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 难容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无机化学 难容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2 4
2
4.8 10 2.0 10
7
4
3
9.6 10 > KSP 1.110
所以有BaSO4沉淀析出。 设生成沉淀后,溶液中[SO42-]=x BaSO4(s) 初始浓度(mol· L-1 )
10
Ba2+(aq) + SO42-(aq) 2.0×10-3 4.8×10-4
BaSO 4 (s)
溶解 沉淀
Ba 2 (aq) SO 2 4 (aq)
K a p aBa2 aSO 2
4
KspBaSO 4 [Ba ][SO ]
KsP称为溶度积常数

2
2 4
溶度积与其它平衡常数一样,只与难溶电解质
的本性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浓
度的变化无关。 沉淀溶解平衡的特点: 难溶盐的平衡 是一种“多相平衡”
E.大于10-2
4. CaC2O4的KSP为2.6×10-9,若使1L 0.02mol· L-1 Ca2+溶液生成沉淀,所需最低的C2O42-浓度为: A.1.0×10-9 D.5.2×10-11 B.1.3×10-7
C.2.2×10-5
E.5.2×10-10
一、沉淀的生成
条件:J > Ksp
例4:0.2mol· L-1的Pb(NO3)2和KI水溶液等体积混 合是否会产生PbI2沉淀?KspPbI2 = 7.1 × 10-9
其成为饱和溶液。用HCl调pH值,使cHCl=0.30mol· L-1
试判断能否有FeS生成。
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 2+
FeS(s) + 2H (aq)
2
Fe (aq) + H 2S(aq)

无机化学(三) 第四章 沉淀-溶解平衡

无机化学(三) 第四章 沉淀-溶解平衡

时,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溶解
AgCl(s) Ag+(aq)+Cl-(aq)
结晶
平衡常数:
KsӨ(AgCl) = {ceq(Ag+)/cӨ}·{ceq(Cl-)/cӨ}
不考虑量纲时: Ks(AgCl) = ceq(Ag+)·ceq(Cl-)
当温度一定时, Ks(AgCl) 恒定, 把此平衡常数称“溶度
初始浓度: [Fe3+]=0.10/2=0.050mol/L
[NH43+]=0.20/2=0.10mol/L
加入NH3/NH43+混合液前
[NH3·H2O]=0.20/2=0.10mol/L 平衡时,根据缓冲溶液计算公式可得:
[OH-]=(Ks/0.10 )1/3 =2.98×10-13mol/L
[OH-] = Kb×[NH3·H2O]/[NH4+]
加入NH3/NH43+混合液后,
≈ Kb = 1.7×10-5 溶解
[OH-]升高,Q{Fe(OH)3}增 大,且大于Ks{Fe(OH)3} ,
Fe(OH)3(s)
Fe3+(aq)+3OH-(aq) 发生沉淀。
结晶
NH3/NH43+混合液就
那么: Q = [Fe3+] ·[OH-] 3 = 2.5×10-16 > Ks 所以: 有Fe(OH)3沉淀生成
平衡浓度(mol/L):
结晶 ns
ms
溶度积:Ks(AnBm) = (ns)n·(ms)m = nn·mm·sn+m
则有: s nm Ks (nnmm )
<例1>
25℃时,Ks(AgCl) = 1.77×10-10, Ks(Ag2CrO4) = 1.12×10-12,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 第四章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 第四章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四章第四章酸碱平衡和溶解沉淀平衡习题解答(4)思考题1.强电解质的水溶液有强的导电性,但AgCl和BaSO4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它们属于何种电解质?1.答:AgCl和BaSO4水溶液的导电性虽很弱,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这是由于AgCl和BaSO4本身溶解度小,致使溶液中自由离子浓度小,导电性弱。

而AgCl和BaSO4(溶解部分)在溶液中还是全部解离的,所以是强电解质。

2.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时,NH3?H2O的解离度和溶液的pH将如何变化?⑴NH4Cl ⑵NaOH ⑶HAc ⑷加水稀释 2.NH3?H2ONH4++OH-⑴加入NH4Cl,氨水解离度下降,pH减小。

⑵加入NaOH,氨水解离度下降,pH增加。

⑶加入HAc,氨水解离度增加,pH减小。

⑷加水稀释,氨水解离度增加,pH减小。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有错误请纠正,并说明理由。

