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热起来了》教学设计
最新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热起来了》精品课件

小结
“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实验记录表一
衣服外的温度
衣服内的温度
30秒后 的温度
1分钟后 的温度
2分钟后 的温度
我的发现 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小结
“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实验记录表二
热水瓶 表面的温度
包在热水瓶的衣服内的温度
30秒后 的温度
1分钟后 的温度
2分钟后 的温度
我的发现
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衣服外热水瓶ຫໍສະໝຸດ 衣服和不包衣服的温度测量实验记录温度℃ 起始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包衣服的
热水我瓶们的发现:衣服不能给身体增加
不包衣服
热量,但可以保温。
的热水瓶
研讨
1. 多穿些衣服,为什么身体会觉得暖和起来?
答:衣服虽然不能产生热量,但可以保温,多穿衣 服,穿比较厚的衣服,可以使身体的热量不容易流 失,所以觉得暖和。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也只是一个习惯,只 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 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毛衣、羽 绒衣……
被 窝……
衣柜……
研讨
模拟实验:衣服能否增加身体热量
实验1:衣服内和衣服外的温度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2根,衣服1件
实验2:热水瓶包衣服和不包衣服的温度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2根,衣服1件、热水瓶2个
研讨
衣服内和衣服外的温度测量实验记录
温度℃ 起始温度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衣服我内们的发现:衣服不能增加热量。
拓展
判断题
(1)穿羽绒服让我们的身体感觉到暖和,是因为羽绒
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1、《热起来了》

2-1热起来了 新教科版
五年级 常丽
.
1
制作人:常丽
.
2
你们有什么 办法使我的 手热起来呢?
.
3
我们觉得很冷 时,有什么办法 使我们的身体热 起来?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这些方法是如 何使我们热起
来的?
.
13
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 (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 、盖被子 ---衣服 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 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 进入)
17
课堂练习:
1、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方法有 哪些?
2、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你能解释原因吗?
.
18
1、热起来了
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
加穿衣服 、盖被子 ----- ?
.
14
衣服到底能不能给我们生热呢? 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我们能设计一 个实验进行观测
吗?
计时5分钟
.
15
1、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我们的体温和衣服的温度比较,哪个 高?
3、衣服能给我们的身体提供热量吗?
.
16
多穿衣服身体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 我们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 、盖被子 ----
(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热起来了》热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当我们觉得有些冷的时候,我们经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 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跑步
晒太阳
吃热的食物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衣服到底能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 来进行观测吗?
用温度计测量折叠 毛衣的温度
用温度计测量书本在空气中的温度和包在毛衣 内一段时间后的温度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我们的体温和衣服的温度比较,哪个高? 衣服能给我们的身体提供热量吗?
衣服不能给我们的身体提供热量。
烤火
加穿衣服
取暖器取暖
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晒太阳、烤火、取暖器取暖
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打球等运动
运动加快能量转换,产生热能
加穿衣服、加盖被子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 早上醒来,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 晚上再去睡觉的时候,被窝还热吗? 这说明了什么?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多穿衣服身体怎么会觉 得热起来了?你能解释其中 的原因吗?
结束
教科五年级科学下《二 热 热起来了》优质课课件_2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有多种方法能够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教学准备】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预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加穿衣服、盖被子-----?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通过提出这样一个发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热起来,热的产生跟什么相关?在师生交流活动中,知道使身体热起来的一些方法,同时引出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问题。
)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2.学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5.交流研究方法。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热起来了》热说课教学课件

新课学习
实验名称 验证加穿衣服是否会给身体增加热量 实验器材 衣服、温度计、书本
用温度计测量折叠的毛衣的温度,测量 书本在外面的温度,再把书本放到毛衣 实验步骤 里测量书本的温度,一段时间后观察温 度计的度数是不是上升了,记录所观察 到的现象。
新课学习
实验结论: 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
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 只是起到了保温的作用,阻止了热量 的散发和冷空气的进入。
第( )小组 实验三: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增大时,在水中的 沉浮情况
物体
大小
预测
理由
结果
两枚
回形针
三枚
更多
两块
木块
三块
更多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记录单
第( )小组 实验三:观察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重量和体积增大时,在水中的 沉浮情况
物体
大小
预测
理由
结果
两枚
回形针
三枚
更多
假设: 如果衣服能增加热量,那衣橱里挂满了衣服,
衣橱的温度会不断上升,上升到一定的温度后, 衣橱里的衣服会燃烧起来。
虽然衣橱里挂满了衣服,但没有自燃的现象, 因此这与假设的结果是不一致的。
新课学习
想一想: 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
的?早上醒来,被窝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 的时候,被窝还是热吗?这说明了什么?
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
热起来了
新课学习 冬天感觉身体很冷,有什么办法使身体热起来呢?
新课学习 例如:
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运动
运动加快了能 量转换——体内碳 水化合物、脂肪等 加快分解代谢,转 换成了热能。
新课学习
杭州市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全部教案(共8课时)

