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学教案全本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1.1 语言的定义与特性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用于人类交流和思维。

讨论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例如普遍语法和语言习得机制。

1.2 语言学的范畴与分支介绍语言学的定义和范畴,包括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等。

讨论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

第二章:语言的结构2.1 语音与音系分析语音的物理特性,如音高、音强、音长等。

探讨音系的基本原理,包括音素、音位和音韵规则。

2.2 词汇与词义研究词汇的构成和分类,如词根、前缀、后缀等。

讨论词义的变化和引申,以及词义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语法与句法3.1 语法的基本概念介绍语法的研究对象和意义,包括句子结构、词类、词形变化等。

探讨语法规则的形成和变化。

3.2 句子的构成与分类分析句子结构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讨论句子的分类和功能,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第四章:语义与语用4.1 语义学的基本原理介绍语义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包括词汇语义学和句子语义学。

探讨语义的成分分析和意义之间的关系。

4.2 语用的基本概念讨论语用的定义和范畴,包括语境、语用含义、言语行为等。

分析语用在实际交际中的应用和作用。

第五章:语言的变异与变化5.1 语言的变异现象探讨语言的变异形式,包括方言、俚语、行话等。

分析语言变异的原因和影响。

5.2 语言的变化与演变研究语言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包括语音变化、词汇变化、语法变化等。

探讨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化的影响。

第六章:语言的接触与影响6.1 语言的接触形式分析语言接触的类型,如双语、多语、语言借用等。

探讨语言接触的原因和结果,以及接触语言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6.2 语言的扩散与传播研究语言扩散的过程和模式,如语言的传播、语言的替换和语言的消亡。

分析语言扩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

第七章:语言的记录与描写7.1 语言记录的方法和技术介绍语言记录的基本方法,如语音记录、文字记录和计算机记录。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1.1 教学目标了解语言的定义和特性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理解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语言的定义和特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用于表达和交流思想与信息。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分支。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的结构、功能、历史和发展等方面。

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语言学在教育、翻译、语言政策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语言的理解和认知。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语言的符号特性和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语言使用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语言学的应用。

小组展示:让学生选择一个语言学分支,进行小组展示并分享其研究对象和重要性。

1.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加深对语言和语言学的理解。

写一篇短文:让学生选择一个语言学分支,对其研究对象和重要性进行阐述。

参与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第二章:语言的结构2.1 教学目标了解语言的结构组成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理解语言结构的特点和重要性2.2 教学内容语音:语音是语言的最小单位,包括元音、辅音、声调等。

词汇: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包括实词和虚词。

语法:语法是语言的规则体系,包括词法和句法。

语言结构的特点和重要性:语言结构的规律性和可变性对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表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3 教学活动语音实验:让学生通过语音实验感知和区分不同的语音特征。

词汇游戏:让学生通过词汇游戏理解和记忆单词的用法和意义。

语法练习:让学生通过语法练习掌握句法规则和语法结构。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语言结构对语言交际功能的影响。

2.4 作业与评估语音练习:让学生进行语音练习,提高对语音特征的辨识能力。

词汇练习:让学生进行词汇练习,加深对单词用法和意义的学习。

语法练习:让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巩固句法规则和语法结构的知识。

《语言学基本概念》教案

《语言学基本概念》教案

《语言学基本概念》教案语言学基本概念教案(完整版)
一、引言
- 介绍语言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 提出研究语言学的目标和意义
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 解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 探讨语言学的相关分支学科和研究领域
三、语言单位:音素、词素和句素
- 解释语言单位的概念和作用
- 介绍音素、词素和句素的定义和特点
四、语音学基本概念
- 介绍语音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 解释语音、音标、音位和音系的概念
五、词汇学基本概念
- 介绍词汇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 解释词、词义和词汇关系的概念
六、语法学基本概念
- 介绍语法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 解释句子、句型和短语的概念
七、语义学基本概念
- 介绍语义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 解释词义、句义和篇章意义的概念
八、语用学基本概念
- 介绍语用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 解释语用规则、会话合作和语用失误的概念
九、语言学研究方法
- 探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 介绍语料库语言学和实验语言学的概念
十、总结和复
- 综合回顾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
- 提供复材料和研究资源
十一、题和讨论
- 设计一些题和讨论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十二、参考资料
- 罗伯特·伦德基等著,《现代语言学教程》
- 斯蒂芬·克里·布朗,阿尼塔·艾尔,劳里·英迪斯,《语言学入门》
- ...。

