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怀敬畏之心 行规矩之事
2022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讲规矩守底线——知敬畏担底线

2022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讲规矩守底线——知敬畏担底线【摘要】作为一名湖南公务员,我们需要在工作中讲规矩,守底线,知敬畏,担底线。
本文从“讲规矩”和“守底线”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全面展现公务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力图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份关于申论的范文指导。
【关键词】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讲规矩,守底线,知敬畏,担底线一、讲规矩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与素质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和公共利益。
公务员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注重职业操守和道德修养。
良好的工作作风能够起到榜样和引领作用,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
首先,公务员要具有诚信和法治意识,以公正、廉洁、诚实、勤政的精神为工作宗旨。
公务员须按照《公务员法》、《国家机关公务员实名制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勤勉工作,诚信履行职责,处理公共事务时,要严格按照程序,认真执行规定,尊重事实,不得搞“封建迷信”、陋习、不正之风,更不能“煽风点火”,“越俎代庖”。
其次,公务员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注重从群众最基本、最现实的需要出发,始终把焦点放在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中最重要、最关心的问题上,并安排好各项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保证工作的落实及质量。
“服务群众、表率作用、规范职业行为、提高工作效率”,这是公务员的四个职责。
最后,公务员要保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在工作中坚持集体荣誉高于个人利益的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加强自己的归属感,更好地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二、守底线公务员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注重把好底线,时刻保持警醒,树立高标准的职业道德观和操守。
首先,守法律红线,切实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公共安全。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生态保护、国家安全保障等问题,公务员必须要高度认识到他们的职责和使命所在,转化工作力度,加强法律意识和国家意识,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加强工作,保持警醒,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和利益。
2017年公务员联考申论备考范文之规矩

2017年公务员联考申论备考范文之规矩“规矩”是约束行为的基本规范,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等硬约束,也包括道德规范、礼仪标准等软约束。
“人人都要守规矩”是生存的基本法则,是民众的普遍期望,也是依规办事的基础。
如若缺乏规矩意识,轻者坏了规矩导致办事不顺,重者误人歧途甚至付出生命代价。
可见,对于规矩要常怀敬畏之心,常行规矩之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立规矩是前提。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党有党纪。
国法、家规、党纪都是“规矩”。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条文条例的出台就是为党员干部立严规。
各地出台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文明旅游条例、见义勇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就是为广大人民立规矩。
规矩是关乎从严治党和国民素养的大事,制定良规善矩才能让党员群众有章可循。
“学而时习之”,学规矩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使其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正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学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只有将这些规矩内容学熟学透、了然于胸,才能用规矩规范自身言行。
“带电的高压线”之所以存在,不是为了电伤或电死触电者,而是为了形成警示作用。
对于“不知者”,这种警示作用是不存在的。
可见,加强规矩的学习,理解规矩的内容,才能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把自己摆进去”,守规矩是关键。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懂得的规矩再多,如果不能付诸实践,再好的规矩也是徒劳无功。
党内存在的以权谋私、权力滥用、贪污腐化等问题,归根结底是党员干部不遵守党章党规。
今年大年初二,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
如果这位游客做到文明出游,不逃票、不翻墙,规规矩矩,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动物园内的警示牌看似呆板枯燥,但每条规则的背后都蕴含着拯救生命的力量。
让规矩成为为人处世的习惯,才能做最自由的人。
申论范文:立道德之心 严制度之规 秉规则之范 建信用社会

申论范文:立道德之心严制度之规秉规则之范建信用社会申论范文:立道德之心严制度之规秉规则之范建信用社会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市场失信现象。
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在全社会树立起道德之心,严厉执行制度之规,并秉持规则之范,着力建设信用社会。
一、立道德之心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是人类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观。
道德之心即是对良好行为准则的坚守和践行,更是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等各个领域的修养。
在立道德之心方面,个人的自律和家庭的教育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个人的自律是道德之心的重要体现。
个人应时刻保持对自身行为的监督和约束,时刻提醒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只有个人自律,才能为他人树立榜样,为社会注入正能量。
其次,家庭的教育是培养道德之心的基础。
家庭是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作为年轻一代的典范和引导,家庭应该注重培养子女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
尊重父母、关爱他人、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都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得到注重。
二、严制度之规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的根本保证。
严制度之规即是要完善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切实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
在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行政管理制度,提高政府部门的执法水平和效率。
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和问责,严肃查处权力滥用、腐败行为等,为公众营造廉洁、高效、公正的政务环境。
在社会组织层面,要加强行业自律和组织规范,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信用评价机制,对不按照行业规范运营、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
三、秉规则之范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基本依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秉规则之范即是要依法进行经济活动,坚决遵守市场规则和行业规范。
在经济活动方面,企业应全面遵守市场经济规则,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坚守市场竞争,拒绝违法经营行为,加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公信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2022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_讲规矩守底线——知敬畏担底线

