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合集下载

记叙文之如何写人

记叙文之如何写人

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 描写人物时就要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 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人物 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 不要面面俱到。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 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根精神抖 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 字。 ——阿累《一面》
“老妈!快来呀!我的语文书飞 了!快,帮 在家里 不见课本: 我找找! ”
神态动作辅助法
对话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表情与 动作,并惟妙惟肖地模拟出来 。
玻璃窗被砸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 了过来,瞪着眼:“谁弄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 冷笑道:“鬼才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们一定要看好玻璃 窗?”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个鬼脸:“哈……,开了 口,好凉快哟!”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她大声说道:“是董小天,他和张小勇在玩,拿扫把大闹 天宫,张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抡起扫把朝 他使劲地打去,结果张小勇一躲闪,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 碎了。”董小天一跺脚:“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 不要诬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气壮:“我才不瞎说呢,大 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耍嘴。”老师望了望 四周,说:“还有谁看见了?”“我……没看见。”李星 使劲地咽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标点符号增色法
对话描写时,有时候很难用 言语来表达,就可以借助标点符 号,使说的话符合当时情景 , 独具人物个性。
说话吞吞吐吐 结结巴巴时
“我……我……没拿。”小林涨红着脸说。
说话时表示声音的延长
我们对着高山喊: 周总理———
四、心理描写
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 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法)雨果

05记叙文:人物描写

05记叙文:人物描写

记叙文:人物描写【知识解说】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主要是脸部)进行描写,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等。

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2.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

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不同思想,不同经历,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人,其语言也是不同的。

鲁迅曾说过:“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

”能够让读者从“各人有特色的谈话”中来“推见每个说话人”,这便是成功的语言描写。

4.动作描写: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

概括来说,人物描写的作用,一是表现具体语境中人物的心理情感,二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从描写的角度看,除直接对写作对象进行描写(正面描写)外,还可进行侧面描写,即不直接描写对象本身,而是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基本作用是烘托,使描写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例题精讲】(18一模·奉贤区)十一岁的硬汉葛闪①我们培训的地方,位于大鸭山的腹地里。

山左面,是当地唯一一所小学,叫白马小学。

山右面,是风景最为纯粹的藏民部落,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月牙湾。

②初遇巴瓦,是在夕日西坠的暮色里。

彼时,他背着书包正从半山腰往山顶攀爬。

见了我们的装束不是本地人,他亦饶有兴趣地和我们攀谈起来。

巴瓦的见识颇多,藏族的风土人情、地貌特产等,他都如数家珍。

巧的是,巴瓦家正在月牙湾。

③为了感谢他的热情,我们便将随身带的零食给了他一点。

写人写事记叙文(7篇)

写人写事记叙文(7篇)

写人写事记叙文(7篇)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文章,叙事自然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打个比方说,文章如果是一个血肉丰满的人,那么,叙事就是使其挺拔自然、动静有致的筋骨。

叙事最基本的要求是:交代清楚,有条理,繁简适宜,详略得当。

所谓"清楚",就是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明白,包括事情的缘起、经过、高潮和结局;所谓"条理",指叙事要清晰明白,怎样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如何结构叙事的材料等等;所谓"繁简",指叙事过程中情节铺排和叙述的多少,笔墨运用的疏密;所谓"详略",指如何使用和剪裁用来叙事的素材,如同上述的"繁简",围绕文章中心,当繁则"繁",当密则"密",反之,则可大胆地"简"和"略"。

当然,叙事还有较高的要求,即叙事要讲究波澜,有张有弛,有疏有密,有离有合,有断有续等。

文章讲究章法,叙事这一文章的筋骨至关重要。

了解其特点和要求,并在写作中努力实践,就能恰当叙事,为表达中心服务,写好记叙文。

素材1一次我和闺女一起,在小商品市场里购物,一个老年人从我俩之间挤过,我俩相视一笑,意思是这老人不知干什么,拼命挤。

注意一看,这老人挤过去给前面一对夫妇送去一只鞋,原来是那一对夫妇背着的小孩的鞋子掉了,老人看到并捡起来追着给他们送鞋去。

这一事件我看到后有些想法,就对闺女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后来闺女进行了塑造。

说的是在一次全家爬黄山旅游时,看到一个景区清洁工在山下捡到一只鞋,一路朝山上追去,最后在一个凉亭内追上那一对夫妇,在众人及作者的惊诧下,将鞋子送给了别人。

《拥有》结尾……我也愣住了,满厅子的人都愣住了,亭子里静得可以听到每个人的心跳声。

此时面前的这位老人家,不再是邋遢的外表,不再是穷困潦倒的乞丐,她的身躯顿时高大了许多,她的灵魂比这黄山更美丽。

记叙文写人的方法

记叙文写人的方法

记叙文写人的方法
记叙文写人的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肖像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衣着、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2.语言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