⑴酸或碱在水中的解离是一种较大的分子拆开而形成较小离子的过程,这是吸热反应。

温度升高将有利于电离。

⑵1×10-5 mol?L-1的盐酸溶液冲稀1000倍,溶液的pH值等于8.0。

⑶将氨水和NaOH溶液的浓度各稀释为原来1/2时,则两种溶液中OH-浓度均减小为原来的1/2。

⑷pH相同的HCl和HAc浓度也应相同。

⑸酸碱滴定中等当点即指示剂变色点。

⑹某离子被完全沉淀是指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3.⑴错。

在解离即较大的分子拆开而形成较小离子的吸热反应的同时,较小离子与水分子的水合是是放热的,总反应的吸放热取决于两过程热效应的相对大小,有吸热也有放热,故温度升高不一定有利于解离。

⑵错。

在pH值远离7的时候,溶液每稀释10倍,pH近视增加一个单位,这是没有计算水解离出的H+,当pH接近7的时候,水解离出的H+就不能再忽略了,所以酸性溶液不管怎么稀释,只能越来越接近中性,不可能变为碱性。

⑶错。

NaOH溶液稀释为原来1/2时OH-浓度确实减小为原来的1/2;但氨水在稀释过程中,其解离平衡向右移动,会解离出更多的OH-,稀释一倍后,其OH-浓度大于原来的一半。

无机化学(人卫版)沉淀溶解平衡

无机化学(人卫版)沉淀溶解平衡

(5)混合溶液离子沉淀分离的判断
例6、试通过计算分析,某温度下能否通过加碱的方法将浓度 为0.10mol/L的Fe3+和Mg2+完全分离。
Ksp(Mg(OH)2)=1.2×10-11( mol/L)2
Ksp( Fe(OH)3)=4.0×10-38( mol/L)3
注意:离子完全沉淀的浓度为1×10-5mol/L
(3)沉淀的判断
例4、已知某温度下,Ksp(CaF2)=1.46×10-10( mol/L)3, Ka(HF)=3.6×10-4mol/L,现向1L0.2mol/LHF溶液中加入
1L0.2mol/LCaCl2溶液,问是否有沉淀产生。
注意:当有弱电解质存在时,两溶液混合电离平衡会 发生移动,离子浓度计算时应按稀释后溶液浓度。
固的氟磷酸钙[Ca5Ca2+(aq)F]覆盖在牙齿表 (PO4)3 +3PO43- (aq) +OH-(aq) Ca5(PO4)3OH (s) 5 面,抵抗H+的侵袭 Ksp=6.8×10-37mol9•L-9 ,从而防止龋齿。
小 结
沉淀溶解平衡
溶度积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2.沉淀的转化






课堂达标
将足量AgCl分别放入:①5mL水, ②10mL0.2mol/LMgCl2溶液,③ 20mL0.5mol/LNaCl溶液,④ 40mL0.1mol/L盐酸中溶解至饱和,各 溶液中Ag+的浓度分别为a、b、c、d, 它们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d﹥ b﹥c
课堂达标 对于沉淀溶解平衡: ZnS(S) Zn2+(aq) + S2-(aq) 若改变条件,对其有何影响 Q=c(Zn2+) · 2-) Ksp= [Zn2+][S2-] c(S 改变条件 升高温度 加少量ZnCl2(s) 加少量Na2S(s) 平衡移动方向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章 沉淀平衡2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章 沉淀平衡2

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物质溶解度大小往往有很大差别,但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一种物质可溶是指水溶液浓度>0.01 mol/L,若<0.01 mol/L,称为难溶物(微溶或难溶)。

我们可以利用物质的这类性质进行分离、提纯、鉴定。

6.1、溶度积常数(solubility constants)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有固相和液相存在,这种离子平衡是一种多相平衡。

如:将AgCl固体放入水中,由于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有些水分子的正端朝着固体表面上的Cl-,有些水分子的负端朝着固体表面的Ag+。

由于Ag+和Cl-离子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使固体表面上的Ag+和Cl-离子之间的吸引力减弱,使一部分Ag+、Cl-离开固体表面,成为水合离子进入溶液,溶解过程。

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Cl-离子撞到固体AgCl 表面时,又被吸引住而回到固体表面上,这种对立的过程叫沉淀。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状态。

