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人格塑造
谈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谈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一、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条件(一)先天因素。
在气质与性格上,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先天差别。
这种差别是由父母因素、家庭因素、血缘和地缘因素等造成。
例如,抑郁质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同情心,这类人看不得别人受苦。
(二)后天因素。
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怎样做人,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人为善还是与人为恶,这些观念的形成是从家庭起步的,因此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理想人格的形成和规范作用很大,它要求家庭中的成人对孩子不仅要进行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更主要的是进行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不仅要进行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方面的训练,更要进行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训练。
“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新三字经》第2页,广东教育出版社)与智育相比,德育更重要,因为德智在全部教育过程中起统帅指导作用,它决定智育和其它教育的方向和道路。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继续,学校教育的特点是规范性,学校是学生理想人格形成的主要场所。
学校教师不仅要讲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参加未来社会实践的本领,还要为学生指明社会规范好坏、是非的标准,指明社会行为的善恶、美丑、真假的标准,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感悟人生的能力,通过自我反思与实践,达到人格的净化与升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时刻在影响学生,都有学生在模仿,因此,学校教师不仅是学生智力心灵的工程师,更是学生人品人格的工程师。
二、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一)理想人格的塑造起步于人类个体自我反思能力的获得和自我在众人中的形象的关注,深化于人与人之间关系重要性的感悟。
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们,对自我人格的塑造,首先表现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即主动接触人,广泛交友,主动涉世是理想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
在涉世进程中态度热忱、和气诚恳、谦虚谨慎也是一种必要条件。
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

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及其塑造引言: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对于我们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期间是我们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时期,所以如何塑造理想人格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需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理想人格的定义入手,探讨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内涵及其塑造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塑造理想人格的方法。
一、理想人格的定义与内涵理想人格是指个体所追求和钟爱的高尚品质和道德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人在道德价值取舍中所选择和追求的人格特征。
理想人格具有积极向上的品质和道德准则,包括责任感、诚实守信、勇气、自律、正直、宽容等。
理想人格是我们与他人相处和发展的基准,也是我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社会价值的人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内涵大学生理想人格是指大学生基于个体自身对人生的追求和价值观念,所形成的高尚品质和道德特征。
作为大学生,理想人格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大学生要具备爱国意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 追求卓越的学术品质:大学生应当具备追求卓越的学术品质,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在学术研究上不断追求创新。
3. 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应当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4. 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应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适度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
5. 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应当具备自主性和创新能力,能够主动思考、独立决策和创新解决问题,勇于探索,勇于尝试,并且具备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三、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实践。
塑造理想人格需要从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等方面进行。
1. 自我认知:大学生首先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准确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的价值观念。
谈青年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途径

教训对个体行为影响( 社会学 习理论) 。如果学校道德教 育还继续固守在向青年学生传授单一而固定的道德价值 观念 的模 式 , 不 能 不 遭遇 到 前 所 未有 的尴 尬 和 困境 。 就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端及其进程的加快 , 人们再也不可 能像过去那样 , 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面前这个不断变化 、 发展 的社 会 。 同样 , 不可 能像 过 去那 样 去 塑造 青 年学 也 生的道德人格 了。社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要求其稳定 的
途径 : 一方面是直接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 ,
另 一方 面 是通 过 对他 人 ( 样) 榜 的行为 予 以奖 惩 , 而 对 从
个体 的道 德 行 为起 到促 进 或抑 制 的作 用 , 其服从 社 会 使 的道 德规 范和价 值体 系 。现 代西方 心理 学理论 研究 为社 会 塑造 理想人 格 的上 述途径 的可行性作 出 了解 释 。 新 行 为主义 心理学 家斯金 纳( i e , 大量 实验 S n r 通过 kn) 研究提 出的行为原理 指出 , 行为反应 和刺 激是相互 作用的 。 强化 是其 中 的关键变 量 。强化影 响控制 着个体 的操 作行 为 。社会为塑造 出所期望 的理想人格 , 分抓 住这一机 理 , 充 当个体行为符合社会 的道德准则时 , 就给予奖励 , 否则就给 予惩 罚 , 逐渐 在个体 的头 脑建 立起 “ 刺激 ——反 应—— 强 化——行为的调整——合乎期望的行为” 这一模式。社会 通过学校教育和道德教化 , 通过奖惩 和晋升制度达 到 目的 。 例如我 国封建社会 的科举制度 。 如果说 操作性 条件 作用 的行 为原理 注重 的是行 为者 本人 受 到直 接 的强 化 的话 , 么 对行 为 者给 予替代 性 强 那 化则是 另一种颇 有成效 的社会 塑造策 略 。 班 杜 拉 ( ada提 出 的社 会学 习 理论 指 出 . 体 在 B nu ) 个
当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塑造途径及教育意义

