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重要矿产资源形势综合报告
矿业生产现状情况汇报

矿业生产现状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矿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下面我将从矿产资源储量、矿业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矿业生产现状进行汇报。
首先,就矿产资源储量而言,我国煤炭、铁矿石、铝土矿等主要矿产资源储量
仍然较为丰富。
然而,一些高品位、易开采的矿产资源已经逐渐枯竭,而且一些新兴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这对我国矿业生产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矿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的需求不断增加,矿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但是,一些小型矿山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一些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导致了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再者,矿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矿业生产技术水平
得到了显著提升,煤炭、铁矿石等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高。
同时,新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环境保护成为矿业生产的重要课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矿业生
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因此,矿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治理力度,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绿色矿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矿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矿业生产的环保工作,推动绿色矿业的发展,实现矿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够共同努力,为我国矿业生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矿产资源情况汇报

矿产资源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类矿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以下将对我国矿产资源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铁矿石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产量持续增长。
截至目前,我国铁矿石资源储量已达到数十亿吨,年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我国铁矿石开采效率不断提高,为国家钢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其次,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资源过剩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之一,产量也在持续增加。
然而,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矿井塌陷、煤矸石堆积等,亟需加强环保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
再次,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丰富,但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和供需关系的影响。
稀土元素在高新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但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和供需关系的不确定性,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和利用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因此,需要加强稀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稀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也存在着开采难度大和成本高的问题。
金属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包括铜、铝、锌、铅等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由于深埋深藏、矿石品位低等因素,金属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的来说,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报告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报告2021年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的矿产资源产量继续稳步增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一些挑战与问题。
以下将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矿产资源总产量继续增长。
从数据来看,矿产资源总量达到了15.5亿吨,同比增长了4.9%。
其中,铝土矿、铜矿石、锌矿石、煤等主要矿产资源的产量均有增长。
这表明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可以继续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其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益不断提升。
报告表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产值达到了2.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8.1%,其中有色金属和煤炭的贡献较大。
这说明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效益,避免浪费和污染,推进绿色开采和循环利用的措施。
然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也很明显。
首先,矿产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导致一些地区开发利用相对落后。
其次,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加大,需要更高的技术和设备,同时要求严格遵守环保法规。
此外,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仍然存在,如非法采矿、超标排放等,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矿产资源管理和监控,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和绿色开采标准。
同时,政府鼓励矿产资源企业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此外,政府还支持矿产资源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提高煤矿安全和非常规矿产的开采效率。
企业方面也主动负责任,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
总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报告显示了我国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但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向。
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继续发挥矿产资源的重要作用,同时确保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重要矿产供需形势及保障程度分析

内蒙古重要矿产供需形势及保障程度分析作者:许燕孙少槐刘宴文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6期[關键词]重要矿产;供需形势;可供性分析;保障程度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提升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水平、推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 自治区重要矿产资源概况1.1 重要矿产资源概况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齐全,资源潜力大。
煤、天然气、铅、锌、金、银、稀土、锗、铌、钽、晶质石墨、普通萤石等矿种是其优势矿产。
以煤、石油、天然气、铀矿为主的能源矿产种类较齐全,资源优势明显,煤炭资源储量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
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资源分布集中,资源储量丰富。
稀土资源得天独厚,保有稀土氧化物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一。
非金属矿产种类较齐全,矿种优势明显,资源匹配性好。
内蒙古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稀土、有色金属资源基地。
截至2021年底,自治区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133种矿产(含亚矿种),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为126种(不包括由自然资源部统计管理的石油、天然气、铀矿、钍矿和地热、矿泉水、地下水)。
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汇总表(二0二一)》统计,我区103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十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20种,居前三位的有47种。
1.2 重要矿产资源分布特征内蒙古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成矿条件有利。
自治区能源矿产资源遍布12个盟市,但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大聚集盆地(群),即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群)、松辽盆地(群)和巴音戈壁盆地。
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资源分布集中,有色金属以铜、铅、锌、锡、钼矿为主,贵金属以金、银为主,集中分布于狼山—乌拉山地区和东部的大兴安岭中南段,具有规模化开采的条件。
非金属矿产种类较齐全,分布广泛,多数可以保证国家与自治区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需要。
总之,内蒙古矿产资源富集,种类较齐全,但贫矿较多,富矿较少,共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中小型矿多,大型矿较少。
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1

