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六种导入方法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入技巧导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为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技巧。

一、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描绘一个场景或者给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导入即将学习的知识。

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一只迷路的小蝌蚪,需要找到妈妈的情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给学生出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学习《草房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拥有了自己的梦想后,你们会怎么做呢?”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梦想的重要性和实现梦想的方式。

三、图片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是通过展示一幅引人入胜的图片,引起学生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活跃。

教师可以根据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选择一些与之相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鼓励他们根据图片进行联想和猜测。

在学习《白马啸西风》这本课外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西部片的图片,引导学生们猜测故事可能发生的背景和情节。

四、游戏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是通过设计一些趣味的游戏活动,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设计一些与之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引导性的学习。

在学习成语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成语接龙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接龙的形式熟悉和记忆各种成语。

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

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

课堂导入的基本方法(一)兴趣式导入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当贯穿于学生的兴趣当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充分创设情景,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导入新课。

1.实物导入法以实物进行教学,能马上导入课文,还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人入胜。

如初一(下)讲授人体五官时,可以用一个塑料娃娃。

采用“What’s this? ”“What’s that? ”的提问方式分别引出head, eye, nose, mouth, arm, leg, foot 等人体部分的单词。

2.游戏导入法教师可根据学生们喜爱游戏这一特点,采用游戏式导入,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讲七年级unit7What does he do?时,可以设计几件小道具:teacher 教棍;doctor 带有红十字的帽子;soldier 玩具枪;farmer 草帽等。

学生在游戏中很快地学会了运用相关的句型“What does he/ she do?”“Where does he/ she work?”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达到了教学目的。

3.歌曲导入法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歌曲,能使学生减少对语言的陌生感,使之更加感性生动。

如在学习八年级unit3课文Miss Evans 之前,播放Titanic中与课文内容对应的情节。

可以说唱歌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图片视频导入法这是许多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它能使教学达到具体、形象和生动的效果,透过视觉、听觉的冲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新目标英语》七年级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为例,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导入:以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为题材,挑选一些奥运明星的图片,像姚明、菲尔比斯、李小鹏、郭晶晶等等,然后讨论他们的特长,通过问What can he/she do ?Oh, he can play basketball. /He can swim. I can’t play basketball. Can you play basketball?等句子,借助明星的形象和特长呈现出主要的学习内容,即用Can表达能力和询问能力以及相应的回答,以轻松的形式来学习了语言点,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课堂导入类型

课堂导入类型

课堂导入类型
1. 提问导入:老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性。

2. 图片导入:老师展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思考。

3. 视频导入:老师播放一个与课题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看并就视频内容进行讨论。

4. 实物导入:老师带来一个与课题相关的实物,让学生观察、摸索并推测其用途或特点。

5. 小故事导入:老师通过讲述一个与课题相关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6. 现象导入:老师提出一个与课题相关的现象,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并尝试解释该现象背后的原因。

7. 经验分享导入:老师鼓励学生分享与课题相关的个人经验或观点,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8. 问题导入:老师提出一个或多个与课题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9. 游戏导入:老师设计一个与课题相关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0. 新闻导入:老师带来一则与课题相关的新闻报道,让学生阅读、讨论并理解新闻中提到的问题或观点。

课堂导入的类型与设计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的类型与设计导入的方法

课堂导入的类型与设计导入的方法导入类型有很多种,不同学科也有它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导入的方法,我们在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几通用的导入方法。

(一)直接导入直接导入是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通过极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方法,引起学生关注,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景。

直接导入比较适合连续性教学的后续教学的导入,同时它也是高年级理性思维比较强的内容适合用直接导入,其次,就是年龄大的学生。

他们学习自觉性比较强,用导入可以更快的进入学习。

但是直接导入要注意对于小学生和初中学生来说不要用的太多,不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案例:小学科学《耳朵的科学》师:前面,我们已经研究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问题。

那么,声音又是怎样被我们感受到的呢?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感受声音的器官——耳朵。

耳朵能够感受声音,而我们其他的器官,像鼻子、眼睛就没有这个本领,这里面包含着一定的科学。

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耳朵的科学之谜。

(板书课题)【评析:】导入的作用就是激发兴趣或动机,引起探究的内在雷要。

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这连小孩子都知道,没什么新颖之处。

可是,声波传到我们其他的器官,怎么就听不到声音?这个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挺意外,谁去注意这个问题了?这正是身边的科学。