3.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展现人物的行为和举止,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4.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5.侧面描写:通过对周围环境、其他人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性格。

在写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个性。

2.注重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3.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4.注重情感表达,使人物更加有血有肉。

总之,写人时要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同时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和个性,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3.打比方:指的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 征的一种方法。 作用: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类似之处作比较,以 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4.画图表:想要把复杂的事物通过简单的方式表达清楚。 作用:采用画图表的方式,这样会更容易被人们所接 受; 5.摹状貌:一种通过描写事物的形状或面貌来说明事物 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使事物被说明的更形象、具体、生动;
下列句子是什么描写?
(1)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好像十多年没有补,
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 外貌描写:
(2)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情况
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语言描写:
(3)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
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鲁迅《孔乙己》)动作描写:
下列句子用什么表达方式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
有什么关系。
议论
2、爸爸病倒了,他住在医院里不能来。 叙述 3、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
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描写 4、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
怕呢! 抒情
5、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说明
记叙文的五种表达方式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五种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 2、了解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基本要点。 3、培养学生整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
一、什么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综合运用说明、议论和 抒情等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应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一种文体。
酸水给他洗干净。”
细节描写

记叙文表达方式及作用

记叙文表达方式及作用

记叙文表达方式及作用通过对人物外貌的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让读者对其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②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③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来展现其性格、文化程度等方面的特点。

④心理描写:通过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来展现其内心世界,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物。

环境描写主要是通过对场景、气氛、色彩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现环境。

这种描写方式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背景,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情感色彩。

三)抒情抒情是一种表达作者情感、感情的方式。

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来引起读者共鸣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的作用主要是表达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从而增加读者的情感共鸣。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是通过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来引起读者共鸣,间接抒情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让读者自然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四)议论议论是一种表达作者观点、看法、意见的方式。

它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论证、阐述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引导读者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议论的作用主要是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引导读者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判断。

同时,议论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思维,增强读者的逻辑思考能力。

议论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议论和间接议论两种。

直接议论是通过直接陈述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来引导读者,间接议论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看法,让读者自然地接受作者的观点和看法。

五)说明说明是一种表达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知识的方式。

它是通过对事物的解释、阐述和说明来表达作者的认识和理解,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

说明的作用主要是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增加读者的知识和认识。

同时,说明还可以启发读者的思维,增强读者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说明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说明和间接说明两种。

直接说明是通过直接解释、阐述和说明来表达作者的认识和理解,间接说明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作者的认识和理解,让读者自然地了解事物。

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举例

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举例

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举例一.什么是记叙文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写人物的记叙文以塑造性格鲜明而又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

它的情节安排不是以“事”为主,而是以“人”为主,文中的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等表达方式都是为写人服务的。

内容清楚是记叙文的最基本要求,要准确具体地描写人物,体现人物性格特征。

对人物具体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

其中主要的是要写好人物在事发展中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思想。

记人的作文还要详略得当,有的地方需浓墨重彩,有的地方轻描淡写,还有的地方干脆空着。

二.写作要点1.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一篇记叙文,无论长短都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实,因此,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叙述完整。

3.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when——该事发生的时间;where——该事发生的地点;who——人物角色是谁;what——发生的是什么事;why——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how——事的结果是造成的等等。

4.写作顺序可以采用“顺叙”、“倒叙”和“穿插叙述”的方法,但初学者最好采用“顺叙”的方法进行训练,以情节发生时间的先后为序。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结局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人物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1.行动描写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

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搜集一篇写人的记叙文,着重描写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的文章400字

搜集一篇写人的记叙文,着重描写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的文章400字

搜集一篇写人的记叙文,着重描写人物心理,语言,动作,神态的文章400字人物心理是记叙文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下面是一篇描写人物心理的记叙文:这是一个寒冷的冬日,阳光隐约穿透窗帘,映照在茶几上。

书房里弥漫着烟草的气味,一位风华绝代的老人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翻阅着旧有的日记。