观 上表 现 出多元 性 和多 变性 。从 静 态与 动态 相统
一
会文 化要 求 的理 想 人 格 目标 , 并 能 不断 发 挥 自身 优势 和人 格特 色来 调 整 和充 实 自我 之 时 , 才会 赢
得 巨大 的理想 人格 发展 空 间。
的视 角来 规定 , 青 年 理 想 人格 就是 以青 年 的 自
发挥 和合 理建 构 , 是 具 有物 质 载 体 和 社 会 特质 的
活同时, 也滋生出惟我独尊、 自私 自利 、 麻木不仁 等不 良人 格 发
血案 的惨 不忍 睹 , 一 次 次 重 重 敲响 着 对 青 年理 想 人格 教育 的重 要性 和必 要性 警钟 。只有 明晰 当代
确立的自然物质基础 , 同时也构成 了青年理想人
格 的物 质前 提 和 物 质 载体 。 动态 上 看 , 在 青 年 人
( 一) 青年理 想人 格 的概念 人 格一 词 源于拉 丁 文 p e r s o n a , 原 意 指 人 的面 具、 喜剧角色, 后 又派 生 出 多种 含 义 , 被 引 申为 人 的个性 特性 和人 的社会 地位 。关于 人格 的定 义有
然存 在 、 社 会存 在 为根 基 的 , 以青 年 的 自我意 识为 主导 的全部 精 神要 素 和行 为规范 , 在 一定 的 自然 、 社会、 文化 环境 中所 形成 的合理 系统 结构 。 ( 二) 青年 理 想人格 的特点
从 理 想人 格 的组 成 结 构 来 看 , 它至 少 会 呈 现
独立人格既在他与对象世界相互作用中获得 自身
的具体 历 史存在 和 现实 规 定 , 从 而 在 宏 观 上具 有
种精神要素抽象的单一存在 , 而是人的 内在精神
孔子对理想人格塑造的观点

孔子对理想人格塑造的观点一、孔子对理想人格塑造的观点孔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塑造应该以“仁”为核心,仁者爱人,爱人者仁。
他认为,仁者不仅要爱自己,而且要爱他人,以及爱自然界的一切。
他认为,仁者应该以自己的行为来激励他人,而不是以言语来激励他人。
他认为,仁者应该以自己的行为来激励他人,而不是以言语来激励他人。
他认为,仁者应该以自己的行为来激励他人,而不是以言语来激励他人。
孔子认为,仁者应该有自律,不仅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认为,仁者应该有自制力,不仅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认为,仁者应该有自尊,不仅要尊重自己,而且要尊重他人。
他认为,仁者应该有自信,不仅要相信自己,而且要相信他人。
二、孔子对理想人格塑造的观点孔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塑造应该以“礼”为核心,礼者行仁,行仁者礼。
他认为,礼者应该以自己的行为来激励他人,而不是以言语来激励他人。
他认为,礼者应该有自律,不仅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认为,礼者应该有自制力,不仅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孔子认为,礼者应该有自尊,不仅要尊重自己,而且要尊重他人。
他认为,礼者应该有自信,不仅要相信自己,而且要相信他人。
他认为,礼者应该有自律,不仅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他认为,礼者应该有自律,不仅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总之,孔子认为,理想的人格塑造应该以“仁”和“礼”为核心,以自律、自制力、自尊、自信为基础,以行动来激励他人,以言语来激励他人。
他认为,仁礼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是一种自我尊重的能力,是一种自我信任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仁礼的人格,才能够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重大意义