产品语义学教案

产品语义学教案

教案课程产品语义学2015 ——20116 学年第一学期班级 13工业设计1、2班教师教案(首页)宁波工程学院教案纸教学步骤与内容备注一、符号的概念一切有意义的且能够被感知的物质形式都可以称作符号符号是利用一定媒介来表现或指称某一事物,并可以被大众所理解的事物。

二、符号与设计符号“能指”指的是语言符号的“音响形象”;“所指”是它所表达的概念。

能指和所指永远处在不可分离的统一体中。

符号形体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的东西”;符号对象就是符号形体所代表的那个“某一事物”;符号解释是符号使用者对符号形体所传达的关于符号对象的讯息,也就是意义。

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提出了符号的三元关系。

皮尔斯把符号解释为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三个部分。

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提出符号“三元一体”模型1、能指:符号载体2、所指:符号所表达的意义3、指涉物:所代表的具体事物设计符号,是符号的一种,是设计信息和设计观念的物质载体,是一种综合交叉的文化表现形式。

设计符号在所有符号当中是一种最为复杂、最引人注目的符号形式由于物质构成手段和具体使用功能的限制,设计符号不可能以具象描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而更多的是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

通常来讲,我们可以将设计的元素和手段等看作设计符号,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加工与整合,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

四、符号的特性1、任意性第一原则教案(首页)宁波工程学院教案纸教案(首页)宁波工程学院教案纸教案(首页)宁波工程学院教案纸教案(首页)宁波工程学院教案纸教案(首页)宁波工程学院教案纸。

第三章 语义学 教学课件

第三章 语义学 教学课件
不是任何词语都有指称对象或表示某种观念,但任 何词语都有它的用法。所以使用说能解释任何词语 的意义,其他说法都不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用法论也不是没有问题。首先,用法是什么, 需要进一步说明。根据维特根斯坦所举的象棋的例 子来看,所谓词语的用法,就是指词语的使用规则。 但是他在其他地方又把词语的使用规则说成是语法。 他还说“语言和实在之间的联系是由词的定义造成 的,这些定义属于语法,因此语言是自足和自立 的。”这显然把词语的意义与语法混为一谈了。
第三章 语义学
【学习提示】本章介绍了语义学的主要 内容和语义分析方法。本章需要重点掌 握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节:语言的意义 理论、语义的性质和类型;第二节:义 素分析的方法和模式;第三节:语义场 的性质和类型、语义的纵聚合关系和横 聚合关系;第四节:述谓结构的分析、 述谓结构的类型。
一、语义是什么
第三,意义很不相同的词语,在人们头脑中可能引起相同的 意象。
第四,观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主观精神世界的东西,如 果不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别人是无法了解的。
(三)用法论
用法论是现代语言哲学的开创者之一维特根斯坦(L. Wittgenstein)提出来的。维特根斯坦认为,一个词 在语言中的用法就是它的意义。
语汇意义
(一)概念意义:词中表达概念的部分,是客 观事物经过人脑的概括并反映在语言中的意义。
通俗意义:一般人对所指对象的一般特征的认 识,往往只反映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特征,比较 肤浅、模糊。如对于性别的认识:男性、女性
专门意义:具备某种专门知识的人对所指对象 的特殊认识,往往反映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 比较深刻、明确。如对于男女性别的差异是性 染色体不同造成的这一认识。
语言意义还会随着言语意义的变化而变化,但同时,语言意义 又对言语意义起着制约与规范的作用,人们主要是根据语言意 义去选择与实现自己的言语意义。

自考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教案

自考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教案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语义的性质、义素分析法、语义场、句义的构成和结构、句子间的关系、歧义形成的原因等内容。

【重点、难点】义素分析法、语义场、蕴涵与预设等内容。

第一节语义的性质一、语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1.语义是表达的内容。

语言形式有词汇形式和语法形式两类。

实词,既是语法形式,也是语汇形式。

例如“汽车”。

说它是语法形式,是因为它是名词,能被数量词修饰(一辆汽车),有属性(高级汽车),能受支配(开汽车),“汽车”的这种意义是语法意义(这是语法研究的内容,和本章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同时,“汽车”还是一种事物,它的这种意义是语汇意义,是本章要讨论的内容。

再如,张三找你呢。

“张三、你”指人,“找”指某种行为,这些是词汇意义;在这个句子里,张三是施事,你是受事,这种意义主要是通过词的排列顺序表示出来的,是语法意义。

有些形式只是语法形式,如虚词、语序、形态等,不是语汇形式。

2.理性意义与非理性意义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除此之外,词义还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

因此,词义包括(1)理性意义(2)非理性意义。

如,你真坏。

(1)表示批评的理性意义。

(2)可能表示爱怜的非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也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

