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中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实施报告

合集下载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一、引言室外风环境模拟是对特定区域内的风场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了解该区域的风速、风向和风流规律,为后续的建筑设计、环境污染评估和风电场规划等提供依据。

本报告通过对地区的室外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旨在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为相关研究和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本次模拟分析使用风场模拟软件进行,包括基于数学模型和大量实测数据进行的室外流体仿真。

根据该地区的地形和气象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风场进行模拟,并得出相应的风速、风向和风流规律等数据。

三、模拟分析结果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本地区的风环境特点如下:1.风速分布: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得到了本地区不同位置的平均风速分布图。

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平均风速在5-8m/s之间,风速较为适中。

同时,分析结果还显示,地形起伏和建筑物的干扰对风速分布有较大的影响,局部区域可能会存在阻挡风的现象。

2.风向分布: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得到了本地区不同位置的风向分布图。

结果显示,该地区的风向主要集中在东北风和西南风,分别占总风量的40%和30%,其余的风向占比较小。

3.高低空风流规律:根据模拟分析,我们得知该地区在高空存在风流的现象。

高空风流主要受大气环流系统、地球自转和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平均风速较大,风向相对一致。

而在低空,地形和建筑物的干扰导致风流较为复杂,且平均风速较低。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规划风电场时,需要考虑风流规律的差异性。

四、影响因素分析本模拟分析还对影响该地区风环境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形因素:本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山脉和平原交错分布,对风的流动产生一定的阻挡和导流作用,使得风速和风向存在差异性。

2.建筑因素:大型建筑物和高楼大厦对风流产生阻挡和干扰作用,使得风速分布不均匀,风向变化不定。

3.气象因素:季风、气压和温度等气象要素对风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如季风的方向和强度会直接影响风向和风速的分布。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目录1项目概况 (3)1.1总平面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三维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模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室外风环境 (3)2.2自然通风 (3)3技术路线 (4)3.1分析方法 (4)3.2软件介绍 (4)3.3紊流模型 (4)3.4模拟工况 (5)4参考依据 (6)5评价说明 (6)6室外风环境模拟建模 (7)6.1物理模型 (7)6.2参数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1来流边界条件 (7)6.2.2出流边界条件 (8)6.2.3收敛判断 (8)7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结果 (9)7.1工况1(冬季最盛行风,E) (9)7.1.1流场与风速 (9)7.1.2风压 (10)7.2工况2(夏季盛行风,SW) (11)7.2.1风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住区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及优化设计——以济南市某小区为例

住区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及优化设计——以济南市某小区为例

Si mu l a t i on An a l y s i s a n d Op t i mi z a t i o n De s i g n o f Wi n d En v i r o n me n t Ar o u n d Re s i d e n t i a l Di s t r i c t : T a k i n g a Di s t r i c t o f J i n a n Ci t y a s a n Ex a mp l e
1 . 2 规 划 小 区 概 况
行西南 风 , 冬季 受北 方冷 伞 ‘ 影响 , 火气 球 冷 『 I - 降水 艟 稀少, 盛行东J 匕 偏 尔风 , 全年 盛 行 西南偏 南 风 。7 l : 季 和 秋季 为过渡 零节 , 降 水 低 , 候 卜 燥. .窜外 冬 季平 均 风速 为 3 . 4 m / s , 夏季平 均风速 为 3 . 5 m/ s .
是 国家 重 视 的 民 心 工 程 , 但 是 随着 济 南 市 城 市 的 建 设, 棚户 区改 造 项 目的增 多 , 高 产 的建 筑 必 定 也 带 来
诸 多 问题 。人 口 的增 长 也 使 得 住 宅 数 量 及 住 宅 高 度
小 区 内建 筑 风 环 境 受 到 多 方 面 的 影 响 , 包 括 植 被、 道路 、 建 筑布 局 、 建筑 形 体 等 。不 同的 因 素会 导 致 风 速风 向产 生 变 化 。大 体 量 建 筑 或 者 狭 窄 的高 层 通

在 规划 设计 阶段 中对建 筑 群进 行 风 环 境 模 拟 分 析 , 具
有 很 高 的参考 价值 与建 设性 意 义 。

具有 城市 风 环境 的 复 杂性 也 具 有 自身 的特 殊 性 。

深圳某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深圳某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

深圳某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摘要:城市中高大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与日俱增,这些建筑的建成显著改变了城市的风环境。

一方面高大密集的建筑群,降低了城市的通风、自净能力,加剧了在低风速条件下城市的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而另一方面在风速较大时,高大建筑周围会产生局部强风,影响到行人的舒适与安全,引出行人风环境问题。