第二单元《热》全部教案(共8课时)1.热起来了【教材简析】《热起来了》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热源和热的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认识,引发学生对热探究的兴趣。
本课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从当我们觉得手冷时,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会热这一生活经验切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热源,引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能使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并思考“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最后引出本课的研究问题:“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第二部分: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教材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最终对“多穿衣服让我们身体热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
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思维论证”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促进他们主动地思考,主动地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仅用毛衣包住温度计,会出现温度计温度略微上升的现象,最佳方法是用一杯常温水,先测出水的温度,然后用毛衣包住水杯再测水的温度。
【学情分析】当我们觉得有些冷的时候,可以有很多方法让我们身体热起来。
这一点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
晒太阳、烤火、取暖器取暖、吃热的食物都是从其他热源获得热量让身体热起来,运动则是加快血液循环让身体热起来,而对于多穿衣服让身体热起来的原因,有些学生并不真正清楚,这正是本节课要弄清的科学概念。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实验的方法,能够自主设计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所以本课在引出研究问题:“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多角度进行实验验证,形成正确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有多种方法可以给人体带来热量使人体热起来,但人体感觉到热并不都是外界给人体带来的。
2.添加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只起到了保温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讨论使人体热起来的方法以及分析原因的过程。
五年级科学下册 热起来了实验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热起来了实验教科版热起来了实验是五年级科学下册的重要实验之一,它能帮助学生了解热的传递和温度的变化原理。
以下是实验的步骤和相关内容。
实验目的通过热起来了实验,帮助学生探究热是如何传递的,了解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科学思维。
实验材料- 玻璃杯- 温水- 动力饮料铝罐- 冰块- 温度计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玻璃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温水,并放在桌子上。
2. 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3. 将动力饮料铝罐放在温水中。
4. 观察动力饮料铝罐在温水中的变化,并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5. 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
6. 观察温水和冰块的变化,并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上。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讨论:- 动力饮料铝罐在温水中会感受到热量,铝罐的温度会上升。
- 温度会决定物体的热量高低,温度较高的物体会向温度较低的物体传递热量。
- 冰块放入温水中会使温水的温度下降,因为冰块会吸收温水的热量。
实验结论通过热起来了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热可以通过传导的方式传递,物体之间的温度差异可以导致热的传递。
- 温度会影响物体内热量的高低,温度较高的物体具有较高的热量。
- 冰块可以吸收热量,并使周围物体的温度下降。
结语热起来了实验帮助学生了解了热的传递和温度的变化原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 注意:实验中涉及到的温水和冰块要小心操作,以免造成烫伤或意外伤害。
教师或家长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实验。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热起来了》课件(1)教学讲义ppt课件

