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明的顺序》精品教学设计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在实际写作指导的时候,不刻板强调事理说明文这一文体,特别冲动,然后才是选择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写作要求)。
【习作指导】
文题1:校园的一角、广场扫描、乡村一瞥
指导策略:三个主题选择其一,练习用思维导图或提纲的方式,学生先交流行文思路,然后再进行评议。
不同点:
《大自然的语言》四部分内容之间是按照逻辑顺序安排的。当然,本课生动传神的语言运用也是说明文写作的典范,例如文章开头用了“苏醒”“次第”“翩然归来”“簌簌”等词语,典雅、简练和生动,尤其是第2段一句四字和拟人手法的运用,把大自然丰富的物候写活了,这种语言,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属于地球科学范畴,内容上相互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两篇文章逻辑严谨,风趣幽默,以论证为主说理充分,每一个科学的心得发现会引起新的思考,综合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是运用科学发现互相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的杰作。
不过如果能巧妙的借用这个原理,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足球场上,“香蕉球”就不是“听话的足球”,而是运动场上精准的科学了。(指导教师:郑宝琴)
【学生例文】
手机,手机!
陕西平利城关初中八年级12班胡雅妮
最新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明的顺序》精品教学设计三篇

最新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明的顺序》精品教学设计三篇温故知新:以《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为例,回顾文章的说明顺序.教师明确说明顺序的分类①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像介绍一座建筑、一处园林、一片山水.②时间顺序:是指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如果要介绍事物的发展情况,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汽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历史等,就适合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显示事物发展的阶段性.③逻辑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分别做出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一篇说明文采用何种说明方法,一般应考虑以下两点:①与说明对象有关,如果介绍一座建筑物或者景点,我们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如果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主要采用时间顺序,如果介绍事物的道理,一般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要根据说明对象而定.②与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关,说明文都是介绍事物和事理的文章,怎样写好一篇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来写.《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故宫博物院》中太和殿为例探讨空间顺序[训练题一]题目:《我们的教室》要求:①选定合适的立足点,按一定的方位次序介绍自己教室的布局.[训练题二]假如要你向外地的游客介绍本地的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你准备怎样介绍呢?请确定两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列出两份说明文的写作提纲.提示:1、首先要确定一个说明对象.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景点,有助于充实你的提纲.2、如果要重点介绍这一景点的建筑布局、方位和各部份的特征,你会选择怎样的说明顺序?如果要重点介绍这一景点的特点或文化价值,你又会怎样选择?如果要重点介绍该景点的历史呢?思考:介绍一种你喜爱的小动物、一个菜的制作、介绍一个物品的发展历史,各应用的说明顺序探究课后写作实践二。
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具体的说明文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写作顺序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顺序、逻辑顺序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解释:
-针对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概念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
-在写作练习中,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写作顺序,突破写作难点;
-通过分析优秀说明文,总结其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这些技巧,提高文章质量。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在讨论中不够积极主动,这可能影响了讨论效果。为了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我可以在设置讨论主题时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有更多的共鸣和兴趣。
在课堂总结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说明文写作顺序的应用还是有些模糊。这说明我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可能还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课堂总结和回顾,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分析《长城》一文的逻辑顺序,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逻辑顺序阐述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教学难点
a.理解并区分不同类型的写作顺序,如时间、空间、逻辑等;
b.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的写作顺序,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c.把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使文章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d.结合实际生活,选好说明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
b.学会运用不同的写作顺序组织文章,使文章内容清晰、有序;
c.分析并模仿优秀说明文,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单元写作《说明的顺序》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说明的顺序教材研读:1、下面课文都是我们学习过的说明文,请具体说说每篇课文的说明顺序。
《活板》——(时间顺序:从主体说明内容看,作者是按照从刻字到印刷的顺序说明的,具体的过程顺序是刻字、制版、印刷、拆版。
这个过程顺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的。
)《中国石拱桥》——(逻辑顺序:整体上看,本文遵循从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再具体的顺序。
从石拱桥的基本特点(概括),说到它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和主要特点(概括),然后说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接下来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具体)。
文章的主体部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总体上遵循的是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
说明“古代石拱桥”与“当代石拱桥”的区别,则遵循了从现象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苏州园林》——(逻辑顺序:先总说苏州园林特点,再从四个角度加以分说。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空间顺序。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是间到两边。
课文中有相当多的表明了空间位置的改变词语。
)《蝉》——(时间顺序。
从介绍蝉卵孵化为幼虫到蜕皮再到钻入土下中的过程。
)《梦回繁华》——(从全文看是逻辑顺序。
从画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写起,再详细说明画作本身,最后介绍画作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说明画作本身,采用了空间顺序,从画的开卷处写起,依次介绍画的中段、后段。
