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和答案.doc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铁盐和亚铁盐(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铁盐和亚铁盐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A.稀硫酸B.高锰酸钾C.氯化锌D.氯化铜Fe2+,选项中物质只有高锰酸钾能将Fe2+氧化成三价铁(Fe3+)。
2.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再滴入少量氯水,溶液立即显红色。
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是() A.Fe2+ B.Fe3+ C.K+ D.N H4+解析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立即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含有亚铁离子,加入氯水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生成的铁离子和SCN-生成红色溶液。
3.(2020江苏南通高一检测)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再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A.过量铁与稀盐酸B.过量氯水与FeCl2溶液C.过量铁粉与CuCl2溶液D.过量铁粉与FeCl3溶液,生成的是亚铁离子,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故A错误;氯水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故B正确;铁粉过量,铁置换出铜,同时生成亚铁离子,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故C错误;过量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会显红色,故D错误。
4.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①过量的Fe与Cl2反应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③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A.只有①B.只有①③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中Cl2氧化性较强,它能将铁由0价氧化为+3价,由于不是在溶液中反应,因此过量的铁不会将氯化铁还原。
②中Fe与稀硫酸反应只能生成Fe2+。
③在溶液中Fe2+被Cl2氧化生成Fe3+。
④中发生Fe与盐酸生成FeCl2、Fe2O3与盐酸生成FeCl3的反应,但题中未给出反应物间相对量的关系,若铁是过量的,则能将生成的FeCl3全部还原为FeCl2。
5.下列除杂的操作正确的是()A.Mg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足量Fe充分反应后过滤B.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C.Cu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Cu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先加入过量Cu粉将Fe3+还原成Fe2+,再过滤3溶液中加入足量Fe,能除去Fe3+,但引入Fe2+,A错误;加入过量铁粉,FeCl3与Fe反应生成FeCl2,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剩余铁粉,从而达到除杂的目的,B正确;C项中加入NaOH溶液,Cu2+、Fe3+均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不符合除杂要求,C错误;D项中Cu与Fe3+反应生成Fe2+和Cu2+,但无法除去Fe2+,D错误。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化学平衡状态(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状态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各组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的是()①2H2+O22H2O与2H2O2H2↑+O2↑②H2SO4(浓)+2HBr2H2O+Br2+SO2↑与Br2+SO2+2H2O2HBr+H2SO4③2NO2N2O4与N2O42NO2④2SO2+O22SO3与2SO32SO2+O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反应N2(g)+3H2(g)2NH3(g)Δ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C.相同时间内,断开H—H的数目和生成N—H的数目相等D.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选项,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正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逆反应吸收的热量,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可以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正确;B选项,该容器为恒压容器,因此不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压强均不发生变化,所以错误;C选项,断开H—H和生成N—H均表示的是正反应,因此不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错误;D选项,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不表示各物质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因此不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以错误。
3.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状态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只有选项A始终都满足v(正)=v(逆),即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3Y2(g)2Z(g),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 mol·L-1、0.6 mol·L-1、0.4 mol·L-1,当平衡时,下列数据肯定不正确的是()A.X2的物质的量为0.4 mol·L-1,Y2的物质的量为1.2 mol·L-1B.Y2的物质的量为1.0 mol·L-1C.X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L-1,Z的物质的量为0.2 mol·L-1D.Z的物质的量为0.6 mol·L-15.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C.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D.