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积累|故宫600周年相关知识点汇总
故宫100个知识点总结简短

故宫100个知识点总结简短故宫,又被称为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故宫吸引了无数人们的关注和瞩目。
下面将为您简要总结故宫的100个知识点。
1. 故宫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于1420年竣工。
2. 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8,000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
3. 故宫有九个门,正门是午门,也是永安门的前身。
4. 故宫宫殿以“九龙壁”为界,分为内廷和外廷。
5. 内廷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外廷则是官员办公的地方。
6. 故宫的建筑遵循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包括黄琉瓦、红墙、青砖等。
7. 故宫的建筑布局以中轴线为基础,针对中国的宇宙观念和皇帝的权力象征进行设计。
8. 故宫内有大量的宫殿和庭院,其中最著名的是午门、乾清宫、太和殿等。
9. 故宫内有数百间宫殿,以及大量的珍宝文物、艺术品等。
10. 故宫内有世界上最大的石头结构——五百年石,重达220吨。
11. 故宫内的建筑讲究色彩的搭配和线条的平衡,充满了美感和艺术价值。
12. 故宫内的红墙黄瓦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标志之一,也是故宫的象征。
13. 故宫内的花园景观独具特色,有湖泊、草地、假山等,营造出美丽的景观。
14. 故宫内的建筑结构复杂精细,包括台阶、廊道、宫门等,充满了对称感和谐美。
15. 故宫内的建筑材料主要使用了木材、石头和砖瓦等,经过了精细的雕刻和装饰。
16. 故宫内有世界上最完整的明清宫廷建筑群,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17. 故宫内还有一些特色建筑,如“天坛”、“圆明园”等,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18. 故宫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和艺术品,如玉器、瓷器、字画等,对于了解中国文化有重要价值。
19. 故宫内的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王朝的辉煌和荣耀,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艺术。
20. 故宫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人员。
关于北京故宫的历史资料

关于北京故宫的历史资料关于北京故宫的历史资料一、故宫简介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皇帝的宫殿和政治中心,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占地面积达到720,000平方米,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经盛衰沧桑,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二、故宫历史概述故宫的建筑工程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建筑历时14年。
在明朝和清朝,故宫被认为是中国皇宫中最重要、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但在20世纪初,故宫遭到一些严重的战争和抢劫,使得它的珍贵文物被损失了一部分。
在1949年中国政治特殊时期,故宫被开放为公园并且向游客开放。
自此以后,成千上万的游客每年涌入故宫参观,使得故宫变成了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三、故宫文物故宫里收藏着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中国古代传统艺术的代表作品,如玉器、陶瓷、漆器、织锦、字画和书法等等。
这些珍宝展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对于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至关重要。
虽然故宫的珍宝数不胜数,但其中有几件文物是极为著名的,比如说“太和殿的坐金”,它是清朝皇帝在位时所坐的座椅;“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均刻有文稿,是故宫之宝。
四、故宫保存与修缮故宫建筑群与其珍贵的文物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成为中国的国家宝藏和全人类的文化财富。
由于故宫历史悠久,建筑材料等问题长年累月累积,使建筑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伤。
自19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并力图把故宫作为完整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与修缮。
近年来,故宫遭受雨水湿度、震动、地基沉降等因素的侵蚀,因此中国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和修复,通过年度投入的资金和技术手段,故宫的确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维护。
五、结尾总之,故宫是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这个宏伟的建筑群不仅仅是中国悠久文化的见证,也是世界文化瑰宝之一。
虽然重重历史险阻、数次战争和地震威胁,它仍然矗立着,为世界的历史与文化留下了丰硕的宝贵遗产。
故宫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故宫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历史故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建造了明故宫,使其成为了明代的宫廷所在地。
故宫作为中国最宏伟、最雄伟的古代皇宫之一,同时也见证了中国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在清朝时期,清朝前期的皇宫原址曾是蓟镇行宫,后迁至北京,为皇宫的主要部分。
明清两代间的建筑工程,造就了中国最为庞大、雄伟壮观的古代宫殿建筑,而这一庞大的历史遗产被称为“紫禁城”。
清朝结束后,故宫曾是宫廷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
后来,故宫成为了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二、建筑故宫的建筑以其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工艺精湛而著称。
故宫主要包括两大区域,即“内廷”和“外廷”,“内廷”是皇帝和皇室成员的活动场所,也是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而“外廷”是民众日常活动的区域,也是宫廷与人民交流的场所。
故宫的设计借鉴了许多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特色,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美学,形成了独特的宫廷建筑风格。
故宫的建筑遵循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以红墙黄瓦为主,整体建筑形式雄伟华丽,既有皇家威严的气势,又有华贵的气息。
故宫的建筑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宫殿建筑,后半部分是花园假山。
故宫的各个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如“午门”是皇帝的办公场所,“乾清宫”是皇后的住所,“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和活动的场所等。
三、文物故宫所收藏的文物数量庞大,包括绘画、书法、瓷器、陶瓷、玉器、金银器、珠宝、玉石、铜器、雕刻等多种品类,其中珍贵的文物达到数十万件之多。
它们讲述了中国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兴衰和辉煌,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和卓越。
故宫收藏的文物精美绝伦,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全佑门铜狮”、“九龙壁”、“清朝宫廷文物”等,无一不是中国古代工艺精湛的代表作品。
这些文物不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也是中国文明的杰出成果。
四、文化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典范,承载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代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涵盖了宗教、哲学、风俗、礼仪、文学、绘画、音乐等多个方面。
故宫博物院 知识点

