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线路应力调整计算案例

合集下载

无缝线路应力调整计算案例(最新版本)

无缝线路应力调整计算案例(最新版本)
附表2:
无缝线路应力调整计算案例
长轨条更换伤轨开断处,应力调整长度(L)计算
1.图例
插入短轨长度(△L)
1.更换重伤轨前期基础资料需采集准确:插入短轨长度(△L)、长轨伸缩量(△l)、更换短轨时轨温(Tsg);查原锁定轨温(Tsy) 。
2.概述
2.按公式可核对原锁定轨温是否在在设计轨温范围之内? 3.按“相邻轨条间锁定轨温差不超过5℃,最大、最小值不超过10℃”规定,可按Tsy下降2-3℃至Tst时,试算出理论调整长度。 4.检算调整后最终锁定轨温(Tsz)是否符合规定? 公式 Tsj =(Tman +Tmin )/2+(△td -△tu )/2+[△tk ] 备注 △tu 允许升温 35 △tk 修正值 2 Tsj 设计 锁定轨温 32
按《修规》第3.10.3条 规定核对原锁定轨温是 否在设计轨温范围之 内?
3.计算Tsj 设计锁定 轨温计算
基础 项目 数据 量值
Tman
当地历史 最高轨温
Tmin
当地历史 最低轨温
△td 允许降温 40
65
-10
公式 ⑴△lz=△L*α(Tst-Tsg) +△l;
4.计算L 项目 应力调整长 轨条长度 基础
m 357
按区间无缝线路“相邻 轨条间锁定轨温相差不 超过5℃,最大、最小 值相差不超过10℃”之 规定,可试算出理论调 整长度。
公式 (L+△L)*α(Tsy-Tsz)=△L*α(Tsz-Tsg)+△l Tsz 项目 5.检算Tsz 最终锁定轨温 L范围内最 基础 终锁定轨温 数据 单位 ℃ 量值 28.1
⑵L=△lz/[α*(Tsy-Tst)] Tst
按Tsy 下降3℃

某新建铁路线路地段的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轨道设计。

某新建铁路线路地段的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轨道设计。

某新建铁路线路地段的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轨道
设计。

某新建铁路线路地段的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轨道设计如下:
温度应力分析:首先,对于该线路地段的设计,需要进行温度应力分析。

这包括考虑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季节性温度变化以及日夜温差等因素。

通过收集气象数据和地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温度应力的范围和变化情况。

材料选择:根据温度应力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当的材料用于无缝线路轨道的设计。

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热膨胀性能,能够承受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常用的材料包括高强度钢材和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耐热性能。

轨道结构设计:基于选定的材料,进行轨道结构的设计。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轨道的支撑和固定方式,确保轨道在温度变化下的稳定性。

同时,需要合理设计轨道的横断面形状,以满足列车行驶的要求和轨道的承载能力。

膨胀节设计:为了缓解温度应力对轨道的影响,需要在适当的位置设置膨胀节。

膨胀节能够吸收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轨道伸缩,减轻温度应力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膨胀节的设计应考虑材料的选择、结构的稳定性和维护便捷性等因素。

轨道固定设计:为了确保轨道的稳定性,需要进行有效的轨道固定设计。

固定方式应能够满足温度应力的要求,避免轨道的偏移和变形。

常用的轨道固定方式包括钉固和焊接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方式。

施工和监控:在设计阶段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和监控工作。

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轨道结构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浅谈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应力调整

浅谈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应力调整

2012年第30期(总第45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无缝线路是把标准长度的钢轨焊接而成的长钢轨线路,它是当今轨道结构的一项重要新技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

无缝线路的特点是轨条长,当轨温变化时,钢轨要发生伸缩,但由于有扣件的约束作用,不能自由伸缩,在钢轨内部要产生很大的温度力。

为保证无缝线路的强度和稳定,需要了解长轨条内温度力及其变化规律。

为此要首先分析温度力、伸缩位移与轨温变化之间的关系。

通过应力放散这一方法,消除温度力对无缝线路的影响,保持线路稳定。

1应力放散的定义锁定轨温高了,钢轨较长,要放散温度压力,使钢轨缩短一些;锁定轨温低了,钢轨较短,要放散温度拉力,使钢轨伸长一些;此外,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如果无缝线路的温度力太大,也要“释放”掉一部分,这些都叫应力放散。

