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和溴的提取
溴、碘的提取

二、溴、碘的性质
1、溴的物理性质
深红棕色液体 刺激性气味,有毒
ρBr2 >ρH2O
易挥发 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
溶于乙醇、CCl4、苯等
棕色试剂瓶中水封保存
溴与溴水
2、碘的物理性质:
紫黑色固体 在水中溶解度比溴还小, 易 溶于乙醇、 CCl4、苯 等 ρI2 >ρH2O 易升华——碘单质的分离
在一支试管加入2~3ml KI溶液,滴加少 量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 观察现象。
加氯水(或通氯气)
加CCl4
溶液的颜色逐 渐加深,最后 变成了棕黄色
溶液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紫红色
实验
实验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Cl2+KBr 分层,上层接近无色, Cl2+2NaBr=2NaCl+Br
课堂练习
1、向溴化钠、碘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足量氯气,加热并溶液蒸干,灼烧,最后
残留的物质是( A )
A.NaCl B.NaCl NaBr NaI C.NaBr NaI D.NaI
2、要除去液溴中溶解的少量Cl2,可采的方
法是( B)
A. 加入NaCl B.加入适量的NaBr C.加入适量的Cl2 D. 加入适量的Br2
5、溴碘的化学性质 6、溴离子、碘离子的检验方法 7、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一、实验与思考:
在试管分别加入2~3ml NaBr 溶液,滴加少量 新制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察 现象。
加氯水(或通氯气)
加CCl4
溶液的颜色逐 渐加深,最后 变成了橙黄色
溶液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1)、为什么要使用提取粗食 盐后的母液来提取溴? (2)、如何将Br-→Br2? (3)、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的 目的是?
2.3 溴和碘的提取(同步课件)-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I2
着两个玻璃瓶,一个是他制药用的,里面盛着海草灰和酒精,另一个里面盛着铁在硫酸中的溶 液。库尔图瓦在吃饭,一只公猫撞倒了硫酸瓶和并列在一起的药瓶。器皿被打破了,液体混合
起来,一缕蓝紫色的气体从地面上升起……”
知识梳理
●卤素单质的性质
熟记卤素的特殊性
1 常温下,Br2是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易挥发 2 碘为紫黑色固体,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
黄色
橙黄色
溴水
黄色
碘水
●卤素单质的性质
实验探究——卤素单质活泼性的实验探究
探究一:分别向盛有4 mL KBr溶液和 4 mL KI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加入1 mL 氯水, 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并与氯水的 颜色进行比较。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二:向盛有4 mL KI溶液的试管中 加入1 mL 溴水,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 变化,并与溴水的颜色进行比较。写出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卤素单质的性质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F2 淡___黄__绿__色气体
颜色、状态
Cl2 _黄__绿__色气体
Br2 深__红___棕__色液体
I2 紫__黑__色固体
密度 熔、沸点
溶解性
逐渐_增__大__ 逐渐_升__高__ 在水中溶解度小(F2与H2O反应),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
●卤素单质的性质
(2)置换——萃取法
未知液――加―适量―新―振制―荡饱―和―氯水―→ 加―入―CC―l4 ―下―层振―荡―或汽―油――上→层
有机层呈 红棕色或橙红色,表明有 Br- 紫色、浅紫色或紫红色,表明有 I-
●卤素离子的检验
为什么我们在检验含有卤素离子的物质时,加入 AgNO3溶液形成沉淀后,还要再加入稀HNO3,只有沉淀 不溶解,才能证明该物质含有卤素离子?
溴、碘的提取

== Br2 +2NaCl Cl2>Br2 == I2 + 2NaCl Cl2>I2 == Cl2 + 2NaBr == I2 + 2NaBr Br2>I2 == Cl2 +2NaI == Br2 + 2NaI
氧化性 Cl2>Br2>I2
探究
如何鉴别三瓶无色的 液体: 液体:NaCl、NaBr、 、 、 NaI
原理 卤 素 离 子 的 检 验 ) (
Br2,I2溶于CCl4中颜色不同 如何将NaBr、NaI转化为 、 如何将 转化为 Br2、I2?
