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五个中心 感想与收获
上海这五年,“五个中心”从这里启航

上海这五年,“五个中心”从这里启航文薛亮6月27日,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
大会报告提出,到2035年,“五个中心”(即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全面升级,重要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五年前,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推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之后,李强书记在十一届市委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及“五个中心”,将此前讨论的“四个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并称为“五个中心”,作为上海需要深化的核心功能。
从“四个中心”到“五个中心”,上海发展战略的全球站位不断提高。
以下综合政府发布信息、主流媒体报道、国际权威指标以及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等,对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上海“五个中心”的建设成效进行盘点。
国际经济中心2021年,上海市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32万亿元,较之2017年增长1.31万亿元,人均GDP达到17.36万元,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规模合计达到1.27万亿元。
2021年,上海新设市场主体数为52.7万户,较之2016年增加18.0万户,每千人拥有企业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截至2022年5月底,上海共吸引9.8万户外商投资企业落户,其中跨国企业地区总部848家、外资研发中心512家,是我国跨国企业地区总部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在国际城市竞争中,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是吸引人才和企业的“磁力”。
日本知名智库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设定6个大类(经济、研发、文化、居住、环境和交通)、70个指标,从多维度对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估和排名。
上海在该智库发布的“世界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2020”中直接从上一年的第30位首进前十,并在最新一期2021的排名中继续保持该名次。
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使得上海成为创业者的天堂。
区域五大中心建设方案

区域五大中心建设方案一、区域五大中心的意义为了推动城市发展和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我们制定了区域五大中心建设方案。
这些中心包括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中心和旅游中心。
二、经济中心建设方案经济中心的建设是为了加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带动力。
我们将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吸引大型企业和外商投资,并加强金融、物流和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我们还将推动创新创业,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区域的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
三、文化中心建设方案文化中心的建设是为了传承和发展区域的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计划建设文化设施和场所,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科技等领域的融合。
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是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我们将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吸引和培养科技人才,并建设一流的科研基础设施。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快速发展。
五、教育中心建设方案教育中心的建设是为了提升区域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我们将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建设高水平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并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优质教育服务。
同时,我们还将推动教育与产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六、旅游中心建设方案旅游中心的建设是为了挖掘和开发区域的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我们将进行旅游景区规划和开发,提升景区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丰富旅游产品和体验。
同时,我们还将加大旅游宣传和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
七、总结以上所述即是区域五大中心建设方案,通过建设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教育中心和旅游中心,我们将实现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同时,这些中心的建设也将为城市和区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活力。
五大新城发力构建上海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上海农村经济2021年第4期五大新城发力构建上海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王振推进嘉定新城、青浦新城、松江新城、奉贤新城、南汇新城“五个新城”建设,是上海着眼大局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
上海“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新城发力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即要大力实施新城发展战略,承接主城核心功能,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新一轮新城建设要求,把“五个新城”建设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融入长三角区域城市网络。
新城发力,不是简单承接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疏解,而是要与长三角城市群其余40多个城市一样,建成现代化的大城市和长三角的增长极。
这也意味着,上海的城乡融合发展将进入由中心城区与新城共同推进的新阶段。
上海的新城建设始自二十年前对郊区建设提出的“一城九镇”空间发展构想,这个“一城”即为松江新城。
“十一五规划”中又进一步把新城建设拓展到“九大新城”,即嘉定、松江、临港、闵行、宝山、青浦、金山、南桥、城桥,基本覆盖了全市各个涉农区,其中重点建设嘉定、松江和临港三个新城。
这次“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五大新城,都已历经了十五年的新城建设进程,其建成空间得到了较大拓展,在人口和产业集聚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但与周边地区的一些典型县级市比较,如昆山、江阴等,上海的这些新城对中心城区的依附性很强,城市的独立性相对较弱,特别对周边城市和周边乡村的辐射带动力明显不足,没有充分展现出上海“五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拥有的独特优势。
正是为了充分激发郊区新城的内生动能,大力增强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的引领带动功能,围绕“新城发力”,从功能定位、政策聚焦、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正赋予五大新城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聚力。
2021年3月3日正式发布的《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特别强调,抓住“十四五”关键窗口期,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城发展。
“新城发力”,将从三个方面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新动能。
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感想

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感想摘要:一、引言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概述1.国际化大都市地位2.经济中心3.金融中心4.贸易中心5.航运中心6.科技创新中心三、五个中心建设对上海的影响1.经济发展2.城市形象3.人才聚集4.基础设施提升四、面临的挑战1.市场竞争2.资源配置3.环境承载能力4.人才竞争五、应对策略1.政策支持2.协同发展3.创新驱动4.绿色发展六、结论正文:一、引言近年来,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备受关注。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不仅关乎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
本文将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进行简要概述,并分析其对上海的影响、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
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概述1.国际化大都市地位上海,这座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早已成为我国最具国际化特征的大都市。
五个中心建设旨在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全球城市。
2.经济中心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一直以来都发挥着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五个中心建设将进一步巩固上海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3.金融中心上海金融市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个中心建设将有助于上海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提升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4.贸易中心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国际贸易口岸,五个中心建设将进一步拓展上海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优势,发展跨境电商、服务贸易等新型贸易模式,推动贸易便利化。
5.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航运市场的地位,增强上海港的综合竞争力,推动航运业绿色发展。
6.科技创新中心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兴产业,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三、五个中心建设对上海的影响1.经济发展五个中心建设为上海带来了庞大的经济增量,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提升了上海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上海科技发展与创新中心建设需建“五个中心”