二、商务合同的特点
1.合法性 2.平等互利性 3、完备性
三、商务合同的结构
1.标题 (1)由合同性质和文种组成。 (2)由合同标的、合同性质和文种组成。 2.约首 “出租方:泰州恆达物流有限公司(甲方) 承租方:泰州金土地种子贸易公司(乙方)”
3.正文 (1)前言 前言应简明概述订立合同的依据和目的。 (2)主体 ①合同标的、标的物名称及其数量和质量、价格或酬金。 ②履行期限、履约地点和方式。 ③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④当事人商定的其他必要条款。
研究的问题: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衣服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
研究的问题: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衣服不能给我们身体提供热量!
多穿衣服身体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 我们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 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应用一:炎热的夏天,停电了,商店的冰柜 为什么要铺上棉被?
加穿衣服 、盖被子--------- ?
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你是怎 么猜测的?
你能举个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吗?
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衣柜里挂满了衣服,如果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那 么衣柜的温度会不断升高,衣服就会燃烧起来......
早上起床及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的还是 热的?这说明什么?
被子或衣服只能保温,阻止热量散 发,同时阻挡冷空气进入
你能设计实验,验证衣服能否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小组讨论一下。
温馨提示:
1.合理分工合作,组员负责观察温度计,组长负责记录 数据、发令。 2.把一支温度计在空气中测量,把第二支放在毛巾中间 测量,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 3.使用温度计时手持温度计上端,温度计的液泡要与毛 巾充分接触,读数时视线与液柱顶端相平。 4.两只温度计要同时读数,在实验记录表上记下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热起来了
【教材简析】
《热起来了》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热源和热的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认识,引发学生对热探究的兴趣。
本课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从当我们觉得手冷时,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会热这一生活经验切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热源,引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能使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并思考“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最后引出本课的研究问题:“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第二部分: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教材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最终对“多穿衣服让我们身体热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
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思维论证”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促进他们主动地思考,主动地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仅用毛衣包住温度计,会出现温度计温度略微上升的现象,最佳方法是用一杯常温水,先测出水的温度,然后用毛衣包住水杯再测水的温度。
【学情分析】
当我们觉得有些冷的时候,可以有很多方法让我们身体热起来。
这一点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
晒太阳、烤火、取暖器取暖、吃热的食物都是从其他热源获得热量让身体热起来,运动则是加快血液循环让身体热起来,而对于多穿衣服让身体热起来的原因,有些学生并不真正清楚,这正是本节课要弄清的科学概念。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实验的方法,能够自主设计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所以本课在引出研究问题:“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多角度进行实验验证,形成正确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有多种方法可以给人体带来热量使人体热起来,但人体感觉到热并不都是
外界给人体带来的。
2.添加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只起到了保温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
1.经历讨论使人体热起来的方法以及分析原因的过程。
2.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思辨、验证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体会到保温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设计实验,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思维论证”的探究过程。
难点:理解衣服不能产生热量,而是起到了保温作用。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温度计1支、常温水1杯、毛衣1件、计时器1个,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1分钟)
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
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摩擦产生了热。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热起来呢?这些方法是怎么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出示PPT2)
二、探索一:怎样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预设15分钟)
1.小组讨论:当我们觉得有些冷时,我们经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么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出示PPT3)
2.一边讨论一边完成记录。
“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方法记录表
3.全班交流研讨。
4.小结:运动使血液循环加快让我们身体热起来,烤火、晒太阳从外部获得热量让我们身体热起来。
那你觉得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二、探索二: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预设20分钟)
1.如果给你温度计、毛衣、一杯常温水、计时器,你能选择这些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吗?(出示PPT4)
2.小组讨论实验方法:小组打算选择哪些材料?怎样开展实验呢?
3.各小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实验方法先不交流,学生根据记录单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
4.温馨提示:
(1)两人一组,合理选择材料,合作完成;
(2)正确使用温度计;
(3)一边实验一边记录;
(4)完成后整理器材,准备交流。
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实验设计与记录
5.全班交流研讨:
(1)汇总数据,交流发现。
(2)讨论:实验证明衣服并不能产生热量,但为什么我们多穿衣服后就会觉得暖和呢?
4.小结:多穿衣服虽然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但起到了很好的保温作用,减少了我们身体热量的流失,所以就会感觉到暖和起来了。
(出示PPT5)
四、拓展(预设4分钟)
1.冬天,我们经常用保温杯装热水,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喝到热水。
你能推测保温杯的设计原理吗?(出示PPT6)
2.如果在炎热的夏天用保温杯装冰块,你觉得冰块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出示PPT 7)
【板书设计】
热起来了
【作业设计】
1.连线:将下列让我们身体热起来方法和相应的原理用线连起来
2.穿两件衣服肯定比穿一件衣服暖和吗?说说你的理由。
运 动 烤火
晒太阳 喝热水
多穿衣
内部产生热量
外部获取热量
不产生热量但保温
学生每日提醒
~~~~~~~~~~~~~~~~~~~~~~~~~~~~~~~~励志名言:
1、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3、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4、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5、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6、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9、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10、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