AgCl 色 ,AgBr 色 ,AgI 色 颜色
卤素离子的检验
(1)沉淀法
(2)萃取法
白 ↓(AgCl) ①AgNO3溶液 淡黄↓ 淡黄↓(AgBr) Br- ②稀HNO 3 I 黄 ↓(AgI) Cl黄绿色 红棕色 紫红色
气味( 气味(毒 性)
溶解度
与水剧烈反应放 出大量热和氧气 能溶于水, 能溶于水,易溶 于水 于有机溶剂 微溶于水, 微溶于水,易溶 于水 于有机溶剂 溶于水, 溶于水,易溶 于水 于有机溶剂 易溶于有机溶 剂, 水
腐蚀性
都 具 有 很 强 的 腐 蚀 性
F2 Cl2 Br2 I2
毒 性 依 次 减 弱
2AgBr == 2Ag + Br2
光照
AgI 人工降雨
KIO3
I2 的酒精溶液
碘的提取 干海带
灼烧
海带灰
溶解 过滤
母液
通入氯气
碘单质
提纯
含碘溶液
用途: 用途: AgBr——感光材料; AgBr 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 AgI——人工降雨 ; AgI 人工降雨 KIO3 ——加碘食盐; 加碘食盐; 加碘食盐 碘酒——医用消毒。 碘酒 医用消毒。 医用消毒 “指纹鉴定”原理? 指纹鉴定”原理?
溴碘的提取

A.NaCl 和KI C.KCl和NaBr
B.NaCl、KCl和I2 D.KCl和NaCl
4、向含有NaI 、NaCl共10g的混合溶 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将溶液 蒸干并灼烧得到固体6.64g,求原混合 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
提示:用固体质量差计算
化钾试纸变蓝的是(C )
A.碘水 C.氯化钾溶液
B.溴水 D.氯气
2、要除去液溴中溶解的少量Cl2,可采的方法
是( B )
A.加入NaCl
B.加入适量的NaBr
C.加入适量的Cl2 D. 加入适量的Br2
3、 向含有NaBr 、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
量的Cl2充分反应。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所得
的物质,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 A )
还原性 Cl- 〈 Br-〈 I-
溴和碘存在
元素 浓 度 / 元素 浓度/ 元素 浓度/
mg.L-1
mg.L-1
mg.L-1
氯 19350 溴
67
钡
0.03
Cl
Br
Ba
资钠料卡:在1海07水70含有的锶众多元素中8,溴享有“钼海洋元素0.”0的1 美
称N。a这倒不是因为海水S中r溴的含量高,恰恰相Mo反,每升海水中
观察: 请观察盛溴的试剂瓶,根据现象,描述溴
的物理性质
①深红棕色液体 ②易挥发(刺激性气味,有毒) ③具有强的腐蚀性,会严重灼 伤皮肤、橡胶 ④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
溶于乙醇、CCl4、苯等 ⑤ ρBr2 >ρH2O
保存:水封(不能用橡胶塞),溴水呈橙色
பைடு நூலகம்
卤族元素
氟 氯溴 碘
资料:海藻灰的主要成分是碘化钠 (NaI),还有少量的溴化钠(NaBr)。
提取溴碘的原理方法

提取溴碘的原理方法溴和碘是常见的卤素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并且在化学和工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提取溴和碘的主要原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电化学法。
物理法是通过物理性质的差异对溴和碘进行分离。
由于溴和碘的沸点和蒸气压的差异,可以利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具体操作时,将混合溶液加热,使溶液蒸发,然后冷凝收集蒸发物,蒸发物中富含溴或碘,根据沸点的差异可以得到溴或碘的纯品。
化学法是通过溴和碘的化学性质差异来进行提取。
在化学反应中,溴和碘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从而使溴或碘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进而进行分离提取。
例如,溴在氯化银溶液中可与银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的溴化银沉淀,其化学方程式为:2Ag+ + 2Br- →Ag2Br↓反应后,加入沉淀剂(如亚硝酸钠溶液)使沉淀转变为易溶的沉淀,再进行过滤既可得到纯净的溴。
而碘可与二氧化硅(二硅酸钠)反应生成过碘酸盐和液态硅酸盐,然后通过适当的方法提取固体过碘酸盐。
电化学法是利用溴和碘的电化学性质差异进行分离提取。
通过电解溶液可以将溴和碘分选出来。
具体操作时,将溴和碘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将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插入溶液中,并施加一定的电压。
