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重点问题解答与课后习题答案.doc

合集下载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1

部编语文五下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B.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造诣.(yì)家禽.(qín)琴弦.(xián)拧.螺丝(níng)B.爱憎.(zēng)祸患.(huàn)天赋.(fù)揿.电铃(qìn)C.窈.窕(yǎo)轧.伤(yà)薄.弱(báo)周仓.(cāng)D.胚.胎(pēi)痴.迷(chī)困窘.(jūn)绞.刑(jiǎo)3.下列朗读停顿最正确的一项是()A.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下列加点字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窈.(yáo)窕家禽.(qín)痴.(zhī)心攻劳B.仓.(cānɡ)库赋.(fù)予薄.(bó)弱堂皇C.琴弦.(xuán)胚.(pī)胎患.(huàn)病轧伤D.闯祸.(huò)拧.(nínɡ)干困窘.(jiǒnɡ)姆指5.根据《杨氏之子》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

B.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的意思相同。

C.“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有总起全文的作用。

6.下列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家禽.(qínɡ)搔.痒(sāo)窈.窕(yǎo)B.污秽.(huì)爱憎.(zēnɡ)薄.弱(bó)C.揿.电铃(xiān)痴.迷(chī)祸.患(huò)D.胚.胎(pēi)附庸.(yōnɡ)琴弦.(xuán)7.同音不同字的一项是(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应:yīnɡ yìnɡ应.该()应.届()应.邀()应.用()二、写同音字。

1.liánɡ 栋()高()()食2.yì造()翻()瘟()3.qín 家()()劳束手就()4.huì实()智()()人不倦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甚.聪惠()A.厉害。

B.很。

C.为什么。

2.孔君平诣其.父()A.其中。

B.代词,他的。

C.那,那个。

3.乃.呼儿出()A.你,你的。

B.就,于是。

C.是,就是。

4.为.设果()A.帮助。

B.介词,给,替。

C.因为。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甚聪惠.()2.孔君平诣.其父()3.为设.果()4.孔指以示.儿曰.()()5.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五、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

1.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A.孔指/以示/儿曰。

()B.孔/指以示儿/曰。

()3.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六、理解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为设果,果有杨梅。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B.孔君平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一种家禽B.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七、课文阅读。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____以示儿曰……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读拼音,写同音字。

liánɡ栋()()食()好荒()yì造()()术()外回()qín 家()()劳()国弹()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A.甚至。

B.更进一步。

C.特别,非常。

D.努力。

2.为设.果,果有杨梅。

()A.摆设,摆放。

B.布置,设计。

C.筹划。

D.假如,假若。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A.听见的事情,消息。

B.有名望的。

C.听见,听到。

D.用鼻子嗅。

三、猜一猜,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练习。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是()A.承上启下。

B.总起全文。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A.孔君平与孩子很熟。

B.孩子很懂事。

3.“为设果,果有杨梅。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孩子()A.年龄很小,喜欢吃杨梅。

B.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五、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以示儿曰。

2.这句话朗读时正确的读法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多选)A.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有礼貌。

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一、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二、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杨氏之子》参考答案:
一、1、诣:拜见乃:于是,就 2、示:给……看曰:说 3、未:没有闻:听见
二、(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21課《楊氏之子》練習題及答案1.解釋下列字。

(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詣:_________乃:_________ (2)孔指以示兒曰。

示:_________曰:_________(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_聞:_________2.翻譯句子。

(1)為設果,果有楊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想一想,寫一寫。

孔君與楊氏兒子的對話精妙極了,妙在何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練筆。

同學們,小幽默確實大智慧。

一句幽默的話甚至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你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例子?動筆記下這難忘的時刻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閱讀下麵的古文,回答問題。

伯牙絕弦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及答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及答案(共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及答案(共2课时)一、选择题1.孟冬洗澡的地方是:A. 客厅B. 厨房C. 后院D. 去院子答案:C2.从文中可知孟冬是个:A. 贪玩的男孩B. 责任心重的男孩C. 胆小的男孩D. 爱哭的男孩答案:B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我在给花水,可孟冬扭动了一下身子B. 老板娘在柜子后面,怒气冲冲地嘟哝起来 C. 小姐姐,你别生气啦 D. 洗上干净的澡,孟冬闭上眼睛,柔声说道答案:C二、填空题1.孟冬的名字来自“菊花”。