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20211. 背景介绍矿产资源是指地球上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物质,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
这些矿产资源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对于全球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和产量进行了系统评估,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全球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全球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涉及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能源矿产等多个领域。
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和北美洲等地区,其中铁矿、铜矿、铝矿等居于前列。
非金属矿产包括磷矿、盐矿、石灰石等,分布较为广泛。
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分布在全球各大洲。
3. 全球矿产资源的储量评估针对全球各类矿产资源,科学家们进行了全面的储量评估。
通过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探和统计分析,确定了其储量分布和总量情况。
此次评估发现,全球矿产资源储量庞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部匮乏情况。
4. 全球矿产资源的产量分析除了储量,产量也是衡量矿产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
全球各类矿产资源的产量在近年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煤炭、石油、铁矿等产量占比较大。
然而,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为了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资源保护政策。
5. 全球矿产资源的利用现状矿产资源的利用涉及到各行各业,对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矿产主要用于建筑、交通、机械等领域。
非金属矿产主要用于化工、建材等行业。
能源矿产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工业、生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6. 全球矿产资源的未来展望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然而,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需要加强资源勘探和保护,推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福利。
7. 结语全球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为我们展现了全球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和产量情况,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矿产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矿产资源总结汇报

矿产资源总结汇报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
我很荣幸能够在此向大家汇报我所负责的矿产资源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绩,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汇报。
首先,我们在矿产资源勘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通过引进先进的勘探技术
和设备,我们成功地发现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储量,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同时,我们也对已有的矿产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开采技术,提高了矿石的开采率和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环境影响的管控,确保了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最后,我们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优化。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
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监管和保护,确保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的来说,我们在矿产资源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团队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创新管理模式,推动矿产资源工作取得更大的发展。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此致。
敬礼。
矿产资源处置情况汇报

矿产资源处置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我部门的工作安排,我对矿产资源处置情况进行了汇报。
目前,我部门已
经完成了对矿产资源的全面调查和评估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置方案。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对各类矿产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实地勘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全面了解了各类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分布等情况,为后续的处置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处置方案。
对于高品位、
大规模的矿产资源,我们将采取开发利用的方式,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开采和利用;对于品位较低、规模较小的矿产资源,我们将采取合理的整合和开发模式,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加强监测和巡查,我们及
时发现和处理了一些矿产资源的违规开采和污染行为,有效保护了矿产资源的合法权益和生态环境。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矿产资源的
监测和保护,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经济。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目前我部门对矿产资源的处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
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工作力度,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谢谢!。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

