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全(电子版2015.12.24)
肺炎临床路径

工作职责
药剂科职责 1.检测合理用药 2.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用药成本 3.协助处理与药物有关的变异
工作职责
临床辅助科室(检验科、放射科、CT、B超)职责 1.执行临床路径表上本科室执行的项目, 2.协助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变异
我院选择病种
内科----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科----轮状病毒肠炎 妇科----计划性剖宫产 骨科----股骨颈骨折 外科----腹股沟疝
工作职责
指导评价小组: 1.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2.制订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 3.对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4.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工作职责
实施小组:科主任任组长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 临床检验、影像及财务等部门制订临床路径表单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 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 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 行合理调整
临床路径实施--4阶段
4.规范完善阶段----重点工作内容 调整组织架构及管理职责; 临床路径实施样板科室经验分享; 根据卫生部下发规范,对以往制定的病种流程进行重新审核、重新制定; 统一规范临床路径各类文本; 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以更大适合临床需求及卫生部门规范; 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的实施; 加强培训,培育医院内部实施临床路径的骨干; 总结经验教训,从临床路径的申请到执行制定规范的临床路径管理办法; 积极参与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工作。
临床路径实施—4阶段
1.理论研究阶段 重点工作内容--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一、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ICD-10:J15.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年龄为 6 月-14 岁。
2.咳嗽突出而持久。
3.肺部体征少而 X 线胸片改变出现早且明显。
4.使用青霉素无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5.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升高。
6.血清肺炎支原体 IgM 抗体阳性,可作为临床确诊的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方法)。
2.对症治疗(如雾化吸入)。
(四)标准住院日为 7-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J15.7 支原体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 1-2 天。
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C 反应蛋白(CRP);(3)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及心肌酶;(4)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5)X 线胸片;(6)腹部超声、心电图。
2.根据患儿的病情,必要时做痰培养、血气分析、心肌酶谱、肺部 CT、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检测等。
(七)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八)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CRP、肝肾功能。
2.胸片。
(九)出院标准。
1.咳嗽明显减轻,一般状况良好。
2.连续 3 天腋温<37.3℃。
3.X 线胸片显示炎症吸收好转。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即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反应不佳的支原体肺炎,包括三方面:(1)病情较重,有肺外并发症,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能控制病情;(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 2 周,仍有咳嗽,肺部阴影持续无吸收好转;(3)混合其他病原体感染,需要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治疗时间。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24Chinese Practical Journal of Rural Doctor 2015 V ol.22 No.113次/d,口服。
②预案2:氯磺丙脲125~750 mg/次,1次/d,口服。
③预案3:卡马西平100 mg/次,3次/d,口服。
2.3 说明 ①激素替代疗法的常见副作用是水中毒,是因剂量偏大所致,可应用呋塞米治疗。
为预防水中毒,有学者主张可每月停药1~2 d使体内多余的水分被排出。
②部分性尿崩症表现常不典型,轻症如能正常饮水、无明显不适感可不予治疗。
③治疗要求高度个体化,用最小的剂量使尿量降至2 500 mL左右,尿比重趋于正常。
④其他治疗可作为激素替代治疗的辅助治疗,也可以单独应用于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或肾性尿崩症。
氢氯噻嗪可引起低钾,药量大时注意补钾。
卡马西平副作用有头痛、恶心、眩晕、疲乏、肝损害及白细胞减少,注意监测。