应力放散使长轨条长度发生变化,通常用改变缓冲轨长度的方法来调节。

2应力放散的作用应力放散的过程既然是释放温度力和重新确定锁定轨温的过程,它最终就将使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由不合理变为合理,使无缝线路承受的温度力由大变小。

这样,通过应力放散,就可以杜绝无缝线路发生胀轨、跑道和钢轨折断的隐患,这就是应力放散的作用所在。

3需要进行应力放散的情况3.1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或左右股轨条的实际锁定轨温相差超过5℃;3.2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3.3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的两相邻单元轨条的锁定轨温差超过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条的最低、最高锁定轨温相差超过10℃;3.4铺设或维修作业方法不当,使轨条产生不正常的伸缩;3.5固定区或无缝道岔出现严重的不均匀位移;3.6夏季线路轨向严重不良,碎弯多;3.7通过测试,发现温度力分布严重不匀;3.8因处理线路故障或施工改变了原锁定轨温;3.9低温铺设轨条时,拉伸不到位或拉伸不均匀。

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与调整

无缝线路的应力放散与调整

当实际轨温不明、不均匀、与设计锁定轨温不符合时,或长钢轨出现不正常的伸缩、线路故障处理后改变了锁定轨温,以及在高温或低温季节换铺无缝线路须降低或提高锁定轨温时,均应进行应力的放散与调整。

应力放散的基本原理:将线路扣件全部松开,通过轨条自由伸缩把钢轨内部温度应力放散掉,然后按照设计锁定轨温锁定扣件。

目前应力放散的主要方法有机械拉伸法、列车碾压法等。

应力调整:在不改变线路原有锁定轨温的前提下,只在温度应力集中的范围内调整钢轨温度应力的作业称为应力调整。

应力调整适用于因线路爬行或作业原因造成的局部应力不。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作业指导书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作业指导书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作业指导书4.1 作业技术要求4.1.1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滚筒配合撞轨法或滚筒结合拉伸配合撞轨法。

采用滚筒配合撞轨放散方法时,应在接近设计锁定轨温的条件下进行,松开扣件和轨道加强设备,长钢轨下垫滚筒,配以适当纵向撞轨、横向敲击,使长钢轨自由伸缩;采用滚筒结合拉伸器方法应在轨温比较低的条件下,在利用滚筒放散的同时,用拉伸器拉伸,但原锁定轨温不清楚、不准确时,必须在滚筒配合撞轨放散的基础上,通过测温、计算后,再用拉伸器拉伸。

4.1.2 应力放散时:4.1.2.1 应每隔50~100m设一位移观测点观测钢轨位移量,及时排除影响放散的障碍,总放散量应达到计算数值,钢轨全长放散均匀,锁定轨温准确,对部分位移不均处所要增加撞击次数和振动频次。

4.1.2.2 垫滚筒时需撤下胶垫并清理轨底,滚筒间隔8~10m。

4.1.2.3 放散应合理设置撞轨点,直线地段一般不超400m,曲线地段不超300m。

放散区段内有曲线时应注意曲线拉直对放散应力的影响。

4.1.3 锁定轨温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左右两股长钢轨的锁定轨温相差不超过5℃。

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分段或分次放散时,交界处必须重叠放散50~100m,两相邻单元轨条的锁定轨温差不超过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条的最低、最高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10℃。

放散应力锯切钢轨应选择在原有焊接接头处,尽量不新增工地焊接接头。

4.1.4 长轨(两)端(左右股接)头相错不大于40mm。

4.1.5 缓冲区钢轨接头,应使用不低于10.9级螺栓,扭矩应保持700~1100N·m,绝缘接头轨逢不得小于6mm。

4.1.6 轨枕螺栓涂油、拧紧,扭力矩应达到80~150N·m。

4.1.7 缓冲区调节轨及其配件无缺损,配短轨时,一律锯轨,钻孔,严禁气割、吹孔。

4.1.8 几何尺寸达到标准,联结零件及防爬设备齐全、有效。

4.1.9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后,应按实际锁定轨温及时修改有关技术资料和位移观测标记。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