根据溶液中溴和碘的电极电位,并且加上运行的电流,可以使得溴和碘在阴极和阳极上发生还原或氧化反应,从而将溴和碘分离出来。
例如,在用浓盐酸溶解二氧化锰时,生成溴化锰,并且溴化锰的溶解度较低。
可以在外加反应条件下还原二价锰离子生成锰粉,然后分离锰粉即可得到纯净的溴。
综上所述,提取溴和碘的原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电化学法。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并且通过改进操作条件和提取工艺,使得提取过程更加高效、节能和环保。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

含碘 食品
相纸
杀虫剂
抗生素
碘钨灯
碘酒
• 为什么要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海水中 的卤素
溴是海洋元素,地球上99%的溴分布在海水中,陆地 上溴的储量只占地球上溴的总储量的1% 。
一、海水提溴
• 海水中溴的浓度比较低,怎么办?
海水 卤水(晒盐之后) 卤水(提取氯化钾后)
溴的含量(g /L)
0.067 2.5~3
Br2与水的 混合物
④SO2吸收 吸收液
⑤氯气氧化
海 晒干 带 灼烧
海 带 灰
浸 渍
悬 浊 液
过 滤
粗溴水 残渣
有机溶剂
含I- 氧化 含I2 萃取
溶液
溶液 分液
含I2 有机 溶液
蒸 馏
碘 晶 体
四、卤化银的性质
AgX 颜色
溶解性
AgF 白色
极易溶于水
从
上
AgCl 白色
难溶于水、稀酸
到 下
AgBr
淡黄 色
Cl- Br- I-
所用试剂
Cl-
Br-
I-
①AgNO3溶液 ②稀硝酸
①氯水 ②CCl4
白色沉淀 淡黄色沉淀 黄色沉淀 不溶于硝酸 不溶于硝酸 不溶于硝酸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黄 液体分两层 下层橙红色
溶液变黄 液体分两层 下层紫色
①氯水 ②淀粉溶液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溶液变蓝色
③ 氧化
Cl2+2I-→2Cl-+I2(适量氯水)
④ 萃取、分液 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⑤ (减压)蒸馏
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酒精灯、石棉网、 承接管、锥形瓶、烧杯、铁架台(铁圈、铁夹)
溴,碘的提取以及氧化还原

溴、碘的提取1.溴、碘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溴是色味,易,密度比水的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碘是色的体,易。
溴、碘在水中都溶解度都很,但易溶于、等有机溶剂。
2.氯、溴、碘单质间的置换填写下表归纳结论。
3.溴的提取:从海水中提取溴,通常是将氯气通入提取后的母液中,将溶液中的氧化成。
生成的单质溴仍然溶解在水中,鼓入或,能使挥发出来,冷凝得到,精制粗溴可得到高纯度的溴单质4.碘的提取工业流程:海洋中某些植物具有富集碘的能力,如等。
所以从中提取碘是工业上获取碘的一种途径。
①灼烧:将食用干海带,烧成海带灰后,自然冷却。
②浸泡:将灼烧所得海带灰,不断搅拌,③氧化:在滤液中加入,静置。
④提纯:将所得溶液进行、,从而得到单质碘。
其流程如下:水氯气海带灼烧浸泡过滤氧化提纯碘单质5.溴、碘的应用:溴、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溴可用于生产多种药剂,如等。
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是胶卷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碘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元素,可用于人工降雨。
四.氧化还原反应A.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a、从得氧、失氧观点分析:有的反应b、从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特征):有化合价的的反应c、从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观点认识:(本质)有电子的反应相互关系:氧化产物还原剂显还原性在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氧化剂显氧化性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口诀: 还升失氧、氧降得还。