本文采用基于CFD原理的计算模拟软件PHOENICS作为模拟工具,分析和评价本项目小区的室外风环境现状与室内自然通风的潜力。

关键词:室外风;坏境模拟;风速;1.概况1.1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深圳某医院项目。

总用地面积20844.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9084.35平方米,计容积率面积61567.01平方米,框架结构。

地上18层,地下3层。

本项目主要有医疗综合楼、行政后勤楼、发热感染楼及高压氧仓综合楼、门卫等。

其中医疗综合楼、行政后勤楼、发热感染楼及高压氧仓综合楼为一级耐火等级,门卫为二级耐火等级。

根据深圳市多年的气象资料,深圳的地面风向存在非常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冬季偏北风为主,春、夏季则以偏东风为主;根据深圳市近多年风向观测记录,深圳市全年的风向频率以东北风最高,秋季与冬季盛行东北风,春季与夏季盛行东南风。

2风速边界条件2.1入口边界条件:由于随着高度的增加,风速会增大,因此,模拟中采用沿高度方向梯度风设置。

考虑实测存在的周围遮挡情况,城市梯度风按照以下公式计算:2.2出流面的边界条件:假定出流面上的流动已充分发展,流动已恢复为无建筑物阻碍时的正常流动,故其出口边界相对压力为零;建筑物表面为有摩擦的平滑墙壁。

3.风环境模拟分析根据报告前面的项目地点气象特点分析,项目的室外风环境研究分为三部分进行:夏季主导风:风速为2.7m/s,风向为东南;冬季主导风:风速为3.4 m/s,风向为东北;过渡季主导风:风速为3.0m/s,风向为东南偏南。

3.1夏季风工况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平均风速2.7m/s。

图3-1~图3-3为夏季东南风向情况下室外风环境模拟计算结果。

0-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总结要点

0-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总结要点

一、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正文要点①由于建筑体量较大,因此,背风区较大,建筑背风处整体风速较低,约1-1.5m/s,可通过增加建筑间隙或架空增加通风道,改善风环境。

②在地块周边无其他建筑的情况下,风速较大,建议结合景观设计绿化植物,以减缓来流风速。

③室内门窗设计中,建议采用穿堂风或错位通风方式,避免采用侧穿堂方式。

④建议外窗采用平开窗或推拉窗,能够增加有效通风面积;如选用悬窗,建议可开启角度应尽量大,可开启角度应大于45度,悬窗较平开窗或推拉窗的有效通风面积小,通风阻力大,因此,自然通风效果较平开窗、推拉窗差;⑤迎背风面风压差是实现室内自然通风的先决条件,可在风压差较大的立面上设置外窗,以实现较好的室内自然通风;但冬季应注意防风保暖,在迎背风面风压差较大的立面安装气密性好的门窗;⑥从夏季和冬季1.5米处人行高度风速图可以看出,建筑外场人行高度没有发现较大涡流风场,也没有出现风速大于5m/s的区域。

整个建筑流场区域没有出现大面积风景区,滞留区,风速大小适宜,对行人没有不利影响。

⑦从夏季和冬季1.5米处人行高度风压图可以看出,由于建筑遮挡,风压分布不均,东侧风压较小,而西侧风压较大。

从15米和30米风压图可以看出,西侧建筑风压差较大,需做好冬季防风措施。

其余大多数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能够形成3-5pa左右的压力差,能够较好的满足建筑队自然通风的要求,适宜采用开窗进行自然通风。

⑧从夏季和冬季1.5米人行高度空气龄分布图可以看出,建筑周围人行区域的空气龄大多在300~450区间,没有出现滞留区和涡旋区,空气质量良好,适宜自然通风和人户外运动。

⑨冬季建筑北墙的风压值较大,其余面较为均匀,所以应加强北外墙的构造设计,尤其是提高门窗密闭性能,减小寒风渗透侵袭影响。

⑩夏季,建筑周围人行活动处绝大部分位置风速不超过5米/秒,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室外风环境的要求。

但因建筑较多外廊和形体变化,在局部存在低风区和涡旋区,污染物不易扩散,在极端风环境下会形成风漩涡,影响人员活动。

气流现象分析实验报告

气流现象分析实验报告

气流现象分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和研究气流现象,探究不同条件下的气流流动特性以及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实验装置与材料- 电风扇- 烟雾机- 烟雾液- 温度计3. 实验原理气流是指空气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