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因为,在词语层面上,它是与概念相联系的那一部分意义;在句子层面上,它是与判断和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意义。

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理性意义。

比如河、山等。

对象可以是物质世界中的对象,也可以是精神世界中的对象,如神、鬼等。

通俗意义;科学意义。

人:用两条腿走路、会说话(通俗意义);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科学意义)。

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

非理性意义总是附着在理性意义之上的。

非理性意义又叫附加色彩,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

《“语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义学”课程教学大纲》

《“语义学”课程教学大纲》《“语义学”课程教学大纲》--------------------------------------------------------------------------------Ⅰ 说明部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语义学英文名称: Smantics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无固定教材参考书:《现代语义学》,束定芳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王寅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语义学》,徐烈炯编著,语文出版社,1995年第2版《汉语语义学》,贾彦德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清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年。

《现代汉语语义学》,詹人凤编著,商务出版社,1997年《语义学导论》,伍谦光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现代汉语词义学》,曹炜编著,学林出版社,2001年《实用汉语语义学》,陆善采编著,学林出版社,1993年John Lyons,Linguistic Seman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Cruse, D. Alan (1986). Lexical Semantics.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UPFrawley, William. (1992). Linguistic Semantics. Hillsdale, NJ: Laurence Erlbaum AssociatesGrice, H. Paul. (1981). ‘Presupposition and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 In Cole (1981:183-98)Hurford, James R., and Heasley, B. (1983). Semantics: A Coursebook. London and New York: CUPLakoff, George.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Reveal about the Mind .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Leech, Geoffrey N. (1974). Semantics.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Wierzbicka, Anna (1992). Semantics, Culture and Cogn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OUPSaeed, J. I. 1997.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总学时: 36 其中讲授学时: 32 实践学时:4学分: 2学分。

语言学概论教案-6语义学

语言学概论教案-6语义学

三.语义学
语义是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是用语音 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全部内容。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的意义的学科。 任务是研究语言(言语)的意义及意 义的变化,还要研究声音与意义的关系、 语义的构成因素、语义演变的规律。
• 传统的语义学:词汇意义和词义变化 • 当代的语义学:进入微观层次,扩大研究 范围。 语义理论是当代语言学理论的重要部 分,语言的三要素的研究都离不开语义。
• 作用: • A.制约:语料的选择和语言运用方 法的选择受特定语境的制约。语境的制约 作用渗透到语言运用的各个领域。即语言 运用在特定语境中进行。 殷夫《梦中的龙华》 呵,吃人的上海市, 铁的骨骼、白的齿, 马路上扬着尸的泥尘, 每颗尘屑都曾把人血吸饮。
B.创新:语料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创新, 语言运用方法也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创新。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孩子 自己的亲生孩子 红军联络员
对女儿的最后一次嘱咐 听妈妈的话 暗示联络员不要感情用事,要服从命令
二.语境及语境的分类
语境 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的具体环境。 • 狭义:指一个语言单位出现的具体环境, 主要指上下文语境,亦称为小语境。
• 广义:指交际的场合及语言交际的背景, 包括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
• {炸}]
形容词模式
• • • • •
{义项}=[范围、方面、程度、性状] {凉}=[+物体或气候、温度、比较、低] {冷}=[+物体或气候、温度、相当、低] {热}=[+物体或气候、温度、相当、高] {烫}=[+物体、 温度、非常、高]

二.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对立统一
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义学概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义学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汉语语义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作用。

1.一次课学习一章,掌握1~2个主要观点;1~2个知识点。

2.完成一次课堂训练;一次作业。

3.评讲一次课外作业。

第一章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一、语文学时期我国的训诂学(一)训诂学起源1.为了注释古代典籍古人的古人所撰写的典籍,时间久远由于语言的变化而难于理解,所以解释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为古代的典籍进行注解就是《传》,例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典籍,《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552~-479)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

(-772~-481)计242年。

《春秋》文字简短,相传寓有褒贬之意,后世称为“春秋笔法”。

[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P1611]解释《春秋》的有《春秋左氏传》(亦称《春秋左氏传》儒家经典之一,旧传春秋时左丘明[与孔子同时或曰在前]所撰,请代经今文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

近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据各国史料编成。

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同《公羊传》、《榖梁传》完全用义理解释的有异。

起于鲁隐公元年(-722),终于鲁悼公四年(-464),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其叙事更止于鲁悼公十四年(-454)为止。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实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