这个直接明了的导入,使孩子天生的好奇心被引发了,探究耳朵科学的欲望被激发了。

(二)经验导入所谓的经验导入就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和提问等方式导入新课。

通常在新内容与学生的有关经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时候,采用这种经验导入,这种方法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发生在学生身边事情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动脑思考。

经验导入时要注意:一定要选择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这样的素材;选择的内容要与新的教学内容有关;另外在关键的地方教师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案例:物理《惯性》的概念教学导入师:同学们在乘车过程中会发生这种现象,每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后倒;当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当车子急转弯时,人有被甩出去的感觉,这是为什么?这是由于存在惯性的缘故。

巧妙导入精彩课堂

巧妙导入精彩课堂

巧妙导入精彩课堂一个精彩的课堂需要巧妙的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下面将介绍一些巧妙的导入方式,帮助老师打造精彩的课堂。

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

故事可以与课堂内容相关,也可以是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通过故事的引入,让学生在情节中思考问题,引发他们对话和交流。

2. 问题导入法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猜测。

问题可以是一个谜语、一个有趣的难题,或者是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挑战性问题。

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和合作寻找答案,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

3. 影像导入法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影像或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兴趣。

影像可以是一个实验过程的记录、一个生动有趣的场景,或者是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动画片段。

通过观察影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和提问。

4. 实物导入法带来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实物,并且向学生展示。

这个实物可以是一个化学实验中的物质、一个地理上的特殊地貌或者是一个历史上的文物。

通过实物的展示,直观地引入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5. 身临其境导入法通过使用音响、灯光和布置教室的方式,营造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场景。

比如在学习古代中国历史时,可以使用古典音乐、古风装饰和封建社会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课堂内容。

无论选择哪种导入方式,关键是要创意和有趣。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课堂可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保持高度的关注和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导入过程中也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和参与,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

课堂导入的主要方法

课堂导入的主要方法

课堂导入的主要方法导入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课堂导入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用,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一、启发式导入法启发式导入法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或情境来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背景和解决方法,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数学的课堂上,可以通过提出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从而引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二、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通过创造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地理的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一幅精美的地理图片,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其中,感受地理所带来的美妙和奇特。

三、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是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故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但必须与学习内容相关。

例如,在教授历史的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述一段有关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和意义。

四、实验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是通过进行实验或观察现象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经历,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授物理的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物理规律的发生和变化。

五、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思考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化学的课堂上,可以提出一个化学反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预测反应结果,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游戏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是通过设计一个有趣的游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习,愉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教授英语的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个单词拼图游戏,让学生通过拼图的方式学习和记忆单词。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

常用课程导入方式

常用课程导入方式

常用课程导入方式1、温故导入法: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温习已学过的知识。

例如:需要四节课完成的内容。

2、衔接导入法:从教学知识整体结构出发,根据同一类型知识的顺序,承上启下,承前启后导入新课。

例如:大的章节(腹部)可用。

3、设疑导入法:根据课堂要讲授的内容,精心设计有关的问题向学生提出,以引起学生急欲求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例如:提出一个有关重难点的问题,边讲边拍丝剥茧。

4、作用导入法:讲课前先把所要学的知识的作用介绍给大家,以激起大家的学习欲望。

例如:基础课的绪论,直接阐明课程的作用和地位。

5、情景导入法:讲课前,教师依据要讲的内容,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多变的动作,造成浓厚的情景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把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中,引起学生的共鸣。

实训性质的科目,可以先创设一个必要的环境,增强真实感。

6、铺路导入法:所谓铺路,即根据所学的内容,先回顾、复习学过的旧知识,并将此化做一个个的铺路石(也有的叫做架桥),然后过渡到所授知识的讲解上。

例如:由解剖、生理等科目入手,有人体的基本结构引发出疾病的特点7、比较导入法:所谓比较,就是根据新旧日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采取类比的方法导入新课。

