永不消逝的歌声-苏教版必修四教案

永不消逝的歌声-苏教版必修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歌曲《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题和背景,并能够分析歌词及歌曲中隐藏的意义。

2.掌握歌曲《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曲式、旋律和节奏,能够正确演唱。

3.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首与主题相关的歌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歌曲《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题和背景,并能够分析歌词及歌曲中隐藏的意义。

2.难点:掌握歌曲《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曲式、旋律和节奏,并能够正确演唱。

三、教学准备1.电脑、音响等设备2.课堂所需的教学PPT3.黑板、彩色粉笔等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1.点播歌曲《永不消逝的电波》。

2.介绍歌曲背景及相关历史事件。

3.学生分组讨论或个人阅读,总结歌曲主题并发表。

2. 歌曲分析1.推荐歌曲《永不消逝的电波》的MV,分析其画面和歌词,了解歌曲表达的意义。

2.教师解析歌曲中一些比较难懂的词汇及乐理知识。

3.让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分析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3. 歌曲演唱1.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唱法。

2.让学生练习唱歌,权限教师帮助调整,纠正错误。

3.分组进行歌曲合唱比赛,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4. 创作环节1.让学生根据歌曲主题,自行创作一首歌曲,介绍以及演唱。

2.评选最好的几首歌曲,进行展示。

5. 结束环节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师评价本节课程涵盖了多个方面,既有歌曲背景及历史事件的介绍,也有歌曲的分析和演唱,以及自行创作和展示。

这次课程目的是通过学习歌曲,锻炼学生多方位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才艺水平。

评价标准将会根据参与度、表现、和最终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将会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不消逝的歌声名师精编教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永不消逝的歌声名师精编教案

2016-2017学年苏教版必修四永不消逝的歌声教案●教学目标1. 阅读广播稿文本,了解王洛宾的艺术人生,复述王洛宾的故事,理解王洛宾创作的一首首民歌与其艺术创作经历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了解这篇广播稿的构思特点与表达特点。

3. 课堂教学中播放节目录音让学生倾听,通过倾听来捕捉声音文本的信息,通过倾听来概括声音文本的内容,通过倾听来感受声音文本的独特表现力。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

作品简介《永不消逝的歌声》选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奖作品选》。

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黄金时段综合文艺节目《今晚八点半》中播出,由著名播音艺术家雅坤主播,这个节目也曾获首届中国播音作品奖一等奖。

主创人简介雅坤,原名佟雅坤,辽宁沈阳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音指导、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副会长。

雅坤老师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节目《今晚八点半》的第一任节目主持人,也是全国第一、二届“金话筒”奖金奖的得主。

代表作品有《东方神话——从哑女到神童》《祖国不会忘记》《边关军魂》《太阳之歌》《上下五千年》《永不消逝的歌声——纪念音乐家王洛宾》等。

她主播的节目,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节目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服务性于一炉,可听性强,受到听众的欢迎和喜爱。

演播的音乐专题节目《永不消逝的歌声——纪念音乐家王洛宾》,获得首届中国播音作品奖一等奖;主持的《今晚八点半》春节特别节目《春灯乐》,获第二届中国主持作品奖一等奖。

王洛宾简介王洛宾(1913—1996),汉族人,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

籍贯北京。

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他1938年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在大西北生活了近60年(其间曾先后两次入狱达18年之久),将传奇般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

他一生创作歌剧七部,搜集、整理、创作歌曲1000余首,出版歌曲集六册。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永不消逝的歌声》名师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4专题 《永不消逝的歌声》名师课件
【提示】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既写出监狱大院里 白杨树的茁壮、顽强,又暗示出度过了坎坷狱中 生活后的王洛宾会以更加顽强的生命力迎接生活。
6播、传递,表现了王洛宾没有 将他改编创作的歌曲视为己有,表现了他的胸怀的 宽广和淡泊名利。在他看来,好听的民歌不是属于 他专有,是属于大家的。
3. 详细交代《达阪城的姑娘》这首民歌的产生有 什么作用?
【提示】是对前面“他像小学生一样,拜草原的牧 人和终年奔走在大漠的“赶脚人”为师,搜集、整 理、改编在西北大地广泛流传的“花儿”和新疆维 吾尔族、哈萨克族民歌 ”的具体阐释;不胫而走 的歌曲更是对他搜集、改编辛勤付出的高度肯定, 表现了他在民歌方面的突出才能。
7.“王洛宾就像一棵常青藤,他用碧绿的树叶, 编织着一首首鲜活而又满含生机的歌。”说说这句 话的作用。
【提示】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热情地赞美了王 洛宾旺盛的创作能力和他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歌曲。
8.王洛宾的歌“永不消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王洛宾将自己真正 融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唱出了他们最真、 最美的心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
永不消逝的歌声
有这么一首歌,它传唱于世界各地,让听者心灵 澄澈,如闻天籁。一起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歌。
这么美的音乐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它的作者又是谁? 走进文本,走近“西部歌王”王洛宾。
1.通过欣赏音乐了解王洛宾的生平。(重点)
2.感受王洛宾为音乐奉献终身的伟大情怀。(难 点)
雅坤,原名佟雅坤。1942年生。 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节目主 持人,播音指导,中国广播电视 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委员会副会 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背景介绍】
1987年至1998年,雅坤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名牌综艺节目《今晚八点半》的主持人,她演播 的音乐专题节目《永不消逝的歌声——纪念音乐 家王洛宾》,获得首届中国播音作品奖一等奖 。