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给矿产资源的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了解和掌握中国矿产资源的现状,中国矿业部每年都会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最新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2》。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矿产资源的总体状况。
报告指出,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截至2021年底,中国矿产资源总储量为1.83万亿吨,其中金属矿资源储量为165.5亿吨,非金属矿资源储量为1.5万亿吨。
与此同时,中国的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居于世界前列。
报告还对中国主要矿产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在金属矿资源方面,中国矿藏较为丰富,但大部分矿藏质量低、难以开采。
铁矿石是中国矿藏中的主力资源,目前储量约为830亿吨,位居全球第一。
不过,报告指出,中国铁矿石资源的主要问题是开采困难、品位下降和环保压力增大。
除了铁矿石,中国还拥有丰富的黄金、铜、锡、锌等金属矿资源。
黄金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南地区,尤以新疆和河南为主。
铜、锡、锌等金属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南地区。
报告指出,中国金属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程度相对较低,亟需加强技术创新和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非金属矿资源方面,报告指出,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石墨等资源。
中国煤炭储量居世界首位,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位居前列。
然而,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中国已经开始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力度。
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矿产资源,报告还对稀土、钼、锂等重要矿产资源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稀土是中国在世界矿产资源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矿产之一,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和华北地区。
钼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储量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
锂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尤以青海和四川为主。
最后,报告还对中国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报告指出,中国要加强资源调查与勘查工作,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重要矿产资源形势综合分析报告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持续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主要矿产品需求疲软,并且与金融市场震荡共振,使得“矿价”不断回落,矿业形势继续恶化。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主要矿产品基本需求初步到位,并且价格在底部区间运行,投资矿业“捡钱”时代已经结束,投资者对矿业投资的兴趣和信心将逐步衰竭,矿业发展进入“洗牌”新阶段。
我市矿业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期,转型升级的机遇期。
形势与问题一是世界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球矿业形势持续低迷。
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资源需求增长极作用减弱。
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增速为2.4%,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其中,美国经济复苏基础稳固,增速为2.2%;欧元区经济实现微弱增长,增速为1.2%。
多年实践表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主要矿产品消费与经济发展状况关联度较弱,需求总体比较稳定,主要矿产品消费拉动还是依靠新兴经济体国家。
2015年,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长分化,特别是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等“金砖国家”,正面临艰巨的结构性调整等问题,印度增长7.5%,中国增长6.9%,巴西下降3.6%,俄罗斯下降3.7%,直接约束主要矿产品消费规模扩张,使得以中国为首的资源需求增长极的拉动效应明显减弱。
主要矿产品供应过剩,大部分产品库存呈回升态势。
油气方面,在欧佩克不减产、美国页岩油气产量迅猛增长等因素驱动下,世界原油供需较为宽松,库存明显增加。
据Wind数据库(下同),2015年12月18日,仅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就达到4.85亿桶,比年初增长27%。
全球四大铁矿山产量增加,12月25日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库存分别为4575万吨和2213万吨,比二季度末分别约增长12%和82%。
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下游市场消费平淡,库存变化出现分异,12月24日,LME铜、镍库存分别为23.5万吨和44.5万吨,比年初分别约增长33%和7%;铝、铅、锌库存分别为291万吨、19万吨、47万吨,比年初分别约减少31%、14%、32%。
主要矿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矿业公司业绩大幅回落。
一是主要矿产品价格整体持续下跌。
在需求疲软和金融市场震荡共振作用下,主要矿产品价格跌跌不休。
2015年12月24日,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37.08美元/桶,较年初下跌32.6%;澳大利亚BJ动力煤现货价格52.28美元/吨,较年初下跌16.9%;铁矿石进口价格(天津港(8.530,0.00,0.00%)、澳大利亚、BP粉矿61.5%)322元/湿吨,较年初下跌35.6%;LME三个月期铜、期铝、期铅、期锌、期镍价格分别为4676美元/吨、1542美元/吨、1732美元/吨、1554美元/吨、8600美元/吨,较年初分别下跌25.1%、16.6%、6.9%、29.3%、42.7%。
二是矿业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滑坡。
2015年,埃克森美孚等五家国际石油公司上游经营利润亏损54.03亿美元,同比减少125.6%;力拓、必和必拓的利润同比也下跌了80%以上。
矿业金融市场颓废,投资热情全面消退。
一是主要矿业公司股价受挫大跌。
自1月以来,嘉能可、英美资源集团股价跌幅均超过70%,是2015年富时100指数中表现最差的股票。
二是矿业公司忙于处理债务问题。
2015年12月10日,嘉能可宣布再次加大削减债务及开支的力度,拟在今年底将净债务降至180亿美元。
目前,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为嘉能可可能成为“商品界的雷曼”。
与嘉能可类似,必和必拓计划出售混合型证券以帮助偿还债务。
三是矿业投资额大幅缩水。
据SNL数据,2015年全球非燃料固体矿产勘查预算92亿美元,同比减少18%,连续3年下滑;油气勘探投资预算则由2014年的峰值1000亿美元降至2015年的700亿美元,同比减少30%,全球被延期或搁置的油气项目约150个;铁矿石亦如此,澳大利亚2015年前三季度开采投资仅0.82亿美元,相当于上年同期水平的57.5%。