+ (aq) + Cl-(aq)K = [Ag+][Cl-]/[AgCl]由于K为一常数,[AgCl]浓度值一定,可并入常数项。

Ksp = K [AgCl] = [Ag+][Cl-]25℃时(298k),AgCl的Ksp = 1.56×10-10Ksp叫难溶电解质(AgCl)的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

(solubility-product constant)一般难溶电解质溶度积的通式为:mA n+(aq) + nB m-(aq)Ksp(AmBn) = [A n+]m[B m-]nCa2+ + C2O42- = CaC2O4Ksp = [Ca2+][ C2O42-]即:一定温度下,难溶强电解质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系数次方之积为一常数。

Ksp表示出一种物质溶于水的难易程度,与Ka、Kb一样,Ksp也随温度而改变。

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2、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它们之间可以进行相互换算。

第4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第4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平衡

{
}{
}
K a2
黄 玉
{ c(H O )}{c(CO )} (H CO ) 4.7 10 {c(HCO )}
3 3 2 3 - 3
11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黄 玉
①多元弱酸的解离常数 K K
②由于
a1
a2
K
a3
K a1
3,溶液中的H O+主要来自 >10 K 3
少量 较大量


较大量

K a (HA)c(HA) c( H 3 O ) c( A ) c(H3O )的大小取决于 c(HA) / c(A )的比值。
Ka ( HAc) 1.76 105 Ka ( HCN ) 4.93 1010
弱酸 极弱酸
无 3.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 机 +(aq)+Ac-(aq) HAc(aq)+H O(l) H O 2 3 化 -1 初始浓度 /mol· L c0 0 0 学 电 平衡浓度/mol· L-1 c0-x x x 2 子 x c(H 3O ) c(Ac ) K a (HAc) 教 {c(HAc)} c0 x 案 若c0-x≈c0,则:
按解离程度来分
强电解质:完全解离 弱电解质:部分解离 易溶电解质: (s>1g) 微溶电解质:(0.1<s<1g) 难溶电解质: (s<0.1g)
电 解 质
按溶解难易来分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黄 玉
4.1.2 酸碱的分类
按电离情况分
按H+,OH-数分
强、中强、弱酸(碱) 一元、二元、三元酸(碱) 含氧酸和无氧酸 氧化性、非氧化性酸(碱) 挥发性酸、非挥发性酸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通常把Ka>1的酸称为强酸; Ka在 1~10-3的酸称为中强酸; Ka在10-4~10-7的酸称为弱酸; Ka<10-7的酸称为极弱酸, 弱碱亦可按Kb大小进行分类。
共轭酸碱对的解离常数之间的关系:
HB B-+H+
Ka=[B-][H+]/[HB]
其共轭碱的电离为:
B-+H2O HB+OH-
部分电离)。
HAc + H2O H3O++Ac- 酸1 碱2 酸2 碱1
氨和水的反应,H2O给出质子,由于H2O是弱 酸所以反应程度也很小,是可逆反应(相当于NH3在 水中的电离过程)。
H2O + NH3 NH4+ +OH- 酸1 碱2 酸2 碱1
二、溶液的酸度 水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称为溶液的酸度。 水溶液中H+离子的浓度变化幅度往往很大, 浓的可大于10mol·L-1,在[H+]<1的情况下, 用pH(负对数法)表示溶液的酸度更为方便, pH的定义是: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叫做pH值。
pH=-lg[H+]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 1、电离常数
HAc+H2O H3O++Ac- or HAc H++Ac 在一定温度下,其平衡关系为:
Ka=[H+][Ac-]/[HAc] Ka称为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简称为酸常数。
H2O+NH3 NH4++OHKb=[NH4+][OH-]/[NH3] Ka和Kb是化学平衡常数的一种形式,利 用电离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估计弱电解质 电离的趋势。K值越大,电离常数越大。

无机化学03 沉淀-溶解平衡

无机化学03 沉淀-溶解平衡

类型 AB A2B AB2
难溶电解质 AgCl Ag2CrO4 Mg(OH) 2
S(mol· -1) L 1.33×10-5 6.54×10-5 1.12×10-4
Ksp 1.77×10-10 1.12×10-12 5.67×10-12
结论:


对于相同类型难溶电解质,其溶解度 S 可以直接 与 溶度积Ksp比较; Ksp ↑, S↑. 对于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其溶解度 S 不能直接 与 溶度积Ksp比较。
溶解熵变也包括两部分,晶格熵和水合熵。其中晶格 熵大于0,水合熵小于0,溶解熵变是增加还是减小,取决 于二者的相对大小。
一、 溶度积常数
(1)溶度积 solubility product
溶解和沉淀速率相同时,建立起了难溶电解质与 水中的离子之间的动态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注意,只有在饱和溶液中才存在这个动态平衡。 溶解 BaSO4(s) 沉淀
(2) 设Ag2CrO4的溶解度为S2(mol · -3),则: dm Ag2CrO4(s) 2Ag+(aq) + CrO42-(aq)
平衡
2S2
2 3
S2
Ksp (2S2 ) S2 4S2
S2 1.31104 mol L1
虽然 Ksp,AgCl > Ksp, Ag2CrO4 ,但 SAgCl <S Ag2CrO4
Note:当Qc稍大于Ksp时,理论上应该产生沉淀,
但我们却观察不到沉淀,WHY? 原因:a. Qc不是按活度a,而是按浓度C计算的,
a<C,则Qc <Ksp
b. 过饱和现象
c. 人眼观察能力有限,沉淀物≥1.0×10- 5 g/L
时,肉眼才能感觉到浑浊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C盐+x
K
θ a
[H ][A [HA]
]
则[H
]
Kθa[HA] [A ]
由于同离子效应,HA解离度降低。
c酸– x ≈ c酸
c盐+ x ≈ c盐
[H ] KθaC酸 C盐
pH
pK
θ a
lg
c酸 c盐
结论: a.弱酸~弱酸盐组成(例HAc~NaAc):
pH
pKa
lg C酸 C盐
b.弱碱~弱碱盐组成(例 NH3·H2O~NH4Cl):
b
0
②近似公式: C
Kb
500时
C - [OH ] C
[OH ]
K
θ b
(Kθb
)2
4CK
θ b
2
[OH ] CKb
例:已知25℃时, KθHAc 1.75105 计算该温度下
0.10mol·L-1的HAc溶液中[H+]、[Ac-]及溶液pH,并计算该 温度下HAc的解离度。
解:设解离平衡时,[ H+ ]= x mol·L-1
解:
pH
pKa
lg CHAc C NaAc
lg(1.75105 ) lg 0.1 0.1
4.76
(1) 加 HCl 溶液后,HAc和 Ac- 的浓度分别为:
C HAc
0.10 90 0.01010 100
0.091(mol /
L)
C NaAc
0.10 90 0.01010 100
0.089(mol /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4.1 近代酸碱理论简介 4.2 强电解质溶液 4.3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盐类的水解 4.6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节 近代酸碱理论简介
一、 酸碱质子理论
1.酸碱的定义
酸——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例:HAc、H3PO4
碱——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例:Ac-、CO32-
优:扩大酸碱范围,适用于水溶液及非水体系。
缺:仅限于质子授受,对于无质子的酸碱反应无法解释。
第二节 强电解质溶液 一、活度和活度系数
1.活度a:离子在参加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 的有效 浓度称为该离子的活度。
a= c
2.活度系数:反映了溶液中离子间相互作用的程度。 ①稀溶液、弱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液1,a ≈C 。
⑵ 酸越强,其对应共轭碱碱性越弱 碱越强,其对应共轭酸酸性越弱
例:酸强度
HA > HB > HC
共轭碱强度
A- < B- < C-
4. 酸碱反应实质:——质子在两个共轭酸碱
质子H+
对之间的传递。
HCl NH3 NH4



1
2
2
(强) (中强) (弱)
Cl 碱
1
(弱)
5.酸碱质子理论优缺点:
HAc 起始浓度/mol·L-1 0.10
H+ + Ac00
平衡浓度/mol·L-1 0.10- x x x
K
HAc
[H ][ Ac ] [HAc]
x2 0.10
x
1.75105
K
HAc
[H ][ Ac ] [HAc]
x2 0.10
x
1.75105
C
K
a
500
0.1 x 0.1
[H ] [ Ac ] x
起始浓度/mol·L-1 平衡浓度/mol·L-1
HS-
x
x-y
H+ + S2-
x0
x+y y
K
a2
[H ][S2 ] [HS ]
( x y) x y
y

