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卷(5)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对的的一项是()( 2 分)A、啜泣(chuó)狡黠(jié)风雪载途(zài )B、手段(liǎng )拂晓(fù)恪尽职守( kè)C、叮嘱(zhǔ)雏形(chú)草长莺飞(cháng)D、什物(shén )嫌恶(wù)盘虬卧龙(qiú)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对的的一项是()(2分)A、盛气凌人一饮而劲饱经风霜谈笑风生B、汗流浃背令人心悸搬门弄斧面面相觑C、野性难驯应接不暇昂首阔步偃旗息鼓D、花鬘斗数不可明状根深蒂固罄竹难书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你使很多足不出户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历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B.赵本山的小品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人们心中所有的烦恼、哀愁都在这一笑中付诸东流。

C.虽然在攀登雪山的过程中险象迭生,但最终他还是登上了山顶。

D.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多阅读,是能否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沉重和紧张。

C、电视台频繁地在观众等待下一个节目的时候播送广告,使观众很故意见。

D、通过这次春季运动会,同学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了。

5、依饮填入下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2 分)我想到,我们永远无法仰见这些壮士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我们走进民间,到处都有与关云长的绘像;。

假如我们把关公的五给长髯去掉,相信就是壮士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的历史写下“忠义”两字。

①紫红色的面孔②浓正的长眉③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④丹凤的亮眼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①④D、①④②③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当阳光洒在身上,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综合(共12 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意味着不仅要树立远大志向,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A______(锲而不舍/坚贞不屈)的精神走稳走实人生的每一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成功都源于深入实践、苦干实干的结果。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意味着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以矢志不渝的精神牢记最初的梦想,守住内心的志向,【甲】真正踏上追梦旅途后,沿路有平川也有丘(hè)______,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阴霾______。

【乙】拥有高远的志向,才能在奋进路上B______(且行且歌/引吭高歌)。

1. 按要求填空。

(1)以上文段中拼音hè的汉字是______,(2)加点的字“霾”的拼音是______。

2. 请在文段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A:______B:______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段中“脚踏实地”“远大志向”“走稳走实”分别是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并列短语。

B.文段中【甲】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乙】句是一个假设复句。

C.文段中划线句子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结果”,或将“源于”改为“是”。

D.文段中划波浪线句子标点符号有误,应将“不行不至”后面的逗号改成分号。

二、选择题(共4 分)4. 按新闻稿的要求,下列内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北京时间4月1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2023年亚洲摔跤锦标赛女子65公斤决赛中,,,,。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龙佳表示将会再接再厉,为国争光。

①形势不利的龙佳没有放弃,充分发挥自身技战术水平,反超对手②凭借永不放弃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龙佳战胜了对手,勇夺冠军③龙佳以全胜战绩闯入半决赛,又以良好的竞技状态击败对手,顺利进入决赛④来自云南的中国队选手、摔跤名将龙佳荣获冠军⑤在决赛中,对手吉竹真弘显示出强大实力,曾一度领先龙佳A.②⑤①③④B.④⑤②①③C.②③⑤①④D.④③⑤①②三、句子默写(共4 分)5. 古典之音,萦萦在耳,请按提示填空。

浙江省余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余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余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书(繁体作“書”)字从聿,“聿”就是笔,篆文,像手把笔,笔杆下扎了毛。

殷代有了笔,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也使中国画有了独特的风格。

中国人的笔是把兽毛(主要用兔毛)捆缚起来做成的。

它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

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以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从殷代发明和运用了这支笔,创造了书法艺术,历代不断有伟大的发展,到唐代各门艺术都发展到极盛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独独宝爱晋人王羲之所写的《兰亭集序》,临死时不能割舍,恳求他的儿子让他带进棺去。

可以想见在中国艺术最高峰时期中国书法艺术所占的地位了。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材料二:书法艺术是客观世界的形体美和动态美的一种反映,也就必然地要表现出书法家的某种思想感情。

这是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美的感受是同人们对整个社会生活的看法,同人们的世界观、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深深地浸透着一定的思想感情。

书法家以为什么美、什么不美,同他的思想感情是分不开的。

所以,当书法家通过文字的书写表现他对客观事物的形体美和动态美的某种感受的时候,他也就同时表现了和这种美的感受相联系的某种思想感情。

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表现了一种平和、自然、含蓄的美,古人说它给人的感受是“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这种美,是同东晋相当一部分士大夫主张随顺自然、委运任化的道家思想分不开的。