P156)、《公羊传》(旧题:战国时,公羊高传初时仅口头流传,汉初才成书。

据唐徐彦《公羊传疏》引戴宏序,说是由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著于竹帛”[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P280])、《榖梁传》等三传。

又如《诗经》成书于春秋时代[-770周平王元年~-476周敬王四十四年]《尚书》[尚即上,由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

P1116]《周礼》《仪礼》《礼记》等等均成于春秋时期。

到了汉代,著名经学家郑玄(127~200)为诸多古代典籍作注,如《十三经注》。

到了唐代,汉代的注又看不懂了,于是又有人出现给注作注。

孔颖达(574~648)奉唐太宗命主编《五经正义》就是对注释的注释。

这表明:训诂学就是解释学,是重在对意义的解释。

语言研究重在解释古代典籍、风俗、习惯、制度等的工具。

语文学时期及我国的训诂学时期主要是为了注释古代经典。

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朋:朋友;说:悦,高兴;乎:吗?二传统语义学19世纪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有自己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发展步伐加快,领域扩大了。

语义学则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词汇学的重要内容。

最后由词义研究独立建立一门科学:语义学。

1838年德国人提出建立一门独立的语义学。

1893年法国人首先使用语义学这一专门术语。

传统语义学研究:词义、语音、客观事物三者的关系;词义与概念的关系;词义的色彩;多义词、同学出版社2004三、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词汇学的重要内容。

以具体的语言的语义研究为基础。

语义、语音、客观事物三者的关系;第一章语义研究的发展与现状一、语文学时期我国的训诂学二、传统语义学三、现代语义学的兴起和现状第二章我们关于语言语义的一些基本认识一、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人从动物进化到人,其中三个最基本的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手进化为劳动工具;人脑发展为思维工具;语言成为交际工具。

人与猴子不同:禁忌原则。

如“四猴儿香蕉原则”。

人就不一样,先要看是不是有风险,在夜里会偷偷地去试探风险,会私下达成交易、会欲擒故纵等等。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

人有三个基本工具:手——用来劳动;大脑——用来思维;语言——用来交际。

这三种工具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在这过程中,人类还创造了大量的工具来加强、延伸这三咱工具的功能。

如制造锤子、拍子、耙子、勺子、铲子、梳子等等延长手的功能;制造文字、手势、旗语、电报、电话、扩音器、录音机等等来加强延伸语言的功能;制造电子计算机来加强延伸大脑的功能,故称为电脑。

现代人生活自己制造的工具的海洋中,但其中最重要的工具还是手、大脑和语言。

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就像语言的出现一新具有划时代意义。

语言出现区分了人与动物、文字出现划分了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计算机出现使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

那么信息的丰富与便捷地传递就是信息社会的标志。

二、语言的功能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

认知的工具、文化的载体。

(一)什么是语言1、对语言的理解:从语言自身结构认识:语言是一种自足的符号系统。

语言的交际功能认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来认识: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音与意义结合才能表达意义。

音义结合不同语言不一样:英语与汉语:pen,盆;no,漏;?好盆不漏。

同一种语言内部还有方言:粤方言与普通话;广东普通话与其他地方的普通话都存在着语音导致的语义区别2、语言的构成:(1)语音系统:b p m f (唇齿音)j q x (舌面)d t n l (舌尖前)zh ch sh r (舌尖后)g k h (舌根)z c s (舌尖前)不送鼻擦塞擦送擦边擦气气音音音音(2)词汇系统:词素构成词;基本词与非基本词;本族词与外来词;方言词与共同语词;古语词与非古语词等等。

从词义的角度看有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内涵义、外延义。

常用义与非常用义等等。

从词义的发展看有:扩大、缩小、转移。

(3)语法系统:语素、词、短语、句子;词类12类词;单句复句等等。

(二)语义的性质和含义1、语义是语法的三要素之一,或者说是语法的三个平面之一。

短语或句子中词语和词语之间的隐层关系,即符号和符号之间的意义关系就是语义关系。

比如名词跟动词搭配组成的隐层的语义关系结构里,就有语义关系。

昨天我在书房用电脑给张刚写信。

三、语言的结构最先看成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后来把语音独立出来,认为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部分组成;再后来认为由语音、语法、语义三部分构成。

其先后顺序是先听到语音,然后接触到语法,最后在语法的帮助下最后接触到语义。

Women dao dongwuyuan kan laowu。

四、语义系统语言由语音、语法、语义三个层次组成,而每个层次又是一个系统。

汉语的语义系统,是由大量的处于聚合关系和某些组合关系中的语义单位构成的。

语音、语法都是为语义服务的。

人们往往重视意义而忽略形式:一种意义可用多种形式表达;无论何种语言都能翻译,都能从不同形式中取得意义。

五、语义单位1、意义单位:义位(义项:词义)、义素(风:空气、流动)、语素义(教师、老师)、义丛(短语义:叶公好龙)、句义(句子义)、言语作品义(篇章义)。

2、语义单位的几种关系:(一)语义单位与语音的关系定义: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语音是形式,语义是内容。