二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全国矿业进入萧条时代。
短期需求减弱与中期结构调整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通货紧缩风险上升并存,企业效益下滑和财政收入减缓碰头,形势较为复杂。
从短期看,外需明显不足,投资大幅减速,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以及工业企业去库存化等因素,直接约束资源消费规模扩张。
从中期看,当前经济增速换挡的压力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相互交织,新兴产业增长难以弥补传统产业下降的影响,要素投入支撑作用减弱,结构升级要求提高,化解前期过剩产能、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都会影响经济增速,预计全年GDP增速约为6.9%。
主要矿产品基本需求初步到位,生产规模逼临峰值。
一是煤炭需求及产量峰值均提前来临。
生态文明建设、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和实施煤改气工程,以及煤炭价格大幅回落冲击,促使煤炭消费与产量峰值提前到来。
2015年(下同),全国原煤产量36.8亿吨,同比减少3.5%;进口煤炭1.2亿吨,同比减少29.1%;社会煤炭库存已持续48个月超过3亿吨。
与原煤产供销持续全面回落同步,价格下行压力持续存在,煤炭供大于求的矛盾难以改观。
二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传统领域粗钢需求已经基本到位,铁矿石消费强度减弱,市场竞争进入相持阶段。
全国铁矿石原矿产量13.8亿吨,同比减少7.7%;进口铁矿石9.53亿吨,同比增长2.2%;港口铁矿石月度库存基本维持在8000万吨以上。
今后,不仅国内下游用钢行业对铁矿石需求的拉动作用有限,而且特别是在国际四大低成本矿山产量持续扩张的背景下,强化了铁矿石供应过剩的趋势,并与国内高成本矿山进入竞争的相持阶段。
三是主要有色金属矿产基本需求增长速度放缓;与此同时,随着二次资源的累积与释放,以及环境问题会使得部分污染严重的矿山或者不顾环境生产的矿山关停,主要有色金属矿产产量将陆续回落。
全国铜精矿、铅精矿、锌精矿、镍精矿金属产量分别为169万吨、234万吨、415万吨、9.3万吨,同比分别减少6.6%、13.9%、10.48%、1.24%,氧化铝产量5898万吨,同比增长9.63%;全国进口铜精矿、铝矿砂、铅精矿、锌精矿、镍精矿实物量分别为1332万吨、5610万吨、190万吨、325万吨、352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7%、34.6%、下降4.9%、增长47.6 %、下降26.12%。
四是主要非金属矿产品产量回落。
2015年1—11月,全国萤石产量350万吨、同比减少6.1%,天然鳞片石墨产量55万吨、同比减少15.4%,滑石产量180万吨、同比减少18.2%,石膏原矿产量4260万吨,同比减少9.0%。
五是油气作为优质能源,产供销继续全面扩张。
2015年,全国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2.15亿吨、1271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7%和2.9%;进口量分别为3.34亿吨、621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8.8%和3.3%。
矿业公司财务指标持续恶化,融资能力基本丧失。
2015年上半年,虽然股市繁荣促进了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但是并没有改变工业发展的下行态势,特别是6月中旬的“股灾”,促使主要矿产品价格跌跌不休。
其中,煤炭、铁矿石价格基本全面跌破了成本线,使得1—10月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62.1%和43.2%;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也已接近或跌破了国内企业的成本线,主要有色金属矿山1—10月利润同比下降26.5%;受国际油价大跌拖累,前三季度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也分别下降25.6%、27.4%和33.4%。
总之,与2011年相比,2015年中国矿业资产缩水近2/5,有4/5的矿山企业入不敷出,部分矿山工人工资无法正常发放或发放时间滞后数月。
经营业绩锐减使得矿业公司融资能力基本丧失。
目前,虽然IPO已经重启,但是上证资源股指相对去年高点来说处于“腰斩”状态,矿业公司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其中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中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已处于亏损或近似亏损状态;特别是煤炭和钢铁行业,前三季度上市公司亏损面超过50%。
矿业市场日渐清冷,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减少。
据统计,当前全国有效探矿权和登记面积同比分别下降6%和10%,有效采矿权和登记面积同比分别下降11%和1%。
2015年1—11月,特别是以申请在先方式出让的探矿权,同比减少32.6%;以招拍挂方式出让探矿权,同比减少16.8%。
同时,探矿权、采矿权转让数量亦明显下降,2015年探矿权转让同比下降15.8%,采矿权转让同比下降20.8%。
与矿权市场“冷清”同步,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减少。
2015年1—11月,全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11521亿元,同比减少8.7%;其中,煤炭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只有3599亿元和1277亿元,同比分别减少16.1%和19.9%。
三是我市矿业发展面临困难前所未有,生产经营效益全面下降。
主要矿产品产量全面下降,增长疲软。
2015年与上年相比,除白银、黄金、钨精矿产量保持增长外,其他矿产品均大幅下降。
原煤产量下降25.3%,铁矿石原矿下降0.6%,铅金属含量下降19.5%,锌金属含量下降3.6%,锡金属含量下降9.8%,硫铁矿下降11.6%。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下降16.8%,其中铅下降15.3%,锌下降30.4%,锡下降8.5%,铋下降11.7%。
这是我市从2003年以来矿产品产量下降面最广、下降幅度最大、下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年。
矿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回升乏力。
以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为例,近几年来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下滑,特别是2015年来下跌更为严重,铜、钼、铅、锌现货年均价分别为40941元/吨、12159元/吨、13097元/吨、15474元/吨,比上年分别下降16.8%、10.2%、5.5%、4.1%;钨、铅、锌精矿价格分别下跌至40000万元/吨、9000元/吨、7000元/吨,同比分别下降39.7%、10.7%、27.4%,价格已降至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
矿业企业利润大幅减少,亏损严重。
2015年全市采矿业实现利润186677.4万元,同比减少43.7%,其中煤炭减少27.5%,有色金属减少58.1%;有色冶炼实现利润304742.4万元,同比减少8.1%。
全市有色金属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8.3亿元,同比减少2.9%;实现利润36.5亿元,同比减少23.3%; 238家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中有44家停产,其中中国五矿集团所属企业全部出现亏损,减少收入2.5亿元,从12月份开始全面停产。
全市90家煤炭企业中有45家停产,在生产的企业中80%以上的亏损。
机遇与挑战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主要矿产品仍有强大而稳定的需求。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变的过程,比如美国、德国等,最后经济增长率都不足4%,之后资源需求规模方可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