2022年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永不消逝的歌声》

2022年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永不消逝的歌声》

永不消逝的歌声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播送文稿的特点2:学习如何书写播送文稿3:掌握播送文稿的中心内容教学重点:1:通过倾听播送获取主要信息并概括内容2:感受优秀播送文稿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能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启发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课前先让学生熟悉背景材料,将主人公的作品与个人经历联系起来概括信息要点学情分析:结合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引导学生评价主人公的人生选择及其对社会的奉献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56个名族,各有自己不同特点的民歌,然而能将民歌与自己的事业挂起钩来的音乐家全国不多,今天咱们通过几首歌曲了解一位,就是民族音乐家王洛宾,从他的歌曲入手,理解什么样的歌声才能永不消逝。

二:研读文稿首先请学生小组先后讲解几首歌曲的由来学生甲:歌曲?眼泪花儿?学生乙:歌曲?达坂城的姑娘?学生丙:歌曲?阿拉木汗??撒阿黛??高高的白杨?等学生丁: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三:概括信息接下来学生分别评说每首歌曲对王洛宾的一生有何影响一女生:学生甲提到的这首宁夏花儿的歌曲可以说是把王洛宾的心留在了西北大地的关键的一首民歌。

一男生:学生乙提到的这首新疆民歌可以说是王洛宾创作的开始,从此将民歌一步步传承下去。

二男生:学生丙提到的这几首歌曲可以说是对王洛宾人生经历的真实记录,使他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而动人。

二女生:学生丁提到的这首歌曲最能表达王洛宾音乐作品的成就,同时也将民歌唱到世界各地。

四:文本拓展现在开始探究王洛宾的从艺之路越走越宽广的原因〔从文中加以提炼〕:1作出了正确的选择;2认真研究不断学习;3在坎坷路上不怕打击,越挫越勇;4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等等。

五:课后思考练习:永不消逝的歌声给王洛宾带来什么样的荣耀?六:小结:王洛宾离开他曾经熟悉的草原21年了,这个曾经被埋没了半个世纪的名字今后会被牧民时刻想起,而他的歌声已传唱至中华大地及世界各国人们的心中,永不消逝。

板书设计:歌声之所以永不消逝眼泪花儿--------最美而动人的歌达坂城的姑娘--------最值得传承的歌战歌和囚歌--------最有生命力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最有代表性的歌。

高中语文 42 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42 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课后撷珍 苏教版必修4

【名师一号】2014-2015高中语文 4-2 白发的期盼(节选)永不消逝的歌声课后撷珍苏教版必修4一、素材点说1.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坎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

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适用话题】①苦难也是一笔财富;②平和乐观的心态。

2.26岁那年,王洛宾离开了北平,云游到青海湖,在那里遇到了17岁的卓玛。

他和卓玛只相处了3天,但那是奇异瑰丽的3天。

卓玛用鞭子轻轻地抽了他一下,含羞拍马远去,他就痴望着天边那一团火苗似的红裙,脑际闪过美轮美奂的旋律。

卓玛轻轻的一鞭,抽出了一支世界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王洛宾遭遇牢狱之灾时,仰望厚墙上的铁窗生出绝望之情,抛一根绳子挽一个活结,就要走向另一个世界时,一声悠扬的牧歌悠然飘进铁窗,他分明看到了铁窗外的蓝天白云红日,嗅到了原野上的草之芬芳花之馨香。

