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世界历史知识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世界历史知识点1. 古代文明•早期文明: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等。
•古希腊:希腊城邦、希腊哲学、希腊剧院等。
2. 罗马帝国•共和制与帝制: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转变。
•罗马法律:突出实用主义,对后世法律有重要影响。
•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传播与扩散。
3. 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封建领主与农奴的关系。
•十字军东征:西欧王国对回教徒控制的圣地的远征。
•文艺复兴:艺术与文化的复兴运动。
4. 近代欧洲•文化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思考,推动了科学与哲学的发展。
•工业革命:从手工业到机械工业的转变,催生了现代工业社会。
•民主革命: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起因与影响。
二、中国历史知识点1. 华夏文明•三皇五帝: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
•夏、商、周:中国古代的朝代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思想兴起。
2. 秦汉帝国•统一中国:秦朝的统一战争和政治制度。
•高度集权:汉朝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代:曹操与刘备之间的争斗。
•隋唐帝国:隋朝和唐朝的政治和文化繁荣。
•五代十国:五代与十国之间的动荡局势。
4. 宋元明清朝时期•宋朝的科技发展: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
•元朝的统治:蒙古人对中国的统治。
•明清的辉煌:明朝的文化与明清之交的社会变革。
三、历史人物•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与教育家。
•亚历山大大帝:斯基泰山,征服波斯和印度。
四、历史事件•法国大革命:法国国内一系列的革命与政治运动。
以上是初中历史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涵盖了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的重要内容。
这些知识点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是拓宽视野、了解历史脉络的必备知识。
希望本总结对你有所帮助!注:此文档仅供参考,详细内容还需进一步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
历史九年级中考必背知识点

历史九年级中考必背知识点历史九年级中考将会涉及到丰富的历史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正确理解历史事件和发展趋势,以及获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是历史九年级中考必背的知识点。
一、世界历史1. 地中海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等。
2. 欧洲中世纪:包括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黑死病等。
3. 文艺复兴:主要发生在欧洲,标志着中世纪向近代的转变。
4. 大航海时代:指16至17世纪欧洲国家进行的远洋航海活动。
5. 世界工业革命:指18至19世纪英国工业化运动及其扩散的过程。
二、中国古代史1. 古代社会:包括远古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
2. 周朝:包括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
3. 秦汉: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郑和下西洋等。
4. 魏晋南北朝:文字学、佛教传入、六朝瓷器等。
5. 唐宋元明清:包括唐朝的开元盛世、宋朝的科技发展、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清朝的闭关锁国等。
三、世界近代史1. 十九世纪的欧洲变革: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殖民主义扩张等。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主要参战国及其胜负、战后的影响等。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崛起、太平洋战争、战后的冷战格局等。
4. 当代世界:包括联合国的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性、国际社会的挑战等。
四、中国现代史1.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起义,建立了中华民国。
2. 中共成立与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3. 新中国的成立与初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土地改革、三反五反等。
4. 社会主义建设:包括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5. 全球化与中国: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问题。
以上是历史九年级中考必背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能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过去,还能对现在和未来有更深刻的认识。
加油!。
原创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原创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 古代两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位于世界四大洲和三大洋之间的亚洲西南部•主要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地理特点:多沙漠和高山,干旱少雨,水源来自两河流域2.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城市国家兴起:古巴比伦成为主要城市,巴比伦国王享有神权•发达的农业:使用灌溉系统,使农业生产大大提高•发明创造:发明了楔形文字,并建立了日历、钟表等3. 尼罗河流域文明(古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尼罗河带来的福祉:良好的交通和灌溉条件,使得农业迅速发展•雅利安人的入侵: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埃及,建立了新王国•文化特点:建立了独特的宗教和宗教体系,崇拜德国人皇帝4. 近东地区其他文明•腓尼基文明:发达的海上贸易,发明了字母•波斯帝国:古代波斯人的帝国,庞大的疆域•蛮夷历史:对抗希腊罗马文明的外来入侵二、中国古代历史1. 夏商周时期•夏朝:传说中的第一个王朝,建立者为大禹•商朝:王朝制度的出现,青铜文化的繁荣•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王位世袭,东周王位分封2. 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改革:提倡道德,改革政权•孟子的思想:主张仁政和君主有道德责任•孔子和儒家思想:提倡仁义规范,传播儒家思想3.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兴起:刘邦建立汉朝,国家经济文化繁荣•西汉和东汉的历史事件:杨广篡位、董卓之乱等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建立,国力强盛–魏国:曹操建立,掌握政权–蜀国:刘备建立,势力较弱•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政权割据三、世界古代历史1. 古希腊文明•希腊城邦制度:城邦互不统一,独立自主•希腊哲学的兴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思想•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罗马文化借鉴希腊文化的元素2. 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时期:先期为贵族统治,后期为独裁者统治•罗马帝国的兴衰:帝国疆域扩大,后期因分裂而衰落•罗马法的传播:罗马法作为民法的基础3.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的创立: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的兴起:阿拉伯帝国的疆域和文化影响力扩大•文化传播:阿拉伯帝国传播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综上所述,以上是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人教版),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中国古代历史到世界古代历史等方面进行了概括。
初三历史学科的关键知识点

初三历史学科的关键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历史