)《大自然的语言》——(逻辑顺序。
先引出什么是物候与物候学,然后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再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逻辑顺序。
先说发现的具体事实,再从事实出发佐证“板块构造”理论或恐龙灭绝的“撞击说”。
这是从现象说到本质,是对事理的说明。
)2、说明顺序种类。
(1)时间顺序。
多用于介绍事物发展的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2)空间顺序。
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顺序,多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
(3)逻辑顺序。
有总说后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逻辑顺序的形式。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的顺序》教案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的顺序》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说明的顺序》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说明文的特点以及说明的顺序。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结构,掌握说明的顺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说明的顺序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说明的顺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说明的顺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说明文的特点,掌握说明的顺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说明的顺序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说明的顺序。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案例,让学生明白说明的顺序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一些说明文的文章,用于案例分析。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文章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顺序的重要性。
例如,展示一幅画,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述画中的内容。
2.呈现(15分钟)展示一篇说明文,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文章中的说明顺序。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内容的顺序的。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篇说明文进行分析。
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的说明顺序,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分析结果,进行讲解和点评。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2.学会运用不同的顺序方式编写说明文;3.能够正确运用说明的顺序写作篇章。
二、教学重点1.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2.不同的顺序方式编写说明文。
三、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正确运用说明的顺序写作篇章。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设备;2.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张图片是如何帮助你们理解的?”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片通过什么方式帮助理解,引入说明文的概念。
3.教师解释说明文的特点:主要目的是通过解释、揭示、描述事物的特点、规律或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4.教师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写作要求:准确、简洁、逻辑清晰。
第二步:讲解说明的顺序方式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的顺序方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比较顺序等。
2.教师逐个解释每种顺序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通过示例说明。
第三步:练习说明的顺序方式1.教师出示一段说明文,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顺序方式。
2.学生独立阅读并分析,之后和同桌进行讨论。
3.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每个小组汇报出具体分析结果。
第四步:小组合作编写说明文1.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作为写作材料。
2.学生根据所学的不同顺序方式,共同编写一篇关于该事物的说明文。
3.教师在小组协作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五步:展示和评价1.各小组派代表将自己编写的说明文进行展示。
2.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评价展示内容,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意见。
3.鼓励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和借鉴,以提高写作水平。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并掌握了不同的顺序方式编写说明文的方法。
在下节课时,我们将进一步讨论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不同顺序方式,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编写一篇约300字的说明文;2.老师布置的其他作业。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写作说明的顺序》

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写作-说明的顺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具体的写作技巧,掌握说明文中典型的顺序结构;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写作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2.说明文的顺序结构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较为复杂的顺序结构的说明文写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法;2.阅读分析法;3.互动问答法;4.思维导图法;5.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通过展示一篇具有典型顺序结构的说明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关于说明文的顺序结构;2.针对这篇说明文的要点和核心,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3.让学生就“你最欣赏的一篇说明文是什么?为什么?”进行集体讨论,培养他们的个性化思维和表达能力。
2. 规范说明文写作顺序1.介绍说明文的书写顺序及其特点,比如:按时间顺序、按逻辑顺序、按重点侧重顺序等;2.利用案例和模板,演示如何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拆分为多个步骤,书写明确有序的说明文;3.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尝试运用自己掌握的写作技巧,完成一篇短文练习。
3. 深入归纳说明文的顺序结构1.通过分析不同的顺序结构显示出时间、空间、因果等各种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它们的几种不同类型;2.通过对顺序结构分类的应用案例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实际运用方式和注意事项;3.鼓励学生就多种表述方法进行练习和演示,并督促他们逐渐熟练掌握相应的规律和思路。
4. 锻炼写作技能1.根据具体的情境和任务要求,布置不同的写作练习;2.让学生按照给出的题目和要求,进行思维和图表的整理;3.坚持多次修改和反复推敲,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认真毅力。
六、课程组织1.时间分配:本课时60分钟左右;2.教学过程:采用讲解知识点+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的模式。