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a mol A,同时生成3a mol C,同为正反应方向,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故容器内的压强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和Na2O2均可与盐酸反应,故二者均为碱性氧化物B.Na2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Na2O2C.Na2O与H2O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而Na2O2与H2O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D.在呼吸面具中,Na2O常作供氧剂解析能与盐酸反应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还必须考虑生成物是否仅为盐和H2O:Na2O+2HCl 2NaCl+H2O、2Na2O2+4HCl4NaCl+2H2O+O2↑,A项错误;Na2O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Na2O2:2Na2O+O22Na2O2,B项正确;Na2O+H2O2NaOH是化合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2Na2O2+2H2O4NaOH+O2↑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项错误;Na2O2常作为供氧剂,D项错误。
2.如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也是水,向试管内滴加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右移,静置后液面左边低于右边,则试管内的物质是()A.过氧化钠B.氯化钠C.铝D.铁形管内液体右移,静止后液面左边低于右边,说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结合选项,可知其原因是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使瓶内压强增大。
3.向装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水,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到试管口,燃着的木条熄灭B.滴入酚酞溶液先变红,振荡后褪色C.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仍为无色D.因为Na2O2与酚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变为红色解析Na2O2与水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O2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NaOH与酚酞作用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在反应过程中Na2O2表现出强氧化性,它能将红色物质氧化而褪色,故滴入酚酞溶液先变红,振荡后褪色。
4.(2021山东聊城高一检测)王刚同学将Na、Na2O、Na2O2、Na2CO3分别投入盛有足量盐酸的1号、2号、3号、4号四支试管中,结果他不会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的是() A.1号 B.2号 C.3号 D.4号、Na2O2、Na2CO3投入盐酸中分别放出H2、O2、CO2气体;Na2O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和H2O。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氧化剂和还原剂(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氧化剂和还原剂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还原剂就是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D.氧化剂是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A不正确;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B不正确;还原剂是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C不正确。
2.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等。
下列反应与C+H2O(g)CO+H2相比较,水的作用相同的是()A.3Fe+4H2O(g)Fe3O4+4H2B.Na2O+H2O2NaOHC.2F2+2H2O4HF+O2D.3NO2+H2O2HNO3+NO,A项中的水是氧化剂,B、D项中的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C项中的水是还原剂。
3.用碱液吸收工业制硝酸尾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aOH2NaN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Na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D.H2O是还原产物中氮元素显+2价,NO2中氮元素显+4价,产物NaNO2中氮元素显+3价,故NaN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4.(2020江苏南京期末)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CO2B.H2O2→O2C.SO2→SD.KMnO4→MnO2过程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加入氧化剂,A项正确;H2O2→O2过程中,氧元素化2合价升高,H2O2分解就能实现,不一定要加入氧化剂,B项错误;SO2→S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C项错误;KMnO4→MnO2过程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可以通过高锰酸钾分解来实现转化,不一定要加入还原剂,D项错误。
5.(2020广东惠州期末)根据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2Fe3++2I-2Fe2++I2;②Br2+2Fe2+2Br-+2Fe3+,可判断各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Fe3+、Br2、I2B.Fe3+、I2、Br2C.Br2、Fe3+、I2D.Br2、I2、Fe3+解析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2020江苏常州高一检测)对1 mol H2O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6.02×1023个氢分子B.含有6.02×2×1023个氢元素C.质量为18 gD.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之比为2∶1,故A错误;元素是含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只能谈种数,不能谈个数,故B错误;1 mol水的质量=1 mol×18 g·mol-1=18 g,故C正确;1 mol H2O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之比=(1×2)∶16=1∶8,故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 mol氢约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氢B.1 mol CaCl2含有1 mol Cl-C.1 mol电子约含有6.02×1023个电子D.1 mol H2O含有1 mol H2和1 mol O错误,未注明微粒的种类,氢是氢分子、氢原子还是氢离子,指代不明确;B错误,1 mol CaCl2应含有2 mol Cl-;D错误,由初中化学可知H2O中无H2,正确的表述为1 mol H2O含有2 mol H和1 mol O。