大 的 必要 性
关键 词
中图分 类号 : 6 1 G 4
文 章编 号 : 0 90 9 (0 90 .1 . 1 1 0 . 5 22 0 ) 1 70 3
理想人格是对一个人的人格终极 目标的设定, 是符合社会 发展需 要 的人格 。 人才强 国战略是实现 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由之路 , 当代 大学生是 国家未来人才梯 队中的中坚力量 ,在 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
心 价 值 体 系 , 养 全 面 发 展 人 才 的 需 要 培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在教育 实践 中历来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 品质教育的重要性 , 把它们作 为与科学文化知识同等重要的 目标纬度加 以实施, 人格正 而 是思怨政 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集 中体现, 理想人格是 当代大学生人格
L g l y t m n o it e a S s e A d S cey
{占 l 轴会 ; I J
29( ) 0.L 01-
当代 大 学 生 理 想人 格 塑造 的 重大 意义
刘
摘 要
塑造 日益显现 其 重 大意 叉。
登
李娜娜
在 知识 经 济初显 端倪 的今 天 , 才 的素质 在 国家发展 、 会 进 步 中具有 决 定作 用 , 人 社 因此 , 强 当代 大学生理 想人 格 加 大学生 理 想人 格 塑造 意义
可 塑 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强, 国际地位 日益提 高, 中国不仅一举洗刷 了任人欺凌的百年耻辱 , 在 国际环境中处于近代以来 的最好时期, 而且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 日
可 待 。 活 在 祖 国 和 平 崛 起 进 程 中 的 天 之 骄 子 , 然 需 要 满 腔 的 热 情 生 诚
传统文化培育理想人格的特征

传统文化培育理想人格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德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德治,即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
以德治民。
这种思想也体现在对个人人格的培养上,强调道德修养、品德高尚。
2.强调礼仪: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礼仪,认为礼仪是人与人之间
交往的基本准则。
在培养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注重礼仪教育,强调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3.倡导忠诚: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忠诚,认为忠诚是人格的重要品质。
在培养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注重培养个人的忠诚品质,包括对国家、对家庭、对朋友等各个方面的忠诚。
4.追求和谐: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谐,认为和谐是社会和个人的理
想状态。
在培养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注重培养个人的和谐品质,包括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注重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实践,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
在培养理想人格的过程中,注重实践教育,强调个人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品质和能力。
当代中国_理想人格_的塑造_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_理想人格_的阐释