如:“han:汉、汗旱焊捍翰憾瀚”。

关系:不同的语义单位通过相应的语音形式来实现。

各种语言单位都有相对的语义单位,各种语义单位都依附在相应的语音上。

如语素义、义位、义丛、句义、作品义。

例如:“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期待善良怎比自强不息。

”句义;义丛“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期待善良/怎比/自强不息”义位“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期待/善良/怎比/自强不息”。

义素不直接依附在语音上,而是间接地依附在义位的音上。

汉语的附加义,有一小部分依附在相应的语素的音上。

如“鱼”与“鱼儿”中的“儿”的音上。

(二)语义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定义:语义单位在语法的帮助下组合起来。

即内容与实现方式的关系。

如“不完全懂”与“完全不懂”义位相同,组合方式不同则义丛义不同。

词组成词组,词组构成句子,义位就被组成了义丛甚至句义。

这些单位与组合都由语音来实现,如“yīrén yīpiào móshì”(一人一票模式)“one person, one vote” model”。

(三)语义单位与语言、言语的关系定义: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言语:人们使用交际工具进行交际的结果,即说出来的话。

属于语言的语义单位:义素、语素义、义位、固定义丛、自由义丛的结构、句义的结构属于言语的有:自由义丛的内容、句义的内容、言语作品义。

关系如下:语言的单位有义素、语素义、义位: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生活、就、是、挑战义丛: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意义、就是挑战(言语的语义单位)句义: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意义就是挑战。

(言语的语义单位)生命有限生活无限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意义就是挑战,不要委屈自己,不要勉强自己,珍惜每一天就是珍惜生命。

什么是爱?什么是喜欢?爱是深深的喜欢,喜欢是淡淡的爱,因为我爱的人名花有主,所以爱我的人趁虚而入。

社会不会错,生活没有错,如果有了错就一定是自己的错。

(言语的语义单位:言语作品义)总结:语义是语言与言语的内容,是人们运用语言所要传递的信息。

如:有时用一个义来来表达:好!有时用一个义丛来表达:这很好!有时用一个句义来表达:你能够面对挫折面对失败不气馁,这很好!六、语义类型1.广义的语义定义:语言和言语的所有的内容部分或意义方面。

(一)反映义定义:指人们关心的客观主观世界在语言与言语中的反映,狭义地讲是词汇意义。

如“孔子”、“木头”、“思想”、“中国”等等。

反映义又分为两种。

(1)基本义:某一语义单位惟一的内容,六种语义单位都有。

如“人”、“书”、“广州是中国的南方城市”等等。

有了附加义基本义往往是某一语义单位的主要内容。

如“糊里糊涂”是“不清晰”、“糊涂”的意思,但又有添加了一种口语倾向、程度稍深等等意义。

(2)附加义:依附于一些义位、句义和言语作品义之上的意义。

与基本义共同构成语义。

如“老头儿”与“老头子”的附加义是不一样的,前者有一定的贬义,后者有一定的褒义色彩。

反映义又可分成指称意义和系统意义两种:名称、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等等是指称意义,而“大——中——小”、“美——一般——丑”等等则是系统意义。

(二)语法意义定义:各种语法成分的内容。

如“主语”就是句子中陈述的对象;“谓语”句子中陈述主语的成分;“定语”修饰或限制名词性中心语的成分;“状语”修饰或限制动词性中心语的成分;“补语”补充说明中心语的成分。

另外“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等递进、转折等意义也属于语法意义。

2.狭义的语义定义:语义学研究的语言、言语的内容部分或意义方面,即各种语义单位的性质、结构、功能和变化。

如“跳”的义位“双腿用力同时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与义丛“跳高”,“双腿用力向离开原来所有的地方,以期达到与地面尽可能远的距离”。

狭义的语义排除了语法意义与认识成果义。

如人们阅读《水浒传》、《红楼梦》所体现出来的认识、感悟、体验、联想等等意义。

如“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生只恨聚无多,等到多时眼闭了;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帝王将相古来多,荒冢一堆草没了;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在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人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其间所表现出来的哲学意义:人生无常、事事难料、生老病死、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等等意义则是属于广义的语义而不是狭义的语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