书法艺术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在一些情况下还同书法家所写文字的思想内容结合在一起。

古人在论及唐代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时说:“观《中兴颂》则闳伟发扬,状其功德之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其承家之谨……”颜真卿书法的那种严整的结构和刚正的用笔,的确是同颜真卿所写的那些内容严肃的碑文互相配合的,给人一种凛凛然的严正的感觉,表现了还处于兴盛时期唐代统治阶级的一种崇高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说明:1.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3 道小题。

1-6 小题为“积累与运用”,7-22 小题为“阅读”, 23小题为“写作”。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8分)2024 年是青岛市开展“挽留海鸥行动”30 周年,同学们拍摄了主题为“山海鸥韵,和美青岛”的宣传短视频。

作为文字编辑,请你对解说词进行修改完善。

【镜头一:鸥翔蓝天添灵动】阳光和暖,碧水澄(chénɡ)净,海鸥翩然而至,在蔚蓝的天空下翱翔。

它们时而展翅盘旋,轻莹地舞蹈;时而敛翼(yì)休憩,自由地浮潜(qián);时而徘徊(hu í)沙滩,悠闲地散步。

海鸥的到来,为青岛的冬天平添了几分灵动。

【镜头二: ①】栈桥边,前来赏鸥的游人摩肩接踵。

这群“小精灵”呼朋引伴,或争相啄食人们投喂的食物,或亲密地围在人们身边强聒不舍。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人鸥同乐,共享山海,这幅和谐的图景令人心旷神怡。

1.镜头一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澄(chénɡ)B.翼(yì)C.潜(qián)D.徊(huí)2.镜头一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翩然B.盘旋C.轻莹D.悠闲3.镜头二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摩肩接踵B.呼朋引伴C.强聒不舍D.心旷神怡【镜头三:爱鸟护鸟映文明】1994年,《青岛晚报》发出挽留海鸥的行动,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

30年来,爱鸟护鸟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落日余晖下,渔民给海鸥投喂小鱼虾;漫天飞雪中,志愿者给它们抛撒爱心粮……这一幅幅有温度的画面,折射出人们的友善与城市的文明。

【镜头四: ②】2024年1月20日,青岛市首届海鸥文化节开幕。

举办海鸥主题音乐秀,组织海鸥科普公益宣讲,邀请青岛非遗传承人用剪纸、糖画等形式创作以海鸥为主题的作品诸多活动以鸥为媒,展现岛城文化魅力,体现出青岛对文化的重视、传承与创新。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

山东省普通高中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

山东省一般中学2024年中学语文学业水同等级考试模拟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致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干脆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子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爱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始终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渐渐意识到须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全部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仰慕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明显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头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觉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像性,但是在细微环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自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奢侈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微环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特长。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干脆去描绘既有世界下微小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鞭挞.(dá)霰.(xiàn)弹熟稔.(rěn)徇.(xún)情枉法B.勾.(gōu)当菲.(fěi)薄打烊.(yàng)熠.(zhě)熠发光C.侪.(chái)辈羞赧.(nǎn)埋.(mán)怨便.(biàn)宜行事D.应.(yìng)届倥偬.(cōng)晕.(yūn)厥奸狡诡谲.(jué)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提倡迂回婉转地进谏,并不是让人学会曲意逢迎、奴言媚骨,而是做到棉里藏针,确保事半功倍。

B.成群结对的快递小哥,在马路上飞弛,有的甚至在车流中穿梭,使本已十分复杂的城市路况平添了交通隐患。

C.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其中包括忠孝诚信、礼仪廉耻等教养,恪守为人之道,而绝不是无底线的对他人卑恭屈膝。

D.徜徉于江南水乡,看斜晖脉脉水悠悠,那与水相邻的农家与蜿蜒于林下的通幽石径、古朴的白墙砖瓦构成西溪有序的整体。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伟大民族的复兴之路从来都不平坦。

刚刚过去的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有改革深水区的克难攻坚……我们要以()的紧迫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蹄疾步稳的节奏全面深化改革,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全面依法治国,以()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坚定着人们()困难的信心。

A.不负韶华壮士断腕战胜B.时不我待刮骨疗毒战胜C.不负韶华壮士断腕挑战D.时不我待刮骨疗毒挑战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人不快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把“我”放到了首位,凡事都先想到“我”。