上海科技发展与创新中心建设需建“五个中心”作者:暂无来源:《上海经济》 2015年第4期文/ 刘亮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全球范围看,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必须“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因此,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我国科技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核心任务。
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背景分析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既是基于全球经济与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上海解决自身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1. 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必要性分析一是再全球化和新产业革命的发展已经使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各国的核心战略之一。
目前,随着创新型经济在全球兴起,科技创新与城市功能发展的耦合互动愈发紧密,科技创新成为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心城市,正发展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同时,全球化正在对现代国家的涵义及其要素(领土、民族、主权、政府等)赋予新的特征,也带来新的挑战,其根本在于以科技创新来破解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种共同挑战,从全球化深度发展趋势来看,贸易、生产、服务、知识的依次全球化,实现着资源全球配置、生产全球布局、服务全球外包、知识全球流动;全球化的重要基础架构正在从全球贸易网络、全球生产网络走向全球创新网络,全球城市网络与全球创新网络的叠加,正孕育着新型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形态,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把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作为应对深度全球化的核心战略举措,建设枢纽型科技创新城市,对提升国家整体实力、促进产业转型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上海发展的感悟

对上海发展的感悟
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上海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并让我有了许多感悟。
首先,上海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国内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在这里,我看到了无数的高楼大厦、繁忙的商业街和繁忙的港口。
这让我明白了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城市成功的重要因素。
上海通过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快速地发展成为一个全球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这让我深思,一个城市只有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新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上海的城市规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上海的地铁系统、公共交通设施还是城市绿化,都展示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高度发达。
我注意到上海不仅注重城市的功能性和便利性,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让我明白,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只有在高质量的城市规划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最后,上海的文化多样性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城市汇聚了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他们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上海,我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融合,也可以接触到外国文化的多样性。
这让我明白,一个城市的繁荣不仅需要经济的发展,还需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只有在文化交流的基础上,一个城市才能真正变得多元化和包容性。
总的来说,上海的发展让我深受触动,让我明白了一个城市成功的背后需要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规划和文化的交流。
作为一个城市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希望能够以上海为榜样,努力为我所在的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
上海发展五个中心的感想

上海发展五个中心的感想
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科技中心,积极推进城市发
展战略,其中包括发展五个中心的战略。
这五个中心分别是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国际创业创新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对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而言,这些中心的发展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进步的关键。
上海发展五个中心的战略使城市在经济方面保持了持续稳
定的增长势头。
国际经济、金融中心的发展使得上海成为了许多国内外企业的首选投资地,进一步增强了上海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创业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则促进了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向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领域的转型升级。
五个中心的发展对上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
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使得上海成为了全球海洋贸易和物流的重要枢纽,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的发展则吸引了大量国际艺术家和文化机构的关注,为城市的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海发展五个中心的战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改善。
随着五个中心的建设,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从交通、环境到公共服务设施,上海的市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和高品质的生活。
同时,五个中心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海发展五个中心的战略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国际交流、社会福利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中心的发展为上海打造成为全球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城市学习借鉴提供了宝贵经验。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五个中心的引领下,上海将继续走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的前列。
建设上海五个中心感想

建设上海五个中心感想
建设上海五个中心,即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是上海市政府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上海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作为一名上海市民,我对上海五个中心的建设充满信心和期待。
首先,上海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众多的企业、人才和资源,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次,上海的金融业、贸易业和航运业也非常发达,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的综合竞争力。
最后,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将促进上海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提升上海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当然,建设上海五个中心也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但是,我相信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民一定能够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上海五个中心的建设目标,让上海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全球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感想与收获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近年来致力于打造“五个中心”,即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中心。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一名身处其中的普通人,我深感上海的变化和发展,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想与收获。
一、国际经济中心
随着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各类国际性会议、展览和活动纷纷选址上海,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同时,大量外资企业涌入,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也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二、金融中心
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和人才。
金融业的繁荣发展为各类企业提供了便捷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激发了创新创业的热情。
此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也使居民的投资渠道更加丰富,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理财和投资的机会。
三、贸易中心
上海建设贸易中心,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全球贸易竞争与合作。
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上海的港口、物流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为我们提供了更高效的物流服务。
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和商品进入上海市场,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四、航运中心
航运中心的建设使上海成为全球重要的航运枢纽。
这不仅提升了我国在国
际航运市场的地位,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船舶制造、港口服务、物流等。
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感受到了航运业的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如更快的货物运输、更多的国际航线等。
五、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中心,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落户上海,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
此外,科技创新也带动了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进步,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总结:上海建设五个中心,让我深感这座城市的活力和潜力。
在这一过程中,我收获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便捷的物流服务以及不断改善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