- 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两代。
- 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
人物。
2. 中国现代历史
- 中国现代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
- 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
人物。
3. 世界历史
- 世界历史中的一些重要时期和事件,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
罗马文明、中世纪欧洲、大航海时代、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 这些时期和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与中国的
历史有一定的联系。
4. 重要历史人物
- 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如黄帝、孔子、秦始皇、刘邦、朱元璋、等。
- 这些人物在中国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思想和行
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历史地理知识
- 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重要地理概念和地理位置,如黄河、长江、长城、丝绸之路等。
- 这些地理概念和地理位置与中国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了解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以上是初三历史学科的关键知识点的概述。
学生们可以通过这
些知识点,更好地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提高历史学科
的成绩。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的全面理解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的全面理解一、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1. 人类社会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农业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形成- 种族的迁徙和文化的传播2. 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河流流域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黄河流域文明:夏、商、周三代的更替- 爱琴海文明: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3. 奴隶社会的兴起和衰亡- 古代奴隶社会的基本特点- 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的兴起和衰亡- 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二、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三纲五常思想- 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2.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时代的基本特点- 封建领主和农奴的关系- 教会的统治和封建制度的衰落3.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 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实施-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起义的兴起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和发展1. 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基本特征- 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兴起- 劳动力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形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2.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和影响3. 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殖民地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和冲击-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比与冲突四、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和发展1.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中国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改革开放3.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和冲突- 社会主义国家的互助合作和独立自主- 社会主义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化的影响以上是初三历史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全面理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面梳理

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面梳理1. 古代文明- 1.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2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4 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 世界历史- 2.1 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2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3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4 近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3.2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3.3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4. 世界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4.1 古代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成就- 4.2 古代印度、阿拉伯的科学技术成就- 4.3 古代埃及、巴比伦的科学技术成就5.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 5.1 奴隶社会的特点- 5.2 封建社会的特点- 5.3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6. 世界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 6.1 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 6.2 欧洲封建社会- 6.3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7.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7.1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 7.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7.3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8. 世界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8.1 希腊罗马的城邦制度- 8.2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 8.3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9.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9.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9.2 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9.3 中国古代的外国使节来华10. 世界古代的对外交往- 10.1 古代希腊罗马的对外交往- 10.2 古代阿拉伯的对外交往- 10.3 古代印度的对外交往以上是初中历史九年级的知识点全面梳理,涵盖了古代文明、世界历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世界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世界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世界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世界古代的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2024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远古时代:
1.火的使用和原始社会的产生
2.人类从狩猎采集到定居农业
3.陶器的发明和铜器的使用
4.古代黄河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
二、古代文明:
1.日本、朝鲜、越南的出现
2.印度文明和佛教传入中国
3.10字经的产生
4.封建社会的产生
5.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思想家孔子的思想
三、秦汉政权和统一的中国:
1.秦朝和汉朝的建立
2.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政治措施
3.大规模的修筑长城和修建陵墓
4.经济繁荣和商业发展
四、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政权: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割据和文化兴盛
2.隋朝和唐朝的建立和统治
3.文人墨客的创作和科举制度的实施
4.城市和农田的规划和发展
五、宋辽金元政权:
1.南宋和北宋的建立
2.辽朝和金朝的兴起和征战
3.元朝的建立和对外扩张
4.科技和文化的繁荣
六、明清政权和封建社会的末期:
1.明朝的建立和海外探险
2.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
3.平定各种反抗和对外侵略
4.外商进入中国和国际贸易的变化
七、近代以来的中国:
1.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
2.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3.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4.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5.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6.中国共产党的统治和开放
八、世界历史:
1.古埃及文明和金字塔的建造
2.古希腊罗马文明和民主政体的兴起
3.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和天主教的影响
4.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发展
5.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兴起
6.世界两次大战和联合国的建立
7.冷战时期的分裂和冷战的结束。
中考考前知识点复习资料世界历史

中考考前知识点复习资料世界历史中考考前知识点复习资料世界历史世界历史作为中考的一科,是很多学生非常关注的重点科目。
而且,这一科目的考试难度也是比较大的,需要学生掌握比较多的知识点。
因此,在准备中考的时候,针对世界历史这一科,学生需要做好充足的备考,包括积累知识点、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
一、积累知识点世界历史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很多。
因此,在准备中考之前,学生需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更好地记忆和掌握。
以下是世界历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文明史文明史指的是世界历史上各个重要文明的发展史。
这包括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各个地区的文明,如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等。
在备考中,需要学生对这些文明的历史背景、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
2. 战争史战争是世界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各种历史时期的战争,如古代战争、中世纪战争、近代战争等。
在备考中,需要学生了解这些历史时期的战争原因、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知识。
3. 政治史政治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备考中,学生需要掌握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事件,包括古代政治、中世纪政治、近现代政治等。
4. 文化史文化是世界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如古代文化、中世纪文化、近代文化等。
在备考中,需要学生了解这些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学习方法除了积累知识点,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备考。
以下是一些学习方法:1. 多读书大量的阅读有利于学生对文化、历史事件等方面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历史文献、历史小说、历史漫画等来扩大自己对历史的认识。
2. 做笔记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的历史资料整理成笔记,以便复习和加深记忆。
可以将笔记分成主题、时间等方面来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针对不同的考题进行复习。
3. 做模拟测试题模拟测试题有助于学生检验自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进行补充和备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
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君主立宪制 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标志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性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2)推翻了英国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领导阶级相同---主要是资产阶级领导
革命动力相同:人民都处死了封建君主(查理一世;路易十六)
影响相同---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广泛
异: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领导阶级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
特点不同---英国反复曲折,建立君主立宪制
法国大革命是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
起源及时间
非洲(南方古猿) 约三四百万年前
过程
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露西)→完全形成中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丁村人,晚期智人――山洞洞人四个阶段)
主要动力
(劳动)在古猿向人转变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推动了对欧美的革命进程。
1、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2、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3、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
性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2、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有一大障碍,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异同:
同:原因相同---资产阶级需要掌权,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父系
氏族
1、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2、农业、畜牧业、手工业进步,商品生产出现 3、男子占据主导地位
2、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国家形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奴隶社会(野蛮)----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奴隶制文明)
(林肯)
重要
文件
期间
不填
《》
1776.7.4(国庆日)
《》
1789年 议会
《宅地法》1862
《解放黑人》1862
过后
《》
1689 英国议会
1787年宪法
联邦制国家建立
《法典》
1804 拿破仑
不填
导火线
苏
波
三
林肯当选总统
开端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来克星顿的枪声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