3.下列物质所含原子数与0.2 mol H3PO4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的是()A.0.4 mol H2O2B.0.2 mol H2SO4C.0.5 mol HClD.0.3 mol HNO3PO4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8=1.6 mol。
A项,0.4 mol H2O2分子中所3含原子的物质的量=0.4 mol×4=1.6 mol;B项,0.2 mol H2SO4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0.2mol×7=1.4 mol;C项,0.5 mol HCl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0.5 mol×2=1.0 mol;D项,0.3 mol HNO3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物质的量=0.3 mol×5=1.5 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原题(完整版+答案)+必修1方程式

化学(必修)1 课本所有课后习题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P10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 酒精和水B 碘和四氯化碳C 水和四氯化碳D 汽油和植物油2.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应贴在装有浓硝酸的容器上的是()A B C D3.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 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 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D 向试管中加水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4.列举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
5.如果不慎将油汤洒到衣服上,可以用什么方法除去?说明你依据的原理。
6.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这些性质可以检验CO32-。
设计实验检验家中的纯碱(或碎大理石)中是否含有CO32-;找一些碎的陶瓷片或玻璃片,洗净并晾干后,检验它们中是否含有CO32-。
7.某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及硝酸盐。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硫酸盐,某同学取少量混合物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并由此得出该混合物中含有硫酸盐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可靠么?为什么?应该怎样检验?(提示:碳酸盐能溶于稀硝酸。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P171.在图1-16所示的体检指标中,表示总胆红素指标的物理量是()A 质量分数B 溶解度C 摩尔质量D 物质的量浓度2.在0.5mol 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是()×1023×1023 C 0.5 D 13.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A 1:4B 1:2C 1:1D 2:14.将30ml 0.5mol/L NaOH 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 ,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0.3 mol/LB 0.03 mol/LC 0.05 mol/LD 0.04 mol/L5.检测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简称血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含量,参考指标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 mol/L”和“mg/dL”(1L=10dL).以“m mol/L”表示时,人的血糖正常值在3.61~ mol/L之间。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2020辽宁锦州高一检测)实验室利用反应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已知有24.5 g KClO3参加反应,则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氧气的体积是()A.2.24 LB.4.48 LC.44.8 LD.6.72 L3的物质的量是24.5g122.5g·mol-1=0.2 mol,2KClO32KCl+3O2↑2 mol3 mol0.2 mol n(O2)2 mol∶0.2 mol=3 mol∶n(O2),则n(O2)=0.3 mol,故产生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3mol×22.4 L·mol-1=6.72 L。
2.2 mol·L-1的盐酸和稀硫酸各100 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3,则向盐酸中加入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A.0.05 molB.0.075 molC.0.15 molD.0.2 mol(HCl)=0.2 mol,n(H2SO4)=0.2 mol。
若酸均不足,即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1∶2;若酸均过量,即金属不足,则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1∶1。
现生成H2的质量之比为2∶3,则说明盐酸不足,硫酸过量;根据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可求出生成H2 0.1 mol,则H2SO4反应生成0.15 mol H2,则铁粉的物质的量为0.15 mol。
3.将钠、镁、铝各0.3 mol分别放入1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A.1∶2∶3B.6∶3∶2C.3∶1∶1D.1∶1∶1解析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实质2M+2n H+2M n++n H2↑可知三种金属都过量,而铝、镁都不与H2O 反应,按盐酸计算,两者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都为0.05 mol,金属钠可继续与H2O反应最终产生0.15 mol H2,即同温同压下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0.15 mol∶0.05 mol∶0.05 mol=3∶1∶1。
高中新教材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8.答案 (1) CaO 氧化物
(2) CaO+H2 O Ca( OH) 2
(3)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 Ca( OH) 2 :CaO+H2 O Ca( OH) 2
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aO+2HCl CaCl 2 +H2 O
( 答案合理即可)
(4) CaCl 2 、P 2 O 5 等( 答案合理即可)
(2) C+O 2 CO 2
CO 2 +Ca( OH) 2 CaCO 3 ↓+H2 O