K
a2
很小,HS-
解离很少,即y非常小
∴ x - y≈ x x + y≈ x

y
K
a2
1.0 10 19 (mol
L1)
由上述计算可知:
[H ] [HS ] 9.44 10 5 (mol L1)
[S 2 ] 1.01019 (mol L1)
[OH
]
KW [H ]
1.0 10 14 9.44 10 5
1.110 10 (mol L1)
讨论: H2S HS-
H+ + HSH+ + S2-
K
a1
8.91
10 8
K
a2
pOH pK lg C碱
b
C盐
或pH
14
pKb
lg C碱 C盐
例:90 mL含有 0.10 mol/L HAc和0.10 mol/L NaAc 的缓冲溶液的pH值为多少?在该缓冲溶液中分别加入 (1) 0.010 mol/L HCl 溶液10mL;(2) 0.010mol/L NaOH 溶液10mL;(3)水10mL试计算它们的pH值。
解:
HAc
H+ + Ac-
初始浓度/(mol·L-1) 0.10
0
0.10
平衡浓度/ (mol·L-1) 0.10 – x
x 0.10 + x
K
θ a
[H ][Ac ] [HAc]
x(0.10 x) 0.10 x
1.75 105
由于Ka较小,又产生同离子效应,故 x与0.1相比可忽略不计。
0.10 + x ≈ 0.10
2.缓冲溶液的组成:
抗酸组分
抗碱组分
例:
典 弱酸盐 型
弱碱
弱酸 弱碱盐
多元酸酸式盐及其次级酸式盐
HAc~NaAc NH3·H2O ~ NH4Cl NaH2PO4~Na2HPO4
3. 缓冲作用原理: 以HAc—NaAc溶液为例:
HAc H+ + Ac-
(1)
NaAc
Na+ + Ac- (2)
HAc (大量)
1.3 1 03 0.10
100%
1.3%
2. 盐效应 ——解离度 增大
HAc H+ + Ac-
平衡移动方向
NaCl
Na+ + Cl-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其他强电解质时,
该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将略有提高,这一影响 称为盐效应。
3.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解离常数的影响不大 。
第四节 缓冲溶液
1.定义:能抵抗外加少量酸、碱或稀释,而本身pH值不 发生显著变化的作用称为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 液称为缓冲溶液。
CK
a
0.101.75105
1.3103(mol L1)
pH = -lg[ H+ ] = -lg( 1.310-3 ) = 2.89 1.3103 100% 1.3%
0.10
三、多元弱酸的离解平衡 ——pH计算只考虑第
1.特点:
一级解离。
H2S
H+ + HS-
K
a1
8.9110 8
HS-
H+ + S2-
H+ (少量) + Ac-(大量)
HAc (大量)
H+ (少量) + Ac-(大量)
(1)加少量酸 —Ac- 为缓冲溶液的抗酸组分
溶液中的Ac–与外加的少量的H+结合成HAc, 平衡向左移动,溶液的pH值基本不变。
(2)加少量碱 — HAc为缓冲溶液的抗碱组分
外加的OH-与H+结合成H2O,H+浓度降低,平衡向 右移动,有更多HAc解离来补充减少的H+,使溶液 的pH值基本不变。
L)
pH
pKa
lg C酸 C盐
4.76 lg 0.091 4.75 0.089
(2) 加 NaOH 溶液后,HAc和 Ac- 的浓度分别为:
C HAc
0.10 90 0.01010 100
0.089(mol / L)
C NaAc
0.10 90 0.01010 100
0.091(mol
②强电解质溶液 < 1,a < C 。
(注:与离子浓度C、离子的电荷数Z有关。)
第三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一、水的解离平衡
1.水的解离: H2O
H+ + OH-
Kθw
c(H c
)
c(OH c
)
可简写为:
K
θ w
[H ][OH ]
K θw:水的离子积常数,与温度有关。
(25℃时,Kw=1.010-14)
/
L)
pH
pKa
lg C酸 C盐
4.76 lg 0.089 4.77 0.091
(3) 加 10mL水:
C HAc
0.10 90 100
0.090(mol /
L)
C NaAc
0.10 90 100
0.090(mol
/
L)
pH
pKa
lg C酸 C盐
即 pH + pOH = 14
二、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1.解离常数: HAc
H+ + Ac–
K
θ a
[c(H )/c ][c(Ac )/c [c(HAc)/c ]
]
可简写为:
K
θ a
[H ][Ac ] [HAc]
(K
θ为弱酸的解离常数。)
a
NH3·H2O NH4++OH-
K
θ b
[c(NH4 )/c ][c(OH )/c ] [c(NH3 H2O)/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