通过电风扇产生的气流,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气流的特性。

4. 实验步骤1. 将电风扇放置于实验室中央位置,确保没有障碍物阻挡气流。

2. 预热电风扇,使其正常运转。

3. 开启烟雾机,并注入适量的烟雾液。

4. 观察电风扇吹扫后的烟雾分布情况,并记录。

5. 改变电风扇运转模式或角度,观察气流变化。

6. 测量室内的温度,并记录。

5.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在电风扇吹扫下,烟雾呈现出向上升腾的形态,形成了一个扇形状的气流区域。

2. 更改电风扇的运转模式和角度会导致气流的方向和范围发生变化。

3. 室内温度的变化对气流的流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分析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电风扇通过产生气流,可以改变空气的分布,提供室内空气的循环。

2. 不同电风扇运转模式和角度可以产生不同形状和方向的气流,触发局部感知和气温调节效果。

3.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气流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室内温度的分布。

6. 实验应用与意义气流现象的研究和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广泛:1. 电风扇在夏季可以通过产生气流进行风降温,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性和舒适度。

2. 在空调空气循环中,通过研究气流现象,可以实现更节能、更舒适的空气调节。

3. 在工业生产中,研究气流的分布和流速,可以优化设备的散热和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

7.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气流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气流的形成和运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风扇的运转模式和角度,室内温度的变化等。

不同的气流现象研究和应用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包括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节能减排等。

因此,继续深入研究气流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XX工程室外风环境模拟

XX工程室外风环境模拟

室外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报告项目名称:XX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委托单位:咨询单位:计算人:核对人:审核人:报告日期声明:l、本报告咨询单位未盖章无效;2、本报告经涂改和复印均无效:3、本报告仅用于指定项目,非本项目无效目录一、项目概述…………………………………………………………l l项目概况………………………………………………………1 2项目气象资料………………………………………………1 3评价标准……………………………………………………1 4参考依据……………………………………………………二、技术路线………………………………………………………2 1分折方法……………………………………………………2 2集合建模及网格划分………………………………………2 2 l来流风速分布……………………………………………2 2 2平均风速的指数律分布…………………………………2 3 3出流面的边界条件…………………………………………2 3 4壁面的边界条件…………………………………………2 3 5控制方程的选取…………………………………………三、模拟结果………………………………………………………3 1夏季工况……………………………………………………3 l_l风速评价。

………………………………………………3 1 2风压评价…………………………………………………3 2冬季工况……………………………………………………3 2.1风速评价…………………………………………………3.2 2风压评价…………………………………………………四、结论……………………………………………………………一、项目概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XX工程(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单位:威海临港区XXXXXXXX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本项目用地位于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位置,地理条件优越。

本项目整体用地四面临路,北临XX路,南临XX路,东向是XX路,西向是XX路,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交通环境,地块中间有水系穿过,增加了地块的景观要素。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某小区室外风环境CFD模拟分析报告(详细版)含软件操作过程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某小区室外风环境CFD模拟分析报告(详细版)含软件操作过程

某小区项目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模板)项目名称:委托单位:咨询单位:设计单位负责人:审核人:编制人:报告日期:20XX-10-10目录1模拟概述 (1)1.1项目概况 (1)1.2风环境简述 (1)1.3参考依据 (3)1.4评价说明 (3)2技术路线 (4)2.1分析方法 (4)2.2湍流模型 (5)2.3几何模型 (7)2.4参数设置 (8)2.5气候状况 (10)3 模拟结果分析 (11)3.1夏季及过渡季 (11)3.2冬季 (15)4 结论 (19)1模拟概述1.1项目概况本工程位于XX市XX街道XX北路以东、新北路以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拟建10栋高层住宅、商业及配套用房,地下非机动车库及地下机动车库。

该地块总用地面积为20万m2,总建筑面积15万m2,计容面积2万m2,总建筑占地18万m2,容积率2.2,建筑密度30.3%,绿地率25.3%。

1.2风环境简述建筑群和高大建筑物会显著改变城市近地面层风场结构。

近地风的状况与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周围地形地貌有着很复杂的关系。

在有较强来流时,建筑物周围某些地区会出现强风;如果这些强风区出现在建筑物入口、通道、露台等行人频繁活动的区域,则可能使行人感到不舒适、甚至带来伤害,形成恶劣的风环境问题。

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小气候和环境的舒适性;一旦遇到大风,这种影响往往会变成灾害,使建筑外墙局部的玻璃幕墙、窗扇、雨棚等受到破坏,威胁着室内外的安全。