老人的眼神深邃而幽远,显然,它曾经经历了岁月的磨砺。

眉毛之间的皱纹道道深沟,似乎承载着多少辛酸与嬉笑。

他那双智慧熠熠的眼睛透着沉静,仿佛内心住着一颗沧桑而坚定的心。

他笔挺的身形显出端庄与自信。

他的语言平实而含蓄,每一句话都带着一丝沉思。

他看似平静,实则内心波澜起伏,如同一汪湖水。

老人抚摸着日记的书页,感觉手指滑过岁月的洪流。

他欲言又止,世事艰难,亲朋离散。

他在心中默默寻找着,寻找着能够倾诉的理解者。

他起身轻轻走向窗前,伸出右手,放松地敞开手指。

阳光溢满他的掌心,散发着温暖和安宁。

他体味着岁月流逝的无常,但同时也理解人生中的价值与意义。

悠悠岁月,像是昨日的事,他曾痴迷过荣华富贵,追逐过光鲜的梦。

然而,他也看到了权势的虚妄,人际之间的勾心斗角。

唯有内心的宁静才能让人真正获得安定与快乐。

老人收回右手,微微一笑。

他知道,人生的征途充满荆棘,但只有坚定的信念与内心的宽容可以闯荡出更广阔的天地。

他重新坐回书桌旁,抬起笔,轻轻握紧,开始写下放飞心灵翅膀的文字。

他的笔触纵横交错,犹如谱写人生乐章的艺术家。

在文字的世界里,老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他用记忆构建着人物,用语言营造情景,用动作演绎着故事。

虽然岁月已经斑驳了他的容颜,但他依旧怀着愿意分享的心态。

记叙文中的人物心理本身就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主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性格与情感。

而这位老人的故事,正是一个温暖而励志的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写作训练——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面貌、身材、衣着、神情、姿态等的描写。

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一)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一般从整体到局部,局部描写时从上到下)请看例子:乍一看,她个子挺高的,身材很好,不胖也不瘦,是块跳舞的料。

细看,她留着齐耳短发,头上总是一左一右地夹着两只发夹,把头发紧紧地拢在耳朵后面,显出一张光滑白净的脸庞。

她的眼睛不大,细细长长的,但是很有神采,一笑就变成了两条缝。

鼻子微微上翘,给人一种俏皮的感觉,显得十分可爱。

她平时最喜欢穿的是一条蓝底白花的连衣裙,裙摆又宽又大。

她一跑动起来,裙子就像一只花蝴蝶一样飞起来了。

(二)抓住人物外貌的特点进行描写。

(三)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关羽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声若巨雷,势如烈马,手提丈八点蛇矛,好不威风。

张飞(四)、描写外貌要注意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

还可用哪些手法来写人物外貌?用旁人反应来烘托过路人看到罗敷,不由自主地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目而视;青年人看到罗敷,脱下帽子戴上纱巾,想引起罗敷的注意;耕地的人竟然忘了身边的犁,锄地的人忘记了手中的锄,回到家里还因贪看罗敷耽误了活计而相互埋怨。

用前后对比来表现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在具体环境中点染走下楼梯,远远看见外婆正孤孤单单地站在萧瑟的秋风中,白发和落叶一起飞扬。

在空旷的操场上,她瘦弱的身影显得那么的无助与苍老。

在动静变化中展示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间便又复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

描写手法1. 添加修饰:数量词、形容词2. 运用修辞:比喻、拟物、夸张、对比等3. 发挥想象4. 情绪变化:喜、怒、哀、乐等5. 渗透情感:爱、憎、厌、恨等6. 解释说明:将特征具体化7. 刻画印象练习抓住外貌特征,运用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1)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一个人的慈祥。

(2)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一个人的刚强。

(3)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一个人的狡猾。

(4)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一个人的冷酷。

一、注意抓住特征,简单勾勒,决不面面俱到。

(一)做了半天的作业,我头昏眼花,于是我下楼来到街上散步,好放松一下。

街上人来人往,突然一个样子和城市中的红男绿女反差极大的人闯入我的视线。

他头发蓬乱,穿这一身质地粗糙、皱巴巴的老式中山装,头发上、衣裤上,还有那双旧布鞋上都沾上了不少的白灰面子。

显然,他是一个外地进京的打工者。

二、注意描写的内容要符合观察的角度、距离、明暗。

“小燕,冻坏了吧。

”妈妈拉起我的手,望着我的眼睛说。

我也激动地望着妈妈,她的头巾上、胸前、脖梗子和后背上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雪,露在头巾外的几绺头发和眉毛也都让雪染白了,就连鼻翼两侧也积满了雪。