七、教学参考书目1.《语文(八上&八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语文写作》人民教育出版社。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案2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案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案精选2篇(一)教案: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学目标】1. 了解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求;2. 学习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方法;3. 能够运用说明文的顺序写作法撰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1. 说明文的特点与写作要求;2. 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方法。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与引入(10分钟)1. 复习学生对于说明文的了解,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说明文是用来做什么的?说明文的特点是什么?2. 阐释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提醒学生注意说明文的写作规范和技巧。
步骤二:解读学习材料(1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材中有关说明文的篇章;2. 逐段解读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注意其顺序安排和说明的逻辑性;3. 解读完毕后,师生共同总结说明文的顺序安排方法。
步骤三:讲解说明文的顺序撰写案例(10分钟)1. 展示一篇说明文的案例,对于其中的顺序进行解析;2. 分析案例中的每个段落的顺序安排,以及每个段落中的衔接手法;3. 进一步讲解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体现说明的顺序。
步骤四:小组讨论与编写实践(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题目进行讨论,并按照说明文的顺序撰写一篇说明文;2. 通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互相提问、辩论,激发写作的灵感;3.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点评与交流。
步骤五:课堂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说明文的顺序安排要遵循的原则;2. 提醒学生注意说明文的开头和结尾的撰写方法;3. 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写作中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
【课后作业】作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上的讨论和总结撰写一篇说明文,要求包含明确的顺序安排和合理的开头结尾。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说明的顺序》教案精选2篇(二)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学习仿写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明的顺序》精品教学设计三篇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它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明的顺序》精品教学设计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明的顺序》精品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说明文写作的一些基本顺序。
过程与方法:说明事物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或用时间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或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说明顺序的安排和说明目的、对象、内容有很大的关系。
教学重点: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教学难点:能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教法学法:讲解法,示例法,实践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1.掌握说明文写作的一些基本顺序。
2.理解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征,并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3.学以致用,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序。
二、文题展示就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写一篇事物说明文,介绍其特征和功能,不少于600字。
三、写作导航
好的内容,必须有恰当的表现形式。
为了把事物的特征说得准确、清楚、明白,必须合理地安排说
明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以及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地点的转换。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比如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景泰蓝的制作》,它就是按照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做胎――掐丝――烧制――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的时间
顺序来说明的。
《中国石拱桥》中的桥梁是按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介绍的: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江东桥——长虹大桥。
空间顺序,就是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山水风景等,常用空间顺序。
如《故宫博物院》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先概括说明故宫建筑物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具体介绍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直到御花园,而在介绍每一座建筑物的时候,则又按照先外后内、先上后下的顺序。
这样安排就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也是最合理的顺序。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由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
局部一一介绍说明。
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
合理的说明顺序应该符合认识规律,应根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和其固有的特征灵活安排。
所以,要采用哪种说明顺序不是随意安排的,而是要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灵活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不会仅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往往整体上采用一种说明顺序,在局部则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从而使说明更加透彻。
四、例文引路
石榴的自述
同学们好,我叫石榴,又名若榴、丹若、金罂。
每年五月,我火红的花分外娇艳,农历五月也俗称榴月。
我,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据传,因此物系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石国引入,故旧时又名“安石榴”“海石榴”。
张华《博物志》:“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
”夏季开花,经常为橙红色,亦有白、黄、红、粉红诸色。
果实球形,成熟后外皮为粉红色或深紫色。
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
古人称我“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赠祝吉者。
在寂寞少花的夏季,我灿红的花朵吐放于万绿丛中,显得格外耀眼夺目,使人感到一种热烈而明快的气氛。
因此,历代文人骚客都有吟咏我的诗赋传世。
诗人们以“碧油枝上昼煌煌”“火光霞焰递相燃”形容绽开之榴花,可谓气象全出。
宋代诗人王安石吟唱独夸我的残诗“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亦不失为赏心悦目的点染之笔。
关于我的传说,一说是张骞,因为他从西域取回石榴。
一说是江淹,因为他写有的《石榴赋》。
还有一说是钟馗:“五月花神丑钟馗,唐王不点状元魁。
艾叶如旗征百服,苍蒲似剑斩妖魔。
雄黄酒,饮数杯,阵阵轻风拂面吹。
”
我成熟了之后看起来像一个红灯笼,虽然我的皮没有苹果那么光滑,不过好吃的都在里面哩!你将我掰开时,就会看到我的“肚子”里有许多枚红色的晶莹的小颗粒,而汁水也会流出来。
尝一口汁水,有点酸,回味起来又是甜甜的,让你忍不住要尝里面的果实。
我们一“家”大约有五六十个果实,每一个中间都有一层黄色的膜。
我的营养价值很高,有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元素。
同时,我身上的外衣也是很好的药材,我浑身都是宝哦!