故宫博物院知识点
1. 故宫博物院那可真是宝藏满满啊!你想想,里面有无数的珍贵文物,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历史宝库。
比如说那些精美的瓷器,不就像时间老人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吗?
2. 故宫的建筑简直太壮观啦!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那气魄,就如同巨人屹立在那里。
你看那太和殿,难道不令人惊叹吗?
3. 故宫里的故事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呀!每一个宫殿都有它独特的故事。
像延禧宫,不就承载了很多传奇色彩吗?
4. 走进故宫博物院,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那氛围,难道不像有一双无形的手把你拉回到过去吗?看看那些古老的宫殿,不就是历史的见证者吗?
5. 故宫的中轴线那可是相当重要哟!它就像一条主动脉,贯穿了整个故宫。
站在中轴线上,你不觉得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吗?
6. 故宫的园林也别有一番风味呢!亭台楼阁,曲径通幽,这简直就是世外桃源嘛。
那些假山和流水,不就像是大自然在和我们捉迷藏吗?
7. 故宫博物院的影响力那可太大啦!全世界都知道它呢。
它不就像一个超级巨星,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吗?
8. 故宫的保护工作可是非常重要的呀!我们要好好珍惜这些珍贵的遗产。
那些工作人员,不就像守护天使一样吗?
9. 总之,故宫博物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了解和珍惜的地方。
我们要好好爱护它,让它的魅力永远传承下去啊!。
故宫小知识

故宫小知识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具有价值最高的宫殿建筑之一。
以下是一些故宫的小知识:1. 故宫又称紫禁城,它的色调全部以黄色为主,而黄色是中国古代皇帝专用的颜色,表达了皇家权威和统治的良好寓意。
2. 故宫被划分为两部分:内廷和外廷。
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而外廷则是皇帝处理政务和接待朝臣的场所。
3. 故宫拥有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是乾隆御笔的《清明上河图》。
4. 故宫里还有一个狮子角门,它是故宫南门中的一座石狮子,其狮子的脚上都有角,这是因为造狮子不想让它们的爪子伤害到人们或其他狮子。
5. 故宫的每个角落都极具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
比如,故宫的一面墙上镶嵌着数不清的屏风柱,这些屏风柱在古代都是极其昂贵的物品,而故宫里面有数百道这样的屏风柱。
6. 故宫在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故宫已经成为了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故宫100个知识点总结简短

故宫100个知识点总结简短关键信息项:1、故宫的建筑风格2、故宫的历史沿革3、故宫的文化内涵4、故宫的著名宫殿5、故宫的珍贵文物6、故宫的保护与修复7、故宫的旅游攻略8、故宫的传说故事11 故宫的建筑风格111 故宫整体布局遵循中轴线对称原则,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庄严与规整。
112 建筑采用了黄琉璃瓦、红墙、白石栏杆等元素,色彩鲜艳,富有皇家气派。
113 宫殿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有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展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114 故宫的建筑结构精巧,采用了木构架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12 故宫的历史沿革121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经明清两代的多次扩建和修缮。
122 明朝时期,故宫是皇帝及其家族的居住和办公场所。
123 清朝入关后,继续沿用故宫,并对其进行了部分改造和扩建。
124 近代以来,故宫经历了多次战乱和动荡,部分建筑和文物受到了损坏。
13 故宫的文化内涵131 故宫承载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如君臣之道、礼仪制度等。
132 故宫中的建筑装饰、书画、雕刻等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133 故宫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成就。
14 故宫的著名宫殿141 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最宏伟的宫殿,用于举行重大典礼。
142 中和殿是皇帝在举行大典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
143 保和殿是皇帝举行殿试和宴请外宾的场所。
144 乾清宫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
145 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在清朝后期改为祭祀场所。
15 故宫的珍贵文物151 故宫收藏了大量的书画、陶瓷、青铜器、玉器等文物,数量众多,品质精良。
152 其中有许多国宝级文物,如《清明上河图》、司母戊鼎等。
153 这些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和科技水平。
16 故宫的保护与修复161 国家高度重视故宫的保护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修缮和维护。
162 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对故宫的建筑和文物进行科学保护。
(学生版)2020届高考政治备考:北京故宫600周年