有的可同类相比,有的可正反相比。

用已学过的类似疾病导入,找出异同点,既可导入也能引入疾病间的鉴别。

8、观察导入法:教新知识前,先让学生观察有关的事物。

多媒体课程可行,先给一些疾病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导入课程内容。

9、实验导入法:通过实验导入新课。

基础类课程可行,先完成一个小实验,然后引出课程内容,类似血型测定等。

10、作业导入法:先根据新授课的内容和目标,布置一定的作业,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经过思考做不出来使学生产生压力感,他们急于听老师讲解。

先给出本节课的作业,让学生在听课中,自行找出作业的突破口,课程中不能把内容过多表明,留有思考余地。

课堂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开始时用来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于课堂导入的方法:
1. 问答法: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帮助他们思考和回顾前面的知识。

2. 视觉演示法:老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实物等视觉辅助材料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3. 故事讲述法: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实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故事与即将讲授的知识内容相关联。

4. 组织活动法: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或者整体活动,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实践等,从而引起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5. 问题引导法: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答案,通过思考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

6. 惊喜效应法: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意外的惊喜,比如展示一些奇特的实验结果、播放一些有趣的影片或音频,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这些导入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种导入方法
1、直接导入法
这是针对教材特点,直接揭示学习目标。

就是在上课开始后,老师开门见山地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等,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或要解决的问题,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

示例:语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导入:我们天天读书,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以至进入大学。

这是为的什么呢?就是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使我中华繁荣富强。

这是我们读书的目的。

周恩来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就给我们树立了典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板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自读。

2、温故知新法
它是指教师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复习提问旧知识为手段,在旧知识里面带出新课内容的线索,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顺理成章地进入新知识领域,并产生强烈求知欲,去探求新知识的一种导课方式。

示例:历史——《唐朝的衰落》
导入:自从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唐以后,经过太宗、唐宗、武则天到唐玄宗统治前朝,这是唐朝历史的前期。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但是今天我要告诉同学们,到了后期,唐朝逐渐走向衰落了。

这强盛和衰落之间有一转折点,那就是“安史之乱”。

3、故事、寓言导入
老师选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且趣味性、启发性较强的新闻或故事或实际生活事例、材料,并以此内容为契机,在描述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把学生思维带入课文正题的一种导课方式。

示例:生物——昆虫的性外激素
导入:在座的一些同学可能知道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他在1904年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在一个被丛林包围的黑屋子里把一只雌天蚕蛾扣在笼里,尽管暴雨不停地下了一夜,还是有40多只雄蛾冒着风雨前来交尾。

次日晚上,他在雌蛾周围撒上樟脑丸和汽油,结果一点也没有影响雄蛾前来寻找雌蛾。

是什么因素使得雄性天蚕蛾能够风雨无阻地前来寻找雌蛾呢?法布尔经过认真观察、实验,发现原来是昆虫的性外激素发挥了巨大威力。

4、直接导入法
适用情况:理科常用,注意安全有效,演示规范。

示例:物理——《摩擦起电》
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小实验。

这里有一把塑料梳子和一些纸后。

我先用梳子梳几下头,再把梳子放在纸屑上,大家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接着就做了上述实验。

大家看纸屑被梳子吸起来了。

(演示给学生看)梳子为什么能吸起纸屑呢?原来摩擦会起电。

接着板书课题。

5、游戏活动导入
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包括演讲、小品、歌曲、幻灯、音像等),渲染气氛,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引起心理共鸣,从而进入学习新课“角色”的一种导课方式。

示例:体育——下压式传接棒
导入: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玩个游戏。

同学们分成五个小组,来场接力跑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跑得最快?好不好呀?好的,现在划分小组,开始比赛。

比赛结束了,有的小组很快,有的小组很慢。

大家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速度呢?这位同学说:“缩短时间”那如何缩短时间呢?同学说:“传棒更快,时间更短”。

对,这位同学说到传棒时间更短,这是一个重要方法。

那怎样才能减少传棒时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下压式传接棒。

6、悬念导入法
指老师上课伊始,有意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疑问,摆在学生面前,又不直接说出答案,使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迫使其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进入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状态的一种导课方式。

示例:语文——《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导入:德国柏林图书馆大门口写有这样一句话(板书):“这里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如果你掌握它的钥匙的话,那么全部知识都是你的。

”这里所说的“钥匙”是一个比喻。

人们把书目看成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板书标题)。

那么,什么是书目?现代书目有哪几种?为什么书目能够像钥匙一样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呢?请仔细阅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