B.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比较依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还原剂)(弱氧化剂)C.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方法:①双线桥法:用箭头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过程.注意点:a.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b用双箭头表示,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起止为元素c在线桥上要注明“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总数失ne-电子还原剂+ 氧物得ne-电子②单线桥法:用箭头表示反应物中不同(或相同)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 注意点:a.首先标出变价元素的b用单箭头表示,箭头起点为电子元素,终点为电子元素c在线桥上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而不标得与失-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例:1.双线桥法:H2O10e-2.单线桥法:2KMnO4 + 16 HCl ==2KCl+2MnCl2+5Cl2↑+8H2O作业:1、Cl2用来消毒生活用水的原因是( )A.Cl2能杀灭细菌B.Cl2是氧化性很强的气体C.Cl2有毒D. Cl2与水反应生成HClO有强氧化性,可杀灭水中的细菌2.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点燃是H2和Cl2化合的惟一条件C.液氯和氯水不是同一物质D.Cl2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3.下列氯化物,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 B.FeCl2 C.MgCl2 D.KCl4.下列物质中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氯水B.液氯C.氯气D.次氯酸5. Cl2可用来消灭田鼠,使用时可将Cl2通过管子灌入洞中,这是利用Cl2下列性质中的()A.黄绿色B.密度比空气大C.有毒D.较易液化6.下列关于液氯和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混合物B液氯无酸性,氯水有酸性C.液氯较氯水的漂白作用更强D.液氯无色,氯水呈黄绿色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B.用排水集气法便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C.氯气有漂白性D.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8.下列气体中,既有颜色又有毒性的是()A.N2B.CO C.Cl2 D.CO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l2有毒,Cl-也有毒B、Cl和Cl-化学性质一样C、Cl2和Cl-都是黄绿色D、液氯并非氯水10、下列选项中,与氯气用途无关的是()A、消毒杀菌B、制漂白粉C、制盐酸D、从海水中提取食盐11、将Cl2制成漂白粉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漂白和消毒作用B、使它转化为较稳定物质,便于保存和运输C、使它转化为较易溶于水的物质D、增加氯的百分含量,有利于漂白、消毒12、为了防止储存氯气的钢瓶被腐蚀,钢瓶在装入氯气前必须( )A、在钢瓶中充入稀有气体B、彻底干燥钢瓶内壁C、用盐酸彻底清洁钢瓶D、除去钢瓶表层的铁锈13、在4份碘化钾淀粉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使溶液变蓝的是()A、氯化氢B、溴水C、氯气D、溴化钠溶液14、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 )①Cl2——做消毒剂②AgBr——制胶卷,感光纸③AgI——人工降雨④碘——预防甲状腺肿大⑤淀粉——检验I2的存在⑥NaClO——漂白纺织物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D、全部15、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的方法,AgNO3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渍,用手动过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
高一化学溴碘的提取

活泼性:Cl2>Br2>I2
提出问题:如何检验氯离子?
滴加硝酸银溶液,看是否生成白色沉淀,加稀 硝酸看是否溶解 对于溴离子和碘离子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况呢?