(收稿日期:2015-04-08)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摘要:本文介绍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185(2015)11-0024-01 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5.11.015·在岗培训园地·(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ICD-10:J15.7)。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①好发年龄为5~18岁;②咳嗽突出而持久;③肺部体征少而胸部X线改变出现早且明显;④使用青霉素无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⑤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升高;⑥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或血清冷凝集滴度>1∶32或咽拭子分离支原体阳性,可作为临床确诊的依据。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路径表单汇编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ICD-10:J15.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
二、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0/20.1/20.9)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ICD-9-CM-3:36.06/36.0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设置

6(入院第六天)
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目标
控制病情
控制病情
控制病情
检查
血常规(视入院第一天结果,如明显异常可第四天复查)
一般住院治疗一周复查
处置
(1)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2)追踪痰培养结果
(1)呼吸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
(1)呼吸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
药物
1若症状好转,体温下降继续原抗生素治疗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大环内酯类
②补液,根据一般情况、血压、及体温,补液500~2000ml
③退热,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④祛痰止咳,甘草合剂10mltid或溴已新等口服药
①细菌感染时,抗菌素可用:青霉素或头孢一代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静滴
②补液,根据一般情况、血压、及体温,补液500~2000ml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表(一)(参考模版)
姓名
性别
年龄
病床
病历号
入院:年月日
出院:年月日
R
Vs
过敏药物史
过去病史
住院日数
1(入院第一天)
2(入院第二天)
3(入院第三天)
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目标
入院治疗
控制病情
控制病情
检查
(1)血、尿、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
(3)胸片
(4)痰革兰氏染色涂片
(5)痰培养+药敏
③退热,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④祛痰止咳,甘草合剂10mltid或溴已新等口服药
①细菌感染时,抗菌素可用:青霉素或头孢一代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静滴
②补液,根据一般情况、血压、及体温,补液500~2000ml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表单医师版

适用对象: 适用对象 住院日期: 住院日期 支原体肺炎 年 患者 出院日期: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天 住院号: 住院号 姓名: 姓名 性别: 性别 科别: 科别
时间 主要诊 疗工作 □ A1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A4 明确诊断,决定诊治方案 长期医嘱 □ B1 儿科护理常规 □ B5 抗生素 临时医嘱 重点 医嘱 1、必须检查的项目: 必须检查的项目: □B8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B □B12 C 反应蛋白 B □B14 胸片 B □B9 肝功能 B □B10 肾功能 B □B11 电解质 B □ B2 一级护理常规 □ B6 止咳祛痰剂 □ B3 饮食 □ B4 陪护 住院第 1 天 □ A2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A5 开化验单 □ A3 上级医师查房
重点 医嘱
□ B5 抗生素
□B7 雾化吸入治疗 B
□B9 心肌酶谱异常者继续护心肌治疗 B 临时医嘱( : 临时医嘱(出院医嘱) □B11 今日出院 B □B12 注意饮食 B
□B10 肝功能异常者继续保肝治疗 B
□B13 出院带药: B (药名、剂量、用法、用途)
□B14 如有不适,随时来诊 B14 B1 知情告知 知情告知 变异记录 出院标准 医师签名 □C1 知情谈话签字 □ 无 □ 有 2.连续 3 天腋温<37.5℃。 3.X 线胸片显示炎症吸收好转。 1.咳嗽明显减轻,一般状况良好。
住院第 5~9 天 □A2 完成病程录,详细记录医嘱变动情况(原因和更改内容)
□ B2 二级护理常规 □ B6 止咳祛痰剂
□ B3 饮食
□ B4 陪护 □B8 对症治疗 B
பைடு நூலகம்□B7 雾化吸入治疗 B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支原体肺炎得轻症患者。
一、支原体肺炎轻症中医实施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ICD—10:J15.7)。
(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 4-94)。
1。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八版《儿科学》1.2.1 。
年龄为 6 月—14 岁、1、2。
2。
咳嗽突出而持久、1、2.3。
肺部体征少而X线胸片改变出现早且明显。
1。
2、4使用青霉素无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1、2.5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升高。
1、2。
6。
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可作为临床确诊得依据。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肺炎喘嗽(肺炎)轻症临床常见证候:风寒犯肺?风热闭肺证:初起时症候较轻,见发热恶风,咳嗽气急,痰多,痰粘稠或黄,口渴,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重证则见高热烦躁,咳嗽微喘,气急鼻煽,喉中痰鸣,面色红赤,便干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指纹紫滞。