【老师点评】小作者以第一人称介绍了石榴的称呼、由来、传说以及营养和药用价值等。
作者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石榴的主要内容,语言富有文采,*引用大量诗文名句,表达了对石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读此文犹如品味酸甜可口的石榴,让人回味无穷。
*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叙述条理清晰,介绍恰当,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范文示例
一只猫头鹰的自述
我是一只小猫头鹰。
在古希腊神话中,我被赋予神力——可预示未来,是智慧女神雅典娜最喜爱的鸟,所以古希腊人把我视为智慧的象征。
在风靡世界的好莱坞大片《哈利波特》中,我是魔术师们连接魔法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神秘信使,带领魔术师们穿越时空。
这些传说多少让我染上了神秘的色彩,其实我的世界里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
奇怪的外貌
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我的家族成员种类超过130余种,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我的亲戚。
我们长相奇怪,头部宽大,嘴短而粗,前端成钩状,脸部的羽毛排列成面盘,有的兄弟姊妹还长有耳状羽毛。
一双锐利的圆眼分长面部的两边,单看脸面很有点像人类的宠物猫,所以人类都叫我们“猫头鹰”。
虽然我的家庭成员种类较多,但我们的“着装风格”大体相似,我们身着长年不换的褐色羽毛大氅,上面散缀着细小的斑点,显得气度不凡。
羽氅冬暖夏凉,稠密松软,不过,它还有一个的特点,就是飞行起来悄无声息。
奇异的习性
我们一般选择树木作为栖息场所,有些兄弟喜欢栖息在岩石间和草地上。
我们常常昼伏夜出。
我们的食谱通常是固定的,
主要以鼠类为主,偶尔也吃些昆虫、小鸟、蜥蝎、鱼类等换换口味。
爸妈当年结婚是现在最流行的“裸婚”,他们结婚时不筑巢,而是找现成的育儿房,如树洞、岩穴,甚至是其他鸟类的完整弃巢。
我们的孵化期约一个月左右,孵卵是妈妈的事,把我们养育成鸟则由爸爸、妈妈共同承担。
因为我们长得特别,又是夜行动物,所以民间常把我们视为“不祥之鸟”,称为逐魂鸟、报丧鸟等。
尽管我们捕鼠有功,但人类还是常常驱逐我们,猎杀我们,使我们居无定所,到处流浪。
亲爱的人类,别忘了我们猫头鹰是大自然最杰出的捕鼠能手,是你们的朋友,不要再伤害我们了,请让我们和你们在蓝天下和谐共处吧!
技巧解密
这是一篇介绍动物猫头鹰的说明文,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给读者以亲切自然之感。
另外,作者紧扣说明对象“奇”的特点,分别介绍了猫头鹰“奇怪的外貌”“奇异的习性”等科学知识,不仅使*条理清楚,而且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说明中,作者综合运用了引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既丰富了*内容,又将说明对象介绍得具体生
动,科学准确。
*结尾的呼吁,赋予了这篇说明文以积极的思想性,从而达到了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六、作文习作训练题
[训练题一]假如要你向外地的游客介绍本地的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你准备怎样介绍呢?请确定两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列出两份说明文的写作提纲。
提示:
1、首先要确定一个说明对象。
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景点,有助于充实你的提纲。
2、如果要重点介绍这一景点的建筑布局、方位和各部份的特征,你会选择怎样的说明顺序?如果要重点介绍这一景点的特点或文化价值,你又会怎样选择?如果要重点介绍该景点的历史呢?
[训练题二]从以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里任选一个,写一篇事物说明文,介绍其特征与功能。
不少于600字。
钢笔词典电脑冰箱民居汽车
提示:
1、可以写自己拥有的“这一个”事物,如“我的钢笔”“我家的房子”,也可以写一类事物。
无论选择哪种写法,都要力求写得准确、充实。
2、既要写出事物的外在特征,也要写出事物的内在特征。
3、*力求条理清晰,写完不妨让同桌先看一下,看看他能不能明白。
板书设计
时间顺序
说明的顺序
空间顺序
辑顺序
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说明的顺序》精品教学设计二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说明事物的时候,要把事物的特征说明清楚除了要抓住特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外,还要怎么做?(明确: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本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如何运用合理的顺序来说明事物。
二、揭示课题,展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