高温
CaCO 3 CaO+CO 2 ↑
CaO+H2 O Ca( OH) 2
Ca( OH) 2 +2HCl CaCl 2 +2H2 O
( 答案合理即可)
7.答案 (1) 方法一:Fe+H2 SO 4 FeSO 4 +H2 ↑
△
CuO+H2 Cu+H2 O
方法二:CuO+H2 SO 4 CuSO 4 +H2 O
Fe+CuSO 4 FeSO 4 +Cu
132
错误;NaCl 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了电离,D 项错误。
恒,错误;D 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 3 + 2H Ca 2+ +
+
H2 O+CO 2 ↑,错误。
(4) BaCl 2 +Na 2 SO 4 BaSO 4 ↓+2NaCl
BaCl 2 +H2 SO 4 BaSO 4 ↓+2HCl
2NaOH+CuCl 2 Cu( OH) 2 ↓+2NaCl
2NaOH+H2 SO 4 Na 2 SO 4 +2H2 O
Na 2 O+H2 SO 4 Na 2 SO 4 +H2 O
(2) HNO 3 +NaOH NaNO 3 +H2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与答案(第1章)尤凤臭皮匠唐1月23日高中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小优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酒精和水B.碘和四氯化碳C.水和四氯化碳D.汽油和植物油分析:A、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A错误;B、碘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B错误;C、水和四氯化碳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C正确;D、氯化钠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D错误;故选:C.2、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解析:汽车加油站中的危险化学品是汽油,属于易燃液体。
答案:B3、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不能与酒精灯灯芯接触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答案:D4、列举生活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例子。
分离:例如,农村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时,常用筛子分离大米与糠;农村做豆腐常用纱布袋将豆腐渣与豆浆分离;在淘米时, 常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当水中混有较多油而分层时,用吸管可逐渐吸出上层的油;当铁屑和铜屑混在一起时,可用磁铁分离等。
提纯:提取海带中的碘、从海水中提取食盐、从海水中提取漠、淡化海水、还有各种化学物质的精制:粗盐制精盐、无水酒精的生产等5、如果不慎将油汤洒在衣服上,可用什么方法除去?说明依据的原理.方法一:以用汽油等有机溶剂洗去,因为油污是有机物,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两者会相溶可以洗去;方法二:通过合成洗涤剂洗涤,这种物质具有一端亲油、一端亲水的特性,对油脂进行乳化作用,从而将其从衣服上脱离进入水中;另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故答案为:方法一:用汽油洗,用汽油溶解植物油;方法二:用合成洗涤剂,利用乳化作用.6、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碳酸根离子.设计实验,检验家中的纯碱(或碎大理石)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找一些碎的陶瓷片或玻璃片,洗净并晾干后,检验他们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考点:常见阴离子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碳酸根离子可以和酸之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据此回答.解答:解:纯碱(或碎大理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可以和酸之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以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检验:1、实验步骤:①先检验带支管的试管的气密性是良好的;取试样纯碱(或碎大理石)置试管中,并盖好活塞;用针筒取适量盐酸逐滴滴入带支管的试管中,支管的另一头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现象:产生气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原理:CaCO3+2HCI=CaCI2+H2O+CO2T: Ca (OH)2+CO2=CaCO31+H2O结论:纯碱(或碎大理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故答案为:1、实验步骤:①先检验带支管的试管的气密性是良好的;取试样纯碱(或碎大理石)置试管中,并盖好活塞;用针筒取适量盐酸逐滴滴入带支管的试管中,支管的另一头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现象:产生气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原理:CaCO3+2HCI=CaCI2+H2O+CO2T; Ca (OH)2+CO2=CaCO31+H2O结论:纯碱(或碎大理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7、某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碳酸盐及硝酸盐。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硫酸盐,某同学取少量混合物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氯化钥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并由此得出该混合物中含有硫酸盐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可靠吗?为什么?应该怎样检验?(提示:碳酸盐能溶于稀硝酸和稀盐酸。
)解析:不可靠。
因为碳酸锂与硫酸锂都是白色沉淀。
应将白色沉淀用盐酸进一步检验,如果不溶解,方可说明是可溶性硫酸盐。
可溶性碳酸盐和硫酸盐与氯化钥都可以生成白色沉淀,但硫酸锐是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沉淀,碳酸袱是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沉淀。
所以比较可靠的方法是将白色沉淀用盐酸进行检验,不能溶解方可说明是硫酸盐,能溶解则是碳酸盐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在图1-16所示的体检指标中,表示总胆红素指标的物理量是()A.质量分数B.溶解度C.摩尔质量D.物质的量浓度答案D.物质的量浓度2.在0.5molNa2SO4中含有Na +的数目是()个。
A. 1.03*10 的23 次方B.6.02*10 的23 次方C.0.5D.1答案:NA个,选B。