NaBr + AgNO3 AgBr (淡黄色) NaI + AgNO3 AgI (黄色) + NaNO3 + NaNO3
4、Br-、I-的检验 NaBr+AgNO3==NaNO3+AgBr↓(淡黄色)
课题3
溴、碘的提取
提出问题:
溴元素在海水中以溴离子的形 式存在,碘元素在海带中以碘离子 的形式存在.生产中如何将溴,碘离 子分别转变为溴,碘单质呢?
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 mLKBr 溶液 , 滴加少量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CCl4,振荡、 静置、观察现象。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加CCl4后,下层为橙红色 原理:Cl2+2KBr==2KCl+Br2
精 浸泡液
过滤
干海带
滤液
过滤
提纯
粗碘
碘 单 质
二、溴、碘的性质
• 溴单质特性
溴单质 深棕红色液体,极易挥发,有毒
碘单质的特性: (1)碘单质 紫黑色固体,易升华
(2)淀粉溶液遇到碘变成蓝色 检验碘单质的存在
两 者 水 中 难 溶 , 易 溶 于 有 机 溶 剂
一些物质的颜色
KI+AgNO3==KNO3+AgI↓ (黄色)
NaCl+AgNO3==NaNO3+AgCl↓(白色) —加稀HNO3+硝酸银溶液
AgBr
Ag I
AgBr
碘化银:人工降雨剂
溴化银的感光性 2AgBr === 2Ag+Br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Br
CCl4 溴水
(橙黄色) (橙红色)
『实验2 』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KI溶液, 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往原溶液滴加 CCl4,振荡、静置 Cl2 + 2KI = I2 + 2KCl
Cl2
KI
CCl4
碘水
(棕黄色) (紫红色)
三、溴、碘的提取
1.溴的提取 粗盐
海水 通Cl2 思考:为什么要鼓入热空气? 溴易挥发,鼓入热空气使其全 部挥发出来,冷凝得到粗溴。
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
-
-
NaCl溶液
NaBr溶液 NaI溶液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淡黄色沉淀
NaBr + AgNO3 = AgBr + NaNO3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
NaI + AgNO3 = AgI + NaNO3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的是(C ) A.碘水 B.溴水 C.氯化钾溶液 D.氯气 2、 鉴别Cl 、Br 、I 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BD) A.碘水、淀粉溶液 B.氯水、CCl4
-
C.淀粉KI溶液
D.AgNO3溶液、稀硝酸
专题二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溴、碘的提取
一、溴、碘的物理性质
1、溴的物理性质 溴(Br2):深红棕色液体、密
度比水大;在水中溶解度很小; 易挥发;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 等有机溶剂。 液溴Br2
常温下, Br2唯):紫黑色固体、密度比水
鼓入热空气
母液
Br2水
高纯溴
Br2蒸汽跑出来
冷凝
提纯
粗Br2
2.碘的提取
水
干海带
氯气
浸泡液
过滤 提纯
滤液
过滤
碘 单 质
粗碘
四、Cl 、 Br 、 I 的鉴别
实验室常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来检验
-
-
-
AgNO3 溶液
AgNO3 溶液
AgNO3 溶液
KCl溶液
NaBr溶液
KI溶液
Cl 、 Br 、 I 的鉴别
大,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易升华; 易溶于酒精、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特性:碘I2能使淀粉变蓝 碘蒸气 碘(I2)单质
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溴:熏蒸剂、杀虫剂、抗爆剂 ,AgBr 感光材料
AgBr
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用途
人工降雨
加碘盐
溴元素:海洋总储量1×1014t,“海洋元素”
在海洋中主要存在形式:NaBr
碘元素:8×1010t
在海洋中主要存在形式:KI
思考:海洋中存在Br-、I-,该如何从海水
中提取溴单质(Br2)和碘单质(I2)? 加入氧化剂
Cl2
二、溴、碘的提取原理
『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3mlKBr溶 液,滴加少量新制氯水 , 再往原溶液滴 加CCl4,振荡、静置 Cl2 + 2KBr = Br2 + 2K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