痰热闭肺证:发热烦躁,咳嗽喘促,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喉中痰鸣,口唇紫绀,面赤口渴,胸闷胀满,泛吐痰延,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毒热闭肺证:高热持续,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甚至喘憋,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烟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阴虚肺热证:病程较长,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质红乏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肺脾气虚证:低热起伏不定,面白少华,动则汗出,咳嗽无力纳差便溏,神疲乏力,舌质偏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支原体肺炎诊疗方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支原体肺炎。
2。
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肺炎临床路径表

□留取各项检查标本,用药指导
□进行戒烟、戒酒的建议和教育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注意咳嗽、咳痰等病情变化
□观察治疗效果、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生活和心理护理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宣教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进行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开化验单,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核查辅助检查的结果是否有异常
□病情评估,维持原有治疗或调整抗菌药物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完成出院小结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预约门诊复诊日期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一~三菌药物
□止咳、祛痰剂(必要时)
□根据病情调整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复查血常规(必要时)
□胸片检查(必要时)
□异常指标复查(必要时)
□病原学检查(必要时)
□有创性检查(必要时)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护
理
工
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讲解入院需知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肺炎临床路径表(总1页)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ICD-10:J15.90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14天
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院医嘱:
□完成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退出支原体肺炎临床路径
□出院带药并告知使用方法
□门诊随诊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必要时(入院前无胸片或外院胸片条件欠佳):胸片
□必要时:胸部CT
□必要时:痰培养;血培养;结核纯蛋白衍生物试验;
□必要时:退热治疗(布洛芬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林巴比妥)
长期医嘱:
□血氧饱和度测定(必要时)
□输液泵使用(必要时)
□饮食(母乳;配方奶;混合喂养;流质;半流质;普食)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性肺炎(ICD-10:J15.70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14天
时间
进入路径第1~2天
进入路径第3~9天
进入路径第10~14天(出院日)
主要
诊疗
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及各种交代并签字
□止泻:(枯草杆菌多维颗粒)(必要时-存在症状性腹泻)
□缓解鼻堵、流涕、频繁刺激性咳嗽(小儿伪麻美芬滴剂;马来酸氯苯那敏)(必要时)
临时医嘱:
□血、尿、便常规,
□超敏CRP、肝功能、心电图;必要时:肾功能;电解质;血沉;抗“O”;血气分析;心肌酶谱;降钙素原
□MP-IgM、EBV-IgM必要时:RSV-IgM;
□如患儿病情重,应及时通知上级医师
□完成病程录,详细记录医嘱变动情况(原因和更改内容)
□上级医师查房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完成出院小结
□出院宣教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儿科护理常规
□一级护理
□肺炎护理常规
□陪床二人
□血氧饱和度测定(必要时)
□输液泵使用(必要时)
□饮食(母乳;配方奶;混合喂养;流质;半流质;普食)
□抗生素(阿奇霉素注射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红霉素;白霉素;)
□止咳祛痰剂(氨溴特罗口服液;复方甘草合剂;羧甲司坦口服液;肺力咳;氨溴索注射液)
□雾化吸入治疗(氨溴索注射液;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雾化液)(必要时)
□静脉平喘、减轻肺内炎性渗出(氢化可的松;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必要时)
□静脉平喘(氨茶碱)(必要时)
□抗生素(阿奇霉素注射液;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红霉素;白霉素;)
怀疑合并其他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拉氧头孢)
□止咳祛痰剂(氨溴特罗口服液;复方甘草合剂;羧甲司坦口服液;肺力咳;氨溴索注射液)
□雾化吸入治疗(氨溴索注射液;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雾化液)(必要时)
□静脉平喘、减轻感染中毒症状(氢化可的松;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必要时)
□止泻:(枯草杆菌多维颗粒;蒙脱石散;甘草锌颗粒;消旋卡多曲)(必要时-存在症状性腹泻)
□缓解鼻堵、流涕、频繁刺激性咳嗽(小儿伪麻美芬滴剂;马来酸氯苯那敏)(必要时)
□心肌酶谱异常者继续护心肌治疗
□肝功能异常者继续保肝治)
□复查胸片
□必要时:复查胸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