,,,,。

因为现实不可能总是以“我”为中心去发展。

2025届福建省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综合仿真模拟试卷(六)

2025届福建省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综合仿真模拟试卷(六)

福建省2025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综合仿真模拟语文试题(六)(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红楼梦》,那可说而未经人说的就是那悲剧之演成。

悲剧为什么演成?辛酸泪的解说在哪里?曰:一在人生见地之冲突,一在兴亡盛衰之无常。

我们先说第一个。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

”仁者秉天地之正气,恶者秉天地之邪气,至于那第三种却是正邪夹攻中的结晶品。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便是这第三种人的基型。

普通分三种人为善恶与灰色。

悲剧之演成常以这三种人的互相攻伐而致成,惟《红楼梦》之悲剧,不是如此。

《红楼梦》里边,没有大凶大恶的角色,也没有投机骑墙的灰色人。

悲剧之演成,既然不是善恶之攻伐,然则是由于什么?曰:这是性格之不同,思想之不同,人生见地之不同。

在为人上说,都是好人,都可爱,都有可原谅可同情之处,惟所爱各有不同,而各人性格与思想又各互不了解,各人站在个人的立场上说话,不能反躬,不能设身处地,遂至情有未通,而欲亦未遂。

悲剧就在这未通未遂上各人饮泣以终。

这是最悲惨的结局。

在当事人,固然不能无所恨,然在旁观者看来,他们又何所恨?希腊悲剧正与此同。

国王因国法而处之于死地,公主因其为情人而犯罪而自杀,其妹因其为兄长而犯罪而自杀。

发于情,尽于义,求仁而得仁,将何所怨?是谓真正之悲剧。

善恶对抗的悲剧是直线的,显然的;这种冲突矛盾所造成的悲剧是曲线的,令人失望的。

《红楼梦》写悲剧已奇了,复写成思想冲突的真正悲剧更奇,《红楼梦》感人之深即在这一点。

(摘编自牟宗三《<红楼梦>悲剧之演成》) 材料二:鲁迅先生曾经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建立在对某些价值的相信之上,正因为如此,价值的毁灭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以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为例,她们认同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生活,但所有的这些价值最后都无一例外落空。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语文试卷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语文试卷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祝考试顺利★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小雨和小雯特邀你参与。

1.(2分)小雨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A.小雨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碎首黄尘燕 (yān)然勒功至今热血犹(yān)红B.小雨希望读出雄视天下的伟人气概和视通万里的宏阔气象,他这样处理节奏: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C.小雨想读出春天里人们欢快兴奋的心情,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D.小雨想强调总理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他这样处理重音:啊,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2.(2分)小雯写了个“乔”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

A.□揉造作B.江山如此多□C. □兵必败D.爱国华□3.(2分)小雨看到黄鹤楼正厅门柱上的联,觉得联末两个词“愁”和“憾”值得反复吟咏。

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楹联中。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4.(3分)小雯在报刊上发现下列句子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①某报刊消息标题:《新疆队有望横扫广东队染指总冠军》②某报刊文章写道:这部电影铺设了足够多的喜剧桥段,精准打击观众笑点。

③某报刊消息标题:《暑假,图书馆人满为患》5.(3分)小雨在大街上搜集了一些商家广告,如“咳”不容缓(药品广告)、“骑”乐无穷(自行车广告)、一“明”惊人(眼镜广告)、一见钟“琴”(钢琴广告)、步步“糕”升(蛋糕广告)……小雨认为用语巧妙,小雯却认为这是词语滥用。

请结合一两个具体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6.(8分)春天就要到了,小雯以“春”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

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海日生残夜,①(《次北固山下》)落红不是无情物, ②(《己亥杂诗(其五)》)沉舟侧畔千帆过,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蜡炬成灰泪始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学业水平测试语文模拟试题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积累(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是()A、提.防(tí)蹒.跚(pán)桑梓.(zí)挑拨离间.(jiàn)B、辍.学(chuò)确凿.(zaó)憎恶.(è)肆无忌惮.(dàn)C、隔阂.(hé)烨.(yè)然笃.(dǔ)信众目睽睽.(kuí)D、罹.难(lí)造诣.(zhǐ)修葺.(qì)接踵.而至(zhǒng)2.选出下列用形似字组词有错误的一项()A、闻名遐迩目不暇接白璧微瑕B、立功渎罪案牍劳形赎职之罪C、百战不殆贻患无穷心旷神怡D、烟雾缭绕字迹潦草脚镣手铐3、以下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B、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C、经纶..(筹划)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D、潭西南而望,斗.(北斗星)折蛇行,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4、下面加点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A、它们(鹤群)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乡后方笔直挺身,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不言而喻)。