她简直成了一个雪人。

我顿时鼻子一酸。

三、注意描写的内容要前后的一致。

(三)升入初中的第一天,我刚走进教室,就被叫住了,“站一下,你的名字?”老师低着头,一只厚实的大手微微提起花名册的一角,另一只手的粗糙的手指头一页一页的捻着纸,寻找着。

“嘻,李雄军。

”我笑着说。

“噢,有,李雄……军,你这名字挺气魄,我一下就记住了”“嘻。

”我又笑了。

“你坐哪呢?嗯……”他扬起头,摘下老花镜,上下看了看我的身高,然后环视着教室。

我趁机仔细地把这个新老师端详了一遍:宽大的脸庞,粗重的眉头,温和的眼睛,皱纹条条的面容像一张淡红的纸……四、注意描写要有序。

(四)我和玲玲自从小学毕业,考入了不同的学校,大概已有两年多没有过见面了。

那天我到商场买东西,偶然间遇到了她。

眼前的玲玲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朴素无华的小姑娘了,此时她的打扮非常时尚:足蹬一双红色的高跟皮鞋,头戴一顶黑色的宽边帽,身着一件鲜艳的丝质连衣裙,要不是她先跟我打招呼,我还真认不出她呢!人物描写——语言描写一、什么是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就是把人物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这样说:“语言也就是说话。

”那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先听听这样一番话吧。

秀才、县官和财主在大雪天不期而遇。

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吟咏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

”这位戴乌纱帽的县官听后马上接了一句:“皇家瑞气降人间。

”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正好走过来一位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明确:秀才是读书人,讲究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因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就不同。

俗话说,什么树上开什么花;我们说,什么人说什么话——个性。

每个人所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而知其人,闻其声便能明其性。

也就是说,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写谁得像谁,千万不能写成众口一词。

片段举例什么样人说就什么样话。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经典的语言描写: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几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拿他的痛苦来取乐。

通过语言描写勾画着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

孔乙己的一段话表明了想清白,但清白不了,又偏要争面子。

可见孔乙己生活在矛盾之中而又成为取笑的对象。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故乡》一声“老爷”,“我”与闰土少年时代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了。

再请看一位小学生的作文片断: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给老老奶奶让座。

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

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好"或“真是好孩子”。

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即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而如见其人,正如鲁迅所说:“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

”这里所说的“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就是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

《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的岳父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持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范进在中举前,穷困潦倒。

有一次向他岳父借乡试盘费,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条心。

”范进中举后,同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两处谈话,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画胡屠户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恶面目。

成功的语言描写,要求作者使用的语言必须具体、生动、形象;必须精确而凝炼;必须个性化。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语言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

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有些学生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

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

另外,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如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后面,还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

例: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奇怪地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刚才称错了!"老板边说边手忙脚乱地重新称肉。

"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沁出来的汗珠,脸涨得跟柜台上的猪肝似的,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这,这……"爸爸严厉地问老板:“这什么?"老板低下了头,小声说:“这是七块钱的肉,不够半斤。

"爸爸冷冷地看了看卖肉的老板,说:"平常看你怪老实的,谁知道你竟敢缺斤少两,欺骗顾客,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

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

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这是作文容易出现的毛病。

街上静悄悄的。

妈妈背着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

她用大衣把我裹得严严的。

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自己急促的喘气声。

突然,有个响亮的声音在问:“大嫂,您是带小孩上医院看病吗?”“是呀!”妈妈着急地回答。

“大嫂,您就坐我这平板三轮吧!”“能行吗?”“行呀!您扶好了,我慢着点儿蹬就是啦!”“您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哎,大嫂,治病救人要紧哪!”我被一双大手抱上了车。

妈妈也坐上来了,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

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在前面蹬着车。

过了好一会儿,我听见妈妈说:“同志,到啦!”车平稳地停下来了。

那双有力的大手,又把我从车上抱下来。

我又听妈妈说:“同志,这个……您拿去喝杯酒御寒气吧!”“,大嫂……快,快……看病要紧!我在这儿等您,等孩子看完病,再拉你们回家!”“同志,您拿着……看情况,这孩子要住院呢!”“那好,大嫂,您快带孩子看病去,我走了!”“哎,你这个人真是……”可是车轮的声音已经渐渐地去远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