1个Na2SO4含有2个Na + ,所以Na +的物质的量是0.5*2 = lmol,即NA个Na+3,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A.l:4B.l:2C.l:lD.2:l答案:B.分析: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 4,令甲烷与氧气的质量分别为lg、4g,贝上16l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mol,84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同温同压下,甲烷与氧气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1: 2.4、将30mL0.5mol/L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3mol/L B.0.03mol/L C.0.05mol/L D.0.04mol/L令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量浓度为c,贝上30xl0-3Lx0.5mol/L=500xl0-3Lxc解得c=0.03mol/L.故选:B. 5.检查人的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80)的含量,参考指标常以两种计量单位表示,即"mmol/L"和"mg/dL"(lL=10dL)。
"mmol/L"表示时,人的血糖正常值在3.61~6.11mmol/L 之间。
如果以"mg/dL”表示,血糖正常范围是多少?若某人的血糖检测结果为92mg/dL,他(她)的血糖正常吗?答案:3.61*180=649.8mg/L=65.0mg/dL6.11*180=1099.8mg/L=110.0mg/dL65.0mg/dL-110.0mg/dL 92mg/dL 介于其中,正常6.某同学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他(她)把水倒出一些,重新加水至刻度线,这样做会造成什么结果?答案:这会造成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且这种操作是错误的,如果加水超过刻度线应重新配制。
7.配制250mL1.0mol/LH2S04溶液,需要18mol/LH2SO4溶液的体积是多少?答案:所需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0*250/1000=0.25mol18mol/L 硫酸体积为.0.25/18=0.013918.成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几种元素的质量分别为:0.8gCa,0.3gMg,0.2gCu和O.OlgFe,试求这4种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
答案:n(Ca) = m/M=0.8g/(40g/mol)=l/50moln(Mg) = m/M=0.3g/(24g/mol) = l/80moln(Cu) = m/M=0.2g/(64g/mol) = l/320moln(Fe)=m/M=0.01g/(56g/mol)=l/5600moln(Ca):n(Mg):n(Cu):n(Fe)=l/50:l/80:l/320:l/5600=224:140:35:29.现有0.27kg质量分数为10%的CuCI2溶液。
计算:(1)溶液中CuCI2的物质的量(2)溶液中Cu2+和Cl-的物质的量。
答案:l)CuCI2 的重量270g x 10% = 27gCuCI2的相对原子量64+35.5x2 =135CuCI2 的物质的量27/135 =0.2 mol2)Cu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Cl-的物质的量为0.4 mol10.在标准状况下,lOOmL某气体的质量为0.179g。
试计算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0.1L22.4L/mol1答案: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n= =0.179gl/224molM= =40.096g/mol,又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相等, 则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096,答: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096.第一章复习题1、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量筒D、珀■蜗答案:C2、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进入煤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C、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来漏气D、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答案】分析:A.煤矿井下经常有可燃性气体;B.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事故的发生;C.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会产生爆炸;D.浓硫酸的稀释是放热的,将水倒入浓硫酸配制稀硫酸会引起液体飞溅.解答:解:A.煤矿井下经常有可燃性气体,用火把照明可能使气体产生爆炸,故A错误;B.节日期间,在开阔的广场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事故的发生,故B正确;C.若有漏气,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会引起爆炸,故C错误;D.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蒸馅水,再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故D错误. 故选B.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03和NaCI固体混合物D、将02和H2的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H2A.Cu不溶于稀盐酸,Mg、Fe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氯化物,然后采用过滤方法分离即可,故A正确;B.汽油和煤油互溶且沸点不同,应该采用蒸馅方法分离,故B错误;C.硝酸钾和氯化钠均溶于水,过滤不能分离,应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分离,故C错误;D.氢气能还原CuO生成Cu,但高温下,Cu能被氧气氧化,氢气和氧气混合易产生爆炸,所以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 错误;故选A.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A、10g H2 和10g 02B、5.6L N2(标准状况)和11g C02C、9g H20 和0.5mol Br2D、224mL H2(标准状况)和O.lmol N2A、10gH2的物质的量为10g2g/mol = 5mol, 10gO2的物质的量为10g32g/mol = 516mol,二者物质的量不相等,所含分子数不相等,故A错误;B、标况下,5.6LN2 的物质的量=5.6L22.4L/mol=0.25mol, 11g CO2 的物质的量= llg44g/mol=0.25mol,二者物质的量相等,故含有分子数目一定相等,故B正确;C、9gH2O 物质的量为9gl8g/mol=0.5mol,与0,5mol Br2所含分子数不相同,故C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mLH2的物质的量为0.224L22.4L/mol=0.01mol,与氮气的物质的量不相同,所含分子数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C.5、某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要求KCI、K2SO4和NH4CI33种固体原料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