2022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_讲规矩守底线——知敬畏担底线2022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讲规矩守底线——知敬畏担底线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务员队伍的数量不断增加,招录竞争也日益激烈。
而对于公务员来说,作为国家和人民的仆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首先要具备讲规矩、守底线的思想素质。
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促进社会进步。
因此,知敬畏担底线成为公务员的重要使命。
讲规矩是公务员的基本素养。
公务员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守纪律、遵守规定,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公务员要严于律己,甚至比常人更要求自己。
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公正、廉洁的原则,不懈奋斗,力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要讲究工作方法,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精益求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守底线是公务员的庄严承诺。
公务员要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性,强化法治观念,做到公私分明。
在工作中,公务员要做到违法必究、违纪必查,坚决抵制权力寻租等不正之风。
无论面临多大的利益诱惑,要坚守底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只有如此,公务员才能展现其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初心,获得公众信任。
知敬畏是公务员的内在要求。
公务员必须具备对党的敬畏之心、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对人民群众的敬畏之心。
首先,要对党忠诚,严格遵循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按党的要求履行职责。
其次,要对法律敬畏,要明白法律是公平公正的制度,在工作中要依法办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再次,要对人民群众敬畏,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真心实意为民办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和需求。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知敬畏、守底线、讲规矩的公务员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这样,公务员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同时,也要求公务员加强自己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和认识新形势下的任务和要求。
公务员要时刻保持“为民务实清廉”之心,坚守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
规矩意识申论作文

规矩意识申论作文在社会发展中,规矩意识是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一些人对规矩意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并且在行为上常常偏离规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规矩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规矩意识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社会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活动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而规矩正是这些规则的体现。
只有每个人都具备了规矩意识并且自觉遵守,社会秩序才能得以维护。
例如,交通规则的遵守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基础。
当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道路上的交通秩序将得到有力保障。
其次,规矩意识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都应该遵循规范和礼仪,尊重对方的权益和利益。
只有树立规矩意识,尊重他人,才能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良好人际关系。
比如,在职场环境中,员工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与同事和领导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合作,才能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
再次,规矩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公正公平至关重要。
遵守规矩可以保证每个人都在公平的环境下活动和发展。
例如,在经济领域,企业应当遵循市场竞争规则,坚持公平竞争,打破市场垄断,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如果企业违反规矩,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就会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甚至导致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出现。
总而言之,规矩意识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只有每个人都保持规矩意识,自觉遵守规范和准则,社会秩序、人际关系和社会公正公平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维护。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规矩意识的宣传和培养,让规矩成为每个人行为的基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进步的社会。
规则温情申论范文

规则温情申论范文笛卡尔说过“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敬。
”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筑共建的今天,尊重的话题屡屡被谈及,行人见缝插针、乱穿马路,机动车随意变道、鲜有礼让,非机动车逆向行驶、横冲直撞,我国每年因交通肇事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达数万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规则的不尊重,也让人们看到不尊重规则带来的危害是多么严重。
规则是社会秩序运行的基础,人情必须接受规则的约束。
人情是感性的,规则是理性的。
正因如此,人情容易让人在一时冲动下作出不当行为,而规则的理性能将人情阻挡在滥情的边缘。
文强等腐败官员,受贿无数,却说是人情不好拒绝。
不能不说,他们既不想也不会用规则保护自己。
就算贿赂是一种人情,那也夹杂太多的杂质。
而规则,恰恰是剔除人情中杂质的保障。
规则的约束也恰恰为了人情的纯净,保护人情不受物质的腐蚀。
所以,从另一个方面说,规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情。
规则是人情的凝练与升华,不是束缚。
人情是规则的基础,而规则是从人情的合理部分中提炼出的理性的认识。
没有人情做“地基”,再高的规则便也是空中楼阁,苍白而无生命力。
据《三国志》载:曹收绍书中,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日:“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况众人乎?”说的便是曹操击败袁绍时发现内部有奸细的故事。
按照规定,曹操本可以将那些暗中勾结敌军的人一并处决,本可以将那些不支持自己的异党一并扼杀,可他没有那么做,而是一把火将通敌的书信烧了个精光。
此举在众人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愿为其肝脑涂地的种子。
当曹操面对人情与制度时他选择了人情,稳住了众心,成就了霸业。
若不如此,哪来的魏一统天下?哪来的千秋霸业?哪来的一世枭雄?无独有偶,战国时秦穆公丢失了一匹宝马良驹,百般察探才得知被岐山下三百士兵给吃掉了。
官员准备依法处置,将之问罪。
谁知秦穆公却说道:“我听说吃了马肉不喝点酒是会伤身体的,快去送点酒给他们吧!”三百壮士听后,无不大受感动。
而当秦国被晋国围困后,这三百将士无一不为之拼尽全力,奋勇杀敌。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55篇)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树为民服务之宗旨 破办事僵化
12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精选:读懂主要矛盾,读懂新时代
13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根除“劣币驱逐良币,从潜规则盛行谈起
14
国考申论范文大全:中国经济的底气在哪里
15
国考申论范文大全:以公平正义促社会和谐
16
国考申论范文大全:乡村复兴,守住文明之根
36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美好“止于丰饶处”
37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新时代工人彰显中国制造力量
38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从鸡汤到家园有多远
39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私塾岂能取代义务教育
40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强化群主责任利于规范网络行为
41
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一把手抓,抓一把手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55篇)
你已经准备好2018年公务员考试了么?为您整理《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5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预祝考生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55篇)
1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完善养老服务 破解民生难题
2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创新管理思维提升公共服务
3
2018年国考申论范文:用创新给环境友好的拥抱
54
2018国考申论范文:发挥“空”价值 创造共享经济
55
2018国考申论范文:新时代工人彰显中国制造力量
30
国考申论范文精选:发挥“空”价值 创造共享经济
31
2018国考申论范文:以创新思维探索大学生就业之策
32
国考申论范文:推广公共图书馆阅读 开启阅读新时代
33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群众是最好的老师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增补资料:精选申论范文20篇