B、去年,《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与时俱进)。

C、两个杀人狂被美化成“英雄”和“武士”,在日本国内鼓噪..(喧嚷)一时,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受此蛊惑,参军来到中国战场,进行野蛮的杀戮。

D、上中学时的我只能偷偷的看闲书,如今我三十八岁了,也可以像父亲当年一样大摇大摆....(摇摇晃晃)地看闲书了。

5、对下列各项的语法分析不完全正确的是()A、“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狡兔三窟、改革开放”都是主谓短语。

B、“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是一个动词谓语句。

C、“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赋班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提取句子主干是“形象来源于大胡子。

”D、“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一句中的“在苍茫的大海上”是介词短语做状语。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来临时万物复苏气温回升的情景。

B.人们都爱秋天,爱它的秋高气爽,爱它的云淡日丽,爱它的香飘四野。

理解: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秋天的景色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

C.夜深了,皎洁的月光倾泻下来,就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月光清澈、柔美的特点。

D.老师严肃地说:“这样糟蹋粮食太不像话了,难道你不知道这些粮食来之不易吗?”理解: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老师在批评学生浪费粮食这种现象时的严厉的态度。

7、下列对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这首小诗出自诗集《繁星·春水》,这部作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B.《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它讲述的是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再现了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女儿国等地的神奇经历,这是一部神话小说。

D.《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以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

8、下列各项与原文不一致的是()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如云,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谢中书书》)B、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C、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幕遮》范仲淹)。

D、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小石潭记》)二、阅读《藤野先生》节选片段,回答9---13题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

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

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9.以下加点的四个“他们”,所指对象与其他三个不相同的一项是()A.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

B.中国是弱国……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C.“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D.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10.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的原因是()A.日本青年无视课堂纪律,“我”十分气愤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时事片的兴趣,所以我觉我觉得特别“刺耳”C.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

D.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

1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就是低能儿,日本爱国青年看不起中国人是有理由的。

B.作者用“所以”一词表达了对日本人的观念深表赞同。

C.作者认为中国是弱国,弱国的学生能力差,因此得六十分以上就容易被日本学生怀疑。

D.这是作者模拟日本“爱国青年”的口吻,用荒谬的推理,表达自己作为弱国过敏的愤怒和无奈。

12.作者说“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一“变化”指的是()A.从仙台回到东京继续学医 B。

由学医转向从事文学活动C.由学医而转为学生物学 D.离开日本回国13.以下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一句中“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表达了对看客麻木不仁的痛恨。

B.“呜呼,无法可想!”后的感叹号传达出“我”不可压抑的激愤的感情。

C.鲁迅之所以学医是为了救国,而之后弃医从文仍然是一种救国。

D.“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这里的两个“中国人”含义相同。

三、阅读《故宫博物馆》片段,回答14---18题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

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

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4.选段的说明对象是()A、太和殿宏大的规模B、太和殿C、太和殿的位置功能D、太和殿的内部装饰15.选段开头写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的目的是()A.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太和殿的宏大。

B.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突出太和殿雄伟壮丽。

C.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太和殿的精美。

D.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突出太和殿的威严。

16.选段整体上采用的说明顺序是()A.从上至下的顺序 B、从外向内、由总到分的顺序C.从下至上的顺序 D、从中间向四周的顺序17.对选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第二段中,作者观察的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按照方位变化依次为正中、上面、背面、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B.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重点,最能体现故宫建筑群的特点,所以文章作为重点介绍。

C.介绍三大殿建筑在中轴线上,主要是为了突出中国建筑讲究对称的特点。

D.太和殿的外观特征是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18.太和殿的内部装饰到处是龙,对其作用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突出故宫的金碧辉煌。

B.表现故宫的庄严肃穆。

C.突出皇权的权威,表示皇帝是真龙天子。

D.表示皇帝十分喜好龙。

四、读《云南的歌会》选段,完成19---22题。

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

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

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比喻,比赛机智才能。

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

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

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心中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开口即见高低,含糊不得。

所以不是高手,也不敢轻易搭腔。

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的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显得轻松快乐,拉着同行女伴,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