长轨应力放散的优点
3、封锁时间好掌握,确保正点开通 由于放散量可以在事先计算,易于控制,所以事先就
可以将“龙口”轨锯配好,缩短作业时间,保证正点 开通。 4、施工安全有保障 由于在施工前制定了详细的施工组织及安全措施,在 施工中严格作业纪律,撞击钢轨严格控制在封锁时间 内进行。松紧扣件要逐股进行,扣件压力要保持在 40N·M左右;放行列车前要检查轨距及轨向,确保安全 放行列车。
② 一段无缝线路的长轨条,锁定轨温从整体上并无 变异,但局部有高有低,在此情况下可用应力调整的 方法使之均匀。而应力放散则与调整不同,它是一段 长轨条的锁定轨温,整个偏离了允许的设计锁定轨温 范围。
4、无缝线路的应力调整与应力放散有什么 定区)的钢轨长度不能随温度变化而变 化(伸缩)。如因养护不当长度发生了变化,则轨温也 随之而变化。若钢轨伸长则锁定轨温升高;若钢轨缩 短则锁定轨温下降。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
凯里工务段线路技术科 罗惠强
一、无缝线路
1、什么叫无缝线路?
无缝线路是把钢轨焊接起来的线路,又称焊接长钢轨 线路。钢轨的长度可以达数千米或数十千米,但为了 铺设、维修、焊接、运输的方便,我国的无缝线路钢 轨长度多为1~2 km。因线路上减少了大量钢轨接头 和轨缝,故称之为无缝线路。
锁定轨温的检验
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单元轨条长度大于1 200 m时,设置7对位移观测桩(单元轨条起、讫点,距单元 轨条起、讫点100m及400m和单元轨条中点各设置1对); 单元轨条长度不大于l 200m时,设置6对位移观测桩 (单元轨条起、讫点,距单元轨条起、讫点100m及400m 各设置1对)。 无缝道岔设3对观测桩,在间隔铁或限位器处设1对, 在岔头、岔尾处各设1对。
三、纵向力的测定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分析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分析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分析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铁路交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无缝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应力放散以及调整是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十分重视的问题。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详细论述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调整分析。

标签:无缝线路应力放散调整无缝线路就是将标准长度的钢轨进行焊接,从而形成长钢轨线路。

无缝线路是现阶段轨道结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在世界各国得到了飞速发展。

无缝线路有一个重要特点,轨条长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改变,但是,在扣件的约束下,无法进行自由伸缩,进而在内部产生巨大温度力。

为了更好的保障无缝线路的稳定与强度,必须充分掌握轨条温度力与变化规律。

通过应力放散,进一步消除温度对线路的影响,最大限度的保障线路的稳定性能。

1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含义与作用如果锁定轨温度上升,钢轨就会伸长,进而需要释放温度压力,缩短钢轨长度。

如果锁定轨温度下降,钢轨就会缩短,进而需要释放温度压力,伸长钢轨长度。

为了更好的保障行车安全,若无缝线路的温度过高,必须释放一定温度压力。

上述这些情况统称为应力放散。

通过应力放散,进一步改变轨条长度,一般情况下,通过改变缓冲轨长度的方式进行调节。

应力放散可以看作是释放温度力的过程以及重新锁定轨温过程,应力放散的最终目的是调节无缝线路的锁定轨温,使其温度变得更加合理,进而缓解无缝线路所承担的温度力。

通过应力放散,尽可能避免无缝线路钢轨折断、跑道以及胀轨等问题。

应力放散及调整的组织施工非常严密,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比较高,对钢轨上积累的应力进行有序的、人为性作业。

必须全面掌握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以及基本工作、施工要点的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使用,进一步保障应力放散的均匀、彻底。

2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具体情况分析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证实,在下面情况发生时,必须进行应力放散:①实际的锁定轨温超过设计的锁定轨温,或者说两股轨条之间的实际温度相差5度以上。

②锁定轨温不准确或者不清晰。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锁定施工方案(1).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锁定施工方案(1).