精选申论范文20篇多看优秀的申论范文,研究写作者的文章写作思路、写作结构、观点立意、语句用词,以及对申论给定材料的把握,能大大提升申论写作水平。
范文一学礼明礼,筑牢民族复兴根基近些年来,我国游客大闹国外机场、在旅游景点肆意涂鸦、老人倒在街头无人敢扶等新闻频频见诸报端,令舆论哗然,也发人深省。
我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论语》中曾有“不学礼,无以立”之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礼”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不仅仅指礼仪礼貌、道德情操,也包括个人的科学素养、社会的诚信意识、政府的服务理念等。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文明之花却并未与之同步绽放。
要实现美好的中国梦,公民、社会、政府都应学礼明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根基。
只有学礼明礼,公民方能自立自强。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认识到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享有与祖国同成长、和时代共命运的机会,坚决抵御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观念的冲击;二是恪守文明道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拒绝随地吐痰、“中国式过马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陋习,不断加强道德自律,提升文明标杆,完善个人修养;三是提升科学素养,树立“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观念,积极学习现代文化知识,形成科学理性思维,让“绿豆治百病”、“生吃泥鳅”等伪科学没有市场。
只有学礼明礼,社会方能安定和谐。
一是化解诚信缺失,如食品安全问题突出、医患关系紧张等,对此要弘扬诚信的社会文化,推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守信者处处受益,让失信者处处受限;二是阻止浮躁盛行,如学术界论文抄袭、数据造假,企业界忽视科技创新、山寨产品横行等,对此要提倡踏实扎实的工作作风,纠正不合理的业绩考核方式,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三是遏制戾气蔓延,如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网络暴力层出不穷等,对此要加强道德教化和法律约束,让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都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
只有学礼明礼,政府方能高效廉洁。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是受人民的委托而管理经济社会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敬畏之心行规矩之事
“规矩”是约束行为的基本规范,内涵非常丰富,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等硬约束,也包括道德规范、礼仪标准等软约束。
“人人都要守规矩”是生存的基本法则,是民众的普遍期望,也是依规办事的基础。
如若缺乏规矩意识,轻者坏了规矩导致办事不顺,重者误人歧途甚至付出生命代价。
可见,对于规矩要常怀敬畏之心,常行规矩之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立规矩是前提。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党有党纪。
国法、家规、党纪都是“规矩”。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条文条例的出台就是为党员干部立严规。
各地出台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文明旅游条例、见义勇为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就是为广大人民立规矩。
规矩是关乎从严治党和国民素养的大事,制定良规善矩才能让党员群众有章可循。
“学而时习之”,学规矩是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使其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
正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学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只有将这些规矩内容学熟学透、了然于胸,才能用规矩规范自身言行。
“带电的高压线”之所以存在,不是为了电伤或电死触电者,而是为了形成警示作用。
对于“不知者”,这种警示作用是不存在的。
可见,加强规矩的学习,理解规矩的内容,才能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把自己摆进去”,守规矩是关键。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懂得的规矩再多,如果不能付诸实践,再好的规矩也是徒劳无功。
党内存在的以权谋私、权力
滥用、贪污腐化等问题,归根结底是党员干部不遵守党章党规。
今年大年初二,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
如果这位游客做到文明出游,不逃票、不翻墙,规规矩矩,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
动物园内的警示牌看似呆板枯燥,但每条规则的背后都蕴含着拯救生命的力量。
让规矩成为为人处世的习惯,才能做最自由的人。
“立说立行,严格执行”,用规矩是目的。
立规矩不是目的,用规矩才是目的。
用规矩,对国家而言就是用法律制度治国,对党而言就是用党章党规管党,对家庭而言就是用家规家法治家。
总有一些人不守规矩,如果听之任之,就会产生“破窗效应”,坏规矩的人会越来越多。
对于不守规矩者,必须按照罚则严惩不贷,如此才能捍卫规矩的尊严。
规矩不是摆设,党员干部在自身守规矩的同时,也要用规矩管好属下及家人。
普通群众在自身守规矩的同时,也要勇于制止他人的越矩之举。
常怀敬畏之心,将规矩内化于心;常行规矩之事,将规矩外化于行。
立规矩、学规矩、守规矩、用规矩,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让守规矩成为自觉行动,才能培育文明守法的好公民,才能建设纪律严明的好政党,才能建成良法善治的好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