建筑合理布局是改善室外行人区热舒适的关键;主要是避免在寒冷冬季室外行人区风速加速(西北风情况下),如风巷效应,同时在与西北风垂直方向最好增加裙房,加大底座尺寸,避免冲刷效应和边角效应等,如图2所示。

调查统计显示:在建筑周围行人区,若平均风速V>5 m/s的出现频率小于10 %,行人不会有什么抱怨(在10 %大风情况下建筑周围行人区风速小于5 m/s,即可认为建筑周围行人区是舒适的);频率在10%~20%之间,抱怨将增多;频率大于20 %,则应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小风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分校改扩建工程建筑专业主持人:(设计总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定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校审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中帝恒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6年02月18日1建筑概况 ....................................................................................... 2..2评价依据 ....................................................................................... 2..3•分析方法....................................................................................... 2..3.1原理概述 (2)3.2模拟软件 (3)3.3计算原理 (3)3.4模型设置 (5)3.5参数设置 (5)4评价标准 ....................................................................................... 6..5模拟结果和分析 ................................................................................ 6..5.1风环境模拟模型 (6)5.2工况1 (冬季平均风速工况) (7)5.3工况2 (夏季平均风速工况) (9)5.4工况3 (过渡季平均风速工况) .............................................................. .10 ........6结论 ........................................................................................... 1.1.1建筑概况工程名称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分校改扩建工程工程地点: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七中学百子湾校区内气候子区寒冷建筑面积地上5861.93 m2地下3321.8 m2建筑层数地上5 地下2建筑高度地上18.0m 地下8.4m北向角度0 °2评价依据1. 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仃825-201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 —20053.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20124.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3分析方法3.1 原理概述建筑群和高大建筑物会显著改变城市近地面层风场结构。

近地风的状况与建筑物的外形、尺寸、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周围地形地貌有着很复杂的关系。

在有较强来流时,建筑物周围某些地区会出现强风;如果这些强风区出现在建筑物入口、通道、露台等行人频繁活动的区域,则可能使行人感到不舒适、甚至带来伤害,形成恶劣的风环境问题。

在一般的气候条件下,他们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的小气候和环境的舒适性;一旦遇到大风,这种影响往往会变成灾害,使建筑外墙局部的玻璃幕墙、窗扇、雨棚等受到破坏,威胁着室内外的安全。

高层建筑群室外人行区域最容易形成再生风和二次风问题,导致冬季室外风速过大,行人难以停留。

冲痢.小J期建助卜祁亚甲图1室外空气流动与建筑之间所产生的效用示意图建筑合理布局是改善室外行人区热舒适的关键;主要是避免在寒冷冬季室外行人区风速加速,如风巷效应,同时在与冬季主导风向垂直方向最好增加裙房,加大底座尺寸,避免冲刷效应和边角效应等,如图1所示。

调查统计显示:在建筑周围行人区,若平均风速V>5 m/s的出现频率小于10%行人不会有什么抱怨(在10%大风情况下建筑周围行人区风速小于 5 m/s,即可认为建筑周围行人区是舒适的);频率在10%- 20%之间,抱怨将增多;频率大于20%则应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小风速。

另外,行人在风速分布不均区域活动时,若在小于2m的距离内平均风速变化达70%,即从低风速区突然进入高风速区,人对风的适应能力将大减。

因此在设计阶段,应对建筑物的室外风环境做出评价,分析建筑之间位置关系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

同时,室外风环境深刻影响建筑室内风环境,特别对建筑防风与自然通风有着决定性影响。

冬季建筑防风,有效减少气流渗透,降低采暖能耗,而夏季与过渡季节的自然通风则能降低建筑空调能耗。

自然通风主要有以下3种作用:舒适通风、降温通风、健康通风。

通过通风增加人的舒适度,从而提高人体热舒适感觉;通过建筑周围气流将建筑周边以及房间里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去;同时通过通风,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主要考虑室外风场以及室外风环境对室内环境影响两方面内容。

3.2模拟软件本项目采用CFD手段对建筑及周围的微环境进行模拟分析,评价室外流场分布状况。

模拟计算采用的Phoenics软件可以对三维稳态或非稳态的可压缩流或不可压缩流进行模拟,包括非牛顿流、多孔介质中的流动,并且可以考虑粘度、密度、温度变化的影响。

在流体模型上面,Phoenics内置了22种适合于各种Re数场合的湍流模型,包括雷诺应力模型、多流体湍流模型和通量模型及k - e模型的各种变异,共计21个湍流模型,8个多相流模型,10多个差分格式,由于较好的结构化网格的适应性,使得Phoenics能达到较佳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