2020届高考政治备考:北京故宫600周年一、【背景材料】2020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5周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故宫又称紫禁城。
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
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
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
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
但明朝初期称为“皇城”,直接称呼为“紫禁城”则大约始于明朝中晚期。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跟踪训练】1.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故宫掌门人单霁翔院长的心愿是: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让“故宫”真正走向“故宫博物院”!让故宫“火”起来、“活”起来。
这需要:①开发和推广文化创意产品②凭借科技元素传播故宫文化③植根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④开发故宫文物的经济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大型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带领观众跟随专家探寻故宫傲世的珍贵宝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
专题05 故宫600年-2020高考历史热点专题直击冲刺·三轮复习共73页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专题05 故宫600年-2020高考历史热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点专题直击冲刺·三轮复习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博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识积累|故宫600周年相关知识点汇总
紫禁城宫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2020年,紫禁城建成已整整600年。
在600年的传承中,汇集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
有关故宫的文化常识,一起来看看!
01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紫禁城宫殿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02故宫又称紫禁城。
中国古代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
天帝居住在紫微宫,而人间皇帝自诩为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应象征紫微宫以与天帝对应,《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
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
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
明朝初期同外禁垣一起统称“皇城”,大约明朝中晚期,与外禁垣区分开来,即宫城叫“紫禁城”,外禁垣为“皇城”。
03
1、故宫四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
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
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
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
2、外廷建筑
北京故宫的外廷以三大殿为主: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
太和门在明代是“御门听政”之处。
清初的皇帝也曾在太和门听政、赐宴,后来“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
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在
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
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3、内廷中路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
乾清门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重要通道,在清代又兼为处理政务的场所,清代的“御门听政”、斋戒、请宝接宝等典礼仪式都在乾清门举行。
乾清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明代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
清顺治、康熙也在此居住。
雍正以后,密建皇储的建储匣存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顺治皇帝御笔亲书)后。
康熙、乾隆两朝这里也曾举行过千叟宴。
现为宫廷生活原状陈列。
交泰殿:为内廷后三宫之一,位于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约为明嘉靖年间建。
明间设宝座,上悬康熙帝御书“无为”匾,宝座后有板屏一面,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
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
清世祖所立“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曾立于此殿。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明代是皇后的寝宫。
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
清康熙、同治、光绪皇帝在此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
4、内廷西路
养心殿: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
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
“养心”意为涵养心性。
养心殿在宫中的位置比较便利,殿内空间布局丰富而功能集中,厅堂、书房、寝室以及分别用来批阅奏折、密谈、休憩、礼佛的小室等一应俱全,比大殿宇更宜于宵衣旰食的君主周旋其间,是清代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更适宜皇帝起居活动的场所。
养心殿中最著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内廷西路还包括翊坤宫、储秀宫、太极殿、永寿宫、重华宫、咸福宫、漱芳斋等。
5、内廷东路
奉先殿:位于紫禁城内廷东侧,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
按清制,凡遇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凡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耤、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均祗告于后殿。
内廷东路还包括承乾宫、景仁宫、延禧宫、景阳宫、永和宫等。
6、其他建筑
文渊阁:是文华殿后的藏书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仿浙江藏书名楼“天一阁”建造。
阁内藏《四库全书》与《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清代乾隆朝以后,除了皇帝来这里读书外,也允许臣工和学士们来此查阅图书。
畅音阁:紫禁城中最大的戏楼。
“畅音”即尽情赏乐音之意。
每逢年节,宫中即在此开演大戏,台上、台下都热闹非凡。
04
绘画: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绘画近420件,其中17件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
故宫藏有诸多中国绘画史上的孤品、绝品。
如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隋展子虔《游春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
《步辇图》
书法:故宫博物院藏元代及以前书法310件,其中11件入选国家文物局《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
故宫藏有诸多中国书法史上的孤品、绝品。
如东晋王献之《中秋帖》、东晋王珣《伯远帖》卷等。
瓷器:收藏特色尤其体现在三国至唐五代陶瓷器、元瓷、清中晚期御窑、宫廷陈设用瓷、紫砂器、多釉彩大型瓷器、清御窑生产资料、历代民窑瓷器和考古发掘资料。
铜器:故宫是世界上收藏中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
故宫青铜器馆设在承乾宫和永和宫。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