当代中国“理想人格”的塑造———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阐释①王根顺 陈秋生 郝路军(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摘 要:在中国的教育史上,理想人格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所在和思想核心之一,在历史的各个阶段都备受推崇。
理想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除受传统历史文化价值的影响外,更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环境密不可分,研究中国历史上理想人格的发展,对于构建当前我国理想人格,引导国人良好的精神追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理想人格;社会现实;传统文化观念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JL01-0264(2007)02-0011-04Shape the ”Ideal Person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WAN G G en -shun ,CHEN Qiu -sheng ,HAO Lu -jun(Lanzhou University ,Education Institute ,Lanzhou ,G ansu )Abstract :In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ideal personality is one of the fundmentalities and cor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was praised highly in every stage of history.In addition to being influ 2enced by historical cultural value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s also go hand in hand with social reality.To study the ideal personality in Chinese history can be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Chinese current ideal personality and to lead to good spiritual pursuit.K ey Words :ideal personality ,social reality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cept 作为教育思想的目的指向或最终归宿,理想人格是人生价值观的最终归宿,其为教育规定了高远的目标和人性改造的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人格塑造
理想人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中人们最推崇和向往的人格模式,它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由于理想人格是以美感要求不断变化的形态出现,对人们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是人们所希冀的目标,常常具有追求和超前的特征。
理想人格是一种时代精神。
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中具有着不同的内涵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以儒学的“君子理想”为典范的。
“儒学具有修己和治人两个方面,无论是修己还是治人,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其枢纽的观念,如‘士’、‘仁者’、‘贤者’、‘大人’、‘大丈夫’以及‘圣人’等观念也都和‘君子’可以互通。
甚至儒学家关于人生境界的一般议论也是和君子的理论分不开的”。
“仁者爱人”的儒家理想人格在千余年的系统化、具体化、世俗化过程中,终于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传统文化意识。
(大学生而言)该主动的积极地面对大学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但是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课余时间才是必须的。
现在大学中,除了日常的上课,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公关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的确是令人眼花缭乱,因此必须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时间才能使自己过得充实。
首先要先保证学习。
然后最好能专门制订一份休闲计划,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做出妥当的安排,这样能使你的休闲和学习有条不紊地交叉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调适。
当然,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最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订出一个体育锻炼计划,务必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此外大学新生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尽量培养自己有多种兴趣爱好,如集邮、剪贴、垂钓等,这样可以增添你的活动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实丰富、生机勃勃。
若能够拥有一项或多项自己有兴趣而又擅长的爱好,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有些同学能写得一手好书法,或制得出精妙的手工艺品,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这无疑会给他们的人生增添无穷的乐趣,也有利于建立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
以读书为乐事,既可以排遣烦忧,愉悦性情,又可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对大学新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瞧,生活中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刚刚跨人大学门槛的新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父母的"重点保护"对象过渡到独立性较强的集体生活;由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转变为自主性学习;由过去见识、交往、活动范围较狭窄的生活环境,到置身于大学这个小社会中等等。
诸如此类变化,许多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缺乏动力,人际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那么大学生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早日完成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做到以下三个"尽快":
尽快确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
人一旦没有生活目标,就会意志消沉、浑浑噩噩。
大学新生正处于富于理想、憧憬未来的青年中期。
但大多数学生只把考上大学作为中学学习奋斗的目标,对大学生活缺乏长远的打算。
升入大学,中学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有的人认为,大功告成,可以松口气了。
有的甚至把"混文凭"、"跳龙门"、"留城市"作为学习目
标,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使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缺乏驱动力。
因而,这些学生感到生活茫然、空虚、枯燥、乏味。
大学新生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没有及时树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所致。
因此,大学新生需要尽快熟悉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
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径。
大学生进人大学后碰到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他们习惯老师天天陪伴、督促、被动接受知识的中学学习方式,对大学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一无所知。
进入大学以后,面对生活需要自理、学习需要自主、大量的学习时间要求自己安排等,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据了解,近年来,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补考人数较多,一般占总人数的20%左右,有的甚至在30%以上。
因而大学新生迫切需要通过向老同学取经、向老师取经等各种渠道,尽快了解大学学习特点和规律,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经验,迅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和大学学习特点的学习方法。
谁能最快地适应大学学习方法,谁就能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尽快找到新的朋友
大学生刚刚离开昔日的中学好友和师长及家乡、亲人,来到新的集体中生活,面对陌生的校园、陌生的大楼、陌生的面孔,他们特别需要帮助,需要理解。
但是,由于许多学生缺乏独立生活和集体生活的能力,既不善于让别人了解自己,也不善于接近他人,缺少新的朋友,"寂寞感"和"孤独感"油然而生,陷入烦恼和痛苦之中。
大学新生要摆脱这种烦恼,首先要树立自信,大胆热情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其次,主动参加集体活动,热情帮助他人,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从而结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冲淡思乡之情,消除孤独之感。
另外,教育工作者应掌握"中学--大学"这一转折时期学生的心理、生理、学习、生活等特点,注重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大学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早日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