于是,他三下两下扯掉了死神递过来的牵引之绳。

音乐,民间音乐是他生命的守护神,我们至今都不知道这是哪一位牧民的哪一首无名的歌,又一回轻轻抽在了王洛宾的心头。

这一鞭,为我们抽回了一个伟大音乐家的生命,和卓玛的那一鞭一样地美妙。

【适用话题】①热爱的力量;②转变思维。

二、素材运用人之一世,殊为不易。

在看似平坦的人生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人痛不欲生。

痛苦之于人,犹如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舟。

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心胸狭隘之人因受挫折放大痛苦而一蹶不振;人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志气消沉;万古旷世,又不知有多少内心懦弱的人因受挫放大痛苦而葬身于万劫不复的深渊……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

永不消逝的歌声-苏教版必修四教案

永不消逝的歌声-苏教版必修四教案

永不消逝的歌声-苏教版必修四教案背景《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在日本广受欢迎的动画电视剧,讲述了由一群少女组成的歌唱团体“μ’s”通过参加各种音乐比赛和演出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的成长故事。

在中国,也有一部以近似主题为基础的课程教材——苏教版必修四教案中的“永不消逝的歌声”单元。

本文将从苏教版必修四教案的设计和教学内容两方面对“永不消逝的歌声”进行介绍。

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应能够…1.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并且理解音乐的艺术性;2.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并且能够听懂并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3.能够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并且能够将其运用到音乐创作中;4.通过合唱、弹唱等方式参与音乐表演,并且发扬音乐的感染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音乐的基本元素:介绍乐器、旋律、节奏、和声、音符等基本概念,并且教授如何阅读和理解音乐的基本符号。

2.音乐的类型与风格:介绍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等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并且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和思想内容。

3.音乐的组成结构:介绍音乐的主旋律、副旋律、引子、尾声等组成要素,并且通过分析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来展示不同作曲技巧的运用。

4.音乐的欣赏与表演:通过学生们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合唱、弹唱、吟唱等表演方式的实践,并且让学生进行音乐鉴赏,体验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方法1.讲授法:在介绍音乐元素和结构的时候,采用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跟随的方式进行学习和理解;2.欣赏法: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的方式体验音乐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3.实践法:在音乐表演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指导和演示,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实验的方式来提高音乐表演的能力和技巧。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音乐的基本元素在本课时中,教师将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以及音乐符号的表示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琴键图谱和五线谱来表示音乐符号,并且了解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法。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公开课 永不消逝的歌声课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公开课 永不消逝的歌声课件

《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
经典,并且荣获国家颁发的“金唱片特别创作奖”;
今天,让我们走近“西部歌王”王洛宾。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了解王洛宾的生平。(重点)
2.感受王洛宾为音乐奉献终身的伟大情怀。(难点)
文本探究:
1. 题目“永不消逝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
作者以“歌曲”为线索穿起了王洛宾的一生,
编在西北大地广泛流传的“花儿”和新疆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民歌 ”的具体阐释;不胫而走的歌曲更是 对他搜集、改编辛勤付出的高度肯定,表现了他在民 歌方面的突出才能。
文本探究:
4.插入王洛宾两次入狱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起衬托作用。两次入狱,让王洛宾在铁窗里 度过了漫长的19年,“但他始终没有失去音乐 ”
,“正是他的歌,支撑着一个不屈的灵魂,走过
选取两三首王洛宾创作的歌曲,为它配上乐评。
《达坂城的姑娘》
《在那遥远的地方》 《半个月亮爬上来》 《阿拉木汗》 《掀起你的盖头来》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玛依拉》 《青春舞曲》 《在银色的月光下》
第四单元 · 文本研习
《永不消逝的歌声》
《永不消逝的歌声》选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获 奖作品选》。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黄金时段综合文 艺节目《今晚八点半》中播出,由著名播音艺术家雅 坤主播,这个节目也曾获首届中国播音作品奖一等奖,
优秀节目主持人赵薇因《永不消逝的歌声》获“中国
广播文艺奖”一等奖。 。
【提示】“传”即传播、传递,表现
了王洛宾没有将他改编创作的歌曲视为己
有,表现了他的胸怀的宽广和淡泊名利。 在他看来,好听的民歌不是属于他专有, 是属于大家的。
7.“王洛宾就像一棵常青藤,他用碧绿 的树叶,编织着一首首鲜活而又满含生机的 歌。”说说这句话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