1编制依据1.1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施工02标合同文件;1.2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施工02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3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轨道工程施工02标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1.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1.5《城市轨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版QGD-016-2005);1.6《无缝线路铺设及养护维修方法》TB/T 2098-2007。

2 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02标段以白苍岭站(不含)界为起点,线路途经火车站、民族大道、高坡岭路,终至南宁东站。

施工范围SK14+375.974~SK32+136.629正线及辅助线(含屯里车辆段出入线整体道床地段)的轨道系统,及屯里车辆段铺轨基地和南湖站铺轨基地的建设。

本工程与2、6、7号线有联络线,设计分界为:在朝阳广场站处1与2号线有联络线,设计分界位于与1号线正线相接的道岔岔后50m处;在埌东站处1号线与6号线有联络线,设计分界位于与1号线正线相接的道岔岔后50m处;在南宁东站处1号线与7号线有联络线,设计分界位于与1号线正线相接的道岔岔后 6.25m处。

屯里车辆段出段线范围为CDK0+000~CDK1+152.575(即为整碎道床分界点),入段线范围为RDK0+000~RDK1+434(即为整碎道床分界点)。

本期工程DC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方式。

采用6辆B型车编组,设计最高运行速度80km/h。

正线最小曲线半径330m,配线最小曲线半径200m,最大坡度26.174‰。

出入段线最小曲线半径200m,最大坡度35‰。

正线轨道类型包括地下一般长枕式整体道床、双层非线性减振扣件、橡胶隔振垫浮置板道床、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2.2工程范围轨道专业分为2个标段,我单位承担轨道施工02标段,本标段无缝线路长度36.004km,应力放散及锁定36.004k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m 10
m 12.5
℃ 10
mm 12.655
m 357
按区间无缝线路“相邻 (左右)轨条间锁定轨 温相差不超过5℃,高 铁左右轨条间锁定轨温 相差不超过3℃,同区 间最大、最小值相差不 超过10℃”之规定,可 试算出理论调整长度。
公式 (L+△L)*α(Tsy-Tsz)=△L*α(Tsz-Tsg)+△l Tsz 项目
4.计算L 应力调整长 轨条长度
⑵L=△lz/[α*(Tsy-Tst)] Tst
按Tsy 下降3℃
项目
基础 数据 单位 mm/(m·℃) 量值 0.0118
α 线膨胀系数
Tsy
原锁定轨温
△l
伸缩量
△L
插入短轨长度
Tsg
处理伤轨时 锁定轨温
△lz
假定轨温升至Tst 时伸缩量
L
调整长轨 条长度
℃ 31
℃ 28
Tmin
当地历史 最低轨温
△td 允许降温 40
△tu 允许升温 35
△tk 修正值 2
普铁有砟 Tsj设计 锁定轨温 32
高铁有砟 Tsj设计 锁定轨温 32
高铁无砟 △tk普铁为中和轨温 Tsj设计 修正值,高铁为设计 锁定轨温 锁定轨温修正值,均 29.5
取0-5mm;
65
-10
公式 ⑴△lz=△L*α(Tst-Tsg) +△l;
5.检算Tsz L范围内最 终锁定轨温 最终锁定轨温
即:Tsz=[α*(L*Tsy+△L*Tsy+△L*Tsg)-△l]/(L*α+2△L*α)
按区间无缝线路“相邻 (左右)轨条间锁定轨 温相差不超过5℃,高 铁左右轨条间锁定轨温 相差不超过3℃,同区 间最大、最小值相差不 超过10℃”之规定进行 检算。
基础 单位 数据

5.检算Tsz L范围内最 终锁定轨温
基础 数据 量值 28.1
按区间无缝线路“相邻 (左右)轨条间锁定轨 温相差不超过5℃,高 铁左右轨条间锁定轨温 相差不超过3℃,同区 间最大、最小值相差不 超过10℃”之规定进行 检算。
3.计算Tsj 设计锁定 轨温计算 普铁有砟 Tsj=(Tman+Tmin)/2+(△td-△tu)/2+[△tk]
高铁有砟 Tsj=(Tman+Tmin)/2+(△td-△tu)/2±[△tk] 高铁无砟 Tsj=(Tman+Tmin)/2±[△tk]
2.概述
基础 项目 数据 量值

Tman
当地历史 最高轨温
附表2
无缝线路应力调整计算案例
长轨条更换伤轨开断处,应力调整长度(L)计算
1.图例
插入短轨长度(△L)
1.更换重伤轨前期基础资料需采集准确:插入短轨长度(△L)、长轨伸缩量(△l)、更换短轨时轨温(Tsg);查原锁定轨温(Tsy)。 2.按公式可核对原锁定轨温是否在在设计轨温范围之内? 3.按“相邻、左右轨条间及同区间最大、最小值锁定轨温差”规定,可按Tsy下降2-3℃至Tst时,试算出理论调整长度。 4.检算调整后最终锁定轨温(Tsz)是否符合规定? 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