1861年4月南方独立,挑起内战
(5)胜利:约克镇英军投降(1781年)
(6)结果: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3年)
1、 爆发标志: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监狱
2、颁布
3、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处死国王
4、高潮: 的恐怖策
5、结束:1794年罗伯斯庇尔等人被推上断头台
1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古国名
河流
文明初现
统一时间
文明成果(或代表制度)
古埃及
尼罗河
约公元前3000
古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伊拉克)
公元前18世纪
古印度
印度河
约公元前2500年
古中国
黄河(母亲河)
注意:1、印度的种姓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对哪个阶层最有利:答案 刹帝利
2、归纳与古印度有关的文明: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
2失利:初期北方军队准备不足,缺乏优秀将领,一再失利
3转折:1862年林肯颁布
4胜利:1865年北方获胜
特点
革命较早但不彻底
双重性:既是,又是
革命最大最彻底
第二次资产阶革
结果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统治确立起来。
1776年7月4日美国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
1783 真正独立
结束了封建统治,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战争性质
1、 革命性: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2、 侵略性: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对拿破仑的评价)
肯定的一面:
否定的一面
15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21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法国大革命(1789-1894)
美国南北战争
时间:1861--1865
原因
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新贵族(克伦威尔)
资产阶级,
种植园主(华盛顿)
资产阶级
(罗伯斯庇尔)
资产阶级
1、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2、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发现“世界”和“人”的时代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原因
客观条件
主要经过
影响
1、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与扩大
2、西欧国家“寻金热”
1、指南针的应用
2、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
3、航海技术的进步
航海家
事迹
支持国家
1、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2、欧洲大西洋沿岸的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阿拉伯数字
印度人发明,12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马可・波罗来华
①1271年沿丝绸之路出发,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 ②受到元世祖赏识,留在朝廷任职 ③17年后从海路回国,口述《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注意:通过马可波罗对一大宫的描述可推知:马可波罗没到过日本
第8课、第9课 古代的科技与思想
补充:与西罗马帝国灭亡相距约一千年
1453―476=?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战争名称
时间
结果
影响
希波战争
前5世纪
早期――中期
希腊获胜(马拉松战役)
东西方文明各自独立发展
亚历山大
东征
前4世纪后期
攻入埃及,灭波斯,达到印度建立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战争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经过
1、1645年纳西比战役击溃王军
2、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建共和国 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
3、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
4、1688年 ,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统治确立
(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 (1775年)
(2)建军:华盛顿成为大陆军总司令
(3)建国: (1776年7月4日)
(4)转折: (1777年)
2、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意义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背景
1、国家不统一,部落间相互仇杀 2、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的入侵
领导人
穆罕默德
经过
1、穆罕默德在麦加(610年创立伊斯兰教)传教 2、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元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3、公元630年,兵临麦加城,穆罕默德成为政治和宗教领袖 4、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八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A、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社会平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平等关系)。
B、奴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是两大对立的阶级(占有关系)
C、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大主要的阶级(租佃关系)
D、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雇佣关系)
E、共产主义社会:无对立阶级(平等关系)
3、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实质一样:都是奴隶制文明
4、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
答案因为:他们较早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5、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印刷术(隋唐)火药(唐朝)指南针(北宋)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
(古希腊――民主、古罗马――法律)
雅典
1、 公约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教会
罗马教廷至高无上
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表现:政治上和王权分庭抗礼
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
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城市
1、10世纪时,西欧城市发展起来
2、市民阶级形成,早期资产阶级出现(来源与富裕商人和银行家)
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拜占廷
帝国
1、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2、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相同点:
①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都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进入垄断阶段
不同点
①前者科学技术联系不紧密。第二次的发明者大多是科学家②第一次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广。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艺
复
兴
时间
背景
地区
中心思潮
实质
代表人物
作用
14世纪前后
地中海地区生产关系的发展,资产阶级兴起
意大利,随后扩展到欧洲
人文主义: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个性,追求现世生活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