2.孟冬是杨柳家的第几代子孙?第四代。

3.孟冬洗澡的地方是后院。

(用“,”连接答案)三、判断题1.孟冬是一个爱玩不负责任的男孩。

【错】2.孟冬是杨柳家的第五代子孙。

【错】四、简答题1.孟冬为什么要洗澡?请简要叙述。

答:孟冬为了帮助害虫洗掉浴沟沟里的毒气而洗澡。

他的良心发现让他主动去做一件对环境有益的事情。

2.孟冬在洗澡时的表现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孟冬在洗澡时表现出了勇气、责任心和同情心。

他不怕困难,不推卸责任,帮助害虫洗掉了蜡沟沟里的毒气,展现了高尚的品质。

五、问答题1.孟冬的行为给你有何启示?答:孟冬的行为告诉我们要有勇气、责任心和同情心,要主动关心他人,尽力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为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类似孟冬的经历吗?如果有,请分享一个你的故事。

答:(回答根据个人经历填写)六、作文题请根据《杨氏之子》这篇课文的主题,写一篇题为《关爱环境,从我做起》的作文。

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具体,不少于200字。

(这里展示要求写作的提纲,具体作文内容视实际情况而定)七、答案1. C2. B3. C 二、1. 来自“菊花”,2. 第四代,3. 后院,三、1. 错 2. 错,四、1. 按题目内容回答,2.按题目内容回答,以上就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读拼音,写同音字。

liánɡ栋()()食()好荒()yì造()()术()外回()qín 家()()劳()国弹()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A.甚至。

B.更进一步。

C.特别,非常。

D.努力。

2.为设.果,果有杨梅。

()A.摆设,摆放。

B.布置,设计。

C.筹划。

D.假如,假若。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A.听见的事情,消息。

B.有名望的。

C.听见,听到。

D.用鼻子嗅。

三、猜一猜,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练习。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是()A.承上启下。

B.总起全文。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A.孔君平与孩子很熟。

B.孩子很懂事。

3.“为设果,果有杨梅。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孩子()A.年龄很小,喜欢吃杨梅。

B.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五、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以示儿曰。

2.这句话朗读时正确的读法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多选)A.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有礼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读拼音,写同音字。

qín 家()()劳()国弹()liánɡ栋()()食()好荒()yì造()()术()外回()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为设.果,果有杨梅。

()A.摆设,摆放。

B.布置,设计。

C.筹划。

D.假如,假若。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A.听见的事情,消息。

B.有名望的。

C.听见,听到。

D.用鼻子嗅。

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A.甚至。

B.更进一步。

C.特别,非常。

D.努力。

三、猜一猜,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练习。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是()A.承上启下。

B.总起全文。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A.孔君平与孩子很熟。

B.孩子很懂事。

3.“为设果,果有杨梅。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孩子()A.年龄很小,喜欢吃杨梅。

B.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五、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以示儿曰。

2.这句话朗读时正确的读法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多选)A.他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氏之子》重点问题解答与课后习题答案
编辑:
指导:
日期:
《杨氏之子》重点问题解答与课后习题答案
问题归纳
1.谁为谁设果?可以看出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联系下文可知,是杨氏子给孔君平摆放了水果。

从中可以看出杨氏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2.孔君平是怎样逗孩子的?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是一家。

这个玩笑话很幽默,很有趣。

3.孔君平为何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杨氏子是如何回答的?
孔君平和孩子很熟悉,看到杨梅想到姓杨,想逗弄孩子,就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

杨氏子的回答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孩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由此可见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妙在:第一,孔君平在姓氏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氏上做文章。

第二,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礼貌,又使对方无言以对。

由此可见杨氏子是一个聪明、机智、懂礼貌、幽默、风趣的孩子。

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梁国杨氏之子妙答宾客的故事,赞扬了孩子的思维敏捷、机智幽默,表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

背诵课文。

可以借助课文的注释先理解原文的意思,然后再进行背诵。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
机智与幽默。

从杨家小儿的回答可以看出他的机智与幽默。

他听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以后,没有直接反对他的话,而是用“杨梅不是我家的水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间接否定了孔君平的说法。

课后问题答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

背诵课文。

①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②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方法指导:先理解借助注释,理解全面意思,再进行背诵哦!
2.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杨氏之子迅速听出了客人孔君平话里的玄机,于是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了“孔雀”。

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对答“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

由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杨氏之子思维敏捷,应答得体,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