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动力、船舶水利、暖通空调、建筑、石油化工、冶金及核工业领域。

3.3计算原理CFD方法是针对流体流动的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建立数学控制方程,其一般形式如下所示:t div U div grad S该式中的0可以是速度、湍流动能、湍流耗散率以及温度等。

针对不同的方程,其具体表现形式如表1。

表1计算流体力学的控制方程表1中的常数如下:k由1.3929 0.63212.39290.3679计算eff1.39292.3929其中1.0。

如果eff ,则k1.393C 31 / 02R ——3其中Sk/ ,4.38 ,0.0121k3.4模型设置本报告根据建筑总平面图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建立本项目的室外风环境模拟模型,分析模型中包 括本项目的建筑物及其周边建筑物。

模型外场尺寸选择主要以不影响建筑群边界气流流动为准,外 场计算尺寸为 298m X292m >90 m (宽X 长稿)。

划分工具采用PHOENICS 软件自带网格工具进行网格划分,此过程中考虑了多种网格划分方式,如果网格划分过细,会造成计算速度降低过大,局部网格畸变严重等问题,如果网格划分过大, 会造成计算精度下降,局部无法识别等问题,在综合考虑网格质量、计算速度和精度,以及充分考 虑了建筑体量和建筑物2G ktS , S 2S j S j , S jC 0.0845, C ,1.42, C 2U j2 X iU i XG B Tgk 21.68 , C 3tanh0.85, C 0.7,所在基地大小的基础上,选择X X Y X Z=102 X110 X40,共448800个网格进行计算,主要区域网格尺寸为2m。

网格效果如图2所示。

图2网格效果图3.5参数设置1)梯度风设置建筑来流方向风速为均匀分布,不同高度平面上的来流风速大小沿建筑高度方向按梯度递增。

模拟分析时按大气边界层理论设置来流风速,不同地形的风速梯度不同。

根据相关标准,不同地貌情况下入口梯度风的指数a取值如表2所示。

根据项目周边情况,模拟中梯度风指数取城市郊区类的a值。

2)模拟说明鉴于此项目主要分析人行高度处的风环境质量,因此,可以选取人行高度1.5m处的风速矢量图、云图、建筑整体表面压力分布图来说明其周围的风环境状况,并给予分析及评价。

3)出流边界条件建筑出流面上空气流动按湍流充分发展考虑,边界条件按自由出口设定。

4)计算曲线Phoenics数值模拟代数方程的终止标准按连续性方程与动量方程残差为 1.0E—2,但由于计算量较大,根据经验,监测点值变化不大时,就可认为计算准确,本次模拟所有工况迭代次数均在2000次以上。

5)模拟工况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确定模拟工况,各工况的具体风向和风速设置如表3所示。

4评价标准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825-2011第5.1.9条规定:优化场地风环境,保证室外活动区域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控制建筑物周围人行区域距地面1.5m高处的风速低于5m/s。

5模拟结果和分析5.1风环境模拟模型5.2工况1 (冬季平均风速工况)模拟冬季平均风速情况下的建筑周边流场分布状况时,设定风向为NE,风速为 2.6m/s。

1.风速矢量图velocity, mA 1530000 4.68B82S 4.377656 4^066484 -3.755312」玄444140-3132968I 2.821796 2510624 2J99452 1.888280 1.577103 1.2&593G D.9547Si 0.643591 03324190.021247解析:由图可以看到,项目东向为操场,较为开阔,气流主要从东北方向角进入参评区,北侧 和西侧的周边建筑起到了一定的挡风作用,有利于参评区的冬季防风。

参评建筑周边风速均小于 5m/s 。

2.风速云图Velocity, m/s3.000000 2.813828 Z6276562,441484 Z2ES312 2.069140 L882968 1.696796 1,510624 L324452 L13828O &9521QB 0.7659350579763039359102074190.021247解析:风速分布在 0.02 ~2.3m/s 之间,最大风速出现在宿舍楼东南角,风速放大系数约为1.2。

冬季室外风速适宜,不影响室外行人的正常活动的同时,有利于排除参评区内产生的污浊气体。

L 气\⑴、 ://yz/z //////-// """""""""J-, t hJ i U Z/7//////Z/Z//ZZ/ZW"/>W/7"AW""<■ 45.3工况2 (夏季平均风速工况)模拟夏季平均风速情况下的建筑周边流场分布状况时,设定风向为SSW,风速为 2.2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